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親餵奶量不足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親餵奶量不足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親餵奶量不足產品中有14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708的網紅李覓恩,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產後一個多月,每天睡前我都會跟先生擊掌:「恭喜我們又好好活過一天了」 先不說Maya算不算是一個好帶的寶寶,記得剛從月中回家,我們的確渡過水深火熱的一週。 那時她還在適應家裡環境,我們也陸續微調家裡動線,再加上3-4小時要餵奶一次。 情況好的話(我)一天可以斷斷續續睡上5、6小時,但即便有睡覺,女...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筋肉媽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20年底,當兒子七歲、老公中風甫滿一年多的時候,我拿到了夢想多年的IFBB Elite(國際健美總會)的健美賽事職業卡。意思是說,從那天起我不再是業餘選手,我可以更囂張地說:我是一個運動員。 我曾以為對一個成為母親的人來說,追求夢想是奢侈; 我也以為當家庭工作兩頭燒之餘,超越自己是不可能; ...
「親餵奶量不足」的推薦目錄
- 關於親餵奶量不足 在 Joyce Hu??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親餵奶量不足 在 洋洋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親餵奶量不足 在 余木木 ?| 自我成長 | 語錄 | 心靈雞湯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親餵奶量不足 在 李覓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親餵奶量不足 在 PTT Gossiping 批踢踢八卦板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親餵奶量不足 在 竹亭聽雨 - 小咪媽咪三寶媽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親餵奶量不足 在 筋肉媽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親餵奶量不足 在 營養師媽媽Priscilla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親餵奶量不足 在 營養師媽媽Priscilla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親餵奶量不足 在 Joyce Hu??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7 14:43:40
#產後10天 產後真的有點小崩潰 自己身體還沒得到足夠的休息 卻有一大堆事情排山倒海席捲而來 先是擠奶、餵奶 生完都要彌留了,還要擠奶+親餵🥲 無痛造成解尿困難(真心崩潰) 水份攝取不足,初乳超濃稠 寶寶上顎潰瘍回診 石頭奶說來就來 每天都全身疼痛,就像跑完馬拉松 不讓你睡覺恢復的概念 擠奶擠到脖子...
親餵奶量不足 在 洋洋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00:36:03
今夜,想跟大家聊聊生產後的一件大事「哺乳」。 關於「哺乳」每個媽媽感覺不同,但我相信有80%的媽媽內心深處絕對是痛苦,想到就覺得煩的,又默默忍受這一切,用寶寶甜美的笑容蒙騙,因為我就是這樣走來,很想放過自己卻又帶點捨不得……. 對媽媽來說,根本史上最殘酷的「矛盾大對決」,是要繼續餵?還是寬心...
親餵奶量不足 在 余木木 ?| 自我成長 | 語錄 | 心靈雞湯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03 14:41:43
🌻 故事請看內文 🌻 在22年後,我終於為媽媽披上了婚紗。 我今年22歲,媽媽45歲。是的,她23歲就生下了我,奉子成婚,一個普通不過的故事。聽說當年外婆發現媽媽懷孕時,差點沒把她打死。23歲,對為人父母而言,太早太年輕了,但父母為了我,不得不順理成章地結婚。他們草草地擺了幾圍酒,親朋戚友間吃個...
-
親餵奶量不足 在 筋肉媽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11-17 17:13:462020年底,當兒子七歲、老公中風甫滿一年多的時候,我拿到了夢想多年的IFBB Elite(國際健美總會)的健美賽事職業卡。意思是說,從那天起我不再是業餘選手,我可以更囂張地說:我是一個運動員。
我曾以為對一個成為母親的人來說,追求夢想是奢侈;
我也以為當家庭工作兩頭燒之餘,超越自己是不可能;
這一切的故事,就只是單純的,我成為一個母親開始。
在那之前,新聞系畢業,做電視節目,當到了製作人,以為一輩子都會在媒體圈工作。
2013年孩子生下來後,驚覺家裡入不敷出,加上嚴重的產後憂鬱持續了一年,那是我人生感到第二悲苦的日子。看到陽光卻不是陽光,內心早已忘卻了太陽溫暖明亮的感覺,日日夜夜焦慮的都是小孩子的健康與日常,還有厭惡著自己沈重痠痛難看的軀體。
我有一個想要飛躍的靈魂,想要展翅飛翔、想要自由自在,卻被現實禁錮著,成為一個照顧奶兒吃喝拉撒的母親,每天面對的就是餵奶、洗奶瓶、擠奶、換尿布、洗幼兒....的沈悶生活,我甚至懷疑一輩子就是這樣子了。
2014年我們家太需要收入了,於是不顧著孩子小小的抵抗力差,就送到托嬰中心,開始了白天上班族、晚上奶娘的生活。下班後搭著壅擠的捷運灰頭土臉趕回家後,立刻著手弄孩子的副食品、陪伴照顧,最慘的是兒子當時周周生病,常常心驚膽戰的跑急診、監測體溫、洗他又嘔吐的床單......日復一日,我覺得自己很廢,當不了一個好母親,也無法在工作上衝刺展現。
2015年,這當中我還是抽空去考了幾張教練證照,也因為開始運動累積了一點點粉絲,毅然決然不顧大家反對,我放棄了媒體產業的資歷與穩定薪資,成為創業族,成為教練,成為一個可以自由掌控時間多點時間陪伴孩子的母親。這是這輩子第一次堅定地為自己做了勇敢的決定,只聽內心的聲音,不顧旁人的耳語......從此以後我開始更加相信自己,我知道,只有自己能為自己做出最美好的安排。
2016年,我才開始接觸大重量訓練與健美賽事,開始了跟老公筋肉爸爸一起的比賽。這時候我的兒子三歲了,生活稍微有了一點固定的形狀,歷經改變後逐漸穩定,我開始享受成為媽媽的生活,也開始學習多愛自己一點。
2019年,這中間幾年和老公到處征戰著、持續創業著、兒子上了小學.....我們的生活看起來幸福而穩定的時候,天外發來一筆的,筋肉爸爸中風了,於是,我的生活又像是被颱風掃過,亂成了一團。
我得成為一家之主扛家計;我得照顧孩子與老公的身心;我得更加顧好自己的健康避免倒下來;我所有的悠閒與懶惰都瞬間被剝奪了.....成為跟時間賽跑的女人。
我以為家庭巨變會剝奪了自己的夢想;
我以為時間不足會讓我內心變得狹隘;
我以為那些擔憂與害怕會真的實現;
結果,
原來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沒有人與現實可以去剝奪你的夢想除了你自己
#即使是一個焦頭爛額的母親也能開啟驚人潛能
#原來擔憂與害怕都是多餘的恐懼與自我情緒勒索
#努力去做強過空想1000萬次
2019後還有個最大的收穫,就是在家庭之餘,找到了契合的女生夥伴們一起健身比賽。彼此鼓勵彼此大吃彼此教學,讓人生的顏色更加繽紛了起來。
於是我知道了......
#即使你是母親也必須保有只屬於自己的生活模式
#自我一點不代表會虧欠家庭
#妳快樂了家庭才會更幸福
謝謝我的夥伴們,我的家庭們,我的好友們,與這次拍攝辛苦的攝影師了~~ -
親餵奶量不足 在 營養師媽媽Priscilla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6-13 12:44:41我的 人奶路 - 餵人奶的經歷 有血有淚. 我分享在人奶路上遇到的困難如不夠奶, 寶寶增重不足, 餵奶做錯的事情. 辛酸人奶路開始時會碰到的問題, 並領悟到餵人奶三個必備因素. # 人奶路 如何成功
免費下載:
催乳餐單: https://deft-thinker-8848.ck.page/6d474f147a
3日孕婦餐單: https://deft-thinker-8848.ck.page/3ce4b3ad14
支持: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nutritionmama
訂閱: 營養師媽媽 頻道: https://bit.ly/2CJUtum
聯絡: priscilla@nutritionmama.online
營養師媽媽的嬰幼兒美味食譜 (電子版)
http://reurl.cc/exXg6L
Facebook page (營養師媽媽): http://www.facebook.com/mama.nutrition
Facebook page (身心營養師): http://www.facebook.com/dietitianhk
網站: https://www.nutritionmama.online
免責聲明:
營養師媽媽Priscilla頻道純粹用作一般參考及資訊用途。頻道內的資訊並不構成對一般情况或任何個別人士或病人個案的醫學及營養建議、診斷或治療,亦不應取代專業醫學及營養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有任何健康飲食或醫療問題,應向合資格的醫生及註冊營養師查詢。營養師媽媽Priscilla頻道盡力提供最新及最準確的資訊,但不會為其準確性、可用性或時效作出任何保證。不會就任何因本網站提供的資訊而引起的損失或損害承擔任何責任。 -
親餵奶量不足 在 營養師媽媽Priscilla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5-30 12:00:02奶水不足怎麼辦? 掌握增奶原則, 增加奶量無難度. 哺乳顧問分享四大影響奶量的陷阱.
#營養師媽媽Priscilla #餵人奶 如何增奶 #如何增奶
免費下載:
催乳餐單: https://deft-thinker-8848.ck.page/6d474f147a
支持: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nutritionmama
訂閱: 營養師媽媽 頻道: https://bit.ly/2CJUtum
聯絡: priscilla@nutritionmama.online
營養師媽媽的嬰幼兒美味食譜 (電子版)
http://reurl.cc/exXg6L
Facebook page (營養師媽媽): http://www.facebook.com/mama.nutrition
Facebook page (身心營養師): http://www.facebook.com/dietitianhk
網站: https://www.nutritionmama.online
免責聲明:
營養師媽媽Priscilla頻道純粹用作一般參考及資訊用途。頻道內的資訊並不構成對一般情况或任何個別人士或病人個案的醫學及營養建議、診斷或治療,亦不應取代專業醫學及營養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有任何健康飲食或醫療問題,應向合資格的醫生及註冊營養師查詢。營養師媽媽Priscilla頻道盡力提供最新及最準確的資訊,但不會為其準確性、可用性或時效作出任何保證。不會就任何因本網站提供的資訊而引起的損失或損害承擔任何責任。
親餵奶量不足 在 李覓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產後一個多月,每天睡前我都會跟先生擊掌:「恭喜我們又好好活過一天了」
先不說Maya算不算是一個好帶的寶寶,記得剛從月中回家,我們的確渡過水深火熱的一週。
那時她還在適應家裡環境,我們也陸續微調家裡動線,再加上3-4小時要餵奶一次。
情況好的話(我)一天可以斷斷續續睡上5、6小時,但即便有睡覺,女鵝一個風吹草動都讓還不適應的我們有如驚弓之鳥,緊繃到外太空。
那時因為睡眠不足每天嚴重偏頭痛的我,奶量瞬間掉一半,你們也知道媽媽看到自己寶貝沒吃飽心裡會有多心疼。
再加上親餵、瓶餵、拍嗝、換尿布、洗屁股、哄睡、洗奶瓶、洗衣服.....一天六次的無限循環,
(還沒算上她心情不美麗從上一餐哭到下一餐要哄),
這才驚覺回家後自己都沒有照顧好自己,每每飢腸轆轆要用餐時,寶寶餓先餵奶,餐點就順理成章被先生搶先(吃掉)了🤷🏻♀️
這樣不對吧!!月芽養生月子餐.精緻創意料理 設計的菜單,這些湯水水,最重要的就是幫媽媽和寶貝補充營養~�
後來我都很準時在餐點送來時立刻開吃(女鵝暫時丟給先生)
肚子不餓,料理美味,奶水自然就回來🎉
(一定要先告訴你們,我在月子中心的營養師也私心跟我說月子餐品牌呢,她最推#月芽 哦!食材好,營養設計完善又低卡
回家連吃了20天,無敵大愛的就是他們雞湯魚湯各種藥膳湯品,沒有一天不是湯好喝,肉軟嫩。
第二名頒給他們的海鮮,(每日新鮮現捕漁獲)
夠鮮才敢清淡調味,蛋白質豐富熱量低。
其他菜色口味好實在是不用多說,連我先生這個不嗜甜食的人,每天都問我今日甜點在哪? (到底是誰餵奶😛
一日三送的月芽,只要每餐吃完後放回家門口,就會即時收走,再即時送上熱騰騰的下一餐
像是開禮物每天驚喜三次,只要你吃飽,不用你洗碗。
沒什麼好總結的,先生昨天問我說,照顧寶寶好累好餓,你去問問我們可以繼續訂#月芽 嗎?
這樣你們瞭解了吧(笑
親餵奶量不足 在 PTT Gossiping 批踢踢八卦板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太太生第一胎時沒有去月子中心
是我媽媽來我們家幫忙坐月子。
現在想起來真的是悲劇。
一開始奶水產量少,小嬰兒吃不夠,一直哭
我媽不會處理,就只是一直抱著唱歌哄她
哭一兩天後,小朋友就不哭了
我回來一看,發高燒,昏睡不醒。
連夜送急診,後來在PICU住了三天。
醫院處理新生兒發燒的SOP是嚴謹而殘酷的
入院先抽腦脊髓液,然後打36小時抗生素點滴。
後來發現小孩有黃疸,又照藍光十幾個小時。
看她瘦小的身體插滿管子,帶著眼罩
真的很不忍心。
後來也沒有驗出感染,
醫生就只說是奶水吃不夠,黃疸退不了。
這過程我太太都拖著產後的病痛全程參與
半夜我們輪流起來餵奶,換尿布
跟夜班來抽血的護理師交接。
她自己鼓著滿肚子惡露,下體還有傷
都不太能走路,就靠嗑止痛藥硬撐著。
回家後我媽和我太太相處不來
我也說不上有什麼具體的問題
可能婆媳待在同一個屋簷下,本身就是個錯誤。
兩周後我媽就先回去了。
月子也沒有坐滿。
生二寶我們就有去月子中心。
也不是什麼30萬的高級套裝,
但是有月嫂幫忙指導,還有人照顧小孩。
讓專業的人來,真的好很多。
看媽媽想要親餵還是瓶餵
她們都配合,還會視情況幫小孩補配方奶。
也有教學男嬰割包皮後的清潔護理。
我太太有充分休息,小孩也養得胖胖的。
當然,月中的一些作息和我們在家裡不同
例如他們為了管理方便,會訂時程
到了時間不管餓不餓都餵。
反之,還沒到飯點,就算餓了也不餵。
不過那些都是小事
媽媽和小孩子健康才是重要的。
所以看到板上有人在戰月子中心
我是恨不得生大寶時就去。
新生兒狀況多,很多事情需要有經驗的人幫忙。
姑且不論老一輩帶小孩的方法很可怕
我們父母自己生的小孩就不多,本身經驗不足。
當時要是我工作忙,沒發現小孩發燒
我媽大概就讓小孩子繼續昏睡
真的不敢想。
懷孕生產是一件原始又粗暴的事。
千萬不要以為現在醫學進步
什麼無痛分娩,什麼崔產針
我自己進過兩次產房
無痛針? 就是我站前面,雙手抵住我太太肩膀
一個壯漢麻醉師從後面拿一根筆管粗的針
往她背上捅。
捅完滴滿地血,再把一串細管塞進脊柱
你不說是醫療,我還以為是肥宅組電腦整線。
分娩也是,兩個人抓著我太太的腳,
醫生把手臂整個伸進產道,把小孩拖出來。
下體都撕爛了,血流成河。
這些過程都是女人在賭命
我們男人說真的幫不上什麼忙。
不要跟我說可以體貼老婆,幫忙分擔什麼鬼
那些是平常就在做的。
在那種折騰的生死關頭,男人真的沒辦法有實質貢獻。
所以說去月子中心是在"爽",
連拿十幾萬出來都要機機歪歪的人
我真心希望他們只是處男,沒有老婆小孩。
否則就像zax 大大說的,誰嫁給你誰倒楣!』
Re: [問卦] 月子中心一個月30萬 花的下去都什麼人 https://disp.cc/b/163-e7Gl |前情提要 https://www.facebook.com/PttGossiping/posts/2436319436505706
親餵奶量不足 在 竹亭聽雨 - 小咪媽咪三寶媽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上雜誌啦😄 不過不是封面那位名人XD 我只是出現在同本媽媽寶寶雜誌中的一個小單元裡面的小小的被採訪部落客而已。 (對林叨可以生育教養這麼多孩子又維持好身材只有敬佩之心~我家只有三個就常常覺得快火山爆發了)
這次會被採訪的原因是編輯看到我的待產包懶人包(👉http://0rz.tw/fx7Y2 ),希望可以分享待產包的準備與使用心路歷程,給準新手媽咪🤰們參考。以下是這次的Q&A問答:
【Q1. 請問若是第一次懷孕的新手爸媽,會建議什麼時候開始準備待產包呢?】
🖊等孕中期(大約20-30週)穩定後,肚子也不會太大的階段就很適合開始準備,順便調適一下心情,增加期待感。
【Q2. 在整理待產包時,有哪些注意事項或小技巧?】
🖊如果要住月子中心,可以分成 #隨身包、#醫院包、#月子中心包 三個方向來準備,以免放在一大箱住院時難找東西又不好攜帶。用表格來打勾比較清楚,有些能先放進去的就先放好並打勾,最後出門時再檢查一下清單看看還有什麼沒帶到的。
【Q3. 入院及進月子中心時,分別有哪些必備物品?有哪些是醫院可能會提供的?】
🖊每間醫院的備品不太一樣,在孕期就應先問清楚,像是嬰兒尿布、奶粉、嬰兒保養品(如屁屁膏、乳液)、奶瓶奶嘴這些有的醫院會提供,但有的醫院則要自備。必備物品清單可以參考我的待產包懶人包文章。
👜隨身包裡要帶媽媽手冊、健保卡、身分證與影本、錢包、小筆記本與電話連絡表、筆跟手機。如果醫院有發生產住院包,裡面的文件要先簽好並放進去。
🎒住院包主要有兩類: 媽咪護理類: 生產會用到的產墊、產褥墊、免洗內褲、哺乳內衣、口罩、生理沖洗瓶、羊脂膏等。日常用品類: 就跟出外住宿要準備的行李差不多,盥洗與日常清潔用品、餐具等。充電器也是必備。還有媽媽寶寶外出服、保暖衣物。
🧳月子中心包有點像住院包的延伸,只是住院只會住3-5天,月子中心可能住久一點,需要的消耗品例如免洗內褲、產褥墊(或衛生棉)數量都要多一點,另外如果要餵母奶也可以帶擠奶相關用品,只是第一胎還不確定會不會有奶的話,像擠奶器、溢乳墊、哺乳內衣都有可能用不到,因此也可以看情況再買。
【Q4. 待產時就需要帶足寶寶用品嗎?】
🖊呈上題,先問清楚才不會多買。同理月子中心也是一樣,有的會提供尿布,通常奶粉和保養品需自備,總之可以先問他們會提供什麼東西,確定沒提供的再買。
【Q5. 有沒有哪些用品是之前有準備,但後來覺得不是那麼必要的?】
🖊第一胎準備拋棄式溢乳墊但覺得會刺刺的不舒服,就改買水洗式的,雖然用過要洗,但覺得比較舒服又能重複使用較環保。
【Q6. 是否能給即將入院生產的新手爸媽一些提醒或建議?該先做好哪些心理準備?】
🖊1. 醫院如果能選到單人房必住,休息品質跟多人房比起來差太多了,而且產後4小時被call去親餵會超需要補眠,用品能直接放在單人房廁所也方便許多。
2. 不必堅持產後幾天就要全母奶,因為剛生完可能奶量其實不足,新生兒沒喝飽的話可能導致缺水性黃疸,我家老大就是這樣,所以第二胎之後都直接請醫院親餵完如果寶寶餓就補瓶餵,之後去月子中心再追奶。
3. 去月中如果覺得定時擠奶很累,可以搭配筆電追劇讓擠奶變成快樂時光XD 但一定要注意乳腺炎,每次用擠奶器擠完還要手擠一下確認有沒有硬塊~而且擠完的乳房清潔要注意,建議用拋棄式的乾濕兩用巾,不要用同一條紗布巾重複清洗掛在浴室以免沒洗乾淨造成感染。
4. 在月子中心最後幾天可以抽時間回家先整理環境,布置消毒好需要的物品,安排照顧嬰兒的物品擺放位置與動線。嬰兒衣物則可以之前就先洗好收好。
新手爸媽最需要的心理準備應該是產後很難睡飽~ 新生兒至少四小時要喝一次奶,親餵可能更頻繁,如果瓶餵母奶除了擠奶還要餵奶拍嗝,一次就花很多時間,沒多久又要下一次餵奶循環了,如果擠奶器還要抓空檔清洗消毒就會忙到容易崩潰,所以這些必要的備品如果需要用真的可以多買一兩份,奶瓶也可以買多一點,避免一直在花時間做瑣事而缺乏休息。當然如果有洗碗機與烘衣機能代勞家事最好。
另外寶寶天生氣質不同,養育到天使寶寶吃飽睡睡飽吃當然最令人羨慕,但必須接受有的寶寶就不屬於這型,如果隨時都要人抱,一放下就哭其實也是正常的,忍耐過前三個月長大些通常就會變好了!
這篇採訪除了在媽媽寶寶9月號雜誌內頁外,他們官網也能看到文章: 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9920501
以上是簡單的分享(炫耀),最近FB看到好多同學朋友生產的喜訊,看來大家年紀都到了啊😆 去恭喜的時候有時會收到回訊說謝謝我的懶人包,這時候就覺得有幫到忙很開心~不知道還有什麼懶人包是大家需要而我還沒想到的主題呢? 歡迎提出來借我參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