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視光科在職專班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視光科在職專班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視光科在職專班產品中有1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讀碩士無法升遷加薪,就是浪費時間與金錢?】 經常有上班族來問我考研究所一事,問的多半是要不要念、念了對職涯有沒有幫助、未來能不能夠加薪或升遷……總之就是值不值得念?如果用這個務實的角度一邊上班一邊讀研究所,最後可能會發現一點都不務實,有兩個原因: 💚1.現在越來越少企業因為學歷來加薪或升遷: ...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72的網紅Evelyn Cho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大 #考試 #考上台大 #NTU 逐字稿勿抓錯 給喜歡咬文嚼字的你 「就是呢 主要錄這一段影片 是因為為了我之後台大可能會沒有上 沒有啦 明天(2020.02.21)是台大EiMBA 創業創新在職專班研究所 欸我跟你講 名字真的很難念 的報名時間 然後是九點開始 其實先前學長姐有分享說 是不...
視光科在職專班 在 蔡尚樺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09 18:34:17
播完今晚18、19晚間新聞後就要暫別主播台了! 摘下麥克風那一刻的心情無以名狀,鬆了一口氣的同時夾雜著更多留戀和不捨,對未知的將來有忐忑但抱持更多期待。 從沒想過雙主修經濟和法律的我,大學畢業會誤打誤撞進入新聞圈。五年時光不長也不短,很幸運一路從跑線、做專題、播報到主持政論、科技、房產、健康、人物...
-
視光科在職專班 在 Evelyn Chou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5-17 19:02:16#台大 #考試 #考上台大 #NTU
逐字稿勿抓錯 給喜歡咬文嚼字的你
「就是呢 主要錄這一段影片
是因為為了我之後台大可能會沒有上
沒有啦 明天(2020.02.21)是台大EiMBA
創業創新在職專班研究所 欸我跟你講 名字真的很難念
的報名時間 然後是九點開始
其實先前學長姐有分享說 是不是你可能在九點的時候
很準時的上去 然後報名填好資料 你的編號就是0001超屌
有 我也很想這樣做 但是聽說呢 沒有那麼好搶
也就是前面你可能會LAG大概一兩分鐘
不過我跟你講 我其實在前一個月 也就是大概在1月的時候
我已經完完全全準備好我的備審資料
先給大家看一下 雜誌風的資料
我這個大概是做了兩天
你看我就是想要呈現一個雜誌的感覺
內頁什麼的 然後看起來很厲害...(吧) (友:笑)
對...就是一些厲害的事蹟 譬如說創業 主播記者採訪啊
然後像直播 演講 然後旗下的教練上新聞
還有我自己上新聞 (略過) 喔對最重要是這個
我希望就是教授可以看到說 我之前體重多少
現在瘦到多少 這是多有毅力的一件事情
所以放在創業上一定也很屌 希望是這樣
然後這邊我有大致上回答一下六問
當然你不可以寫這麼少喔
你在交的時候一定要寫很多
有說第六項是不用附備審資料的
但我還是把它做成了雜誌風 所以現在這段影片
這個時間 還要過一段時間才可以發布
也就是大概五月 等到我正取的時候 沒有 希望可以啦
其實我之前是已經在輔仁大學念圖書資訊系
然後研究所是台藝大廣電所 肄業 因為我跟你講
那時候碩一碩二我就已經去民視當在家記者了
然後之後就一路工作到上癮 就變成八年都過去了
直到現在 我就覺得我想要進一下最高學府
那有什麼科系是適合我的 而且我才能考進去
有機會的呢? 大概就是四到五年前
開始開放的台大EiMBA創業創新研究所
其實首頁這邊有還滿多訊息的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時程表啦
我有把它加到公司的我的最愛
當然就是1月3號 1月12號 2月9號
我有去聽其中一場說明會這樣子
最重要的就是你看 2月21號早上九點了
然後他有講說線上報名跟資料繳交
我覺得第二個很重要 想知道如何報考請按此
然後就會大概跟你講一下明天要做什麼事
譬如說要先網路登記 然後就要列印這些資料
然後繳交2500的保護費(?)
沒有啦 2500的報名費
然後再來是EiMBA的個人資料表
好 我這邊其實就是要說 EiMBA的個人資料表
我們點進去看你就會發現說
你大概前置作業要準備什麼了
這些都要印下來 然後要2吋的證件大頭照
然後我覺得呢 我是會去韓式那種
修圖修過頭的拍照啦
然後個人資料填一填 學歷填一填
然後有什麼光榮事蹟?
我跟你講我其實在這一部分 想了很久
結果幸好我2019年的時候得了一個消費者報導獎
幸好 不然我就是一片空白喔
然後公司機關名稱也要寫一下
然後還有你的工作內容 對 最重要的就是這六問
這六問一定要寫清楚 報考本班的動機
有說都要3百字以上 目標規劃 創業創新的成就
學習經驗跟專業成就 個人特色還有推薦人
還有其他的審查資料
這就是我說我在準備雜誌的部分
(去加個零工作室準備備審中)
其實整個審核時間還滿久的 3月12號的時候截止交件
就是剛剛說的備審資料這一些 那在4月17號的時候
才會公布第一階段通過的口試名單 然後在一個禮拜而已
4月25號星期六的早上九點開始 就開始進行面試
我就覺得說我好像就是非常的平常心 而且也很輕鬆
但我在現場面試的時候
我整體的表現我自己非常的不滿意
那時候是分三關 每一關是5分鐘
那第一關是兩個女教授 第二關是兩個男教授
第三關是一個男教授這樣子
然後我覺得我第一關跟第二關 我覺得都還不錯
學長姐他們有說 第三關是比較難的
訓練你的臨場反應 我第三關那時候呢
我就抽了一張小紙條打開來 教授說要唸出來
我抽到的題目就是 如果你的公司要進行募資的話
那你想要找誰 我就真的傻掉 然後我就想說 天啊
我就先隨便舉個我過去常常採訪的人
我採訪過張忠謀董事長三次 而且我非常非常喜歡他
我也非常崇拜他 所以我就講說
我可以講張忠謀董事長嗎 然後我心裡就想說
教授會不會覺得說 我好像只是常常關注新聞時事而已
我並沒有去看一些新創 譬如說台灣創速
或者是種子 加速器等等的 有採訪過
但是好像在那個時刻 腦筋就一片空白
那其實在面試完隔兩週
5月8號的中午12點就會公布真正的正取生跟備取生
也就是放榜名單 那其實在11點半的時候
就開始有人恭喜我了
好的 很開心這支影片的心得分享跟心路歷程終於有用了
對 媽我上台大了
就是其實在5月8號12點時候就放榜
但其實在11點多的時候 果然不出我所料
有很多的學長姐他們已經知道名單
然後他們就第一個 趕快來跟我說恭喜
而且裡面當中還有一些我的推薦人
所以真的非常非常的開心 也很感謝他們
所以在這兩次(第一階跟第二階)
是不是都沒有自己看榜單 大學的那種(看榜的)喜悅這樣?
這支影片就分享到這邊了 終於拍完了
謝謝大家 歡迎大家一起來當我的學弟妹吧」
IG | https://bit.ly/34LVsCK
個人臉書 | https://bit.ly/2SdU09K
創業歷程 | https://bit.ly/2ZaAk85 -
視光科在職專班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7-12-22 14:26:11本集主題:「原泉滾滾:臺師大噴泉詩社50周年詩選」新書介紹
專訪:顧蕙倩老師、康書恩同學、曾映泰同學
內容簡介:
民國54年師大國文系進來了一批新鮮人,這些文學青年雖來自四面八方,沒多久就發現有一個共同的興趣:耍弄文筆。其中年紀最大的是退伍老兵秦嶽(貴修),因為比較年長,且已有社團經驗,就帶動了同班及校內同學一起籌組詩社:同班的凡有林秀燕、古添洪、黃癸楠及李弦(豐楙);而英文系陳慧樺(鵬翔)、美術系藍影(建廷)等,也都惠然肯來。校內課外活動雖有文藝社,大家也會參加,但組詩社的意義卻不一樣:既能因應臺北詩壇的文學氣氛,也可以和其他大學的詩社交誼,如文化大學的華崗詩社。大學詩社不像「創世紀」、「藍星」等,強調文學主張的一致性,而較重以文會友的創作活動。當時臺北的大詩社、詩刋均已沒落,唯街頭奇景的周夢蝶詩攤猶在明星咖啡屋前。詩壇後生既不畏一切,當時政治氛圍雖則嚴峻,在校內只要和課外活動組溝通,仍可召兵湊齊人數籌組社團,通過時間正是民國56年,到今年(106年)剛好正滿50年。
詩社成立後的第一目標:出詩刊?窮學生的辦法就是大家湊錢、出力,《噴泉》詩刊創刊號就是這樣出爐的。當初取名「噴泉」,既因紅樓前圓環有此一景,也謙喻只是滴水成泉而期待將來的巨流。創刊號所訂的黃道吉日:民國57年1月1日,指導老師當然搬請「藍星」名星:余光中先生,秦貴修當社長、美編則靠梁建廷,我們這一小群都在噴泉中匯成一股湧泉。社長就代表大家寫了〈創刊的話〉,其中有些話現在不容易體會,當時卻有諸多真實感受:如強調不躭心「蔑視的眼光」、不畏懼「冷冷的譏嘲」,就曲達了中文系未能正視新詩、現代詩;而關鍵句的「難懂、費解」,乃至不標榜主義、不依附流派,則是反映當時詩壇的困境:「創世紀」提倡的現代主義、「笠」刊登的圖像詩……,都曾被文學界所批評。當此之際,噴泉湧現的涓涓細流,既實踐於早期的詩刋中,也在畢業後持續噴湧,如成立「大地」詩社,和「龍族」、「主流」等彼此呼應,印證了大學詩社就是搖籃的作用。
在大學詩社的文化生態中,與噴泉相前後的詩社、詩刊也不少,為什麼只有噴泉竟然延續了五十年?縱使其間頓挫起伏,仍能持續迄今。期間和噴泉結緣的,後來離開校園後也續有發展,既有詩壇長青樹如陳黎,也有從社會到學院持續播種如陳義芝;最關鍵的則將新詩從大學帶入中學。在文學素養的培育中,新詩詮釋的方式愈來愈多樣化,從文本細讀到音聲朗誦,都能曲盡現代詩之美。記得林秀燕在新竹高中期間,從課內到課外,既詮釋新詩也帶動朗誦,如此播下種子而引發學子的興趣,在政大曾有學生提起:他對新詩有興趣閱讀、創作,就是在竹中被林老師啓發的,這樣的例證比比皆是。此即噴泉詩杜的創社目標,既對彼此的創作形成激盪效應,也將新詩的愛好帶入中學、大學及社會。五十年,整整半個世紀,今天文學世界早已被改變:中小學有朗誦詩比賽、臺北捷運上貼掛新詩獎作品,絕不會出現蔑視的眼光!這就表示臺灣的師範教育不「保守」,文學和社會也非斷裂。相信噴泉還會連噴五十年,這樣的精神從創社持續至今,願大家共同禱祝:噴泉精神永在。
主編簡介:
康書恩
1995年生,臺灣花蓮人。逐漸明白生活是為不斷辯證,時刻擁有更新穎的說詞與假設。國立花蓮高中畢業,臺師大國文學系百六級。曾任師大噴泉詩社第48屆社長、第49屆顧問長;《詩生活》現代詩報創辦人暨發行人。現為太平洋文藝營營隊總籌及授課講師。曾獲臺積電文學獎、師大紅樓現代文學獎,並著有詩集《潮海印象》。
曾映泰
1987年生。噴泉詩社第48屆社員,49屆創作股股長,50屆社長。曾任教於國中,現就讀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碩士班。多向人類以外的事物學寫詩,但沒得過幾個獎。習慣寫給愛情,寫給人類社會,寫給身邊的人類,希望他們重新成為人。曾經編過幾本書,目前努力將文學結合桌遊中。
策畫簡介:
顧蕙倩
噴泉詩社第19屆創作組組長。1965年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學士、淡江大學中文所碩士,佛光大學文學系博士。曾任中央日報副刊編輯、國立師大附中教師、現任臺灣師大及銘傳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曾獲師大噴泉詩獎、臺北詩人節新詩即席創作首獎、2014教育部特色課程特優獎、2016國家文藝基金會文學類創作補助、第51屆廣播金鐘獎「單元節目獎」。
許碧華
1966年生。噴泉詩社19屆副社長、20屆社長。師大國文系畢業、師大國文系研究所結業、輔大宗教系在職專班碩士畢業。板橋高中專任教師、導師、國文科召、訓育組長、社團活動組組長、教師會理事長、退休教師聯誼會會長(現任)。曾任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教學部主任和新北市分會副會長、台北市公私立中等學校詩歌朗誦比賽評審委員。
視光科在職專班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讀碩士無法升遷加薪,就是浪費時間與金錢?】
經常有上班族來問我考研究所一事,問的多半是要不要念、念了對職涯有沒有幫助、未來能不能夠加薪或升遷……總之就是值不值得念?如果用這個務實的角度一邊上班一邊讀研究所,最後可能會發現一點都不務實,有兩個原因:
💚1.現在越來越少企業因為學歷來加薪或升遷:
一般來說,加薪看的是個人的工作表現,以及未來的發展價值;升遷則看的是有無帶團隊的能力。就算你的學歷不漂亮,但是符合條件,仍有機會加薪與升遷;相反地,學歷再好,若沒法反映到工作表現上,做出成果,也是枉然。
💚2.畢業三五年之後,企業用人跟學歷無關:
學歷是社會新鮮人的入場券,至於有幾年工作經歷的人,企業看的是職能的相關性,以及過去的工作表現,學歷便不再那麼重要。至於碩士,對於高科技業或外商,已經成了基本學歷,並不是特別值得加分的亮點。
除非在一些老企業會有差別待遇,薪資與職等不同,至於其他企業,兩者越來越脫勾,如果還用老觀念去讀碩士,難免要傷心,慨嘆白讀了。所以如果想讀碩士,除非一些專業領域,至於一般文法商,我會建議不要去想在工作上有沒有好處,可能會讀得開心些。這時候不妨以興趣為主要考量,反而更務實。
可是很多人在職場遇到難關時,都以為讀研究所可以救他們。這麼糊里糊塗,說真的,神仙都難救,更別說讀碩士了。
像是有個中年女性來問我讀休閒觀光研究所,因為公司正在裁員,下一個很可能是她,她想改行做領隊或導遊。我直接告訴她,這兩個工作都不需要考碩士,直接去考執照就行。接著她說也許可以去私立高職教書,現在少子化,又這個年紀,於是勸她別想這條路了吧!
另外,也有人認為讀碩士能夠挽回他的人生。昨天有位公職人員說想讀碩士在職專班,而這個科系跟他的工作無關,周圍每個人都有意見,說念這個碩士沒法升遷,浪費時間也浪費金錢。聽著聽著,他猶豫了,來問我該讀嗎?我問他讀碩士的動機是什麼?他列舉出四個:
1. 想補學歷
2. 學習新知
3. 想交朋友,認識不一樣的人
4. 想認識不一樣的自己
這四個動機,除了補學歷與學習新知外,另外兩個透露出一個主要訊息:他不滿足現狀!後來他跟我說,現在環境舒適安逸、一成不變,想要透過讀碩士來看看不同的世界,認識不同的人,也想藉此探索自己,找出其他可能性。
老實說,除了補學歷外,其他三個都不必靠讀碩士來達成。就算是補學歷,他的工作根本不需要學歷。所以別人一說,他就動搖。
個人的看法是,反正他閒著也閒著,再去讀個碩士不是壞事,何況台灣的學費相對國外是非常便宜,而且每個人這一生最值得投資的是自己,為什麼會說浪費時間與金錢?我是想不通這種成本觀念!
難不成去吃掉花掉就不浪費金錢,或是每天滑手機、看電視就不浪費時間,怎麼讀書這件事就讓人特別感到浪費金錢與時間?大家對讀書的觀念過度功利,總認為一定要換到好工作或升遷加薪才划得來,這是限縮了自己的成長。
像我讀EMBA,既沒升遷也沒加薪,倒是認識不少很厲害的同學,我常常在電視上看到他們受訪。我讀文科,他們多數是理工科或法商科,並在高科技業或大企業任職高階主管,讓我的視野開闊不少,也見識到頂尖精英做人做事的篤實與謙虛,這些都是無形的受益,但我相信絕對在我身上產生一定影響。
不過如果想要學習技能,我倒不認為要去讀碩士,還不如在補習班或線上學習,或是找個教練一對一教導,學得既快又好,還能立即派上用場。至於研究所的目的,並不是在傳授這些工作技能,這也是我勸大家讀研究所不必與工作掛勾的另一個原因。
即使如此,這幾年我倒是看到讀研究所有一個明顯的好處,就是洗學歷。特別是社會新鮮人熱愛用這一招,國立大學後段班,想辦法考上前段班研究所,履歷只秀出碩士的學校,有沒有幫助?當然有!而中年人洗學歷,則是面上有光,走路有風,在一些場合就能選上什麼長之類的,做顧問或當講師也能增加份量。
所以我出個題目來問大家:
💚假設你的家人或朋友想念碩士,念完並不會升遷加薪,你覺得他該去念嗎?
(讀了本文有受益,也請留言+1)
***
歡迎大家加入我的fb社團:「洪雪珍寫作變現」,有三個好處:
1、你投稿,我點評
2、你會看到「從不會寫作到會寫作」的成功案例
3、我會教你寫作招術
至於想要詢問我的課程,包括求職、轉職、加薪、高薪,以及斜槓、寫作,⋯⋯都歡迎加入我的Line@ ID:@ca141719,助教協助你。
圖取自Pexels,攝影:Ekrulila
視光科在職專班 在 公民不健忘-台灣主權和平獨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回母校上課
今天早上,受陸委會陳明通主委邀請,回到我的母校台大,擔任國發所在職專班「政府決策與府會關係專題」課程的客座講師。
這門課的修課學生,大多從事企業公關或是政治幕僚工作。我以「政府的創新治理及危機管理」為題,期待能為同學們在未來必須做關鍵決策時,帶來不同的思維。
研究政治學出身而非交通工程背景的我,被視為 #非典型交通部長。但我認為,交通部的業務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交通不只是造橋鋪路的工程建設,還必須處理各式各樣的交流溝通,同時讓人們從中獲得感動。因此,交通部處理的,就是各種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所以我提出 #人本交通 的施政理念,同時認為,交通業務必須做到「與民同行、連結共好」。
在我上任之後,交通部面臨許多棘手難解的難題,從航空業勞資糾紛、計程車與 Uber 的爭議、觀光局石虎公關危機到 COVID-19 的防疫決策,每個問題在在考驗團隊的危機管理。
我跟同學們分享,危機管理必須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的決策,才能趨吉避凶。身為領導者,必須找出問題之所在,從危機中尋找契機,進行全盤性地思考來找出可能的解決辦法,還要跟利害關係者進行溝通,同時必須對大眾進行宣導,才能不斷地化危機為轉機。
而公家機關的心態,還必須隨著時代改變與調整。在5G數位時代,政府必須要有更簡政便民的治理創新。我到交通部之後,透過創辦交通科技產業會報、召開全國觀光政策產業會議、發布交通科技產業白皮書、擬定臺灣觀光政策白皮書⋯等作為,帶動交通部的轉型。
疫情加速了產業數位轉型,數位國家創新經濟包括5G建置、智慧城市跟生活,表現在智慧製造、智慧醫療、智慧移動,還有智慧育樂這些領域。5G高速率、低延遲,大連結的特性,在未來將形成萬物聯網,影響我們的交通和溝通。而蔡總統在他就職演說中提到的六大核心戰略產業,很多都跟數位國家創新經濟有關。
在最壞的時代,有著最好的機會。疫情肆虐下加速觀光與交通產業的轉型,帶來挑戰與創新。面對後疫情時代,台灣更要藉著這次所建立「防疫大國」的品牌優勢,進而塑造「觀光大國」的形象。讓國際友人拜訪台灣,看看「台灣奇蹟」是如何造就的。
而此次疫情當中,台灣所展現出的民主力、資訊力以及創新力,則是世界寶貴的資產,也讓世界的台灣,成為台灣世界好!
我與交通部也已做好萬全準備,希冀能與國人們一同,為台灣開創新時代,造就新奇蹟!
視光科在職專班 在 林佳龍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回母校上課
今天早上,受陸委會陳明通主委邀請,回到我的母校台大,擔任國發所在職專班「政府決策與府會關係專題」課程的客座講師。
這門課的修課學生,大多從事企業公關或是政治幕僚工作。我以「政府的創新治理及危機管理」為題,期待能為同學們在未來必須做關鍵決策時,帶來不同的思維。
研究政治學出身而非交通工程背景的我,被視為 #非典型交通部長。但我認為,交通部的業務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交通不只是造橋鋪路的工程建設,還必須處理各式各樣的交流溝通,同時讓人們從中獲得感動。因此,交通部處理的,就是各種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所以我提出 #人本交通 的施政理念,同時認為,交通業務必須做到「與民同行、連結共好」。
在我上任之後,交通部面臨許多棘手難解的難題,從航空業勞資糾紛、計程車與 Uber 的爭議、觀光局石虎公關危機到 COVID-19 的防疫決策,每個問題在在考驗團隊的危機管理。
我跟同學們分享,危機管理必須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的決策,才能趨吉避凶。身為領導者,必須找出問題之所在,從危機中尋找契機,進行全盤性地思考來找出可能的解決辦法,還要跟利害關係者進行溝通,同時必須對大眾進行宣導,才能不斷地化危機為轉機。
而公家機關的心態,還必須隨著時代改變與調整。在5G數位時代,政府必須要有更簡政便民的治理創新。我到交通部之後,透過創辦交通科技產業會報、召開全國觀光政策產業會議、發布交通科技產業白皮書、擬定臺灣觀光政策白皮書⋯等作為,帶動交通部的轉型。
疫情加速了產業數位轉型,數位國家創新經濟包括5G建置、智慧城市跟生活,表現在智慧製造、智慧醫療、智慧移動,還有智慧育樂這些領域。5G高速率、低延遲,大連結的特性,在未來將形成萬物聯網,影響我們的交通和溝通。而蔡總統在他就職演說中提到的六大核心戰略產業,很多都跟數位國家創新經濟有關。
在最壞的時代,有著最好的機會。疫情肆虐下加速觀光與交通產業的轉型,帶來挑戰與創新。面對後疫情時代,台灣更要藉著這次所建立「防疫大國」的品牌優勢,進而塑造「觀光大國」的形象。讓國際友人拜訪台灣,看看「台灣奇蹟」是如何造就的。
而此次疫情當中,台灣所展現出的民主力、資訊力以及創新力,則是世界寶貴的資產,也讓世界的台灣,成為台灣世界好!
我與交通部也已做好萬全準備,希冀能與國人們一同,為台灣開創新時代,造就新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