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西班牙朝聖之路路線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西班牙朝聖之路路線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西班牙朝聖之路路線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西班牙朝聖之路路線產品中有11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西班牙小婦人,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以前是個不愛運動的人,討厭額頭上的汗滴到眼裡的感覺。不過自從去年走了一趟朝聖之路後,我開始運動了。或許仍說不上愛運動,但至少不會再像以前一樣,一直用 “沒有時間” 為藉口來逃避運動。 我利用住在山區這樣的環境,養成爬山或健走的習慣。每天起床後,我稍微梳洗一下並簡易吃幾口早餐,就一個人往山下的小鎮...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340的網紅TripMoment 時刻旅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西班牙朝聖之路,又稱聖雅各之路,每年吸引成千上萬的旅客造訪。 今天的來賓——珮慈,從2016年開始一年一路,走遍西班牙朝聖之路的各個路線。分別為:法國之路、西葡之路、北方之路、原始之路,以及世界盡頭之路。 而深受當地歷史文化感動的她,也將沿途的回憶撰寫成書,裡面更包含新手的注意事項及當地店家的資...

西班牙朝聖之路路線 在 寫小說的人,光風。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6 10:10:51

#文末贈書 #七月新書「從貝殼的紋路來看,就像朝聖者們是經由四面八方不同的道路而來,但最終都會匯聚到同一終點一樣。」 ⠀ 自從讀了陳彥博的四大極地超馬系列書籍後,對於這種身心靈的挑戰慢慢產生興趣。不同於前者的跑,用走的,或許一般人更能親近,而台灣有「大甲媽繞境」,讀日本文學知道有「四國遍路」,殊不知...

西班牙朝聖之路路線 在 Knox Yang 阿泰&呆呆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3-31 04:42:25

[ 淡蘭中路全程縱走 DAY ❸ ]  第三天前半段堪稱淡蘭中路的精華,灣潭、烏山越嶺和坪溪三條路線的路況好、風景好,是最能愜意享受健行樂趣的路段,但最令人期待的事情,是接近終點時可以看見太平洋和龜山島的那一刻。所以事前做功課時,我刻意避免從網路上看到那一幅風景,就怕削弱了從山走到海,仿效先人翻...

西班牙朝聖之路路線 在 m a r c o s o r a .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02 14:48:45

健康飲食系列 . 平時響街食埋唔少味精,偶然都會想食下啲家常健康嘢,而今次呢間就係由兩位媽媽開嘅住家菜,主打餃子同叉燒 . 其實本身係想食佢地個叉燒飯,但原來晚市係唔提供麵飯做火鍋為主,唔想打邊爐唯有單點餸菜啦。 冇叉燒飯都要叫叉燒朝聖下,事關呢度啲叉燒係用西班牙黑毛豬,仲係天然餵飼冇激素夠健康。叉...

  • 西班牙朝聖之路路線 在 西班牙小婦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2 21:18:10
    有 346 人按讚

    我以前是個不愛運動的人,討厭額頭上的汗滴到眼裡的感覺。不過自從去年走了一趟朝聖之路後,我開始運動了。或許仍說不上愛運動,但至少不會再像以前一樣,一直用 “沒有時間” 為藉口來逃避運動。

    我利用住在山區這樣的環境,養成爬山或健走的習慣。每天起床後,我稍微梳洗一下並簡易吃幾口早餐,就一個人往山下的小鎮走去,通常都是來回快走一個小時。

    我的健走路線會經過一個含托兒所的幼稚園,再過去隔片樹林,就是一座森林小學。

    我喜歡邊走邊看一個個家長送孩童上學的景象。我的鎮很小,大部分的家長都是陪著孩子,一邊聊天一邊走向學校;等目送孩子們進了校門後,有些家長會聚在一起,到一旁的咖啡館喝杯咖啡再回家。

    或許你會覺得這樣的景象沒什麼,但我就很愛如此日常的寫照,那都是每天的生活。

    還有,說不上觀察,但我喜歡看,我能看到他們有些人臉上總流露出滿滿的關愛,也會看到有些人不耐煩的神情寫在臉上。上個星期是西班牙的加泰隆尼亞開學第一週,那幾天每走過幼稚園,就能聽到裡頭傳出來此起彼落的哭叫聲,我邊走邊想起小時候自己可是班上唯一自願要去上學的那一個啊。很多不怎麼重要的塵封往事,都會在我健走時而被記起。我挺喜歡並享受這樣的回憶方式。

    今天走到半途,鎮上小學的上課鐘聲從樹林的另一端響起。我看見有個女學生,仍看著手機,慢條斯理地走著。我與她錯身交會時,雞婆地提醒了她:“要上課了喔,快跑!” 她才從手機的世界裡跳了出來,說完全沒聽到上課的鐘響,然後拔腿就跑,還不忘回頭大聲說謝謝。

    你說,明天當我再遇見她時,她還會像今天這樣遲到嗎?😄

    .
    .
    .
    .
    .
    --------------------
    ➡️ 歡迎追蹤我的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avenchen/
    ➡️ 歡迎加入我的代購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avenchen/

  • 西班牙朝聖之路路線 在 Ciaoyin ar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16 12:24:41
    有 50 人按讚

    Hi
    大家這一週好嗎?😀

    昨天突然決定去菲斯特雷角Fisterra/Finisterre
    這個名字來自於拉丁語 finis terrae,意思是“地球的盡頭”
    在羅馬時期人們以為這裡是世界的盡頭,但事實上它並不是歐洲大陸的最西端。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朝聖者之路 Camino de Santiago,這是多條橫跨西班牙北部的路線,沿途有各種美麗地形和風景,許多人將這個活動列在人生必做事項清單上,終點最著名的就是在"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Santiago de Compostela"一個壯觀的大教堂前。
    據說菲斯特雷角Fisterra是朝聖者之路最後一站,但有人告訴我大概只有5%的朝聖者會繼續進行到這個海角。
    -----------

    距離我這週所待的城市La Coruña 車程約兩小時,決定遠離一下陰陰的天氣,所以昨天就去巴士站報到了。

    北部的景色就是非常綠,在這個時節路上都是繡球花牆🌲🌼,南部公路上看出去幾乎像沙漠。

    在港口附近下車,先用了簡單早餐,是新鮮番茄泥塗在麵包上,搭配橄欖油和鹽,還有一杯拿鐵☕️,很常見的早餐類型。老闆看到我直接說:「韓國人?」哈哈畢竟在亞洲算是韓國綜藝將朝聖者之路火起來的,以往每年參與人數印象中也是亞洲第一。

    接著直接往燈塔走去,這次我也帶了簡單畫具來,總算動筆了,不過中途畫本還掉到岩石縫中,只好跳下去撿,因為完全沒有遮蔽物,坐了15分鐘速寫就繼續移動了。☀️太陽沒有在客氣的。

    到了海灘,這個時候幾乎沒什麼人,趁我老公不顧一切直接去裸泳時,我繼續畫另一小幅,同樣沒有遮蔽物,白白淨淨的海灘,唯一的聲響是海鷗和浪。

    因為沒有預期會這麼曬,我完全沒準備,手臂直接黑了5階,而脖子更好像是被揍過,竟然是紫紅色的。

    這次使用的水彩本是Sennelier的冷壓紙,也是我第一次使用,由於我好一陣子都使用粗紋水彩紙,現在畫中粗紋,還真的覺得滿平滑的耶! 果然用具使用經驗都是比較出來的。😆

    就用照片來分享吧!

  • 西班牙朝聖之路路線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5-29 14:19:27
    有 1,942 人按讚

    【世界上最長的步行距離】
    最近在家的行程就是Switch健身環、飛輪、剪片、打電動,剩下的時間就是看看Youtube滑滑手機,做做白日夢,這時突然有個大膽的想法從我腦袋跑出來:「世界上最長的步行距離是幾公里?」
    .
    必須要說,自從過徒步環島以後,真的開始會對長距離的徒步之旅產生興趣,每天遇到的事情都跟在吃健達出奇蛋一樣,永遠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嘿嘿嘿
    但究竟這個「世界上最長的步行距離」
    「從哪裡到哪裡」
    「需要花多少時間?」
    經過反覆推翹和Google Map的幫助之下
    今天就來幫大家解答一下~~~
    .
    世界上最長的步行距離,是從南非的開普敦一路走到俄羅斯遠東城市馬加丹,全長大約是22387公里,大概是繞台灣23圈左右,但相信我,這個公里數絕對會增加,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
    從南非開始就是第一大挑戰--「縱貫非洲大陸」,會經過9個國家,南非、辛巴威、莫三比克、馬拉威、坦尚尼亞、盧安達、烏干達、南蘇丹、蘇丹、和最後的埃及,這樣大概是10000公里的旅程,如果是以一天8個小時25公里左右的腳程,持續這樣走下去少說也要400天,但只有命一條,如果能走完真的是三生有幸了。
    .
    緊接著走進中東火藥庫,跨過邊境來到了以色列和約旦,這兩個地方治安都還好、但接下來就是命運的選擇了,如果是走最短的距離就是直接往上走,穿越敘利亞走到土耳其,往高加索山脈的方向,這條路線應該是不會有人想體驗,畢竟槍林彈雨的..
    所以只好往東走,選擇穿越伊拉克到伊朗,再往亞美尼亞的方向走去。
    5500公里GET!
    .
    如果能順利通過高加索山脈,剩下的就是慢慢的俄羅斯的俄羅斯遠東城市馬加丹走去,如果剛好是冬天,可以體驗一下零下35度大雪紛飛,漫步在雲端的感覺,路途不長,只要走個7000公里左右就可以完成這個壯舉!
    .
    這樣算下來,22000公里,慢慢走至少需要3年的時間才能完成,這還不包括各個國家的簽證問題喔,光想到要在俄羅斯待個將近1年的時間就覺得頭大...
    走一趟下來給我10條命可能都還不夠,但如果能完成,應該就是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事情啦!
    .
    喔先說,我只是有個大膽的想法而已喔哈哈哈哈哈哈
    .
    PS.很多人問我說要不要挑戰看看西班牙朝聖者之路,nah nah nah,那個太多人走過了我才不走哈哈哈哈哈哈哈

  • 西班牙朝聖之路路線 在 TripMoment 時刻旅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5-04 21:30:15

    西班牙朝聖之路,又稱聖雅各之路,每年吸引成千上萬的旅客造訪。

    今天的來賓——珮慈,從2016年開始一年一路,走遍西班牙朝聖之路的各個路線。分別為:法國之路、西葡之路、北方之路、原始之路,以及世界盡頭之路。

    而深受當地歷史文化感動的她,也將沿途的回憶撰寫成書,裡面更包含新手的注意事項及當地店家的資訊!

    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樣疑惑...到底是什麼樣的魔力讓珮慈一去再去呢?
    趕快點開影片讓她幫我們揭曉答案吧🤩

    #西班牙朝聖之路#法國之路#新手攻略

    影片章節👇
    0:00​ 精彩時刻
    0:45 來賓登場——李珮慈
    0:51 踏上朝聖之路的契機
    1:44 下定決心出走的原因​
    2:30 第一次踏上法國之路​
    4:44 行走的印記:朝聖護照​
    5:13 不同路線的朝聖之旅
    7:06 書寫回憶的動機
    8:46 持續踏上朝聖之路的原因
    10:03 朝聖之路的新手建議
    ​11:58 結語


    想要知道更多資訊請往這邊👇

    旅途三小事-李珮慈 臉書
    👉https://pse.is/3egu8r

    旅途三小事-李珮慈 著《一走上癮!理想的旅行:聖雅各朝聖之路4+1全攻略》
    👉https://pse.is/3fknav

    宜蘭礁溪・抹茶山|絕對不是網美山!一段苦行的朝聖之路--聖母登山步道
    👉https://pse.is/3emu9u

    場地協力:
    Night & Day Bistro 旅人的時區
    👉https://pse.is/3euazg

    採訪、合作來信:service@tripmoment.com

  • 西班牙朝聖之路路線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11-14 21:37:50

    本集主題:「3500公里的相遇:一個女孩的朝聖之路」介紹
      
    訪問作者:鴨寶
        
    內容簡介:
    1個女孩、4個月、5個國家,
    每天出發朝地圖上那一點走去,
    就像即將拜訪一位陌生的朋友。
    移動只為了相遇,Buen Camino !

      「這條橫跨5個國家/地區的長途路線,行程超過4000公里,觸及15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址,黃色箭頭是聖雅各之路象徵性的貝殼符號,朝聖者可從我們這裡獲得GPS路徑,確保自身的安全,我們同時還提供了住宿清單。第一個完成整個旅程獨自行走的是來自台灣的女孩Hazel Chang,我們堅信因為這些國家的多樣性,這將會是一個美妙的經歷。」(引自〈4100公里的歷史漫步─從布達佩斯到菲斯特雷角〉 WALKING THE HISTORY:4100 KM FROM BUDAPEST TO FINISTERRE. )

      「2020年三月我在西班牙,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課程改線上,且哪裡都去不了。回想還是去年(2019)四月至八月的長途移動,簡直不可思議,也彷彿上個世紀的故事了。移動,原來這麼珍貴。想念我3500公里的相遇,想好好問候他們一聲:你好嗎?」

      一個女孩、4個月、5個國家、3500公里,與其說朝聖,更真實的是「想要用雙腳實際走上這麼長一段距離,了解會是什麼樣的感受」;與其說勇敢,不如說是「為了好奇與陌生的相遇」。

      雙腳猶如縫紉機的車針,慢慢的、縝密的在陌生的土地上,縫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細細品味沿途風景;每天出發朝地圖上那一點走去,就像即將拜訪一位陌生的朋友;夜晚投宿一處無法預期的住所,或者以天地為廬⋯⋯未知、未知,未知就是所有全部,也因此開啟各式各樣的驚豔與驚險,足以圖文記錄,傳達給你當時的心情。
        
    作者簡介:鴨寶 Hazel
      平面設計師。出生於嘉義。學生時期專注於繪畫、錄像藝術等創作,作品曾於2008年入圍台北美術獎,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研究所畢業後,曾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設計公司等就職研究助理、平面設計師。因熱愛自然風景,有台灣百岳、日本富士山的登山經驗,並於2018年、2019年間前往匈牙利打工度假,朝著斜很多槓的人生邁進。

      
       
    作者粉絲頁: 鴨寶 Where's Hazel?
            
    出版社粉絲頁: 大塊文化




    四個podcast平台,也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西班牙朝聖之路路線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4-06 08:00:00

    節錄自"聖經考古"網站:
    苦路的來歷可追溯至主後14世紀,由聖方濟會修士Franciscan 為當時的朝聖者設計的。在1335年,聖方濟會成了聖地的管理者。他們的責任有兩方面:
    1. 在耶路撒冷聖墓堂和伯利恆的主誕堂定時舉行拉丁文的崇拜;
    2. 照顧歐洲而來的朝聖者,特別是發生衝突時,他們是朝聖者和本地權貴的中間人;另一方面,聖地的導遊。
    在14世紀時,朝聖者通常會留在耶路撒冷10-14天,他們會遊覽各地點。有見及此,聖方濟會漸漸發展出一套朝聖路程,繞圈子的參觀耶路撒冷多個地點。行程編排方便之餘,又要有系統,加上不同的傳說,行程增加了不少權威性。其中一個傳說,提到馬利亞在晚年時,會沿著這路程,查訪有關她兒子耶穌在耶路撒冷的事蹟。這些的傳說,更使當時的朝聖者難以批判。
    當時的苦路,路程是這樣的:
    1. 從錫安山的聖方濟修道院開始
    2. 先看當時在城西的該亞法院和亞拿院
    3. 途中經過聖墓堂,之後往東出城,攀登橄欖山
    4. 從橄欖山下山,走到南面的西羅亞池
    5. 從西羅亞池再攀上西山,回到錫安山的起點
    6. 這個繞圈的路程上,加上聖經的經文和事蹟,幫助朝聖者的屬靈經歷。
    現在的Via Dolorosa是中世紀朝聖路之其中一段,當朝聖者離開聖墓堂之後,他們會向東行,路上有不同有關耶穌事蹟的站,例如:耶穌跌倒的石板、審判之門Judgment Gate,在那裡耶穌被判死刑被帶到城外的各各他(這門尤其重要,因為要表明主是死在城外; 希 13:12 ),士兵給耶穌酸酒的蘆葦(可 15:36 ),聖維羅妮卡之家 ,財主之家(路 16:19 -31),古利奈人西門為耶穌背十架的路口(可 15:21 );耶穌遇見耶路撒冷女子的地點(路 23:27 -31);當馬利亞追上去見耶穌時跌倒的石級;耶穌被判罪的拱門;馬利亞小時候的學校;彼拉多之院(可15:1);希律安提帕之院(路23:6-12);法利賽人西門的家,那裡是抹大拉馬利亞被赦免(路 7:36 -50);聖殿美門(徒3:2);主的聖殿(路 2:27 );安尼之家,傳說馬利亞出生之處;近羊門的畢士大池(約5:2);最後,出城門到約沙法谷。朝聖者會停在每一個站祈禱和默想。朝聖者對歷史的真實性不大關注,導遊只是講道者,使旅客感到心靈的感動而已。到了15世紀,朝聖者不約而同地感到聖墓堂和彼拉多之家的一段,應具有特別的地位,因為在這段路程上,主為我們的罪慢長的受死,便將這段路倒轉而行,不但更合情理,更使朝聖者可以親自行在十字架的路上。這樣的做法,正式在1530年開始,當時由一位西班牙的聖方濟修士Antonio of Aranda描寫。只是,這段早期的苦路,只在3個站:
    1. 耶穌與跌倒的馬利亞相遇
    2. 古利奈人西門為耶穌背十字架,而耶穌同時對耶路撒冷女子說話
    3. 聖維羅妮卡為主抹汗
    當時是奧托曼Ottoman時期,教徒不能太公開表現信仰,朝聖者會分為小組,在不同的站上默禱思想。這種苦路朝聖感動了不少的朝聖者,他們回到歐洲之後,將之發揚光大,使不能到聖地朝聖的信徒也得到幫助,歐洲沒有禁止基督教,所以漸漸苦路加上了不少的創見,站的數目便加多了。到了14世紀,其中一個歐洲版的苦路─比利時的盧萬(Louvain in Belgium)─漸受歡迎,Jan Pascha得了靈感,寫了一本靈修書Spiritual Journey,之後在1563年由Peter Calentyn出版,這書第一次使用Via Crucis「十架路」一詞。接著在1584年,又引發另一位作者Christian van Adrichom寫了一本耶路撒冷地理的書Description of Jerusalem at the Time of Christ,這書被翻譯成各種歐洲語,非常受歡迎,直到19世紀,一直成為耶路撒冷地理的經典。 Pascha和van Adrichom所列出的苦路站,與現今苦路14站相近,但是當時仍對耶路撒冷的苦路朝聖影響不大。 到了17世紀,Pascha和van Adrichom所寫的苦路14站靈修書深受到廣大歐洲基督徒歡迎。但是,當他們來到耶路撒冷時,發現苦路到了Judgment Gate便完畢,便感到失望,因為他們預期苦路的終站是聖墓堂。耶路撒冷當地的聖方濟修士的解釋不被接受,所以某些修士為了迎合朝聖者的希望,便將苦路路線作修改。最後,到了18世紀,聖方濟修士Elzear Horn在1724-1744年間於聖地事奉,他同時又深受van Adrichom的著作影響。他是第一位把van Adrichom苦路放在當時的地圖上。這就是現在的苦路的最早版本,14站的位置與現今的各站位置大約相同,地圖上的圓形數字是18世紀時各站位置,方形數字是今天苦路各站的位置。苦路本身不是以歷史和考古來定義,而是以信仰為本,所以並不符合考古和歷史的資料。但是,它是歷代信徒響往基督經歷的表達,這正是信徒來朝聖的原因,朝聖之時,在默想和祈禱中找到屬靈的真實,正如Murphy-O'Connor一文標題所說,苦路是「信心的地理」(geography of faith)。但是,因著聖經考古學的發現,我們現在得到更多的考古資料,可以重新的找出耶穌當日苦路的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