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補語受詞差別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補語受詞差別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補語受詞差別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補語受詞差別產品中有15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吳軒 Wu Xuan 手工皮包創作,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抄襲?模仿?侵權?不要偷換概念~~】 好好的為什麼要突然PO這篇文? 最近除了[刻在]這首歌抄襲風波外, 又陸續有不同領域的作者被爆出疑似有該情況, 最大的就屬某LINE插畫貼圖的事件。 因為當事人可能的抄襲對象,是美國動漫公司, 所以就有某爆料人FB的PO文中(好像其他人在Dcar...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https://pros.is/SPQZ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3hUVtIhDZ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QWLR2 【10/...

補語受詞差別 在 Joe English|林軒英文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03 20:22:07

《110年指考翻譯兩題-參考解答》⁣ ⁣ 1. 很多人好奇今年年初在美國破紀錄的低溫是否與全球暖化有關。⁣ ⁣ 基本上我一定會拆解句子,抓出翻譯結構、注意時態、語態以及詞性對照,再代換字眼,先求對再求好。⁣ ⁣ 以第一題來說,⁣ 「許多人」主詞,「好奇」動詞,「今年年初在美國破紀錄的低溫是否與全球暖...

補語受詞差別 在 Chris English 多益檢定|文法核心力|生活英文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7-11 08:42:34

✈️表示到達應該要用arrive at還是reach at呢? #單字原來如此系列 今天要教一個看似很簡單的動詞-到達,相信arrive大家已經都很熟悉了,另外表示觸碰到、聯絡的動詞reach也可以作為到達的意思,不過在用法上卻和arrive不太一樣,趕快往左滑👈看看兩者接續結構上的差別吧! ...

補語受詞差別 在 ?花花???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09 08:58:17

#花花的育兒日記 👉滿1Y6M的阿烏 #成長日記 ✔️這個月單字量爆掉,但還沒辦法整句句子,什麼好奇、暗暗、好吵、櫻桃、外面、生氣、痛痛、雞雞、愛睏、可愛、害羞、擦藥、好燙、好吃⋯⋯一大堆單字都會一直重複講,這個月剛好語言小爆發每天都會新增好多單字。 我也會跟他解釋意思他就會應用。 發現小孩在學...

  • 補語受詞差別 在 吳軒 Wu Xuan 手工皮包創作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07 18:49:32
    有 474 人按讚

    【抄襲?模仿?侵權?不要偷換概念~~】
     
    好好的為什麼要突然PO這篇文?

    最近除了[刻在]這首歌抄襲風波外,

    又陸續有不同領域的作者被爆出疑似有該情況,

    最大的就屬某LINE插畫貼圖的事件。

    因為當事人可能的抄襲對象,是美國動漫公司,

    所以就有某爆料人FB的PO文中(好像其他人在Dcard也有)

    用我的事件來舉例,說迪士尼對侵權有多嚴~~~

    我也是朋友剛剛跑來貼給我看才知道。
    -
    -
    對一個創作者或設計師來說,

    被指控、影射「抄襲」是很嚴重的指控、恥辱。

    你說我史迪奇包「侵權」OK呀,

    但你在罵的人他是「抄襲」耶?

    乾我屁事啊XD?

    不過我相信該PO文者對我並沒有惡意,

    或者只是對「抄襲、模仿、侵權」的定義不是那麼明確。

    並且他發文針對的對象與事件也不是我,

    應該只是剛好PO文時拿我來舉例而已~~

    但我覺得擺在一起討論,難免容易被聯想、劃上等號,

    所以想想還是要來解釋一下這個概念,

    並且做為跟迪士尼打過交道的老前輩(被打),

    來順便跟大家科普一下XD
    (該文章我貼在留言處)
    -
    -
    首先,「抄襲」、「模仿」、「侵權」

    是完全不同的三件事,我們一個個說:
    .
    .
    .
    「抄襲(plagiarism)」

    像是論文發表抄襲、歌曲旋律抄襲、服裝設計的抄襲等等。

    看到人家作品的手法技術、核心概念的成功,

    或者是其商業模式、產品的市場反應很好。

    就偷偷摸摸的、換湯不換藥的搬來用,以謀求更大的利益。

    並且最好不要被人發現。(重點)

    比較接近於「剽竊」,是一種在職業上比較不道德的挪用,

    所以「抄襲」這個詞,通常是比較貶意的。

    更甚者,像是喬X體育這種,

    LOGO故意搞得很像,讓想買NIKE的人買到他們的東西,

    這也是比較接近抄襲的定義,或者我們會叫他「山寨」XD。
    -
    -
    -
    「模仿(imitate、mimic)」則是中性的詞語。

    例如最近有個網路主播模仿柯文哲唱歌,

    (請搜尋:柯文哲 105度 真的超像XDDDD笑死)

    或是媽媽做HelloKitty的菜色讓女兒帶便當、

    萬聖節扮成無臉男、Cosplay成海賊王拍照等。

    你不會覺得這些東西很不妥、很丟臉,甚至可能自己都曾做過,

    因為這就是一種廣義上的「二創」。

    也就是把他人既有的作品當作主題元素,

    用不同形式的作品去延伸、表現出來。

    前提是大家都知道你的東西從何而來,

    所以大家看你的角度也跟抄襲完全不同,

    抄襲時會很怕被抓到,還要遮遮掩掩欲蓋彌彰;

    但模仿時(或者說二創時)卻是完全相反,

    你模仿的越像,或者在其基礎上融入自己創意,

    反而代表你越有才華。

    就像你也不會說陳漢典在抄襲DJ Dennis吧?
    (他就是故意要模仿啊,他還怕你不知道他在模仿誰勒~)

    不然《貓》劇的演員就是在抄襲一隻貓了。
    -
    -
    -
    所以,同樣都是學火影忍者:

    『大量將該動漫角色,融入自己的插圖創作,還出馬克杯、滑鼠墊、LINE貼圖等周邊,說我這是"台影忍者"。』
    v.s.
    『學火影忍者雙手擺後面跑步,大喊:「我是佐助!!」然後還用手裡劍扔你。』

    你覺得,兩者的意義會是相同的嗎?

    何者是抄襲?何者是模仿呢?
    -
    -
    -
    好,上面兩個搞定了。

    至於第三個「侵權」又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喔。

    侵權是種比較偏向法律上的用詞,

    跟抄襲、模仿可以並存,也可以完全無關。

    例如你走在路上拍人家臉,拿去做商業用途,

    不是抄襲,也沒模仿,

    可是侵犯了肖像權,那他可以告你,

    這種東西就叫「侵權」。

    而在法律上要認定是否侵權,

    是看既定的事實,而不是你大眾的觀感。(重點喔)

    所以很多山寨貨,一看就知道他是在抄襲某某某,你知我知大家知,

    但他一定侵權嗎?不一定。

    他可以巧妙的避開LOGO、註冊過的印花、或者專利,

    再硬坳說:這好像有點像,但還是不一樣啊!

    這會讓受害品牌很難在法庭上舉證指控他侵權。


    所以極端來說,

    即使律師主張:「作品沒有明確的侵權事實。」

    也不代表,你沒有抄襲的意圖或行為。
    (可能只你抄得有技巧,沒讓人抓到把柄罷了)

    反之,判決說:「作品有明確的侵權。」

    也不等於你就有抄襲、或剽竊了人家概念來用。

    例如你在Youtube上cover別人歌曲,

    可能尚未跟原作、唱片公司、詞曲創作人談好版權問題;

    或者你做電影懶人包解說影片,節錄原作大量的影音素材等等。

    這些行為都可能有侵權疑慮,

    但跟「抄襲」這件事其實比較無關。

    以古X莫來舉例,

    大家可能說他侵權,但你見過有誰說他是抄襲的?

    事實上,他侵權的方式也是侵的挺「原創」的,

    都是別人在抄襲他XDDD
    (畢竟這種詼諧、嘲弄式的電影解說,他可能是最早出來做的)

    所以,以上就是「侵權」與「抄襲」的不同。
    -
    -
    -
    P.S.我當時在事務所與兩個律師聊了一下午,

    幾乎把抄襲、版權相關的問題能問的都問了,

    我想我的轉述的說法,應該是有說服力的吧XD
    (只差請律師們來背書ㄌ,但感覺要錢ㄟ==)
    -
    -
    -

    好,最後給新朋友補充我與迪士尼的懶人包:

    去年我用"史迪奇"與"鴨嘴獸泰瑞"做了兩個造型皮包,

    我當初覺得作品的觀賞性應該很強,

    並且要把2D的圖像,用皮革這種平面素材,去做成3D的包款,

    還要把精品流行皮包,做成卡通風格,

    這是具有非常大的挑戰性的事。

    不但要能做得出來、還要夠像、神韻到位。

    光是那個超大耳朵,要怎麼做才能不垂下來,我就搞了非常久,

    我只能說,我最後成品那是真的像。
    (我無法貼圖或影片,自己GOOGLE吧)

    作品做好後我就PO到FB跟Youtube給大家看。
    (影片沒開營利,作品也沒販售、也沒用它來教學。)

    然而後來過沒幾個月,

    迪士尼的律師就發函過來,說這樣是侵權請我配合下架。

    即使我沒有營利行為、自己也下了很多苦心,

    可是在「未經原作、或版權持有者的同意下」,

    的確就是有侵權疑慮嘛~~

    畢竟,這個作品會受到大家喜歡,

    很大程度上,的確沾了他們的光,

    佔人家便宜,還跟他們上法院輸贏,也太荒謬ㄌㄅ?

    所以最後我們就和談收場,算是皆大歡喜。
    -
    -
    -
    那我想解釋的就是:單就迪士尼事件來講,

    確實有嚴重的侵權嫌疑,

    但我的模式跟「抄襲」還是有很大的不同。

    如果把皮革換成紙筆,史迪奇換成蠟筆小新,

    想像我拿紙筆畫好一張圖後,然後拿給你說:

    「你看我畫ㄌ蠟筆小新。很像吧?」

    ……這哪門子抄襲XD

    所以,請不要把這兩種概念混唯一談啊~

    我可不想被扣一個抄襲的帽子啊,很冤啊~~
    -
    -
    -
    這一年來,我繼續做我的事,其實這事也沒再拿出來講過,

    因為事情始末就很單純:

    雙方當時透過律師聯繫,我也覺得對方言之有理,

    接著我就發聲明解釋,隨後把東西下架了~

    迪士尼既沒告我、也很友善,大家積極處理、握手言和。

    雖然說有些公司鼓勵二創,支持Cosplay、同人誌這類作品,

    例如前陣子網路上各種作品洗版的「天竺鼠車車」,

    網路上一堆有用羊毛氈、用保麗龍、

    甚至還有把整台車包住的作品。

    我也有朋友去問過,

    他們官方對於二創的態度就是樂見其成,

    因為這也是間接幫他們作品宣傳。

    但迪士尼這種量級的企業,自有他們的考量,
    (他們哪缺你那點小流量haha)

    捍衛企業價值也好、角色形象也好,

    人家不想要你二創,我們該做的就是尊重~

    哪有什麼好坳的?

    甚至至今我都覺得他們有大企業風範,

    不會跟你鑽牛角尖,或借題發揮、獅子大開口、提出不合理要求,

    他就是適度的警告,只要你能理解配合,

    他願意點到為止,也捍衛了他們企業的立場。

    我自己學到一課,也拍成影片跟大家分享這件事,

    這樣事情就落幕了,皆大歡喜,不是很好嗎?

    我的態度在當時的影片已經表達的很清楚了。

    關鍵字就是:不要把簡單的事情搞複雜。

    有興趣的自己看,就這樣xd
    https://youtu.be/fSlg70JjHyc
    -
    -
    -
    P.S.
    大家都看過的泰國創作者Lowcostcosplay 低成本Cosplay

    同樣都是二創,

    差別在我用牛皮創作、他則是用自己的肚皮haha

    他的取材對象就比較高招,

    他去模仿鬼滅之刃、模仿海賊王、甚至模仿金正恩,

    但他才不會自找麻煩,去惹你爺爺迪士尼或任天堂XD

    你各位趕快學起來!
    -
    -
    -
    最後,該篇PO文所提到的LINE貼圖抄襲事件,
    我不是他們的粉絲,也沒特別關注這件事,
    所以也沒啥好評論的,
    我只想說:想想怎樣是最好的結果,該幹嘛就幹嘛吧XD

  • 補語受詞差別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28 04:54:35
    有 1,571 人按讚

    #神父的鹽
    .
    給台派女生的注意事項:
    .
    1. 當你看到有個男的很會做菜,又常把他做的美味菜餚po上臉書,贏得其他女生的讚賞,這可能是一種討好女生的方式,你按讚的時候可能要想一下,那份材料可能是別的女生買的,而準備要跟他一起吃,看到他的這樣的行為,敢怒不敢言,心裡在淌血.
    .
    2. 這是一個中央廚房的概念,他是個能幹的廚師,他不錯的廚藝來自於他的經驗,他做的便當可能不只給你品嘗,還會幫別人外帶一份,不只妳,還有她,還有她.
    .
    3. 當他擅長用AA制,甚至是超AA制,出去吃飯請妳出錢,補上一句「女性能力比我強,我不介意」,並稱這就是男女平等,性別平權,請不要懷疑,這不是平權,這是他想佔妳便宜.
    .
    4. 如果他曾經騷擾其他的人被爆料,但受害者無法採取有效的法律行動,這不代表他被誤解,可能代表他很會打官司,很會恫嚇其他女生,甚至還會有不了解的女生幫她說話,她們都很可能是被害者,已經被害和即將被害的差別.
    .
    5. 暖男是膚淺的代名詞,一個真正的暖男不會把暖掛在嘴邊,甚至,有時候他們會顯得冷酷,真正的暖男是80%的好天氣,20%的陰鬱,他們對人們溫柔是因為他們具有同理心,而這是一件很累的事,如果一個人讓妳感覺百分之百的暖,那可能是他學會了某種制式的人際規則,他會時常展現自己的脆弱面,這是為了博取同情和信任,而這些,都會是他的養分,用來滋潤他免於被懷疑的妝容.
    .
    6. 暖是不經意的流露,不是一種偽裝,越伏低的姿態,越顯出背後隱藏的欲求,有一種暖,是計算著可以得到多少東西的暖,有一種暖,是盤算著如何傷害別人而自己免於被傷害,越暖,想拿的東西,越多,想造的孽,越深.
    .
    7. 不要相信開放式關係,相信承諾,一個連承諾都給不了的人,代表他心裡有鬼.一個被承諾的關係是關係,不能被承諾的關係也是,當一個關係從他開始發生了以後,它就是,如果它被人弄得面目全非,弄得模模糊糊,弄得不能界定,代表它只想要關係中的歡愉,而不要關係中應該承擔的責任,而妳知道的,sister,每個人對別人都富有著責任.
    .
    8. 當牠想要跟複數以上的人發生關係,對牠來說,最好的方法是,永遠不要承認任何一段關係,當牠說,牠想真心對妳好,想照顧妳,就表示牠想要男女朋友的關係,這就像一隻跳蚤想要跳到白皙的大腿上,當牠不是男女朋友,卻做著男女朋友會做的事情,不要讓牠跳過去,跳過「男女朋友」,如果牠是真心的,牠就不會跳過去-「為什麼一定要進入典型關係」,可以是對妳額外的好處,也可以是搶奪妳的東西後,逃跑的藉口.
    .
    9. 同理,說著「我不擅長談戀愛」的人,很擅長談那種「撕毀對方的戀愛」,當牠撕毀了一個又一個,無數個遍體麟傷的女孩,牠可以這麼宣稱「我不擅長談妳們期望的那種戀愛」,換而言之,牠是沒有資格談戀愛的人,但牠卻站在那裏,牠擅長的,是談無數個不正常的戀愛.
    .
    10. 說著「我沒有什麼戀愛經驗」卻不斷談戀愛的人,牠不是在談愛,是在談自己的戀物癖,把所有人都物化一個個物品,就像小孩玩著洋娃娃一樣,玩壞了,再換一個,永遠都在「學習」,永遠都在累積「經驗」,永遠都在探求「怎麼經營一段關係」,牠永遠都在當一個孩子,當一個學生,但牠是一個成年人,距離20歲已經十分遙遠,這代表牠想要不斷的犯罪,等牠學會了,就是牠坐牢的時候,戀愛,不是把人當實驗品,用完就丟棄,那是人的身體,不是作業簿,在上面學著寫字,寫完了,就換一本....「我已經有所成長了」、「我學到了新的一課」,拜託,那是別人的人生,別人的尊嚴、自主,不是你學習的工具,任由你嘗試錯誤,滿足自己,你應該把自己關在地牢裡,接上電線,玩80年代的電子純愛遊戲,不要見任何人...你懂嗎?你應該在家裡騎木馬,用手吸吮著指頭,發出咩鋪咩鋪的聲音,抱著媽媽的大腿哭泣,不是嘗試去碰任何一個女人.
    .
    11. 沒有什麼戀愛經驗的人,就沒有什麼戀愛經驗,更無從去傷害別人,我們不會相信一隻山老鼠說「我沒有什麼伐木經驗」,我們不會相信一個口袋鼓鼓的小偷,說「對不起,我沒有付錢的習慣」,前者,是屬於熱愛森林的人,後者,是屬於富有的人,他們不屬於Lier.不擅長談戀愛,就不要談戀愛,不會經營男女關係,就不要去碰任何一個女人,做人,要有自知自明,如果只是一個會走會動會用陽具傷害人的機器,你應該做的,不是去傷害別人,而是試著約束自己不要讓其他人受傷害,或許可以拿個橡皮筋綁住老二,讓牠永遠不要再勃起.
    .
    12. 沒有顧全大橘這種事,sister,遇到這種話語,你應該要吐一口口水,說聲「我呸」,不管你是哪一個黨派,沒有「別讓敵營撿到槍」這回事,別讓敵營撿到槍,所以就不斷對內開槍,一邊開,一邊喊「別讓敵營撿到槍」,這代表什麼?這代表我們之中出了一個叛徒,我們任由他不斷傷害自己的同伴,並且庇護他,這等於鼓勵他繼續傷害-如果一個組織容忍這樣的人,支持自己的女性都會消失,這個組織也必然腐敗,牠的存在將會是為了一群既得利益者,犯罪預備軍,而不是弱勢,受到傷害的人,一個不能使他人得到拯救的政黨,放任自己的支持者不斷被傷害的政黨,沒有存在的意義.
    .
    13. 不用一直忍耐,sister,忍耐有時候是為了要自我保護-請在這個前提之下,用各種方式,試著,努力的說出真相,哪怕是嘶吼也好,一點一點的,吶喊出來,你知道的.
    .
    真相永遠是最好的解藥.
    .
    給台派的男生的注意事項:
    .
    1. 如果你差點弄死一個女孩子,千萬不要對她說「我沒有惡意」,
    .
    你有,你就是有.
    .
    brother.
    .
    .
    【贊助神父的菸 說出心裡的話】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 補語受詞差別 在 Terry&Friends程天縱與朋友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23 15:08:17
    有 161 人按讚

    《怕死、怕失去自由、怕害到別人的人文詮釋》 /曾昭旭

    曾昭旭老師是我高一的國文老師,當時對老師的崇拜,幾乎讓我在高三分組的時候,認真考慮要報考師大國文系為第一志願。

    雖然最終仍然跟著大潮流走,念了理工,但是影響所及,我在大學一年級的中文課,只會用文言文作文,我的大學同學們應該都還記得。

    感謝社群軟體平台的幫助,在我退休之後,加入了高一同學會的Line群組,又與曾老師聯繫上,得以經常閱讀到老師所寫的文章,私下也會向老師請教,得到老師的指點。(如果想要了解曾老師的話,歡迎自行Google上網搜索。)

    我今天看到老師的一篇文章,談到中西文化對此次疫情的影響,在美國和台灣出現了截然不同的做法。老師從文化的角度,來分析兩者的缺失,並提出撥亂反正的辦法。

    徵得老師的同意,與我的臉書朋友們分享。大師之作,切勿錯過。

    《怕死、怕失去自由、怕害到別人的人文詮釋》 /曾昭旭

    1.不同文化有不同的怕

    回顧疫情,會發現一些很有趣的中西差異:

    首先,關於戴口罩,台灣可能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地方。加上勤洗手、少出門、與人保持安全距離,合稱防疫新生活。這種軟封城可說是繼上階段的成功加零之後,今年五月以來僅花70天就能把這波疫情壓下來的主要因素。令國外輿論在譏諷台灣過於自滿之後,不得不再度稱讚台灣的防疫能力。而反觀西方人則是對戴口罩非常反感,視為妨礙自由與人權。即使疫情高張,病亡甚眾,仍然要走上街頭遊行抗議,或者不戴口罩群聚飲酒(許多西方人視上酒館為生活必備)。頗令台灣人感到不可思議。

    其次關於打疫苗,台灣人多半非常緊張怕打不到,以致連少量殘劑都爭先恐後搶打,天天質問政府為什麼不早買夠疫苗?反觀西方人(如美國)卻疫苗過剩,要用種種方便服務、實質獎勵吸引人民來打;卻還是有一半的人質疑疫苗,選擇不打。以致美國至今完成兩劑疫苗的覆蓋率才50%左右,難以達成群體免疫。也讓台灣人感到匪夷所思。

    試問隔一個太平洋,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呢?雖然因素甚多,但主要的恐怕還是文化差異,才使得台灣人(代表中華文化)和美國人(代表西方文化)普遍所怕不同,所以面對疫情,也才有這麼不同的反應。

    這文化差異我們很容易想到的就是中國人包括台灣人比較戀生怕死。這看法雖然似嫌粗糙,卻並非沒有道理。中國人常諱言死(連醫院大樓都沒有四樓),俗語更是直說「好死不如賴活」。真的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會賴活的人,無論環境多麼惡劣都能堅靭地活下去,人還愈活愈多。即使病痛纏身,常跑醫院,每天吃一大堆藥,還是要活。就更不用說病危之時,家屬幾乎無例外地要求醫生用盡一切手段去急救挽回了(而不管是否徒增病人的苦痛)。所以在台灣,洗腎、葉克膜、達文西手臂、鼻胃管灌食、插管、CPR急救等等都有濫用之嫌。遂產生醫藥愈發達,不健康餘命愈長且愈苦痛的荒謬現象。真是執著於賴活到完全沒道理的地步了!那麼,過度緊張於執行防疫新生活是否也是其中一環呢?

    當然,這種戀生怕死的所謂文化影響,早已不是中華文化的本來精神。相對的,西方人愛自由而不在乎染疫死亡(所謂不自由 毋寧死),延伸到也不在乎傳染給別人害別人死亡,其實也已經是西方文化精神的墮落;變質為寡頭的個人主義,也並沒有比中國人的戀生怕死好到那裡去。總之,只要是從怕出發,不管是怕死還是怕失去自由,都一樣是文化的變質墮落;只是因文化性格不同,所以墮落也有不同形態罷了!

    2.文化精神異化變質衍生種種心理恐懼病痛

    原來中國人容易戀生怕死,是因中華文化根本就是一種生命精神,引申之也包括道德精神。狹義的生命精神是指一種肯定生命的存在與求生存的靭性彈性、適應力包容力;用一句白話表示,就是「無論如何都要活下去」。但廣義的生命精神則要進一步問活下去所為何來?答案就是去創造生命存在的意義價值,或說去立人達人愛人,亦即充分地自我實現。此即名曰道德性或理想性。用一句白話表示,就是「一旦活得下去,立刻就要求要活得優美」。亦即:生命主體性一定要自覺地發展出道德性來,才是真正的主體性(真我);否則,停留在努力求生存而忘了善用生命以創造意義與愛,生命精神就會失落,退墮到以維持形軀肉身的生存為唯一目的,遂衍為荒謬的戀生怕死心態。其所以荒謬,即在長生永不可得,戀生終必無望,所執只是假我。於是怕死之情也就永不能解除;人生將永只有苦而無樂,反成生命的實質否定。以否定生命(放棄意義之創造)來貪愛生命,此所以為矛盾荒謬也!

    至於西方人之愛自由,首當釐清此所謂自由到底是指什麼?原來和莊子所謂逍遙、佛家所謂自在大大不同,而實指一種生存權或基本人權。如羅斯福總統許諾美國人四大自由,總言之實即生存權也。又如西方許多國家的國歌,歌詞大都提到與敵人鬥爭以爭取自由,甚至充斥血腥殺戮(法國國歌足為代表),主題實即國家民族之生存也。但此所謂生存,意思卻和中華文化脈絡下的生存不同:中國人是指素樸的形軀生存,意義是好活用此身以進行道德創造。但在西方文化(姑以基督教文明為例)的脈絡下,人身並無主體的身分(上帝是唯一的主),而只是上帝的工具。上帝頒布律法與上帝之國的藍圖,人則納入此律法結構中享生存生活之權利以盡為上帝服務以依上帝藍圖建構地上之國的義務。換言之,人的自由只是上帝誡命與法律規定下的行動自由(可稱為廣度的自由,與中華文化脈絡下之心靈主體自由或深度的自由不同),目的是藉此善盡待奉上帝的義務。因此,若忘記善盡作上帝博愛工具的責任,自由便會退墮為自我中心、自私任性,到玩法弄權,背叛上帝律法的地步。這當然是西方文化精神的變質異化,於是神化為魔,假冒上帝之名而實行魔鬼之事。西方近代的帝國主義、殖民主義,掠奪世界資源以自利,皆其流也。

    3.文化退墮之病仍當用文化療癒

    以上分析中西文化異化退墮的不同脈絡,而同歸於有所怕的虛弱心理。而不管怕什麼,都可總說為怕死(請參考前著《論生與死的詭譎相即》一文),亦即怕我之不存在;只是西方人的存在觀是「我自由故我在」(自由本質即生存權),中國人的存在觀則是「我活著故我在」(活著即一切可能之基礎)罷了!

    而不論中西,其生命的存在都是要指向意義價值之實現的,差別只在實現的形態不同;在中華文化是善用形軀以作道德創造,在西方文化則是享自由人權以盡為上帝愛人工具之義務。所以,當其退墮為執小我自私的時候,都同樣會有假上帝或道德之名以自我文飾的虛偽。在中華文化脈絡是假借仁義之名而實則忘義逐利(孔子云:「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在生活中,無論親子友朋乃至政府人民,口口聲聲為你好而實則以威權干涉宰制,不知尊重人權者多矣。在西方文化脈絡,則是假冒上帝之名而實則叛神歸魔(如浮士德出賣靈魂與魔鬼交易);在社會與國際,自以為秉上帝旨意而對異國異族異教徒橫施歧視侵畧迫害滅族之暴行,不知衆生平等,皆當為上帝之博愛所蔭庇者亦多矣!於是落到疫情的面對,在西方美國,遂有將自我自由無限上綱而敵視戴口罩者、排斥亞洲裔(誣之為病毒源頭)之表現。在台灣,則有將戴口罩以免害別人被傳染之道德立場無限上綱,自居於道德優位而對不戴口罩者輕予指責,橫加干涉,教訓之餘,甚至還施予霸凌懲罰。這些實都是假自由假關懷、假正義假道德的表現,雖中西形態有異,其屬假冒為善則一也。

    那麼,對這些因文化精神泯失扭曲變質而形成的病痛(其病徵則可總結為怕之一字,即《大學》所謂:「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也),要如何才能得到療癒呢?而答案無他,就是回到文化發展的堵塞處重新求其通罷了!在此要點有二:一是問你的文化發展是因何堵塞的?二是那要如何才能彌補前愆重新走通?

    先說中國文化這一面,問題乃出在由內聖(個人心性修養以成為仁者愛人的君子)跨到外王(事實上能普遍且有效地愛到眾生)時被卡住了,使得愛傳不過去,或在傳過去時愛變質為非愛。為什麼會如此?則因太容易用愛籠罩一切(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而忘了現實上人我有別,當尊重對方的人權或自由意志。遂導致以道德、以義理、以愛傷人,而受傷者還得因感情故委屈忍受。子女忍受父母,父母也得忍受子女,愛之互動竟成互相折磨,遂成中華文化體中的普遍陰暗。那麼當如何彌補此文化體的漏洞呢?簡言之就是當從西方文化得到尊重人權(西方文化脈絡下之廣度自由)的啟發與覺悟、肯認與實踐。由家庭以至於社會、國家,次第皆然;然後從修身開始推擴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外王事業才能走通;這當然進一步包涵現代社會、政治體制的合理運作,即所謂民主也。

    再說西方文化一面,問題乃出在人僅自居為上帝的工具與僕人,生活在依法行政的體制運作中,只與認知理性相關,卻把價值問題丟給宗教,感情問題丟給文學藝術,自己只屬宗教文學藝術的受蔭庇者或受益人(西方人普遍有對教士與文學藝術家的崇拜情結),而不知自己也可以是生命感情與道德價值的主體(這當然須經一番自覺的工夫修行)。於是生命主體沈隱成為佛洛伊德心理學中的黑暗本我,當宗教法律與文學藝術的帶領薫陶力衰退,便會冒上來成為自利相爭的亂源。何止遺忘上帝的仁慈(仁慈更高於正義),更且將自私自利合理化為生存競爭的正義(達爾文的進化論、美國理直氣壯的所謂國家利益、美國優先)。遂致擾亂世界,各奉自己的上帝伸展自己的權利,而難以分辨誰屬上帝誰屬魔鬼了。那麼當如何彌補此文化體中的漏洞呢?簡言之就是當從中華文化得到主體自覺(中華文化脈絡下之自由,即道家禪宗之深度自由也)的啟發與覺悟、肯認與修行。啟動仁心的自覺,以培養根本自信,拓展宇宙心胸,超越一己一族一國一教的局限而直通上帝博愛的本懷,以天下為己任,為萬世開太平。這樣才能真走通依上帝心中的藍圖(大同世界?)以建設地上之國的康莊大路。

    當然,以上提示的彌補療癒之道,實質上就是中西文化兼取其長的會通之路。這激盪會通事實從馬哥孛羅、利瑪竇東來就開始了,其間迂迴曲折、辯證跌宕,至今未已,也許才是又一波的方興未艾,而必蔚為未來世界文化發展的主旋律,吾人且拭目以觀,靜心以待。

    2021-8-22 4300字

  • 補語受詞差別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7-15 19:00:13

    【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https://pros.is/SPQZ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3hUVtIhDZ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QWLR2

    【10/13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0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為你更新,結合心理跟生活的真實運用,陪伴你每天進步一點點,如果你每天都想要有所進步的話,那就請你一定要訂閱我們的頻道哦!

    我們常常會用「溫度」的比喻來形容跟一個人的相處,比如說,「這個人說的話讓我的心暖暖的」、「這個人好溫暖」或者是「這個人好冷漠」、「這個人像冰塊一樣」、「像個冰山一樣」,你知道嗎?這樣的一個說法它不只是一個隱喻,他還是我們真實對溫度,不管是自己的體溫還是室溫的感知。

    聽到這裡你可能有一點點無法理解,我用一個實驗來跟你分享,讓你感受一下,其實我們對待他人的方法或者是他人對待我們的方式,的確會影響到我們對溫度的感知哦!

    這個實驗是心理學家齊普・威廉斯(Kip Williams),他設計了一個叫做「電子球」(Cyberball)的電腦模擬遊戲,在這個遊戲裡面呢,有三個火柴人丟球給彼此,而每個受試者哦,都由一個火柴人所代表,然而這個遊戲玩到一半的時候,它分成兩組,一組是「拒絕組」,另外一組是「接納組」。

    如果你被分在拒絕組,那麼這三個火柴人當中,另外兩個代表「其他人」的火柴人就不再把球丟給你,他們只是一次又一次的對彼此玩傳接球的遊戲,把那個代表「你」的火柴人晾在旁邊,讓你覺得有一種被排擠的感覺。然而如果你被分到接納組的話,那麼這三個火柴人就會彼此跟彼此進行隨機的傳接球的活動,你在這裡面完全不會感受到被排擠的感覺。

    雖然哦這是一個不起眼的電腦遊戲,甚至於你根本不認識另外兩個玩家,但是如果你被排在排斥組的話,你仍然在感受上會覺得有點難過。

    如果用這樣對比的話,被接納就是一種人際的溫暖,而被拒絕就是一種人際的冰冷。接下來就是這個實驗的關鍵了,當這個遊戲結束之後,除了問所有的受試者對於實驗室一些無關痛癢的問題之外,也請他們估計實驗室的室溫。

    那些相對感受到人際溫暖、沒有被排擠,被接納的受試者來說,他們感覺到的是溫室相對比較高的;而那些受到人際冰冷、被排擠的受試者,他們感覺到的室溫是更低的。

    在這裡面呢,人際當中,那種冰冷、被排擠的經驗,會活化了我們跟身體感受那種冰冷的感覺,所以你可以感覺到在不同的狀況底下,我們對於室溫的感知其實是有主觀經驗的差別。

    但事實上呢,所有的受試者他們所在的實驗環境,室溫都是一模一樣的,然而這裡就有一個進一步的問題了,是他們的身體真的會比較冷,還是他們把室溫低估了?比如說當我們被排擠的時候,「寒冷的」這樣的想法就在我們心裡被觸發了。

    所以為了做更深入的研究哦,另外一組研究團隊就主持了進一步的研究,在受試者玩過這個電子球的遊戲之後,去測量它們的實際體溫,而使用的是那種非常敏感的溫度計,專門給工業冰箱使用的,它的靈敏度會到0.03攝氏度,他們用這樣的方法把溫度計直接連接在受試者的指尖上,

    結果發現哦,在電子球遊戲當中,感受到人際冰冷的那一組,的確他們的皮膚溫度是會下降的,平均會下降0.38度c,你可能會覺得0.38度c這實在是一個很小的差異,但是對我們的身體來說,這是一個很顯著的體溫起伏,所以這也就呼應了前一個實驗,那些受試者為什麼會感覺到室溫比較低。

    他們是真的感覺到比較冷,尤其是在遭受到人際的冰冷跟排擠之後,那麼透過這個實驗的分享,你想到什麼呢?如果我們期許自己成為一個溫暖的人,那麼你所帶給別人的不只是主觀感受上心的溫暖,他們的體溫也會跟著變化哦!

    也因為這樣子永遠不要小看我們怎麼跟別人連結跟相處,如果你能夠帶給別人溫暖,那就會像是你徜徉在和煦春風一般,它真的不只是個形容詞,而是一個具體真實的身體感受,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溫暖的人?還是冷漠的人呢?

    或者是反過來問自己,你覺得自己的溫度水準在哪裡呢?我想真正重要的不在於你眼前的人能否給你溫度,而是你自己是否能夠成為一個發光發熱的人,哪怕只有一點點,這都是我們帶給這個世界跟他人最好的祝福。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有Podcast的頻道,你只要在Podcast應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訂閱我們,也記得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的行動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提到的「我們帶給別人的是什麼?」跟人連結的每個相處跟相遇,它都是一個機會,究竟是我們幫別人升溫還是降溫?有沒有一個途徑能夠讓我們先靠近自己、先溫暖了自己,進而可以帶給別人溫暖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往往不在於你要學更多的技巧或能力,這個問題的答案在於,你是否能夠一步一步的靠近自己的潛意識,很多朋友都知道我們最近推出了一門線上課程,叫做「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他是由我的好朋友哈克(黃士鈞博士)他所主講的。

    哈克他會用很獨特的潛意識工作的方式,一步一步的陪伴你身體心中的溫度,並且把溫暖帶給別人,我相信對很多朋友來說,這是一個很特殊的學習體驗,也歡迎你的加入!

    我相信你會透過這一門線上課程,成為一個更溫暖的自己,也會溫暖你身旁所有的存在,詳細的課程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連結,期待你的加入,那麼今天就跟你聊到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 補語受詞差別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7-03 19:00:11

    【10/13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0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歡迎收聽「一天聽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為你更新,結合心理跟生活的真實運用,每天陪伴你進步一點點;如果你每天都想要有所進步的話,就請你一定要訂閱我們的頻道。

    在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當中,你可能聽過一個說法,叫做我們「怎麼說話」,會比我們「說什麼話」來得更為重要。

    然而我們玩味一下哦,所謂的「怎麼說話」,這意味著什麼?

    難道是要用很厲害的詞彙嗎?還是我們讓自己使用的詞彙的背後,能夠讓人有更能接受,或者是更有感的聯想呢?

    關於這個部分,其實我在自己的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當中,有一個單元叫做「重塑」有類似的觀念。

    然而當我們從單向的表達,放到雙向的人與人之間的具體相處的時候,我想這個所謂的重塑,或者是善用語詞當中的「隱喻」意涵,它又會是更凸顯、更重要的。

    打個比方吧,如果有一個關懷動物的機構,它要做一個募款,它的方式第一個方式是「為無家可歸的寵物捐款」,感受一下這個標語。

    而第二個叫做「為動物收容所捐款」,你可以動用自己的情感去感受一下,哪一個標語,會讓你比較願意慷慨解囊呢?

    我想多數人會選擇「為無家可歸的寵物」捐款吧,為什麼呢?因為我們來看一下這句話,「家」跟「寵物」這樣的字眼,讓你連接到什麼?

    可能連接到溫暖,可能連接到牠是你家庭成員的一份子、牠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存在,針對這樣子你是不是更願意捐錢呢?

    可是下一個訴求,叫做「為動物收容所」捐款,你感受一下「收容所」跟「動物」是不是就少了很多情感的投射?

    他不會調動你心中的那份溫暖、那份溫柔,那份想要貢獻、付出,跟好好照顧的情緒。

    所以你看哦~無家可歸的寵物,它讓我們心中感受到這些動物,不是什麼流浪動物,不是可有可無的存在、不是野貓、野狗,牠們是你家裡的一份子,是寵物啊!

    所以你自然就會聯想到,在牠們身上一定是發生了一些很嚴重的事情,不可抗力的因素,像是主人去世了,或者是跟主人走失,也可能是被棄養了!

    無論具體的原因是什麼,每一個無家可歸的寵物,牠們背後一定有一個淒慘的故事;雖然你不知道那個故事是什麼,你已經先覺得他們淒慘了嘛!

    所以因為這樣子,你會覺得如果沒有人為牠們做點事,這個世界對牠們來說就會是很殘酷的,牠們是會活不下去的。

    所以你體會一下,我們平常在跟別人相處的時候,如果你遇到一個人難搞,你要用「難搞」這個字嗎?

    還是你可以說他「有所堅持」,當你選擇的詞彙不一樣的時候,不管是從對方,還是自己所投射出來的情緒,一樣會有很大的差別。

    當你說一個人「難搞」,聽到「難搞」這兩個字的人覺得被攻擊,而當你說難搞這兩個字的時候,是不是也透著攻擊的意味呢?

    可是當你說一個人「有所堅持」,聽到這句話的人,他可能會意識到他是一個謹守原則的人;而對你來說,你也只是描述他對某些事情,有他的原則這個現象而已。

    你會發現,人與人之間之所以沒有辦法連結,就是因為我們把那些自己不喜歡,或不習慣的東西,把它無限延伸放大。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一定會有那些因為彼此的差異,造成想法跟做法不同的情況,但是它不意味著你沒有辦法跟人相處。

    可是當你把它蔓延到一個全面的狀態,你使用的詞彙,就像剛剛說的「難搞」,你會發現幾乎你是無法跟他相處的。

    可是當你說他是有自己的堅持,或者是有原則的時候,感受一下,是不是你只會聚焦在他那些可能無法動搖的事,而其他部分好說嘛!

    所以談到這裡,如果你感覺到真的「話要怎麼說?」真的很重要,給你出一個考題,你來思考一下。

    如果你是一個餐廳的服務人員,當客人點完菜之後,等了很久都還沒有上菜;當客人在催促你的時候,你要選擇講一句話,那你會選擇講哪一句話呢?

    第一個選項:「好的,很快就上菜,請稍等」,還是「好的,很快的為你上菜,我們馬上來」?

    想一下哦,這兩句話的關鍵差別在於「請稍等」、「馬上來」,你覺得哪一句話,會讓你的客人感覺比較好?減少更多的客訴呢?邀請你想一想!

    也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也有Podcast的頻道,你可以在Podcast的應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除了訂閱我們之外,也記得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用最具體的行為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而且在這邊要特別跟你預告一下,呼應今天分享的主題,我們在7月6號,會有一門全新的線上課程,叫做【與人連接的三個秘密】。

    這一門課是由~哈克,黃士鈞博士所主講。

    在這一門課裡,你除了會學會,怎麼樣跟別人創造出更好的連結之外,它可以運用潛意識工作的途徑,來幫助你的內在做更好的整合,讓你自然而然的能夠靠近別人。

    【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即將在7月6號推出,期待你的加入,那今天就跟你聊這邊,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 補語受詞差別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3-31 19:00:20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9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隱喻工作坊】認識自己的獨特,與潛意識做朋友~2020/05/23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165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 X Telegram 」:https://t.me/turnkeysolution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提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更新,透過心理學在生活裡的應用,每天陪你進步一點點;如果你想要每天都有所進步,歡迎訂閱我們的頻道。

    你可能有認識一些人,他們好像無時不刻都處在生病的邊緣,而你是不是這樣的人呢?

    如果你是的話,你可能會感受到這樣的自己,你很不喜歡、很不舒服,好像做什麼事情都沒有辦法,真正的發揮潛能、發揮實力。

    然而如果我告訴你,其實這樣的想法、這樣的狀況,有可能是你為自己安排的一個保護機制,你相信嗎?

    那麼聽到這邊,你可能會接著問「保護機制」到底要保護什麼?其實你要保護一件很重要的東西,叫做你的「自尊」,怎麼說呢?

    在心理學裡面有一個說法叫做「自我設限」,我們透過自我設限的想法,我們會在很多事情的發生之前,去創造那些讓自己失敗的條件,如果你真的失敗了,那也只是剛好而已,因為你生病了,不是嗎?

    但是如果你還沒有失敗,甚至表現得還不錯,這意味著你是天才啊,在生病的狀況底下還能做得這麼好;所以呢,你可能會發現「自我設限」其實是我們心裡的一個遊戲,也是一種弔詭。

    因為如果按照最合理的狀況,眼前的事情假設它很重要,那你是不是要用最好的狀態去發揮它,去完成它呢?

    可是也因為你認為它很重要,你可能會擔心萬一這麼重要的事情,我做不好,那是不是意味著我是一個很差的人?所以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我在這之前幫自己設下一個,自我設限的前提跟條件。

    所以你可能會在求學階段認識這樣的同學,他們得到所有的師長的肯定,肯定他們什麼呢,肯定他們真的很聰明,然而一旦說到他們真的很聰明,就一定會接著下一句話,叫做好可惜,他就是不用功!

    所以你想想看,如果在「自我設限」的思維底下,這樣的一句話:「他好聰明只是不用功」。

    其實某種程度上,也提供了一個他自我保護的機制啊,因為他只要繼續不用功,他就可以繼續享受「我很聰明」這樣的說法。

    可是一旦他用功了,萬一成績也沒有提升起來,那是不是連「他很聰明」的這個信念,也被推翻了呢?

    所以呢,心理學家把自我設限,也稱作叫「提早合理化」;這是對未來的一種投資,倘若到時候真的失敗了,我們就可以有別的理由可以怪罪,而不用承認是自己其實能力不夠啊!

    在「自我設限」這個領域裡面的相關研究,最有名的就是心理學家~伯格拉斯跟瓊斯,在1978年他們所做的研究。

    他們在研究裡面請學生,去考一個很難的考試,無論學生的表現好壞,都告訴他們得到了滿分,他們假設學生會因為這樣子自我感覺良好。

    所以如果有機會可以選擇的話,他們都會想要繼續的保有自己的自尊;於是呢,在第2次的測試之前給了學生選項。

    兩個選項,第一個選項是,他們可以服下減弱表現的藥品;而第二個選項,就是他們可以服下強化表現的藥品。結果你猜猜看,大部分的人都選擇了哪一種藥呢?

    答案就是,大多數的人都選擇了「減弱表現」的藥,而這個藥是假的,但是這個行為的選擇卻是真的!

    博克拉斯跟瓊斯後來就說,他們的研究指出,當你成功了卻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成功,你的內心就會懷疑,自己是否真的具備了贏家的條件;也因此呢,在未來的能力測試裡面,你的風險就會提高,而對失敗的恐懼也會一樣的發生。

    所以與其在事後編造太像謊言的藉口,不如事先先創造條件,讓這個藉口看起來比較說得通。

    所以對這些學生來說,當第二次的測試之前,他吃下了減弱表現的藥,那當他第二次的測試結果不如預期,那就可以說,是因為吃藥造成的。

    如果第二次的表現真的很好,那不就是再次證明自己真的很天才,吃了減弱表現的藥,還能考得很好;所以呢,透過這個實驗呢,我們就可以判別出兩種人。

    一種人就叫做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寧可不斷的保有自己,可能是很稀薄、很微弱,沒有任何證據力的自尊,他就是想要讓自我感覺良好。

    然而有另外一種人叫做他願意面對現實、他願意去好好的做健康檢查、他願意好好的去做準備,去接受任何的挑戰,無論是考試,無論是工作,還是去創業。

    如果這一切的努力,到最後造成的結果不是很好,沒有關係,至少我可以很真實的知道,我之於這件事,我的程度到底在哪裡,而不是活在一種自己騙自己的幻覺裡面。

    所以呢,關於自我設限的研究,就讓我想到最近哦,我們幾乎所有人都很關心疫情,可是如果當我們放眼國際,其實歐洲跟美國,為什麼隨著時間的推衍,他們的疫情,似乎到了一個無法控制的狀態。

    而反觀台灣,雖然我們最近的案例增加了不少,可是多數都是境外移入,我們真正的本土案例,其實相對是很少很少的,我想這裡面就區分了很大的不同。

    因為在台灣我們並沒有活在一個假象,沒有活在一個自我安慰說一切會沒問題的幻想裡;我們從一剛開始就超前部署,我們從一剛開始就想很務實的去面對,並且做好準備。

    然而在美國或者在歐洲呢,一直到今天,不管我們透過任何媒體的管道裡,我們看到的是這些歐美人士啊,他們連戴口罩都會覺得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然後還做出一些很光怪陸離的行為。

    甚至於在歐洲有個市長,他還很無奈的開直播,去告訴他的市民說,怎麼你們以前都不慢跑,現在全部都要出來慢跑了?

    等於這些人他們完全無視於這個疫情的真實狀態,他們寧可活在一個快樂的想象裡;然而這些快樂的想象,衍生出就是歐美現在這麼嚴重的疫情啊!

    在我認為疫情總會過去,但是關鍵在於,我們透過這個過程學到了什麼?

    回到你我身上,我們還要繼續的透過自我設限,讓自己活在自我感覺良好裡面嗎?還是我們要面對真實,活出一個自己真的想要的人生呢?

    這個思考題就留給你了!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還有Podcast的頻道,歡迎你訂閱,並且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用最具體的行為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我們近期推出的線上課程叫做【自信表達力】。

    我想哦,在這個疫情肆虐的今天,我們必須要學著透過遠端的工具,把自己的想法去告訴別人。

    然而遠端的工具,跟直接面對面的互動,它最大的差別就在於,當我們面對面的互動,有一些我們沒有講清楚,或者是我們的表達比較模糊的地方,還可以透過很多問答互動,來得到澄清。

    可是當透過遠距溝通,那這個時候就很考驗你表達的能力了,其實要做好表達並不困難,關鍵在於我們可能沒有學會怎麼樣去思考,並且去設計我們內容的方法?

    那在【自信表達力】裡面,你將用最有系統的方式,學會怎麼樣思考並設計自己的內容。

    這一門課從推出到現在,已經受到很多朋友的喜愛,並且有很多人也跟我回饋這門課,對他們的具體幫助,所以我很期待你的加入。

    希望能夠跟你一起前進,相關課程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連結,歡迎你把握機會,那麼今天就跟你聊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