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行捷徑書面語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行捷徑書面語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行捷徑書面語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行捷徑書面語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116的網紅媽媽好忙。媽媽好嗎?,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今天還是聊 phonics。很多家長可能不太了解 phonics 是什麼,有的趕早送小孩去學,有的跟著公立小學慢慢學,但到後來發現,小考段考以為過關了,實際孩子學完就忘了,其實不會用,船過水無痕。最擔心的是過程中折損了孩子對英文的好感。 先說一句,我那年代學校是國中才教英文,我小學四年級(30 多...

  • 行捷徑書面語 在 媽媽好忙。媽媽好嗎?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12 00:15:04
    有 136 人按讚

    今天還是聊 phonics。很多家長可能不太了解 phonics 是什麼,有的趕早送小孩去學,有的跟著公立小學慢慢學,但到後來發現,小考段考以為過關了,實際孩子學完就忘了,其實不會用,船過水無痕。最擔心的是過程中折損了孩子對英文的好感。

    先說一句,我那年代學校是國中才教英文,我小學四年級(30 多年前!)在兒童美語班學英文,就是學 phonics,同時學 KK 音標。現在回想起來,當時課程的設計是用 KK 音標+模仿老師學發音、背鵝媽媽童謠學語調、phonics 學拼讀,加上每次下課前錄音回家聽,每次上課默寫、背書、考聽寫,高強度聽說讀寫齊頭並進。我到現在都還記得上課的時候老師邊唱 "Phonics, phonics, phonics~" 要我們拿課本出來,也記得回家作業第一條永遠是 "recite and memorize..." XD

    以多年 phonics 使用者的經驗,參考國外母語孩子學 phonics 的歷程資料,試著說清楚 phonics 到底是什麼,怎麼學怎麼練,不足的地方在哪裡。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以 cat 這個字來舉例。為了說明方便,聲音我用 IPA / KK 音標表示,臺灣小學階段大部分不用音標。

    一、
    1.
    cat 有「形」-「音」-「義」三個組成部分
    形=拼字 spelling:C-A-T
    音=發音 pronunciation:[kæt]
    義=涵義 meaning (實物、圖片或中文翻譯):🐈

    上次貼文裡提到過了,phonics 處理的是「形」-「音」對應,在聽、說、讀、寫四項能力中:
    看到 C-A-T,可以唸出 [kæt] :讀的基礎技能
    聽到 [kæt] ,可以拼出 C-A-T:寫的基礎技能
    (讀和寫是閱讀理解和書面表達能力,需要與「義」結合,並且有上下文,才是有意義的讀寫)

    *Phonics 促進的是讀寫能力。(不要再被「自然發音」四個字誤導了!)
    把學英文的年齡段提前,就是要按照更合理的「聽說讀寫」學習順序,聽說能力應該先於讀寫。
    這樣一看就很清楚,不應該在沒有聽說能力前先學 phonics。

    2.
    外語孩子不太可能像母語人士一樣,上小學前已經有數千字的聽力詞彙,邊學 phonics 邊學新單字的情況很多。
    如果是這樣的情況,就是聽說讀寫同時學習。

    *需要留意一個盲點:
    小孩看著 🐈 圖卡,唸出 [kæt],拼出 C-A-T,
    這時小孩是正確運用了 phonics 規則,由讀音拼出 C-A-T,
    還是走了捷徑,看著圖片直接拼出 C-A-T 的?--如果直接由「義」連結到「形」,那就沒有練習到 phonics 技巧。

    二、
    要能看著 C-A-T 讀出 [kæt],或是聽到 [kæt] 拼出 C-A-T ,孩子需要先具備哪些能力?

    1. 認識字母並熟記相應字母音
    現在流行的字母音 chants,常是 "A, A, A, /æ/, /æ/, /æ/, apple, apple, apple..." 這類型的。
    英文有 26 個字母,但有 44 個音素,不是一一對應的,所以有 phonics 規則來輔助判斷單字如何發音。

    2. 聽到 [kæt] ,可分解為 /k/ - /æ/ - /t/ 三個音素
    -之前分享過資料,母語孩子大約 6 歲可以有這個能力

    3. 聽到 /k/ - /æ/ - /t/ 可以連著讀出 [kæt]
    -同上,母語孩子 6 歲的能力

    4. 運用 phonics 規則解碼-讀:
    (1) 看到 C-A-T,判斷為 CVC (子音-母音-子音) 結構
    (2) CVC 結構,判斷 "A" 讀短音 /æ/
    (3) "C" 在 "A" 前面,判斷 "C" 讀 /k/ ("C" 在 "E", "I" 前面讀 /s/,其他字母前讀 /k/)
    (4) 三個字母分別對應字母音:/k/ - /æ/ - /t/
    (5) 運用 3. 的 blending 能力,讀出 [kæt]

    5. 運用 phonics 規則編碼-寫:
    (1) 聽到 [kæt],分解為 /k/ - /æ/ - /t/ (上述 2. 的能力)
    (2) 辨認 /æ/ 為短母音 "A" (上述 1. 的能力)
    (3) 判斷 /k/ 在 "A" 前面應為 "C"
    (4) 寫出 C-A-T

    三、彩蛋!(地雷?)
    上面第 5. 項聽音拼字的過程,如果聽力不夠好:
    (1) 把 /æ/ 聽成 /ɛ/,就會拼出 K-E-T
    (2) 把 /æ/ 聽成 /eɪ/,就會拼出 C-A-T-E

    聽力不夠好,原因通常是發音不標準、不穩固。自己說不出來的,耳朵就聽不到。
    不穩固的意思是,可能要你特別把 cat, KET, Cate 三個字放在一起唸,還可以分得清楚
    但是三個分開在不同句子裡面的時候,難保不會把 cat 唸成 Cate,把 Cate 唸成 KET。
    現在看過 phonics 規則運用全過程,你就知道發音不標準,不是要聽的人「自己憑上下文判斷就好、不要吹毛求疵」那麼簡單的問題,
    而是會連帶影響拼寫,考試會扣分喔!這樣發音是不是很重要 XD

    ------
    做個小結:
    1. 發音準確是使用 phonics 規則的必要前提。在小孩能正確發出 44 個音素之前,都不需要心急先學 phonics 規則。
    2. Phonics 規則對小小孩來說太抽象,如果你覺得你家三、四歲小孩都學會了,那他要不是天才,就是你看到假象。
    3. 小孩 phonics 學很久都還不熟,請不要怪他,真的不是像廣告裡說的那麼輕鬆愉快。
    4. 108 課綱之後不知道小學教材有沒有重編過,之前 phonics 分為一個單元一個單元,前面學過考過,後面不會再出現,可能小孩快畢業了你才發現之前幾年學的都船過水無痕...
    5. Phonics 規則就算學會了,要大量反覆練習才能精熟,學校的教材練習量只夠應付段考,真正要運用自如,那絕對是不夠的。
    6. Phonics 只能讓孩子看到單字唸出聲音,沒辦法讓孩子知道他發出的聲音是什麼意思,並沒有辦法讓孩子像學會注音之後享受自主閱讀,孩子覺得很煩、沒興趣是很正常的。
    7. Phonics 只能讓孩子學會閱讀,沒辦法讓孩子愛上閱讀-這才是最重要的事,對吧?

    *「爸媽的英文繪本交流站」社團每天都有親子共讀打卡,快來參加!

    ------
    一不小心寫了好多,這還只是符合規則的最簡單單字~
    不知道這樣寫大家看得清楚嗎?還是更模糊?
    留言讓我知道一下吧!

    下一篇要先插播講發音。
    發音超級重要。Phonics 不能教你發音,但你如果發音不準,phonics 就跟著完蛋。
    很多家長擔心自己發音不標準,不敢教小孩,直接送到外面給老師教。
    嗯,我有一個壞消息,跟一個好消息...

  • 行捷徑書面語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7-24 14:12:56
    有 73 人按讚


    無需“自律”也能高效工作的6個方法!

    許多講自我提升、成長的文章,總會重複著那些陳腔濫調,最後就說:道理大家都懂,做不到?那就是你不夠自律。這種腔調看起來很有道理,但實際都屬於“正確的廢話”。

    因為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講,除了感覺“啊,好厲害”,起不到任何作用。所以,更好的方式是什麼呢?

    下面給大家分享一套“Edison 鍛煉法”。它是從需求入手,在幫助你解決日常需求的情況下,插入一些微調,逐漸的,幫助你適應並轉移到新的工作方式上。

    ▌01吃青蛙(Eat a frog)

    你有沒有過這種經歷:

    手上在做別的事情,腦海裡卻時常閃過一些放不下的念頭:可能是一個任務、一個問題,或者一些難以介懷的事情。

    它們總在你不經意時闖入腦海,一直難以徹底消除。

    比如:

    •下星期就要提交方案,但還差一個重要的idea沒確定;

    •大後天有個重要的演講,一直胡思亂想,覺得自己沒準備好;

    •又或者,半個月後就是紀念日了,但還沒想好買什麼;

    •……

    這些縈繞在腦海中的煩人問題,就稱為“青蛙”:它們未必是最重要的,未必是最緊急的,但卻一直讓你心神不寧。

    這種情況應該如何處理呢?一個建議就是:

    在每一天的工作裡,優先去處理它們。這就叫做“吃青蛙”。如果說有一個最有效的時間管理方法,那一定非這一條莫屬。

    我們總會習慣把困難的事情留到後面,直到 deadline 再一鼓作氣去趕工。

    但實際上,在這個過程中,由於“契可尼效應”的作用,它會一直影響、干擾著我們,不斷造成“注意殘留”(attention residue),佔用我們的認知資源。

    所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告訴大腦:我已經把它安頓好了,暫且告一段落,讓我們專注在其他事情上吧。

    你不一定非要解決它,甚至未必要給出一個結果,最關鍵的,是讓大腦知道:我已經花時間精力去處理過它了,這個“任務”已經完成。

    這樣,就可以有效安撫你的大腦,釋放出被佔據的隱性認知。

    具體而言,可以參考這套步驟:

    •01 在前一天晚上臨睡前,列出第二天要做的事情。

    這不僅有助於找出青蛙,也有益於睡眠。

    2018 年一篇發表在 JEP General 上的論文揭示:在臨睡前列出第二天的待辦事項,能幫助人更快地入睡,睡眠品質也得到顯著提高。

    甚至,列出的事項越具體、詳盡,提升的效果就越明顯。

    原因非常簡單:造成入睡壓力的一個潛在原因,在於大腦知道“我們有未做完的事情”,這會持續導致神經系統的興奮 —— 而列出待辦事項,可以有效緩解這種焦慮,取消大腦的高水準啟動狀態。

    •02 第二天工作前,檢視清單,找到一件最困擾你的事情,為它設定一個期限。

    這個期限可以視實際情況而定。

    可以是半小時、1小時,乃至2小時 —— 看它是否重要,以及你有多忙碌。重點在於:

    在這段時間裡,心無旁騖,不要受其他事情影響,專注投入在“青蛙"上,並且把你的思考過程寫下來。

    比如:你的青蛙是“紀念日送什麼”,那不妨在紙上寫下:可能的選項,每一項的優缺點,排除掉哪些可能性,還可以去問什麼人……

    哪怕毫無進展,光是把它寫下來這個動作,就能有效地緩解你的焦慮。

    •03 一旦期限到了,立刻停止,不要再去想它。開始做其他工作。

    大量研究表明:在明確的時間壓力下,人會有效地減少認知負荷(cognitive load)。

    舉個例子:

    心理學家 Sophie Leroy 發表於 2009 年的研究表明:更高的時間壓力,可以幫助人們更聚焦,從而對任務完成程度的評價會更高,降低任務的注意殘留。

    這是我一直在實踐的做法。可以說,是門檻最低、又最立竿見影的技巧。

    ▌02 延遲(Delay)

    最可怕的時間殺手是什麼?聊天。

    為什麼我們經常覺得“什麼都沒做,但突然就下班了”?很多時候,原因就在於:我們被各種即時的、低效的聊天,不知不覺之間佔據了大量時間。

    原因非常簡單。回想一下你的狀態,是不是這樣的:

    工作,微信閃了,回復資訊,等對方回復,注意力切換到工作,微信又閃了,繼續回復,再切換到工作,周而復始……

    發現問題所在了嗎?真正消耗你時間的,不是“回復"和“聊天",而是“切換"。

    你以為你在工作,你的時間的確也很充實,但實際上,它們都花在了切換上 —— 你的工作記憶,不斷重複做著“清除 - 寫入”的工作,不斷地被迫調整到新的狀態。真正用在工作、思考、執行的時間,極其有限。

    高效最大的敵人,不是拖延,而是分心。

    分心意味著什麼?

    你的大腦會被迫塞進一大堆碎片資訊,你的狀態會被分割得支離破碎,你會永遠告別“心流”,甚至,一旦你習慣了這種模式,你會再也難以做到“專注”—— 因為你再也“坐不住了”。

    如何應對這種情況呢?想辦法把“同步”的聊天,變成“非同步”的資訊處理。

    當你開始工作時,關掉微信,靜音掉手機,儘量遮罩掉外界干擾。

    不要急著去回復資訊,而是專注在工作上,每1個小時,起來休息一次、活動一下,這時,集中處理之前的消息。隨後,再開啟一個新的迴圈。以此類推。

    要實行這種工作方式,需要滿足幾個前提 —— 你不妨告知需要跟你緊密聯繫的人,讓他們理解並尊重你的工作習慣:

    •01 不要開啟碎片式的對話,而是把需要處理的資訊,寫在同一條裡,一次性寫清楚,注意好結構、邏輯,發出來。

    比如:
    •Hi,Joshua,有幾個問題需要確認一下:

    •1)……

    •2)……

    •3)……

    •麻煩在下午4點前回復,有空回復即可,謝謝!

    這是一個非常良好的工作習慣,可以為彼此節省大量的時間、精力,值得落實。

    •02在某幾個固定的時間點,檢查所有資訊,並一次性徹底回復。

    可以是半小時一次、一小時一次,也可以安排在午飯、下午茶、晚飯等固定時間,依工作的靈活性和自由度而定。

    一般來說,由於人的注意力集中峰值有限,1-2小時檢查一次較為適宜。

    •03需要同步討論問題,請事先約好時間,不要突然來找。

    舉個例子:你有一個問題,不是幾句話能說清楚的,需要跟我討論,那麼請提前約一下時間,我可以事先做好安排。

    到了時間,我會把注意力切換到咱們的討論上,排除掉其他的干擾。

    這樣,對雙方都更有益。

    •04除非有極其重要的事情、需要立刻得到回復,否則請不要打電話、語音。

    電話或語音是一種“自我本位”的做法:它方便的是自己,麻煩的是對方。

    除非真的極其重要、緊急,否則儘量慎用,用書面或約時間的方式去替代。

    ▌03 啟發式決策(Intuition)

    啟發式是人類固有的認知“捷徑”,它會造成許多思維的偏差。

    •比如:我們會傾向於從鮮活、印象深刻的案例出發,去支撐我們的論斷,這就叫做“可得性啟發式”。

    •再如:我們會傾向於關注重大的、顯著的個例,從而錯誤地推斷整體趨勢,這就叫做“代表性啟發式”。

    這些都是它的負面後果,也是我們大腦“偷懶”的結果。

    但在日常生活中,許多時候,巧妙地運用啟發式進行決策,可以幫我們節省大量精力。

    畢竟,如果遇到一個問題,都要非常理性地建模、權衡利弊,那……未免也太累了。

    但是,運用不是套用,有效的做法是什麼呢?

    是事先給自己設定好幾條簡單的規則,當遇到對應情景時,直接調用這些規則,來指導自己的行為,這就叫做“直覺決策”。

    那麼,有哪些設定啟發式規則的技巧呢?心理學家 Alice Boyes 提出了幾個例子,可以給你一些啟示:

    •01我的時間價值是__

    計算一下自己的時間值多少錢,填在後面的空格上,比如“50元/小時”“400元/天”。

    然後,當遇到需要花時間去做的事情時,思考一下:這件事情能為我帶來多少收益?如果我不自己做、而是請別人來解決,需要花多少錢?

    如果收益小於價值,不要去做。如果價格低於價值,儘量請別人來做。

    這條啟發式規則,能非常有效地幫你過濾掉諸多瑣碎、無意義的小事。

    你會發現,許多讓你煩惱的事情,這麼計算、代換一下,其實都不值一提。

    •02一有心情和時間,我就__

    許多人會告訴你,要去衡量任務的重要性、劃分優先順序,但其實,什麼事情重要,什麼事情不重要,我們心裡一清二楚。

    所以,更有效的做法,不是繁瑣地去一個個任務分析、標記,而是給自己定下規則:只要有空、有心情,我就去做最重要的事情。

    請把你能想到的最重要的事情,填在後面的橫線上。

    無需特地去安排時間,只需要設定這麼一條規則,就可以讓自己清楚:我需要聚焦的是什麼,什麼才是我需要去推動進度的。

    •03當我有心情去收尾時,我就去收尾。

    這是一條很取巧的規則,但也非常有效。

    什麼意思呢?有句話叫“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我們總是習慣於開始一件事情,但卻不喜歡把它“做完”。

    也因此,我們的待辦事項裡面,一定充滿了“還沒有結果”的事情。

    所以,這條規則,可以把你從繁重的時間分析、任務管理中解放出來。

    你無需再把它們安排得滿滿當當,就這樣放著吧,什麼時候突然想到了、並且有心情去做,再把它收尾就行。

    我們不是專家,也不是機器人,沒必要對自己過分苛刻。

    ▌04例行開關(Switch)

    什麼意思呢?簡而言之,就是用一些具有儀式感的小習慣,讓自己建立“條件反射”,告訴大腦:我要進入某種狀態了。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我總會在下午2點左右,泡一杯紅茶,喝兩口,然後全力以赴開始工作 —— 這時,這杯紅茶就是一個“例行開關”。

    哪怕有一天狀態不好,我也可以通過這個習慣,讓大腦適應“全力以赴”的狀態。

    另一個例子:

    有人比較容易分心,所以,當需要長時間專注時,就到星巴克去,點一杯美式 —— 這也是一個“例行開關”,就會告訴大腦:接下來要開始專注了,請將外部的打擾和內在的分心暫時遮罩掉。

    它的重點在於:把某個動作,跟某個情境,建立一個高度的關聯。

    久而久之,當你再執行這個動作時,大腦就會自然回憶起相關的情境,從而進入你需要的狀態。

    它的要點如下:

    •01設定一個動作,作為你的例行開關。

    動作必須要簡單、易行、無門檻。

    可以是泡一杯茶或者咖啡,可以是某個特定動作(比如擴胸、拉伸),可以是在紙上書寫,也可以是散步10分鐘……諸如此類。

    只要在需要時,能夠時刻行動,就可以。

    •02養成習慣,在這個動作之後,進入你想要的情境。

    像前面的例子:剛開始的時候,你或許需要付出一點點努力,讓自己沉浸到某個狀態裡。比如“全力以赴”和“專注”。

    但一旦有規律地重複,它就會成為你的習慣 —— 你無需再提醒自己,也無需再刻意行動,這個動作本身,就能夠誘發大腦,為後面的情境做好準備。

    類似的例子還有:寫完第二天的待辦事項,就上床睡覺。

    只要持續給自己這樣的暗示,哪怕你一開始睡不著,慢慢的,也能達到到點睡覺、改善熬夜和失眠的效果。

    •03在這個情境之外的時間,儘量避開這個動作。

    比如:我習慣了喝紅茶,然後全力以赴,那麼,在不需要全力以赴工作時,就儘量別喝茶。

    原因很簡單:神經元的聯繫是成對的。

    你把“喝茶”和“全力以赴”建立了聯繫,無論啟動哪一個節點,都會同時啟動另一個;但如果這時插入第三個節點,結果就是,原有的聯繫會被削弱,轉移到新的聯繫上來。

    試一試,設置幾個這樣的“例行開關”,你會發現,自己對生活的控制力高了許多。

    ▌05持續性收益(Ongoing return)

    我們的大腦,總是喜歡即時回饋和短期收益的,這是它一切行為的驅動力。

    但有時候,稍微克服一下這種模式,可以讓我們生活得更自由。

    當然,我不是指諸如學技能、背單詞這種事情 —— 這有點陳腔濫調了 —— 你要思考的是:

    我可以做些什麼,來讓自己下一周的工作,稍微更輕鬆一些?

    這樣,就是將短期回報,變成一種持續性、易得式的回報,這可以最大化地減少我們的行動阻力。

    本質上,它順應的是大腦追求穩定、省力的底層驅動,並借此來優化我們的工作模式。

    具體而言,可以考慮三種做法:

    •01範本化

    針對自己日常的工作,不妨思考這幾個問題:

    •哪些東西是不會變的?

    •哪些東西是需要改變的?

    •我可以如何把它固化下來?

    這就是一個“範本”。

    比如我會要求團隊的成員,在向開發和設計提需求時,有一份對應的需求範本。每次下需求,按照範本寫清楚即可。

    這不但可以節省時間,也可以保證需求的規範化,最大程度保障雙方的溝通效果。

    •02流程化

    針對已經做完的任務,不妨思考這幾個問題:

    •我做這件事情的步驟是什麼?

    •有哪些環節可以優化?

    •下一次再做,我可以按什麼樣的步驟來?

    我會要求團隊:每次結束了一項任務,都做一個簡單的複盤,把流程寫下來。

    如果是舊的流程,就思考可以如何去優化。

    這份成果,就是團隊的寶貴經驗。它不但可以指導團隊的實踐,也是可遷移、可複用的,可以成為方法論的一部分。

    •03清單化

    針對一個重複性的專案,不妨列出一張清單,把需要關注的地方寫清楚,並逐個核對。

    最簡單的例子:

    •和客戶溝通時,需要注意哪些地方?需要詢問哪些資訊?寫成清單。

    •測試一個產品原型時,需要做哪些操作?需要留意哪些細節?需要符合什麼標準?寫成清單。

    •諸如此類。

    把這些清單收集起來。這些都會是你寶貴的知識財富。

    ▌06中立思維(Neutral)

    最後,簡單提一下“中立思維”。

    什麼意思呢?許多人經常會患得患失、自我批判,尤其是內向的朋友,這種現象會非常明顯。

    你是不是經常這樣,在內心裡對自己說:我的表現怎麼這麼差;別人會不會介意;我當時要是如此這般就好了;如果重來一次,我會……

    這種思維有一定作用,但沉溺於此,會持續造成壓力和焦慮 —— 我們會不斷活在自我批判中,難以留出精力,去應對未來的新挑戰。

    所以,不妨試一試:學會用中立的目光,去反思和審視自己。

    亦即:只分析,不批判。

    不妨用這樣的句式去做自我反思:

    •在過去的__________事件中,

    •我採取了___________的做法,

    •如果有下次,我可以試試____________。

    慢慢的,你會感受到改變:你可以擺脫對自己的枷鎖,接納“並不完美”的自己。

    大多數時候,我們的煩惱,往往都源於內心。

    因此,解決的鑰匙,也在於內心。

    以上6點,就是一套完整的“Edison 訓練法”。

    它未必有多麼神奇的效果,能讓你脫胎換骨、效率爆棚,但每一步,都會讓你從中感受到收益和動力 —— 你無需強迫自己“自律”,而是會發自內心地去完善它們。

    這才是自我改變的關鍵。

  • 行捷徑書面語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3-05-10 13:15:34
    有 179 人按讚


    ◆親師準備足 升學轉銜阻礙少(102年5月10日)

    ●家有學障兒;文/徐雅真

      兒子品品(化名)讀國中已經半年了。今年三月初,參加第二次家長日活動時,我和導師談論到孩子的適應問題,感覺比起國小階段,他在這六個月並沒有遇到特別的困難。

      我想,大概因為在孩子入學前,親師充分溝通,已做足了準備工作。以下是實際做法,與學障兒的家長分享:

    建立對環境的安全感

      品品對新環境的適應較慢,因此,開學前我常陪著他去熟悉國中的校園,認識動線。其實,早在女兒就讀國中時,我就利用學校舉辦投開票所業務、家長日懇談和管樂團家長輪值的機會,帶他到學校走動。

      品品國小畢業後,我先上網查出教室配置圖和行進動線。趁著開學前,到校購買制服的機會,帶他辨認各辦公室的標示牌和所在位置。開學當天,由女兒帶他從校門口走到教室和資源班,認識往返的路線,以免他因迷路而對上學產生恐懼感。

      兩個孩子放學的時間不同,為了讓品品會自己往返學校、家裡,我也陪著他多次練習。在路上,我們討論可能遇到的困難、問題,模擬解決方案,並在不同時間練走,直到他把路線記下來為止。

    資訊充足幫助溝通

      轉銜國中的鑑定安置前,我把品品過去在各科學習曾用過有效的策略與成果,整理成書面資料,交給資源班老師參考。

      另外,他聽音的速度無法太快,因此把品品出生至今的發展與學習概況表,提供給學校,請輔導處儘量安置他在說話速度不會太快的導師班上,以減少師生溝通的障礙。

      現在,品品回家常說:「我們的老師說話很客氣,很溫柔。」他接受、認同了老師,在班上就不易產生情緒上的問題行為。

      開學時,幫品品在每日的課表上標出:當天要穿什麼服裝,哪幾堂要上資源班課程,讓他能依表準備。每天聽他口述「今天要先做什麼、後做什麼」;若有錯誤,再以口頭改正順序,讓他在上學前熟悉當天的學習流程。放學後,如果發現他忘了去上某堂課,或他提到上課有困難時,須在聯絡簿上記錄狀況,除了提醒他留意,也請教師特別予以協助。

      親師先溝通:回家作業以資源班課程的延伸作業為主,免得品品無法完成過多的課後作業而厭學;沒有回家作業時,就寫適合他程度的國語或數學題本,刺激他持續學習的能力。

      為了提升品品的閱讀能力,每個週末固定帶他到圖書館借閱書籍。在睡前,朗讀給他聽,或者由他自己朗讀標有注音的繪本。當他對某些事物有明顯的興趣時,陪他到書店購買相關書籍閱覽,並給予正面的回饋與讚美。

    培養多元專長

      透過國中的暑假作業,匯整各科學習優勢的記錄,讓老師參考。在課餘時間,加強孩子美術、歌唱和體育等專長的訓練。

      在美術方面,安排課後跟小學時的美術老師學習構圖和色彩運用。雖然品品在符號的書寫較為困難,但畫出的不規則線條,卻成為個人繪畫的特色;作品參賽,也獲得評審的青睞。

      在歌唱方面,他即使在變聲期,假音仍然高亢。透過觀賞歌唱影片,引發他的興趣,再鼓勵他參加學校的男聲合唱團,鍛鍊歌唱技巧、培養對團體的向心力和準時出席團練的負責態度。雖然,品品無法看譜,但在音樂老師的鼓勵下,他認真的聽從指揮老師和學長們的指導。回家後,勤於練唱,還興致高昂的為我們講解「含滷蛋」的發聲技巧。

      後來,品品代表學校參加校際合唱比賽,登上了他人生第一次的歌唱舞臺。

      在體育方面,為了矯正內八字而勾到腳跌倒的情況,從小讓他練習長跑,參加各種體能相關的育樂營隊。國小高年級時,在班際比賽,他已有前三名的實力。國中放學後,他繼續跟隨國小的田徑隊練一百公尺短跑。不練田徑時,就練習足球和籃球。

      長期的鍛鍊,使品品的體能狀況佳,被國中的體育老師挑中參加班級的體操、接力與拔河比賽。他因此自信大增,常眉飛色舞的和我們討論體操動作,訴說接力賽跑的訣竅,並分享拔河比賽入選的快樂。

      身心障礙孩子的升學、轉銜要順利,沒有任何捷徑。親師預作準備,彼此多多溝通,努力協助與調整,孩子就能有個安穩的轉銜起點,而在「適應」與「學習」方面,獲得雙贏。

    http://www.mdnkids.com/specialeducation/detail.asp?sn=1092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