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裕記烤鴨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裕記烤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裕記烤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裕記烤鴨產品中有1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6萬的網紅東森財經,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進擊的台灣】基隆爆紅烤鴨有多神秘? 一人五百元全鴨五吃 就在本週日(6/21)晚上九點,東森財經台,進擊的台灣! 網路瘋傳的基隆爆紅烤鴨,終於讓我們找到了! 沒有招牌,沒有菜單,只做預約客的馬祖老闆陳平良, 為了烤出正宗皮脆肉多汁的北京烤鴨,特定到北京拜師學藝, 每一隻烤鴨從選鴨燙鴨到爐烤,都堅...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臉與魏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趁著春天到蘇州郊遊~終於體會到"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真諦!! #蘇州 #上海週邊遊 #蘇州美食 ----------------------------------------------------------------------------- 《旅行常用網站》 🔺大陸4G上網網卡 (...

裕記烤鴨 在 Türa∥70%屏東美食 高雄美食⇔30%其他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02 18:45:31

[Trip]-🇹🇼臺灣_屏東🛵 大裕好吃雞肉🍱 #屏東午餐 突然好想吃烤鴨,求助google大神發現這家評分高加上沒吃過,當然必須吃起來👏🏼 ✅目前的#防疫日常 就是把屏東 #便當 吃一輪💪 _ 🔖選擇 ⒈招牌三寶飯 NTD.85 飯口感軟Q,淋上淡淡醬汁,超配飯 三道配菜可自選,調味不錯,只是咖哩...

裕記烤鴨 在 谷沛庭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10-08 04:04:12

【高雄美食-帕里巴黎自助餐】 🔴看更多圖片請👈滑 📲歡迎追蹤 @jolinna_gu 終於等到中秋節這一天🎉🎉🎉,每年的這一天,一定是跟我們家好姐妹相約吃吃喝喝去,只是年紀大了,熱熱鬧鬧的烤肉趴實在不適合我們,當然我們也很想應景吃烤肉,只是烤肉餐廳臨時都訂不到位置,這兩年的中秋節大餐,我們都吃b...

裕記烤鴨 在 虎麗笑嗨嗨 ? 高雄 屏東 美食旅遊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3 21:33:15

超霸氣火焰櫻桃鴨🔥主廚桌邊片鴨秀👨🏻‍🍳 悅品中餐廳博愛店新開館❤️ #抽獎1600元火焰櫻桃鴨招待券 悅品中餐廳博愛店在聯上大飯店2樓 有現做港式點心/港式料理 最近新推出整隻火焰櫻桃鴨 很療癒 火焰櫻桃鴨要提前2天預訂才吃得到 宜蘭櫻桃鴨每隻足重3.3至3.5公斤 主廚現場桌邊秀 淋上花雕酒...

  • 裕記烤鴨 在 東森財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6-21 13:40:00
    有 1,065 人按讚

    【進擊的台灣】基隆爆紅烤鴨有多神秘? 一人五百元全鴨五吃
    就在本週日(6/21)晚上九點,東森財經台,進擊的台灣!

    網路瘋傳的基隆爆紅烤鴨,終於讓我們找到了!
    沒有招牌,沒有菜單,只做預約客的馬祖老闆陳平良,
    為了烤出正宗皮脆肉多汁的北京烤鴨,特定到北京拜師學藝,
    每一隻烤鴨從選鴨燙鴨到爐烤,都堅持要做最好,
    出爐一分鐘內一定要上桌,就為了讓客人吃到熱騰騰的烤鴨,
    陳平良把烤鴨做成一鴨五吃,還搭配自己研究的烤魚干鍋,
    甚至還有羊肉爐,各系菜色齊聚在這裡,一人五百人頭計算,
    愈多人吃愈划算,吃過的老饕都是一來再來,
    甚至廣為在網路上宣傳,讓陳平良的烤鴨爆紅,
    即使搬遷數次也不減人氣,陳平良對自己的烤鴨十分有信心,
    雖然爆紅他還是堅持一天限量預訂,用烤鴨絕活寫下奇蹟!

    採訪記者:彭雨涵 彭德裕
    陳平良烤鴨
    地址:基隆市安樂區湖海路2段140號
    電話:0909-275798 (02)24335713

    #進擊的台灣 #基隆烤鴨 #無招牌 #北京烤鴨 #爆紅 #烤魚干鍋 #羊肉爐

  • 裕記烤鴨 在 許峰源-法羽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4-10 14:53:45
    有 905 人按讚

    如何成為一個真正富裕的人

    文/律師作家 許峰源

    雖然在外我好像能夠處理很多事情,但回到家後,其實我算某種程度的生活白痴,很仰賴老婆大人的照顧......

    所以通常在家時,一切都是聽老婆的,大大小小的事都由老婆指揮安排。

    我分配到的工作,往往就是搬重物、換電燈泡、跑腿買東西,最重要的是每天倒垃圾及資源回收......我相信這應該也是很多已婚男人的共同任務......

    曾經,老婆帶著疑惑問我,為什麼好幾袋垃圾加上一整個推車的資源回收,你這麼快就回來了?你有好好做資源回收嗎?還是全部亂丟,只想趕著回來看書?

    我當然有好好做資源回收啊......

    老婆臉上的疑惑並沒有因此消除......

    有一天晚上,最愛跟我一起跑腿買東西的心心(因為一起去超商可以買她最喜歡的養樂多,還會想到幫虎妞姐姐多買一瓶 ),突然興起想要跟我一起去倒垃圾及做資源回收。

    以前還小沒讓她們跟,因為到地下垃圾回收場要經過停車場車道,來來往往的車子有點危險,加上垃圾場的衛生考量,所以就都是我一個人去倒垃圾。但現在她們兩個稍微長大了,也該讓她們學習倒垃圾......這樣,以後我又可以少一件家事任務了......

    我一手提著兩大袋垃圾,一手拉著資源回收小推車,心心在小推車後面幫忙扶著、推著。

    我們倆一起來到了社區地下室的垃圾回收場。

    晚班清潔人員的阿菊姐還沒下班,還在垃圾場做最後的清潔整理。

    看到我迎面而來,阿菊姐操著我熟悉的雲林人的台語,滿臉笑容跟我打招呼:「許律師,食飽未?」

    「吃飽了啊,阿菊姐還沒下班啊?您晚餐吃了沒啊?」

    阿菊姐已經年過五十,先生很早就過世了,她一人扶養兒子長大,兒子已經出社會賺錢,家境已經比以前好一些些了,至少三餐可以溫飽。現在唯一讓她掛念的是,希望這兒子趕快娶老婆,生個胖孫子給她抱......

    我一邊把兩大袋垃圾丟進子母垃圾車桶裡,一邊跟阿菊姐閒聊著......

    當我丟完垃圾,準備跟心心一起處理小推車裡滿滿的紙盒、玻璃瓶、寶特瓶、鐵鋁罐等資源回收垃圾時,阿菊姐趕緊過來搶在我們面前,幫忙我做垃圾分類......

    「許律師,這我來就好,您平時對我們這麼好,有什麼好吃的、好用的都送給我們......之前您送給我的那幾盆蘭花,今年又開花了喔......等一下給您看我手機裡的照片......」阿菊姐一邊笑著、一邊以極為熟練的速度幫忙著......

    在阿菊姐的「開外掛」幫忙下,我和心心輕鬆地完成了倒垃圾及資源回收的任務......

    心心回到家後,好似發現什麼大秘密一樣,跑去跟媽媽說,還要媽媽蹲下來偷偷聽......這下子,我老婆終於明白為什麼每次我都很快完成任務了。

    雖然秘密揭曉,但我老婆也沒覺得太意外,因為這是我們家一直以來的好習慣。

    平常在外,我時常有機會到五星級飯店或知名餐廳聚餐應酬,有參加過類似應酬活動的人都知道,其實這類應酬的重點不是品嚐美食,而是大家喝酒、交流、談事情。

    等到餐會結束時,桌上往往擺著滿滿未吃完的菜餚,有時候大家喝得很開,桌上的菜甚至吃不到三分之一......

    如果我們結束後直接離開,餐廳的人就會直接把所有沒吃完的菜倒掉。

    現在跟以前不同,現在的飯店、餐廳用餐幾乎都是公筷母匙,菜餚沒有沾到別人的口水,很衛生。

    所以,我曾經問過餐廳的人,為什麼不把這些菜送給獨居老人或需要的人?

    他們說,是有想過,但如果他們回去自己沒把菜餚保存好,吃了身體有什麼問題,可能責任還要他們扛,為了省事,雖然很浪費,還是倒掉比較保險。

    記得小時候家裡經濟環境比較不好,難得有機會吃到辦桌時,阿母都會用心把一道道菜餚打包帶回家。然後接下來好幾餐,我們家就會吃著煮了一遍又一遍的菜尾(現在想來,真是好吃,尤其是台式魚翅羹、燉雞湯、炸鯧魚、炸大蝦,都是我的最愛)。

    阿母總是教導我,能吃的東西掉到地上,撿起來,灰塵拍一拍都還能吃,何況人家煮好好的菜餚,能吃的東西不可以浪費,不然天公會打屁股.....咱們做人要懂得惜福,要懂得感恩。

    因此後來我養成了一個習慣,就是只要參加應酬餐會,一定會留到最後,把桌上可以打包的菜餚打包回家。

    說實話,剛開始這麼做,是有點尷尬,也是需要勇氣的。

    畢竟,在社交餐會場合裡,每個人都想要表現出最好的一面,至少希望別人覺得我們很厲害、很有經濟實力。然而打包這個小動作,顯得很不帥氣(大家可以想像穿著高檔西裝、皮鞋,提著全真皮公事包,再提著六七包菜餚,帥得起來嗎?),又擔心被人誤會貪小便宜、沒錢、寒酸......簡單講,就是要克服被人看不起的情緒......

    剛開始真的蠻擔心別人怎麼看我,但我內心還是很捨不得這麼貴、這麼好的菜就這樣被丟掉,所以還是會硬著頭皮打包回家。

    但久了也就習慣了,尤其當我慢慢感受到自己的自信心,不是依賴於外在的衣著、裝模作樣的舉止後,我的心胸逐漸打開,很自然地打包一袋又一袋的食物回家。

    因為我認為,這個動作跟有錢沒有錢無關,跟別人怎麼看我也無關,跟一個人對於自己生命的態度有關,跟一個人能否對於生命中的一切惜福與感恩有關。

    後來,大哥們、大姐們也都習慣峰源會把菜打包回家,大家不但沒有嫌棄我,還都願意主動招呼服務人員幫我好好打包。

    我發現原來大家都不願意也不想浪費,有人可以幫忙珍惜食物,其實大家反而覺得鬆了一口氣,很開心。

    話說,這些打包回來的菜量很大,加上有時候一個禮拜有好幾個晚上的餐會,我們一家兩大兩小(只有我一個男人),根本不可能吃完,所以其實這些打包回來的菜餚超過八成都是分享給社區樓下的保全人員與清潔人員的。

    或許這些菜餚對於時常在大飯店、大餐廳吃飯的人沒什麼,但對於其他人來說,是很珍貴、難得的好料理。

    所以當我把晶華酒店、龍都烤鴨、新東南海鮮、金蓬萊台菜等知名餐廳的菜,打包回來跟保全人員與清潔人員分享時,他們都好高興、好感謝。

    尤其職守大夜班的保全人員,可以有這些知名餐廳的菜餚當宵夜,那是7-11的關東煮、泡麵、御飯糰遠遠比不上的。

    當然,同樣出身底層的小人物的我明白收下這類菜餚的心情與顧慮,所以我都會特別讓他們知道,這些菜餚不是所謂的剩菜,都是當天晚上的新鮮菜餚,而且從頭到尾都是用公筷母匙,沒有沾到任何人的口水,請他們放心吃。

    此外,為了讓他們沒有壓力地接受這個好意,我也會清楚表達對他們的感謝,因為他們的幫忙分享,才讓這些食物沒有被浪費掉。

    時間久了,所有保全人員、清潔人員都知道有一位許律師常常會幫大家帶宵夜......聽說交接班時,偶而還會討論昨晚吃了什麼好料的......

    每次看到保全人員、清潔人員臉上開心的表情,還有收到他們滿滿的感謝時,都會覺得一次又一次提著大包小包的菜餚回來的辛苦,是值得的、有意義的。

    但我從來不認為做這些事,是對於他們的恩惠,反而從我內心一直對他們有著滿滿的感謝。

    或許有人不認為保全人員、清潔人員有什麼了不起,甚至覺得他們是不起眼的小人物。但我認為這是很錯誤的生命視角。

    在我心裡,這些平凡的小人物,才是對這個社會有著莫大的貢獻的。

    可以請你想像一下,如果一個超過幾百戶的大型社區,沒有任何保全人員,幾千人住在裡面能夠安心嗎?

    再請你想像一下,我們或許可能接受三個月沒有總統,但我們能夠接受三個月沒有清潔人員嗎?我們家裡能夠三個月不倒垃圾嗎?

    這才是真正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現實,一切看似不起眼的安定與幸福,其實一直都是有著無數平凡小人物的努力與付出。

    只要我們用心觀察就會發現,雖然我們多讀了幾本書,但我們其實沒有資格高高在上,因為這社會絕大多數的東西都是底層勞動力的產物、付出與血汗,這才是清澈無礙、充滿智慧的生命視角。

    無數平凡的小人物才是真正扛著這個社會的人!

    其實,我做這些事情從頭到尾都沒有多花錢,只是我不把擁有的一切視為理所當然,抱持著惜福感恩的心念,與有緣分的人分享福分而已。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自己是一個很富裕的人,我的富裕不是銀行裡的存款、豪宅或精品名牌,而是我把福分存在了很多很多人的生命之中,這些福分一直存在著、滋長著、傳遞著。

    對了,阿菊姐家裡的蘭花,來自我們扶輪社每年的生日禮,我跟老婆一年各一盆,這麼多年來,很多位清潔大姐、阿姨家裡都有我分享的蘭花,因為我知道她們特別喜歡花花草草。

    感謝她們,否則這些蘭花在我手上應該都早已枯萎,因為她們,這些蘭花的生命得以延續、茁壯、開花,讓更多人能夠欣賞它們的美。

    每次看到她們與我分享手機裡蘭花的照片,就會覺得很開心,很溫暖。

    虎妞曾經好奇問我:「拔比,為什麼保全叔叔、清潔阿姨都記得住你的名字啊?為什麼他們每次遠遠看到你就會笑著跟你打招呼、幫我們開社區鐵門啊?」

    「因為,拔比也都真心記住他們每一個人的名字啊。」

    「那為什麼你會想要記住他們每一個人的名字啊?」

    「因為,他們跟我們一樣,都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啊......」

    一個懂得知福、惜福、培福,進而與眾人共福的人,才能成為一個享有長久穩固幸福快樂的富裕的人。

  • 裕記烤鴨 在 華人民主書院 New School for Democrac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3-12 09:09:42
    有 13 人按讚

    逆行武漢 前央視主持人李澤華消失記

    前中國央視主持人、25歲的公民記者李澤華,在前往新冠疫情的中心城市武漢近一個月後,於2月26日失聯。他是在爆發新冠疫情後,第三位在武漢被關注並失蹤的公民記者。李澤華是怎麼進入武漢?又是怎麼消失的?

    “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李澤華,我,在武漢。”

    鏡頭前,坐在武漢一家簡陋旅館的床邊,穿著黑色衛衣、帶著黑色鴨舌帽的獨立記者,是25歲的李澤華。這是他在海外視頻分享平台Youtube上的自創“不服TV”頻道發的第一個視頻《逆行武漢,為了自由》。中國傳媒大學畢業、前央視頻道美食節目主持人的李澤華,在今年1月底,辭去了央視的工作後,獨自進入已封城的武漢。這位90後大男孩用細致的剪輯及配音,談到自己因為吹哨人李文亮醫生的過世、公民記者陳秋實的消失及中國官方對疫情的隱瞞,走向 “逆行武漢”的道路:

    “我們不明白的太多,我們想(搞)明白的更多,我們必須明白發生了什麼?...... 這就是為什麼我現在在這裡的原因,我要用我的眼睛和耳朵去獲取信息,做出自己的判斷。”

    三個視頻介紹真實的武漢

    接下來的兩個禮拜,李澤華發布了另外3個視頻作品。他以記實報導方式講述在武漢的所見所聞,選材都貼近最受外界關注的新聞熱點。這在中國官方媒體充滿正能量報道的時候,給人們提供了罕有的了解真實武漢的窗口。

    一個是探訪百步庭小區,探究居民的真實處境。百步亭社區因為在疫情已經開始,但是政府仍秘而不宣的1月18號舉辦萬家宴而聞名。萬家宴受到公眾的強烈質疑和批評。社區有多少人感染?排查及消毒工作如何進行?官方媒體沒有報道,讓不少居民出現焦慮情緒。

    百步亭居民:“我們都不知道,我們自己在群裡問看哪一棟樓有發熱情況,他也不做公示…”

    李澤華:“也就是沒有一個公共的渠道告訴你們這些訊息對不對?”

    百步亭居民:“我們給居委會打電話,他們說都做了,都做了……但也沒有看到人來。”

    李澤華的第二個視頻揭露了武漢市殯儀館“天價招聘屍體搬運工”內幕。當時網絡上有很多傳言說,武漢的幾個火葬場24小時運轉不停地焚燒死者,工作人員嚴重短缺。為了弄清真相,李澤華采訪了一位搬屍工招聘員:

    招聘員:“拖屍體從500塊錢開始算,拖第二具再加兩百,再加兩百……”

    最後,李澤華用武漢焚化爐運轉數據算了一筆帳,暗示中國政府可能隱瞞了真實死亡數據。

    在第三個視頻中,李澤華來到武昌火車站,采訪了滯留的外地農民工的故事,還幫助這個農民工找到住處。

    直播“被帶走”

    在武漢待了快一個多月後,李澤華遇到了麻煩。

    “各位網友……我現在被一個像是國家安全局的人在追我,我現在開得很快,他們一定是想隔離我!向各位求助!”

    2月26日,李澤華發在YouTube上的視頻中,自述因為探訪武漢P4病毒所,正在遭國安追捕。這個實驗室一直被懷疑是造成這次疫情的病毒的源頭。

    當天晚上,李澤華躲在自己的居住地用Youtube直播了近四個小時。這個過程中,我也一直透過短信與他對話,他先是關著燈,說自己非常害怕,外頭有疑似國安人員不斷點煙的聲音。

    直播最後,李澤華講了很長一段話,然後打開房門。幾個戴口罩的人進入房間。直播訊號先是卡頓,而後黑屏。在他在Youtube上直播的同時,李澤華也在與YouTube上的中文自媒體頻道“石頭記”在連線。石頭記後來放在網上的畫面則顯示有兩位疑似國安人員,質問李為什麼遲遲不開門後,視頻中斷。

    李澤華從此失聯。他也成為繼陳秋實和方斌後,第三位在武漢被關注並失蹤的公民記者。

    我多次撥打李澤華的手機,號碼已不通;我還聯系了至少7位跟李澤華保持密切聯系的朋友,至今都沒有他的消息。我也多次致電武漢市公安局,電話無人接聽。

    百度百科上,一段介紹李澤華在央視工作內容的條目已遭刪除。李澤華的個人微博帳號上,宣傳央視節目、帶有主持人照片的微博也遭刪。

    李澤華曾告訴我,他沒有告訴家人辭去央視工作以及到武漢的計劃。我嘗試聯系李澤華家人,尚無回應。

    通訊軟件上,李澤華最後的上線時間停在2月26日晚上10點59分。

    “這是我跟李澤華最後的聊天紀錄,時間也定格在那裡,最後一條消息也沒有被閱讀。當時我還在想如果被讀了,說明被國保拿到手上……那時候我大概也有危險。”

    這是一位與李澤華聯系緊密的朋友,因為擔心自己的安全,他匿名受訪。他當時全程看著李澤華的直播,最後送出的訊息是:“兄弟,沒事吧?”

    截至目前,李澤華Youtube“不服TV”頻道的視頻,已累積了超過200萬次觀看數。

    微博網友Zmeng寫道,“關於李澤華,有人為他發聲,有人說他活該,但就算他錯了,也要依照法律,明明白白的。這種悄無聲息的處理,我不接受。”

    李澤華是誰? 朋友: 多才、自信、聰明、“驕傲的中國人”

    李澤華代表著一種中國九零後的典型。他們在富裕起來的中國成長,對世界充滿好奇,又靈活地運用社交媒體進行自我表達。

    (RAP 音樂) “呦!大家好,我的名字是李澤華,叫我Kcriss就好,仁一哥哥是我行走江湖的小號,未來中國第一vlogger,才是最重要的稱號。(1:10)”

    這是李澤華在2018年底開始做的第一部VLOG自我介紹視頻。他坐在房間裡,他模仿自己的Youtube偶像凱西·尼斯塔特(Casey Neistat)戴著墨鏡出鏡,背後牆上貼著美國歌手火星人布魯諾(Bruno Mars)、蘋果創辦人喬布斯的海報。

    他驕傲地提到自己的母校中國傳媒大學,並在鏡頭前展現各種才藝,饒舌、街舞、後空翻,以及騎著重機車環游世界各地的影像。

    他對影像制作及配音展現無比的熱情。除了開設自己的配音工作室,還在央視《食尚大轉盤》節目擔任主持人。他出外景到中國各地去品嘗食物,有時候蹲在沙漠裡吃烤肉,有時候上船捕魚:

    “這麼大的魚,我第一次抱這麼大的魚。” “這就是西瓜烤雞肉,我先來喝一下這個湯,哇!香得很!”

    一位在大學時就和李澤華是好朋友的加拿大人馬娜回顧這麼一段往事:

    “我跟兩個朋友一起在(傳媒大學)的食堂吃飯,用英文交談,他很自信地走過來說‘Hey guys, can I join you?’(你們好!我能加入你們嗎?)他想要練習英文,後來我們成為朋友,他熱情地介紹北京、帶我們吃烤鴨。”

    “ 我可以告訴你,他不是一個平凡的中國人。他非常靈敏、自信、好奇。他還是一個很好的大使,一個驕傲的中國人。

    李澤華的另一位朋友英國人羅西,從李澤華1月離職到消失前,每天和他保持聯系。李澤華曾向她吐露心聲,覺得自己在央視裡“無法發出自己的聲音”。他還跟朋友提過對中國體制的失望,感覺自己被“困在中國”,而“精神世界已在西方。”

    “他想展示真正的中國是怎麼樣的,他說中國政府隱瞞了很多事。他是一個記者,他說小人物要挺身而出,展示真正的中國。他告訴我,有一天可能會被帶走,但他說這值得冒險。”

    羅西念著幾段她與李澤華的對話:

    “我問他你孤獨嗎?他說還好。要待到什麼時候呢?他說封城結束吧。我問他,你覺得他們(中國政府)隱瞞了很多事嗎? …… 他說是的,大家都已經知道了吧。”

    最後的講話:要學柴靜

    這是李澤華失聯前,在Youtube上直播時站在門邊的最後演講。

    “我也想像柴靜一樣,能夠去到一線,弄夠在04年那樣的輿論環境下做出北京抗擊非典那樣的片子,或者說在2016年放出《穹頂之下》被全網封殺,我認為那是有價值的!”

    那時,他已經直播了將近四小時,決定要打開門讓外面等候的、疑似朋友及國安進入。他穿著橘色的外套,戴著口罩、黑色鴨舌帽,看起來非常疲憊地喊著:

    “我為什麼要從中央電視台辭職?我為的是中國能有更多的年輕人站出來不是為了要做什麼,不是為了要起義。不是說我們說兩句話就反黨了。我知道理想主義在那一年的春夏之交已經破滅(指1989年的民主運動),靜坐已經沒有任何作用了。”

    3月9日,在中國的自由作家陳小梨寫道,自己因為分享了李澤華失聯的視頻、呼吁年輕人關注,而首次遭到警方上門盤查、監視。她的讀者中不少人發消息說因為轉發李澤華而被永久封號,大多數是90後、00後的年輕人。

    陳小梨寫道,“李澤華比李文亮、陳秋實、方斌更年輕、純淨,更可能讓人們反思,從而發現它們的惡毒。老不死們害怕年輕人,他們要無所不用其極地扼殺年輕人,不遺余力地洗腦,一批批小粉紅就是在這套謊言機器中生產的。它們對年輕的、靈性的生命的扼殺,‘要從娃娃抓起’,只是因為——它們恐懼年輕,它們恐懼未來。”

    白宮請願有用嗎?

    李澤華是中國爆發新冠疫情後,在武漢被消失的第三位公民記者。北京律師陳秋實和武漢異見人士方濱也因為在網絡上獨立報道武漢的真實情況而與外界失去聯系。外界都認為他們是被武漢公安帶走。在李澤華被消失之前發起的在美國白宮請願網站上一個呼吁釋放中國公民記者陳秋實、方濱等人的請願書,在3月9號已經達到10萬人聯署,這意味著白宮將在60天內做出官方回應。

    美國政府的回應對被消失的中國人能起到什麼作用嗎?美國非政府人權組織自由之家高級研究員莎拉.庫克(Sarah Cook)的答案是肯定的:

    由世界各國的政府、組織來呼吁,引起公眾關注,對於這些消失的中國公民記者是有幫助的。

    她說,只有世界各地更多的人自由地討論、發聲,才不會讓一個人、一個歷史事件,就這樣消失不見。



    記者:唐家婕 責編:申鏵 網編:瑞哲

    本新聞由自由亞洲電台提供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