[爆卦]解剖顯微鏡方向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解剖顯微鏡方向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解剖顯微鏡方向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解剖顯微鏡方向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816的網紅史丹福狂想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原來今日係「世界蚊子日」。1897年既今日Sir Ronald Ross喺Lancet發表文章說明雌性蚊子係傳播瘧疾既媒介。😛 大家有興趣可以睇下個故事。😉 對瘧疾有興趣既朋友都可以參考返小弟幾篇舊文章。 病理筆記:再來2個血液學的個案2 http://drstanford.blogs...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洄瀾光影油畫展 #温宛菁專訪 對外婆的追憶猶如對光影的迷戀,循著童年的記憶,以油畫創作訴說東部淨土簡單美感的生命印象 左手拿解剖刀,右手執畫筆 藝術家温宛菁,大學念的是生命科學,研究所專研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原想步踵達文西描繪人體的精...

  • 解剖顯微鏡方向 在 史丹福狂想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8-08-20 23:56:44
    有 20 人按讚


    原來今日係「世界蚊子日」。1897年既今日Sir Ronald Ross喺Lancet發表文章說明雌性蚊子係傳播瘧疾既媒介。😛

    大家有興趣可以睇下個故事。😉
    對瘧疾有興趣既朋友都可以參考返小弟幾篇舊文章。

    病理筆記:再來2個血液學的個案2
    http://drstanford.blogspot.com/2016/09/22.html

    諾貝爾獎特寫:抗瘧記
    http://drstanford.blogspot.com/2015/10/blog-post_8.html

    今日為「世界蚊子日」(World Mosquito Day)。
    於1897年8月20日, Sir Ronald Ross, 一位出生於印度的英國醫師及細菌學家, 在國際權威醫學期刊《刺針》(Lancet)發表文章, 說明雌性蚊子是人類之間傳播瘧疾的媒介。
    。。。。。。。。

    <<瘧疾、軍醫、諾貝爾獎>>

    瘧疾 (Malaria) 影響人類生活至少可溯自三、四千年前,在埃及、印度、以及中國的醫事古典中均記載有相似的病症,諸如:週期性發熱、發冷、出汗及脾腫大等,當時病因不明,紛紛歸咎於天神降禍或瘴癘之氣。

    直到 1880 年,一位法國軍醫 Charles Louis Alphonse Laveran 在阿爾及利亞的研究,首次觀察到病人紅血球中寄生著一種原蟲,後來稱為瘧原蟲,隨後於 1897 年,英國軍醫 Ronald Ross 在印度進一步發現瘧蚊是傳播此病的主要媒介,終於解開了這困惑人類已久的千年之謎,這兩位軍醫的寶貴貢獻也因此分別獲頒 1907 年與 1902 年的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

    Charles Louis Alphonse Laveran (1845 年 6 月 18 日至 1922 年 5 月 18 日)是一位法國醫師、病理學家及寄生蟲學家,他在史特拉斯堡(Strasbourg)完成醫學學位,之後進入軍隊擔任外科醫師,並教授軍陣醫學。1880 年 11 月在阿爾及利亞的康斯坦丁軍醫院,他經由顯微鏡觀察瘧疾病人的血液檢體,發現存在有阿米巴狀的寄生原蟲,放置體外 15 至 20 分鐘,有些蟲體會產生鞭毛。

    他將此觀察結果在巴黎的醫學學術會議中報告,並於次年以英文發表在 The Lancet 雜誌。這個重大發現讓 Laveran 獲頒 1907 年的諾貝爾獎。而他本人在 1897 年加入巴斯德(Pasteur)研究中心,並於 1907 年成立熱帶疾病實驗室,對於熱帶醫學的研究不遺餘力。

    Ronald Ross (1857 年 5 月 13 日至 1932 年 9 月 16 日)是一位出生於印度的英國醫師及細菌學家,他於 1879 年完成醫學學位, 隨後進入軍隊擔任軍醫,並於 1888 至 1889 年間在倫敦研習細菌學。1892 年他返回印度追隨 Patrick Manson 展開一系列關於瘧疾與蚊子的研究,根據上述 Laveran 的觀察得知瘧原蟲必須在人體外才會出現產生鞭毛的型態,Manson 因此推論瘧原蟲可能需要除人之外的生物宿主,而過去他已發現蚊子是傳播淋巴性絲蟲的媒介,所以 Manson 再次大膽提出蚊子可能傳播瘧疾的假說。

    Ross 於是著手有關蚊子與瘧原蟲的大規模實驗,一開始,他解剖了大量的家蚊及斑蚊,但都一無所獲,直到 1897 年,終於在瘧蚊的胃壁上發現瘧原蟲,隔年又在蚊子的唾液腺觀察到瘧原蟲的孢子體(sporozoites)型態,至此總算有充分證據顯示瘧蚊是傳播瘧疾的主要病媒。這個重大發現讓 Ross 獲頒 1902 年的諾貝爾獎。而他本人也在 1912 年被冊封為爵士。

    Laveran 及 Ross 的發現讓人類對於瘧疾的防治有了方向,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及戰後,有效運用抗瘧藥物與殺蟲劑,確實為全球根除瘧疾的希望帶來一線曙光。然而瘧原蟲及瘧蚊產生抗藥性的問題,導致人類對抗瘧疾的戰役再度陷入困境,現今全世界仍有 40%的人口生活在瘧疾流行區,包括拉丁美洲、亞洲、中東、以及非洲,每年大約超過一百萬人死於此病,其中大部份是嬰兒或孩童。

    社會變遷與交通公具發達,不同區域之間相互往來密切,類似這種盛行於地區性的傳染病當然是旅遊醫學中必要的防治對象,近年來地球暖化問題日益嚴重,這類熱帶性傳染病極可能再度反撲釀成災禍,所以研發有效的防治策略已成為熱帶醫學研究中刻不容緩的一大課題。

    (節錄自台灣國防醫學院)
    。。。。。。。。

    眼超超醫生註: 時至今日, 微軟創辦人 Bill Gates 的 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捐出了近二十億美金對抗瘧疾。

    也有人陰謀論, 指出他的疫苗是用來令非洲人不育。還有人發現, Foundation 捐贈附有殺蟲劑的防蚊帳, 卻被用來捕魚, 令殺蟲劑污染水源 😿

    The Malaria story continues...
    。。。。。。。。

    多謝閱讀!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 like 本頁及 share 給你的朋友,讓更多人看到 :-)
    還有把本頁 set 做 see first!

    更多文章 @ http://fb.com/eyesupersuperUK 醫學治眼

  • 解剖顯微鏡方向 在 余海峯 David . 物理喵 phyca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08-20 23:46:09
    有 41 人按讚


    今日為「世界蚊子日」(World Mosquito Day)。
    於1897年8月20日, Sir Ronald Ross, 一位出生於印度的英國醫師及細菌學家, 在國際權威醫學期刊《刺針》(Lancet)發表文章, 說明雌性蚊子是人類之間傳播瘧疾的媒介。
    。。。。。。。。

    <<瘧疾、軍醫、諾貝爾獎>>

    瘧疾 (Malaria) 影響人類生活至少可溯自三、四千年前,在埃及、印度、以及中國的醫事古典中均記載有相似的病症,諸如:週期性發熱、發冷、出汗及脾腫大等,當時病因不明,紛紛歸咎於天神降禍或瘴癘之氣。

    直到 1880 年,一位法國軍醫 Charles Louis Alphonse Laveran 在阿爾及利亞的研究,首次觀察到病人紅血球中寄生著一種原蟲,後來稱為瘧原蟲,隨後於 1897 年,英國軍醫 Ronald Ross 在印度進一步發現瘧蚊是傳播此病的主要媒介,終於解開了這困惑人類已久的千年之謎,這兩位軍醫的寶貴貢獻也因此分別獲頒 1907 年與 1902 年的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

    Charles Louis Alphonse Laveran (1845 年 6 月 18 日至 1922 年 5 月 18 日)是一位法國醫師、病理學家及寄生蟲學家,他在史特拉斯堡(Strasbourg)完成醫學學位,之後進入軍隊擔任外科醫師,並教授軍陣醫學。1880 年 11 月在阿爾及利亞的康斯坦丁軍醫院,他經由顯微鏡觀察瘧疾病人的血液檢體,發現存在有阿米巴狀的寄生原蟲,放置體外 15 至 20 分鐘,有些蟲體會產生鞭毛。

    他將此觀察結果在巴黎的醫學學術會議中報告,並於次年以英文發表在 The Lancet 雜誌。這個重大發現讓 Laveran 獲頒 1907 年的諾貝爾獎。而他本人在 1897 年加入巴斯德(Pasteur)研究中心,並於 1907 年成立熱帶疾病實驗室,對於熱帶醫學的研究不遺餘力。

    Ronald Ross (1857 年 5 月 13 日至 1932 年 9 月 16 日)是一位出生於印度的英國醫師及細菌學家,他於 1879 年完成醫學學位, 隨後進入軍隊擔任軍醫,並於 1888 至 1889 年間在倫敦研習細菌學。1892 年他返回印度追隨 Patrick Manson 展開一系列關於瘧疾與蚊子的研究,根據上述 Laveran 的觀察得知瘧原蟲必須在人體外才會出現產生鞭毛的型態,Manson 因此推論瘧原蟲可能需要除人之外的生物宿主,而過去他已發現蚊子是傳播淋巴性絲蟲的媒介,所以 Manson 再次大膽提出蚊子可能傳播瘧疾的假說。

    Ross 於是著手有關蚊子與瘧原蟲的大規模實驗,一開始,他解剖了大量的家蚊及斑蚊,但都一無所獲,直到 1897 年,終於在瘧蚊的胃壁上發現瘧原蟲,隔年又在蚊子的唾液腺觀察到瘧原蟲的孢子體(sporozoites)型態,至此總算有充分證據顯示瘧蚊是傳播瘧疾的主要病媒。這個重大發現讓 Ross 獲頒 1902 年的諾貝爾獎。而他本人也在 1912 年被冊封為爵士。

    Laveran 及 Ross 的發現讓人類對於瘧疾的防治有了方向,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及戰後,有效運用抗瘧藥物與殺蟲劑,確實為全球根除瘧疾的希望帶來一線曙光。然而瘧原蟲及瘧蚊產生抗藥性的問題,導致人類對抗瘧疾的戰役再度陷入困境,現今全世界仍有 40%的人口生活在瘧疾流行區,包括拉丁美洲、亞洲、中東、以及非洲,每年大約超過一百萬人死於此病,其中大部份是嬰兒或孩童。

    社會變遷與交通公具發達,不同區域之間相互往來密切,類似這種盛行於地區性的傳染病當然是旅遊醫學中必要的防治對象,近年來地球暖化問題日益嚴重,這類熱帶性傳染病極可能再度反撲釀成災禍,所以研發有效的防治策略已成為熱帶醫學研究中刻不容緩的一大課題。

    (節錄自台灣國防醫學院)
    。。。。。。。。

    眼超超醫生註: 時至今日, 微軟創辦人 Bill Gates 的 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捐出了近二十億美金對抗瘧疾。

    也有人陰謀論, 指出他的疫苗是用來令非洲人不育。還有人發現, Foundation 捐贈附有殺蟲劑的防蚊帳, 卻被用來捕魚, 令殺蟲劑污染水源 😿

    The Malaria story continues...
    。。。。。。。。

    多謝閱讀!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 like 本頁及 share 給你的朋友,讓更多人看到 :-)
    還有把本頁 set 做 see first!

    更多文章 @ http://fb.com/eyesupersuperUK 醫學治眼

  • 解剖顯微鏡方向 在 超知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07-29 20:39:34
    有 117 人按讚

    最近一直看到 #鯊魚週30週年 Discovery頻道 小編各種ㄎㄧㄤ,
    決定來跟大家聊聊鯊魚有哪些特異功能。

    你心目中的鯊魚是什麼樣子?是血盆大口中佈滿尖銳牙齒的海洋殺手,還是溫和的海洋清潔員?自從1975年史蒂芬史匹柏執導的《大白鯊》以來,鯊魚兇猛掠食的形象就深植在我們的腦中,以此為題的電影也非常多。鯊魚為什麼會被塑造出可怕殺手的形象?有哪些特異功能使他們能在險惡的大海中生存?

    永遠用不完的「拋棄式」利牙

    大家對鯊魚的第一印象,應該就是那佈滿尖銳牙齒的血盆大口吧?但他們可怕的不只有那張「大嘴巴」,鯊魚做為海洋中的頂級掠食者(我們先把更可怕的人類除外)最大優勢其實是—他們有用不完的牙齒啊!大家都知道人的牙齒只能再生一次,也就是從乳牙換到成牙,但在鯊魚身上根本就不是這麼回事!牠們牙齒壞掉時根本不需要拔牙,而是從口腔深處持續長出一排又一排的牙齒,隨著發育的過程慢慢往口腔外移動,當有牙齒壞掉時就可以替補上去,簡直像是替換式刮鬍刀一樣用鈍了就丟棄!這還不是最厲害的,有些種類的鯊魚八到十天就能換一排新的牙齒,一生中可以長出超過三萬顆牙齒,比我換刮鬍刀的速度還要快,根本是牙牙吃不完了!

    鯊魚泳技高強的秘密:鱗片

    除了用不完的牙齒外,鯊魚也是游泳的箇中好手,速度可達每秒28公尺,大約是「飛魚」菲爾普斯的14倍!原因除了流線型的體態外,也要歸功於他們有降低阻力的皮膚結構。眼尖的朋友應該看得出來,鯊魚的表皮是非常粗糙的,那要怎麼樣降低阻力呢?鯊魚的表皮由大量獨立鱗片組合而成,每一片上面都有小溝槽,排列整齊成單向「梳理」水流方向。水流方向一致有什麼好處?這可以減少流經身體水流的速度差,和阻止妨礙游動的渦流發生,大幅提高游泳的效率!目前人類也試著把這個精巧的仿生結構應用在需要低阻力的地方,如:飛機表面塗裝、泳衣。說不定新一代的奧運會上我們就能看到選手穿著這樣的「仿生鯊魚裝」上場呢!

    鯊魚神秘的「第六感」

    鯊魚們優異的不只有用不完的拋棄式利牙和高強泳技,感覺能力也十分優異。除了每每在影視作品中出現的:「在很遠的地方聞到血腥味尋跡而來」以外,鯊魚其實還有神秘的「第六感」來偵測獵物。這是陸上生物極少見的一種感覺—「電覺」。說起電覺你可能會想到能像皮卡丘,或是會跟皮卡丘一樣發電的電鰻,但鯊魚擁有的可不是十萬伏特這種招式,而是能夠感應微弱的電場的特殊能力。其實早在1678年,義大利的解剖學家勞倫茲尼就在鯊魚頭部前端看到不尋常的體孔,他形容很像「早上刮完鬍子下午長出來的鬍渣」。解剖後更發現裡面有很多透明的小管子,起初推測為體液分泌的管線,卻無法證實。這個後來被稱為勞倫氏壺腹的器官功能就這樣懸而未決了數百年。19世紀末,受惠於顯微鏡的發展,科學家終於能夠仔細研究勞倫氏壺腹的完整構造,並在壺腹裡面發現類似耳朵中的感覺毛細胞以及周遭神經連結,代表這肯定是一個感覺器官。接下來的故事就相對單純了,科學家陸續開始在實驗室玩弄活體鯊魚的這個器官(好像哪裡怪怪的),看看是否會對觸覺、溫度還是鹽度有所感應。在一次偶然之中英國的生物學家馬瑞不小心打開實驗體附近的電場,觸發了完整的神經反應,大家才終於理解了這是一個「感應電場」的器官。

    「第六感」的妙用

    感應電場的用處是什麼呢?當動物細胞接觸到海水時會產生非常微弱的生物電,就像一個弱電池一樣持續產生電場。鯊魚們透過偵測到這個微弱的電場,就可以在汙濁、黑暗的水域,或是獵物藏身沙底時—也就是其他感覺會失效時發現獵物。尤其鯊魚的攻擊獵物時動作非常粗魯,經常會把周遭環境弄得昏天黑地,使得一時之間視覺和嗅覺能力完全失效,那要怎麼找到獵物呢?這時候就可以靠電覺來輔助持續鎖定獵物。當血液從傷口湧出時,也會在周圍形成電場,也有研究指出感應電場的能力可能是造成鯊魚噬血的原因之一。或許當你在海邊戲水,不小心擦破皮擔心鯊魚來咬你時,可以考慮用電擊棒來干擾他們的電覺,但可能在成功干擾鯊魚之前就先把自己電暈了,所以還是快跑為妙!

    看完了這些有趣的特異功能後,想必大家對鯊魚也有了更多的認識,如果大家想知道更多有關鯊魚的知識,或是有其他疑問,都歡迎在下方留言和我們討論!
    #超知識#6

  • 解剖顯微鏡方向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7-05-07 18:09:01

    本集主題: #洄瀾光影油畫展 #温宛菁專訪
      
    對外婆的追憶猶如對光影的迷戀,循著童年的記憶,以油畫創作訴說東部淨土簡單美感的生命印象

    左手拿解剖刀,右手執畫筆

    藝術家温宛菁,大學念的是生命科學,研究所專研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原想步踵達文西描繪人體的精微結構,但直至研究所畢業,卻未畫出任何一張人體素描。之後,一直窩在冰冷的實驗室裡,手持解剖刀,在螢光顯微鏡下解析細胞的生命奧祕。某日,偶然重拾幼時的塗鴉興趣,後師承旅法畫家沈辯教授,運用彩筆試圖紀錄肉眼所見的生命,而成為左手拿解剖刀、右手拿畫筆,兼具理性與感性的「藝術玩人」。近年,又因關注東部發展與原住民生態智慧,而常回到母親的故鄉 —花蓮,追逐燦爛的陽光,留意尋常的美景;更恣意揮灑畫布,企盼記錄一些感動的痕跡。

    對於外婆的依戀.對於光影的迷戀

    温宛菁,台北人,但從小就和台灣東部有著不解之緣,對於光和影一直都有一種深刻的迷戀。記憶中,艷陽下,東部外婆家的樹木與光線交織而成瞬息萬變的投射,總能讓她蹲在樹蔭下癡迷許久;而對於外婆的依戀猶如對光影的迷戀,外婆過世後,院子裡的草木就成為一種對人的追憶,宅院裡斑駁牆面上的海棠花在光與影、虛和實之間搖曳,彷彿是外婆的一生,即便身處困境仍然保持著生命中的彈性。

    外婆是道地的傳統客家婦女,十九歲時隨著外公從西部到後山打拼,大半輩子就這麼在花蓮的鳳林小鎮上落地生根。宛菁印象中的外婆慈祥婉約,寡言多能,喜歡蒔花養草;外婆和外公好像比賽似的在前後院種植了許多花草樹木。時常跟著任教職的母親回鳳林的宛菁,在那兒度過了無數個寒暑假,就連小時候得了腸病毒,也是回到這個小鎮上休養。於是在這幢日式宅院綿生的記憶裡,外公的蘭花、外婆的海棠花,孕育出宛菁的第一件與第二件感人的作品。

    不引人注目但保有獨特的美感與生命歷程

    在油畫作品中,藝術家想要表現的不是壯麗遼闊的東部風景,而是平凡生活中的一小片光影。記憶中的花蓮生活,是從吃完中餐開始,趁著外公睡午覺的當兒,鄰家玩伴會聚集在蘭花架下玩沙泥。宛菁卻愛一個人踩著腳踏車,跑出小鎮亂晃,有時來到中央山脈山腳下,蹲在一棵棵不同姿態的大樹底下觀察光影,享受著光影交織的虛實心境。

    藉由對於童年的回憶以及對於外婆的思念,宛菁循著外婆行走過的足跡,畫出當下心情的悸動。她說:「庭院裡牆頭上的那一株海棠花隨風飄逸,很像外婆的人生,不名貴不顯眼,但卻堅忍不拔,我的畫作中那種寧靜其實是在訴說外婆給我的安心感。」十二年前外婆過世時,宛菁感覺頓時失去了一個很重要的心靈支柱;直到如今,每次回到日式老宅院中,就彷若看見那位安靜的坐在屋子裡,將世界隔絕在外,專注踩踏著縫紉機的外婆。對於宛菁來說,這是生命中很重要的光影。

    從理性科學到感性美學

    溫宛菁從小就喜歡塗鴉,小學到高中,常常代表學校參加比賽得獎,但由於家族親人的期待而念了第三類組。從中興大學的生命科學系到台大研究所的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再到中央研究院的基礎醫學研究,事事要求完美的個性總是讓她非常忙碌,幾乎鎮日窩在實驗室裡埋首做研究。直到幾年前的某個假日,媽媽請她陪著一位學生去「拉丁區畫室」學畫,沒想到啟動了她學習油畫的興趣,因此而遇見了油畫啟蒙老師—沈辯。相距這件事之前,宛菁最後一次拿畫筆是在大學時的國畫社揮毫,無疑的,油畫媒材對她而言是全新的接觸。只要周末得空,她就會趕到畫室習畫。沈老師指導的不只是繪畫創作上的技巧,還有對於美的感受和認知,還常下書單讓宛菁多方面接觸藝術領域。拿起油畫筆的那一刻,生命中最重要的光影—日式宅院、外婆的身影油然而生,於是就這樣陸陸續續畫出了記憶中的依戀。第一件作品「外婆的海棠花」讓她在畫中揣摩了許久許久,終至感動到落淚;第二件作品「外公的蘭花」也是她在忙碌的實驗室生活之暇緩慢地完成的。

    30歲那年的低潮與轉機

    實驗工作有段時間非常忙碌,以至於很久沒去畫室習畫。某天,沈老師捎來一個令宛菁驚喜的消息,沒料到擱置在老師家的畫作居然被某位畫廊經紀人欣賞,並問是否有意願辦個展。温宛菁和母親聽到這個消息時,只是一笑置之,但時隔半年後,因為夜以繼日的實驗工作和心理的壓力,讓宛菁的身體不堪負荷而造成胃出血,正好此時也被教授告知在中研院努力多時的實驗失敗。頓時,宛菁的心情跌入幽谷,原以為自己會一直順遂的走這條喜歡的路,沒想到在這時候遇到了瓶頸!人生的低潮讓宛菁有些喪志失意,此刻半年前的一笑置之湧上心頭,她開始認真思考是否要讓30歲的自己做點不一樣的事情,於是便規劃了自己嶄新的人生方向——先畫出心中的感動吧!

    與東部的機緣,被踢離原本的軌道

    在研究所灰心喪志的那段時日,宛菁心中的鬱卒難解,於是常跑去她最熟悉的東部海邊沉潛,蒙受燦爛陽光的撫慰。沒想到因此慢慢地與東部的原住民部落有了連結,而開始認識了令她著迷的原民文化,起初是受人之託寫了東部的部落故事,後來因為東部發展條例的討論而變成義務志工。有一段日子,白天她在中研院趕實驗,晚上則是趕去參加「東部議題」校園巡迴的分享講座;而在NGO組織裡認識的老師也邀請她一起做宜花東的能源研究。諸多的機緣讓溫宛菁被踢離原本的軌道,嘗試了許多新的可能性;但她認為自己並沒有放棄生物醫學研究,只是單純的希望透過展覽,將這些年對於東部的光影、親情的追憶呈現出來,將這份美好分享給更多人知道。(文:金車文藝中心)
        
        
    温宛菁簡歷:
        
      大學念的是生命科學,原想步踵達文西描繪人體的精微結構,但直至臺大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畢業,卻未畫出一張人體素描。之後,一直窩在冰冷的實驗室裡,用螢光顯微鏡試圖解析肉眼看不見的生命奧祕。某日,重拾幼時的塗鴉興趣,師承旅法畫家沈辯教授,試圖紀錄肉眼所見的生命,成為左手拿解剖刀、右手拿畫筆,兼具理性與感性的「玩人」。

    近年,又因關注東部發展與原民生態智慧,常在東部追逐燦爛的陽光,留意身邊的尋常之美,而恣意揮灑在畫布上。企盼記錄一些感動的痕跡,與一起生活的人分享。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