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補苴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補苴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補苴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0萬的網紅YY Lam,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有讀者問到卷三綜合、卷四說法的看法。下文為兩年前的舊文,不怕長的話,可以參考。希望多些人看到,提出更多意見。 淺談中文教育改革 中文教育走過了一段漫漫長路。從會考的只考閱讀(26篇範文)、寫作兩卷,到2007年取消範文,改考五卷(閱讀、寫作、聆聽、說話、綜合),2012年文憑試開考,中文科...
補苴 在 Hedy’s ? 迪迪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7-11 09:52:27
‘s post 「不要從別人的處境中去證明自己了解什麼。」 下禮拜就開學了(;´༎ຶД༎ຶ`) 我決定這禮拜放鬆一點,然後這禮拜的目標是把暑作寫完! 我以前都暑假剛開始(甚至還沒開始😹)就把作業寫完ㄟ🤔 by the way 封面這本書內容很風趣,如果書讀累了又對醫學系生涯有點興趣,可以看這本書...
補苴 在 YY La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有讀者問到卷三綜合、卷四說法的看法。下文為兩年前的舊文,不怕長的話,可以參考。希望多些人看到,提出更多意見。
淺談中文教育改革
中文教育走過了一段漫漫長路。從會考的只考閱讀(26篇範文)、寫作兩卷,到2007年取消範文,改考五卷(閱讀、寫作、聆聽、說話、綜合),2012年文憑試開考,中文科旋即被冠上「死亡之卷」的惡名,官方為了簡化考核內容,先行取消說話卷的朗讀部分(2014),又將聆聽、綜合兩卷合併(2016)。然而學生語文能力積弱乃不爭事實,於是復又議定於2018年重考文言範文(12篇),前線老師一致以為此舉反璞歸真,然政策未知成效,又有聲音建議取消聆聽、綜合、說話三部分,重回兩卷規模。
中文教育改革說得上朝令夕改,但有一點需要重提或正視的是,今日輿論討論教改之時,動輒將中文科與舊制會考並置討論,然而「一試定生死」的文憑試的對照比較並不能抽空預科高考而不論。事實上,如何在會考(中五)與高考(中七)之間取得平衡、折衷,才是探討中文改制的理性基礎。
高考中化科有閱讀卷、實用文寫作、文化問題、聆聽、說話五個部分,其中寫作卷走向實用性質的職前訓練,要求學生撰寫情理俱備的演講辭、書信、建議書等等,而說話卷分為兩個部分:甲部個人短講(三分鐘)和乙部小組討論(形式與今日文憑試類同),全面考核學生演說、溝通能力。今日輿論提議刪去聆聽、綜合(類近高考實用文寫作)、說話三大範疇,回到2007年以前的會考形式,然而參考指標為何一定是會考而非高考?如此說來,「反璞歸真」的指向從根本上而言就漠視了高考的價值,並非兩者之間的折衷,並且對以往高考肩負的語文把關工作予以抹殺。
不從歷史著眼的話,退一步而言,這些分卷是否完全沒有價值呢?聆聽一卷姑且不論,因為自從2016年合併之後,佔分之低已大不如前。綜合一卷,考核學生辨識資料,歸納引申,並設「見解論證」一欄。昔日中大受業老師康寶文博士主持此卷,反覆提出「見解論證」最能訓練學生的思辨能力,亦能從日常課題中糾正學生推論粗疏的毛病。援引例子,層層推說,證成己說,是見解論證的核心理念。假如學生作文不取議論,復又刪去綜合一卷,則語文能力中的重要一塊(邏輯思辨)無從稽考,其禍大矣,不能不慎。至於說話一卷,如遭淘汰,後果更難想像。誠然,韓非口吃,仍能寫成一手流麗文章,但今日社會豈能與舊時相提並論?眾所周知,能操一口流利粵語並不代表能與人理性交流意見。在眾聲喧嘩的年代,說話是最低成本的生存工具,智能科技的盛行越發彰顯說話交流的價值。小至大學與人分工,大至進入職場開會,會開口說話不代表能夠與人溝通。此卷重視交流意見、互相磨合、收窄分歧,考生動輒批評官方出題「離地」,其中一題考問哪個標點符號最能象徵香港社會,網上輿論罵之不絕。實則以象立說,考查學生聯想能力,再以此引申至香港現況,同學不必攻擊他人選項,亦不應以辯倒對方為目標,過程中如何回應、深化、引申,都是評分關鍵。又說話的必然前提是聆聽,一來一往,方是此卷精粹所在。語文科既然有為大學守關的功能,一個只懂得「埋首書海」的人,肯定跟不上這個時代的節奏。
作為一個前線中文教育者,時代巨輪將中國語文邊緣化已是定局。舉例而言,「叟」字文言解作「老人家」,現在學生不太理解只能死背,老一輩(不是我)對這個字卻是耳熟能詳,因為舊時店舖的橫幅常有「童叟無欺」四字。語文積累源於生活,只是時代已變,圖書館也再不是學生流連忘返的地方,網絡充斥不同語言的變體,其勢已是無可阻擋。中國文學科日漸式微,紙媒已在強弩之末,在追求速度、影像的新世代,中國語文的角色舉足輕重,即或未能挽狂瀾於既倒,又豈可輕易退縮、甘心就範?
或捍衛現制,或贊成改革,不同持分者都有他們的述說角度。利弊是非,未必能越辯越明,但反複申說、以理服人,正正是卷三、四精義所在。誠然,現行制度亦有缺漏之處,補苴罅漏,乃我輩應行之義、當負之責,其中缺漏,當另外撰文詳述。
補苴 在 蘇治芬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公共建設就像人體的血管串起國家東西南北人事物的交流,但是道路橋樑幅員上山下海,總有公部門力有未逮之處。
正是在政府施政未及的地方,我們看到來自民間的嘉邑行善團修橋造路補苴罅漏,縫合了斷裂,填平了凹陷。
今天(7/7)是嘉邑行善團的第七屆理事長、理監事交接暨就職典禮,感謝嘉邑行善團任重道遠,期勉嘉邑行善團秉持初衷、永續熱心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