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觀光市場的構成元素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觀光市場的構成元素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觀光市場的構成元素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觀光市場的構成元素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未來流通研究所,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產業競爭地圖】台灣零售集團邁向「生活全通路布局」 做為承載民眾剛性需求的生活通路零售業,不僅是各國消費類股中最重要的構成份子,也成為評斷各國生活水準與社會流通效率的關鍵指標。因此,全球各個成熟消費市場均培育出知名的大型生活通路零售集團,例如美國的Walmart及Costco、法國的Carrefo...

  • 觀光市場的構成元素 在 未來流通研究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6-10 12:01:58
    有 2,317 人按讚

    【產業競爭地圖】台灣零售集團邁向「生活全通路布局」

    做為承載民眾剛性需求的生活通路零售業,不僅是各國消費類股中最重要的構成份子,也成為評斷各國生活水準與社會流通效率的關鍵指標。因此,全球各個成熟消費市場均培育出知名的大型生活通路零售集團,例如美國的Walmart及Costco、法國的Carrefour、英國的TESCO、德國的Metro以及日本的7&i等。

    日前家樂福集團宣布自香港牛奶國際手中收購全台199間頂好Wellcome超市,以及25間JASONS Market Place高檔超市,希望藉此成為僅次於全聯超市、台灣市占率第2大的超市通路。由於統一集團持有台灣家樂福40%股權,此次家樂福在台灣超市業態的擴大布局,不僅代表著家樂福在台灣將正式由大型零售量販店跨足至中小型社區超市,也為現階段仍缺乏超市業態的統一集團補上了缺口。至此,統一流通次集團將成為台灣第一個橫跨量販、百貨、超市、超商、電商、宅配的「生活全通路布局」集團。

    全通路布局對於大型生活零售業集團而言,可以說是最關鍵的競爭優勢展現。除了一般零售業在採購與物流方面的規模經濟優勢之外,更重要的是覆蓋消費者「全生命週期」的多元消費通路優勢。以日本7&i控股為例,旗下除了知名的7-11超商、伊藤洋華堂超市、西武百貨之外,還囊括了各類型特色通路,例如日本最大的母嬰零售通路阿卡將本舖(赤ちゃん本舗)、文具禮品零售通路LOFT、連鎖家庭餐廳Denny's等,將消費者各生命階段的生活需求盡收囊中。再加上7&i近年大力推動的全集團共通會員機制、跨通路電商平台、交叉銷售服務等,將顧客生命價值LTV(Lifetime Value)發揮到最大。

    以生活通路為範疇,未來流通研究所團隊爬取了台灣相關零售集團數據與公開資訊,繪製出2020台灣生活通路產業競爭地圖。在觀察台灣零售集團布局的同時,也思索台灣生活通路的未來樣貌。

    我們可以看到,統一集團果然是台灣佈局最完整的生活通路,涵蓋零售、電商、餐飲、支付、宅配以及觀光等多元服務,成為支撐眾多消費者的生活基礎設施;其次則是近年透過大舉併購快速拓展經營版圖的全聯集團,除了是台灣市佔率遙遙領先的第一大超市通路外,去年也推出PX GO與PX Pay線上通路與支付服務,並開出第一家We Sweet咖啡館,積極朝向數位經營轉型並切入新的市場類別。目前全聯的生活全通路拼圖中,僅剩下餐飲與宅配領域仍待突破,是否有可能成為全聯下一個進軍的戰場,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此外,將零售業務與生活風格提案及文化元素成功結合、同時也是台灣近年輸出海外市場的代表企業誠品集團;緊抓快速崛起平價生活百貨商機的寶雅國際;以及以CITYLINK品牌切入新興軌道經濟的潤泰集團,也都是相當具備特色、正在形塑台灣未來多元生活通路樣貌的注目集團。

    📣 更新圖片於評論處喔(2020/06/11)
    -----------------------------------------------------
    關聯閱讀:
    日本7&i推出全新數位轉型戰略:https://reurl.cc/WdMQ5L

    誠品式經營,是否能力挽日本實體書店的頹勢:https://reurl.cc/xZ4ql5

    過去一年,台灣哪些流通生活產業在高速成長:https://reurl.cc/D9L5mO

    #產業競爭地圖
    #事件分析

  • 觀光市場的構成元素 在 徐仲風味學 從產地到餐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8-06-11 19:09:08
    有 374 人按讚

    「沒喝過木瓜牛奶,別說你來過台灣。」

    我語調中肯,氣勢斬釘截鐵,對象是自義大利到台灣觀光的友人,此刻我們站在夜市中,身為義大利的飲食文化研究者,她認為該試試台灣國飲「珍珠奶茶」,我卻認為夜市王道屬於「木瓜牛奶」,美味值得迷戀,不誇張地說,每個台灣人的心頭都有一間美好的木瓜牛奶店,那是與這片土地相連的味道共識。

    聽我侃侃而談,她半信半疑,一臉姑妄聽之。為了證實木瓜牛奶在台灣的普及率,我帶她到夜市旁的7-11超商,在陳列架上指出木瓜牛奶,眼見為實,能被超商開發為商品,就是最佳的市場證明。對此友人聳肩微笑,身為文化研究者,她認為在全球化時代,市場只代表消費趨勢,應該要多些論述,才能突顯木瓜牛奶和台灣的在地關聯性。

    她說的有理,為何我會認為木瓜牛奶是台灣的味道呢?或許是童年印象吧!小時候住家樓下就有一間高雄牛乳大王,每回被詢問住處,只要說在木瓜牛奶樓上,大家就心領神會,莫名之間,家和木瓜牛奶畫上了等號。隨著年齡漸長,才發現各縣市都有以「牛乳大王」之名的店舖,主打品項都是木瓜牛奶,在已知的眾多水果調味乳品中,也只有木瓜牛奶的稱號能扛起「店名」,如同招財的貓,聚寶的盆,約定成俗,就是少不了這一款味。這現象幾時開始?我曾問過不少長輩,他們表示在牛乳大王系列崛起前,許多50年代興起的冰菓室就有這款味。某位住在台中的朋友,堅持木瓜牛奶的發源地是台中中華夜市,也有高雄的前輩認為高雄才是起源地,眾說紛紜無法考據,只確定美味屬於台灣。

    在眾多水果中,為何木瓜和牛奶一相逢,就能勝卻人間無數?答案很簡單,因為兩者融合後激盪出的滋味太美好,而滋味之所以如此美好,是因為台灣盛產高品質的木瓜啊!

    木瓜適合栽種的緯度是北緯25度到南緯25度之間,也就是基隆以南都能種植,最佳的溫度則在28-32度之間,雨水要旺盛,溫度要穩定,以此推測,南臺灣勝出,因此諸如台南南化的「南芝園」、高雄旗山的「紅晶果」、高雄杉林鄉的「紅孩兒」等,都是知名的在地木瓜品牌。除此之外,「品種」亦是檢視加工文化和在地關係的另類指標。某次在屏東拜訪農民,見識了一款巨無霸的木瓜,品名是台農一號,據說是園藝試驗所特別培育的加工用品種,個頭大果肉多滋味豐美,冰菓室買一粒抵兩粒,可說是為了木瓜牛奶而開發的品種,由此細處,推知木瓜牛奶在台灣受到的重視。

    有了好木瓜,牛奶自然不是問題。日治時期之後,台灣的酪農業就開始發展,直到60年代時,因應國外低價奶粉競爭,國產鮮乳成了重點發展項目,為了培養學童喝牛奶的習慣,調味乳品曾是最棒的橋樑,其中老少咸宜的代表就是木瓜牛奶。種種如是諸多原因,讓木瓜牛奶成為台灣人心中的美好印象。

    解說到此,我帶著友人再回到夜市,在冰果攤點了一杯木瓜牛奶,當攤主詢問全糖、少糖、半糖、微糖、無糖,接著再問多冰、正常冰、少冰、微冰、去冰,如此詳盡的客製化詢問,讓友人張大了嘴,訝嘆台灣夜市的貼心服務。這回輪到我聳肩微笑,當飲食因普及而形成文化後,往往有兩個發展方向,一是偏向精巧,二是求於穩定。眼前就是精巧的代表之一,在這麼多的木瓜牛奶攤位中,要展現獨特性,就要思考構成木瓜牛奶的四個元素,分別是木瓜、牛奶、冰水、砂糖,因此有些店家強調甜度和冰度的客製化服務,有些主打牛奶品牌,有些自豪於選木瓜的眼光,不同的月份自有不同滋味,低溫時的木瓜易有苦味,在成熟度未達標準時採摘也易有苦味,如何在木瓜催熟後判定狀態,就是老闆的功力表現。

    「我大概知道你所謂的精巧性發展,那什麼是穩定性發展的木瓜牛奶?」友人輕聲詢問,我舉手遙指不遠處的超商,表示包裝飲料就是穩定的代表,不論何時何處,買到的味道都趨於一致,這就是連鎖品牌量化後的偉大處。

    依我的經驗,推廣飲食文化不可忽略「量化」的重要性,那是高樓的地基,長橋的墩,或許會有人質疑,在全球化的市場趨勢中,談起量化概念,就要計算成本和操作性,或許會和在地產物有違和,但我覺得這些都可討論,譬如義大利不產咖啡卻有咖啡文化,英國不產茶葉卻有下午茶文化,當推廣的舞台是世界時,重點應該先建立「文化印象」,至於在地農業、設計包裝、風味品鑑等等則是加分題。

    「談了這麼多,夜市和超商的木瓜牛奶你都應該試試看,因為沒喝過木瓜牛奶,就別說你來過台灣啊!」我誠摯說著,因為在內心中,木瓜牛奶早已和台灣畫上等號,成為家鄉的代名詞。

  • 觀光市場的構成元素 在 Tacps臺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7-12-31 16:02:37
    有 10 人按讚


    《再東方化:文化政策與文化治理的東亞取徑》 馮建三 推薦序

    世道低迷,世人傾向內縮。《再東方化》並不隨俗,作者的記錄與論述皆有所本,筆力所至,上溯古代下至當前,無論是歐美、日韓,而特別是中國(大陸)與台灣,劉俊裕教授無不意在從矛盾衝突中,找尋、確認與定位希望之源,進而以「文化」為論說的幅湊,吐納「經世」(治理)與「經濟」的思辯......

    ▎臉書活動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54892108192776/
    ▎新書發表會報名網址:https://goo.gl/8LHq88
    ▎專書資訊:http://www.liwen.com.tw/pro_detail.php?item=1222
    ▎線上試閱:https://issuu.com/chuliu/docs/caf0027

    《再東方化:文化政策與文化治理的東亞取徑》 馮建三 推薦序

    世道低迷,世人傾向內縮。《再東方化》並不隨俗,作者的記錄與論述皆有所本,筆力所至,上溯古代下至當前,無論是歐美、日韓,而特別是中國(大陸)與台灣,劉俊裕教授無不意在從矛盾衝突中,找尋、確認與定位希望之源,進而以「文化」為論說的幅湊,吐納「經世」(治理)與「經濟」的思辯......

    ▎臉書活動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54892108192776/
    ▎新書發表會報名網址:https://goo.gl/8LHq88
    ▎專書資訊:http://www.liwen.com.tw/pro_detail.php?item=1222
    ▎線上試閱:https://issuu.com/chuliu/docs/caf0027

    〈整合兩種文化 一新經濟耳目〉

    世道低迷,世人傾向內縮。《再東方化》並不隨俗,作者的記錄與論述皆有所本,筆力所至,上溯古代下至當前,無論是歐美、日韓,而特別是中國(大陸)與台灣,劉俊裕教授無不意在從矛盾衝突中,找尋、確認與定位希望之源,進而以「文化」為論說的幅湊,吐納「經世」(治理)與「經濟」的思辯。

    但是,老問題,什麼是「文化」?化繁為簡,引入「機械」後,也許可以豁然開朗,將文化分做兩種。

    一種無須機械中介,不妨逕自稱為「不待機械中介的文化」,或說「現場文化」。文字與印刷術、照相機、留聲機、攝影機發明以前,所有歌舞、戲曲、祭祀、儀式、畫作、雕作、遺址…及口語傳說等等影音圖文(及其作者),必須各人親身前往現場參與、觀賞或聆聽。這個時候,文化生產者或其作品與接收者(或稱使用者、消費者、觀眾、聽眾、讀者、受眾,或者,粉絲,以下統稱「閱聽人」)必然同時在相同的現場。

    再來就是「機械中介的文化」。工業革命後,先前生產與使用空間及時間已經分離的(閱讀)文化,規模更見擴大。然後就是靜態攝影、動態攝影(無聲電影)、聲音廣播、有聲電影、電視相繼出現,接著,(平版)電腦、互聯網及其服務(谷歌、臉書…)與手機,無一不在擴張機械中介的文化之範疇,無遠弗屆,日常生活浸淫其間;在(後)工業化社會,手機佔用人們的時間,不知凡幾。

    當然,雖說二分,箇中難免存在灰色地帶。如數萬人在現場觀賞體育賽事、演唱會,或參與群眾事件,常有各種音響器材或個人器具(比如望遠鏡)的配合使用。更有趣的例子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今年正在評估,是否要將古巴的工廠說書人及其現象,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原來,早在1865年,古巴在政治改革過程,引入了說書人,讓捲煙人在工作時得到調劑,同時也能吸收知識。目前,儘管古巴煙草葉已經大幅萎縮,仍有約200人從事這個工作。每日早晨八點半,說書人開始朗誦或解說,一次30分鐘(,然後休息、再開始,反覆整日,)現場有150位捲煙人一邊工作,一邊似有若無地聽取;在工廠其他地方,另有250位煙品包裝及分級人,則得通過工廠內的播音系統,才能收聽。

    斯諾(C.P. Snow)在著名的《兩種文化》講演,曾說「文學知識份子」與「科學家」分處兩種文化。他對「一分為二」並不滿意而「想(改)善,但…決定不這樣做…(因為)過份精細的分類,將無助於體現其真實價值。」因此,這裡依樣畫葫蘆,至少是藉此自圓其說,主張以機械中介與否,將文化分做兩種。這個區分法,至少會有五個「真實價值」。

    首先,依此劃分,易於瞭解,彼此可以窮盡與互斥,又符合最佳分類的原則;並且,它不涉及研究者或政策制訂者的偏好,不會因人而異。

    其次,是否通過機械中介,就會讓兩類文化涉及的閱聽人數量,產生變化。機械中介的文化,閱聽人眾;不經機械中介,閱聽人寡。量變通質變,兩種文化的性質,於是必見差異。若以商品經濟角度視之,就是兩類文化能夠商品化、市場化、產業化、標準化的程度,會有差別;至於商品化又有哪些類型,以及商品化是否為兩種文化的最佳出路,是另一個議題。有了閱聽人質量的差別,相應的經濟邏輯,以及政治對策就會、或就得不同。事實上,依據這個機械中介與否的判准,最知名也較早從事的人,正就是1946年出版《啟蒙的辯證》一書之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與阿多諾(Theodor Adorno);該書列有專章論述的〈文化工業:作為大眾欺騙的啟蒙〉,主要就在指涉書報雜誌、電影、收音機,以及業已起步但還不發達的電視。其後,法國人米耶(Bernard Miege)固然對於法蘭克福學派的「文化工業」觀有所景從,卻很正確地予以補充,佐以進一步的區分,由單一的culture industry,耙梳了運作邏輯不同的culture industries,也是根據機械中介與否對文化作了區分。其後,將米耶的論說引進英語世界的岡恩(Nicholas Garnham)則另以公共政策的角度,以英國為對象,主張左派人士對於文化政策的建構,仍可善用而不是完全排斥市場機制,雖然不能全然聽命市場,因為這會致使人們疲於奔命。 後起之秀,何孟哈夫(David Hesmondhalph)同樣沿用了這個分野。

    再者,「文化(創意)產業」與《保護和促進文化表達多樣性公約》這兩個術語/名詞,歷經一、二十年的演化,業已在許多國家產生普遍的訴求。「公約」已由150餘個國家贊同、加入、驗收或批准,理當具有法律案會有的規約或示範作用。「產業」固然是許多國家的重要政策或修辭,但青睞之政府,遠遠不及150之數。其中,台灣是特殊例子,值得一提。台灣不是「公約」簽署國,因受國際政治所限,卻在2010年,制訂並推行了《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台灣就此立法,且以文創之名行世,不知是否全球第一?確定的是,「公約」之受孕與成長,「受惠」於「產業」當中有關影視傳媒(「機械」中介的)文化的爭議在先,藝文…等等非機械中介的文化形式,後續才成為《公約》的入幕之賓。

    第四,在經貿擴增、交通與傳播技術日新月異、世界走向息息相關的國際體制,依舊存在政經與文化支配的現象;同時,若要區辨文化產品或勞務跨國交換、流通或貿易的難易程度,「機械中介」照樣可以作為依據。一是高度可以跨國流通的文化內容,無不是需要機械的中介。依照現有科技水準,在沒有人為政經或文化因素而予以限制時,這類文化很輕易可以跨國交換、流通或貿易。具體言之,影音圖文等內容一旦(數位)電子化,從天南傳至地北,由東土奔赴西域,轉瞬間即已完成。二是不能經由機械中介的文化,必然屬於低度跨國的文化:涉及人員(如觀光客、留學生、教師、工商或政治考察…)的流通與接觸後所產生的文化經驗,無論是前往傳統的博物館、美術館、藝廊、文化遺產或古蹟,或是親至近數十年興起的商業主題公園。親身的接觸經驗無可替代,實質的走訪與觀摩體驗,不能數位傳輸。

    第五,若從法律角度考察,引發爭議或說新聞報導較多的是機械中介的文化形式。比如,好萊塢指控某國、某廠商或某人「盜用」其成品,致有重大損失云云。這類指控可能也會涉及表演藝術…等等現場表演形式,但少了很多。這就是說,機械中介的文化,由於容易複製與流通,特別是在數位化而通過互聯網傳輸之後,複製、傳輸與使用頃刻同時完成,等於是提供龐大的經濟誘因,鼓動他人從仿製或拷貝中牟利。文化經濟學宿耆陶斯(Ruth Towse)等人在2000年9月,亦即數位影音分享先驅Napster啟動(1999年6月)後一年多,即已組織研討會,並出版專書《著作權在文化工業》,原因在此;陶斯說,「數位化的技術變化長足地影響了文化部門的市場…對於文化工業與消費者的意義重大。」
    雖有以上的說明,但兩種文化經常聯合。

    一是機械中介的文化,倒過來促進「現場文化」。比如,特定影音內容若能備受歡迎,人們經常前往現場,親身體驗該場域的文化。如《悲情城市》之於九份、《海角七號》之於恆春,「影音作品所帶動的觀光旅遊」(film-induced tourism)這個(不一定不可疑的)說法,緣此而來。好萊塢大廠在東京、香港、上海、洛杉磯、佛羅里達、巴黎…等地,授權設置了相應的主題公園,規模很大。二是現場文化通過傳媒,成為機械中介文化的一部份;以前的說書講故事,或是街談巷議,今日就是新聞或時事評論,搬上螢幕,不成問題。《看的方法》已是經典小書,也讓讀者恍然大悟,原來當代廣告這個流行文化的重要創作泉源之一,正是西洋古典畫作!既有這個性質,傳媒機構提供資源,自己內製原先屬於現場文化的活動,然後通過機械仲介而對外傳輸,在所多有,直至1990年代初期,台灣最早的三家無線電視台都有專屬樂團,BBC的表演藝術團隊之年度預算,至今仍在2千多萬英鎊之譜。BBC去(2016)年的電視收入25億英鎊,英國其他電視公司從廣告或商業訂戶的收入,總計將近95億,幾乎是BBC的四倍;但是,BBC提供英國人收看電視新聞的76%時間、網路新聞的56%,英國人看電視約有70%是在客廳而其中35-40%是在看BBC(內製為主)的電視劇、新聞與綜藝節目…等等。看來,BBC整合現場與機械中介文化的績效與貢獻,頗有可觀;有人推估,僅以電視(BBC另有龐大收音機)部門為例,英國政府若改變BBC的財政,由英國人志願捐贈或容許BBC取廣告,因此也就不再強制家家戶戶提交執照費支持BBC,那麼,英國電視的「內容投資」將減少5-25%(「首播內容」降25-50%,嚴重影響創作部門)。

    BBC這類公共服務媒體在歐洲、日本、南韓、澳洲與加拿大…等國,仍然是整合現場文化,以及機械中介文化的重要機構。劉博士的探索宗旨,是要另闢「文化經濟」的蹊徑,他似乎贊同,或說希望澳洲學者的看法成真:『創意產業…帶動…整體經濟的成長…是…「創新體系」的必要元素…透過新文化觀念、技術與經濟的協調整合…創造整體經濟進化、變革的創新體系』;這是已經『浮現的「文化經濟模式」』。未來,「殘餘的」補助模式還會存在,但是,若要與當前依然佔有「主導」地位的「文化經濟」模式、也就是僅將文化當作一般商品的模式一決雌雄,那麼候選人必然是「創意產業」。停筆移墨,本書戛然而止,尚未進一步表述,也就無法申論BBC這個性質、集合影音圖文於一身且有相當規模,並能善用技術的公共服務媒體,會與創意產業產生哪些連結與關係。

    創意產業的提倡,出自「文化研究者」,不是經濟學者,這有意義嗎?可以探討。將霍爾(Stuart Hall)式文化研究引入美國的格拉思堡(Lawrence
    Grossberg)說:「一旦你瞭解『經濟』無法脫離脈絡而抽象存在;如果你體認言說對於經濟關係的構成有其重要性;假使你體認各經濟體的複雜性質與多重性質,又如果你體認到,經濟可以當作是一種脈絡化的言說現象而存在,那麼,你會怎麼閱讀與搞、研究(do)經濟?」解構「經濟」與「文化經濟」及其關係,這是重要的事情;與此同時,另求「一新經濟耳目」的建構,這是一體兩面之事,值得文化研究者繼續投入心力。本書邀請讀者進入,共同努力。


    馮建三
    政大新聞系教授、《傳播、文化與政治》編委
    2017.10.29 上下猴山939回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