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西芹汁癌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西芹汁癌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西芹汁癌症產品中有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那晚,日本東京的春天,緩緩降臨在新灣區。 因緣際會跟幾位日本來的朋友,有幸造訪在南高雄豪宅內的米其林一星主廚武田健志的餐廳「Liberté」,據說一位難求,而且有諸多禮節的規範。 一進門後吧台板前的座位深具特色,我們今日坐在裡面8人的包廂,可以放鬆享用跟聊天。主廚的相關介紹跟環境網路上的食記都查...
西芹汁癌症 在 Esme Lin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04 16:19:46
親愛的朋友們早安❤️!今天是三八婦女節耶~ 祝福各位婦女同胞們繼續健康、美麗、順心且愉快啦!我們今天一起,早起上班去😆 這兩天的假日,我好忙喔⋯⋯ 休假的這兩天台北下著雨,我也沒閒著。待在家裡做綠拿鐵的食材包。雖然北台灣一直在下雨,但我還是很熱血的穿著雨衣進進出出的,採買食材做綠拿鐵。因為好友說她只...
西芹汁癌症 在 Esme Lin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4-04 18:11:27
早安❤️!星期一上班天⋯ 上週連續忙了五天的我,星期五晚上決定給自己放個假。休息一下,順便煮晚餐。因為我心愛的兒子回家了。 上禮拜的我都在忙什麼? 每天晚上都在試喝綠拿鐵的味道。因為綠拿鐵食材放的比例,要隨著每一批水果的甜度,再去做微調。 我也想過就使用同一個食譜到底。可是喝起來,味道就是不一樣。 ...
西芹汁癌症 在 陳艾琳??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09 03:08:09
推薦你們一本書 #低GI飲食聖經 我買沒三天就把它看完了 以我的體重跟身高比例 體脂應落在17-19 但我卻有23 之前練出腹肌時也才21 運動量沒問題 問題出在'吃' 上禮拜說減脂菜單很令人痛苦 但執行了一禮拜後一點也不痛苦 反而吃得蠻舒爽的 也對於一些不該吃的沒什麼興趣 這本書也顛覆了很多我之...
西芹汁癌症 在 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那晚,日本東京的春天,緩緩降臨在新灣區。
因緣際會跟幾位日本來的朋友,有幸造訪在南高雄豪宅內的米其林一星主廚武田健志的餐廳「Liberté」,據說一位難求,而且有諸多禮節的規範。
一進門後吧台板前的座位深具特色,我們今日坐在裡面8人的包廂,可以放鬆享用跟聊天。主廚的相關介紹跟環境網路上的食記都查得到,我的重點在餐點內容—-一言蔽之,這是自疫情以來,我在 #國內吃到最喜歡的星級餐廳。
📍前菜三品- #鴨肝慕斯 #鮑魚/山葵葉/杏桃 #鮟鱇魚肝
老實說,剛看完菜單我打從心底害怕😅,有看過我食記的人就知道,我法菜中的天敵就是「內臟類」食材,但今天卻讓我對這些內臟類食材心悅誠服。首先是這款鴨肝慕斯,表面琥珀色的醬汁點綴著鳳眼果、碎堅果跟些許松露,漾著琉璃的光彩,一匙舀下是蒸蛋般的柔嫩綿密,入口是濃郁的風味搭上脆口的堅果顆粒,煞是享受;再來是盛放在九孔貝殼上的荷包外型小點,上面點綴著山葵葉,建議一口完食,原來外層是如泡芙般的口感佐以鮑魚醬跟畫龍點睛的杏桃,高鉀跟豐富的維生素的杏桃果乾沈穩的微酸中和了鮑魚高鈉的海鮮味,頭一次見著的組合,沒想到風味如此互補;最後有「海底鵝肝」之稱的鮟鱇魚肝,似土壤般由酥脆的吐司脆片包夾,上方鴨兒芹翠綠如茵,放上盛開的星狀紫色琉璃苣彷如精巧的小花圃,充滿春天的映象,讓我讚嘆的地方,在於以富含omega-3(次亞油酸,GLA )的琉璃苣來搭配飽和脂肪跟膽固醇稍多的魚肝,讓人享用起來不覺負擔。
我莞爾,猜這一系列的內臟類食材似乎是通過我挑嘴的腸道菌的檢驗,主廚以各種食材調和的方式讓膩人的飽和脂肪變得和藹可親😆
接下來一道開胃菜 #白蘆筍/蝦母/魚子醬,用三種不同的方式來料理白蘆筍,最底下用奶油煨煮,加點昆布粉提味,上方將白蘆筍刨成薄片整齊堆砌,口感清脆帶有蘋果的香甜,再淋上用 #豆漿為基底跟白蘆筍打在一起的冷湯,下方是飽滿彈牙的牡丹蝦蝦母,間以魚子醬跟酸甜的燈籠果,必需胺基酸跟植酸融合,讓從來不覺得魚子醬好吃的我,難得讚不絕口,實在精彩。
第一次用清新脫俗來形容一道菜,「此湯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嚐」。
下一道 #瑩烏賊 讓人眼睛一亮,以日本的瑩烏賊搭配台灣的鳳螺,底層是巴西里跟多種蔬菜打成的泥,還有各式對身體有益的香菜類食材,例如山茼蒿跟山當歸葉,尾韻還有帶點辛辣口感的水田芥、山葵跟洋蔥,其中有一種日本春天才會生長的天下第一山珍— #楤木芽,用天婦羅的方式料理,採集方式辛苦,要避開銳利的尖刺,才能取得嬌嫩的楤芽,帶點特有的苦跟回甘,整碗抗氧化物質吃好吃滿,加上低脂海鮮,仿佛把大地贈與的所有微巨量營養素都集中在這。
「啊, #這才是人類應該吃的食物」我不由得喟嘆,多希望每天都能來上這樣一碗,慰勞自己每天對抗環境污染跟壓力荷爾蒙的腸道菌們。
再來是湯品 #花膠/鴨肝/鮑魚,這道酥皮清湯上的酥皮壓印葉子的圖案,每天早上現桿現做,塗上蛋液後焗至酥脆,以小母雞熬製三天的高湯加入金華火腿跟貝柱,滿滿的膠原蛋白,是主廚在嚐過台灣的佛跳牆之後的創意。
至此每道菜順序都是風味一濃一淡,進入雙主菜。海鮮類主菜—- #來自長崎五島市的紅條魚,肉質紮實鮮甜,配上主廚精心製作的三道層次的綠白醬汁—-基底是波菜跟芥菜打成的泥、第二味是濃烈的蛤蠣高湯拌入發酵後的芥菜跟蔥,第三味是柚子泥灑上焦化的檸檬粉,清爽跟鮮甜並具,連配菜都煞費苦心,是檸檬蜜漬過的蜜棗跟蕪菁,點綴惹人憐愛的紅莧菜跟白色芫荽花,這傘狀的花序像蕾絲般纖柔而細緻,又像雪花般優雅,看來主廚是個外剛內柔的少女心男兒啊(笑)。
肉類主菜—- #珠雞,老實說吃膩了紅肉類主菜,看到白肉類實在很歡喜,台灣唯一有飼養珠雞的地方在桃園,選用雞瘦肉的部分做成雞肉捲,以松露慕斯提香,再以竹炭粉當麵衣包裹製成,看起來像個黑色皮包,切開來搭配旁邊香氣濃烈的羊肝菌菇醬,外脆內軟的口感,讓人愛不釋口,配菜是油封雞腿肉佐紅蔥酥跟白薏仁,多種風味依個人喜好搭配品嚐,很少有主菜從第一口到最後一口都覺得滋味不同。
在我看來,這場盛宴從前菜、湯品到主菜,都有一種幸運籤餅(fortune cookie)的概念,而這種包有類似箴言或詩籤的字條餅乾,是源於19世紀,日本東京的寺廟有一種叫做「御神籤」的傳統,讓今天的法菜有深厚的日本古老意涵,切開來都是驚喜。
最後是甜品三道— 前甜點是 #杏仁豆腐佐鳳梨,鳳梨用三種方式呈現,包括底下的糖漬鳳梨丁,淋上用鳳梨汁跟香草籽打成的汁液,還有糖霜花朵上盛載著現做鳳梨果醬,酸酸甜甜,非常適合清爽的杏仁味。
主甜點是 #甘酒/櫻花/白巧克力,我凝視著這個意象,像冬雪初融後的大地,春櫻綻放又散落,略帶鹹味的粉色櫻花粉末細細的鋪在白絨般的冰沙,化在口腔裡的是甘酒跟白巧克力的醉人滋味。
這讓我想到漫畫《海賊王》裡的Dr.希魯魯克,他窮盡自己一生的時間去創造一場,在他腦海裡粉紅色的雪,直到臨死前讓全世界下了一場
粉紅色的雪。
我想主廚的心情跟我是一樣的。
我們用自己不滅的熱情持續灌溉著夢想,用生命在創造腦海中的世界,每一處料理的呈現,都是賭上自己的堅持跟信念。
用心在料理屆耕耘,就跟我鑽研腸道菌的學問一樣,都是希望能將精神寄託在某些不朽的事物上。
最後的小茶點(petit four),是酒漬萊姆葡萄跟藍乳酪夾心餅乾和肉桂蘋果塔,我過去從不曾碰茶點,就是因為傳統法式料理的配茶點是甜膩的法式軟糖跟費南雪,這次我卻連茶點都完食,配上帶有香茅味的花草茶,像醍醐灌頂滿足至心底。
Dr.希魯說:「疾病跟癌症不可怕,只有被遺忘才是真正的死亡。」
謝謝武田健志主廚,我永遠不會忘記這一夜,在不能出國的嚴峻疫情寒冬期間,你為台灣人帶來了道地東京米其林的手藝,這春櫻綻放的希望氛圍,彷若置身日本,似預告著即將遠離新冠陰霾,讓人真正感受春天將至。
望明年後,我們東京見。
#這間立刻被我列為心目中第一名
#主廚簽約聽說只有三年
#正港東京米其林在高雄
西芹汁癌症 在 李恕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7年5月2日 我被診斷出XXX(不值一提),難過中走出醫院搭上計程車,
跟家人電話報告診斷,掛上電話後,
前面的司機說他曾經是位癌症病患,
接著從座椅旁拿出一張紙,上面寫著一串的字與他的電話,
我以為他在試圖推銷一些直銷補品。
司機說: 記住…要堅持180天! 現在癌症已經沒了!
以下,就是當天那張紙上寫的,
現在,這張紙大大地貼在冰箱上,
更謝謝這位司機當年的分享救了我。
迎接新的一年,感謝這位司機,
在此跟大家分享,也希望能幫助到各位:
180天:
1,大量喝檸檬水,運動
Lots lemon water & exercise.
2,只吃魚,雞;牛豬羊鴨少碰
Only fish, chicken. No beef, pork, lamb or ducks.
3,不吃白米,白麵包,吃地瓜五榖米
No white rice, bread. Only full grain bread & rice.
4,蒸燙蔬菜,豆腐(太白太黃的全有問題),維骨立。
Steam or fast boil vegetables, take glucosamine.
5,少糖,少鹽,少油
Less sugar, salt and oil
6,早上空肚芹菜胡蘿蔔汁
Celery carrot juice in the morning.
7,不外食,不碰加工品,不碰酒
Don’t eat out, no artificial additives, no alcohol.
8,8點後不吃東西
No meal after 8pm
9, 只吃70%飽
Only eat 70% full.
第四週,
腳底板的撕痛沒了,起床腰不酸了,
腰圍縮了,身體變輕了,
關節不腫了,皮膚變滑了,
手臂粉刺不見了,
精神變好,不容易累了。
西芹汁癌症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母女相愛也許不是天性,我很高興我終於有機會理解她。
我們都長大了,明白人生有很多不得已,明白父母不是故意犯錯,他們只是不知道該拿自己破破爛爛的婚姻怎麼辦,他們也只是心碎的人而已。
她在不快樂的婚姻中,已經盡力做到最好,至少她從來沒有真正遺棄我們。
歲月終究還給我們平靜,讓我們能一起說笑吃飯,這是母女一場最好的結局了。
取自《吃飽睡飽,人生不怕》
……………………………………………………………
各位朋友,早安:
昨天的贈書直播,跟作者聊吃,飢腸轆轆。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772571340172239
不只聊吃,也聊和解,聊對自己溫柔。我一向從痛苦中學習,因為它能讓我們蛻變,感受尋常生活的幸福。
就算不為了贈書,昨天的直播,也非常值得聽。和解不一定是終點,但我們可以學會在跌跌撞撞的路上,善待自己的傷口。
填飽肚子,養好精神,是善待自己的大好方法。祝願您,能謝謝自己一直以來的努力,別輕易把自己否定了!
……………………………………………………………
【文/ 瞿欣怡】
為媽媽燉鍋羅宋湯
我很早就會燉家常羅宋湯,這湯看起來又難又浮誇,說破了真的很簡單。
四人份的量,用二十六公升的湯鍋,備五、六個大番茄、四個馬鈴薯,兩條紅蘿蔔,全部去皮削塊備用;洋蔥一顆,切丁擺旁邊等著;牛肉冷水川燙過,用一包牛腱或肋條都可以,我通常準備兩種,腱子肉好吃,牛肋有油花添香,如果油花多了還可以先切下來備著。
接著就是下鍋啦。小火熱奶油、橄欖油、牛油花,記得一定要小火,否則奶油很快就燒黑了。奶油稍微融化後,洋蔥丁下鍋炒到透明;接著把番茄扔進去,炒出些番茄汁;然後下牛肉炒香;接著把全部的紅蘿蔔、一半的馬鈴薯入鍋一起炒;最後加水到八分滿,開大火滾一下,去浮沫後,關小火,蓋鍋蓋,慢慢熬三、四個小時,熬到馬鈴薯、番茄、洋蔥都化了;起鍋前半小時把剩餘的馬鈴薯削皮切大塊放入鍋裡滾到軟爛,羅宋湯就完成了。當然還可以有點變化,比如加點西洋芹菜、高麗菜,有些人會加番茄醬,我寧願多加兩顆番茄。
羅宋湯的奧秘,是「耐心」。耐得住站,在廚房削皮切塊直到地老天荒;耐得住等,通常我會留一整天熬湯,三、四個小時是基本,如果可以熬上半天、一天就更好了。
離鄉到台北念大學後,某一年冬天,媽媽住院開刀,那是我第一次照顧她。我在新竹老家的廚房洗洗弄弄,熬了一鍋羅宋湯給她送去。不知道為什麼沒有騎機車,而是坐公車,小心翼翼拎著一鍋湯,穿大大的紅外套,走長長的路到醫院。一路上忐忑不安,不知道媽媽狀況如何,也不知道她愛不愛這湯。結果媽媽很快喝完,還大讚不已。湯好不好喝是一回事,但那是我第一次比媽媽強壯。
後來媽媽越來越老,我為她煮的食物越來越多,她每次都大讚:「你應該開餐廳,讓更多人吃到你做的菜啊,不然好可惜!」我聽了大笑,我做的菜沒有這麼好,是老媽想要用「最高級」的形容詞感謝我。
我們母女當然有很多愛恨情仇,水瓶座的媽媽不擅長照顧小孩,我媽媽直到六十幾歲還任性得不得了,理直氣壯地說:「我都這麼老了,為什麼不能任性!」但是,媽,你從年輕任性到老啊!
她不只一次跟小孩放狠話:「從今以後你過你的,我過我的,自生自滅!」我從小聽狠話長大,無法理解為什麼母親會對孩子說這種話?我也曾經難以原諒,這是遺棄吧!
幸好,那些撕心裂肺的爭吵都過去了,媽媽開始依賴我,我也漸漸明白人生的苦,明白她在不快樂的婚姻中,已經盡力做到最好,至少她從來沒有真正遺棄我們。
歲月終究還給我們平靜,讓我們能一起說笑吃飯,這是母女一場最好的結局了。
…………
為媽媽煮一鍋海鮮粥
最近讀了很多媽媽跟女兒的書,從林蔚昀的《我媽媽的寄生蟲》,到厭世姬的《厭世女兒》。厭世姬不斷質問:「母女相愛是天生的嗎?是必然的嗎?母愛到底是什麼?」厭世姬與她母親的故事在書裡有很多描述,讓我忍不住想起我與媽媽的愛恨情仇。
我的母親不是個典型的「媽媽」,她當然會做飯、照顧小孩,甚至賺錢養家,但她同時也堅持要有自己的事業,跟朋友相處勝過陪小孩寫功課。在我們還小到無法照顧自己的年紀,她常常缺席。
我卻一直愛著她。我不只一次被她放鴿子,被她欺騙。也是這樣的媽媽,帶著體弱多病的我四處求醫,在我深夜高燒急診後,她怕我燒傻了,回家的路上騎機車帶我繞圈,想知道我是否還清醒。
我的燒略略退了,趴在媽媽的背上,她壓抑自己的不安,假裝輕快地問我:「你還記得這條溪嗎?」「要不要去木工廠拿一些木塊回家玩?」天濛濛亮,世界都還沒有醒,只有我跟媽媽,在薄霧溪畔慢行,那是屬於我的霧中風景。
另一個霧中風景,是父母協議離婚那年(後來因為爸爸罹患癌症,媽媽極重義氣,決定留下來照顧父親),我被送到桃園,寄養在阿姨家。桃園多霧,由濕轉暖的季節,校園總是被濃霧籠罩,我看不到遠方,身邊也沒有人陪伴,大霧中,我只有我自己。
我曾經不只一次下定決心不要媽媽了,但只要她召喚我,我就回到她身邊。其實我非常樂意取悅她,雖然我們分住在兩個不同的城市,雖然她曾經是逃家的母親,我是逃家的女兒。
媽媽喜歡吃海鮮。有一年,我在萬里做田野,漁夫回港時,常常送我剛入港的萬里蟹,我寶貝著裝在保冰袋裡,巴巴地開好遠的車回媽媽家,為她煮一鍋螃蟹粥。
我只要一煮海鮮就失心瘋,整鍋澎湃到滿出來。先用醬油抓一下肉絲,醃著,蔥切段、紅蔥頭切末;起油鍋,爆香蔥段、蔥末、肉絲,再下生米炒香,加水慢熬,熬到米心熟了,快速地依序下螃蟹、蝦子、透抽、干貝、蚵仔,大火滾的時候放蛤仔,蓋鍋蓋數到十,熄火,略燜,數到三十,海鮮粥就好了,撒點胡椒、芹菜末,就可以上桌。海鮮粥也可清簡著做,時間多就用生米熬,湯濃米爛;時間少就用熟飯來滾,快速簡便。
有回媽媽來台北小住,我帶她去國家戲劇院看唐美雲歌仔戲,看完戲回家,媽媽喊餓,我蛇進廚房做宵夜,撕兩包滴雞精當湯底,晚餐吃剩的白飯放進去滾一下,扔兩塊螃蟹、幾尾大蝦仁、兩三顆干貝,超豪華宵夜完成!海鮮粥上桌時,媽媽高興得不得了。她回去後不停地跟鄰居炫耀:「我女兒帶我去國家戲劇院看歌仔戲,還煮海鮮粥給我吃捏!」可以讓媽媽炫耀一下,比什麼都值得。
有時候想起童年的眼淚,還是很心疼小小的我跟弟弟要承受這麼多離散,可是我們都長大了,明白人生有很多不得已,明白父母不是故意犯錯,他們只是不知道該拿自己破破爛爛的婚姻怎麼辦,他們也只是心碎的人而已。幸好媽媽回來了。
母女相愛也許不是天性,我很高興我終於有機會理解她。
我想透過食物與文章傳達的,不僅僅是和解,而是在痛苦中,找到溫柔的可能。能夠為媽媽煮一鍋海鮮粥,我心懷感激。
.
以上文字取自
吃飽睡飽,人生不怕
博客來 |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8069
誠品 | https://mssl.eslite.com/Main/Product/2868595
金石堂 | https://www.kingstone.com.tw/basic/2018630205571/
讀冊 | https://www.taaze.tw/goods/11100916274.html
木馬文化 ECUS Publishing House
@瞿欣怡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0081767923
.
9/6桃園公益免費_2020心理健康月電影賞析_厭世媽咪日記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20966672649379/
已額滿9/7 台北公益免費講座_尊重且具體的要求孩子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813594242797945/
9/13桃園公益免費_2020心理健康月電影賞析_網癮小爸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03444434218085/
9/27桃園公益免費_2020心理健康月電影賞析_全境擴散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193538510767410/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