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西班牙殖民台灣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西班牙殖民台灣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西班牙殖民台灣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西班牙殖民台灣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0萬的網紅舊文化復新事,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是歷史課本少教?又或是認知不同? 有上過國中歷史的都知道:1624年至1662年荷蘭殖民台灣南部、1626年至1642年西班牙殖民台灣北部。很少有人發現荷蘭與西班牙當時在幹麻,為何荷蘭佔領台灣後西班牙要趕來,而荷蘭為何又要趕走西班牙? 荷蘭在還沒獨立前是西班牙帝國的領土,包括荷蘭與今日的...

 同時也有3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尋訪遺址 認識歷史》第二集 你們篳路藍縷 我們顛沛流離 ~高金素梅2021.08.30 大家好,我是高金素梅 吉娃斯.阿麗,今天開始有五天行程,探訪宜蘭、花蓮ㄧ系列的殖民遺跡。 首先,來到宜蘭烏石港,226年前,漢人吳沙率ㄧ千多人在這裡登陸,開始了無盡的開發……。 四百年前,遠在漢人、西班牙...

西班牙殖民台灣 在 解鎖地球 | 旅行、歷史、文化 Podcast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6 09:01:04

《中美洲特輯》宏都拉斯留學生來啦 | 潛水聖地羅丹島 | 看一場馬雅熱血球賽 ft. Francisco 與中美洲經貿辦事處 @cato_tw 合作的中美洲特輯第二彈!告別上次的瓜地馬拉,我們沿著中美洲地峽往東南邊走,來到了下一個中美洲的友邦宏都拉斯。今年正好是台灣與宏都拉斯建交 80 週年的特...

西班牙殖民台灣 在 解鎖地球 | 旅行、歷史、文化 Podcast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6 09:01:04

《中美洲特輯》瓜地馬拉留學生來啦 | 台 vs 瓜文化大衝擊 | 獨立火炬跑遍中美洲 ft. Jerusha @artby_jerusha_ns 、Mónica 解鎖地球史上首次邀請外國來賓,來自瓜地馬拉的 Jerusha、Mónica 是國際學生,透過獎學金的計畫,在台灣讀書多年,是最適合聊台...

西班牙殖民台灣 在 旅行熱炒店PODCAST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22:12:19

EP63搭配服用地圖:米國人的「第二名」語言 ❗❗ 注意:服用本圖前務必詳讀服用指示,若因不當使用導致不良反應,本店恕不負責 ❗❗ 在這集節目中,我們聊到路易斯安那非常強烈的法語文化,除了美食之外,也展現在建築、語言、制度等方面,法語在當地是無法匹敵的第二名語言,即使法國統治已經結束了200多年...

  • 西班牙殖民台灣 在 舊文化復新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7-11-20 10:56:00
    有 591 人按讚


    是歷史課本少教?又或是認知不同?

    有上過國中歷史的都知道:1624年至1662年荷蘭殖民台灣南部、1626年至1642年西班牙殖民台灣北部。很少有人發現荷蘭與西班牙當時在幹麻,為何荷蘭佔領台灣後西班牙要趕來,而荷蘭為何又要趕走西班牙?

    荷蘭在還沒獨立前是西班牙帝國的領土,包括荷蘭與今日的比利時、盧森堡全境,以及法國和德國北部的部分地區,一起被合稱為哈布斯堡尼德蘭。

    當時西班牙帝國握有兩大生財工具:美洲銀礦以及亞洲香料。西班牙帝國在美洲開產出許多白銀,運到菲律賓後再利用這些白銀與大明國購買瓷器、絲綢。

    哈布斯堡尼德蘭為了阻斷這樣的貿易,理所當然的佔領台灣。而西班牙當時在菲律賓馬尼拉建立據點,佔領台灣南部確實離西班牙很近,但西班牙1626年佔領台灣北部,之後在1642 年荷蘭人趕走西班牙人,因此這句課本上說的「荷蘭於 1642 年趕走西班牙人」,放在八十年獨立戰爭脈絡之下,其實就是荷蘭在台灣打了場獨立戰爭。
    -
    拒絕厭世找樂子:WTFmedia 樂誌

  • 西班牙殖民台灣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8-30 06:00:07

    《尋訪遺址 認識歷史》第二集
    你們篳路藍縷 我們顛沛流離
    ~高金素梅2021.08.30

    大家好,我是高金素梅 吉娃斯.阿麗,今天開始有五天行程,探訪宜蘭、花蓮ㄧ系列的殖民遺跡。

    首先,來到宜蘭烏石港,226年前,漢人吳沙率ㄧ千多人在這裡登陸,開始了無盡的開發……。

    四百年前,遠在漢人、西班牙人、荷蘭人來台灣之前,台灣島就聚居著原住民族。那時的台北是霧氣蒸騰的沼澤盆地,凱達格蘭人的家鄉;台南則是陽光燦爛、野牛山鹿遊走之地,只有一些漢人由福建來此打魚,與原住民族交易農具;當時的蘭陽平原,噶瑪蘭族早已是人口ㄧ萬人、部落數量六、七十個的安和樂利社會。

    十七世紀初,西班牙人、荷蘭人來了以後,開始大量採集鹿皮,壓縮了原住民族的生存空間。西班牙、荷蘭對台灣的殖民代表原住民族長期流離的開始,但這段歷史竟被有些人說成「台灣的誕生」,流露出殖民者的傲慢。

    接著漢人移民大批湧入,開始墾殖歷程。對後代漢人而言,雖充滿詩意與禮讚,但對原住民族的生存卻造成無法回復的傷害。連有良知的漢人都看不過去,清代文人吳性誠在《入山歌》中就寫道:

    「牧牛打鹿釣溪魚,不識不知太古初,別有天地非人世,萬頃膏搜可荷鋤。偽呼庚癸乏軍糧,欲向山中乞鹿場,矯稱官長張紅盤,襲取其社不可當。壯者僅免幼者死,老婦飲刃屠稚子,開廈運粟萬斛斗,其餘一炬同屋燬 … 。」

    開發的背後,也出現了無情的搜括與殘害。

    民國65年,民歌運動創始者李雙澤創作了「美麗島」這首歌,其中有段歌詞:「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當時,林雙澤的好友排灣族盲詩人莫那能說:「你的篳路藍縷,我的顛沛流離」。

    不同的位置看歷史,結果自然不ㄧ樣。外來入侵者歌頌篳路藍縷以啟山林,顛沛流離的原住民族卻只能低聲吟唱「可憐的落魄人」。

    《尋訪遺址 認識歷史》第ㄧ集
    日本神社在台灣
    https://reurl.cc/GmW44W

  • 西班牙殖民台灣 在 解鎖地球 Unlock the Earth / 旅行、歷史、文化 Podcast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8-25 19:10:44

    → 喜歡解鎖地球嗎? 一鍵支持,讓我們繼續產出優質節目:https://pay.firstory.me/user/unlocktheearth

    -
    中美洲特輯第二彈!告別上次的瓜地馬拉,我們沿著中美洲地峽往東南邊走,來到了下一個中美洲的友邦宏都拉斯。今年正好是台灣與宏都拉斯建交 80 週年的特別時刻,我們邀請到來自宏都拉斯的 Francisco 來跟大家介紹他的家鄉!

    宏都拉斯一樣是馬雅文化的重鎮,在境內遍佈各種各樣的馬雅遺跡,包括了現今保存數一數二完整的科潘 Copán,甚至還有完整的馬雅古球場。除了馬雅文化之外,宏都拉斯的在地文化也受到了當初西班牙殖民的強烈影響
    ,呈現除多元而且兼容並蓄的樣貌。

    宏都拉斯除了馬雅文化之外,還有哪些看點?點擊收聽,跟 Francisco 一起回到宏都拉斯!

    -
    → 商業合作歡迎來信:alice@lumosads.biz

  • 西班牙殖民台灣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8-24 12:24:13

    我們儀式&我們走過:
    台灣不同的族群,自然各有其對生活的態度;年復一年自然重複的季節更替、24節氣,是老祖宗的智慧,不同宗教文化也隨著時間舉行不同的儀式。

    人們藉由儀式來肯定生命存在的意義。不論是伐木造船,還是婚喪喜慶,迎神廟會和建醮,時代的巨輪一直往前邁進。城鄉差距雖然帶來生活樣貌的改變,我們在不同族群,且又重複發生的儀式裡面,看到文化傳承的過程;既有不變的理念堅持,也有順變時代的妥協。

    百年來,我們走過日據時代、太平洋戰爭,也經歷白色恐怖的威權時代、解嚴後街頭狂飆的民主歷程,並因追求經濟發展而傷害了自然環境,遭受時常來襲的颱風、水患和地震,還有瘟疫或病毒的傷害。

    我們遭遇,我們應變,我們曾經失敗,我們也學著反省。

    展覽介紹:
    「臺灣文化」目前還是一個尚待被清楚定義的模糊概念
    可以使用「臺灣的鏡像」來協助定義什麼是「臺灣文化」嗎?

    「臺灣的模樣」嘗試整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及國立臺灣美術館的攝影典藏中,不同世代的本土攝影家們眼中所看到的「臺灣」。希望藉由這些不同時空樣貌下的影像切面,堆疊出臺灣的文化紋理,協助思考一直都在但卻是抽象混沌的「臺灣文化」。其實也就是在反思:什麼是「臺灣的吾土」?誰是「臺灣的吾民」?等土地與人民的真實內涵。

    初探「影像臺灣」為「臺灣攝影史」奠基

    為了要整理呈現這一個「公共的臺灣」(孕育我們的母地),策展人要向展覽中每一位攝影家致歉。在此展中,個人創作意圖的脈絡先暫時被放在第二順位,優先凸顯臺灣這塊土地上共通的元素,作為整體性的思考。藉由影像編輯的組合,橫向交織出一個更龐大綿密的,所謂臺灣攝影創作的共同脈絡。長年來因為臺灣攝影史研究的缺席,我們有必要透過這樣統整的過程,先將臺灣攝影做一個整體性的梳理思考,來為尚待完成的臺灣攝影史鋪路。

    關於臺灣文化脈絡的思考

    策劃此展還有一個目的,梳理出臺灣文化脈動的基調:臺灣的文化脈動,是由在地的原住民族,面對外來的過客與移民,歷經抗拒、衝突、互動、交流、妥協的歷程。原本在地的本土族群與外來的殖民霸權必須學會「共生」,而不同時期的共生造就了不同世代的「在地本土文化」。

    南島文化原住民族的根源,荷蘭西班牙文化的刺激,深層中華文化的延續,日本文化擁抱現代化的刻痕,還有歐美當代文化的移植,新住民文化的加成,這些多元觀點的交融並列,形成今日臺灣文化繼續往前推動的重要動能。

    嘗試以影像揉捏出「臺灣氣口」、「臺灣味」

    呼應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開幕首檔「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臺灣攝影史的理論研究為架構,本展以視覺影像為梳理的脈絡,嘗試由截然不同的方式切入這臺灣主體論的核心課題。因展出空間有限,整個展覽以靜態的「攝影原作」與動態的「數位呈現」平行展示相互呼應,也是一種在攝影展覽形式上的嘗試與挑戰。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文字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2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