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裕同音字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裕同音字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裕同音字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裕同音字產品中有1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2021.9.19更新】 馬來西亞的陸君奕先生在《萍聚》原作者~作曲的嚕啦啦11期傅傳傑先生以及作詞的嚕啦啦11期戴榮旭先生的遺孀李玲玲女士出面說明之後,來訊表示對他們很抱歉,並對自己之前信中所言作出以下的解釋: 1985年,知識報出的題目是真的,那時候我才六年級,就把萍聚的歌詞填上去拿獎,結果...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680的網紅にこにこ 体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川柳穴埋めクイズで 色々な答えがあるので楽しんで下さい。 千葉県の老健で理学療法士として勤務しています小峰と申します。ボランティアで月1回ご近所の高齢者を自宅に呼んで体操教室や食事・余興などさせていただいたり、施設や老人会などでちょいレク・小噺・クイズ・替え歌などのレクリエーションボランティアをさ...

裕同音字 在 ChowZip 鄒攝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02 06:51:04

#圍爐廢噏 - #Zip噏劇場 7月號 《#郭家愛情故事》第二章 #網絡安全隱患 一個人嘅search engine 同上網習慣可以完全反映到一個人嘅喜好同習性,仲要係好深入嗰隻。如果係一個人嘅search engine 打個「波」字,第一個彈出嚟嘅關鍵字係波野波羅蜜多心經 (其實正寫應該係「般若...

裕同音字 在 游大東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3-03 03:55:47

【 月升之江 】 _ 茫茫網絡大海,睇劇好講緣份。 _ 首先,要夠得閒。假如同一段時間同步追看一二三四五六套新劇新節目,那怕劇迷朋友或者專業網站再怎樣「嚴重推介」另外七八九十套新作,也只能「齋講唔睇」,否則每天延長至72小時也不會夠用。其次,班底要緊。今時今日睇劇,純粹以演出陣容和實力,作為睇與唔睇...

裕同音字 在 ellen (FB:ellen0103)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8-10 16:28:04

淺淾 Changing Cafe (台北) 。 北投區裕民六路114巷17弄2-1號 。 不要看地址又是巷又是弄的, 照google地圖找可能會找到什麼也沒有的巷子裡去, 淺淾就在114巷上, 白色與木質調外觀搭配鮮豔黑黃色招牌遠遠可以看到, 不要跟我一樣在巷弄裡鬼打牆似的繞半天怎樣就是找不到 🙈 ...

  • 裕同音字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14 23:35:13
    有 4,663 人按讚

    【2021.9.19更新】
    馬來西亞的陸君奕先生在《萍聚》原作者~作曲的嚕啦啦11期傅傳傑先生以及作詞的嚕啦啦11期戴榮旭先生的遺孀李玲玲女士出面說明之後,來訊表示對他們很抱歉,並對自己之前信中所言作出以下的解釋:

    1985年,知識報出的題目是真的,那時候我才六年級,就把萍聚的歌詞填上去拿獎,結果,誤會就此產生。

    那時候全校的同學都以為是我寫的歌,誤會鬧得更大。於是我就當成是我寫的,一個小學生的心態。

    直到初中,萍聚這首歌在全世界流行起來,第二個誤會又產生了,我就以為我寫的歌給歌手唱出來了。

    誤會一直延續下去,直到我遇到有人跟我說,萍聚在很久以前,已經有人在唱。我就覺得奇怪,為什麼時間不吻合的,但那時,網絡資訊還不發達,我的疑問一直無法解答。

    後來,馬來西亞又有傳言說萍聚寫詞人來自吉隆坡尊龍獨中,我的誤會又給放大了,是不是在找我?

    網上搜索,萍聚歌詞的原創是個謎,也有人在blog留言尋找嚕啦啦。誤會又來了,我人生哪裡可以得到安靜!

    所以我在信裡面提到的事情,一直得不到答案,直到看到你們的貼文,我才確定了錯誤點發生在哪裡,就是小學時候的我所犯的錯誤。

    人生的記憶是不能騙人的,假如我在中學時期就確定,歌詞是有主人的,我就沒有今天的誤會和錯誤。

    【2021.9.17更新】
    嚕啦啦23期王慕榕來函表示,他已與11期傅傳傑學長聯繫上,也告知目前討論的情況。傳傳傑先生確認《萍聚》是由他譜曲,並由同為11期的戴榮旭先生填詞,兩人共同創作完成。

    萍水相逢,
    有緣相聚!
    就是「萍聚」歌名的緣由

    【2021.9.17更新】
    救國團團康活動歌本上記載的《萍聚》作者戴榮旭的遺孀李玲玲女士來函如下:

    張先生您好

    我是嚕啦啦十一期戴榮旭的太太
    看到這麼多人在談論「萍聚」
    實在覺得遺憾

    我先生戴榮旭
    在民國91年已經過世
    所以也無從查證

    想請您再詢問曲譜上
    寫的作曲人傅傳傑先生
    看他是否還記得
    當年一同創作萍聚這首歌曲的
    戴榮旭?

    我很確定的是
    民國63-66年左右
    在榮旭讀五專時期
    他的確時常在救國團服務帶隊

    戴榮旭帶過許多霧社先鋒團的
    各校年輕朋友
    相信很多人都會記得他

    他生前也告訴過我
    他曾寫了《萍聚》這首歌
    但是當時沒有智慧財產權等法規
    隨著他的逝世
    我想也就無法
    再做什麼說明或澄清了

    謝謝大家的熱情及支持
    我相信
    只要我們曾經擁有過
    對你我來說已經足夠

    感恩

    【2021.9.15更新】
    謝謝提供相關資訊的網友們,我特地將有關《萍聚》作者的資料整理出來和大家分享:

    早在1970年代救國團活動的團康歌本裡就已出現《萍聚》這首歌,上面記載的作者為嚕啦啦11期戴榮旭。

    而在YouTube 有一個上傳於2017年4月底,由嚕啦啦13期之敏和11期傳傑合唱《萍聚》的影片(https://youtu.be/j-4ThaLm0NU),上面記載《萍聚》的作者是嚕啦啦11期的戴榮旭(作詞)和傅傳傑(作曲)。

    不過在2009年有新聞媒體報導,宜蘭一位音樂老師孫正明聲稱自己才是《萍聚》的作曲者,創作時間為1967年,而作詞者則是當時的兩位救國團輔導員。(新聞連結:https://news.tvbs.com.tw/life/119642)

    另外,已故歌手江明學曾於2017年在YouTube影片(https://youtu.be/uHS7tjCQTsw)留言處回覆網友詢問他是否為萍聚的作者時提到:
    萍聚的詞曲作者是嚕啦啦,嚕啦啦是一個筆名,這首歌四十年前開始在台灣的團康活動傳唱,至今都還沒找到真正原作者!網路上流傳著各種傳說⋯⋯,我印象中曾經三位人士出來表示自己是原作者,但是因為說法都不夠令大眾及版權團體信服,也都拿不出有力的證據,結果全不了了之。因為當年使用過的正版唱片公司,都有提存了一筆詞曲費用在銀行的專戶,多年下來已累積了一筆不小的數字,所以一定要有人、事、物的確定證據,才能領走這筆錢!

    如果您也有關於《萍聚》作者的資訊,歡迎您留言或私訊告訴我,謝謝。

    ——————

    今晚我要跟大家分享來自馬來西亞的陸君奕先生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表示,他才是華語歌曲《萍聚》的詞曲作者,以下是他的來信全文:

    張哲生大哥你好,

    小弟陸君奕今年48歲,來自馬來西亞怡保,有一件事情埋藏在我身上已經 36年,一點也不虛假,是我人生經歷過的事情。

    1985年,當時我小學六年級,因為學校販賣的報紙(名字叫《知識報》)上頭的一個填歌詞遊戲環節,讓我寫成了一首歌的歌詞,後來有人把它取名《隨緣聚首》,也有人把它取名《萍聚》。

    我不曉得為什麼網上把《萍聚》說是1967年創作的歌呢?

    (編按:根據2009年1月27日的TVBS新聞報導,宜蘭一位音樂老師孫正明表示自己是《萍聚》的作曲人,他說,1967年夏天,他就讀師大二年級,在偶然機會下,接受兩名救國團輔導員委託,為他們寫的《萍聚》歌詞譜曲,當時師大音樂系風氣保守,禁止學生私自參加校外比賽和活動,所以他才沒在創作上留名。)

    以下是我當年寫《萍聚》這首歌的來龍去脈,記憶猶新。

    1985年,那時候,我還是一名六年級學生,萬里望萬華二校小學有販賣華文報《知識報》,我是它的忠實讀者;報章第二頁印著有獎遊戲環節題目,題目通常都很簡單,學生只要填對答案,再填寫學校名稱、姓名、班級,然後寄到報館,相隔幾期後,幸運的話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例如收到禮物。

    就是這一年,春節過了,月考也過了,所以學生們在班上有許多悠閒的時間,這一期《知識報》的有獎遊戲題目顯然不簡單,題目是讓學生們嘗試寫歌詞的機會!

    只有一個空白的四方格留在題目下面,方格上面有一段已經寫好詞語 :「別管以後將如何結束」,四方格下面用比較小的字寫著參賽條規:

    (1) 歌詞需要 50/60 個字(已經想不起是50還是60)

    (2) 參賽者必須把所有草稿紙都一起跟寫好的歌詞寄去參賽
    (那時候我還小,不懂原因,現在懂了,為了確保歌詞是真的本人寫的,我還記得曾經從垃圾桶撿回草稿紙再弄乾淨。)

    我起初看過題目後,沒有頭緒,還未想到什麼,不把它當成一回事,直到有一天放學,我在禮堂等父母來接我回家。

    放學時段,學校鼓笛隊時常在禮堂旁邊訓練,這天我聽到他們剛開始訓練時有一段交響曲,只有鼓聲響,其它樂器沒有,很自然地,我就念出一句詞語:「至少我們曾經相聚過」,也同時候聯想起《知識報》的題目:「別管以後將如何結束」。

    這時候發現兩句好像有押韻,於是興趣來了,我認真聽著交響曲,再念了一遍這兩句,欸!非常押韻 !

    我有了新玩意,寫歌詞,對,有興趣寫歌詞!! 我得想個辦法怎樣才能想到第三句,我數學分數名列前茅,第一句和第二句同樣有九個字,我決定利用 9x9 的表格來想歌詞。

    回到家裡,用畫圖用的大白紙,畫成很多橫線和直線,每一行9個格,後來我改用學校的練習簿,學生們都稱呼它為大方格簿。

    寫歌詞的方法找到了,就是好像上華文科一樣造句,只不過造句每一行都必須9個字。

    第二天,在學校科室裡,我很快就想到第三句:「對你我來講已經足夠」,可惜這一句不能夠連接我之前的詞語,不押韻,但是我把它保留下來,繼續想第三句歌詞。

    有一次開週會,看到兩位女學生互相責罵對方,聲音惹來老師前來看個究竟,經過老師的教導,女生們都互相承諾,說以後不敢再犯錯。

    我人在附近望著,從他們的對話中,我心裡有點靈感,想到一些詞彙,他們互相承諾,又彼此約束;我默默地想一想怎樣用上述的詞彙造個9個字的句子,於是想到啦 !「不必費心地彼此約束,更不需要言語的承諾。」

    一下子,想到兩句歌詞,押韻嗎?心裡想一想跟之前的有一點押韻,然後在心中暗念了一遍:

    別管以後將如何結束
    至少我們曾經相聚過
    不必費心地彼此約束
    更不需要言語的承諾

    我覺得押韻也很滿意!

    學校的環境清幽,當我回到科室後,只能再暗中從心裡用唱歌的形式唱一遍,我覺得歌的韻律跑出來,歌詞也同時帶出涵義。

    對,我真的很滿意歌詞寫到現在的情況。再說,我對寫歌詞的興趣也大大提升!很好玩呢!

    在學校嘴巴閉了那麼久,放學回到家裡,終於可以放大聲唱出這些歌詞。我擔心用詞不當,我問爺爺「彼此」是什麼意思,爺爺解釋說:「你我、雙方,或者敵對」,同時我也學會一句「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想歌詞到現在,4乘9,只有36個字,還得繼續想⋯⋯

    一天又一天過去,想不出什麼,沒靈感,怎麼辦 ?

    另外,我們陸家的家教很嚴,第一個家規就是不能碰毒品,誰沾染毒品就馬上被踢出陸家,所以爸爸和爺爺都常灌輸思維,做人要知足常樂。

    我爺爺是寫詩人,讀春秋書籍,萬里望升旗山,山水觀音亭的詩詞是我爺爺遺留下來的,他的筆名是浩然,原名陸其廣。事實上,歌名「萍聚」是我爺爺取的名字,這還有一段故事可以講,不過以後再說吧!

    那時候,我家經營萬里望有名氣的醬油廠,家中環境還算不錯,有錄影機、唱機,錄影帶和卡帶都有很多,那時候流行的歌手有台灣的林淑容Anna、香港的譚詠麟Alan。

    受到 Anna 這個英文名字的啓發,我取了 LULALA 作為筆名,主要是因為我性格內向,怕別人嘲笑,所以不敢用真實名字,而用 LULALA 來代替。

    然後,我到房間放卡帶的地方參考看看有什麼詞語可以用得上。 就看到一個字「擁」。這時候,我想起第二天想到的那句「對你我來講已經足夠」,於是,造句靈感來了:「只要我們曾經擁有過」,我發現將這兩句歌詞合併,不就是代表知足常樂的意思嗎?

    好的,重新排列歌詞:

    別管以後將如何結束
    至少我們曾經相聚過
    不必費心地彼此約束
    更不需要言語的承諾
    只要我們曾經擁有過
    對你我來講已經足夠

    在我想歌詞及韻律的時候,發現「相聚過」和 「擁有過」是可以互換位置來唱的 !但是最後我總覺得,人還是要相聚過,才能夠擁有。

    歌詞想到這裡,因為作詞的興趣濃厚,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裡,我也不怕羞恥,朗朗上口地把歌詞唱一遍,所以那時,學校有許多老師都知道我曾經寫過一首歌。記得有一次,一位女老師到班上教科(現在已經想不起老師名字),我非常大膽地跟老師說,我有一件事情要做,要不然我會後悔一輩子!老師脾氣真好,不但沒有責怪我,還讓我完成這事情,就是寫完歌詞,老師只是溫柔地提醒我,下一個月考快要到,要快點專心讀書。

    這時候的歌詞已有7乘9,共63個字,可以想結尾的歌詞了!畢竟再不專心聽課,老師肯定會責罵我。

    我的座位在科室最前排,偏向窗口,萬華小學當時只有一排科室有兩層樓,我的科室在樓上。學校地理位置在萬里望小鎮的正中央,所有本地人辦喪事的出殯隊伍都必須經過小學的大路,小學生都很怕聽到出殯隊伍的敲鑼打鼓聲。

    我感慨地想到一句連我自己都會流出眼淚的詞語:「人的一生有許多回憶,只願你的追憶有個我」。

    前前後後,我用了21天寫成歌詞,然後將成品連同草稿紙寄去參賽,大概一個月後,成績出來,我拿了冠軍,學校也把那張《知識報》張貼在學校禮堂。

    【別管以後將如何結束】
    【至少我們曾經相聚過】
    【不必費心地彼此約束】
    【更不需要言語的承諾】
    【只要我們曾經擁有過】
    【對你我來講已經足夠】
    【人的一生有許多回憶】
    【只願你的追憶有個我】

    這首歌詞很單純地是一個小學六年級,身材略胖的男生的作品;
    它只不過是《知識報》遊戲環節的一部分,是無心插柳之作。

    得獎後,馬上有來自台灣的人找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江明學,是他教我江字怎樣念,他說跟將來的將同音。

    他是第一個要求把歌詞拿去唱的人,我猜《隨緣聚首》這個最初的歌名應該就是他取的吧!他還要求把歌詞裡「的」這個字唱得不一樣,各位可以聽聽他唱的版本。

    另外,當時還有人站在我旁邊,要我把歌詞認真唱一遍,他就抄下音符,假如可以聯絡到作曲人孫正明,或許能得到解答。

    我那時候還跟他們說,回去台灣找個姓李的人,為他取我的名字當藝名,他一定會把這首歌給唱紅;後來上華唱片為李華苓取個藝名叫李翊君,「翊君」二字恰好是我的名字「君奕」倒過來念。

    音符抄完後,他還問我,這首歌你是想單人唱或者是雙人唱,我想一想就問:「可不可以男女合唱?女聲清脆,女先唱,男聲粗壯,跟隨在後,就這樣一前一後,我覺得比較好聽。」我還強調一定要用小鼓作為主要樂曲。

    而後來李翊君唱的版本,就和我認真唱的這個版本的音調一模一樣!

    所以除了江明學以外,我非常肯定娛樂圈一定有人知道誰是 LULALA,他們肯定有來過我現在住的地方~怡保萬里望。

    翌年,1986年,快要上中學,我複印一份寫著我名字和學校名稱的《知識報》放進一個白色信封,信封上我寫上三道題 :

    1、萍聚是什麼?
    2、萍聚有多少個字?
    3、萍聚是誰取的名字?

    再托付給爺爺保管,還跟爺爺說等我長大以後交還給我,好讓我留給我的兒孫看。

    還有一件事情,我除了把歌詞寄去《知識報》參賽,也另外寄了一份我親手寫的歌詞在白紙上,再寫上我的筆名LULALA,寄去香港 TVB,我還在信封後面留下回郵地址。

    1986年,某一天,我家人租錄影帶回家看,是歌唱綜藝節目,鄭裕玲主持,節目的後段,她把我寄過去的歌詞念了一遍,用廣東話說了一句:「你以為香港沒人才,膽敢把歌詞寄來 TVB。」她也提到這封信是來自南洋的。

    小學和中學,相比之下真是天淵之別,中文是小學主流教學語言,也是我的強項,中學全部馬來文,是我的最弱,預備班,我迎頭趕上,把馬來文搞好,但是我逐漸把托付爺爺保管的「萍聚」文件遺忘掉。

    中學時期初中一,1987年,某一個星期六,我走路經過圖書館,遠處操場傳來收音機聲音,仔細聽,很開心,是我親手寫的歌,跟隨聲音方向走過去看個究竟,收音機裡卡帶還在轉動,旁邊擺放著一個青色封面卡帶盒,後面寫著萍聚,作詞作曲人:嚕啦啦。興奮的心情參雜著後悔的感覺,後悔當初沒有用我自己的本名。

    中學時期,我有跟其他同學提起《萍聚》的歌詞是我寫的,但是沒人相信。

    事與願違,相隔36年,現在已經是2021年,我的爺爺、爸爸都已不在人世,而且托付保管的確鑿文件已經不復存在,我非常失望,感到非常低落。

    人總要面對現實,也想了很久,下一步應該怎樣應對,好的,那就拿起勇氣,把這件事公諸於世。再說,我患有糖尿病30年,現在也正值全球大流行 COVID-19,這病毒對於三高人士有很大的威脅,馬來西亞疫情非常嚴峻,每天超過萬宗確診,我萬一遇到什麼壞情況,這件事情就永遠埋在地下,沒人知曉,值得嗎?

    我僥倖寫出那麼令人感觸的歌詞,但其實我的性格時常都保持開朗,且因為家教嚴格,我自認為人正直,但遺憾的是,我的人生總是被《萍聚》困擾著,不但沒人相信我是原作詞人,而且,我曾經從兩位人士的口中得到一些不符合時間邏輯的消息。

    第一個人是我的表嫂,她是台灣人,1993、1994年間,表哥表嫂還未結婚,表哥時常往來馬來西亞和台灣兩地,也有把我寫萍聚的事告訴表嫂,她回去台灣問她的長輩,得到的回應是長輩們早已唱過這首歌。

    第二個人是我的老同學,他告訴我說2014、2015年時,他去台灣旅行,導遊的車上播放著萍聚歌曲,比我同學大4歲的導遊講,他小學時期也是唱這首歌。

    我本人真想搞清楚,1985年的時候,《知識報》從哪裡得到消息,把它作為該報的有獎遊戲題目讓小學生作答 ? 台灣民眾早期曾經唱過的萍聚歌詞又是哪一個版本?

    我有從網絡找到信息寫著一位音樂老師孫正明於1967年拿到兩位女生交給他的萍聚塗鴉歌詞紙張,又是那一個版本 ?

    我很確定李翊君唱的版本是我寫的歌詞,也是我想歌詞時候的旋律,音韻,歌曲長度 3分18秒也是我唱過很多次,估算出的時間。

    1993年,我讀學院校時期,有一位理髮店老闆娘跟我說「嚕啦啦」這個名稱在台灣已經有團體把它佔為己有,是一個愛國團體,她還說那在台灣等於是對抗中國的共產黨!也是這個原因,我媽媽吩咐我以後絕對不能夠再說《萍聚》是我寫的歌。

    這世界是怎樣了?一位單純的六年級男生,僅僅是學校《知識報》遊戲作品,居然可以影響他的一生到現在!

  • 裕同音字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09 01:37:53
    有 3,167 人按讚

    《夜.語錄.動物世界的親情》

    * 沒有書籍,就不能打贏思想之戰,正如沒有艦隻不能打贏海戰一樣。
    ——小羅斯福《名人論讀書》 ​

    * 他頓時發現,世上除了索邦大學的思辨哲學,除了荷馬史詩,還存在別的東西;發現人需要感情,人生若是沒有親情,沒有愛心,那麼生活只會成為一種運轉的齒輪,軋軋直響,乾澀枯燥。—-雨果《巴黎聖母院》

    * 人們總是習慣用一種特性去評價一個人,比如說善良、聰明、熱情、冷漠,但是人哪能是一成不變的呢?

    就像是一條河流,有舒緩的時候,也有湍急的時候;有清澈的部分,也有污濁的部分;有的地方冰涼,有的地方溫暖。—-托爾斯泰《復活》

    * 我用什麼才能留住你?

    我給你貧窮的街道、絕望的日落、破敗郊區的月亮。 我給你一個久久地望著孤月的人的悲哀。—-博爾赫斯《英文詩兩首》

    * 總有一天,我也會變老,時間掩蓋了我的熱情,吞噬了我的純真,收回了我的童趣,但它抹不去我身為女兒的快樂。—露西·莫德·蒙哥瑪麗《綠山牆的安妮》

    * 我在每一天裡重新誕生,每天都是我新生命的開始。—-左拉 ​

    * 學會了死,就學會了活。—-米奇·阿爾博姆《相約星期二》 ​

    * 我不要你風生虎嘯,我願你老來無事飽加餐。——梁實秋 ​

    *那是他們的家。父母親胼手胝足建立的家,自己的房子。

    沿著家,沿著房子,在四周散步。

    沿著孩子成長的軌跡,在四周散步。

    雞鳴,狗吠,日昇,日落。

    他們選擇在自己熟悉的世界裡,慢慢老去。
    .........
    我沿路,找了一會。
    見一個老人,撐著傘,腳步蹣跚。
    我靠近去,從後邊喊他。
    喊了第三聲,他才回頭。
    黃昏了,夕陽餘暉,映在路面上,我們父子倆的身影。—-蔡詩萍《我父親》

    *這個男人從教育界逐漸走入地方政治幕後,結交各路朋友兄弟,也身兼地方媒體主筆,每天憂國憂民剪報寫稿,直到成為花蓮閩、客兩派系相爭,台面下調和鼎鼐的中間關鍵橋梁。

    只是我們父子倆一直「八字卡卡」,直到我高一長大後,兩人才慢慢靠近。

    但隨即在升高二的暑假八月,他在恆春出遊時車禍過世。

    不得不承認他的一些過人賦能,確實印留在我身上。

    小時候逼迫我狂背唐詩宋詞元曲、平仄詞牌韻腳,沒背完不准睡覺的惡行種種,後來確實也成為我駕馭文字,連同音韻意象無有阻礙的養分。

    家裡書太多了,小一就看完瓊瑤與玄小佛、小三就寫情書給女生,小五就在看李敖;小六因為寫一篇五千字短篇小說投稿報紙副刊,還因此獲得五千元獎金的文學獎。

    而且家裡明明那麼窮,他也還是認為我有音樂天份,大方買鋼琴給我彈且學;他自己因為念師專也會彈,經常彈「花蓮港」,我就故意彈「總統蔣公紀念歌」打敗他。

    如今一轉眼,我已越過他的人生短短告終於42歲,且又再過了12年了,我比他老了。

    年輕當時他在花蓮東部角落努力窮圖、渴切想望的一個「全國視野」的人生目標,好像都被我輕易的、三倍五倍的走完,並且還實踐到了異國天涯。
    ⋯⋯
    「父親」兩字,從小是距離且敬畏的記號,染著無數挨罵與毒打、罰跪與抄寫的光影場景。

    他一直是幼年倔強的我每天回家,完全不想看到、不想打招呼的人。

    直到高中以後,我們反而開始有許多談話,他溫柔歡喜的向家人描述,今後家境漸上軌道的餘裕,有車有別墅,風華幸福徬彿就在不遠。

    一位父親滿眼星光的描繪著前景,可惜他有超能力的兒子當下卻什麼也看不見。
    一個多月後,遠方傳來車禍的消息。

    其實我沒有什麼「幼年傷痕」,想睡覺時才把詩背出來、挨藤條時一邊哭一邊想著楊麗花歌仔戲。

    苦裡長出的孩子,通常都懂得某種「自得其樂」,即使生死無常一時湧來,也都召喚不了我任何一滴畏懼或眼淚。

    我也有屬於我自己的巧妙修補,給自己設計人生量身重製的演出。

    後來與有緣的多位乾爹乾媽,我總是經常親暱的拉手擁抱親吻,被他們稱讚是同時兼具「女兒的貼心,兒子的牢靠」。

    父愛母愛都未曾在我心中失落,沒有欠缺、也無須補償。

    也許我始終是一個天生狡猾的孩子,因為擁有抽離的能力,最終只要「人生故事」能比所有遭遇都更精采,那就好。

    當時我在恆春殯儀館後面倉庫的三大塊冰塊上見到了僵硬的他,環境狼狽且粗糙,盛夏熱浪中蟬聲焦煩。

    檢察官指著胸口致命處的血痕,然後要工人翻動屍體背後,繼續查看撞擊處。
    那年我15歲,我蹲下靠近看完,我詢問他身上的皮夾證件在哪,然後繼續對檢察官說:
    「我媽媽生病來不了,可是我還未成年,可以簽法律文件嗎?」

    雙魚座有一片含蓄孤獨的大海,也有另一片熱情豐盛的汪洋。

    我人生最早被融化的冰山,是所有的軟弱與堅強。——王尚智

    —-圖片: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動物世界的親情

  • 裕同音字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3-03 08:30:01
    有 379 人按讚

    【 月升之江 】

    茫茫網絡大海,睇劇好講緣份。

    首先,要夠得閒。假如同一段時間同步追看一二三四五六套新劇新節目,那怕劇迷朋友或者專業網站再怎樣「嚴重推介」另外七八九十套新作,也只能「齋講唔睇」,否則每天延長至72小時也不會夠用。其次,班底要緊。今時今日睇劇,純粹以演出陣容和實力,作為睇與唔睇的判斷是不夠的,還要看監製、導演、編劇是哪些人,像導演二五和肥波,將黃綺琳創作的劇本拍成影像,才有機會顛覆港劇傳統。第三,改、譯個好名,並非指那些「九唔搭八」,是但噏當秘笈的名字,而是每個字出現都有得解釋,觀眾很快能夠掌握故事重點。第四,集數不要太多,篇幅不要太長,尤其是那些故事過度「發水」拖拉的劇集,實在浪費時間。

    這樣便解釋了,為何自從《她很漂亮》(2015)之後,近幾年都沒有好好的看完一套韓劇:故事冗長(特別是第一集,講到一半仍未入正題!)、劇情離地(令到很多香港人誤會韓國人現實中會有這些舉動和想法)、演員太新(沒有睇法,很容易會脫節)……喂~咁你講晒啦!對呀,今時今日點播成為王道,面對作品排山倒海般出現,觀眾自然掌握更大話事權,開劇睇完半集唔對路,點解還不放棄?換句話講,正常情況下,《月升之江》能夠吸引開劇的機會率很低,但早前在「黃Viu煲劇平台」左撳右撳時,基於劇名讀落有點「特別」,不似是一般韓劇的風格而決定「試試佢」,Google一下,導演尹尚浩曾拍過《太王四神記》(2007)和《師任堂》(2017)等古裝劇,又發現原來女主角金所炫早在《懷抱太陽的月亮》(2012)已看過其演出,轉眼她已21歲,亭亭玉立,充滿古典美的輪廓,相當適合駕馭古裝角色,結果以為歷史劇難消化,最後一下子煲了三集,真係有咁OK?

    坦白講,現在才看了三集,是否真的OK,言之尚早,身邊有位「韓國專家」講過:「韓劇真係十套有九套都係爛尾!」假若不幸言中,愈睇愈爛,屆時再留言鬧爆本人也不遲,如果平平安安睇到最後一秒鐘,就是閣下時運夠高;何況《月升之江》的劇本採用倒敘法,觀眾很快已知道平岡公主(金所炫飾)喜歡的是溫達(金志洙飾),歷史也有記載,溫達是平原王的女婿,亦即平岡公主的丈夫,雖然劇組一早講明:「本劇以(古書)《三國史記》列傳中,記載的『溫達傳說』為基礎,(惟)迄中登場的人物及事件時期等,均與史實不符」,但有這個家傳戶曉的民間傳說包底,劇情「出事」機會大為降低,難怪當地收視節節上升,最新一集(第4集)AGB收視達10%稱王,當然也有韓國觀眾給負評,孰好孰壞,就要閣下睇完之後再判斷。

    韓國KBS2月火劇兼「黃Viu煲劇平台」首部原創韓劇《月升之江》,改編自韓國作家崔始圭的小說《平岡公主》,講述朝鮮三國時代(公元前57年至公元660年)的高句麗(發音:高勾離)第25代君主平原王(金法萊飾),因為誤信桂婁部古雛加(部族首領)高元表等奸臣唆擺,以為延王后(金所炫分飾)與「月光和尚」(趙泰寬飾,是平原王的前將軍)是私情,並誕下「野種」平岡公主,一時「火遮眼」,趁兩母女出巡至順奴部期間,派兵到該部落和伊弗蘭寺大開殺戒。年少的溫達臨危受父親所託,保護平岡公主人身安全,惟逃走期間發生意外,二人分隔,而平岡公主則獲來自神秘殺手組織「天珠坊」救走。

    八年後,平岡公主在養父廉德(鄭殷杓飾)照顧下長大成人,化身「天珠坊」殺手廉佳珍,她早已放下年少時「振興高句麗」、成為首位高句麗女王的理想,時時刻刻都想着復仇,其中一個仇人,正是殺害母后的父親平原王。原本她計劃在松鶴山舉行祭典期間動手,惜行事敗露,並於逃走期間受傷,幸得溫達出手相救,二人終於「團聚」,而往後的劇情如何發展,大家也心中有數,相信離不開平岡公主光復家園,並與溫達經過很多苦難和挑戰後,有情人終成眷屬。

    《月升之江》故事背景雖然在古代,但製作團隊搣甩「史味」,無論劇情節奏和拍攝手法(有些慢鏡動作和一鏡過的空間穿越),都參考2020年代的觀賞標準,短短一集(即韓國原裝版的半集,約30分鐘),已詳細交代故事背景和男女主角為何相遇為何分開,沒有拖泥帶水,好些情節設計,如平岡公主的夢境、如廉佳珍與溫達成長後重遇的對話(在樹林裏重遇、溫達為她敷藥),那種輕巧感覺比較少見,已盡量拉近觀眾與古代史題材的距離,也不難發現,他們針對的觀眾群並非老一輩,而是會追星的後生仔女。

    然而這種傾向不代表選角上輕率,畢竟平岡公主和溫達的角色設計,本身是充滿故事和悲情,豈能隨意選一些沒有壓場感、無法駕馭角色重量的藝人扮演?所以劇組挑選金所炫和金志洙擔正,頗為正路,兩個人在當今的韓國演藝界皆屬於戲路廣闊之人,演繹水準不會出現很大距離(不妨看看《九家之書》裏,李昇基和秀智),當中金所炫更是「同輩三金」(金裕貞、金賽綸)之中演技最優,只是很多觀眾覺得,金所炫昔日除了《懷抱太陽的月亮》外,好像不太懂揀劇本,才會有點窒礙在幕前的發揮。來到《月升之江》,她既然飾演長大後的平岡公主,也要客串演繹遭殺的延王后,但留意到,金所炫明顯有花過功夫去理解兩個角色的不同,雖然都是性格剛烈,但畫面呈現出來的,是兩種不同的神髓,甚有說服力,算是在演技評核試過關,這一點很重要,換轉很多「戲屎」的藝人去演,效果就會相當平板,兩個角色毫無分別,加快棄劇的意欲。

    最後要講講劇名,《月升之江》乍看跟兩位主角沒有關係,原來玄機暗藏在韓文字「달이 뜨는 강」 裏。「달」是 「達」,即溫達,而「강」 是 「岡」,即平岡公主,何解會變成江與月?因為「달」 這字文在中文裏,除了「達」亦可解作「月」,而「岡」跟「江」同音,所以以食字方式帶出「江上生明月」的意思,帶出男女主角雖不在一起,卻互相思念,呼應劇中他倆要排除萬難才能走在一起的情節。

    《月升之江》已於「黃Viu煲劇平台」上架:https://bit.ly/2Of6zBu

    【 延伸閱讀 】
    《女神降臨》自救逆轉命運:http://bit.ly/3c0OiAq

    (03032021)

    #游大東 #游大東影視筆記 #韓劇 #月升之江 #黃Viu煲劇平台 #ViuOriginal #金所炫 #金志洙 Viu Hong Kong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