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視覺錯覺作品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為什麼這篇視覺錯覺作品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視覺錯覺作品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mulkcs (mulkcs)看板Cognitive標題[新知] 2010最佳錯覺影片時間Fri...

視覺錯覺作品 在 Miho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03 13:06:27

常常覺得現代藝術很難懂,可是在覺得難懂的過程中,就已經是在與作品溝通的時間。 有時候不一定要從作品悟出個什麼道理,覺得很酷,覺得好有創意,然後分享給可能有興趣的朋友,說不定那位朋友會因為這件作品感動不已。 相信就算沒去過金澤21世紀美術館實際看過「泳池」作品的人,應該也曾在網路上看過那令人驚豔的...



英文網址:
http://illusioncontest.neuralcorrelate.com/cat/2010/

簡中翻譯: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38764.html

以下將簡體中文網址翻譯成繁體中文

-----------------------------------------------------------------------------

上個月在佛羅里達結束的視覺科學大會上,頒發了2010年度“最佳視覺錯覺”大獎。在這
個一年一度的視覺盛會上,來自世界各地的視覺科學家貢獻出自 己這一年精心琢磨出的
視覺Demo,爭相吸引觀眾的眼球。雖然滿場都是整天研究視覺的心理學家和神經科學家,
但大家仍然為參賽者敏銳的觀察力和精巧的設計 而拍案叫絕。永遠有出其不意的視覺錯
覺,讓我們眼睜睜地看著雙眼如何“欺騙”我們的大腦,也永遠有解不盡的背後謎題等待
被探索也許這就是視覺科學讓人 深深著迷的一點吧!讓我們依次揭開本次比賽的獲
獎作品,看看在你心目中,哪一個錯覺作品最酷呢?

第一名:不可能的運動:磁力斜坡(日本明治高級數學研究所,杉原幸吉(Kokichi
Sugihar))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AXm0dIuyug&feature=player_embedded

在這個視頻中,我們可以四個斜坡從中間一個平臺四周向下伸展開來,接著有幾個木球被
放到斜坡上。令人驚訝的是,木球並非像我們設想的會由平臺下滑, 而像被無形的磁場
吸引著,由斜坡底端“拉”到了平臺上。這個看似違背了重力法則的裝置並非出自電腦創
造的虛擬圖像,而是一個可以“眼見為實”的錯覺。當 裝置轉動,我們會發現,原來反
重力的錯覺來源於不同的觀察角度斜坡的真實方向其實和我們最初的判斷正好相反,
平臺才是處於更低的位置。
如果你的目光跟隨視頻後半段斜坡的移動就會發現,這“不可思議”景象來源於對中間那
根支撐柱的錯誤知覺。根據最初圖像的提供的畫面資訊,我們會很容 易默認,畫面中所
有5根支撐柱都是相互平行,垂直於底面存在的。然而視頻後半則揭示出,這完全是視網
膜的一個錯誤解釋:不但中央的方柱完全是傾斜的(30 秒清晰可辨),連後面兩個短支
的支柱其實也不是完全垂直的。由於我們對於立體物體的知覺完全是依賴對視網膜上二維
圖像,例如線條、陰影等資訊的快速綜合和 解釋,當資訊不完全或恰巧有多解但我們只
得到一解時,不可能的場景就出現了。


第二名: 對抗直覺的錯覺輪廓 (悉尼大學,巴特‧安德遜(Bart Anderson))

http://illusioncontest.neuralcorrelate.com/finalists_2010/Anderson/illusorycont
ours.mov ( http://0rz.tw/UQsWz )

我們的視覺系統具有一種強大的“闡釋”能力,通過產生一些錯覺輪廓以彌補缺失的資訊
。例如在著名的Kanizsa三角錯覺中,我們可以感知到一個明顯但並不存在的白色三角形


在這個錯覺動畫中,4個圓盤和圓點交替在白色的長方形輪廓內外往復運動,雖然圓盤和
長方形的關係可以很清楚的在圖中表現出來,但是視覺系統還是不可 避免的在長方形輪
廓位置製造出了一個強烈的錯覺邊緣。圓點似乎構造出一個並不存在的菱形輪廓。但是這
個錯覺還暫時沒有能被已知的錯覺輪理論所解釋,因為運 動的圓盤和圓點並不存在可以
被解釋為其他的形狀的模糊部分。

第三名:可以有6種“看法“的曲線 (捷克查理斯大學,簡‧克雷姆拉切克(Jan
Kremlacek))

http://illusioncontest.neuralcorrelate.com/2010/two-sinusoids-6-%e2%80%93-1-per
ceptions/ ( http://0rz.tw/cMtAt )

在這個作品中,用固定和運動點可以組成有六種解釋方法的曲線圖形!如果線索是向左直
線運動的點,我們會看到一股向左運動的激流;當兩個顏色不同的圓 盤作為線索出現時
,我們又會看到一個沖向我們或逆向旋轉的螺旋;而當一條曲線作為線索,一條波動的絲
帶又時而向上時而向下的運動;把圓點中間的空白部分遮 住,你則只能看到上下跳動的
小點。對於這個作品,克雷姆拉切克認為是因為我們的大腦有能力根據不同線索構建出合
理的視覺解釋但是每一次“解釋”都只能 幾種選擇性當中的一種。

優勝作品 拉長的浴缸 (美國大學,莉蒂亞‧馬尼亞蒂斯(Lydia Maniati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RqYkQz0G-g&feature=player_embedded

這個作品是基於一個看板上的浴缸圖片。當我們站在圖片的一端時,浴缸看上去是方方正
正的一個;而當你走到看板的另外一端,浴缸看上去被拉長並且 壓縮了。這是為什麼呢
?作者也給出了他們的解釋:這是由於從你不同的位置看看板,會在視網膜上留下不同的
像,而這些視網膜上不同的成像便形成了不同的三 維知覺結果。這一系列視網膜上圖像
的變化和我們從一個真實浴缸前走過時看到的圖像是截然不同的,但我們都傾向於將這些
平面圖像解釋為三維立體大小的實物, 因此從不同角度看真實的浴缸是完全一樣大小,
而看看板上的浴缸則會有獨特的“伸縮”效果。

優勝作品 大猩猩錯覺 (伊利諾伊大學,丹尼爾‧ 西蒙(Daniel Simon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GQmdoK_ZfY&feature=player_embedded

這個錄影源自於經典的“非注意盲視(inattentional blindness)”實驗。在原版的錄
影中,當人們被要求數出兩個球隊互相傳球的次數時,他們很難察覺到錄影中間從隊員中
穿過還沖觀察者做了個鬼臉的“大猩猩”。我們在之前的 文章裏也有所介紹。但當人們
得到有關大猩猩的提示以後,他們便很容易察覺到這先前在意料之外忽略的物體。但是這
一次,你有沒有看到,背景的幕布改變了顏 色?丹尼爾認為,無論我們如何集中注意,
仍然無法聚焦所有的物體總有個“大猩猩”落在我們的期望之外,讓我們無法顧及。
這裏你還能看到丹尼爾穿著大猩猩服裝做的現場演示。

優勝作品 模糊的心形錯覺 (日本東京大學,高橋孝助(Kohske Takahashi)等)


http://illusioncontest.neuralcorrelate.com/finalists_2010/TakahashiMiimiWatanab
e/blurryheart.png ( http://0rz.tw/T3CRO )

在這個錯覺作品中,擁有模糊邊界的心形圖案會顯得晃動起來,而有明確邊界的心形則不
會。這個錯覺圖形最早由高橋在測試一個熱能分佈圖時發現的。這個 錯局只存在與某些
特定的色彩組合如果只有黑白兩色則不會有明顯的運動感。對於這個現象,可能的解
釋是模糊邊界對於大腦來說無法找到一個明確的邊界解 釋,因此會出現在不同解釋之間
搖擺而產生知覺上的“晃動”感。

優勝作品 胖瘦臉錯覺 (約克大學,彼得 ‧ 托馬遜(Peter Thompson))

http://illusioncontest.neuralcorrelate.com/finalists_2010/Thompson/fft.jpg

在面孔知覺中最著名的成果當屬倒臉效應:倒立的面孔比正立的面孔更難以識別,甚至有
時會完全辨認不出倒立面孔的表情,最著名的例如“柴契爾效應”:倒立的兩幅柴契爾夫
人頭像看似都很正常,正立過來才會發現,右邊那副完全不是正常面孔的樣子,而是被打
亂了五官的位置。
彼得則發現,倒立面孔還可以讓臉“減肥”。兩幅一模一樣的照片,左邊那副卻看起來並
不像右邊那幅顯得那麼胖。研究者認為可能是面孔內五官的特性會影響人們對整體面孔形
狀的知覺。平時我們對於面孔的知覺來自於對面孔中眼睛鼻子等五官的相對關係。

優勝作品 注意影響的後效競爭(達特茅斯大學,彼得‧謝( Peter Tse))


http://illusioncontest.neuralcorrelate.com/finalists_2010/Tse/TseAttentionAfter
Image.gif ( http://0rz.tw/WE6vq )

試著注視一個方向的條紋圖形60秒鐘,然後把目光轉移到旁邊的白色背景。無論你注意到
哪個方向的條紋,在白背景上只會出現你注意方向顏色相反的條紋 圖像,反之則會出現
另一種顏色!這個效應來自於視覺注意對視覺系統功能的調節。當不同的顏色受到注意時
,與處理該顏色有關的視覺錐體神經細胞便會格外興 奮。而由於錐體細胞都是配對“拮
抗”工作,例如長時間對綠色興奮的細胞,在持續工作了幾秒鐘後,就給大腦發出了“紅
色”的信號,便在右邊的空白地帶留下了 紅色的“視覺後像”。有意思的是,即便中間
藍、黃、綠交疊的地帶總是顏色不變,但是卻隨著注意物件的變化呈現出不同的“後像”
色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33.135
※ 編輯: mulkcs 來自: 140.112.4.186 (07/02 14:50)
itrs821:真有趣!推一個~~~ 07/03 01:21
skylikewater:cool~ 07/03 15:48
Wengboyu:第一名那個好神奇XDDD 07/04 19:16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