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西洋鍵盤樂器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西洋鍵盤樂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西洋鍵盤樂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西洋鍵盤樂器產品中有1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蕭詒徽,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為了讓我看他十八歲的模樣,他拿出手機翻著相簿。我告訴他,網上目前還找得到一張他留著頭髮的照片,是和家人一起拍的,在一篇教會的報導裡。「我記得應該只有一張對不對?」他問我,一副早知道的樣子。看來他是那種會上網搜尋自己名字的人。 ⠀ 照片裡,十八歲的他留長髮、穿破褲,身上披掛鉚釘配件。揹著樂器,但看不清...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八三夭,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 #online #live #最好的結局 訂閱八三夭:http://www.youtube.com/c/band831tw?sub_confirmation=1 ♫ 數位音樂串流:https://www.soundscape.net/a/18984 八三夭IG:https://www.ins...

西洋鍵盤樂器 在 LIN XIU WEI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10 03:07:40

告別 ◎宮澤賢治,顧錦芬譯 你的低音提琴三連音 你大概不知道 它發出怎樣的聲音 那充滿了純樸與希望的快樂 幾乎使我像草葉般顫動 如果你能夠清楚知道且自由地隨時使用 那些音的特性 以及那了不起的無數的序列的話 那你就連既辛苦又榮耀的天上的工作都會做吧 就像西洋著名的音樂家們 在幼齡時期就已經拿著弦樂...

  • 西洋鍵盤樂器 在 蕭詒徽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2-11 23:11:41
    有 310 人按讚

    為了讓我看他十八歲的模樣,他拿出手機翻著相簿。我告訴他,網上目前還找得到一張他留著頭髮的照片,是和家人一起拍的,在一篇教會的報導裡。「我記得應該只有一張對不對?」他問我,一副早知道的樣子。看來他是那種會上網搜尋自己名字的人。

    照片裡,十八歲的他留長髮、穿破褲,身上披掛鉚釘配件。揹著樂器,但看不清是不是吉他。或許是鍵盤,也可能是他自小學了快十年的小提琴?

    去年 12 月 22 日,冬至,台北 Legacy 一場集結了六組歌手的演出「扯!!!! 己亥冬至紅藍大對抗」正要開始。前一晚,黃宣與海豚刑警、LINION、ØZI 等其他表演者到詹記吃火鍋,吃到一半在 IG 開直播。鏡頭移到黃宣,他立刻舉起原本搭著 ØZI 肩膀的手,拿起鍋裡的湯勺湊到鏡頭前,像電視購物主持人一樣煞有介事介紹起湯頭和貢丸來。「我告訴你們,我以前在電視台工作過⋯⋯」湯水蒸騰中,他開始搖起身體,跳起不知什麼舞來。伴隨 ØZI 的大笑,黃宣戲劇化地端起碗,喝了一口湯,陶醉⋯⋯從頭到尾沒人 CUE 他,他自己在鏡頭裡飄了一分半鐘。

    但在家裡,黃宣的瘋還比不上會拉鋸琴的爸爸。

    「我爸爸是我們全家最活潑最有活力的人,他才是真正的表演者。我記得從小到大,不管家族聚會還是什麼大家聚集的場合,我爸就是動不動自己演起來欸,」他模仿起自己的父親:「『來,給大家看一個東西⋯⋯咦,這是什麼,怎麼會有鋸子,很危險捏 —— 好,大家點歌?』」

    黃爸爸開放點歌的範圍是〈月亮代表我的心〉一類的老流行歌。據黃宣說,爸爸鋸琴拉得很好,而且沒什麼人會這項樂器,他常常試著說服爸爸出一張鋸琴演奏專輯,會紅。至於爸爸到底為什麼會鋸琴,他說他也不知道。

    黃宣一家與音樂更明確的關係脈絡,是身為福音歌手的母親。他說,比起爸爸,媽媽更像一個專業的音樂人,不喜歡眾人起鬨要她唱歌。但一旦確定要唱了、登上舞台,就會放進全部。

    「我的個性就剛好中和他們兩個。」黃宣說。



    頭不能動,很不方便

    黃宣音樂之路的戲劇性,每每再聽依然魔幻:中學時代就被簽進成龍的經紀公司,大學進北藝戲劇系,但是為了解決合約問題,休學、入伍、退伍,最後進了東森購物台。但他已經無法明確記憶自己究竟曾何時開始就在舞台上了。「幼稚園的時候有個同學,螢火蟲班的,他在畢業音樂會上演奏小提琴。因為我家以前只有出現過吉他和鋼琴(還有鋸琴),我就被它吸引了。覺得演奏小提琴滿帥的。」那時黃宣六歲,剛要上小學。

    為了帥而學琴,但他沒有帥了就算。國中時參加全國音樂比賽,鋼琴三重奏裡拉小提琴,拿全國特優第一名;五重奏,擔綱第一小提琴,依舊特優第一。金華國中弦樂團,他當了兩年小提琴首席。即便高中以後不再鑽研,去年與范曉萱合作的〈獨上C樓〉,前奏的小提琴其實也是他自己拉的。

    為什麼高中不學了?他回答得認真,但這認真的答案卻有點好笑:「因為我發現邊拉琴邊唱歌有點卡。就是,要是你唱歌的時候頭不太能動,看起來好像不是說很好看?脖子這邊要夾著⋯⋯」

    為了能更自在地在舞台上唱歌,他放下小提琴,重新拾起了吉他和鋼琴。


    什麼時候開始「演出」的?比較清晰的記憶,是他第一場自發性的音樂發表會,在國三升高一的那個暑假,辦在父親公司九樓的某個空間,一個星期天的下午。「就邀請同學啊,朋友啊,聽眾三十幾個吧。」當時他已經寫了不少歌,包含寫給當時女友的情歌,演出了十首或十一首的 set,自唱自彈吉他、鋼琴。

    再來,是讀附中的時候。附中自由,黃宣有陣子天天帶吉他到學校,一下課就湊到同學身邊唱來唱去。後來班導索性禁止他帶吉他進教室。

    「老師就覺得說,我好像把學校當表演的地方了,太胡來了。明明別班都可以帶,我揬膦(tu lan,常寫作「賭爛」)了一陣子。不過很奇怪,雖然高中時有些老師很討厭我,但也有些老師很喜歡我。」他說。

    也是這個時期,一位馬來西亞的音樂人 Jaydon Joo 因為工作來台,借住黃宣家,送給黃宣人生第一張編曲程式光碟。


    「他大我九歲,可能也覺得這個弟弟很奇妙吧?我跟他也不是說很熟,他也只是來我們家借住兩個禮拜而已。但他當時是一個非常專業的貝斯手、編曲人,或許可以說是我編曲的啟蒙老師?就是因為那張光碟,我才會在高中就接觸數位編曲這件事,用電腦記錄自己的音樂。」

    2018 年,黃宣以自己的綽號「YELLOW」的名義,不僅包辦所有詞曲與編曲,也邀來一班優秀樂手,發行第一張 EP《都市病》,奔放的爵士、放克元素,戲劇性極強的唱腔,橫空出世。更讓人印象深刻的,也正是黃宣在編曲上的偏執。「我不希望無聊,不求立刻找出答案,而是試著跟作品在創作的過程中一同成長,就像一個旅程,所以我會不斷去探索。」

    「我會把樂器錄下來的樂句做 reverse、掛效果,讓它聽起來不像真實樂器;可是我又喜歡從聲響設計的角度去模仿各種聲音。嘗試用不同方式解構錄音素材並重新排列組合⋯⋯這些都是在後面編曲過程中創造的。我混完音才會找樂手來聽,他們就會說:怎麼跟我錄音的時候想的完全不一樣?」

    「我就會說,跟我想的也完全不一樣。」



    你真的想要別人幫你倒酒嗎?

    永無止盡的編曲是樂趣,也是痛苦,因為知道自己有太多選擇。新專輯裡,只有〈.MERCY Rule〉是同步錄音做基底,其他首歌多是黃宣關在房裡的魔術 。大概第一張單曲給人的印象真的太過華麗奇詭,至今仍有人不相信影集《想見你》裡的插曲〈一天〉是黃宣寫的唱的。乖乖地刷吉他、唱情歌,不太像會自稱光頭摩登大聖 a.k.a. 東南亞巨石強森的他會做的事。

    「以我的角度來說就是很單純,寫歌、製作是我的專業,假如我可以為服務的對象創造出適合他的受眾的作品,大家彼此都開心,這樣不是很好?不然人家找你幹嘛?〈一天〉對我來說就是這樣的作品,它也代表我其中一個面向,但它不是那種自我實現取向的作品,所以我當然不會過度渲染自己風格⋯⋯」


    進購物台之前,他是真的有點不知道要幹嘛,晃蕩了一陣。當兵前後,雖然也有以化名在網路上發表作品,但大學休學又解約之後,一切都不確定。「為什麼去購物台上班?就跟為什麼唸戲劇系一樣。我覺得如果我的人生只有音樂的話我太無聊了。我覺得人生就跟我的創作理念一樣,重點在於『體驗』,沒有一定要知道為什麼。既然這麼愛表演,說不定戲劇也可以?既然這麼愛表演,電視台說不定不錯?」

    音樂上不要無聊,人生也不要。但那拒絕無聊的豪氣裡,卻也不那麽單純是瀟灑:

    「我沒有想唸音樂的原因,是我已經很愛音樂了。我不想要把音樂當成一個我要必須得理性面對的東西,我怕我會跟它產生距離,」

    自我隔離,是因為太愛。或許旁人也都看得出來,進東森之後,黃宣認識多年的資深音樂製作人李漢群,他口中的「漢群哥」把他拉回了音樂世界。黃宣擔任他的製作助理,接《中國好聲音》的歌手製作案,從魏然開始到陳冰、再到馬吟吟。那時是 2014 年,黃宣以幕後製作的身份進了音樂圈,沒有什麼人知道他是誰。

    如今能侃侃而談「專業、服務」,三年前他的低潮卻也緣生於此。幫別人編曲或製作,讓他感到疲乏,但並非因為「幫別人」的緣故,而是他意識到自己正在面對已經沒有那麼喜歡音樂這件事。

    他想起剛學小提琴的時候,如果不練琴,母親是會打他的。黃媽媽拿著衣架子,在動手前告訴黃宣:「你要永遠提醒自己,你是真的愛一件事情你才去做,而不是因為你做得到所以才去做。」

    黃宣試著比喻當年的低潮:「今天你有某種身份地位,你可以走去某一個 VIP 包廂,讓別人為你倒酒。有人為你倒酒這件事很好啊,你就會覺得自己也想要做到這件事情,可是,你是真的喜歡有人為你倒酒嗎?你不覺得那很智障嗎?」

    只是為了顯示自己能做得到嗎?他卻步了。他辭掉工作,去了一趟日本,借住在高中同學家。距離收到那封改變人生的文化部補助通知信,還有一個月。



    收到信的那天,我跑出去吃拉麵

    2020年,眾聲期待下,YELLOW 終於發行首張專輯《浮世擊》,收錄前兩張 EP《都市病》、《馬戲團》,加上概念上的第三篇章《DDT》的四首新歌。其實,黃宣打從一開始便沒有要以專輯為導向作為發行動機,也認為這三個篇章是彼此相扣的同一宇宙觀。

    回想 2018 年,當初發行首張 EP《都市病》前的人生歷程,聽起來確實有些被動。收到補助通知的那瞬間,黃宣的第一反應是假裝沒看到那封信,也沒聯繫李漢群,出門走在日本街道上,吃了一碗拉麵。

    在日本的一個月,大部份時間都在閒晃。朋友白天要上班,留他一個人在家,他自己出門搭電車到橫濱以南,在海岸亂走,再回住處。完全沒有做音樂、他刻意讓自己半點音樂的事都不碰,只是一直聽音樂,「我還是喜歡聽音樂,就算對做音樂有點懷疑」。


    自小,母親和姊姊在車上播自己灌錄的卡帶(mixtape),聽黑人靈歌、西洋歌曲,也聽許多華語流行;《少林足球》上映那陣子,黃宣特別喜歡劉德華唱的片尾曲〈踢出個未來〉,也灌進卡帶裡。一直到長大,黃宣的歌單裡依然雅俗通吃,他喜歡 Prince,也聽紅遍街巷的 John Mayer。

    當時距離首張 EP 結案期限只剩下不到兩個月。這對黃宣而言不是壞事,他給自己每首歌大約五天的編曲期,「否則會沒完沒了,我會一直編下去」。對他而言,創作自己的音樂是探索的過程,常常是作品帶著他發現,不少事情是開始著手之前沒有想到的,例如〈獨上C樓〉和〈不開燈俱樂部〉歌詞中的角色可以視為不同時空的同一投影,在 C 樓中交錯的一對戀人,即是俱樂部裡的王老先生和白老太太,〈Rose Wayne〉寫好了才發現是王先生的前傳。

    「沒有準備好的一天。」黃宣說,「如果告訴自己『還沒準備好我就不發了』,那麼作品永遠不會完成。我認為真正的專業是可以在有限的時間下面發揮出創意的最大值。」


    漢群哥畢竟還是發現了通知信。黃宣發現,自己也待不住日本了。「人是沒有準備好的一天的」,那封通知信,讓他明確意識到這一點,破除了他的惶惑。

    抱持著還沒有答案的心,他約了正好當時也在日本的余佳倫(阿涼)。阿涼後來成為黃宣的共同製作人。兩人立刻決定回台灣以後要訂的錄音室、錄音日程。《都市病》的三首歌完成,前後還不到五週。有趣的是,其實這些作品早在 2014 年就曾以化名「飛知和午次郎」短暫發表於網路上。

    「我告訴自己,我要用創作去探索這整個過程。我是沒有答案的。這一點,對我的聽眾而言也是一樣的。從《都市病》一直到《浮世擊》,這個作品本身就是一張船票,它沒有什麼大道理或必然的意義,知不知道前因後果不影響你去充份體驗這個旅程,最重要的是聽眾可以在作品中找到自己的投射。」



    我要提供的是想像

    後來的事都耀眼:〈不開燈俱樂部〉入圍第三十屆金曲獎最佳編曲人獎,並獲得最佳單曲製作人獎,今年〈獨上C樓〉又入圍最佳單曲製作人。黃宣說音樂路上他確實幸運順暢,所有的關卡都發生在內心。他的敵人似乎是他自己。

    他做音樂的方式引來不少疑問,那些問題他卻都能信口解答:


    編曲變動器樂這麼多,樂手會有包袱嗎?「不會,他們也很驚喜,我們對這件事有默契。」

    錄音室版本的作品奇詭聲響用得很多,現場會怎麼處理?「我們把現場演出當成另一件事,當然有它的限制,但沒人說演出要和錄音室版本一樣。」

    在專輯裡為什麼更換了單曲發行時的曲序?「當初覺得第一張一定要是《都市病》,風格比較強烈,但《馬戲團》是故事的前傳,在專輯就把順序調回來。你有沒有發現,專輯從任何一個三首歌章節開始聽,都可以自成輪迴?」

    創作歌詞上如何磨練技術?「我會比較在意文字上的韻律,咬合酷不酷,接下來才是去製造歌詞後面隱含的意義、它夠不夠有暗示性和神祕感。你知道,就很像偵探小說裡面的犯人,會剪報紙和雜誌上的字貼成一封信,那種叫做什麼啊?」

    恐嚇信。「對,我覺得我的文字的思考邏輯比較是這樣,很神祕,但是畫面非常鮮明。」


    這幾年,他失眠,但從未影響到演出,自己也嚇到。有次超過 24 小時沒睡,接著到新竹演出,他照樣能量充滿。「我很喜歡在舞台上,去聽我和團員之間的『呼吸』,大家沒有在彈奏音樂的瞬間。所有人都對在同一個點上的時候,你會聽到別人停頓的時刻,那並不只是休止符,而是在等待下一個一起下音樂的,那個決定的瞬間。你沒有辦法透過樂器、透過言語去溝通這件事。樂手之間有沒有在同一個狀態上、夠不夠信任對方,這些都不是技術上的問題。」

    「技術都是表象,但是你要透過聽感刺激帶給大家的是想像。」

    在沒有答案的、想像的路途上,放盡能量,不要無聊。有能量耗盡的時候嗎?

    「有。但我不會說那是耗盡。我每一天當中都有非常非常低潮的時候、做音樂很痛苦的時候。但是我會接受這件事情,我沒有覺得這件事情不好。你看心電圖,它是這樣上上下下對不對?這才是活著。永遠維持某個狀態的意思,就是死了。」

    他說,他的矛盾永遠會存在,勇者之所以叫勇者,不是因為他戰勝了恐懼,而是因為他接受了恐懼與懷疑一直都會在,卻還願意繼續往前走。


    他收到過一則訊息,是某位外國聽眾聽完專輯後的畫作。畫裡頭有一座雲霄飛車軌道,他的頭被畫成雲霄飛車本人,後面連接著一串看不出是蟲或是什麼的怪物;他的頭上面就長出好幾條蛇,有如梅杜莎,但這列黃宣列車卻奔向前方一顆溫煦的太陽。

    「用音樂和大家做到某種共鳴,這件事情是難以言喻的奇妙。」這是他登台的原因,是他能量的來源,也是他對自己的認同。「也許別人了解我比我自己了解我更深,就是因為我對我自己永遠抱持一個未知,所以我才可以繼續探索。」

    似乎是看開了一切。問他有沒有對目前的自己不滿意的地方,讓人意外的,他說有。

    「就後腦勺吧。」

    「為什麼?」

    「因為它太圓了,讓我沒辦法平躺。」

    攝影棚裡笑成一片。他則浮誇地,搔了搔自己的光頭。






    專訪 YELLOW 黃宣:
    永遠維持某個狀態的意思,就是死了
    https://bit.ly/379fM5n

    視覺統籌、攝影_ 潘怡帆 Crystal Pan
    採訪撰稿_ 蕭詒徽
    化妝_ Yenting Yang
    化妝助理_ 羅翎
    材料協力_ 陳艾德
    攝影助理_ 郝御翔
    棚_ LÄTT Studio
    責任編輯_ 李姿穎 Abby Lee

    BIOS monthly
    www.biosmonthly.com
    instagram.com/bios_monthly
    youtube.com/channel/UCckydP8ziXknEtPcySOlDTw
    line.me/R/ti/p/@bios_monthly

  • 西洋鍵盤樂器 在 Shoppinglin歌唱分享/歌唱教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4-02 18:07:31
    有 20 人按讚


    學錯樂器了厚! (我根本不會樂器,慘

    [容易被忽略的KB手?]

    10幾年前我在學校教課、帶社團…就一直宣導一個觀念,不要只在乎吉他手/主唱,Bass與鼓才是掌控音樂律動靈魂的要角。
    隨著時代轉變、各種因素,我相信今天大家都越來越看重”節奏組”了,最明顯的數據,10年前我帶熱音社,如果吉他手有10個,鼓手大概3個,現在幾乎一樣,甚至某些學校鼓手是最多人選擇的。但弔詭的是,我發現許多社團幾乎沒有KB手,有1、2個就偷笑了。

    10年後的今天,我要說「鍵盤手」,也就是所謂的KB手,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巨人。

    先來聊一下為何台灣的KB手為何如此短缺?

    台灣學鋼琴的人很多,但專精古典的鋼琴手跟現代音樂的KB手是完完全全不同的兩碼子事,完全不同、完全不同、完全不同,講三次。
    這之中最大的落差在於對音樂的「詮釋觀點」與「訓練方式」,古典重視精準的視譜、聽力、高難度的運指技巧、現代重視即興、節奏律動、編曲創作、和弦的彈奏更寬廣自由,這就是為何古典咖很難進入爵士的領域、現代樂手在古典的認知上如同小學生一般…這樣的二元對立,在台灣很久了(笑)。

    為何要提這段歷史呢?因為隨著現代音樂興起、玩團、做場的活動越多,很多傳統的古典樂手想跨足流行領域,不少都吃鱉。
    我看過許多科班出生的人,現場要立馬移調、隨著鼓手換節奏彈法、或空檔要補即興solo...完全被電假的,甚至我還在pub遇過把流行歌整首寫成左右手五線譜照尻的KB手,整整10張大頁,光翻譜就哭出來,他看一下其他老師,無法理解,為何只需要1張A4即可?

    但平心而論,這不能怪他們,因為這是兩種不同領域,沒有什麼強弱之別。或許是因為如此,台灣非常多”鋼琴手”,但在現代音樂/樂團圈的KB手就不多了。

    第二,台灣現代音樂崛起有兩大推力,
    1.西洋樂團掛,從年輕就迷邦喬飛、槍與玫瑰...企圖取經西方搖滾/流行的搖滾悍將。
    2.民歌民謠掛,以詩賦歌,創造出無數美麗民謠的第一代文青。
    這兩股運動裡,KB手從來都不是主角,吉他才是。
    雖然當時做音樂就很多KB元素,但由於取樣技術不如現代,無論是模仿真實樂器、還是創造非真實音色,都比較難讓大眾接受。

    由”產>官>學”一路下放,我今天在第一線教學所看到的情況就是,KB手極為短缺,且學生們多半對KB的概念是完全不足的。
    拉到今日,有趣的是,「KB是個王者」一直在業界是無庸置疑的,但教學端卻兵源短缺,看看音樂教室會報名KB的人數跟其他樂器一比就知道。

    產/學觀念的落差有多大?做場圈我們吉他手常常開玩笑說,「你如果是個厲害的吉他手可能還是會失業,但如果你是厲害的KB手,接場會接到爽」。
    音樂工業亦然,無論是製作、音樂/演唱會總監、編曲/作曲…等這些重要腳色,很多都有黑白鍵底子,就算不會彈,觀念也都有。在國外,樂團團長/領班…很多也都是KB手在擔任,為何如此?這就要從鋼琴這「樂器之王」說起…

    黑白鍵的直觀設計,是它最強的優點,音階、和弦、圖像建構、一目了然,左右開弓10個音儼然自成一個交響樂團,跟玩單線性的樂器相比(一次只能發出一個聲音),學鋼琴的人在和聲建構的起點就領先不少。
    所以你看古典圈,不管主修是啥,鋼琴基本上都算必備,流行圈看看創作型藝人,9成不是玩鋼琴就是吉他,你有看過專長小喇叭的創作型歌手嗎?很少吧。
    .
    再來我要講的是重點,KB今天重要性持續高漲,除了上述,還有兩個原因,
    第一,現代音樂豐富的程度超乎你想像,EDM/MIDI/Program…等興盛,把音樂的層次拉到前所未有的繁複,而這些聲響以一個現場的建構來說,KB能完整詮釋,無論是自然音/非自然音…等各種補強,讓KB在現場演出成為必要樂手。
    左右分鍵、各種疊音…等超強buff技能,能攻能坦能奶媽全方位,「帶一個KB手就等於帶一個樂團」,這句話絕對不假。

    第二,KB由於黑白鍵的便利設計,與現在音樂製作科技緊緊相扣,所以KB手如果要把製作端那塊也算進去,那一個”好的KB手”,絕對在音樂領域裡是個超級重要/且強大的存在。

    有社團學生跟我說,「KB那麼重要,可是我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啊?很多時候就是和弦長~~~~音在那邊壓而已」,會講這種話的就是外行,那個長~~~~音有多重要,整個音牆飽滿就是靠那個長~~~~音,只要是非三件組(吉他/鼓/Bass)的聲音幾乎都要靠KB。
    KB音頻又寬又肥,但又不像弦樂/管樂搶戲突出,完美的在音樂平衡補足和聲缺陷,又可以做出現代音樂的各種聲響,哪裡沒有存在感?

    KB有沒有缺點,當然還是有,
    1.體積,但隨著科技,這已經慢慢被解決。
    2.外型與演出的侵略性低於吉他,但keytar的出現補足這點。
    3.節奏性較弱,這也是我覺得吉他較難被取代的點之一,但KB的和聲屌電其它樂器,瑕不掩瑜。
    4.線條沒有弦樂類比,搖桿的出現略為解決問題,且新世代的模擬弦樂已經很接近類比線條。

    上面這四個缺點,剛好被吉他/搖滾樂這東西鑽出了一個大洞,而搖滾樂又佔據60~90西方流行音樂主軸,所以如果你是玩熱音出生的人,可能會有錯覺以為KB不重要,但~身為一個吉他手,講個玩笑話,論彈搖滾,KB的確只能插花,但除了搖滾樂,吉他可是得靠邊站阿XDDDD~

  • 西洋鍵盤樂器 在 黃中岳談吉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03-26 20:30:00
    有 687 人按讚

    {{ 參. 談談編曲實務經驗 }}_15

    『我…有可能進入音樂行業嗎?』那個從十八歲到二十五、六歲的我,每一天都不停地、充滿懷疑地問著自己。

    我知道『音樂』是老天、父母所給予我的最好的能力 ---比較起我其他可能發展的資質來說,雖然音樂是我最晚接觸的一個領域,但我非常清楚知道,我對於這種『藝術能量』有著非常不同於其他人的『反應』,而且那種反應,常常令我自己有一種『這似乎不是我自身就能產生』的玄妙感;所以,即便我才接觸了吉他非常短的時間,而也不過十七、八歲,還是高二的學生階段,我就已經辯證過:『如果未來要到社會上謀生,我應該要拿我最好的天賦去與其他人競爭』這種簡明的邏輯,也幾乎是在那個年紀就已經做下了人生志向的選擇決定。

    從主觀來說,我可以自己認定『音樂是我最好的能力』這種事情;但從客觀的角度來說,『我的最好,又會是這個世界排到哪邊去了的位置』呢?

    『我一定是不夠好的吧?』…其實那些年我每一次的自問,得到的都是這種非常黑色的自答 --- 如果你身邊的同儕都是類似林正如先生 (『河岸留言』展演、教育系統創辦人,高中同學)、雷光夏小姐 (文青派創作流掌門,高中學妹)這些充滿創作能量的奇才,而走進任何一家的樂器行,都可以看到一堆你叫不出他的名字、但他顯然很有名的吉他、鍵盤高手,張牙舞爪地炫耀著操作樂器的華麗技巧與言談間對於音樂的理解和控制力,『我的最好,又會是這個世界排到哪邊去了的位置』呢?我只能感覺到自己渺小得可笑,用一句現代語彙:『我連他們的車尾燈都看不到』!

    唯一支撐著我的妄想不致於乾涸死去的,大概就是每次聽到七〇、八〇年代那些搖滾、實驗音樂先聖先賢們的曠世巨作時,那種『我好想像他們一樣啊!』的深埋在心中、無聲但巨大的吶喊吧?當我一秒一秒、貪婪地吞噬著這些音樂寶典時,我知道我一定是無法超越他們的,但我可以放任我的想像,想像著他們為什麼構思了這個樂句、為什麼安排了這個樂器、為什麼要這樣說這個故事,以及『為什麼他們可以是他們』。我的想像不一定都能得到現實世界中真實的回應 (特別是那還是一個資訊流通不太發達的時空環境),但那些想像,建構了我自己在音樂世界裡的世外桃源,每一次我在現實世界看到令我沮喪的人、事、物,尤其是那些年齡相仿的天才們又在音樂上得到了什麼進步或展現時,我就會逃回我的世外桃源,然後聽到那個『我好想像他們一樣啊!』的吶喊,一次比一次更大聲地,在我心中激盪迴旋。

    『我一定是不夠好的!但,我可以讓今天的我比昨天再好一點』。在『維特』與『不維特』的煩惱之間,我很幸運地被那種無聲而巨大的吶喊推向了後者的選擇:我當然可以繼續我的悲觀或感傷,但,為什麼不試試看『不要悲觀或感傷』呢?我想要像那些七〇、八〇年代搖滾、實驗音樂先聖先賢們一樣說出他們心中的音樂烏托邦,那,我能做些什麼?

    從那之後,每一天我聆聽著這些音樂,然後規定自己,每天都要寫出一個完整的樂句、Pattern或小小的樂段,才可以結束這一天 --- 那是高三畢業第一次大學聯考落榜之後的冬季尾聲,而春天的到來,還很遙遠……

    這個『每天寫出一個樂段』的訓練持續了好幾年,大多數的音樂內容,都是ㄧ兩天之後我就會不想再提起的『習作』;而每隔一段時間,會因為前面這些『習作』的累積與沈澱,而忽然有了一個比較像樣的『創作』片段,當這樣的音樂產生時,我就會認真練習這些個片段,然後用一臺『四軌卡帶錄音機』(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A1%E5%BC%8F%E5%BD%95%E9%9F%B3%E5%B8%A6 ),將這些音樂紀錄下來。很偶爾地,我會去到樂器行,在把玩樂器的時候,有意無意地將這些音樂片段彈奏給陌生的旁人聽。漸漸地,我注意到那些陌生人的反應也越來越不一樣,雖然我並不覺得他們會喜歡這些音樂,但我可以意識到,他們覺得這些音樂『有點兒不一樣』。

    但真正把這些音樂片段用『一對一』的方式認真聽進去的,是當年剛在錄音室嶄露頭角、但也還在『齊柏林樂器』兼任吉他教職的江建民先生。小江老師後來成為九〇年代華語流行音樂製作圈中最重要、最有創意的錄音吉他手與編曲,他與另外一位神級的吉他手倪方來先生,幾乎界定了一整個時代的華語流行音樂的吉他語彙與聲響美學。而我有幸在小江老師還有時間餘裕的狀態下,受業於老師的四堂吉他課;我有生以來,第一次踏進專業錄音室、參觀了職業樂手的錄音過程,就是小江老師所給予的機會。

    在那之後,我心中的自問自答,從『我…有可能進入音樂行業嗎?』轉而變成『我應該如何進入音樂行業呢?』,雖然,我依然充滿著懷疑……

    [三. 關於編曲開始前應該要會的幾件事]_04 知己知彼

    那個『我應該如何進入音樂行業』的問題,我不知道你會覺得整個問句的『重心』是在哪裡,在我繼續說完這段故事之前,也許你會願意拿同樣的問題問一下自己、然後傾聽一下自己心中的答案?

    而回到當年,我問著自己應該如何進入這個音樂行業時,我第一個思考的面向其實不是『我自己』,而是『這個行業還會需要什麼?』。

    讓我再重述一次:整個九〇年代,小江老師與倪方來先生已經拿下了大多數需要吉他錄製的製作案;同時,市場上還有超過十位以上的錄音室等級的吉他樂手,可以讓製作人有足夠的人才彈藥庫來處理製作案所需,而在編曲工作的需求方面,整個華語音樂最燦爛華麗的鋼琴、鍵盤編曲家陣容正在各個錄音室綻放芳華,這其中的任何一位工作者的音樂學養、實戰資歷,名氣,都不是默默無聞的我所能企及。最簡單、核心的問題就是:『他們為什麼需要你?』

    他們不會再多需要另外一個吉他手的!我知道這個冷酷的現實。

    『我好想像他們一樣啊!』那,我還可以做什麼?

    其實,只要稍微冷靜一點,就很容易看出一個端倪:在那個 Midi 第一次爆發的年代,鍵盤編曲家們用 Midi 樂器顛覆改變了過往純粹只用樂手真實錄音的製作慣性,一夕之間,節奏組型態、管絃樂型態的錄音室樂手突然就失去了原來的工作『被需求』,而當時 --- 乃至於到現在還是 --- 唯一不太能被取代的,就是需要細緻手感的吉他工作者;但這些被大量工作所需求的吉他樂手們,因為每天繁重的工作量,沒有人能夠抽得出時間 (更具體的真相是:他們也不需要) 去瞭解 Midi 這種新型作業型態。因此,這中間出現了一個交叉的真空地帶:市場上沒有一個能嫻熟操作 Midi 的吉他手。

    所以我一定要會 Midi !

    但,這樣真的就夠了嗎?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http://wil891607.pixnet.net/blog/post/36778756-%E5%90%8D%E5%8F%A5%E8%BE%A8%E6%AD%A3%EF%BC%8F%E7%9F%A5%E5%B7%B1%E7%9F%A5%E5%BD%BC%EF%BC%8C%E7%99%BE%E6%88%B0%E7%99%BE%E5%8B%9D%EF%BC%9F ) ,如果『進入這個行業』的確可以視為是一種『競爭』的態勢,我覺得:『我不只要會他們不會的,他們所會的,我一定也得會!』。

    基於上述的兩個思考論述,後來的我,真的到了日本的電玩品牌『SNK』公司學習了 Midi 的知識與操作;回到臺灣的幾年後,第二次進入國際唱片品牌『EMI』製作部。在『EMI』製作部的所有時間,我的工作就是聆聽其他市場上的唱片公司所發行的專輯,做出研究報告,來建議我們自己的藝人產品在音樂路線上的執行策略。那一年多的時間,我聽盡了當時所有發行的華語專輯 (以及為數不少、具有相當指標作用與參考依據的西洋專輯),瞭解每一位製作人、詞曲作者、藝人、製作物的種種細節,而對我最重要的是,我聽到了當時所有錄音室吉他手的所有不同音樂特徵與運用手法,當然,我所能研究瞭解得最透徹的,正是我的老師江建民先生。

    『他們所會的,我一定要會』。為什麼?因為唯有這樣,我才能彈出與他們完全不一樣的音樂內容。

    你覺得市場上、製作人的心裡,會需要第二位小江老師嗎?你就算摹仿得再像,你也不會是小江老師;而如果真的需要小江老師所處理的音樂質感,任何製作人都一定會排隊等到小江老師的空檔的。

    但你必須知道小江老師為何會被這麼多製作人需要,你才能制定出一種有別於小江老師的色彩,但質感可以相互觀照的音樂路線。

    舉例來說:小江老師在處理的木吉他,不論在分解和絃的彈奏,或是獨奏型態的樂句進行,他的音色都是巨大而飽滿的。因為這個特點,我因此所選擇的木吉他鋼弦,是0.13的弦徑,以增加我彈奏的顆粒感。又例如小江老師是一位熟悉錄音製作的樂手,所以,即便是一個不算太複雜的分解和絃,他也會刻意拆成兩把或以上的方式來分次錄音,因為當混音的時候,將這些吉他擺放到不同的『定位』時,會呈現出一種令人驚喜的聽覺經驗,感受到每一個音符似乎都是從難以預期的方向跳進你的耳朵,創造出一種非常寬廣的 Stereo 音像。因為這樣的音樂特徵,在我的彈奏選擇上,我會刻意把也許應該用兩把吉他來彈奏的音樂內容,很努力地都編成以一把吉他來完成,來區別吉他完成度的大色塊差異;而同時,非常努力鍛鍊自己的 Click 精準度,把『那一把』吉他可以用極微小的時間誤差、近乎百分之百相似地重複彈兩次,只是其中一把的調音是標準的440kHz,而另外一把是調成438kHz,然後將這兩把幾乎像是『複製』的吉他放在極左、極右的定位;這種『Detune』所製造的 Stereo 音像,會與小江老師手法的聽覺經驗完全不同,但,都會感受到整個音樂場景被拉寬的效果。

    然後,再加上他們沒時間研究、但我還算過得去的 Midi 編輯能力。

    這段故事差不多也說完了。我只是不知道這對於你會不會有什麼幫助。

    我知道你所將面對的音樂環境,比較起我進入的時間點,已經更形惡劣:完全看不到回饋的商業機制,其實很難維持你對於音樂進程的信心;而音樂閱聽人對於音樂的需求,以及需求的方式,看起來也還蠻令人灰心喪志的。也許正是這些原因,近來,在新世代的音樂創作氛圍中,逐漸浮起了『厭世』的浪潮;而在之前的『做自己』意識,一種在同溫層中相互取暖的分眾、破碎型市場,看起來也好像是未來的一種主流。

    其實,你的灰心程度,與我的年少徬徨,不知你願不願意相信,真的相去不遠。

    我只是很希望,在你的心中,不論如何,都還會有那個無聲、但巨大的聲響,一直讓你在浪潮中載浮載沈的掙扎過程裡,還能有一個『奮力吸一口氣』的生存念頭。而如果你真的還在奮力求取生存著,我希望能這樣告訴你:『當大家都只是做自己的時候,其實,沒有人會看見你』,但如果你願意做一個『因為意識得到別人的存在,而仔細調整、呈現的自己』,你存活下來的機率,會比那些只能單純『做自己』的人要高出許多。

    當大家都可以有同樣的編曲音色、都可以理解相近的音樂運作原理時,剩下的競爭變因,除了天份與運氣,就是你『知己知彼』的『音樂定位研究與分析』的能力了。

    而我希望你能在開始動手編曲之前,就先培養起這樣的能力。

    雖然,我也只能希望著……

  • 西洋鍵盤樂器 在 八三夭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9-03 12:04:09

    #線上 #online #live #最好的結局
    訂閱八三夭:http://www.youtube.com/c/band831tw?sub_confirmation=1
    ♫ 數位音樂串流:https://www.soundscape.net/a/18984
    八三夭IG:https://www.instagram.com/we_are_831


    八三夭 [ 人生就是用來XX的 ] Live Session:
    東區東區:https://youtu.be/PD-tlgLuua8
    自由:https://youtu.be/UD3DvvCIVNU
    最好的結局 10th anniv.:https://youtu.be/0s24o0-QhEw


    八三夭 2021 10 anniv. 十週年復刻之作
    [ 人生就是用來XX的 ] 線上生日趴演唱會 弦樂編制作品


    特別感謝:
    全球人壽
    * 全球人壽「服務接班人計畫」熱血招募中:https://reurl.cc/1YDDQV
    全家便利商店

    #生日趴 #嘉年華 #XX的



    最好的結局
    詞/曲:阿璞

    如果傑克沒有 沉入大西洋底
    如果英雄沒有 捨身炸掉彗星
    如果每個故事 都像賀歲電影
    愛就不會如此 刻骨銘心

    於是 明白我 是經過 的場景
    像配角 襯托著 他和你
    全劇終 燈光還 沒亮前
    我還有 一秒 哭泣

    最美電影 不必有 最好的結局
    最美愛情 只需要 永恆的曾經
    如果心碎 能成全 你雋永劇情
    為你犧牲 是我的榮幸

    還可以成熟的 偶爾互相關心
    還可以像朋友 一起看場電影
    你聊起了過去 我輕鬆的回應
    假裝遺忘不難 沒關係

    曾經 多平凡 多普通 的風景
    多了你 多驚天 多動地
    無奈你 離開我 的生命
    演你和 他的 續集

    最美電影 不必有 最好的結局
    最美愛情 只需要 永恆的曾經
    如果心碎 能成全 你雋永劇情
    為你犧牲 是我的 榮幸

    最美電影 不必有 最好的結局
    最後一幕 不一定 是我守著你
    如果再見 能成全 你小小任性
    笑容是我 給你最後慷慨 的回憶

    最美電影 不必有 最好的結局
    最美愛情 只需要 永恆的曾經
    如果心碎 能成全 你雋永劇情
    為你犧牲 是我的 榮幸

    我的犧牲 能成全 你人生風景
    才是我們 最好的 結局

    才是我們 最好的 結局

    -
    音樂製作:
    製作 | 八三夭、于京延
    編曲 | 八三夭、于京延
    製作協力 | 張哲銘
    和聲編寫 | 李雅微
    和聲演唱 | 鄒謦蓬、李雅微
    現場錄音 | 黃永昌
    混音 | 小橘、賴世凱 NiceGuy

    弦樂監製 | 于京延
    弦樂 | 曜爆甘音樂工作室
    第一小提琴 | 朱奕寧、沈羿彣、陳奕勇
    第二小提琴 | 黃雨柔、駱思云、黃瑾諍
    中提琴 | 甘威鵬、牟啟東
    大提琴 | 葉欲新、張心維
    弦樂錄音師 | 于京延
    弦樂錄音助理 | 徐振程
    弦樂錄音室 | 玉成戲院錄音室

    -
    演唱會製作:
    影像製作公司 | 沙西米影像
    導演 | 一盞
    監製 | 許雅淳
    導演助理 | 范振寗、林鈺瑄

    製片 | 蔡孟潔、小婉
    製片助理 | 蔡長庭、謝孟妘、阿崴
    場務 | 陳涵哲

    攝影師 | 林眾甫、孤單山姆、金勳
    攝影支援 | 廖殷
    跟焦師 | 黃宜璇、林川哲、王奕儒
    攝影二助理 | 李祖源、徐亞崴、張崇文
    攝影實習 | 謝心瑜
    花絮攝影 | 陳家信
    攝影器材協力 | 妄想機影音製作

    燈光師 | 楊景浩
    燈光助理 | 楊朝翔、呂佑凱、鄭誌元、連逸翔
    燈光、場地器材協力 | 阿榮影業股份有限公司

    舞台設計 | 樂視野視訊、鑫鋭結構
    投影設計 | Ardent Wei

    美術 | 曾筱芸
    美術助理 | 胡薰予

    剪接 | 一盞
    剪接助理 | 林鈺瑄、范振寗
    字幕 | 謝孟妘
    調光 | 一盞

    九巴 | 廖桑車隊
    特別感謝 | 勝哥、亮哥、王丞宇、藍嘉祺、琥哥

    主辦單位 | 不搖就滾、KKLIVE
    冠名贊助 | 全球人壽
    主力贊助 | 全家便利商店
    製作單位 | 沙西米影像、KKLIVE
    媒體協力 | KKBOX
    直播平台 | KKTIX虛擬場館
    指導單位 | 文化部
    特別感謝 | 滾石唱片

    出品人 | 黃振峰
    監製 | 宋狄峰、林怡君、蘇嘉威
    企劃統籌 | 徐南豪
    執行經紀 | 阮珮華
    專案統籌 | 楊勝傑、賴怡臻
    製作協力 | 楊凱婷
    商務拓展 | 王姿予
    策略發展 | 張彤語
    行銷宣傳 | 呂淑綿、林冠羽
    影像企劃 | 何晏瑋
    售票直播協力 | 蔡茹茵、林庭瑜

    製作 | 八三夭
    編曲 | 八三夭
    [最好的結局] 編曲 | 于京延
    [Intro+東區東區、不是男人] 編曲 | 梯依恩
    製作協力 | 張哲銘
    弦樂 | 曜爆甘音樂工作室
    小提琴 | 黃雨柔、駱思云
    中提琴 | 潘自琦
    大提琴 | 葉欲新
    錄音 | 八三夭
    現場錄音 | 黃永昌
    現場技師 | 張哲銘、松浦雅鳴
    混音 | 賴世凱、小橘
    Programmer | 賴世凱、黃韋嘉

    音響工程 | 艾森音響
    樂器贊助 | 凱德森樂器

    八三夭 造型 | 李懿格 YIKOLEE @李懿格造型工作室
    八三夭 化妝 | 張椀雁 Karen Chang @PrettyCool 美少女工作室
    八三夭 髮型 | 王志峰 Mountain Wang @大山髮品

    主視覺設計 | 吳建龍、畢展熒
    主視覺攝影 | 何晏瑋
    視覺設計 | 閔式程
    平面攝影 | 周浩詠、馮義瑋

    八三夭是
    團長 / 鍵盤 | 小橘
    吉他 | 劉逼
    貝斯 | 霸天
    鼓 | 阿電
    主唱 | 阿璞

    特別感謝 | 夭怪們

    -
    訂閱我們的頻道開啟小鈴鐺:
    https://www.youtube.com/c/band831tw?s...
    831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we_are_831
    831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band831tw
    831 Line ID:band831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