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外剖腹產
-
在門診常常會被問到:
-
腹膜外剖腹產跟一般剖腹產有什麼差別呢?
有什麼好處?
我適合開嗎?
-
今天就跟大家說分曉喔~☺️
-
首先
先來個名詞解釋:
-
👉「腹膜腔」
主要是大腸小腸等腸胃器官在裡面,而子宮是”後”腹膜腔臟器,不在裡面,是在腹膜腔後面
-
👉「一般剖腹產」
就...
#腹膜外剖腹產
-
在門診常常會被問到:
-
腹膜外剖腹產跟一般剖腹產有什麼差別呢?
有什麼好處?
我適合開嗎?
-
今天就跟大家說分曉喔~☺️
-
首先
先來個名詞解釋:
-
👉「腹膜腔」
主要是大腸小腸等腸胃器官在裡面,而子宮是”後”腹膜腔臟器,不在裡面,是在腹膜腔後面
-
👉「一般剖腹產」
就是開刀在劃開肚皮傷口後
因為腹膜腔會擋在子宮前面
我們會把腹膜腔劃開
這樣才能順利看到子宮
進而下刀生出baby
-
而
-
👉「腹膜外剖腹產」
就是
我們不劃開腹膜腔
而是設法把他「撥到」側面
讓後面的子宮可以露出
這樣我們也可以順利生出baby
(有興趣的人可參考附圖)
-
所以
差別就是有沒有切開腹膜腔囉?🧐
-
是!就是這麼簡單!😊
-
那,不劃開腹膜腔有什麼好處?🤔
-
根據2013年美國婦產科最新期刊指出
👇👇👇👇
https://www.ajog.org/article/S0002-9378(13)00546-2/abstract
-
腹膜外剖腹產跟傳統手術相比:
-
1. 術後疼痛明顯降低
2. 術後排氣速度較快,比較沒有脹氣、噁心症狀
3. 因為手術時間縮短,麻藥吃得少,術後恢復也增快
4. 併發症機率並沒有上升
-
另外
因為手術沒有進入到腹膜腔
所以也不會有「腸沾黏」的問題(也就是不需要放防沾黏貼片)
理論上也不會有「腹腔內感染」的機會
-
講得那麼好~
難道腹膜外剖腹產都沒有缺點嗎?
又如果那麼好
為什麼目前臨床上都還是以一般剖腹產為主流呢?
-
其實應該這麼說
執行腹膜外剖腹產
醫師除了要對後腹腔的器官解剖非常熟悉
來成功"撥開"腹膜之外
-
因為腹膜外的手術空間也比較狹小
所以醫師也必須要對一般剖腹產的各種生產及止血技巧非常熟悉
不然
比起腹膜內剖腹產來說
是更容易造成難產、膀胱受傷和產後出血風險的
-
總結來說
腹膜外剖腹產需要的技術層面更高
需要更長時間的手術訓練
-
但其實一般剖腹產
術後恢復、併發症發生率也已經非常好了
相對又比較容易學習
所以自然成為現在的主流囉~~
-
那
是每個媽咪都可以執行腹膜外手術嗎?
-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腹膜外手術的成功與否還是有以下幾點的限制:
-
1. 先前開過刀 👉可能會有沾黏導致腹膜撥不開而失敗
-
2. Baby過大 👉因為空間不足導致難產(通常大於3500gm以上風險就會上升)
-
3. 完全前置胎盤 👉本身產後大出血風險高,腹膜外手術相對止血較困難,危險性較高
-
4. 產程遲滯太久 👉膀胱、腹膜組織過度水腫,容易造成腹膜不易撥開
-
以上給大家參考喔~~~
希望大家都能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生產方式😊😊😊
-
#每個媽咪情況都不同建議都要跟醫師詳細討論後才做決定
#一切以安全為最大前提
術後排氣困難 在 許峻睿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腹膜外剖腹產
在門診常常會被問到:
腹膜外剖腹產跟一般剖腹產有什麼差別呢?
有什麼好處?
我適合開嗎?
今天就跟大家說分曉喔~☺️
首先
先來個名詞解釋:
👉「腹膜腔」
主要是大腸小腸等腸胃器官在裡面,而子宮是”後”腹膜腔臟器,不在裡面,是在腹膜腔後面
👉「一般剖腹產」
就是開刀在劃開肚皮傷口後
因為腹膜腔會擋在子宮前面
我們會把腹膜腔劃開
這樣才能順利看到子宮
進而下刀生出baby
而
👉「腹膜外剖腹產」
就是
我們不劃開腹膜腔
而是設法把他「撥到」側面
讓後面的子宮可以露出
這樣我們也可以順利生出baby
(有興趣的人可參考附圖)
所以
差別就是有沒有切開腹膜腔囉?🧐
是!就是這麼簡單!😊
那,不劃開腹膜腔有什麼好處?🤔
根據2013年美國婦產科最新期刊指出
👇👇👇👇
https://www.ajog.org/article/S0002-9378(13)00546-2/abstract
腹膜外剖腹產跟傳統手術相比:
1. 術後疼痛明顯降低
2. 術後排氣速度較快,比較沒有脹氣、噁心症狀
3. 因為手術時間縮短,麻藥吃得少,術後恢復也增快
4. 併發症機率並沒有上升
另外
因為手術沒有進入到腹膜腔
所以也不會有「腸沾黏」的問題(也就是不需要放防沾黏貼片)
理論上也不會有「腹腔內感染」的機會
講得那麼好~
難道腹膜外剖腹產都沒有缺點嗎?
又如果那麼好
為什麼目前臨床上都還是以一般剖腹產為主流呢?
其實應該這麼說
執行腹膜外剖腹產
醫師除了要對後腹腔的器官解剖非常熟悉
來成功"撥開"腹膜之外
因為腹膜外的手術空間也比較狹小
所以醫師也必須要對一般剖腹產的各種生產及止血技巧非常熟悉
不然
比起腹膜內剖腹產來說
是更容易造成難產、膀胱受傷和產後出血風險的
總結來說
腹膜外剖腹產需要的技術層面更高
需要更長時間的手術訓練
但其實一般剖腹產
術後恢復、併發症發生率也已經非常好了
相對又比較容易學習
所以自然成為現在的主流囉~~
那
是每個媽咪都可以執行腹膜外手術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腹膜外手術的成功與否還是有以下幾點的限制:
1. 先前開過刀
👉可能會有沾黏導致腹膜撥不開而失敗
2. Baby過大
👉因為空間不足導致難產(通常大於3500gm以上風險就會上升)
3. 完全前置胎盤
👉本身產後大出血風險高,腹膜外手術相對止血較困難,危險性較高
4. 產程遲滯太久
👉膀胱、腹膜組織過度水腫,容易造成腹膜不易撥開
以上給大家參考喔~~~
希望大家都能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生產方式😊😊😊
#每個媽咪情況都不同建議都要跟醫師詳細討論後才做決定
#一切以安全為最大前提
術後排氣困難 在 吳文傑醫師的健康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Stretta 手術,第三彈,熱射頻賁門緊縮術,病人注意事項*
STRETTA手術是經由胃鏡的方式,藉由緊縮賁門來改善胃食道逆流的一種治療
手術後的4-5天不要吃硬的或有邊緣尖銳的食物, 例: 薯片, 花生, 爆米花, 骨頭等等。確實的咀嚼食物, 切勿狼吞虎嚥。
在Stretta手術後當天就可在身體可承受的範圍內, 回復到原本正常生活的活動, 包括運動。
記得按時服用減少胃酸的藥物。
馬上聯絡醫生當下列情形發生:
a. 嚴重的胸痛或腹痛
b. 噁心或嘔吐
c. 發燒或發冷
d. 吐血或咖啡色的物體
e. 排泄時有血或黑色很稀的排泄物
f. 吞嚥困難
g. 呼吸困難
5. 如果在手術後2周內需住院或到急診, 切勿讓任何器械或管路放入食道中, 除非有先通知執行Stretta的醫師。
副作用
在Stretta手術後, 最主要的副作用為喉嚨疼痛, 基本上只會維持2-3天左右。 其他可能的副作用為胸口不舒服或胸口疼痛。 胸口不舒服的範圍可以分為輕微的胸悶, 輕微疼痛, 或劇烈疼痛。 大概5%的病人會感受到胸悶, 只有1%的病人會感受到胸口疼痛。 請依照醫生提供的資訊服用止痛藥。 通常疼痛感只會持續1-2天, 但也有一小部分的人會持續1-2周。 如有任何疑問請立即詢問醫生。
另一個副作用為打嗝或排氣, 只會發生在5-8%的病人身上。 這個副作用可能會在手術後持續1-2天或2周。 大部分的人通常不需服用藥物, 副作用就會自動消失。
Photo, 攝於2017/9 彰濱ircad訓練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