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衛將軍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衛將軍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衛將軍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衛將軍產品中有1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673的網紅和平製品 Paixpro,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夜逃 王國公主從小帶著面紗不露面貌,神秘兮兮,一名騎士死心踏地地愛上她,誓言為她付出性命也甘之如飴、無所懼怕。 禁衛將軍是妖人混血,白日呈現溫暖大叔模樣,嚴厲敦厚,晚上妖變,嗜血成性,終於有天克制不了,將目標放在了公主之上,而更深的陰謀是想篡位奪取王權。 騎士偶然聽見耳語消息,在將軍執行刺殺前帶著...

 同時也有14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Lilballz,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次的500萬系列角色我覺得很棒,少數需要監控狀態跟操作的流派。 特別強調,這個流派環環相扣不要看一半唷 訂閱球Z: http://goo.gl/SyhNSP ==================================================================== #...

衛將軍 在 歷史|历史|中國歷史|古人生活|諺語新知|動漫知史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7-08 19:16:28

波斯末代王子流亡唐長安? 知史現場 古代波斯帝國曾經是中亞一帶最強盛的文明,而波斯第三帝國薩珊王朝(Sassanid Empire)是最後一個前伊斯蘭時期的波斯帝國。但是隨著阿拉伯帝國強勢擴張,位於其東方的波斯帝國便遭到了致命打擊。在整個波斯王朝覆滅在即,作為王子的卑路斯不得不遠赴中國,尋求大唐...

衛將軍 在 電影文字 陳銳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11 17:19:09

《銀魂2:規矩是為了被打破而存在的》-打破真人化的局限 由原作動畫「真選組暗殺篇」為主線劇情,並另外搭配短篇搞笑日常組成。 真選組副長土方十四郎在護衛將軍的過程中,遭遇浪士偷襲,脖子被植入晶片,以至於行為御宅化,使真選組陷入危機。 ・ 之前有寫過一篇關於真人化電影的局限,我曾經認為,真人化的取材極為...

  • 衛將軍 在 和平製品 Paixpr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1-19 22:08:41
    有 55 人按讚

    夜逃

    王國公主從小帶著面紗不露面貌,神秘兮兮,一名騎士死心踏地地愛上她,誓言為她付出性命也甘之如飴、無所懼怕。
    禁衛將軍是妖人混血,白日呈現溫暖大叔模樣,嚴厲敦厚,晚上妖變,嗜血成性,終於有天克制不了,將目標放在了公主之上,而更深的陰謀是想篡位奪取王權。
    騎士偶然聽見耳語消息,在將軍執行刺殺前帶著公主逃出生天,對外他從守衛國土變成了叛國強盜,劫走了公主,對內他很明白自己是公主的救命繩。
    兩人默契地結伴成行,從小鎮、農村,到森林、高山,從一開始的沈默寡言到相談甚歡,兩人的目的地是逃到中立宗教的保護之下。
    究竟能不能成功呢?

    #Paixpro和平製品 #paixproillustration #和平製品 #illustration #flatillustration

  • 衛將軍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2-10 12:00:00
    有 367 人按讚

    鮮為人知的東晉「三阿大戰」

    歷史春秋網

    作者:張來林

    東晉南遷
      
    西晉時期,發生著名的「八王之亂」,結果導致「五胡亂華」,漢人失去傳統家園中原地區,不得不南逃江淮流域。318年,晉宗室司馬睿在建康稱帝,建立東晉。北方漢人聞訊,也紛紛向南投靠東晉政權,此後就是兩百多年的南北割據,史稱南北朝。

    為躲避戰亂,江淮間民眾紛紛逃到江南,這裡成了荒無人煙之地。
      
    為安撫北方流民,東晉先在江南設置僑州、郡、縣,即流亡政權,廣泛接納北方流民。隨著江南地區人口密度趨於飽和,江南再也無力接納日益增多的流民,於是,東晉又在江淮間設置僑州、僑郡等。
      
    東晉時,江淮地區設置幽州、冀州、青州、並州、兗州等多個僑州、僑郡、僑縣,即流亡政府,收容、安置相關地區的流亡民眾。《宋書•州郡志》載:「自夷狄亂華,冀、雍、涼、青、並、兗、豫、幽、平諸州,一時淪沒,遺民南渡,並僑置牧司,非舊土也。」為區分江南江北名稱相同的流亡政權,人們就分別在其前面加「南」或「北」,如江南的東莞郡叫南東莞,江北的叫北東莞,再建一個同名的就不加「南北」。於是長江兩岸、江淮間僑縣雲集,遷移頻繁,史稱「永嘉南渡」。
      
    與南方土著苟安心裡不同,這些北方流民人數雖少,卻幻想著打回老家,收復失土,重建地方政權,這也是設置僑州郡縣的原因所在。他們享受著政府的優待,不承擔兵役、繇役,不繳納稅負。
      
    此後幾十年,東晉的祖逖、桓溫等先後北伐,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376年冬,前秦統一了北方,實力大增。此時,苻堅雄心勃勃,很快忘記王猛臨終前「不可圖滅晉朝」 的告誡,準備一統天下。
      
    此時,東晉感受到了來自北方王朝的空前軍事壓力,就下詔選拔良將,抵御強敵,謀求生存。值此危難之際,東晉重臣謝安舉薦其侄謝玄(343~388)。
      
    東晉勁旅
      
    守江必守淮。為拱衛首都建康,朝廷任命謝玄為建武將軍、兗州刺史、領廣陵相、監江北諸軍事等職,坐鎮廣陵,堅守淮河。
      
    此刻,東晉要抗御強大的前秦大軍,就必須有一支驍勇善戰、士氣高昂的隊伍,而此時東晉軍隊戰鬥力低下,畏敵如虎,兵無鬥志。為了打敗強敵,謝玄就必須另外組建軍隊,謝玄想到了江淮間成千上萬的北方流民,他們無時不在思念收復故土,求戰心切,可以利用。

    謝玄到任後,在江淮地區北方流民中選拔驍勇士卒,頒布嚴格的軍令,進行嚴格的訓練。因這些人是北方人,又稱「北府兵」。謝玄打破東晉盛行的門閥觀念,從基層選拔了驍勇善戰的戰士劉牢之、何謙、田洛等當部將,一支能徵善戰的隊伍」走上了歷史舞台。《晉書•劉牢之傳》載:「太元初,謝玄北鎮廣陵,時苻堅方盛,玄多募勁勇,牢之與東海何謙、琅琊諸葛侃、平安高衡、東平劉軌、西河田洛及晉陵孫無終等以驍勇應選。選以牢之為參軍,領精銳為前鋒,百戰百勝,號為北府兵,敵人畏之」。
      
    建元十四年(378年),苻堅派徵南大將軍苻丕等率步騎七萬攻打襄陽。東路派前秦兗州刺史彭超、後將軍俱難(亦作句難)、右禁將軍毛盛、洛州刺史邵保率步騎七萬攻淮陽、盱眙等地。
      
    當時,東晉將兗、青、冀、幽州僑置於境內三阿。謝安命謝玄徵徐、兗、青三州人丁入伍,實際上主要就是發動本地新居民入伍,以壯大北府兵,抗擊前秦的東路軍。謝安又讓彭城內史何謙在淮泗一帶游擊,聲援西路之襄陽。
      
    379年二月,前秦攻下襄陽。東晉將領李伯護叛變通敵,卻被苻堅所殺。驍將朱序力戰兵敗被前秦所俘,卻被委以官。
      
    東路前秦兗州刺史彭超立功心切,向苻堅請纓攻彭城戴逯。謝玄率東莞太守高衡、後軍將軍何謙領兵三萬駐泗口(在淮安),救援彭城,小將田泓捨身巧妙送達軍情。謝玄聲東擊西,聲稱讓何謙攻擊敵輜重所在地留城。彭超釋彭城之圍,引兵保留城輜重。戴逯乘機率彭城之眾出奔謝玄,一起退守廣陵。此戰,謝玄初露鋒芒。
      
    三月,前秦毛當、王顯率兩萬精銳之師自襄陽東會俱難、彭超,合攻淮南。俱難部見援軍到來,士氣大盛,順利攻克淮安,又架橋渡淮,留邵保守淮安。
      
    五月十四日(乙醜),俱難、彭超率眾二萬攻佔盱眙,晉將毛璪(音早)之被俘。
      
    接著,彭超率兵六萬包圍幽州刺史田洛於高郵縣之三阿(今在金湖縣塔集鎮,歷代《高郵州志》皆有此戰之記載)。三阿,距廣陵僅百里,是東晉北大門。如果前秦大軍攻取三阿,可直取廣陵、進軍江南。
      
    三阿大戰
      
    東晉趕緊調兵遣將,派兩路大軍過江,呼應謝玄,保衛京都建康:一路由徵虜將軍謝石統領,率水軍出屯塗中(滁州);一路由右衛將軍毛安之率兵屯堂邑(六合)。
      前秦毛當、毛盛率騎二萬襲堂邑,東晉毛安之部四萬人馬驚潰,朝野一片震驚。
      謝玄見形勢危急,立即親率三萬北府兵從廣陵救援三阿,迎擊前秦軍。五月二十五日(丙子),謝玄部進至白馬塘時,與前秦將領都顏遭遇。激戰中,何謙奮力斬殺都顏,秦兵敗後撤。

    謝玄大軍乘勝推進到三阿,對敵方構成反包圍,雙方於三阿展開大戰。東晉軍內外夾擊,俱難、彭超不支,率殘部退保盱眙。謝玄率部收復境內。
      
    六月初七(戊子),謝玄與田洛率眾五萬從境內出發,進攻盱眙。俱難、彭超又敗,退屯淮陰。
      
    謝玄又遣何謙等帥舟師沿邗溝北上,夜焚淮橋,邵保戰死,俱難、彭超又逃。
      
    《晉書·苻堅載記》載:「太元四年,彭超陷盱眙,遂攻晉幽州刺史田洛於三阿,去廣陵百里。謝元自廣陵救三阿,率眾三萬次於白馬塘。俱難遣其將都顏率騎逆襲元戰於塘西,元大敗之,斬顏;元進兵至三阿,與難、超戰,超等又敗,退保盱眙;元進次石梁,與田洛攻盱眙,難超出戰,復敗,退屯淮陰;元遣將軍何謙之、督護諸葛侃率舟師乘潮而上,焚淮橋,又與難等合戰,謙之斬其將邵保,難超退師淮北。」

    謝元即謝玄,因宋代避趙匡胤始祖趙玄朗之諱而改。最後,謝玄又窮追猛打,與何謙(即何謙之)、戴逯、田洛等共追之,再戰於盱眙君川,復大破之。俱難、彭超北遁,僅以身免。謝玄部下、參軍劉牢之部奪得敵大量輜重及運輸船隻。
      
    三阿大戰,東晉五戰五捷,前秦兵開始對晉軍望而生畏。謝玄的北府兵得到實戰鍛鍊,威震北國,為四年後淝水之戰鼓舞了士氣、打下了基礎。
      
    回逃路上,俱難、彭超相互指責,俱難一氣之下殺了彭超部下柳渾。苻堅聞敗大怒,令人追究責任。該年七月,彭超自殺,俱難降為庶人。前秦勢力遂被控制在淮河以北,東晉與前秦划淮為界。
      
    太元八年(383年),苻堅親率八十多萬大軍南徵,意圖消滅東晉。晉孝武帝令謝玄統領徐、兗、青州及揚州之晉陵等八萬人抗擊。在朱序幫助下,謝玄取得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淝水大戰。朝廷加授謝玄前將軍、假節,謝玄堅辭不受。
      
    三阿大戰,是關乎東晉政權生死存亡的一場重要戰役,挫傷了打擊了前秦兵的銳氣,更打出了北府兵的自信,可以說沒有之前三阿大戰的鋪墊,就沒有四年後淝水大戰的勝利。
      
    384年,謝玄乘勝北伐,收復北方兗、青、司、豫四州。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衛將軍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9-14 14:00:00
    有 468 人按讚

    三國魏晉時期的將軍職位有哪些?都督、車騎、四征、四鎮哪個權位重?|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看三國魏晉的史書也好,小說也罷,我們總是被各式各樣的官職名稱繞暈,文官還好,多看幾遍也就明白了,像丞相、尚書、州牧、刺史、太守等,大多能搞清楚,可輪到武職,徹底抓瞎了。

    不少人知道武職中的級別高低,例如最高級別的大將軍,次一級的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再次一些的四鎮(鎮東、鎮西、鎮南、鎮北,征、平也是加方位)、四征、四平,以及最後的雜號將軍。

    這些將軍名號大多是瞭解的,可對於護軍、領軍以及三國兩晉時期的「都督」就有點懵了,護軍、領軍、都督同我們上述的將軍,哪個權位更重呢?

    兩漢時期,驃騎將軍、車騎將軍並不常設,朝廷有戰事,便會任命一位大將為車騎將軍或車騎大將軍,帶不帶「大」字,須得看這位大將的威望、資歷的高低。

    東漢外戚鄧騭、竇憲,領兵討伐匈奴、西羌等,皆是以「車騎將軍」的名義出征。兩漢時期,一旦出現驃騎、車騎名號,便是時局不穩有了戰亂。

    東漢末年的曹操,雖然大多沿用漢朝制度,卻也有所變化,比如驃騎、車騎的名號,就不能隨便用,畢竟曹操沒有當皇帝,劉備登基前不過是左將軍,驃騎、車騎地位太高,誰又有資格做呢?

    三國時期不同於兩漢,它時局混亂,因此兵制在不斷完善變革中,車騎、驃騎、大將軍僅僅代表官位,具體實權,其實在護軍、領軍、都督手裡。我今天就帶大家瞭解下魏晉(以魏國、西晉)的兵制。

    魏晉時期,朝廷的軍隊分為兩種,一種是中央軍,由中樞朝廷直接掌控,另一種是地方兵,由刺史(管州兵)、太守(管郡兵)、縣令(管縣兵)等掌管。

    漢末諸侯,董卓、袁紹、袁術等人,都是靠地方兵割據一方。因此司馬炎滅吳後,決定「罷州兵」,不允許州郡建立地方兵,這是有歷史根據的。

    地方兵一般僅僅負責本地防務,防備敵方、維護治安等,有的時候還得接受中央軍指揮,開赴戰場。中央軍是曹魏作戰主力,分為中軍、外軍。

    三國早期(曹操時期),各方勢力都在擴張發展中,制度都不完善,沒有所謂的中軍、外軍之說。直到曹丕黃初三年,命大將軍曹真為「都督中、外諸軍事」,才有了中外軍的說法。

    曹魏的中軍的根基是虎豹騎,虎豹騎最早是曹操親軍,從這也能看出中軍的大致作用——保衛君主安全。一般來說,中軍是拱衛都城、皇宮的軍隊,也會參與對外作戰,這並不是死規定。

    車騎將軍、驃騎將軍、衛將軍等,都是中軍將軍,而四鎮、四征等確是外軍將軍,兩者不僅有地位上的差別,還有職權上的區別。

    曹魏的中軍由武衛、中壘、中堅、驍騎、游擊五營組成,其中武衛營為精銳主力,許褚便是武衛將軍,負責保衛曹操、曹丕安全。

    中軍的統帥便是中領軍、中護軍,中領軍為正,負責皇宮、城內防務,中護軍為副負責京城外部防務。司馬師借助中護軍的職務之便,才能私養3000死士,最後有了發動高平陵之變的資本。

    外軍更好理解——中央軍駐守地方的軍隊,外軍的指揮權在「都督」手中。司馬懿淮南三叛中的毌丘儉、諸葛誕,都屬於四鎮將軍,也掛有「都督」銜。四鎮頭銜,只是表面毌丘儉、諸葛誕二人級別高,都督保證了二人手中權力大小。

    毌丘儉是鎮東將軍,揚州都督,諸葛誕也曾為鎮東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正是二人能執掌一揚州的外軍(都督銜),才有反抗司馬氏的資本,不過司馬氏實力更為強大。

    司馬氏篡魏過程中,為了收攏大權,不斷將中軍規模擴大,到了後期,司馬氏手中握有20萬中軍,以絕對實力碾壓曹魏,自不存在被曹魏翻盤的可能。

    兩晉時期,兵制發展逐步完善,能讓我們一窺究竟。同曹魏一樣,西晉也分中央軍、地方軍,雖然司馬炎下旨罷州兵,但是不少州郡仍握有兵權,這是世家的「特權」。

    東漢時期,大將軍為軍事首領(其實皇帝才是,只不過被外戚架空),西晉卻是「都督中、外諸軍事」才是全國最高軍事統帥。所以司馬炎一朝,僅有司馬孚擔任過,便一直空著,防備權臣篡權。

    中央軍同樣分為中、外二軍,中軍也是西晉的精銳以及主力。西晉中軍分為宿衛軍、牙門軍二部,宿衛軍拱衛皇宮、京城,牙門軍駐守於城外,起著機動部隊和預備役的作用。

    宿衛軍只是一種習慣上的稱呼,而非官方名,它整體建制有六軍、四軍、六校、二營。六軍指領軍、護軍、左衛軍、右衛軍、驍騎軍、游擊軍。六軍是中軍主力,負責守衛皇宮內部宮殿,地位較高於其他宿衛軍。

    四軍指左右前後四軍,每軍有1000人,負責皇宮宮門警戒,前後左右表示方位,說白了就是東城門守衛軍、西城門守衛軍等。

    六校營指原五校屯騎、步兵、越騎、長水、射聲加上新設立的細軍校尉。每個校營大約11000人。二營指積弩和積射二營,每營2500人,由積弩、積射將軍分別統領。

    太子東宮同樣有宿衛力量,也可劃歸為宿衛軍,早期僅有左右衛率,後來又增加前、後衛率和中衛率,一共五軍總兵力1萬多。

    外軍同曹魏一樣,中央軍派駐地方的軍隊,一般由帶有「都督某州諸軍事」頭銜的人(大多是西晉宗室)率領,都督制能促進西晉政局安穩,卻也為「八王之亂」埋下隱患。

    兩晉時期,車騎將軍沒有兩漢那麼顯赫了,當然這裡指的是權柄,而非地位,車騎將軍還是最高級別的那一波,不過權柄已經歸於「都督」手裡,東晉皇帝和地方士族平分權力,諸如王敦、桓溫都帶著「都督中外諸軍事」的頭銜,而都督也成了權臣標配。

    西晉的中軍、外軍在內亂中消耗殆盡,使得匈奴、鮮卑、羌、氐等趁虛而入,使得神州陸沉,偏安江左數百年。這算是制度的錯,還是人的錯?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