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迷誠品專欄:5 部記憶主題經典電影 —— 假使沒有記憶,我們該如何追尋自我。
⠀⠀⠀⠀⠀ ⠀⠀⠀
幾乎多數人觀賞完今年 Anthony Hopkins 二奪影帝的《父親》之後,或許皆不得不同意,這部電影本質並非驚悚片,卻在記憶的作祟下排山倒海捲入令人如坐針氈的漩渦。你的女兒不是你的女兒,你的房...
✍️ 迷誠品專欄:5 部記憶主題經典電影 —— 假使沒有記憶,我們該如何追尋自我。
⠀⠀⠀⠀⠀ ⠀⠀⠀
幾乎多數人觀賞完今年 Anthony Hopkins 二奪影帝的《父親》之後,或許皆不得不同意,這部電影本質並非驚悚片,卻在記憶的作祟下排山倒海捲入令人如坐針氈的漩渦。你的女兒不是你的女兒,你的房子不是你的房子,你的昨日不是你的昨日,你的人生也不再是你的人生,你正在與過去再熟悉不過的自己一片一片剝離。
⠀⠀⠀⠀⠀ ⠀⠀⠀
探討阿茲海默症的電影《我想念我自己》清楚點明,阻止記憶流失,便是與過去的自己努力保持連結的過程,然《父親》卻道出更為殘酷的事實:那終將徒勞收場,一如畫面中緊守傲骨與尊嚴,時時惦記手錶,憤怒抗拒天光沒滅的落寞身影。
⠀⠀⠀⠀⠀ ⠀⠀⠀
但又該如何透過言語形容世界無預警崩毀的無所適從、時間感知錯亂的內在恐懼?
⠀⠀⠀⠀⠀ ⠀⠀⠀
同時這也是電影藝術的魔法,足以透過敘事剪接、美術設計、音效配樂、戲劇張力與演員詮釋,帶領觀眾親身經歷一趟虛實羅織且想像所無法觸及的記憶虛空,彼處有生老病死、創傷記憶、科幻寓言,並由人性以及情感深深牽動。藉由《父親》與幾部延伸電影,我們來談談普利摩李維耗盡餘生悟出的真理 ——
⠀⠀⠀⠀⠀ ⠀⠀⠀
「人的記憶很奇妙,但作為工具並不可靠。」
⠀⠀⠀⠀⠀ ⠀⠀⠀
⠀⠀⠀⠀⠀ ⠀⠀⠀
📸 創傷記憶:《記憶拼圖》與《穆荷蘭大道》
⠀⠀⠀⠀⠀ ⠀⠀⠀
「我覺得,無法信任自己的心靈是很恐怖的概念。」
⠀⠀⠀⠀⠀ ⠀⠀⠀
時間是必須帶有個人情緒的,屬於各自的感知,《記憶拼圖》中,我們與藍納站在同一個起點上,一心一意找出殺害妻子的凶手,藉由昨日的自己傳遞的訊息去拼湊事實,去判斷真偽,去分辨善惡,更是道德標準不停擺盪和重新定義的過程。他問,若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人們又該怎麼療傷呢?假使不相信任何事,不相信世界之外還有世界,無法為明天的自己找到睜開雙眼的理由,那依附現實而生的生存意志也無法撐起整副瀕臨破碎的軀殼。
⠀⠀⠀⠀⠀ ⠀⠀⠀
被譽為神片的《穆荷蘭大道》其實也存在不少異曲同工之妙,令人窒息的現實難以承受,扭曲了記憶流動的軌跡。導演大衛林區曾解釋,縱使這部電影的情節相當複雜,但其概念「生命無法以清晰的直線展開」則明白易懂,記憶、幻想、慾望、夢境建構出意識的複雜性。真實其實是混亂而脫序的,夢就像時間穿越身體的過程,導演意圖從這部電影探討的是比記憶更宏大的命題:「意識」。
⠀⠀⠀⠀⠀ ⠀⠀⠀
⠀⠀⠀⠀⠀ ⠀⠀⠀
🧊 科幻最終都會回歸人性:《王牌冤家》與《銀翼殺手 2049》
⠀⠀⠀⠀⠀ ⠀⠀⠀
記憶本身就是一座由人性與情感建構出的迷宮,並非行車紀錄器錄下的冰冷事實,而是屬於我們各自版本的故事真相,裡頭重複上演愛恨、遺憾、自私以及痛楚的印記。《王牌冤家》的開頭依然是結尾,繞成莫比烏斯環,證明了人們既有自由意志,也毫無自由意志,千百種不同的選擇最終依然迎向相同的結局。兩個看似平庸的人,相遇到相戀,相戀到相怨,再從相怨到相忘,那些雨水多過陽光的時刻讓人難以承受記憶的重量,卻又於逐步刪去往事的過程中與潛意識對抗。有時候,就是這些不客觀,不正確,不真實,不可信的溫熱記憶,成為我們繼續活下去的力量。
⠀⠀⠀⠀⠀ ⠀⠀⠀
「如果有真實的記憶,就會帶來真實人類的反應。」
⠀⠀⠀⠀⠀ ⠀⠀⠀
升級中心裡的專家如此說道。重點或許從來不是記憶從哪裡來,而是記憶會帶著我們往哪裡去。那些比人類更像人類的瞬間,像是堅信奇蹟存在、爭取他人肯定、刪除資料折斷晶片、毅然背對熟悉的綠色眼珠,種種行為再度象徵著,靈魂並非與生俱來,而是點點滴滴累積於真實感受與生活經驗之中。上述幾部電影,皆關乎記憶與自我的連結,但作為工具並不可靠,因此 Denis Villeneuve 承繼雷利史考特的絕美科幻之作《銀翼殺手2049》的氣度更是高出了好幾層 —— 假使沒有記憶,我們該如何追尋自我?
⠀⠀⠀⠀⠀ ⠀⠀⠀
感受融於手掌心的雪花,躺在結冰河面的溫度,像個孩子一樣無助地嚎啕大哭,這些瞬間,才真正從人性層面體現了生命的終極意義。
⠀⠀⠀⠀⠀ ⠀⠀⠀
⠀⠀⠀⠀⠀ ⠀⠀⠀
(本篇為節錄,全文寫在迷誠品 Meet Eslite)
⠀⠀⠀⠀⠀ ⠀
⠀⠀⠀⠀⠀ ⠀⠀⠀
#迷誠品 #誠品 #父親 #記憶拼圖 #穆荷蘭大道 #王牌冤家 #銀翼殺手2049 #thefather #memento #mulhollanddrive #eternalsunshineofthespotlessmind #bladerunner2049 #movie #film #觀影 #電影 #🎬 #台灣 #taiwan #taipei #LetMeSingYouAWaltz #一頁華爾滋
行車紀錄器時間無法記憶 在 一線三的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線三的心情抒發
身為一個從小在南部長大的孩子,
對警察的想像往往是跟不上時代,
小時候就認為警察是正義的化身。
阿官算是與我同屆,但他是警專生,
最近剛調來四季分局,排班與我站路檢,
尬聊的第一句話是他說:
「學長,制度是比較出來的。」
阿官之前待的地方,派出所只有5個人,
半夜自動門會關起來鎖上在裡面睡覺的所,
正所謂「鄉下地方」。
一次半夜,阿官值宿,接到報案稱有車禍,
在產業道路上兩台車撞得稀巴爛,
一台進口休旅車車頭凹陷、橫躺在路邊,
隱約看到擋風玻璃上有張金紅色的停車證,
左右雙門大開,車內不見人影,
另一方國產車駕駛蹲在一旁擦拭傷口。
「他從對向朝我衝過來,我有行車紀錄器。」
國產車駕駛驚魂未定,指著四周的稻田說:
「他下了車,帶著老婆小孩往田裡面跑了。」
在這沒有幾盞路燈的產業道路,
四面環田,離開主幹道可是伸手不見五指,
只好先請救護員跟拖吊車到場初步處理,
等駕駛傷勢穩定一點就返所準備開始做筆錄。
把睡眼惺忪的值日所長挖起來稟報此事,
正在看行車記錄器的時候,派出所電鈴響了,
一對夫妻站在門口,先生滿臉通紅散發酒氣,
太太抱著襁褓中的嬰兒,表示自己發生車禍。
國產車駕駛定神一看,這就剛剛撞我的人啊!
然後,派出所的電話開始響了起來,
所長私人的手機同時也鈴聲大作。
接著,所長拍拍阿官的肩膀,烙下一句
「好好處理!」
叮咚,派出所的自動門打開了,
組長、股長跟分局長三位大神,
在凌晨四點,同時蒞臨這間小廟。
所長把三位大神請到備勤室泡茶,
也把國產車駕駛、進口休旅夫妻請了進去,
接著,愁雲慘霧的國產車駕駛笑著走出來,
跟進口休旅車夫妻有說有笑、稱兄道弟的握手。
「一般A2做處理,駕駛是她太太。」
所長使了個眼色,指示阿官繼續完成筆錄。
行車紀錄器呢?
「那個,我記錯了,我這台車沒有裝。」
國產車駕駛神情自若的收回記憶卡,不忘補充:
「對方駕駛是女生,我有看到。」
後來就用A2一般車禍解決這件事,
對方賠償給國產車駕駛新台幣一百萬,
並表示明年會捐更多錢給警友會。
「我只知道,國產車駕駛不會再開國產車了。」
阿官繼續再分享另一個故事。
窮鄉僻壤的值宿所轄區範圍卻很廣,
河川、大圳少不了,還有少數的山區,
入山口坡道是少數帶有觀光價值的地點,
攤販會去路邊擺攤賣些水果或觀光小物,
通常都是弱勢族群求溫飽賺個外快。
一日阿官接獲民眾報案的糾紛現場,
擺攤處有攤販起爭執,遂馳赴現場了解。
現場只看到一台攤販車,
攤販車旁站著一位叼著菸頭的年輕人,
是轄內某位民代不成材的二兒子,
站著屌兒啷噹的三七步,滑著手機;
另一方是一對原住民母女,
母親行動不便坐著輪椅,眼神渙散,
女兒約莫15、6歲,身材纖細骨瘦如柴。
據瞭解,議員兒子跟母女都是賣柳丁的,
今天母女兩比較早到,便開始擺設攤位,
議員兒子認為母女倆的攤位面積占太大,
影響自己攤位的生意,二話不說,
直接把原住民母女的攤販車推下山,
連同所有的柳丁,全散落在灌木叢生的半山腰。
阿官聽了實在氣不過,準備帶她們下山提告,
此時手機響了,是所長打來的。
「喂,阿官啊,啊議員電話你怎麼不接一下?」
「所長,這次真的太過分了,這個不辦不行。」
聽完所長沉默了一下,有什麼事回來再講,
電話那頭聽到派出所電話不斷鈴響的聲音,
阿官便先將雙方通通載回山下的派出所。
一進門,又看到那三尊大神,
分局長、股長、組長一字排開,
鞠躬哈腰、笑臉迎人接待議員兒子,
與上次一樣,一群人進入備勤室泡茶,
不同的是,原住民母女被留在值班台乾瞪眼。
「好好處理!」所長依舊拍拍阿官的肩膀。
「好好處理」就是,
議員兒子昂首闊步的離開,
原住民母女失去經濟來源的攤販車,
還被所長指示的阿官加開了一張罰單。
「以後不要去那邊擺攤了知不知道!」
所長對著一邊拭淚、推著輪椅的母女喊道。
「我在想,警察跟正義到底有什麼關係。」
阿官說,警察當得越久,會越懷疑。
正義其實是個抽象且哲學的概念,
「公平」算是「正義」最入門的門檻,
很多人喜歡講「法律之前人人平等」,
只是當它套用在執法第一線的警察身上,
不曉得為什麼格外諷刺。
身為公務員,本身運作需要制度,
當制度會隨著地方民情而有所不同,
執法人員執法時能操作空間就有所不同,
呼應了一開頭阿官所說「制度是比較出來的」。
「欸好了,不聊這個,學長我告訴你啦!」
當我還停留在詫異的迴路中無法言語時,
阿官一改鬱悶的口氣,開始介紹「鐵支路」。
剩下的時間在阿官口沫橫飛地介紹挑選小姐、
第一次去要裝作老手、記得第一輪通通不要選、
先測試會不會講中文,以防越南人假冒大陸人、
越靠近火車站的收費越貴…等轟炸中度過。
我心想,嗯,對他來說,
沒制度的地方,還是有沒制度的優點存在吧。
既然這個世界本身就不公平,也無法公平,
怎麼要求第一線執法者必須跟正義有所牽連呢?
#一線三的日常 #警察
行車紀錄器時間無法記憶 在 洪雪珍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如果主管A錢,你必須經手,怎麼處理?]
有位公務員這兩天私訊我說想離職,這是鐵飯碗,我第一個反應是期期以為不可。但是在聽完原委,我也困住了,這個問題太難處理。原因是他的主管有收賄,擔心被舉發,大小事都防著他,似乎有逼走他的意思,他又沒地方可調,於是想到離職這個下下策。我問他硬是待下來又如何,他告訴我另一個「恐怖故事」。
幾年前,在辦公的時候,調查局會同人事處無預警地現身,氣氛肅穆冷凝,直至今天都記憶猶新。後來有人因此坐牢﹑有人留下案底﹑有人為保住飯碗找家人去頂罪,而且過程中,許多同事都在不同房間被偵訊過,做說詞上的交叉比對,隨之又進進出出法院接受質問……說完之後,他反問我:
「洪老師,你沒遇過這類的問題吧?」
我得說,我是沒有發生過這類恐怖故事,但是在我的新書《失業教我們的事:想吃雞腿,就別勉強啃雞肋》,倒是寫了一篇文章「擋人財路者死」,裡面說的就是這個問題,也教你遇到時,怎麼自保。老實說,這是別人失業教我的事。
*** *** ***
我的朋友在三十出頭時,曾在學校任職,有一天發現主任跟廠商有勾結,私下拿回扣,這一驚非同小可,認為此風不可長,於是越級報告,告到學務長那裡去。本來他單純地想,學務長一定會出手整頓歪風;哪裡知道學務長跟主任提了此事,並且揭露告密者是他。
主任當然矢口否認,還反咬朋友一口;離奇的是學務長完全信了主任的片面之詞,並要主任處置這次的造謠風波。整件事發展急轉直下,炮口居然是對準他,太出乎意料,他完全不知道怎麼應對。學務長接著的做法更是不合理,要其他三組的主任一起來投票,決定是否要留下這位朋友。
**舉發一人,得罪所有人
第一波投票,兩票對兩票,沒說朋友能夠留下,也沒說不能留下,其實事情發展到這裡已經可以喊停。但是學務長不想停,不言可喻,是學務長不想留人。這一天星期五,學務長宣布下星期一再投一次票。想當然耳官官相護,週末兩天運作的結果,第二波投票大翻轉,四票都不留他。最後報上去的資遣理由是……
「下班後兼職,違反人事政策。」
事後朋友回想整個過程,終於想通了,得出一個意味深長的總結:「也不知道學務長與主任是什麼關係……」還好,總算不至於死得不明不白。
這讓我想到一篇文章,寫到有個年輕人請教前輩的成功之道,後者在業務上做得極為出色。前輩說,不論在職場或商場,這一生他務必做到不擋人家兩條路:
一,不擋人色路。
二,不擋人財路。
在前輩的經驗裡,凡是犯這兩樣大忌者,下場都難看。可是一般人,特別是年輕人,扛著正義大旗,最愛爆料舉發的便是這兩件事,絕對料想不到一個不小心就會被消失,人間蒸發。
貪汙容易被吃案,原因只有一個,它屬於組織型犯罪。在商周網站,中國信託第一個不姓辜的董事長羅聯福曾寫過一篇文章,教人如何拒絕拿回扣時說到:
「回扣給一個人一定無效,必須要給一票人。」
羅聯福在負責信用卡部門時,為了要翻新資訊設備,與外國廠商洽談。先是來了一名外國人,羅聯福列出需要哪些規格,以及期待品質水準到達的程度,外國人回去了。不久之後,羅聯福被邀請到飯店一談,出面的是外國人的主管,對方問他要多少回扣,並拿出一份名單,列著兩人,一位是羅聯福,另一位是資訊主管。
至此羅聯福才明白過來,對方以為他在刁難,目的是為了錢。於是羅聯福明白表示,中國信託沒有收回扣的規矩,但是他今天知道廠商的底價多少,請對方回去重新報價。後來這名外國人被開除了,中國信託也贏得廠商的敬意。
**放火,反而被火
組織有這個文化,多半一方面習以為常,不以為有錯;二方面認為天下烏鴉一般黑,就算是白的,也會被迫染黑,否則無法在組織裡生存。因此舉發一個人,很大的可能等於得罪所有人,而這個白目的「圈外人」勢必要被做掉。
這是為什麼經常聽到有貪汙情形,卻是少有被糾舉成案或是為此吃上官司者,它們多數只是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罷了,繪聲繪影、煞有其事,卻始終未見公司辦人,以正歪風。很多人氣憤填膺,大罵公司腐敗、主管蒙蔽,其實真正原因是這件事太難辦,主要原因有二:
1.它可能牽涉到一堆人,若是要辦,難免「動搖國本」。
2.不確定背後「最大尾」是誰,層級有多高,難免殃及自己。
風傳媒報導過一個案例:戴立紳在中年時為了養家,花了幾年時間考上公務員,發現主管將個人應酬或同仁聚餐單據用來報銷公帳,公家購買的行車紀錄器、高檔手機都拿回家自用……,有一次他陪同政風處去調查另一個單位的案件,發現和自己單位主管的做法一模一樣,便問政風處這是犯了什麼罪,政風處答:
「貪汙。」
政風處要業績,要他站出來舉發,卻未盡保護之責,洩露了他的名字,換來戴立紳三年被霸凌,以及國家發給的一紙「免職令」,還有後來因為被貼上抓耙子的標籤,四年求職到處碰壁。
當時,戴立紳的供詞被傳閱全單位,主管在他的座位灑符水說是要驅鬼,同事也奉命隨時拍攝他的一舉一動,無異是受到整個單位上下的排擠,精神凌虐的程度令人不寒而慄;換作我們任何人,受到這種對待大概只能身心崩潰、落荒而逃吧!戴立紳一例,更加說明貪汙是一種風氣、一種文化、一種共犯結構,個人舉發經常是螳臂擋車、徒勞無功,反而陷自己於萬劫不復之地。
**看不清幕後操盤的人
貪汙,最常發生在採購部、業務部。不過老實說,如果只是猜測,因為很難證據確鑿,再加上庭院深深,結局極有可能是抓不到真正的鬼。
凡凡在半導體業做生產管理十多年,面對一成不變的工作,感到倦勤,後來轉往車用市場,新公司是做電源。到任未久,業界嚴重缺貨,主管指名多配貨給某家廠商,可是凡凡認為應該按照規矩來,不能讓其他老客戶等不到貨,影響到他們的生產,於是自作主張沒照辦。主管震怒,一狀告到老闆那裡去,說了凡凡諸多不是,接著直接招募新人頂替凡凡,還設下防火牆,跟新人說:
「不必跟凡凡交接,他會把壞習慣教給你。」
這件事原本可大可小,主管卻將它升高層級辦理,逼得凡凡非離職不可,凡凡百思不得其解怎麼鬧得這麼嚴重;事過境遷,凡凡把事情從頭到尾想一遍,禁不住懷疑主管跟這家廠商有私下往來,處心積慮要除掉凡凡這個阻礙。但是猜測歸猜測,缺乏事證,就是不能胡亂指控或八卦謠傳,否則不僅容易惹事生非,也可能吃上官司。
可見得遇到這種事,要嘛低頭做事,眼不見為淨,一句話都不說;要嘛小心處理,首要原則是看清楚牽涉範圍有多廣,背後真正主其事的人是誰,再來稱稱斤兩,衡量自己的手腕是否夠粗、是否有能力處理,不至於落得不成功便成仁。
在有股東的公司,有的經營者打的如意算盤是「賺自己的,賠股東的」,背後操盤的可能是董事長、總經理,誰都沒有能力硬碰硬吧!不過若是到了這麼高層,一般員工也是看不清楚究竟,不留心就會踩到雷區。
**做好自我保護
有句話說:「擋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簡直是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有些人以為舉發貪汙是英雄行為,結果常常英雄沒做成,反倒成了狗熊,因為不少是上面授意,早已藏汙納垢、爛成一窩,膽敢舉發就栽贓到你身上。放這把火,燒到的可能是自己;捲鋪蓋走路的不是對方,而是自己。
話說回來,假使自己是流程的一環,也會經手,顯然已經陷入風暴裡;而且還是個「圈外人」,屬於非常凶險的情況,務必做好自我保護。因為貪汙的人想的無非是把大家都拉進圈內利益均霑,誰也別說誰黑;相對的,圈外人等於是不定時炸彈,勢必要除之而後快。蹚不蹚渾水都是難,因此建議你:
1.做好自我保護:像是影印、拍照或截圖,留下事證。
2.別像個不長眼的人:謹言慎行,話到嘴邊留三分,減少被盯上的可能性。
3.儘早擇良木而棲:把履歷丟出去,開始找工作,先走為妙,安全至上。
*** ***
免費斜槓講座【斜槓2.0必修課】課程報名:https://enstar.cc/Z6vcF
有任何課程問題可以加入我的Line@ ID:@ca141719
或點此直接加入:https://line.me/R/ti/p/%40bfj9781d
更多洪雪珍老師影片:https://reurl.cc/jD2nn
--------------------------------
洪雪珍最新著作《失業教我們的事:想吃雞腿,就別勉強啃雞肋》,各大書店有售,歡迎馬上網路訂購:
博客來:https://pse.is/38r6sl
城邦讀書花園https://pse.is/38a3h5
金石堂網路書店:https://pse.is/39u6gp
誠品網路書店:https://eslite.me/395zmf
Pchome:https://pse.is/38h6nl
--------------------------------
「失業危機下,上班族如何超前部署?」(收費講座)
新竹場
時間:2020年12月8日(二) 19:00-21:30
地點:新竹國賓飯店11F竹萱廳(新竹市中華路二段188號)
報名請上:https://pse.is/39zhk9
台中場
時間:2020年12月18日(五) 18:45-21:00
地點:文創工房(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2樓)
報名請上:https://reurl.cc/ldAkKv
高雄場
時間:2020年12月26日(六) 14:00-16:00
地點:威易聯合辦公室博愛店(高雄市三民區博愛一路366號14樓)
報名請上:https://pse.is/39t4xe
圖取自:樂天市場
行車紀錄器時間無法記憶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凱撒琳丹尼芙、茱麗葉畢諾許加上伊森霍克,如此華麗的演員陣容,我們都很好奇是枝裕和第一部法語片會交出何種成績單。觀賞完後沉澱幾天,身為影迷的我想來還是相當喜歡《真實》,換了一種文化背景,做為一個日常家庭故事,其實某些方面不那麼是枝裕和,某些方面又是那麼是枝裕和,雖然巴黎的陽光在相同鏡頭下不如日本來的撫慰人心,暖色調溫柔色澤仍舊灑落某處屋簷,觸碰著尖銳而不完美的現實,從三代人複雜的情感流動,在過去的「記憶」與「真相」之間,熟悉的「相似」與「相斥」之間,輕輕巧巧捕捉到一種平衡的微妙和諧。
若《小偷家族》講的是自己選擇的父母與家庭,那《真實》就是自己無權選擇的父母與家庭,身為法國備受敬重的演員之女,為了慶祝母親回憶錄出版,因此攜家帶眷短暫時回到昔日成長之處,一家重聚的幸福畫面稍縱即逝,取而代之的是過去從未消除、而今持續積累的傷害與怨懟。某種層面而言這就是血緣,無意之中,女兒會活成媽媽的模樣,兒子會成為父親的形狀,在一次又一次的家庭衝突底下,難以改變現實的她學會了妥協,學會了得過且過,以更寬容的方式看待有存在之必要的「虛假」與「表象」。
「不能相信記憶,就算是表演也是,因為記憶總是來來去去。」
以真實為名,緊扣故事核心,延續《下一站,天國》對「記憶」的探討,人的記憶是可靠的嗎?我們的記憶不會背離事實嗎?這是相當耐人尋味的主題,日前讀姜峯楠的《呼吸》,其中一篇〈真實的真相、感覺的真相〉正以記憶真相的兩面為題,設想一天人類的記憶可以全部數位化,可以解決無數紛爭,但無法允許自己適度遺忘的同時,又會對自我認知、人與人之間的脆弱關係造成多少無法想像的影響?記憶是這樣的,人的一生由無數故事組成,人的記憶並非行車紀錄器那些冷冰冰的畫面與時刻累積出來,而是我們從生命中挑選的某些時刻編織成並說給自己聽的故事,所以就算共同經歷一件事,我們的情感真相、切入角度也會讓這件往事有各種版本。畢竟完美的記憶不會成為故事,善意與謊言中也存在萬千種真相,而身為女兒的妳,願不願意聽聽母親的版本呢?
去年《痛苦與榮耀》深深令我動容的一點,在於我們最終都要學著接受父母的失望,在《真實》中,教人理解到另一件事,我們最終也得學著接受自己對父母的失望,不同於腦海勾勒的理想家庭狀態,沒有緊密的天倫之樂,沒有交心的親子關係,但時間無法倒流,人生無法從頭來過,我們仍舊束手無策。自己和他人的連結存在於想像裡,電影與生活某種層面來說皆是虛構,然而每個贗品都有其真實的一面,那就是情感,因此演員會將人生傷痛用在演戲上,得以在面具之外,在謊言之外,透過這份各自解讀的真實,讓人們得以於現實的不完美中為彼此創造些許救贖。
茱麗葉畢諾許的一抹微笑,彷彿說著,至少我們可以這樣告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