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親職效能感 量表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親職效能感 量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親職效能感 量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親職效能感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心理師,日常,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心理師的 與家長工作】 ' 前些日子放假,和朋友聊天,他提到,因為孩子有些狀況,他帶孩子去看心理師,但他回想這段過程,發現心理師和他說話的時間並不亞於和孩子工作的時間,他為此感到困惑,而來問我。我笑笑說,因為你對孩子而言是很重要的人啊。不過事實上,「和家長工作」也是心理師、心理工作者的重要工...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POPA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見證子女出生,是人生最難忘的事情,不過喜悅過後,幾乎每一個家長都會明白「做人父母甚艱難」,做父母的使命感促使我們時刻提醒自己,必須任何時候都愛子女,要無條件地接受和容忍,要拋開自己的各種需要為孩子犧牲,還有最重要的是,千萬不能重蹈上一代的覆轍,犯自己的父母對我們犯下的錯誤。但父母也是人,也會犯錯,這...

親職效能感 在 澤爸:親職教育講師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03 11:02:43

【會員日好書推薦清單】 可能是因為,我並非心理師、醫師或老師的背景,而是一位爸爸的身分,不時都會收到很多家長的私訊來詢問我,是怎麼從零開始學習,一路走來到現在親職講師的呢? 我想了想,『渴望學習』、『靈活運用』、『願意調整的身段』是三個很重要的支柱。而其中的『渴望學習』裡,閱讀又占了很大的一部分...

親職效能感 在 Teddy / 為媽媽-食·玩習作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09 08:47:23

#考試大作戰 #今年考試大不同 剛剛過去的三月底 迎來為B第一次小學考試 為再家zoom 了四個月的課程 來一次期考總結 在和小朋友溫習的路上 發現很多崎嶇的地方 每科有強弱差別 應該如何安排時間調整和孩子的溫習步伐? 我覺得家長們的心態更為要緊! 👇🏻為媽推介家長們👇🏻 🎈課程:孩...

親職效能感 在 葉西瓜?日常✖️餐桌✖️育兒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2 14:01:21

昨天共學時由我負責導讀經典教養書「父母效能訓練」的最後兩個章節,考慮後放上來讓大家參考,有興趣的人很推薦去買或借來詳讀喔! * 「父母效能訓練」導讀筆記-2019.11.13 #Ch15父母如何調整自己以避免親子間的衝突 父母可以調整自身的某些態度(堅持)以避免親子間的衝突,多數父母較容易接受改變...

  • 親職效能感 在 心理師,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05-09 23:59:42
    有 169 人按讚


    【心理師的 與家長工作】
    '
    前些日子放假,和朋友聊天,他提到,因為孩子有些狀況,他帶孩子去看心理師,但他回想這段過程,發現心理師和他說話的時間並不亞於和孩子工作的時間,他為此感到困惑,而來問我。我笑笑說,因為你對孩子而言是很重要的人啊。不過事實上,「和家長工作」也是心理師、心理工作者的重要工作之一。為什麼這樣重要,有以下幾點說明。
    '
    1. 透過與家長晤談,蒐集心理評估的資料
    '
    除了基本的,是什麼讓家長想要帶孩子來談,是因為學校特教或輔導老師要求,或是家長觀察到自己的孩子比較不一樣,還是朋友的建議。家長對於孩子的觀察為何,孩子和父母親的關係、和手足的關係如何,關係品質好嗎?還是大多數的時間都在衝突,或是彼此都沒有生活上的交集,聯絡簿是誰簽…..等等,家長平常是如何和小孩相處的,很多時候,孩子在不同的場域會有不同的行為表現,在晤談室裡看起來乖巧的孩子,有可能在學校會霸凌同學,在學校文靜乖巧的孩子,在晤談室裡活潑好動。心理師、兒青科醫師幾乎不可能了解孩子在晤談室外的生活全貌,因此仰賴家長、甚至老師的協助,透過晤談幫助心理治療者了解孩子的狀況。
    '
    2. 透過晤談涵容家長在親子關係上的情緒
    '
    (1) 在親職教養上給予心理支持
    '
    對於家長來說,當孩子出現「狀況」,以至於需要做心理治療,許多家長在日常生活的管教上都是相當辛苦的,他們很可能對於孩子已經管不住、無可奈何或是身心俱疲,這些辛苦卻不見得都有良好的家庭或親友人際支持系統來調適這樣的壓力,這些難處也不一定都被同理,更甚者有可能會被他人投以責怪或異樣的眼光。想想在大街上無法被阻止,不斷哭鬧的孩子。外人不見得知道孩子有特殊的狀況、有特殊需求,他們只看得到孩子的外在行為表現。
    '
    (2) 在面對孩子出「狀況」上協助家長理解
    '
    家長在面對孩子的特殊狀況,很多時候會感到焦慮與不安,常見的狀況有以下幾種:
    ◎ 我是不是在教養上哪裡做不好,所以孩子才這樣
    ( 家長內在的自責與罪咎感 )
    ◎ 我是不是有哪些遺傳性的疾患,所以孩子變這樣
    ( 家長內在的自責與罪咎感 )
    ◎ 老師是不是想在我孩子身上貼負向的標籤
    (家長對教學環境的不信任)
    ◎ 孩子會不會因為是特殊生而被同學排擠
    (家長對教育社會環境的不信任)
    ◎ 孩子會不會要一直吃藥,這樣對身體不好
    (家長身心醫療的不了解)
    '
    在這些狀況下,家長面對孩子有許多沒有被消化的情緒與感受,這些情緒和感受很可能在家長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造成阻礙。心理師除了需要給與家長心理支持外,也要協助他澄清對於兒青身心疾患的困惑。有些時候,孩子的狀況會和家長本身的狀況,以及家庭成員間的動力相關,家長自己也有需要接受談話治療,兒青心理師可以協助轉介家長,協助找到相關的心理治療資源。我有時候會跟家長說,可以理解爸爸媽媽的壓力很大,也很需要照顧自己,很多時候大人自己的身心狀況好了,人比較輕鬆一點了,小孩也會感受得到,自然也會比較有機會放鬆一些。
    '
    3. 給與日常生活中親職教養上的建議
    '
    和家長討論孩子的日常生活與親子互動,目的在於涵容家長的情緒、讓原本僵化的親子關係有鬆動的可能,給與心理上的支持與建議,達成家長-孩子-治療師三方的治療同盟。兒青心理師可以在家長晤談的過程中給與家長建議,所謂的「建議」是因人而異的,心理師和家長需要彼此溝通,協調出對於家長而言「可以做到」的建議,建議再好,如果對於家長來說是很難做到或遙不可及,那很可能也只會增加家長在親職教養上的挫折與無力感受,甚至強化了負向的親職效能感。相反的,當心理師與家長雙方協調出可以做到的建議,家長比較容易達到,也可以透過這樣的過程中改善親子關係,協助案主有更好的成長發展,提升家長的親職效能,建立良好而正向的互動循環。
    '
    與兒童青少年工作比起和成年個案工作,更需要做到系統合作,對兒青來說,家庭就是他們最重要的系統與成長環境,以前年輕的時候會認為兒青工作比較容易,因為兒青在人格上尚未定型,可塑性高,但在進入實務工作後發現,兒青雖人格發展尚未定型,但也非常依賴他們的家庭環境,很多時候,心理與教育工作者的困難在於家長與環境的部份,如何能夠有效的協助案家,會是心理實務工作者相當大但也相當有意義的挑戰。
    '
    最後,謝謝我這位朋友,願意讓他的疑惑讓我「借題發揮」公開回答,或許許多的家長也有類似的困惑,希望這篇文章能夠讓大家對於心理師的與家長工作有更多的了解。
    '
    p.s. 不好意思,近日忙碌,文章久久更新一次,請見諒。

  • 親職效能感 在 POPA Chann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7-07-26 08:30:03

    見證子女出生,是人生最難忘的事情,不過喜悅過後,幾乎每一個家長都會明白「做人父母甚艱難」,做父母的使命感促使我們時刻提醒自己,必須任何時候都愛子女,要無條件地接受和容忍,要拋開自己的各種需要為孩子犧牲,還有最重要的是,千萬不能重蹈上一代的覆轍,犯自己的父母對我們犯下的錯誤。但父母也是人,也會犯錯,這種想法到底會令我地成為更好的父母?還是會將我們推向壓力的深淵?

    參考資料

    Gordon, T. (1973). 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 Del Mar, CA: Ziff-Davis.

    李雪(2016)。當我遇見一個人。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