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被同事孤立 PTT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被同事孤立 PTT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被同事孤立 PTT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被同事孤立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5萬的網紅Cheers:快樂工作人,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如果被同事孤立排擠了,也要根據對象來作處理。如果對方是跟自己平常業務不相關的人,可以這樣做… #大家在職場上也有類似的經驗嗎...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5/04(六)或 06/16(日)14:00 ...

被同事孤立 在 一線三的日常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7-11 08:54:00

#一線三的心情抒發  半夜我值班,正在用手機回報案件處理狀況, OO組長官突然走進來督勤,劈頭就問我 「你剛剛是不是在玩手機?」我說沒有, 他就要我把手機解鎖給他看畫面。  「然後我就說,長官,你有搜索票嗎?」 「要搜索我的手機,同搜書要不要讓我簽?」  「靠北,你真的這樣回他喔...

  • 被同事孤立 在 Cheers:快樂工作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14 11:30:28
    有 166 人按讚

    如果被同事孤立排擠了,也要根據對象來作處理。如果對方是跟自己平常業務不相關的人,可以這樣做…
     
    #大家在職場上也有類似的經驗嗎

  • 被同事孤立 在 一線三的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1-11 04:05:18
    有 2,614 人按讚

    #一線三的心情抒發
    
    半夜我值班,正在用手機回報案件處理狀況,
    OO組長官突然走進來督勤,劈頭就問我
    「你剛剛是不是在玩手機?」我說沒有,
    他就要我把手機解鎖給他看畫面。
    
    「然後我就說,長官,你有搜索票嗎?」
    「要搜索我的手機,同搜書要不要讓我簽?」
    
    「靠北,你真的這樣回他喔?」我笑爆,
    剛被記了一支申誡的阿昌搔了搔頭傻笑。
    
    開頭的故事是阿昌跟我分享他被懲處的過程,
    阿昌是個性情中人,比我資淺些,調來沒多久,
    那次是第二次我們一起搭檔巡邏。
    
    每次跟他一起出勤,那個談吐方式跟思考模式,
    好像看見三四年前那個初生之犢的自己。
    
    每次跟阿昌巡邏總聊些有的沒有的,
    一起抱怨勤務編排,抱怨長官無腦,苦中作樂,
    也是同一天,阿昌發現我的第二個身分。
    
    「欸學長,我後來才知道你就是一線三哦?」
    「哦對,但我很低調,應該再更低調一點。」
    
    「怎麼說呢,知道你是一線三之後,總覺得…」
    阿昌難得眉頭深鎖,平時心直口快的他思索著,
    「怎樣,跟外在形象很不合嗎?」我揶揄自己。
    
    「對於不公平的事,你應該會大聲反應。」
    
    每次跟阿昌聊天的主題都不太一樣,
    今天針對逐月繳納的「餐費」進行探討,
    就是每個月要繳給總務那兩千五的餐錢,
    由外聘的廚娘辦伙在派出所煮團膳供餐,
    結果整個月吃不到幾次,被戲稱為「保護費」。
    
    「你不覺得很不公平嗎?」阿昌忿忿不平,
    「又不是說多好吃,又這麼油,超不健康。」
    
    早餐自理,團膳的午餐晚餐只有上早班吃的到,
    本分局勤務編排規定,連續兩輪要上晚班,
    平均換算下來,一個月能吃到的數次寥寥無幾,
    再加上各種來自上頭的「德政」與媒體的渲染,
    不管任何案件近來都要開三聯單的風氣興起,
    即便上早班也忙到完全沒有時間可以吃飯。
    
    「對啊,我上個月吃五次,剛好一餐五百。」
    我笑道,直逼滿漢全席啊。
    
    對啊,很不公平,但能怎麼辦?
    在這單位待四年,所長換過三輪,
    唯一的廚娘始終如一,固守著她的寶座。
    口味因人而異,好不好吃不方便評論,
    油膩程度不只反應過一次,得到的反應是
    「煮多人團膳只能這樣煮」一句話打發,
    只好摸摸鼻子自己準備熱水燙過再吃。
    
    「一個月兩千五欸,一年就是兩萬五。」
    阿昌掐指一算,「而且還只算十個月而已哦!」
    兩千五不是什麼大錢,累積起來也是挺可觀的。
    
    「學長你在這待四年,繳了十萬出去欸!」
    
    十萬拿去貸款買Rebel500,它不香嗎?
    幹,不知道為什麼,突然越想越生氣。
    
    「也不能這樣說啊,替別人想一想」我緩頰,
    仔細攤開看,假如一個月上班天天都吃團膳,
    算下來一餐只要五六十元,是真的很划算,
    對上早班的內勤及主管、住宿的學長們是德政,
    加上老學長老巡佐們大概也對口味很習慣了,
    而且省下每到吃飯時間都得想要吃什麼的時間,
    所內辦伙的確有它存在的必要…吧?
    
    「我為什麼沒有選擇吃什麼的權力?」阿昌問,
    叫外送這麼方便,信手拈來還有免運優惠碼,
    或是在健身控制飲食、自己準備,為什麼不行?
    
    我啞口無言了,不是因為我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而是阿昌現在說的這些話,我三年前就問過了。
    
    「為什麼一定要繳餐費」這個問題,
    最後會演變成「為什麼只有你不用繳餐費」,
    從一個人的問題、一群人到整個派出所的問題,
    正面槓上絕對沒有好處,尤其總務也是同事,
    誰也不欠誰,所有的決策都是為了宏觀著想,
    似乎不是一時半刻可以想出解決辦法的問題。
    
    最後,以「你是團隊的一份子、要合群」搪塞。
    
    久而久之,開始習慣繳納「保護費」,
    運氣好吃點團膳,忙過頭就索性點開叫餐APP,
    不再去思考這兩千五的去向,變得麻木。
    
    「當初調來北市,聽說什麼台北比較有制度,」
    「屁啦,什麼鬼制度,度你老母。」阿昌又說,
    一個餐費都搞不訂,提出問題還會被針對,
    造成困擾又會被同事孤立、被所長約談摸頭。
    
    畢竟警察最拿手的不是解決問題,
    而是解決提出問題的那個人。
    
    「我這個月到現在一餐都沒吃過,決定了。」
    在一段沒有結果的對談後,阿昌似乎下定決心,
    要來發起「不繳餐費」的革命。
    
    「我工作攢來的錢不是拿來放水流的」阿昌說。
    
    看來阿昌真的很生氣,其實真有點羨慕他,
    還能夠因為這點小事憤恨不平,還沒有麻木,
    從警至今,阿昌的稜角似乎還沒有被磨圓,
    依舊銳氣十足,卻不會令人討厭。
    
    也許在繁重的勤務運作與複雜的工作背景下,
    最好的生存之道是隨波逐流、想辦法安身立命,
    我一直認為自己尚未逾越心中的那一把尺,
    但也許在淺意識的思考模式與談吐字裡行間,
    對於警察初衷的追求,也就逐漸模糊了吧?
    
    說真的,餐費繳不繳真的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
    每個月捐給流浪動物中途的都不只兩倍的錢,
    感慨的是對「是非對錯」的要求不再這麼嚴格,
    選擇輕鬆、選擇僥倖,選擇得過且過的生活。
    
    正因為是灰色的,
    確立黑與白的方向才格外重要,
    不是嗎?
    
    有感而發一下,廚娘人很好的,
    希望之後的團膳不會吃到報復性添加的東東。
    
    #一線三的日常
    #警察
    
    Photo by Ya
    Written by 一線三
    Post by M編

  • 被同事孤立 在 彭凱莉 媽的職場543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09-25 08:00:00
    有 282 人按讚

    #媽咪妳的名字不叫裝堅強

    以前還是少女時,總覺得哭都應該要有個理由;學分被當了、和男友分手了、與家人吵架了、最愛的衣服穿不下了、論文被退了、挨老闆罵了、被同事孤立了、被客戶擺了一道、薪水被扣了,然後下班後就會立刻call朋友出來,喝喝酒、吐吐苦水、出個醜或發個酒瘋,即便少了朋友還能對家人甩個門、耍個任性、撒撒嬌或大哭一場;但是,當媽媽後呢??

    我永遠忘不了第一次當媽媽的那些日子;簽下育嬰假的那刻起,我的薪水並不會因為我當媽媽多努力而變多,反而因為我選擇了當媽媽,所以只能領半年的六成薪,如果母愛再多爆發一點選擇多留停一點,就只能看著薪資戶頭漸漸減少漸漸的、漸漸的變成了零,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原來~當媽媽是一個這麼倒貼的工作...

    當了媽媽後的日子,我的老闆、同事、客戶都變成了我眼前的寶寶,他不高興時可以扯我衣服、拉我頭髮,不會因為我喊疼所以力道就輕一點,我努力學著與他相處,試著要了解他的喜好,但他可以湯匙一丟、碗盤一甩、大哭大鬧著所有不喜歡,而當媽的後我只能埋頭苦幹、告訴自己重新再來一次;

    深夜時不小心翻到那些快忘記的自己,忍不住驚呼,原來我也曾經那麼生火,忍不住翻箱倒櫃找出一件件好久不見的衣賞,卻又只能一件件丟回角落的衣箱,以前努力不吃不喝維持的玲瓏有緻,當媽後只能甩甩胸前變形的乳袋,轉頭去找愛她的肇事主;

    有時真的好累好累,拖著疲憊的軀殼走進浴室,當媽前這只是如廁盥浴的地方,當媽後卻成了難得可以容身喘口氣的空間,忍不住問自己,我這麼狼狽是為了誰??一面不甘心自己不斷的被削弱,一面又擔心自己在媽媽的這堂課裡被退了學分,好想哭~真的好想哭...

    就在眼淚快從眼匡潰堤時,門外的哭聲又在催促著,心頭一驚趕緊用衣服擦一擦眼角,扇一扇漲紅的臉龐,隨便洗個手後立馬奪門而出,抱起眼前讓我成為媽媽的心肝,輕輕地說著:『沒事、沒事,不哭~媽媽來了~』

    好險,當媽媽後對眼淚的包容力也提高許多,覺得就像嬰兒一樣,因為餓了、因為不舒服、因為難過、因為沒人懂,所以藉著哭讓身邊的人可以瞭解自己;

    當媽媽後的我們被逼著要學會堅強,但我們也能選擇有不堅強的時候,所以當媽媽後,哭根本不需要理由!哭,只是讓人有好好疼你的機會,讓眼淚有存在的必要,說不定還能藉著哭消消水腫呢!

    所以,想哭就好好的哭吧,當媽的哪一個沒哭過呢?!當媽後已經丟掉夠多了,別連眼淚也丟了...

    #媽咪們都如何發洩自己的情緒呢?

  • 被同事孤立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4-29 19:00:04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5/04(六)或 06/16(日)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哈克工作坊】~讓你的存在,成為別人想親近的禮物~06/29(六) & 06/3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897

    [ 7/2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08/1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0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今天我們來破解一個問題,那就是「人,為什麼會害怕被討厭?」

    在我們的生活裡,你明明可能很「賭藍」某一個主管,覺得他的點子有夠爛,或者是有同事常常拿你開玩笑。

    可是你就是不敢告訴對方自己的感受、你真正的想法;因為你很害怕說出來之後,會被討厭、會被排擠。

    這樣的恐懼呢,讓你情願繼續忍受爛的關係,也不要去面對那種被冷落的痛苦。你很矛盾,甚至於懷疑自己是不是很沒有用。

    其實呢,你會有這樣的害怕,並不奇怪,也不代表你就是脆弱的、無能的。相反的呢,你害怕的是一種很根深蒂固的原始本能。

    因為從人類的演化角度來看,在過去的舊社會裡,人如果離群索居,那麼他會有很高的機率,在遇到野獸的攻擊,或者是受傷、生病的時候;因為沒人有幫忙防守、照料,就直接死亡,活不下去。

    因此呢,人類的社會向來強調大家必須團結、分工合作。這樣子才是對於個人,和群體最有利的事。所以經過幾萬年的演化,這樣的觀念,也就內化成人類的集體潛意識。

    也就是說喔,人早就把比如說像「受歡迎」啊、「被接納」啊,這樣的概念,跟「生存」畫上了等號。所以「害怕被討厭」,更直接的說,其實它的背後是「害怕死亡」。

    為了消除我們對死亡的恐懼,避免被孤立、被淹沒,人們呢很需要感覺自己是「合群的」啊、「正常的」啊。

    而這樣子感覺「正常」,再擴大一點講,不只是關係上、精神上,甚至於還包含身體上,對於那種可能是細菌,和疾病的排拒感。

    我在這邊講一個美國總統川普的故事喔。他有一個不是太好的習慣,他會眨低女性、嘲笑身障人士;在競選的時候,他經常用「噁心」這樣的字眼,來辱罵他的競爭對手。

    有一次啊,川普在主要的競爭對手希拉蕊,跟她一起電視辯論會上,而希拉蕊遲了幾秒鐘才回到台上。主持人自然就關心一下希拉蕊,這時候她就解釋自己是去上廁所了。

    而沒想到,川普知道這件事之後,居然說什麼你知道嗎?他說:「我知道她去哪裡了,噁心死了!這些我連提都不想提。」

    說完之後,皺皺鼻子還撇嘴,露出一副很輕蔑的表情。他連「廁所」這二個字,都不想說出口。可是我很想知道的是,啊川普你是不會上廁所、不會撇條膩?

    我想邀請你想一想喔,如果你身旁有像川普,這樣的朋友或家人,每天都對你露出這種「嫌惡」的表情,你能夠忍受幾次?你的日子還能繼續過下去嗎?

    雖然川普他沒有禮貌,這是他個人的問題,但不可否認的是,只要是正常人,看到這種「嫌惡」的表情,都會很不舒服的。

    正因為人類有「需要自己是正常」這樣的求生本能,於是呢,讓我們的認知系統,發展出一種很特殊的偵察能力。

    就是啊,我們對他人「厭惡、嫌惡」這樣的表情非常、非常的敏感;而且呢,這樣的反應直接又強烈。

    還會針對那些被群眾認定是「嫌惡的人」,他們剛剛吃過的、喝過的、碰過的東西,我們會自然的避開。我們下意識的會覺得,在那些嫌惡的人身上,可能會有可怕的細菌跟病毒。

    而偏偏細菌感染,在人類的歷史裡,也的確造成了很大的死亡率、在短時間內帶走了很多人,因為這樣子喔,更加深了這兩者之間,我們內在的連結。

    因此呢,人類對於任何有可能造成疾病啊、孤立啊、排擠啊…這樣的東西,我們都很小心,我們會怕自己成為下一個受害者。而這樣的害怕被感染的反應,也會反應在「種族歧視」上面。

    就像是上個世紀的六零年代,美國的白人就不容許黑人,跟他們用同一間廁所,他們規定黑人要用別的廁所,通常還被放在屋外。

    一直到今天喔,這種「害怕被感染」的反應,它還持續影響美國,對於「境外移民」的態度。

    就像是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的時候,正好遇到敘利亞難民潮的問題,這時候如果有保守派的政客,他把移民比喻成「病毒」。

    所以呢,有大批的移民進入我們自己的國家,就像是病毒侵入了身體。藉此暗示這個國家的文化,會因此受到毀壞、我們的價值觀會崩解;那麼選民就有很高的機率,會反對移民、排拒新的文化。

    而這些政客,之所以會故意的把「移民」跟「病毒」畫上等號;就是因為他們知道,演化會讓我們在下意識裡,去迴避這些疾病,去避免掉任何會帶來麻煩的事情。藉此呢,把「反移民」的政治信念擴散出去。

    就有心理學家觀察到這樣的現象,並且做了實驗,來證明這個推論是真的。

    在2009年的秋天,當時呢H1N1的流感病毒大爆發,各國的政府都鼓勵民眾,去接種流感病毒的疫苗。而美國的社會心理學家,約翰.巴吉博士,就在耶魯大學做了一個實驗。

    他先發送了一些傳單,在傳單上面,說明了接種疫苗的重要性,接下來提醒受試者,目前流感病毒正在肆虐。

    接著呢,他讓受試者去填寫問卷,而問卷上面的問題,就是訪問受試者,對於這些移民的態度。等到問卷完成之後,實驗人員再問這些受試者,他們有沒有打過流感的疫苗。

    結果呢,研究人員就發現,沒有接種過疫苗的人,他們被流感病毒,感染的風險會比較大。所以呢,他們對於移民的態度,也就比較負面;他們比較不願意接受這些新移民。

    而打過疫苗的人,他們就會覺得自己比較安全;因此呢,對於移民的態度比較正面,也就是對於移民的接受度比較高。

    聽到這裡,如果你覺得喔光靠一個實驗,就下定論有一點武斷,不能說服你。那麼我要告訴你,同樣的想法,約翰.巴吉博士他也想到了。

    所以呢,他的研究團隊,又做了後續的實驗。他們比照前一個實驗的方法,他們提醒所有的研究對象,現在是流感季節。

    但是這一次,他們特別強調多洗手,或者是呢,使用酒精消毒雙手;像是乾洗手這些東西,都能夠有效的去預防流感。

    接著呢,他把受試者隨機分成兩組,有一組呢,提供給他們手部的消毒液,而另外一組沒有提供這個東西。最後呢,他們再把針對「移民態度」的問卷,發給這兩組做答。

    這次呢,實驗的結果發現喔,在疾病威脅的操弄之後,消毒過雙手的人;他們對於「境外移民」的態度,就會比較包容,比較有正面的想法。

    但是那些沒有消毒過雙手的人,在他們填寫完問卷之後;他們的態度會普遍比較負面,也就是不接受新移民的態度。

    而這樣的結果,又再一次的顯示,人類最主要的演化結果,就是我們對於「求生」和「人身安全」有很大的需要。讓我們會被習慣和恐懼牽著走,而沒有辦法進行理性的思考跟判斷。

    在這麼多年,實際的教學經驗告訴我,我看過太多辛苦的關係之所以無解,被卡得死死的;就是被這種「生存的恐懼」操弄。

    所以不管一段關係,為你帶來多大的痛苦,不管過程有多麼的折磨;都因為我們太害怕被孤立,而只能選擇停留在原地。

    到最後只能到一些「靠北系列」的社團,「靠北老公」、「靠北老闆」、「靠北老婆」…;繼續抱怨之後,然後留在爛關係裡,不斷的輪迴、相互的消耗,至死方休。

    在這種讓人無奈的關係裡,還有一種人,讓我感覺到特別的心疼,就是那些受到慣老闆啊、渣情人啊,或者是情緒勒索的家人,嚴重傷害,因此在心裡留下傷痕的你。

    這些人不知不覺的害怕認識新的朋友,他們的日子過得越來越畏縮。因為對於這樣的朋友來說,過去的經驗都在告訴他,我只要多認識一個人,就等於多增加一份傷害的風險。

    更可怕的是,這樣的人儘管很無助,但是還是有跟人連結的需要;因此呢,在沒有辦法拓展新關係的情況底下,他只好更加依賴「爛關係」。

    他更離不開,他把自己扭曲得更徹底,因為這樣子,他才能夠繼續留在爛關係裡。因為你可能會很害怕,貿然的斷捨離這些關係,自己會變成那些被排斥的「細菌」或「病毒」。

    但我們從約翰.巴吉博士的實驗裡,你會發現,只要有施打疫苗,或者是使用手部的消毒劑;這會讓人相信感染的機率是降低的,它就足以讓你產生安全感,不再受演化結果的本能操控。

    同樣的在人際關係裡,如果你也能夠有好的信念和好的做法,來保護自己;
    這就像是打了疫苗,或者是使用乾洗手一樣。

    你會因為建立了人際的防護罩,你不怕受傷、你不怕被感染,而真的擁有「被討厭的勇氣」。

    你會更有自信,不害怕失去任何人;或者是,因為害怕被拒絕而遭到孤立,讓自己勉強在爛關係裡。

    更重要的是喔,你也會更有勇氣去交新的朋友,因為你知道怎麼樣「保護你自己」。其實說到這裡,應該害怕被孤立的,不是受害人,而是加害人,不是嗎?

    所以囉,如果你想要活得更有自信、輕爽、開放,我們近期推出由嘉玲老師,帶來的「人際斷捨離」這一門線上課。

    這一門課程,會讓你學會怎麼樣讓自己,在那些電光火石的互動情境裡,去做出正確的理解跟應對;不再讓人際之間的情緒傷害,在同一個傷口反覆灑鹽。

    「人際斷捨離」會透過具體的步驟、系統性的引導,讓你不只是「知道」斷捨離的觀念,而是能夠「做到」斷捨離的行為。

    不過我要提醒一下喔,這門課的含金量超級高,所以呢,你千萬別覺得自己聽了一遍,就能夠像武俠小說裡,那些吃了大還丹的主角一樣,瞬間灌入嘉玲老師十多年的功力。

    在你練功的初期,你會先對於「害怕被討厭」這樣的深層的恐懼,開始免疫。你會相信,自己有條件贏得對的人,有效的幫助自己敞開心胸,去認識更多的朋友。

    而假使你在開始練功之後,你發現自己的身旁,真的有這樣的「爛關係」,你也不要太擔心。

    因爲課程會教你,怎麼樣蹲馬步,一天一點、一天一步的,為你去建立起心靈的防護罩。讓你沒有後遺症的,去遠離這些爛關係;最後勇敢的活出你自己。

    在人際關係裡,真正的安全感,並不是要依賴他人,要人罩你、保護你。一勞永逸的方法,是讓你自己能夠擁有內在的資源,長出屬於自己的力量。

    讓自己可以偵測到,身旁是否還存在這樣的「爛關係」,並且啟動自我的防護罩,保留自己珍貴的時間跟精力,跟「對的人」相處。

    如此一來啊,你渴望的幸福跟平靜,也才會真正的走進你的生命裡。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分享的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或許真正的活出你自己、長出自己的力量,可以從學習開始。

    歡迎你的加入,詳細的線上課程的內容,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我很期待能夠跟你一起成長、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 被同事孤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4-25 19:57:47

    本集主題:「職場冷暴力」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林煜軒 博士/醫師
         
    內容簡介:
    當老闆或同事刻意疏遠、排擠你,
    或貶低、批評、羞辱,惡意操弄你……
    甚至剝削、掠奪你在工作上的展現。
    這些都是令人不寒而慄,卻難以啟齒的職場冷暴力。
      
    職場冷暴力的根源──6種人格缺陷,你遇到了哪幾種?
      
    3種慣老闆:
    ‧反社會型人格老闆:「做業務的就是髒。你明年業績沒180%,不用來了!」
    ‧狂妄型自戀人格老闆:「員工就是聽命的奴才,還肖想跟我平起平坐!」
    ‧強迫型人格老闆:「哪個員工比我早下班,他就絕對大有問題。」
      
    3種豬隊友同事:
    ‧戲劇型人格同事:你咬牙煎熬完成的工作,功勞全被收割、掠奪。
    ‧依賴型人格同事:「你才剛來公司,為什麼不做以前大家都在做的事?」
    ‧畏避型人格同事:遇事不斷推拖閃躲飄,你一問,他還說那是你的問題。
      
    不是你「做得不夠好」,而是你正遭受職場冷暴力的茶毒
      
      職場冷暴力對一個人最大的戕害,是傷人不見血。它如冰刃,日日侵蝕著你的尊嚴,再加上是在上對下的權力關係裡,因此你開始合理化對方的冷暴力,甚至自我懷疑,苛責自己做得不夠好。
      
      慣老闆或許是職場冷暴力的始作俑者,但豬隊友同事卻常成為幫兇或共犯,如豬隊友同事揣摩上意,與慣老闆沆瀣一氣,而你淪為被孤立、霸凌的對象,日日彷若坐牢。
      
      擁有醫療界、學術界及企業界資歷的林煜軒精神科醫師,他以豐沛的實務經驗及專業的學養,犀利又細膩地分析6種人格缺陷,從冷暴力如何巧妙地如同癌症擴散、蔓延,到身為小職員的我們,該如何調適、應對,甚至若最後選擇離職,林醫師也提供最實用的轉職處方箋。
           
    作者簡介:林煜軒 博士/醫師
      國家衛生研究院助研究員級主治醫師、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台大醫學系助理教授。
      林煜軒博士為國內少數兼具臨床、企業界資歷的精神科醫師,畢業於長庚大學醫學系及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醫師在台大醫院擔任住院醫師時,在四年住院醫師任期內,在國際期刊發表了十九篇學術論文,不但創下科內空前紀錄,也遠超過助理教授的平均學術產值,之後僅花兩年時間,即取得陽明大學腦科學博士,創下最快拿到博士學位紀錄。
      
      曾經擔任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輝瑞藥廠產品醫師(醫藥學術顧問)、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住院醫師及總醫師。
      
      譯作《網路成癮──評估及治療指引手冊》獲國健署「優良健康讀物推介獎」,編製的「智慧型手機成癮量表」,目前已翻譯為德、法、西班牙、義大利、匈牙利、芬蘭、葡萄牙、土耳其、印度等多國語言。
      
      研發三款雲端服務的手機程式(App),且取得多項國內外專利。編寫國際知名網路成癮教科書中「智慧型手機成癮」章節。目前已發表三十餘篇學術論文於國際期刊。
      
      曾獲台灣生物精神醫學會「保羅楊森博士研究論文獎」(二○一八年、二○一六年、二○一三年)、第十一屆世界生物精神醫學會(World Congress of Biological Psychiatry):「最佳學術海報」、「青年學者旅行獎(Travel Award)」(日本京都,二○一三年)、財團法人台灣醫學發展基金會論文獎「優等獎」(二○○七年)、台灣睡眠醫學會大會論文獎「口頭論文優選獎」(二○○七年)。
      
      平日熱愛古典音樂與棋藝,曾任長庚大學弦樂團小提琴首席,且為中華民國圍棋協會六段棋士。

  • 被同事孤立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8-12-03 19:00:04

    【2019/3/8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5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2/16(日)或 01/20(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在一些會議結束之後,都已經達成了必要的共識,並且要進入執行的階段。

    這個時候呢,就有三三兩兩的人,私底下在討論說,剛剛的決議啊,其實是不OK的,有一些問題需要調整。

    然而,你會有一種矛盾的感覺,那就是那你為什麼不在會議的當下,就提出你的看法跟想法呢?

    你的想法絕對是對的,在那樣的狀況底下,本來就有話應該說。只是我們很少繞到另外一個角度去想,就是那到底是什麼樣的環境、組織跟團體,讓我們有話不敢說呢?

    其實,關於這樣的現象,曾經就有心理學家,叫做詹尼斯。他在上個世紀,他就研究美國,那個時候決定入侵古巴南部的豬玀灣的歷史事件之後,他透過一些研究,去描繪出這樣的行為。

    那時候的背景是這樣喔,在1961年美國的前總統,約翰.甘乃迪。他想要利用1400個逃亡者,去推翻古巴的卡斯楚。然而這些人不是職業軍人,人數其實也很少。

    所以,古巴知道他們要來的時候,就把他們全數殲滅。這樣的事件導致在冷戰期間,古巴本來是從置身事外的立場,變成是倒向蘇聯,還差一點引發核戰的危機。

    其實仔細想想,約翰.甘乃迪和他身邊的人,是何等聰明的人,而且掌握了美國這麼大的情報機器,也不可能是有情資上面的缺乏。但是他們聚在一起之後,卻策劃出這個笨到不行的行動。

    甚至於,在整件事情結束之後,他們的內部人,也說不清楚為什麼當初會做這樣的決定。後來,詹尼斯的研究就指向,其實這是一種「團體迷思」的心理現象。

    所謂的「團體迷思」呢,就是一群人抱團取暖的時候,這時候大家的意見,會趨於一致;就算有反對意見,也不會提出來,因為不希望自己成為那個「不合群」的人。

    然而,在這樣的狀況底下,就會造成很多不合理,或者是愚蠢的決定,它卻被實行的可能。所以,要能夠造成「團體迷思」會有三個必要的條件。

    第一個叫做,一群喜歡彼此的人。套一句現在的語言,就是一群「同溫層」的人。

    然後呢一個「小圈子」。這個小圈子可能是同事、同樣關注的議題,或者是同樣生活環境背景的人。

    而第三個條件,就是「時間壓力」。要在期限之內,做出重要的決策。

    所以你仔細想想,一旦有時間壓力,又加上一群同溫層的人,然後關注的議題都類似。這自然而然喔,就會產生一個我經常說的叫「專業近視眼」。

    因為,大家太習慣只看、只聽、只想某個層面的部分,所以,自然而然也只會做出,某種慣性底下的決定。

    其實最可怕的一點,就是如果在這個團體裡面,有人開始提出不同的意見,哪怕只是心中閃過一個念頭,心裡都有一個團體壓力,叫做「我會不會破壞這個團體的和諧?」

    所以,如果要避免「團體迷思」的發生,就是當你有任何任務、任何計劃的時候,在團隊裡面,至少都要有一個不怕被炒魷魚、不怕被排擠、不怕被孤立的討厭鬼。

    這個在天主教會裡面,在討論某個人,是否能夠被封為聖人的封聖會議裡面,也有安排一位叫做「魔鬼代言人」。

    他就是負責不斷的去黑這一個對象,不斷的去找出這個對象,之所以不夠資格被封為聖人的原因。

    這個魔鬼代言人的任務,倒不需要去分化,或撕裂這個團體。反而是透過這樣的一個人,他提出了不同的觀點,促使大家想得更仔細,想得更周延。

    所以囉,如果一個團體要能夠做出好的決策,就要讓不同的聲音,可以被發出來。讓每個人都相信,可以把自己真心想說的話說出來,而且不用擔心被秋後算賬。

    然而,如果回答你我現在生活裡,你有沒有發現,我剛剛講到三個字叫「同溫層」。當我們都很習慣,運用網路工具的時候,你會發現「同溫層」的效應,會越來越嚴重。

    這就造成可能你在面對自己,的生命的很多決定跟決策的時候,你也有一種,叫做「隱形的團體計劃」。

    因為你太習慣跟一群喜歡彼此的人,還有一個小圈子裡,去蒐集訊息、去思考訊息,如果又加上時間壓力的時候,這時候我們常常就會做錯決定。

    這也是為什麼我經常會跟朋友分享,我說喔現在的時代,你要找到自己的小圈圈太容易;你要能夠找到自己的同溫層,也太方便了。

    所以這個時候,你反而要反過來做,「反過來做」什麼意思呢?就是要有意思的不要「抱團取暖」、有意識的聽聽別的聲音。

    如果在你的專業或生涯裡,你有一些規劃、你有一些突破、你有一些想法的時候,有多少時候是你一提出來,就覺得自己好像變局外人,於是你就不敢去嘗試、努力。

    因為,可能在你的內心深處,你會覺得跟大家在一起,還是比較安全。你發現了嗎?這不就是一種「團體迷思」嗎?

    我想人生會有兩種後悔。第一種後悔,是有一些你想做的事,一直沒有去做,這是第一種。

    然而,第二種後悔更慘,叫做有一些你想做的事,你沒有去做,一直到你見證、目睹了,有人把它做成功了。

    所以人生說到底,我們還是得為自己負責任。透過今天的分享,你可以問問自己,你還要繼續「抱團取暖」嗎?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有一個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3月8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

    如同今天分享到的「抱團取暖」,其實有很多時候,當我們陷入「團體迷思」的時候,我們就失去了分辨訊息的重要能力。

    如果你發現,自己很難真正的看懂、聽懂,別人的言下之意,言外之意。他之所以這麼說、這麼做,的背後意圖。

    如果你對這方面是有困難,而且你很希望透過好的提問,跟必要的人,達成必要的共識的話。那麼我就相信,在3月8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會給你很大的幫助。

    我很期待能夠在3月8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