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血觀音影評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血觀音影評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血觀音影評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血觀音影評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241的網紅宗佑-文字慾的囚徒,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們與惡的距離》在昨天晚上結束了,本來想讓子彈飛一會兒再來談,但這部劇被炒起來之後,看著各種貼文下的各種留言,讓我覺得某些留言只剩下"言論自由"這一項可以尊重了。(畢竟一個什麼都能扯上政黨攻擊的網路留言民情,實在有點病態) 掃墓回家的我雖然已經累翻在沙發上,卻又神差鬼使的醒來把最後兩集跟完,...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羅比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相愛相親》影評 Love Education【羅比】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清新溫暖走入人心,三個女人的愛情故事 (更正)演員吳彥姝,我誤唸為李彥姝了。跟各位抱歉 訂閱者募集中👉 http://goo.gl/4YzOjF 我的IG帳號:robbie_ins 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

血觀音影評 在 艾斯特的電影紀錄 ✨ 艾電影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03 15:11:35

【#精選臺⽚| 從《#誰先愛上他的》細探臺灣多元文化的共榮】 ft. @tffuknordic ⠀⠀⠀ #艾斯特看影展 #英國北歐臺灣影展 #文末抽獎 ⠀⠀⠀ 自經營平台以來陸續關注世界各地影展,看到來自異地的台灣影展總是喜出望外,讓旅居在外的朋友可以看到臺灣電影之餘,也將道地的人情味透過影視作品傳...

血觀音影評 在 Snow|01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03 21:11:07

灼人秘密- (因會細節討論,以下有雷) 先前一直把它放在必看清單裡, 但找不到適合的空檔觀看, 今天忽然凌晨就清醒了, 覺得狀態剛好適合細品這部, 曾被昆汀·塔倫提諾主動開口, 向導演趙德胤討論影像及音效暗號的灼人秘密。 灼人秘密的綜觀評價不是很好, 但我個人看完電影的感受其實蠻微妙。 這部...

血觀音影評 在 如履的電影筆記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12-03 15:31:22

《#逃》讓人聽到就想逃的我是為你好 (8.2/10) ⠀ (Part1) 全文太長分兩篇 @looryfilmnotes 主頁部落格會是你最好的選擇 ———————以下可能有雷—————— ⠀⠀⠀⠀ 《逃》是一部美國懸疑驚悚電影,由阿尼許夏干提執導,莎拉保羅森、凱拉艾倫主演,啟發自美國真實事件,劇...

  • 血觀音影評 在 宗佑-文字慾的囚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4-22 22:30:01
    有 333 人按讚


    《我們與惡的距離》在昨天晚上結束了,本來想讓子彈飛一會兒再來談,但這部劇被炒起來之後,看著各種貼文下的各種留言,讓我覺得某些留言只剩下"言論自由"這一項可以尊重了。(畢竟一個什麼都能扯上政黨攻擊的網路留言民情,實在有點病態)

    掃墓回家的我雖然已經累翻在沙發上,卻又神差鬼使的醒來把最後兩集跟完,然後一路看幕後花絮到十二點。

    #看完後也是覺得有始有終啦。

    --------------------

    在看完前四五集時,我就能感受到這個編劇(呂蒔媛)的野心。

    有一陣子我比較有空看日劇,倒不是因為我瘋狂的熱愛那些日星,而是我覺得在競爭相對大的日本,編劇的功力實在很強大。

    一般台灣比較常見的日劇就長度來說大概就是三大類,篇幅很長的晨間劇、大製作大牌雲集的大河劇,還有主題性較強的連續劇。

    晨間劇通常篇幅很長,幾十集是不在話下;大河劇都在40~50集之間;最後比較常見的連續劇則是10集左右就演完了。

    我總認為寫劇本就是寫作的延長。寫得多不厲害,厲害的是可以在一個固定篇幅內把故事說完說好,且完整交代所有人的始末,還要同時兼具對白的深度。

    要做到這點,就必須要有足夠多的主線與支線劇情,並且在交叉敘述中讓觀眾了解每個角色的性格,遇到的困難,內心的掙扎,以及他如何克服(或沉淪)。

    這是我佩服日劇製作單位的地方,他們很擅長把故事做出良好的控制,不管是職人劇、偵探劇、情愛劇,或是單元劇都能盡量在十集內把故事說完;但也不是每部在台播放的都讓我感到滿意的。(還是有那種很喜歡裡面的明星,但看兩集就放棄的)

    而台灣在幾個擺盪後,也慢慢開始朝這個方面努力了。
    看了幾十年電視,看過以前小時候的五十幾集(《京城四少》、《碧海情天》,《庭院深深》大約四十集),也看過集數不等的花系列;只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可能也就是賈靜雯的《飛龍在天》)台灣電視劇開始從一次一集一小時,轉變成一個半、兩個小時;然後又從一到五播放,變成天天來。

    從此之後,一開始了本土劇的大時代。那動輒兩百集的演法,粗製濫造的內容跟莫名其妙的劇情(當年韓瑜離開鄉土劇嗆的那句"劇情又髒又變態",可以做一個扼要的註腳),要是命不夠長還看不完;但還好《飛龍在天》時我已經不看連續劇了(我最後一次看完電視上的劇,好像是張晨光、張玉嬿的《乞丐郎君千金女》,講薛仁貴的故事)。

    中間這段期間,我除了中國戲劇崛起時的幾部歷史大劇外,本土什麼連續劇幾乎都沒看;再來就接上了幾部日劇(並回頭翻了那些非常有歷史地位的日劇神片,例如《東京愛情故事》,我好像沒跟大家聊過這套劇,想聊嗎?)

    ------------------------

    直到近年,我開始留意公視的戲劇,挑著看了幾部後,也開始覺得不枝不蔓也是我寧願花一些時間好好看看公視製作的影集的一個主要原因。

    因為我認為戲劇的長度不是問題,問題在於內容是否足以能撐起這個長度。以前的片長,還能看得大家欲罷不能的主因就是內容夠好,而內容空浮的片,你連90分鐘的電影長度都撐不下去。

    而說回《我們與惡的距離》,我會認為這是一個以十集的篇幅來說在開始與收官的部分都做得挺不錯的戲劇;而編劇厲害的地方在於她在劇中同時包含許多議題,而也在最後把每一個角色都基本交代完了。(雖然不能說每個都很完滿,但人世間也都是如此,沒有永遠美滿的全面向)

    如果要略數這套劇牽涉的話題,就我留心(也覺得夠篇幅的)至少就有:
    1、死刑犯的人權議題
    2、死刑犯家屬受到的歧視與霸凌問題
    3、(所有)犯罪者的家屬也需要心理重建並重新回到正常生活的權利
    4、受害者家屬面臨的後續困難(傷痛撫平、復健與後續就業學業等協助)
    5、無差別犯罪跟反社會心理的認識與認知是否充足
    6、新聞媒體的自制與內容
    7、社群軟體使用者在發言上的尺度與過當(也是另一種霸凌)
    8、把工作帶回家所引發的家庭問題與人際關係障礙
    9、我們對人權律師(尤其是為各種刑案嫌疑人的那種)的理解跟誤解
    10、人權、公訴律師面臨的壓力、障礙、不被體諒與困難。
    11、我們對精神障礙者的理解不足與充足的誤解
    12、社會動盪與不確定性所帶來的人心不安,而導致不婚不生的人 (頂客族) 增加
    13、社工面臨的困境(資源少、時間少、人少,但是案件多)
    14、台灣人對媒體、資訊、網路正義的一窩蜂
    15、媒體對媒體權力的濫用,群眾對言論權利的濫用

    這幾個題目,對我來說都是一則貼文(大概就是三四千字的那種),但鑒於《血觀音》影評讓大家看得很累,我也寫很累的,所以以後看看有沒有機會慢慢講述了。

    --------------------------------

    但另一件可以統合式講述的是,這套劇的編劇不只是同時把很多議題一起講述,更是能夠讓裡面的對白深度化,然後能打破正邪對錯的界線。

    要同時把不同議題冶於一爐,很難。那必須知道的多、想到的多,能完整表述的更多,才有機會辦到。

    而要同時在讓對白深度化,更難。因為那要有深刻的體會,然後還有撰寫格言的能力,才能把一句符合當下劇情、情緒的話語,化為簡短卻很鏗鏘有力的台詞。(在電影裡我首推王家衛;在戲劇上,當年的《一把青》也是箇中的佼佼者。)

    但難上加難的是,打破正邪與對錯的藩籬。----未完待續
    .
    .
    .
    .
    ====
    #一部劇能同時探討許多問題根本健達出奇蛋
    #台灣社會的問題其實真的很多
    #台灣戲劇的品質也正在提升

    每週一、三、五的晚上10點半,一起看、一起想、有瞌睡蟲一起養。
    ====
    如果文章能合胃口,請記得按讚、分享、追蹤、搶先看。

    #設搶先看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253325874890594

  • 血觀音影評 在 宗佑-文字慾的囚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4-22 08:00:00
    有 334 人按讚


    《我們與惡的距離》在昨天晚上結束了,本來想讓子彈飛一會兒再來談,但這部劇被炒起來之後,看著各種貼文下的各種留言,讓我覺得某些留言只剩下"言論自由"這一項可以尊重了。(畢竟一個什麼都能扯上政黨攻擊的網路留言民情,實在有點病態)

    掃墓回家的我雖然已經累翻在沙發上,卻又神差鬼使的醒來把最後兩集跟完,然後一路看幕後花絮到十二點。

    #看完後也是覺得有始有終啦。

    -\-\-\-\-\-\-\-\-\-\-\-\-\-\-\-\-\-\-\-\

    在看完前四五集時,我就能感受到這個編劇(呂蒔媛)的野心。

    有一陣子我比較有空看日劇,倒不是因為我瘋狂的熱愛那些日星,而是我覺得在競爭相對大的日本,編劇的功力實在很強大。

    一般台灣比較常見的日劇就長度來說大概就是三大類,篇幅很長的晨間劇、大製作大牌雲集的大河劇,還有主題性較強的連續劇。

    晨間劇通常篇幅很長,幾十集是不在話下;大河劇都在40~50集之間;最後比較常見的連續劇則是10集左右就演完了。

    我總認為寫劇本就是寫作的延長。寫得多不厲害,厲害的是可以在一個固定篇幅內把故事說完說好,且完整交代所有人的始末,還要同時兼具對白的深度。

    要做到這點,就必須要有足夠多的主線與支線劇情,並且在交叉敘述中讓觀眾了解每個角色的性格,遇到的困難,內心的掙扎,以及他如何克服(或沉淪)。

    這是我佩服日劇製作單位的地方,他們很擅長把故事做出良好的控制,不管是職人劇、偵探劇、情愛劇,或是單元劇都能盡量在十集內把故事說完;但也不是每部在台播放的都讓我感到滿意的。(還是有那種很喜歡裡面的明星,但看兩集就放棄的)

    而台灣在幾個擺盪後,也慢慢開始朝這個方面努力了。
    看了幾十年電視,看過以前小時候的五十幾集(《京城四少》、《碧海情天》,《庭院深深》大約四十集),也看過集數不等的花系列;只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可能也就是賈靜雯的《飛龍在天》)台灣電視劇開始從一次一集一小時,轉變成一個半、兩個小時;然後又從一到五播放,變成天天來。

    從此之後,一開始了本土劇的大時代。那動輒兩百集的演法,粗製濫造的內容跟莫名其妙的劇情(當年韓瑜離開鄉土劇嗆的那句"劇情又髒又變態",可以做一個扼要的註腳),要是命不夠長還看不完;但還好《飛龍在天》時我已經不看連續劇了(我最後一次看完電視上的劇,好像是張晨光、張玉嬿的《乞丐郎君千金女》,講薛仁貴的故事)。

    中間這段期間,我除了中國戲劇崛起時的幾部歷史大劇外,本土什麼連續劇幾乎都沒看;再來就接上了幾部日劇(並回頭翻了那些非常有歷史地位的日劇神片,例如《東京愛情故事》,我好像沒跟大家聊過這套劇,想聊嗎?)

    -\-\-\-\-\-\-\-\-\-\-\-\-\-\-\-\-\-\-\-\-\-\-\-\

    直到近年,我開始留意公視的戲劇,挑著看了幾部後,也開始覺得不枝不蔓也是我寧願花一些時間好好看看公視製作的影集的一個主要原因。

    因為我認為戲劇的長度不是問題,問題在於內容是否足以能撐起這個長度。以前的片長,還能看得大家欲罷不能的主因就是內容夠好,而內容空浮的片,你連90分鐘的電影長度都撐不下去。

    而說回《我們與惡的距離》,我會認為這是一個以十集的篇幅來說在開始與收官的部分都做得挺不錯的戲劇;而編劇厲害的地方在於她在劇中同時包含許多議題,而也在最後把每一個角色都基本交代完了。(雖然不能說每個都很完滿,但人世間也都是如此,沒有永遠美滿的全面向)

    如果要略數這套劇牽涉的話題,就我留心(也覺得夠篇幅的)至少就有:
    1、死刑犯的人權議題
    2、死刑犯家屬受到的歧視與霸凌問題
    3、(所有)犯罪者的家屬也需要心理重建並重新回到正常生活的權利
    4、受害者家屬面臨的後續困難(傷痛撫平、復健與後續就業學業等協助)
    5、無差別犯罪跟反社會心理的認識與認知是否充足
    6、新聞媒體的自制與內容
    7、社群軟體使用者在發言上的尺度與過當(也是另一種霸凌)
    8、把工作帶回家所引發的家庭問題與人際關係障礙
    9、我們對人權律師(尤其是為各種刑案嫌疑人的那種)的理解跟誤解
    10、人權、公訴律師面臨的壓力、障礙、不被體諒與困難。
    11、我們對精神障礙者的理解不足與充足的誤解
    12、社會動盪與不確定性所帶來的人心不安,而導致不婚不生的人 (頂客族) 增加
    13、社工面臨的困境(資源少、時間少、人少,但是案件多)
    14、台灣人對媒體、資訊、網路正義的一窩蜂
    15、媒體對媒體權力的濫用,群眾對言論權利的濫用

    這幾個題目,對我來說都是一則貼文(大概就是三四千字的那種),但鑒於《血觀音》影評讓大家看得很累,我也寫很累的,所以以後看看有沒有機會慢慢講述了。

    -\-\-\-\-\-\-\-\-\-\-\-\-\-\-\-\-\-\-\-\-\-\-\-\-\-\-\-\-\-\-\-\

    但另一件可以統合式講述的是,這套劇的編劇不只是同時把很多議題一起講述,更是能夠讓裡面的對白深度化,然後能打破正邪對錯的界線。

    要同時把不同議題冶於一爐,很難。那必須知道的多、想到的多,能完整表述的更多,才有機會辦到。

    而要同時在讓對白深度化,更難。因為那要有深刻的體會,然後還有撰寫格言的能力,才能把一句符合當下劇情、情緒的話語,化為簡短卻很鏗鏘有力的台詞。(在電影裡我首推王家衛;在戲劇上,當年的《一把青》也是箇中的佼佼者。)

    但難上加難的是,打破正邪與對錯的藩籬。-\-\-\-\未完待續
    .
    .
    .
    .
    ====
    #一部劇能同時探討許多問題根本健達出奇蛋
    #台灣社會的問題其實真的很多
    #台灣戲劇的品質也正在提升

    每週一、三、五的晚上10點半,一起看、一起想、有瞌睡蟲一起養。
    ====
    如果文章能合胃口,請記得按讚、分享、追蹤、搶先看。

    #設搶先看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253325874890594

  • 血觀音影評 在 宗佑-文字慾的囚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8-07-13 20:51:43
    有 72 人按讚


    睡前誰來"寫"觀音之第一篇--#說在前頭的是

    《血觀音》一片其實很有深度與難度,但卻能做到雅俗共賞。

    正如王家衛在《一代宗師》推出後,面對記者一如往常的詢問“觀眾大多反映看不懂,你有什麼想法?"時,他也一派輕鬆的回應:『看不懂,也是一種樂趣。』

    沒錯。《血觀音》跟《一代宗師》最大的共通點就在於:不管你看懂或看不懂,它都是一部能讓看熱鬧跟看門道的人都感到滿意的作品,這就很考導演的功力了。

    而這部片的深度在於“事件本來很簡單",但在剪接手法採用交錯敘述又兼論不同角色的情愛與算計下變得複雜且豐富;讓很多人其實對劇情的理解很有限。

    但好在三位女主角的演技完美的撐起了複雜的劇本,讓看不懂事件本體的觀眾,也能輕易看懂三個女主角的心機、算計、糾葛、掙扎與壞;進一步覺得這個電影裡面的女主角壞的很清楚、壞的很懸疑、壞的很出人意表,所以壞的很好看。

    這讓我想起我那個不識字又聽不懂國語的阿嬤,以前的她跟著小時候的我們一起看八點檔,但聽不懂台詞又看不懂字幕的她卻又會隨著仇殺、武打、親吻、情愛等劇情進程隨之波動。(但事後問過,她說自己其實不知道劇情在演什麼…)

    #雅俗共賞就是一部好電影跟好戲劇的共通點。

    ----------------------------------

    《血觀音》這個電影在2017年的11月底奪下了金馬獎的許多獎項(與入圍),而電影本體也在金馬獎前一天上映;所以我在12月初就趕快進戲院一睹為快。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056173334605850

    但由於電影才剛上映,所以我努力的不在貼文裡面透露劇情,以免打擾各位看電影的興致,而這一部很有深意的電影也值得我在細細品嘗之後,完整的講述我的感受。

    (而同時期很多網路影評打鐵趁熱的結果,就是靠著風頭賺到很多點閱率,但卻在影評(與某些線上百科)裡面出現很多誤解與誤植,其實是有點可惜的;這對想進一步了解的讀者與這部電影,也不夠公平。)

    所以在第四台電影都播過的當下,已經不再有劇透疑慮且數度好好看完這部電影的我,必須對這個專頁裡等待的友人們說的是:抱歉,我來遲了。

    說到頭,這是一場以利益為歸依並以愛為名,更以算計為主軸的醜陋故事。

    但情愛與利益在這裏面是可以分開講述的,所以我也把它分開談論,好讓脈絡清晰、章節分明。

    那些嚷著要看《血觀音》影評的朋友們,請做好準備;我將給你們滿滿的血~觀~音~(暫時不預設字數,所以不知道會分幾篇)

    --------------------------------------

    這個故事其實不是講述短短幾天內發生的事件,而是一個前後距離超過半年的連續事件(從淫海小清流的太太口中可以知道宴請到他先生“被自殺"的時間就長達半年)。

    只是因為製片者沒有按照時間線前後來順敘,所以基本上這是採用交錯手法來亂敘這整個故事;是很典型的把一個線性因果故事在打亂剪碎後交叉拼貼而成敘述方式。
    所以如果是第一次看,又或是總是直直往下看,但沒有特別去記得情節、台詞或場景的人,是會出現無法把所有劇情跟場景連貫在一起的情況。

    雖然說,我一開始提到過這是一部很優秀的電影,因為三個女演員之間的表現就足以把張力與那份勾心鬥角給露骨的表現出來;就像是十幾年前看過東尼嘉的《拳霸》就會知道自己明明聽不懂泰文,但看他打成這樣就夠汗暢淋漓、大呼精彩了。

    不過話雖如此,但如果無法理解劇情的話,就會對這部片的精彩,還有三個強力女角的演技體會減少了很多分,那也就不免可惜了這一部精采的佳作了。

    反過來說,也因為這部片的故事是採用交叉錯敘的方式推展,所以如果能夠增加對劇情的理解跟掌握度,就能在每一幕進行的當下更充分的理解為何這些人會有這些表情、台詞與眼神、語氣的反應跟變化。

    例如能理解:為何院長夫人會回過頭來尖銳的問棠夫人『我會有什麼災呢?』
    也能理解:為何當棠夫人聽到縣長夫人談到農會理事長夫人致電給自己時,臉部與口氣會有那些變化。
    又或是能理解為何劇中的棠寧同樣身為局中人,卻總有看似癲狂卻出人意表的反應與對話。

    在掌握了這些要素後再來看劇情,就會覺得劇中人的反應與對話不會再像第一次看的時候那樣莫名其妙了。

    而要想增加對這種“用交叉錯敘手法來講述線性故事"的電影劇情掌握度,我會建議各位:先順著看電影,再倒著想劇情;之後重看時,順著往下演的劇情跟反應就會比較清楚的理解了。

    因為終究要在起承轉合中逐步解謎的過程中,如果你沒辦法立刻把每一幕消化,然後邊看邊做出線索的連結時,就會在電影結束時出現一種“喔! 原來是這樣!但我好像懂了什麼,但對其中很多情節、對話、場景與反應又不是很確定"的感覺。

    這時候,除非你真的很愛這部電影,然後跑去二刷三刷(……刷到看懂為止);不然這就又會是一部印象裡很好看的電影,但又說不出個大概,(所幸)只記得裡面的女角色們都很厲害、很會演……

    所以接下來我會花一點篇幅來先把劇情交代一下;了解了劇情,大家才能在下次看的時候知道她們的反應為何如此,就更能體會她們的演技厲害之所在。..........未完待續

    #最近電視還會播放好幾次_大家可以把握機會多看幾回

    第二篇 : 以利益為依歸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184743671748815:0

    第三篇 : 以算計為主軸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187105484845967

    第四篇 : 以愛為名(1/2)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189900587899790

    第五篇 : 以愛為名(2/2)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189915804564935

    第六篇 : 電影中成分多元又複雜的愛(1/2)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194717757418073:0

    第七篇 : 電影中成分多元又複雜的愛(2/2)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194724920750690:0

    最終篇 : 值得一提的事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200168663539649
    .
    .
    .
    ====
    #答應我
    #看了喜歡就要幫忙分享好嗎
    #後續篇幅會在各篇留下聯結網址
    #歡迎留言討論劇情與發問
    ====
    每週一、三、五的晚上10點半,一起看、一起想、有瞌睡蟲一起養。
    ====
    如果文章能合胃口,請記得按讚、分享、追蹤、搶先看。
    (#並設為搶先看,與時不時留言一下,不然我會陸沉)
    =====

  • 血觀音影評 在 羅比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7-12-06 23:44:28

    《相愛相親》影評 Love Education【羅比】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清新溫暖走入人心,三個女人的愛情故事
    (更正)演員吳彥姝,我誤唸為李彥姝了。跟各位抱歉

    訂閱者募集中👉 http://goo.gl/4YzOjF
    我的IG帳號:robbie_ins
    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robbielintw/

    這是羅比評電影無雷影評,不知道最近上映的電影該選那一部嗎?不知道這部電影適不適合你嗎?或是想聽聽羅比看完這部電影的想法,那就快來聽聽羅比怎麼說。想看羅比評其他電影嗎?歡迎在下面留言喔。

    近期影片:
    《奇蹟男孩》影評 Wonder【羅比】改編自同名暢銷小說
    https://youtu.be/hMzh1r2GB3w
    《Lady Bird》爛番茄史上評價最高電影【羅比】Small Talk #002
    https://youtu.be/whMiXbN9Mmw
    《血觀音》影評【羅比】金馬獎四項大獎得主
    https://youtu.be/eClhwCBbHSQ

    導演:張艾嘉
    演員:張艾嘉、田壯壯、李彥姝、郎月婷、宋寧

  • 血觀音影評 在 羅比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7-12-03 22:50:27

    《奇蹟男孩》影評 Wonder【羅比】
    天才童星可愛又激勵人心
    訂閱者募集中👉 http://goo.gl/4YzOjF
    我的IG帳號:robbie_ins
    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robbielintw/

    這是羅比評電影無雷影評,不知道最近上映的電影該選那一部嗎?不知道這部電影適不適合你嗎?或是想聽聽羅比看完這部電影的想法,那就快來聽聽羅比怎麼說。想看羅比評其他電影嗎?歡迎在下面留言喔。

    近期影片:
    《Lady Bird》爛番茄史上評價最高電影【羅比】Small Talk #002
    https://youtu.be/whMiXbN9Mmw
    《血觀音》影評【羅比】金馬獎四項大獎得主
    https://youtu.be/eClhwCBbHSQ
    《隱藏的大明星》影評 Secert Superstar【羅比】秘密巨星
    https://youtu.be/kNLZ5ggH9Mw

    導演: 史蒂芬切波斯基
    演員: 茱莉亞羅勃茲(Julia Roberts) 、 歐文威爾森(Owen Wilson) 、 雅各特倫布雷

  • 血觀音影評 在 羅比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7-12-01 21:46:18

    (本影片沒有字幕)已確定台灣上映日期譯名為《淑女鳥》
    訂閱者募集中👉 http://goo.gl/4YzOjF
    我的IG帳號:robbie_ins
    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robbielintw/

    近期影片:
    《血觀音》影評【羅比】金馬獎四項大獎得主
    https://youtu.be/eClhwCBbHSQ
    《隱藏的大明星》影評 Secert Superstar【羅比】秘密巨星
    https://youtu.be/kNLZ5ggH9Mw
    《可可夜總會》影評 Coco【羅比】玩轉極樂園/港譯
    https://youtu.be/Bu2VWPeiuoQ

    導演:葛莉塔潔薇(Greta Gerwig)
    演員:瑟夏羅南(Saoirse Ro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