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表露無違英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表露無違英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表露無違英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表露無違英文產品中有1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萬的網紅張晨("鳥"不起),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被害妄想失控-在最政治正確的婚禮中掙扎求存吧!》 今日呢…就係我姨甥女嘅大喜日子! 婚禮將會喺親友嘅自家大宅別墅舉行! 靚人靚衫靚景靚仔靚女! 不過坦白講,我係唔想出席嘅… 並唔係因為佢哋有錢,而我窮。 主要係因為… 佢哋太過「被害性敏感」。 對住佢哋…講每一句說話,都要政治正確。 如...

  • 表露無違英文 在 張晨("鳥"不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3-14 22:02:34
    有 251 人按讚

    《被害妄想失控-在最政治正確的婚禮中掙扎求存吧!》

    今日呢…就係我姨甥女嘅大喜日子!

    婚禮將會喺親友嘅自家大宅別墅舉行!
    靚人靚衫靚景靚仔靚女!

    不過坦白講,我係唔想出席嘅…

    並唔係因為佢哋有錢,而我窮。

    主要係因為…
    佢哋太過「被害性敏感」。

    對住佢哋…講每一句說話,都要政治正確。
    如果踩界,分分鐘就會宇宙大爆炸。

    但姨甥女,細細個就同我好Friend…佢叫到我唯有去一去啦。
    希望,佢仲未變質。
    唔係嘅話…我就…
    ==============

    「Congratulations!!!」

    去到會場,一班9年唔見一次嘅遠房親戚,已經為我準備定虛偽嘅笑容。

    大姨媽:「文迪!你咁遲㗎!」

    我:「啱啱參觀下個後花園呀嘛!咁大咪行耐咗!哈哈。」

    呢個時候,姨甥女都著住佢件婚紗進場…

    姨甥女:「人哋今日結婚呀,你仲遲到!討厭呀!好衰㗎!」

    真係好,
    睇住呢個快將30歲嘅千金小姐,總係一臉稚氣,講嘢略帶弱智,的確出於污泥而不染。

    我:「哈哈!我性格就係 乞人憎呀嘛!」

    故事,由呢一句正式開始。

    因為講完呢句,距離我足足有30米嘅 表姨媽 突然慘叫一聲,喊起上嚟!

    而現場所有人…都向我露出鄙視嘅目光。

    我自言自語:「乞人憎…有咩問題…?」

    細思極恐,
    表姨媽係有48份之一嘅非洲血統。

    我舉高雙手:「喂…頂…唔係講黑人呀!唔係話『黑人就要憎』呀!你哋諗咗去邊呀???我黑命貴FANS嚟㗎…」

    此時,我嘅目光掃向姨甥女。

    係,身為今日主角嘅佢,
    可以幫我打完場,但連佢都退後咗兩步,仲稍稍轉身…

    呢個轉身,先令我發現到…佢連婚紗都係表面白色,背面黑色…

    唉,所以點解我話好驚見到呢班富貴親戚,因為佢哋太政治正確,亦太過「被害妄想」啦…
    成村人敏感過性器官。

    舅父呢個時侯,單膝跪地:
    「文迪,你喺外面平時遊手好閒我都唔理你。但我哋對種族問題係非常重視,絕對唔容許…有任何歧視嘅事件發生。」

    我:「唔係呀…我…我有好多黑鬼Fd㗎!唔係唔係…係『黑人朋友』…我成日同佢哋Rap㗎!唔信你聽下!

    Yo~我用你嘅膚色~
    讚頌你係一個神蹟~
    無人Care你嘅來歷~
    地球上你緊有價值~
    理得你係做Panda~定係去揸Uber~總之你係我嘅巴打!為了你我可以做Writer!」

    見我又唱又跳,表姨媽直情喊到呼吸困難:
    「White……White...佢講Whiter呀!!!Shameful White Supremacy!」

    舅父:「咳咳,各位來賓…真係好抱歉…估唔到黑人膚色不被尊重…仲畀人周街唱…」

    呢個時候,表姐Nicole都向我插一刀:
    「到咗呢一刻,我都要發聲啦…其實佢之前喺Social Media…都討論過我嘅膚色…話我…皮膚好黑…」

    眾人一陣嘩然,
    包括我。
    因為…

    我:「喂呀Nicole姐,你當時IG張相曬緊太陽…我話你曬黑咗,好make sense啫…」

    見我舉盾,表哥一秒破防:「你可以用『古銅』色㗎嘛。你內心嘅歧視,已經表露無遺。」

    我:「痴線…你哋做人,分下 是非黑白 好喎!」

    講完呢句,眾人由嘩然,變寂靜。簡直好似見鬼一樣。

    表姐Nicole:「要分黑白……?終於…講到出口啦…表弟呀!我哋要求嘅係平等呀!係大愛呀!」

    坦白講,我已經對佢哋絕望。
    唯有期盼,由細同我感情最好嘅姨甥女…會為我講句公道說話。

    我:「姨甥女…」

    姨甥女並無迴避我嘅眼神,反而狼狼地接上:
    「其實每次聽你叫我呢三個字,我都覺得好Offend…」

    今次連我都R晒頭…又咩料呀…

    姨甥女:
    「姨甥女姨甥女姨甥女…宜生女!
    『最好生女』呀嘛,我知你係特登咁講㗎…

    你自己鍾意同細路女玩啫…
    但兩性之間,都需要一個平等嘅對待,無話邊個『宜』囉…」

    ================
    殺咗我啦…呢個世界嘅價值已經扭曲咗啦。
    所有賓客都當正我係肺炎病毒一樣,敬而遠之。

    我知道,要反抗了。
    隨即拎出手機,喺Social Media打咗段聲明。

    ===============
    管家行過嚟,想將我手中香檳收走之際…我高舉手機!

    我:
    「嗱…由呢一刻開始,我就係一個『無性別人士』!!!!!!!!!」

    無錯,啱啱我已經喺各大Social media聲明咗自己係無性別人士!

    我:
    「邊個夠膽趕我走,就係對『忠於做自己、敢於承認自己性向嘅弱小社群』進行歧視同欺凌!!!!管家你咪掂我呀!我嗌非禮㗎,全球首例呀。」

    表哥細細聲問:「咩係…無性別人士?」

    表姐:「好似係…心理上…對任何性別認同都無歸屬。即係佢可能係一個男人,但唔覺得自己係屬於男人…好新下…我都要Study下。」

    舅父:「但佢有喉核㗎喎…」

    我一聽,即時反擊:「你即係歧視一個無性別人士但存在性徵啦!!你而家係咪歧視我呀!???吓!我好受Offend呀而家!」

    舅父:「唔係…唔係…」

    我:「唔係?你退後緊喎?」

    舅父:「我單膝跪緊點退後呀…」

    我:「你個心退後緊呀!我feel到同你嘅『心之距離』!
    嗱!而家極度懷疑你歧視我嘅性別取向,
    將會循例影你相,擺你上Social Media,你等住違反『社群守則』,畀朱克伯格拉人封艇鎖Acc啦!

    話咗㗎啦,我無性㗎嘛!」

    正當我佔盡上風,將佢哋一網打盡嘅時候,
    劇情又再有突破性發展!

    姨甥女:「等等,我有 有力證據,證明佢有『自我性別』意識!」

    我:「挑!你話有就有呀!嚟呀!」

    姨甥女:「你叫咩名呀,講呀。」

    我:「陳文迪囉!」

    姨甥女:「英文名呀。」

    我:「Mandi 囉…」

    此時,她笑了。

    姨甥女:「點解要叫Mandi……唔叫Womandi呀!!!!吓!你仲唔係父權主義者??」

    眾人一聽,士氣大增。
    錯嘅人,即刻變返我…

    其實我都諗唔明當中道理…
    但喺呢個Amen都會變成Awomen嘅年代,誰能定對錯?

    =============

    我杯香檳終於被收走。
    待眾人將我掃走之前,我說出「遺言」,亦係肺腑之言…

    「其實…對於種類和平共處,兩性關係要平等、甚至關注氣候、環保等等…
    我全部都支持。

    但可唔可以…
    唔好『矯枉過正』呢?
    唔好人哋閒話一兩句,就要無限放大呢?

    你哋其實講得好啱。
    所有事都唔應該分黑同白,因為一年事,多數係會落喺灰色地帶。
    如果你樣樣都追求極致…樣樣都政治正確,個世界就真係會好黑白。」

    舅父:「你講完啦嘛?講完就…」

    我:「未。」

    我:「另外,就係…希望你哋一視同仁。如果你哋要標籤自己嘅大愛,麻煩唔好雙重標準。

    Nicole表姐,你啲假髮分分鐘嚟自新疆集中營,你有冇關心過?
    香港人權被踐踏、緬甸人甚至每日都被殺害,
    佢哋唔係畀人歧視緊…
    直情畀人消失緊…你有冇出過聲?

    如果你對世界嘅大小事都敬愛,雖然有啲位會膠膠哋,但我至少會敬重你哋。

    而唔係…
    錦衣玉食,你就談普世價值;
    阻你搵食,你就當一文不值。

    若果如此,就只是虛偽…」

    一段意味深長嘅演講,眾人被說中要害,為之語窒,甚為尷尬。

    但一名西裝男子卻從人群中步出,笑笑口、侃侃而談:
    「你都識講啦,佢哋畀人消失緊,係咪?」

    我:「係呀…再咁落去…真係會成個民族被消失…」

    西裝男子:
    「係囉。我哋反對歧視,追求平等。

    但首先,佢哋都要存在先得嘛!

    如果佢哋都即將唔再存在,就唔存在歧視啦。
    你都消失咗咯,我點歧視你啫~

    所以對於將會消失嘅事,我哋做到嘅係好有限嘅!」

    聽到佢咁瘋狂嘅發言,我都不禁彈後數十尺:
    「哇,呢位兄台,你咁嘅說話都講得出嘅!
    如果我無估錯。。。



    你應該係有一官半職嘅!!」

    西裝男子:「失敬失敬,小弟官拜司長。」

    眾人一聽,立即讚好,爭相除罩合照。

    我長嘆一聲:
    「佩服佩服…好啦。
    我諗…呢個世界,都係無得點救㗎啦。

    其實…我之所以咁遲先嚟會場…係因為…」

    『我放咗個炸彈喺花園。』

    隨住呢句對白,場內惶恐之聲立時此起彼落。
    大家都頓失方寸,不知此話孰真孰假。

    唯有西裝男子行事果斷,保持文質彬彬地問:

    「你嘅聲音我已經聽到啦,我哋的確有部份係做得不足。
    等我返到Office會出篇statement,
    強烈呼籲、密切留意、予以譴責 你所講嘅情況。

    所以借問聲…
    我有幾多時間逃生,個炸彈會幾時會爆呢?」

    我:「而家。」

    (完)

    IG: cheungson88
    https://www.instagram.com/cheungson88/
    (很少人Follow的acc,有時說說生活事)

    MeWe:張晨
    https://mewe.com/p/張晨
    P.s. 用app有機會彈app…可搜尋「Cheungson」

  • 表露無違英文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7-11 11:41:25
    有 134 人按讚

    【🎁抽獎贈書活動】《為什麼我們總是在逃避?》x3本
    🙋#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摯愛的親人因病離世,你說服自己,這對彼此都是一種解脫。但當你觀看一部家庭電影時,忍不住抽泣,才發現傷痛從未遠去。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我們總是習慣 #逃避 和 #壓抑?
    ✍️閱讀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why-do-i-do-that/
     
    【這本書在說什麼?】
     
    《為什麼我們總是在逃避?》的作者是擁有35年執業經驗的心理治療師約瑟夫.布爾戈(Joseph Burgo)。在這本備受心理醫師界讚賞的書中,他把心理學理論和生活案例做了完美的融合,讓原本對心理學沒什麼概念的我,可以很快進入狀況。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的事情,會被大腦轉化成情緒,然後自然地選擇一種習慣處理的方式。但是,當這個情緒太過強烈而無法承受之時,我們為了逃避,就會選擇壓抑、否認、轉移、理想化之類的方式去處理,作者稱為這些行為是「心理防衛機制」。

    例如遭遇極大的哀痛,選擇「壓抑」;或者遭到上司的責難,卻選擇「遷怒」別人;甚至明知遭到情人不平等的對待,卻過度「理想化」對方,選擇逆來順受。然而,一切的心理防衛機制,其實都是我們為了逃避痛苦而向自己撒的謊。

    作者透過許多生活中的案例,教我們如何「辨認」自己與別人表現出的防衛機制,也教我們如何「卸下」這些防衛機制,與內心真實的情緒共處。最終,讓我們學會「為什麼懂得面對不舒服情緒的人,反而能體驗更豐富的人生,以及如何成為這樣的人」。
     
    只有經歷了痛苦,方能真正醒過來。— 心理學家卡爾.榮格
     
    【你的心理防衛類型是什麼?】
     
    在這本書的開頭,作者會邀請你做一個練習題,確認自己比較符合哪種情況。不得不說,這個練習題深深地吸引了我。當我發現自己幾乎完全符合其中一個組別時,我就更迫不及待繼續讀下去,彷彿這本書就是為我而寫。

    因此,我想邀請你花三分鐘做這個練習,找出自己可能不曾察覺的「心理防衛類型」。請認真閱讀以下內容,挑選符合你自己的敘述。挑選那些符合你「真實現況」的敘述,而不是你心中「想成為的樣子」的敘述。建議你拿張白紙,紀錄下每個組別的數量:
     
    A類:第一組
    我不相信在我有需要時,別人會幫我
    我總是遇到黏人類型的人
    我認為太黏人和依賴都是一種軟弱表現
    我很少暴飲暴食,可以自主控制飲食
    對我來說,「性」並不如別人所認為的那樣重要
    想把事辦好,就得親自動手
     
    A類:第二組
    遇到問題時,我總是幻想會有人替我「解決」
    我不算暴飲暴食,但我希望自己能更確實地控制飲食
    每次談戀愛,都會全心投入有時
    我太依賴他人了
    即使我知道這樣不好,但我有時還是會在約會時和對方發生關係
    我對別人的重視,似乎勝過他們對我的重視
     
    B類:第三組
    表露激烈的情緒,會讓我感到不安
    我很少流淚,只會偶爾在看悲傷電影的時候落淚
    我很少生氣,從不會發火
    我超級好說話
    我時常嘗試新事物,但總是三分鐘熱度
    我總是擔心稍不留意就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B類:第四組
    我經常反應過度,隨之又懊悔不已
    我認為被情緒吞沒很正常
    我希望自己沒有情緒上的波動
    我經常感到混亂,失去控制
    我發脾氣的次數,數都數不清
    我感覺自己像是壓抑了一大堆緊張的感覺
     
    C類:第五組
    我會花很長時間照鏡子
    我會把大部分的積蓄用來買衣服、打扮自己
    經常有人羨慕我的長相/成功/性格
    在人際關係上,很少人符合我的交往標準
    我喜歡在聚會時成為焦點
    我認為對他人表現出不耐煩或輕視很正常
     
    C類:第六組
    我常感到自己「不如」朋友或初識之人
    我容易對自己犯下的錯誤過分自責
    我時常會對他人及他們的生活感到嫉妒
    我害怕被人看輕
    我無法接受批評並對此十分抗拒
    我希望自己是另一個人
     
    做完練習後,你也可能會發現自己對每一組中的個別敘述產生同感,而不是完全對應某一組的內容。重點並不是為了把自己歸類,而是瞭解你需要面對的心理挑戰是什麼。這是一個辨識自己防衛機制的前奏,每個人都有可能和上述的所有議題糾纏著。
     
    自由的代價是時刻保持警覺。— 美國第三任總統湯馬斯.傑弗遜
     
    【三種心理課題和對應的防衛類型】
     
    做完練習題之後,可以把自己傾向的類別對應到三種最常見的心理課題:A類是對需求、慾望和依賴的問題;B類針對的是強烈的情緒與自我控制;C類則是關於自尊以及如何在關係之中如何看待自己的課題。

    傾向第一組的讀者,很難承認自己的需求或依賴,防衛機制在於否認依賴,並勸自己忽視欲望和需求。傾向第二組的讀者,反而過度依賴別人,被欲望和需求牽著鼻子走,防衛機制是透過控制對方,讓自己得到有掌控感的安心。

    傾向第三組的讀者,容易在面對強烈情緒時感到不自在。防衛機制是壓抑情緒,或逃避任何造成這種情緒的局面。傾向第四組的讀者,經常感覺被自己的情緒吞沒,防衛機制是嘗試不同的方式擺脫這些感受,或把情緒轉移到別的地方或人身上。

    認同第五組和第六組敘述的讀者,都在與羞恥感和低自尊抗爭。傾向第五組的讀者,防衛機制是為了說服自己及他人,相信與事實相反的那一面。傾向第六組的讀者,選擇的防衛機制大部分會令他們失望,渴望成為另一個人本身就是一種防衛機制。
     
    【這本書對我最有啟發的三個重點】
     
    這一年多來,自從我用子彈筆記維持寫日誌的習慣、以及偶爾進行正念冥想之後,透過回顧,發現自己有「迴避衝突、壓抑憤怒」的習慣傾向。當我瀏覽這本書的簡介與書評之後,意識到自己的習慣,也是一種心理防衛機制,便產生興趣想更深入瞭解。

    透過書中的引導,我漸漸地體會到,當自己選擇迴避這些痛苦情緒的同時,卻會失去了運用這些情緒所能帶來的好處。例如有建設性的衝突,能讓問題獲得更有創意的解法;適時表達憤怒,又不流於破壞性的詆毀,有助於推展事情的進展,或在受到苛刻時保護自己。

    作者總共解析了十種人們常用的防衛機制,並且在每個章節的結尾,提出許多問題讓你回答(就像心理諮詢師對你提問)。以下是我讀完這本書之後,感到最有啟發的三個重點。
     
    【1.我們無法逃避情緒,要學會接納與共存】
     
    這本書不同於普通的勵志書籍,作者不會要你擺脫痛苦、消滅恐懼、壓抑憤怒,因為這些情緒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性,刻意逃避這些情緒,就會產生逃避與防衛的心態。結果,當我們的防衛太嚴重或根深蒂固時,反而不可能體驗到豐富而滿足的情感生活。

    事實上,人類不可能一直處於友善狀態。那些不為社會接受的情緒,如憤怒、仇恨、嫉妒與妒忌,同樣屬於情感組成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們需要的是改變自己的思維,學會接納「無法逃避情緒」的事實,並且學會如何更妥善地應對情緒。

    我特別喜歡作者對於「如何面對情緒」的見解,他說:「別期望自己能戰勝或擺脫這些令人痛苦的感受。你並不是要成為一個更開明的大好人,再也不售這些難題的困擾,而是當痛苦出現時,學會使用更健康的應對方式。」
     
    【2.什麼是健康的心理狀態?】
     
    對於一般人而言,最常面對的心理課題有三種,與之對應的健康心理狀態分別是:(1)需求與依賴的問題:誠實接納自己的需求、(2)情緒問題:學習忍受強烈的情感、(3)自尊問題:懂得發展出自我價值感。

    你能接納剛剛好的依賴性,並得到真正需要的東西。你擁有深刻的感受力,卻不擔心被其淹沒,並相信這些情感會賦予生命與關係更多意義。你信任自我,雖然對自己並非百分之百滿意,但堅信自己是一個有價值、永不放棄成長的人。

    除了我們常聽到「踏出舒適圈」的職場建議之外,這個觀念用在提升心理健康一樣適用:「真正的心理成長,只有在選擇去做舒適圈以外的事情時才會發生。防衛機制是在內心養成的應對習慣,若要成長,就得做與內心習慣相違背的事。」
     
    【3.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的心理治療師】
     
    作者對這本書還有一個期許,他希望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的心理治療師。我認為可以把「治療」這個詞改成「傾聽」,換個說法就是「心理傾聽師」,當你懂得如何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將視角抽離、觀察自己,某種程度上你就成了自己的傾聽者。

    就像最近另一本同為心理治療師寫的暢銷書《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也提到類似的概念:「心理諮商提供的不是解決方案,而是用同理心的角度傾聽,引導對方發現內心的聲音,從旁支持讓對方自己想出解決對策。」

    前最常見、也是我持續在練習的就是用「正念冥想」,觀察自己當下感受到的情緒。體驗它,傾聽它,但不要讓情緒完全主導自己的決定。不要太相信自己的情緒,因為很多時候它們只是你防衛心態的展現。

    擴大對自身感覺與頭腦認知的意識,與控制我們的「心念」保持距離。我們可以不時從自己的想法裡抽離出來,就像站在河流的對岸,看著想法一個接一個地從大腦中流過。學習傾聽自己的內心,與痛苦和喜樂共處,放手體驗但不隨之起舞。
     
    痛苦本身所帶來的問題,遠比不上我們為了抗拒痛苦而造成的問題還多。
     
    【後記:與生活正面對決的勇氣】
     
    《為什麼我們總是在逃避?》的閱讀過程,就像帶著自己走上一段內心聲音的探索之旅。就像這本書的英文書名「Why do I do that?」的問題,隨著自己回答書中各種角度提出的問句,逐漸明瞭自己慣性的防衛行為,為什麼選擇這麼做的背後原因。

    我也回想起脫北者朴研美在自傳《為了活下去》說的這段話:「每個人都有自己要跨越的沙漠。」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需要面對的心理課題,那片沙漠雖然充滿了危險、痛苦、不願面對的回憶,但終將是我們需要面對跟跨越的課題。

    推薦這充滿真誠和情感的書,給每個不知不覺就開啟逃避模式的人。你可以把它當成探索自我情緒的實用指南,也可以作為一個無聲陪伴的傾聽者。當你跟書中的問題進行對話,也等於跟內心的自己展開對話,我們需要有與這個苦樂交融的生活正面對決的勇氣。

    最後,送給我自己也送給你,書中這段讓我回味許久的段落:「除了不可避免的挫敗與痛苦,你在無數體驗中感受到了真正的快樂。珍視自己擁有的關係,同時在家人、朋友與伴侶的關係中找到了深刻的意義。大多數時候,僅僅只是活著,便讓你感到慶幸不已。」
     
    我們終將活成內心無比強大的自己。— 本書作者約瑟夫.布爾戈
     
    【抽獎辦法】感謝 今周刊 今周刊出版
    1、抽出「3本」《為什麼我們總是在逃避?》送給閱讀前哨站的粉絲們!有興趣的朋友請在底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本則動態參加抽獎。
    2、留言請寫下:你為什麼想讀這本書?想克服哪種逃避的心態?例如:「我想知道怎麼處理憤怒的情緒,克服逃避衝突的慣性」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07/14(二)晚上十點截止,隔天在留言中公布名單,隨機抽出三名正取,兩名備取。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07/16(四)晚上十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 表露無違英文 在 華人民主書院 New School for Democrac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7-08 09:37:34
    有 21 人按讚

    “香港國安法”43條侵台主權 蔡英文:考慮反制措施

    “香港國安法”第43條實施細則提及,可向外國及台灣政治性組織及其代理人要求就涉港活動提供資料。若不遵從可判罰款或監禁兩年。台灣總統蔡英文7日回應指,如果“香港國安法”對國家造成傷害,“會考慮反制措施。”

    蔡英文總統7日下午被媒體問及,國民黨立委要求蔡英文應該告訴他們要不要遵守香港國安法實施細則。蔡英文回應表示,每一個重要或主要的政黨都應該有能力來判斷“香港國安法”有哪些是不能夠接受的,政府也一樣隨時緊盯著“香港國安法”的施行,在必要的時候對國家、國民或相關組織發出警訊或指引,不要因為“香港國安法”實施而受到傷害。

    蔡英文:“如果’港版國安法’對國家造成傷害,或有不合理的現像時,我們會考慮反制措施,也希望不僅是執政者,所有的政黨大家一起來面對’港版國安法’對台灣造成的傷害。”

    由於前總統馬英九評論台灣的“國安五法”與“香港國安法”是不遑多讓,蔡英文說,很多人都對馬前總統講這句話感到不解,她也是。蔡英文強調,台灣是民主國家,制定和強化法律,是防止中國勢力滲透到社會、破壞我們的民主,就是我們國安五法的目的。這是保護台灣民主。

    蔡英文:“’港版國安法’確實不是一個民主機制的政府,限制人民的自由、限制人民對於民主的訴求,這是全世界主要民主國家要譴責,同樣我們予以譴責。所以我們做的事情都是跟全世界主要的民主國家都一樣,不知道為何馬前總統為何有那樣的評論。”

    “香港國安法”第43條 陸委會:台駐港機構未逾越份際

    陸委會在7號也發表措辭強硬的聲明回應“香港國安法”第43條實施細則。陸委會稱,該實施細則定義模糊、浮濫,對於長期在香港從事民間交流服務的台灣政黨、民間團體、駐港機構及人士極其不尊重、不友善;除制造在港台人恐慌,更扼殺台港正常交流互動。

    陸委會發言人邱垂正:“我方已多次聲明,我們關心香港情勢,但從未介入;我駐港機構更是經過雙方換文同意,提供民間交流服務的機構,長年以來亦從未逾越分際。香港方面應依雙方協議保障我駐港機構不受任何政治干擾;相關方面切勿無限上綱、輕舉妄動,破壞台港及兩岸關系。”

    “港版國安法”前後不一致 吳叡人:連納粹式法學素養都不如

    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吳叡人接受本台訪問分析,這是中共近年來對於“反分裂”、國家安全立法,這一類常見的一種做法。對於“境外”照樣要表達他的管轄權,雖然事實上他無法管轄。主要是宣示的意義,恐嚇、嚇阻。吳叡人認為,“香港國安法”對於要嚇阻海外流亡的香港人在海外進行反對中國活動,這是沒有意義。

    吳叡人:“因為中國近年來不只在香港,他同時也在東南亞、泰國這幾個他的勢力範圍國家內,對他友好的國家內,他進行過幾次境外執法。所以這法條看來,除了宣示跟恐嚇因為他無法執行之外,其實在有些狀況他說不定能執行,就是說在他友好的國家’親中’範圍內,萬一有類似狀況可以進行境外法。”

    吳叡人諷刺,“香港國安法”前後文亂七八糟互相不一致。萬一真的有海外組織香港內部代理人,代理人自身行為已經構成違背分裂國家或是顛覆政府,直接逮捕就好,根本不需要這一條“脫褲子放屁”。吳叡人說中共的立法表露自己的拙劣、沒有法學素養,連“納粹式”的法學素養都沒有。

    外媒:“港版國安法”恐成北京處理台灣問題藍圖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北京分社前社長潘文(John Pomfret)7日撰文指,“香港國安法可能是中國處理台灣問題的藍圖”(The Hong Kong security law could be China‘s blueprint to deal with the ‘Taiwan problem’)。

    潘文在文章指出,借由“香港國安法”的通過,中國朝向距離90英裡(約144公裡)外民主之島開戰的准備,無疑更邁進一步。他同時也引述主張武力統一的“當代智庫論壇”理事長李肅6月底在微博的發言,“中國透過國安法,從香港起步作出示範,就告訴你台灣,武統之後有辦法解決你”。

    吳叡人:港、台是不同的局 台灣在美國保護下、中國未控制

    吳叡人完全不同意這樣的推論表示,“香港國安法”不是一個治國的藍圖,他不是一個體系完整的治台政策,或是治港政策。“香港國安法”是中國在香港治理失敗的救急策略。吳叡人解釋,台灣與香港的命運相關卻不相同。香港完全在中共的控制下,台灣是一個沒有被中國控制自由獨立的領土。

    吳叡人:“但是他們事實上是兩個不同的局,香港早就是囊中之物,只不過是我要讓他圓還是扁。台灣是一個全新的領土,中國並沒有控制台灣,而且台灣在美國保護下非常明顯,兩艘航母一起出現在南海,這訊號還不夠清楚嗎?”

    吳叡人說,從中國角度來說,內憂外患唯一有能力是立即處理香港,他對新疆和香港都采取同一個邏輯,邊境國安威脅,采取鎮壓或控制。但是,台灣是邊境以外的外國,一旦要“攻台”等於要發動戰爭,正式地對外侵略。吳叡人說,中國連印度都不敢打,就算你真的想打台灣,要先經過相當慘烈的戰爭,就算台灣被打下來,可以永久軍事占領嗎?吳叡人指出,邏輯上處理完香港、處理台灣,這應該都非常正確。但是,中國要“攻台”,要付出非常大的代價。

    自由亞洲電台記者黃春梅 台北報道 責編 許書婷 網編 瑞哲

    本新聞由自由亞洲電台提供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