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
主題依照投票決定
其他主題會陸續寫
在進入主題前想先說明關於長期投資
都沒有絕對的正解 畢竟每個人的條件都不同
我依照個人想法加上過去經驗
綜合其他人的文章及看過的書籍綜合產出這篇文
可以參考 但不用當成絕對準則😌
開始會提不同長期投資的差別
長期投資我認為還是有些不同
不同方向會影響我...
晚安☺️
主題依照投票決定
其他主題會陸續寫
在進入主題前想先說明關於長期投資
都沒有絕對的正解 畢竟每個人的條件都不同
我依照個人想法加上過去經驗
綜合其他人的文章及看過的書籍綜合產出這篇文
可以參考 但不用當成絕對準則😌
開始會提不同長期投資的差別
長期投資我認為還是有些不同
不同方向會影響我選股的條件
強調!! 這篇以價差型長期投資為主軸
之後會寫一篇哪些標的適合賺股利的存股投資
一、投資期間
價差型長期投資可以是一年以上甚至到數十年的時間
穩定型長期投資普遍比價差型更長 甚至沒有思考收割期
二、主要獲利來源
價差型長期投資最主要以股價成長為追求
以資本利得也就是價差當成獲利的來源
穩定型長期投資以追求穩定的配息為首要
賺取的是每年公司配發的現金股利
所以如果要長期投資都要想清楚
三、適合的條件
穩定型的長期投資較價差型穩定
因為價差型長期投資通常伴隨著成長性
投資人預估能在未來創造更高的公司獲利而買進股票
但也因為股票是領先指標
都是投資人對未來有所預期
所以當效果不如預期時就可能出現某種程度的股價修正
下面會舉例
如果較不能承擔高風險
就比較適合穩定型投資
殖利率高、波動小、獲利穩定、發展成全的股票
四、失敗的心態
這應該是不少人在剛接觸投資最容易遇到的事情
投資期間不管多長
都已經賠到連褲子都快沒得穿了
心裡永遠想著
沒關係 反正是長期投資 只是還沒發展成熟
早晚會漲回來😅
永遠都在替自己找藉口🙂
選錯了就承認看錯
產業發展不如預期時就勇敢砍掉
到已經無法承受的程度就必須做出決定
關於長期投資停損的想法
可以去看第22篇文
裡面有提到我對長期投資停損的想法及建議👍
五、選股的觀察重點
1. 產業成長性
越有成長性的股票越偏向價差型長期投資
但也同時伴隨著較高的風險
舉例來說 電動車產業
20年前大概沒多少人會想到車子不需要透過汽油就能在馬路上移動
從原本的燃油車到油電混合車再到現在純電車已經有一定的成績
德國已經有共識在2030年以前禁售燃油車
而這只是開端 未來成長性有多大是可以期待的
Tesla就是龍頭案例
鴻海早就看好電動車的成長性
也才會跟裕隆有所合作
失敗的案例像是十幾年前的光碟產業
錸德是當時光碟業龍頭
最後也是因為投資人不再看好這個產業的成長性
公司也不做出改變
股價也因此走向成為壁紙股的命運
2. 產業健全
這跟成長性有一些相關
越有成長性的產業通常產業發展沒那麼健全
再拿Tesla為例
我們都知道成長性潛在
但公司直到前年都還是賠錢的狀態
正因為需要投入的資本非常龐大門檻非常高
這產業健全了嗎? 還沒
通常傳產業、食品業會比較沒有成長性
但也相對比較健全
除非某一項大變革或事件才有可能有巨變
科技業則比較有高度的成長性
可能會有人好奇那有沒有成長性及公司整體健全的股票可以買入
我會想到護國神山 台積電
公司的財務健全這邊就不多提
每年的穩定成長及資本支出的研發成果
還有種種培養出來的人才 商譽這些因素
是股價能長期成長的原因
雖然已經有人再探討摩爾定律往後能否延續
(不知道摩爾定律的可以google 這邊不多著墨)
但就目前產業健全、題材來看還是有的
一段期間就多出來的題材還是讓台積電穩定成長
從虛擬貨幣題材 電動車 5G等等都可以是觀察重點
而這也是要強調的產業健全及成長性
3. 公司財務結構
這邊就不再贅述了
不外乎就是財務結構體檢
殖利率、財務比率等等
這些基本面的東西看基本面那幾篇
4. 其它
其它就真的包括很多
管理階層的道德標準、政府及法規的方向等等
應該沒有人會喜歡亂炒股最後崩跌的公司管理階層吧?
政府的態度例如蔡總統注重在綠能產業 風力發電等等
所以如果有投資這些產業的投資人在年初的總統大選有想到這些因素嗎?
六、其它建議
1. 注重成長性而不是短期的熱門
舉例來說現在的疫情造成防疫概念大漲
但口罩這種低毛利的產品在疫情過後的銷售還是像疫情期間一樣嗎?
加上這次的教訓 其它國家會不會也注意到口罩重要性而增加產量?
簡單來說 如果去買疫情股認為是長期投資那就有點不理性
這樣舉例應該可以比較好理解
2. 分散風險的重要性
忌諱整個投資組合都是同產業 同一支股票
這應該不用再多舉例贅述
3. 定期追蹤
定期追蹤股價、財報、產業概況
市場趨勢透過新聞了解一下都是平常可以做的
最怕的是買後就只想等收割
也不關心一下自己買的股票相關產業、公司體質等等
(如果是以賺取股利為投資目的就不要太著墨在股價的波動
我在以前文章有提過)
4. 買進的價格
投資期間越長就不需要越在意那幾個tick的差別
雖然都是錢也以價差為獲利
但價差型長期投資看的是大格局
那一兩個tick就不是那麼重要
等發現股價已經回不到那個價位的時候
就真的都來不及了
5. 盡量不要追漲勢兇猛的股票
“健康的價漲是會做回測的”
遇到直接V轉或一路不回頭那就認命吧….
市場每天都在 機會隨時都有
不需要過度悲嘆
以上是我對價差型長期投資的看法及建議
一定多少會與別人有所不同之處
這本來就沒有解答
只有真金白銀賺與賠才是真的
花了下午2小時寫完
謝謝你/妳看完這篇文🤩
喜歡幫我按讚收藏留言分享😌
祝連假愉快
.
.
#股票 #長期投資 #價差 #理財 #產業分析
裕隆股價分析 在 News98 官方粉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股市熱炒店_投資OnLine】
股友們,每週一到五晚上7:30歡迎光臨 #股市熱炒店 投資OnLine
看看股市熱炒店在炒什麼?為明天的開盤佈好局!
News98 YT 股市熱炒店 投資OnLine 9/17節目點這裡👉 https://youtu.be/6mhRqQu4JjM
📍今日炒什麼:
《多頭露曙光,空軍小心秋後算帳?台灣首款電動車曝光!鴻家軍牽手裕隆股價先衝!》
鴻海裕隆集團合作打造的首輛電動車外型曝光,黑色電動車車身就寫著大大的鴻華英文,鴻海也發出聲明,證實這台車就是原型車!鴻家軍的股價應聲而上,究竟鴻海首輛電動車有什麼大秘密?鴻家軍的股價會更上一層樓嗎?今天就讓謝逸文分析師來告訴你!
#快訂閱九八新聞台YouTube頻道掌握投資先機
#記得開啟小鈴鐺才能接收通知
-----
九八新聞台@大台北地區 > FM98.1
官網 > www.news98.com.tw
蘋果APP下載 > https://news98.page.link/apps
安卓APP下載 > https://news98.page.link/play
線上收聽 > https://goo.gl/8NA4vB
Apple Podcast > https://goo.gl/Y8dd5F
SoundCloud > https://soundcloud.com/news98
裕隆股價分析 在 非凡電視台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0326 #開盤 #重點
📍非凡推出─台股盤勢即時直播─啦 不用怕人在外頭錯過最新消息,敬請追蹤「非凡股市最前線」:https://tw.tv.yahoo.com/stock-watch/
#聯發科 #獲利
摩根士丹利證券半導體產業分析師詹家鴻指出,聯發科智慧機、WiFi晶片價格持續調漲,2021、2022年獲利動能好還要更好,看好2022年有大賺逾五個股本實力,將推測合理股價估值升上1,130元,給予「優於大盤」投資評等。聯發科在摩根士丹利觀點的推波助瀾下,25日強漲6.15%、收949元,再度逼近千元關卡,於台積電股價休整之際領軍衝鋒,是台股穩守萬六最大功臣。
#華通 #美系供應鏈
PCB大廠華通(2313)受惠多元終端應用帶動,營運看旺到第3季 ,加上積極開拓軟板應用,切入美系客戶手機以及穿戴式消費性電子產品應用,軟板貢獻有望逐步放大,並在今年首度超越軟硬結合板營收貢獻。同時開發多年的低軌道衛星通訊應用,有望在今年逐步放量。華通去年營收605.17億元創歷史新高,毛利率18.18 %,每股稅後純益(EPS)為3.91元,擬配發現金股利1.5元。
#長榮 #長賜號 #塞船 #蝴蝶效應
長榮海運超大型貨櫃輪長賜號(Ever Given)卡在蘇伊士運河,造成運河大塞船,上百艘船隻等待,干擾全球能源供應鏈,開羅當地媒體24日引述蘇伊士運河管理局報導,得清除長賜號周邊的大量淤沙來排除擱淺,因此可能得花上兩、三天的時間。對此有一位內行網友在PTT分析船長的下場「不僅沒獎金還要賠錢」。
#裕隆 #中華車
裕隆去年甩開沉重財務包袱的策略奏效,加上三大轉投資事業-裕日車、裕融、中華車獲利貢獻,去年裕隆由虧轉盈,更因減資讓EPS激增至2.8元,創下2005年以來的新高。
#財經 #新聞 #非凡新聞 #ustvnews #news
裕隆股價分析 在 非凡電視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0325收盤
📍非凡推出─台股盤勢即時直播─啦 不用怕人在外頭錯過最新消息,敬請追蹤「非凡股市最前線」:https://tw.tv.yahoo.com/stock-watch/
#Fed #亞股
芝加哥聯準銀行總裁伊凡斯(Charles Evans)24日表示,美國聯準會將根據經濟結果制定貨幣政策,在經濟情況出現實質改善之前,不會放緩寬鬆貨幣政策。帶動今(25)早美股期指走高,亞股亦普遍上漲。
#台積電 #外資 #目標價
英特爾宣布擴增晶圓廠,市場普遍解讀,此舉並不會威脅台積電(2330)晶圓一哥的地位,但台積電ADR、現貨表現卻接連下挫,摩根士丹利及滙豐證券最新分析,英特爾祭出IDM 2.0策略雖不影響台積電中期動能,然更長線在2023年後營收看法需要更為保守,為此兩家外資都下修台積電長期成長速度,目標價分別下調為668元、720元。
#聯發科 #金融 #塑化股 #台股
英特爾跨足晶圓代工衝擊持續發酵,台積電ADR重挫超過5%,連帶今日(25)在台股表現持續下滑,指數一度失守萬六關卡,不過10點過後買盤出手聯發科放量攻高勁揚逾 6%、傳產及金融也奮力撐盤,帶動指數翻紅,台股急拉翻紅,終場在多空交戰下,加權指數上漲28.02點、漲幅0.17%,收在 16060.14 點,成交額3171.25億元。
#鴻海 #電動車 #MIH
鴻海集團號召組建的MIH聯盟成員首場大會將在今日(25)下午2點登場,這是MIH聯盟高達1065家會員首次聚首,一起探討汽車供應鏈生態、產業轉型升級、軟體與雲端整合等3大面向議題。鴻海今(25)日在盤面下震盪;MIH元老成員裕隆昨日強攻漲停,不過今天下挫3%陷入整理。
#聯發科 #目標價 #手機晶片
聯發科(2454)在遭外資連五賣後,昨日轉為買超1,821張,美系外資最新報告認為受惠於漲價、產品組合改善及市占率拉升等三理由,聯發首季營收表現將超出預期,重申加碼評等,目標價由1,090元調高到1,130元;聯發科今(25)日為台股多頭領軍指標,股價再站上900元之上,盤中漲幅3.91%。
#群聯 #小米 #黑鯊電競手機
小米旗下黑鯊電競手機採用群聯(8299)首款適用手機的BGA SSD,日系外資看好群聯打進小米生態鏈產品線,後續可望進一步拓展Android市場,重申買進評等,調高群聯目標價至560元;群聯今(25)日開高,盤中漲幅2.47%。
#宏碁 #創三年新高
宏碁(2353)今天盤中股價改寫波段新高點,盤中來到每股31.9元,股價更來到近3年新高,漲幅2.4%,反應終端市場對PC需求殷切。
#中華車 #配息
中華汽車大方配息,2020年每股賺6.01元,董事會決議擬超額配息7元,股息金額創歷史新高,激勵中華車股價今天早盤再度跳空漲停,來到65.1元,創近17年來新高,委買張數高掛逾7000張。
#財經 #新聞 #非凡新聞 #ustvnews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