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親人過世吃肉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親人過世吃肉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親人過世吃肉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親人過世吃肉產品中有5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的堂姐茹素多年,在前幾天過世了。她出家的佛堂,會幫忙處理後事,據說在佛堂工作,她領的月薪是兩千,我聽到後很心疼,但我想善良的堂姐應該是甘之如飴。 我們鮮少聯絡,碰面的時候,多是在清明節掃墓。上次她看到我開蝦子團,特別打了電話給我,這也是我此生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接到她的電話,她說:「你現在很好,你...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單程旅行社,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社長!鬼月到底可不可以辦喪事?」 「親人在鬼月過世是不是不太好?」 接近鬼月,社長常常被問到這兩題問題 社長將會從鬼月的演變史開始講起, 回答大家心中的疑惑! 究竟,鬼月能不能辦喪事? 讓我們一起看下去! 看更多鬼月相關影片: 【鬼月十大禁忌!農曆七月鬼門開,鬼月不能做的事,做了OO會怎樣?】...

親人過世吃肉 在 每天德意一點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18 21:23:56

【 #凱派德諺語 】 Bevor ich den Löffel abgebe, möchte ich noch viel erleben. 在我離世以前,我還想經歷許多事物! 去世除了sterben這個動詞外,我們也可以使用這句諺語來委婉的表達逝世這件事。我們在中文很常聽到『含著金湯匙出生』,那麼...

親人過世吃肉 在 Krach’s 閱讀清單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4-17 12:45:42

⠀ 【#老派少女購物路線 #洪愛珠】 文末加映:#bebetter大人不卡卡 ⠀ 閱讀《老派少女購物路線》洪愛珠的文字,典雅古樸,也耐讀,一不留神就是一下午。書中多寫吃食,雖以食物為媒介,核心卻是母親、童年、家鄉。借愛珠的字句來談她的作品:她以廚房重建家鄉。 ⠀ 「若得理想的鹹冬瓜,這菜倒容易做。...

親人過世吃肉 在 沐容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3-04 08:28:07

#信女沐容 #觀音景點 外婆過世那一年,我八歲。 - 童年記憶裡的外婆和藹可親,每次回台南,總是用爽朗的笑聲和溫暖的懷抱迎接我們幾個孩子。 - 晚餐時間我和姊姊 @yuliya19970118 會拿著小托盤探頭探腦地等外婆上菜,扮起服務生玩家家酒。外婆秉持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學了不少英文,總在做好每...

  • 親人過世吃肉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3 20:50:57
    有 18,772 人按讚

    我的堂姐茹素多年,在前幾天過世了。她出家的佛堂,會幫忙處理後事,據說在佛堂工作,她領的月薪是兩千,我聽到後很心疼,但我想善良的堂姐應該是甘之如飴。

    我們鮮少聯絡,碰面的時候,多是在清明節掃墓。上次她看到我開蝦子團,特別打了電話給我,這也是我此生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接到她的電話,她說:「你現在很好,你可以開團,但是盡量不要殺生,這樣對你不好,我都有在看你粉絲團,幫你按讚。」

    也因此,我儘量不開葷食團,別人開團海鮮,我至多只能開團魷魚絲,別人開團烤肉組合,我只能賣水果跟零食,坦白說,我也覺得蠻好的。

    幾個月後,堂姐生病走了,我有點訝異,好險,我有信守承諾,覺得心安理得。雖然佛寺會處理一切,我跟哥哥說,你去轉達一下,只要堂姐那邊的親戚對於後事有什麼想做的,我都全力支持,沒有第二句話,錢的事情,我願意幫忙。

    我的收入,來自四方的粉絲,雖無能力做到解救眾生,至少聽聞苦難,盡量幫忙。

    非常謝謝你們長期的點讚,讓我可以幫助親人,最近我收到很多中秋禮盒,除了自己吃一點品嚐味道,感謝廠商的心意外,多數會捐出去給需要的人,我取之社會,回饋社會,謝謝你們。

  • 親人過世吃肉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29 23:02:56
    有 4,450 人按讚

    《七月。過不了的關。》(文長慎入,這篇打了好幾天)
    .
    近一個月沒有更新了。「今天的妳,好嗎?」我,很不好。
    .
    上一篇才分享《關關難。關關過》,我整個七月份差點過不了,花了很多時間消化悲痛的情緒。有大半的時間都提不起勁,在家隨時都是淚眼汪汪,在外像戴面具一樣皮笑肉不笑。即便此刻正在打字的我,眼淚又再次模糊了我的視線。
    .
    從小陪我長大,如我第二位母親的外婆,離開了。
    .
    Covid疫情發生以來,封城、病毒、在家自學,都不是最可怕的魔王。最可怕的是,被迫「無法回家的鄉愁」。許多身在海外的人,可能會跟我一樣的心情。
    .
    這一年半來,最擔心跟害怕就是家人突然生病或是離世。在疫情下的種種限制,面臨無法趕回台灣見最後一面、無法奔喪。而這個令人最害怕的事情,就這樣發生了。
    .
    原本我還想說,高齡92歲的外婆終於打了疫苗!我們視訊時還說希望等全台打完疫苗後,能有機會回台相聚。結果,外婆就在清晨睡夢中被上帝接回天家了。
    .
    得知消息的一大清早,我哭到肝腸寸斷,悔恨自己前一天沒有接到媽媽打來的視訊,或許我還能跟外婆多說幾句話。
    .
    我知道很多人此刻會安慰我說「請節哀」。但這種哀痛,真的不是一句安慰的話,當事人就能消化,這也是為什麼我遲遲無法、也無心思發文。
    .
    我的外婆一生都非常有福氣!雖然曾歷過戰亂、受過日本教育、但當時還能念幼兒園且識字,很不容易。跟外公一路走來還慶祝了鑽石婚,育有2男2女,現在已經有10個曾孫子女。
    .
    甚至1年多前,還圓夢穿了白紗跟外公再走一次教堂婚禮。一生深受上帝祝福,連離開人世的方式都是最圓滿的方式。
    .
    外婆的耳垂很大,皮膚超級好,頭腦也很靈光又聰明。是我看過最有福氣的長壽女性!10年前我結婚時,就是拜託當時81歲的外婆,當我迎娶儀式的「好命婆」!期許自己也能跟她一樣好命。
    .
    我還想起,有一年高中暑假,外婆的脊椎開刀,我心疼她自告奮勇去醫院照顧她。那段時光,是我們孫女倆特別的回憶,還參雜屬於我們兩人的小八卦。
    .
    當時有位年輕的住院醫生,每天早上都來巡房送星巴克早餐,下午時也準時巡房問候,再帶上一些點心。我們祖孫倆還說:「這個醫院服務也太好了!以後都要來這家醫院」。直到外婆平安出院後,我收到一封情書,原來是醫生想追求我。每次我們孫女去醫院回診時,都會聊到這個好笑的回憶。
    .
    追蹤我很多年的朋友都提過,很羨慕我跟我母親深厚的情感,或許這更深的情感源自,我與我的外婆。
    .
    怎麼說呢,從小我家都離外婆家很近!我的母親超幸運,有可靠的娘家在一旁。當她忙不過來時,外婆家就像我的家。那裡除了有外婆外公,還有大舅、二舅兩家人,讓我童年感受到大家庭的熱鬧。外婆家永遠有好吃、好玩的。甚至有一段時間,爸媽太忙了,我一個人住在那裡,媽媽的妹妹也把我當親生女兒一樣疼愛。自然,從小我跟媽媽娘家人都格外親近。

    ———

    小可頌妹妹出生時,全部的人都說長得像爸爸,唯有外婆說「妹妹長得跟婷婷小時候好像喔!」。小可頌回台灣度過1歲跟3歲生日時,跟外婆(阿祖)也特別親近,外婆會說「回想起很多婷婷小時候的模樣。」
    .
    即使回到英國期間,我們也都會保持視訊,小可頌妹妹總是會用可愛的模樣逗外婆(阿祖)歡心。在我們得知外婆離開的消息時,4歲的妹妹跟著也大哭了起來,大喊著「阿祖!阿祖(台語)...嗚嗚....阿祖....」。我的心都碎了!
    .
    因為疫情緣故,台灣那時也不能舉行告別式。而火化安排的時間,我根本也趕不及回台(英國回台灣入境限制超多,除了考慮隔離時間,還有把病毒帶回台灣的高風險)。
    .
    還好家族信仰深厚,在牧師跟新生命禮儀社幫忙下,非常順利圓滿完成所有告別儀式跟火化。感嘆科技發達,四散各地不同國家的直屬親人們,也可以參與直播現場,但,隔著螢幕,心裡還是非常不踏實。
    .
    此刻,我有多希望可以抱抱我的母親,她,失去了比我更愛她的母親。我有多希望可以抱抱我的外公,他,一夜醒來走過鑽石婚的「牽手」永遠睡著了。(牽手:妻子的台語)。
    .
    ———

    📷 照片:

    經過近一個月的低潮,每每一想到外婆,我眼淚就掉不停。原本要邀請朋友一起幫妹妹慶祝生日,但因為外婆剛過世,我自己也還在哀慟中,覺得不宜舉辦慶祝活動。所以低調一家四口溫馨渡過。
    .
    一早我們到附近果園採水果,孩子們用自己採的水果,按照 #每年生日傳統「一起烤蛋糕」「一起裝飾自己生日蛋糕」。
    .
    💕 我親愛的寶貝女兒:

    妳終於等到妳期待很久的五歲了!生日快樂🎂
    .
    一眨眼妳已經要升上大班(英國的year 1),即使是班上最小的孩子,但是老師眼中獨立有自己想法的成熟女孩!是同學眼中笑眯眯好相處的朋友!#謝謝妳來當我的寶貝。
    .
    媽媽能給妳的不多,但這五年來絕對都是滿滿的陪伴。也謝謝妳一直都是個單純知足懂感恩的小女孩。雖然妳還是每天半夜都要起床找媽媽睡覺,雖然妳有時候因為太獨立,不願意大人幫忙。
    .
    套句老師說的「Thank you for being YOU!」。(謝謝妳做自己)
    .
    媽媽希望妳一直都是這樣勇敢又有自信的過人生每一天!我愛妳。

    .
    相信剛去天上當天使的阿祖,也很欣慰有這麼懂事的妳。謝謝妳這陣子對媽媽的暖心。#讓我們把阿祖的愛傳下去
    .
    .
    感謝把這麼長文章看完的妳/你。願大家都平安、健康!
    .
    .

  • 親人過世吃肉 在 環境資訊中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25 14:09:59
    有 147 人按讚

    【菜車】
    三級警戒期間,還好有貓和廚房。除了每天蹭著無所事事的貓說話,做菜這件總是由媽媽和奶奶操刀的事情,就這麼別無選擇地發生了。

    在這一段安靜的時間裡,買菜、挑菜、切菜、熱鍋、爆香、熱炒,為自己做上一道道入口竟還能保持愉快心情的餐食。

    在這一段安靜的時間裡,於是想起了鄉間的菜車。

    我的童年生活在雲林縣褒忠鄉田洋村,是個值得大多人一頭霧水,回以一聲「蛤?」的小地方。我的奶奶林月紗女士經常在婦女會的烹飪比賽中拿下第一名,據說拿獎拿得不好意思,只好不再參賽。

    雖說月紗有著一身料理絕活,雲林又是農業大縣,要在這座小村買到蔬菜水果,卻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回鄉的某天中午,我和奶奶一起吃飯,外頭正好來了一台菜車。她說想買點青菜,開始緩緩挪動原本深陷在藤椅裡的身體,我搶先那一雙患有風濕性關節炎的腳,奮勇拿起錢包,奔向菜車(當時真的十分擔心菜車會像台北的垃圾車那樣快閃呢)。

    菜車一來,清一色留著短髮的婆婆媽媽嬸嬸阿姨們從不明的各方冒出頭來,原本少有人聲的村莊,忽然開始出現一陣奇幻的活力。

    北漂青年如我,情不自禁迷上這種新潮的購物模式,這可比7-11和屈臣有有趣多了啊。

    菜車是一台加裝帆布的藍色貨卡,車身上佈著深深的鐵鏽,有如南瓜馬車來到這座小村。車上載著青菜、蔥薑蒜、蘿蔔、魚肉、水果、豆腐、糖米油鹽、菜脯、雞蛋、油麵、養樂多;而肉品就塞在一個保麗龍箱裡面,被幾瓶結冰水簇擁著,就能以冷藏宅配的姿態走完這一趟巡迴。

    菜車老闆是東勢人,從西螺鎮批來果菜,路經二崙鄉和崙背鄉,再一路往西南方,通常會在正午前後來到我家門口。在雲林縣人口最少、面積最小的鄉鎮的一個村裡,人口大概只有減少的份,我對於菜車固定到來而感到欣慰,至少那些相看五六十年的老親戚和老鄰居之外,還有個頭髮尚未花白的(鮮肉)老闆來和奶奶閒聊幾句。

    奶奶一邊選購,一邊吩咐我進屋拿家裡的鳳梨給老闆殺,「哇,還可以這樣喔?」我心中聲聲讚嘆,原來老闆還提供這麼跨通路的服務。菜車不但解決了偏鄉採買食材的不便,連殺鳳梨、剁甘蔗這類老人家做不來的事,菜車老闆也二話不說地完成了。如果諾貝爾設立偏鄉貢獻獎,菜車老闆無疑值得拿下十座獎盃。

    我的生命始於偏鄉,偏得我誤以為她沒有故事。做了一點家族考古,才知道原來再偏再遠的地方,都曾經活在蜷窩在大時代的背彎裡。

    我們家族在清代便定居台灣,1935年,糖業大好,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在此設立「龍巖糖廠」生產蔗糖。據說家人口述,當時帶入兩三千戶就業人口。老家所在的街道被人們稱為「店仔」,外來人口聚集在此做生意,供應人口聚集所產生的採買需求。全盛時期據說曾有菜市場、教堂、鐵馬店、麵店、酒家、助產士診所、小兒科診所、漢藥店、銲錫店、桶木店、童玩店、理髮店、私娼寮,以及曾祖父經營的岸記商店。

    後來隨著國際糖價下跌,龍巖糖廠便在1968年關廠,原本昌盛的糖廠村被併入田洋村。人去樓空,菜市場自然就跟著退場,本來的菜市小販,就由菜車取而代之。

    遊走鄉間的菜車,經商方式頗為靈活和多元。老闆不只賣菜賣肉,也兼著收購各家戶曬乾的落花生;隨著時令,在新年賣橘子,在端午賣些小魚乾和粽葉,在中秋賣些柚子。

    三級警戒已經超過兩個月,身邊有些朋友靠著菜箱度日,菜箱什麼時候送上門、箱子裡裝了什麼東西都隱隱有著一股菜車感。只可惜菜箱不會說話,不會替你殺鳳梨,也沒得討價還價。

    這段時間,我在台北過得像生活在雲林老家。日子很安靜,沒有哪裡要去,做好了飯菜,上桌吃一頓飽,洗好碗盤之後,晚上就坐在陽台吹晚風,就像是幼時坐在家門前吹涼風那樣。

    菜車開了二十多年,聽說菜車老闆已經職業倦怠。住在老家的叔叔說,菜車已經不按時出現,本來以為老闆忙著嫁女兒娶媳婦,但日子久了(應該沒有那麼多兒女好忙),車子總是兩三天、四五天才來一次,載來的番茄也已熟爛得微微出水。

    而奶奶已經過世將近三年,她的一生不知為家人煮過多少飯菜。也許是和她在一起的日子太多,我偶爾還是會夢見她,夢見她用孱弱的身子,為我煮上一頓有我愛吃的蒸蛋的午餐;我偶爾還是會想起她,想起我曾經答應她要回鄉看望。

    在親人死後才想起的事情,變得只剩下可惜,只好安靜地聽著〈在你死後才想起曾經答應陪你去散步〉。https://reurl.cc/qg2r3n

    * 菜車還馳騁在各個交通不便、機能不齊的地方,例如苗栗、北橫、花東、嘉義的小鄉鎮,謝謝菜車老闆們。

    (文:吳宜靜;繪圖:thejane BubbleJane in the Teahouse )

    ★ 線上閱讀全文:https://e-info.org.tw/node/231778
    ★ 每週環境副刊:https://e-info.org.tw/taxonomy/term/89/all

  • 親人過世吃肉 在 單程旅行社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9-10 18:00:06

    「社長!鬼月到底可不可以辦喪事?」
    「親人在鬼月過世是不是不太好?」
    接近鬼月,社長常常被問到這兩題問題
    社長將會從鬼月的演變史開始講起,
    回答大家心中的疑惑!
    究竟,鬼月能不能辦喪事?
    讓我們一起看下去!


    看更多鬼月相關影片:
    【鬼月十大禁忌!農曆七月鬼門開,鬼月不能做的事,做了OO會怎樣?】
    https://youtu.be/NvHISrqkQs4
    【他為何會死?三個影響我很深的故事,至今無法忘懷】

    https://youtu.be/HARPj5HnfdY


    看聊聊告別事:
    【《今天聊聊告別事》EP05:Joeman 嚮往高科技告別式?! 離開前想要對前女友說OOO】
    https://youtu.be/TahnyZLtHWE
    【《今天聊聊告別事》EP03:劉柏君(索非亞) 台灣首位女棒球裁判 (上)】
    https://youtu.be/GWDVjGCpXwc
    【《今天聊聊告別事》EP04:劉柏君(索非亞) 吃牛肉比較不會看到鬼?!索非亞來告訴你! (下)】
    https://youtu.be/sxbkNx_N11c
    【《今天聊聊告別事》EP01:許伊妃 全台首位日本認證納棺師 (上)】
    https://youtu.be/pJRb5u3cXiI
    【《今天聊聊告別事》EP02:EP02:許伊妃 如何找到自己重生的力量? (下)】
    https://youtu.be/Fa3AMpWxc3M

    #農曆七月 #鬼月 #喪事 #禁忌 #歷史 #處理方法 #小冬瓜 #單程旅行社 #冬瓜行旅



    💻 冬瓜行旅官方網站:
    https://owt.com.tw
    冬瓜行旅部落格:
    https://dkfuneral.blogspot.com


    📱 臉書粉絲專頁:
    冬瓜行旅_小冬瓜
    https://www.facebook.com/dk0926555558
    單程旅行社
    https://www.facebook.com/owt2016


    📹 YouTube 頻道:
    冬瓜行旅_小冬瓜
    https://pros.is/melonlifetravel

  • 親人過世吃肉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7-05-07 18:09:01

    本集主題: #洄瀾光影油畫展 #温宛菁專訪
      
    對外婆的追憶猶如對光影的迷戀,循著童年的記憶,以油畫創作訴說東部淨土簡單美感的生命印象

    左手拿解剖刀,右手執畫筆

    藝術家温宛菁,大學念的是生命科學,研究所專研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原想步踵達文西描繪人體的精微結構,但直至研究所畢業,卻未畫出任何一張人體素描。之後,一直窩在冰冷的實驗室裡,手持解剖刀,在螢光顯微鏡下解析細胞的生命奧祕。某日,偶然重拾幼時的塗鴉興趣,後師承旅法畫家沈辯教授,運用彩筆試圖紀錄肉眼所見的生命,而成為左手拿解剖刀、右手拿畫筆,兼具理性與感性的「藝術玩人」。近年,又因關注東部發展與原住民生態智慧,而常回到母親的故鄉 —花蓮,追逐燦爛的陽光,留意尋常的美景;更恣意揮灑畫布,企盼記錄一些感動的痕跡。

    對於外婆的依戀.對於光影的迷戀

    温宛菁,台北人,但從小就和台灣東部有著不解之緣,對於光和影一直都有一種深刻的迷戀。記憶中,艷陽下,東部外婆家的樹木與光線交織而成瞬息萬變的投射,總能讓她蹲在樹蔭下癡迷許久;而對於外婆的依戀猶如對光影的迷戀,外婆過世後,院子裡的草木就成為一種對人的追憶,宅院裡斑駁牆面上的海棠花在光與影、虛和實之間搖曳,彷彿是外婆的一生,即便身處困境仍然保持著生命中的彈性。

    外婆是道地的傳統客家婦女,十九歲時隨著外公從西部到後山打拼,大半輩子就這麼在花蓮的鳳林小鎮上落地生根。宛菁印象中的外婆慈祥婉約,寡言多能,喜歡蒔花養草;外婆和外公好像比賽似的在前後院種植了許多花草樹木。時常跟著任教職的母親回鳳林的宛菁,在那兒度過了無數個寒暑假,就連小時候得了腸病毒,也是回到這個小鎮上休養。於是在這幢日式宅院綿生的記憶裡,外公的蘭花、外婆的海棠花,孕育出宛菁的第一件與第二件感人的作品。

    不引人注目但保有獨特的美感與生命歷程

    在油畫作品中,藝術家想要表現的不是壯麗遼闊的東部風景,而是平凡生活中的一小片光影。記憶中的花蓮生活,是從吃完中餐開始,趁著外公睡午覺的當兒,鄰家玩伴會聚集在蘭花架下玩沙泥。宛菁卻愛一個人踩著腳踏車,跑出小鎮亂晃,有時來到中央山脈山腳下,蹲在一棵棵不同姿態的大樹底下觀察光影,享受著光影交織的虛實心境。

    藉由對於童年的回憶以及對於外婆的思念,宛菁循著外婆行走過的足跡,畫出當下心情的悸動。她說:「庭院裡牆頭上的那一株海棠花隨風飄逸,很像外婆的人生,不名貴不顯眼,但卻堅忍不拔,我的畫作中那種寧靜其實是在訴說外婆給我的安心感。」十二年前外婆過世時,宛菁感覺頓時失去了一個很重要的心靈支柱;直到如今,每次回到日式老宅院中,就彷若看見那位安靜的坐在屋子裡,將世界隔絕在外,專注踩踏著縫紉機的外婆。對於宛菁來說,這是生命中很重要的光影。

    從理性科學到感性美學

    溫宛菁從小就喜歡塗鴉,小學到高中,常常代表學校參加比賽得獎,但由於家族親人的期待而念了第三類組。從中興大學的生命科學系到台大研究所的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再到中央研究院的基礎醫學研究,事事要求完美的個性總是讓她非常忙碌,幾乎鎮日窩在實驗室裡埋首做研究。直到幾年前的某個假日,媽媽請她陪著一位學生去「拉丁區畫室」學畫,沒想到啟動了她學習油畫的興趣,因此而遇見了油畫啟蒙老師—沈辯。相距這件事之前,宛菁最後一次拿畫筆是在大學時的國畫社揮毫,無疑的,油畫媒材對她而言是全新的接觸。只要周末得空,她就會趕到畫室習畫。沈老師指導的不只是繪畫創作上的技巧,還有對於美的感受和認知,還常下書單讓宛菁多方面接觸藝術領域。拿起油畫筆的那一刻,生命中最重要的光影—日式宅院、外婆的身影油然而生,於是就這樣陸陸續續畫出了記憶中的依戀。第一件作品「外婆的海棠花」讓她在畫中揣摩了許久許久,終至感動到落淚;第二件作品「外公的蘭花」也是她在忙碌的實驗室生活之暇緩慢地完成的。

    30歲那年的低潮與轉機

    實驗工作有段時間非常忙碌,以至於很久沒去畫室習畫。某天,沈老師捎來一個令宛菁驚喜的消息,沒料到擱置在老師家的畫作居然被某位畫廊經紀人欣賞,並問是否有意願辦個展。温宛菁和母親聽到這個消息時,只是一笑置之,但時隔半年後,因為夜以繼日的實驗工作和心理的壓力,讓宛菁的身體不堪負荷而造成胃出血,正好此時也被教授告知在中研院努力多時的實驗失敗。頓時,宛菁的心情跌入幽谷,原以為自己會一直順遂的走這條喜歡的路,沒想到在這時候遇到了瓶頸!人生的低潮讓宛菁有些喪志失意,此刻半年前的一笑置之湧上心頭,她開始認真思考是否要讓30歲的自己做點不一樣的事情,於是便規劃了自己嶄新的人生方向——先畫出心中的感動吧!

    與東部的機緣,被踢離原本的軌道

    在研究所灰心喪志的那段時日,宛菁心中的鬱卒難解,於是常跑去她最熟悉的東部海邊沉潛,蒙受燦爛陽光的撫慰。沒想到因此慢慢地與東部的原住民部落有了連結,而開始認識了令她著迷的原民文化,起初是受人之託寫了東部的部落故事,後來因為東部發展條例的討論而變成義務志工。有一段日子,白天她在中研院趕實驗,晚上則是趕去參加「東部議題」校園巡迴的分享講座;而在NGO組織裡認識的老師也邀請她一起做宜花東的能源研究。諸多的機緣讓溫宛菁被踢離原本的軌道,嘗試了許多新的可能性;但她認為自己並沒有放棄生物醫學研究,只是單純的希望透過展覽,將這些年對於東部的光影、親情的追憶呈現出來,將這份美好分享給更多人知道。(文:金車文藝中心)
        
        
    温宛菁簡歷:
        
      大學念的是生命科學,原想步踵達文西描繪人體的精微結構,但直至臺大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畢業,卻未畫出一張人體素描。之後,一直窩在冰冷的實驗室裡,用螢光顯微鏡試圖解析肉眼看不見的生命奧祕。某日,重拾幼時的塗鴉興趣,師承旅法畫家沈辯教授,試圖紀錄肉眼所見的生命,成為左手拿解剖刀、右手拿畫筆,兼具理性與感性的「玩人」。

    近年,又因關注東部發展與原民生態智慧,常在東部追逐燦爛的陽光,留意身邊的尋常之美,而恣意揮灑在畫布上。企盼記錄一些感動的痕跡,與一起生活的人分享。

  • 親人過世吃肉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7-01-19 19:00:30

    ☞傳承三代的無敵煎包
    台北臨江夜市
    經營近四十年的上海生煎包
    天天大排長龍
    還吸引外國媒體前來採訪
    手工生煎包一晚限量一千顆
    還是全部賣光光

    ☞到關山 存放「黑金」
    台東關山一群居民
    把白蘿蔔曬成乾放進甕裡
    年復一年後
    白蘿蔔從食材轉變為中藥材
    身價也從一斤120塊錢
    漲為一斤1200塊

    ☞部落客帶路 早稻田鯛魚燒
    台灣一家日本鯛魚燒專賣店
    內餡用的全是真材實料
    烤出來的麵皮酥脆又不厚
    把便宜的平民小吃
    做到極為精緻

    ☞祖孫三代台味米果子
    一名外商公司員工
    在媽媽年過六十歲的時候
    決定回家幫忙
    學做傳統的芋粿跟菜頭粿
    還用創意想法
    做出了台味米果子
    開拓年輕市場

    ☞肖婆的薑黃酒釀饅頭
    年薪百萬的保險女業務
    因為親人突然罹癌過世
    她回到了故鄉嘉義梅山
    開始種起了紅薑黃
    製作薑黃酒釀饅頭
    一天熱賣一千多個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每周日晚間9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ser/ettvtaiwan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