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行走醫學英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行走醫學英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行走醫學英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行走醫學英文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359的網紅藍燁 Lan Yeh,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分享一下這幾天才認識的 良性暈眩症「耳石症」 先說說病況 前幾天突然的在改變身體平衡時 ( 躺下、起身、翻側身等... ) 感到像是頂著一根棒子自轉數圈走直線 的那種天旋地轉🌀🌀 維持數秒後消失 當我發現這件事後 它開始頻繁的發生 緊接著伴隨而來的是即便不改變平衡 也會在行走時感到後腦悶悶鈍鈍 ...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熱門講座】達成共識,你可以這樣做!06/21(四)或 06/30(六)19:30 講座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00 【7.21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3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

行走醫學英文 在 藍燁 Lan Yeh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03 15:35:19

分享一下這幾天才認識的 良性暈眩症「耳石症」 先說說病況 前幾天突然的在改變身體平衡時 ( 躺下、起身、翻側身等... ) 感到像是頂著一根棒子自轉數圈走直線 的那種天旋地轉🌀🌀 維持數秒後消失 當我發現這件事後 它開始頻繁的發生 緊接著伴隨而來的是即便不改變平衡 也會在行走時感到後腦悶悶鈍鈍 ...

  • 行走醫學英文 在 藍燁 Lan Yeh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24 01:14:18
    有 5 人按讚

    分享一下這幾天才認識的
    良性暈眩症「耳石症」

    先說說病況
    前幾天突然的在改變身體平衡時
    ( 躺下、起身、翻側身等... )
    感到像是頂著一根棒子自轉數圈走直線
    的那種天旋地轉🌀🌀
    維持數秒後消失

    當我發現這件事後
    它開始頻繁的發生
    緊接著伴隨而來的是即便不改變平衡
    也會在行走時感到後腦悶悶鈍鈍
    平衡力明顯不對勁
    無法照正常的速度走路
    感覺像是被下了緩速⏪
    而且是不舒服的緩速
    頭部無法正常速度的轉動
    一切都被迫慢了下來

    伴隨著嘴唇乾白
    以及無法思考太多事情
    不太能夠處理太多需要動腦的事
    一切就是昏昏鈍鈍的

    想到之前有幾次睡眠不足有類似的情況
    原以為應該就是睡眠不足所引起的
    但就算躺著休息或特別睡飽也不見改變

    這個情況持續了兩三天
    心想這樣不是辦法
    上網查詢了暈眩的各種可能
    加上家族心臟及三高病史
    心中也產生了各種的擔憂

    但因頭暈的發生可能性很多
    腦啊神經啊心臟啊都有可能
    第一時間也不知該尋求哪一科醫師的幫助
    (因為狀況時好時壞 有時都沒事 但有時就很不舒服
    但再過了一兩天後覺得實在不行
    找了間家醫診所問了診(想說家醫全面一些)
    問診的時候也有提出有搜尋到耳石症
    以及家族有心臟及三高病史
    醫師幫我量了血壓確定非此方面問題
    斷定為「暈眩症」
    原因為睡眠不足壓力大
    確實吻合我最近的睡眠不足
    但壓力大?最近還好吧🤔
    不過心想 好吧 可能是未知的隱性壓力吧

    拿了藥回家吃後狀況確實有改善
    但像是有吃有抑制沒吃沒效果
    感覺像是暫時壓制並非治療
    (沒有越吃越好的感覺)

    吃到剩最後兩包的時候覺得這樣不行
    又再度搜尋了各種可能
    期間也差點要到大醫院的神經內科掛號

    不過看到「暈」和「眩」其實不同
    延伸閱讀:https://www.google.com.tw/amp/s/health.tvbs.com.tw/amp/medical/311188
    而且文內強調「年輕人」的部分😂

    摘:以年紀來看,年輕人如果出現眩暈問題,建議先看耳鼻喉科;相反的,若年長者或疑似有心血管障礙者,則建議可以先看神經內科,往往可以得到較周全的評估。

    於是在稍早前往耳鼻喉科診所就診
    (還好沒直衝大醫院神經科😂)
    跟醫師描述病況並提及有搜尋到耳石症
    經醫師檢測後說耳石症有手術可做
    我提出網上搜尋到「耳石復位術」的資訊

    耳石復位術
    簡介
    譯自英文-耳石復位術或複位術是醫學專業人員用來治療耳後或前耳道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常見病因的一種手術。通過利用重力將來自患病半規管的自由漂浮的顆粒,移位的耳石移回至囊中,它們在此處不再刺激耳石,從而減輕了患者的眩暈感。該操作由醫師John M. Epley開發,並於1980年首次得到描述。 维基百科(英文)

    然後就被帶到治療室躺在床上開始此物理治療
    醫師經由觀察我開始天旋地轉時的眼球轉動
    確定了我就是「耳石症」了
    偉哉網路世代資訊充沛🤩

    補充:如果是耳石脫落,眼睛會產生振顫,耳鼻喉科醫師可以藉由病人眼振的方向、頭歪斜的角度等來判斷是否為耳石脫落。

    因為快要復工了
    而我的工作又是需要短時間大量快速用腦
    發生在這個時間點實在令人擔心😓
    以及網路資訊各種可能是腦或是心臟的暈眩病因
    也讓我內心不禁各種無法照顧家人的小劇場😵

    不過還好
    剛剛跟醫師確定了若是腦或心臟引起的
    會是瞬間倒地的那種昏厥
    所幸並不是😌真是放下一顆大石頭

    結果沒想到簡單的文字圖
    引來有相同狀況的家人關切
    經通話確定後推測該家人也有可能是患有此症
    既然說是良性的暈眩症 表示基本上問題不大
    有可能是一些慢性病的併發症
    也有可能只是單純的細胞老化所引起的
    基本上不管它一陣子都能痊癒的
    該家人只有在躺下時有 其它正常
    前幾年有一次大約十幾天消失 最近又開始

    但如果像我實在是不舒服到影響行動了
    建議可以到家附近的耳鼻喉科診所就診
    做個簡單的耳石復位術物理治療
    拿個藥吃一下狀況會改善許多
    不用等它自己好忍受這些不舒服的天數

    最後 祝大家身體健康一切平安🙏🏼

  • 行走醫學英文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2-24 07:30:01
    有 79 人按讚

    【台灣65歲以上老人的已有5.4%是衰弱症,而41.5%的老人屬衰弱前期】:家住宜蘭礁溪的80多歲王奶奶,患有糖尿病,生活自理不成問題,每次回診都很有精神地走入診間。但上個月被診斷心血管阻塞,她被突如其來的消息擊潰,開始憂鬱、沒有胃口,家人一開始沒有注意,一個月後,社區診所醫師見到王奶奶竟坐著輪椅,呈現失能狀態。
      
    王奶奶的故事是輕忽衰弱導致的悲歌,衛福部國健署透過「長者衰弱評估」數據推估,台灣有近3萬名長輩可能成為下一位「王奶奶」。目前國內85歲以上長者每4人有1人可能衰弱,以去年39萬名85歲以上長者計算,我國可能衰弱的長者約為9.7萬人,其中恐有三成不自知。【註1】
      
    《台灣中老年健康因子及健康老化長期研究》分析指出:台灣65歲以上老人的已有5.4%是衰弱症,而41.5%的老人屬衰弱前期;衰弱可以說是一種身體不穩定的狀態,看似健康,一旦跌倒、肺炎等,身心狀況就急轉直下。
      
    ■老年症候群
    是指老年族群常見的健康問題,例如衰弱、譫妄、憂鬱、營養不良、多重用藥、認知功能問題、失禁、跌倒、壓瘡以及疼痛等,其定義為「多重因素的健康狀況發生在同一個老年人身上,累積的效應造成多重器官系統的功能受損,導致個人較不容易應對所遭逢的生理及心理挑戰」。
      
    ■常見的老年症候群表現為「衰弱症」及「肌少症」
    一、「衰弱症」
    是老年人進入失能前的徵象,包含非計畫性的體重減輕、做任何事情感到疲累、身體的活動量不足、手握力差、行走速度緩慢。
      
    ▶衰弱症有五大指標:包含「肌力下降」、「走路變慢」、「體重減輕」、「倦怠感」,以及「較低的身體活動量」。只要符合3項,就可稱為衰弱症;符合兩項則是衰弱症前期。
      
    二、「肌少症」
    肌少症指的是肌肉減少,造成骨骼肌質量與強度逐漸流失的症候群,其伴隨而來會造成生活功能下降、生活品質變差,甚至有較高的風險發生醫源性傷害,進而造成死亡。【註2】
      
    ▶肌少症: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老人肌少症男性為 23.6%,女性為18.6%。等於全台每4個男性長輩、每5個女性長輩就有一人,陷入跌倒、失能、臥床,甚至死亡的風險。【註3】
      
    ■何謂「衰弱症」
    老人家抱怨全身無力、越來越走不動,或是沒有活力,但病人大多數把這種疲憊感和虛弱現象當成正常的老化而置之不理,或雖然已經覺得身體很不對勁,但卻不知道該怎麼辦,求助無門。
      
    「衰弱」聽起來很抽象,即使聽到醫師提出此病症,卻還是不了解其中的含意。目前大多認為衰弱症(frailty)是一個臨床表徵,代表病人處於一個失衡的健康狀態,如果遭受外界壓力,就難以維持身體的恆定,進而導致後續的失能。
      
    許多國內外文獻都指出,處在衰弱狀態的老人,日常活動功能和認知功能退化較快、容易跌倒、住院率和死亡率也較高。台灣2010年的統計資料則顯示,患有衰弱症的國人有較高的機率罹患心血管疾病、肺臟疾病、腎臟疾病、糖尿病、關節炎、骨質疏鬆症和癌症。由此可知,衰弱症是老人功能退化的一個重要指標,對於老人的生活功能和生活品質也是巨大的威脅。
      
    ■如何早期篩檢衰弱症
    Fried學者在2001年提出衰弱症的主要5項臨床指標(Fried frailty phenotype),並以此為依據來定義衰弱症。
      
    這些臨床指標包含:
    1.非刻意的體重減輕
    2.自述疲憊感
    3.肌力下降
    4.行走速度變慢
    5.低身體活動量
      
    若以上5項指標之中:
    ▶符合0項為:健康(robust)
    ▶符合1~2項者歸為:衰弱前期(pre-frailty)
    ▶符合3項以上就認定為:衰弱症(frailty)
      
    目前的研究大多依據此評估工具來界定衰弱症,是目前最常用的篩檢方式。上述的每一項臨床表徵都會造成身體的功能下降,彼此更會互相影響而造成惡性循環,唯有早期辨識衰弱的表徵,並且早期診斷造成衰弱的原因,提早介入,才有機會讓病人的功能回復,避免後續的失能和衍生的疾病。
      
    ■衰弱症的治療方式可分為以下幾個方向來討論
    1.針對潛在可治療的病因來介入
    包括心臟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貧血、甲狀腺機能低下、癌症、感染、失智症、憂鬱症、疼痛、營養不良等,加強現有疾病的控制之外,也需簡化不必要的用藥。
      
    2.定期疫苗注射
    例如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預防可能的併發症。
      
    3.充足的營養攝取
    飲食中必須確保足夠的熱量以及六大類食物的均衡攝取,尤其要注重高品質蛋白質、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取。
      
    4.規律的運動習慣
    規律運動不僅改善身體的功能也有助於情緒的穩定,可以分為以下幾大類運動:
    (1) 有氧運動:例如慢跑、快走、爬山、游泳,可以增加心肺功能,並強化心血管疾病和肺部疾病的控制。
    (2) 阻力運動:例如重量訓練或彈力帶運動,可以改善肌耐力,增加關節穩定度,預防肌肉萎縮、增加骨質密度、使步態穩定,減少跌倒的發生率。
    (3) 柔軟度運動:例如拉筋運動,加強肌肉伸展和維持關節活動度,改善肌肉疼痛。
    (4) 其他:例如太極拳可以增加平衡感,減少跌倒。
    (5).改善情緒,維持正向的心理狀態,若有疑似憂鬱症或其他精神科疾病應盡早就診給予適當治療。
    (6).加強社會的支持,親友的陪伴。【註4】
      
    近年來,「肌少症」和「衰弱症」都被認為是「老年病症候群(geriatric syndrome)」的表現,兩者可能都和肌肉骨骼系統的老化相關,也都會造成臨床的不利結果,但目前認為兩者仍有區別。
      
    衰弱症的主要表現是較差的功能儲備,且引起的原因範圍很廣,並非都跟骨骼肌的量與功能相關,還包括了心理及社會層面(例如認知、社會支持及環境因素)等。【註5】
      
    台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老年醫學專家周明岳說,照顧長者健康除慢性病防治,應更多轉向於預防失能,包含預防肌少症及老年衰弱,以及住院後功能保持。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社區健康組研究員劉家秀說,透過運動方案可逆轉年長衰弱,從去年9000多人方案參與者,參與前有20%有衰弱狀況,但參與後衰弱降到17%,長者自閉、退縮的狀況也改善,也會鼓勵地方投入鼓勵長者社會參與、避免孤獨的健康方案。【註6】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註1】
    (元氣網)「鬱卒體衰,8旬嬤竟失能1個月!長者衰弱7警訊別輕忽」:https://bit.ly/3bPRAIb
      
    ∎【註2】
    (長庚醫訊) - 第四十二卷第一期 110年1月1日發刊)「銀髮族的養「肌」飲食」:https://bit.ly/3iye0Py
      
    ∎【註3】
    (天下雜誌)「年紀漸長,健康不是吃飽就好!台灣特色飲食法,同時抗失智、衰弱」:
    https://bit.ly/3bQ7jqH
      
    ∎【註4】
    (彰化基督教醫院)「衰弱症的早期篩檢與介入」:http://bit.ly/3bSW1Ca
      
    ∎【註5】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肌少症簡介:https://bit.ly/2LCj35z
      
    ∎【註6】
    (中央社新聞粉絲團)「台灣將邁超高齡社會 預防肌少症老年衰弱成課題」:http://bit.ly/39ZeVVp
        
    ➤➤照片
    ∎( 國民健康署-健康九九)「老人衰弱症-向衰弱SAYNO!」:http://bit.ly/3qyKhJ6
    ∎【註4】衰弱症的5項臨床指標 
    ∎衰弱症 – 你不可不知(一):http://bit.ly/2XPTrEA
    衰弱自我檢視共五個問題,可從衰弱的英文「FRAIL」來記憶。
    ▶Fatigue(疲倦):您是否感到疲倦?
    ▶Resistance(耐力):您是否能爬一層樓?
    ▶Ambulation(行走):您是否能走一個街區?
    ▶Illness(疾病):您是否有五種以上的慢性病?
    ▶Loss of weight(體重減輕):你是否體重減輕大於5%?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高齡長照 #衰弱症 #肌少症 #老年症候群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行走醫學英文 在 焦糖哥哥-陳嘉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4-12 00:33:45
    有 1,375 人按讚


    長知識,大家多讀書不然下場變柯粉。

    是不知道這兩個柯粉粉專好像英文看得懂就很厲害一樣,到底是在開心什麼,還在配合WHO打擊陳時中部長,基本上如果有專心看下午的記者會,甚至目前網路上的新聞也一大堆,就知道這封由台灣發送給WHO的信裡面,到底哪兩個TERM是在表示這個病會"人傳人"。


    第一個,Atypical pneumonia(非典型肺炎),又稱Walking pneumonia(會行走的肺炎),之所以叫非典型,是因為得了這病的病人,多半不會表現出典型肺炎的症狀,因此病人通常不會警覺到自己生了病,還可以到處亂跑,但是恐怖的是,這不代表非典型肺炎不會人傳人,目前被歸類在這種非典型肺炎的疾病有很多,黴漿菌肺炎、披衣菌肺炎、SARS、MERS等等都是。

    第二個,Isolated for treatment(隔離治療),這很明顯是個醫學專業名詞,柯粉們看不懂,沒關係,下面拿美國CDC的定義教教你們:

    Isolation :Separates sick people with a contagious disease from people who are not sick.

    隔離:將具有傳染性疾病的病人與無病者分開
    https://www.cdc.gov/quarantine/index.html)

    不會人傳人那把病人跟健康的人分開,是吃飽太閒嗎?

    英文很厲害我們給你拍拍手,但是先搞清楚這封信是台灣的疾管署寄給WHO,也就是兩個醫學專業單位之間的書信往來之後,再來想要怎麼翻譯會比較好,這不是阿北的逐字稿,聽了什麼就是什麼。

  • 行走醫學英文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8-05-04 19:00:03

    【熱門講座】達成共識,你可以這樣做!06/21(四)或 06/30(六)19:30
    講座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00

    【7.21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3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 YouTube紛絲NT1,000元折價專屬優惠,直接輸入代碼:「07pjNj6l」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英國心理學家,理查偉斯曼曾經跟一個電視節目,去配合一個心理學的實驗,他們探討的就是跟喝酒這個行為有關。

    他找一群學生哦去跟朋友一起去喝酒,然後呢酒錢全部是由節目製作單位出的,所以呢他們都不用付錢。

    那這些受試者唯一要配合的事情,就是要進行一些簡單的測試,在實驗那一天的晚上大家到齊之後,他們就進行了第一回合的實驗。

    這個實驗其實也很簡單,就是測試他們在還沒喝酒的時候的狀態,比如說呢他們給每個學生一列數字,讓他們記住越多越好,或者是沿著地上畫的直線進行直線的行走,然後進行反應的測試。

    那在完成這些測試之後,他們馬上進入,接下來他們最期待的部分了,就是要去喝酒了,於是呢他們把學生隨機分成紅藍兩個組別。

    然後呢給他們標誌的徽章,告訴他們。盡量到吧台去喝免費的酒,只不過有個規定,每個人都必須自己去吧台點酒,不能幫朋友點。

    在這整個晚上的實驗當中,實驗者經常打擾他們彼此間交談,然後抓人出來做一些測試,然後請他們做之前一樣的包含是記憶啊、反應啊、平衡啊這些測試。

    那我們知道,隨著體內的酒精濃度越來越高,大家的嗓門也就越來越大,變得更歡樂,變得更愛說笑。在測試結果當中也反映了相同的變化,到了最後多數人的記憶力,都已經受到嚴重的影響,甚至於找不到地上畫的直線,然後在反應測試裡面也都一塌糊塗,簡單來說就是很典型的酒醉反應。

    但是這個時間當中最有趣的部分是,還記得嗎?他們分成兩組紅組跟藍組,無論是紅組還是藍組的人,他們的反應幾乎都是一樣的。他們都有很明顯的記憶力衰退的現象,也都沒辦法走直線,然後反應的測試也都很糟糕。

    只是呢藍色的那一組,他們不知道的是其實他們整晚,都沒有喝到半滴酒精,在實驗之前呢,他們請吧台裡面的酒保,準備了一半沒有酒精的飲料,只不過這些飲料看起來、聞起來、喝起來都跟真的酒其實是一樣的。

    實驗者就要求吧台人員,一定要看清楚每個人的徽章,然後提供紅組真正的酒,然後給藍組沒有酒精的飲料,藍色的那一組雖然沒有喝到半點酒精,但是他的反應,跟酒醉的人其實是一模一樣的。

    那你會想喔,他們的反應是裝出來的嗎?其實如果說他們的反應是裝出來,這也不合理,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喝的,其實是沒有酒精的。所以他們其實根本沒有理由要特別裝醉呀!

    更有趣的就是,當天結束的時候,他們告訴藍色的那一組所有的真相之後,他們全部都笑了,然後立即進入清醒的狀態,瞬間完全沒有任何酒醉的反應;他們的記憶,他們的反應,他們的平衡感,完全恢復到沒有喝酒的情況。

    其實這個實驗就是在心理學當中,所謂的「安慰劑效應」。
    當我們覺得自己喝多了,我們就會產生酒醉的反應,可是你是不是真的喝到酒精,那反而不是最重要的事了。

    其實在醫學實驗上,也經常出現類似的效果,比如說喝沒有咖啡因的咖啡也會有提神的效果;做過假手術的病人,覺得自己的患部比較不會痛,而且功能變得比較好。

    所以理解到這邊,你要說是心想事成的力量真的很大也對,但是反過來說,你不覺得人有時候真的蠻荒謬的,我們人有時候最擅長的就是自欺欺人,不是嗎?
    那麼不管你要把這個現象正著理解,還是反著詮釋,我個人覺得正是因為我們的心裡,我們的內在有這樣的特性,所以你的生命是否能夠過得圓滿,其實某個角度來看,也不就是自己詮釋出來的結果?

    這不就是說明了與其怨天怨地,不如為自己真正負起責任;與其尋求別人的支持跟安慰,不如把自己跟自己的信念當成是最好的安慰劑。

    因為不管你有沒有真的喝酒,只要你相信,你一樣會醉。希望今天的分享對你有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在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說明的最末端都有相關的連結。

    到底你要怎麼樣透過自己的信念,圓滿自己的人生,如果你很想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調整的話,那麼我在7月2號開課的【CIA通達力】課程,會對你非常有幫助。

    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我們的名額已經只剩下三位了,那麼在你聽到這一段錄音的時候,如果這一門課還有名額的話,我很期待你可以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希望我在教室裡能夠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 行走醫學英文 在 Skylai TV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7-11-01 20:00:01

    # 吸血鬼 # 吸血鬼傳説 #吸血鬼來歷

    今天要和大家講一講吸血鬼的故事和來歷。“Vampire"這個英文字第一次出現是在1732年,其意思是指死屍、吸取血液的惡魔。而殭屍在英文被稱為”corpse",意思是指活動的死屍,本質上為僵而未死的屍體。如果要簡單點來說,吸血鬼和中國湘西殭屍有什麽分別?一個是有思想、會交談而另一個是沒有思維,特徵是跳著行走。“Vampire” 這個單詞是起源於馬扎爾語“Vampi” ,而“vampi”則起源於斯拉夫語、俄語、波蘭語都在使用這個單詞。由此可見,吸血鬼的傳說是從東歐斯拉夫地區傳至西歐的。在14世紀的時候,歐洲爆發了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一場瘟疫-黑死病。根據估計,瘟疫爆發期間的中世紀歐洲,有30%-60%的人死於黑死病。由於當時人心惶惶和醫學沒有那麼發達,當時被感染到黑死病休克的病人,在還沒有判斷完全死去的情況下就會被馬上被處理下葬。所以當棺材裡面的人因為缺氧而突然醒過來,肯定會做一番掙扎,最後再無助地死去。然後在一些偶然的情況下,人們打開了墳墓,發現屍體殘損且有血跡,甚至改換了姿勢。在那種愚昧、落後的年代,吸血鬼的傳說就開始流傳出去。

    另外一種說法呢,是指當時歐洲的政府因為控制不到這場瘟疫,又解釋不到這種現象,所以為了保住自己的面子呢,當局就將這場瘟疫的罪魁禍首轉嫁於吸血鬼身上。在1725年匈牙利曾經有過一個這樣的新聞。有一位62歲的村民去世,隔天他的兒子也被發現死在家中,就是鹹家產拉,之後再有8位鄰居和村民受到了攻擊,全部都死於失血過多。人們就推斷說是這個農民死而復活,變成吸血鬼殺他的兒子和村民。這起案件報告至今都還存放在維也納的檔案館裡,也因為這個新聞,法國第一次出現了"vampire"這個名詞。
    1732年3月,巴黎出名雜誌《拾穗者》刊登了這件奇聞,《倫敦日報》也跟著刊登,在媒體的推波助瀾下,吸血鬼的故事就被炒得沸沸揚揚,吸血鬼也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恐怖怪物。
    在1552年瘟疫期間,波蘭東普魯士興起了一項習俗,就是會在死者的口中塞一個石頭,這樣做是為了防止死者咀嚼。他們相信當死人會自我咀嚼時,就會便成吸血鬼,也稱之為“吸血鬼之初”。

    推荐影片:
    十大神州上古神器 | 排名第一的既然不是軒轅劍!? | 傳說中的神兵利器,你懂幾個?【Skylai Tv】 https://goo.gl/cqL5SC

    【都市傳說】5個馬來西亞吉隆坡猛鬼凶宅 | 探靈隊愛到的猛鬼鬼屋 | 【無奇不談#12】Skylai Tv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zg37XCr24s

    吸血鬼傳奇#4 如何辨別吸血鬼和殺死吸血鬼 【無奇不談#4】Skylai Tv https://goo.gl/QifsXq

    FB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skylaitv/
    (这里有可能会出现youtube不方便上传的影片噢^^)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