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知道人體細胞的生命週期嗎 PART2》
【生命週期】
人體的運作過程是一個固定循環:所有的細胞都是先產出→發生作用→被破壞 →修復→淘汰,然後有更新的細胞再產出→發生作用→被破壞→修復→淘汰。身體需要不停的汰換過老或是功能不佳的組織,並產出新組織,才能讓身體持續維持在健康狀態。
一...
《妳知道人體細胞的生命週期嗎 PART2》
【生命週期】
人體的運作過程是一個固定循環:所有的細胞都是先產出→發生作用→被破壞 →修復→淘汰,然後有更新的細胞再產出→發生作用→被破壞→修復→淘汰。身體需要不停的汰換過老或是功能不佳的組織,並產出新組織,才能讓身體持續維持在健康狀態。
一個人的自癒能力越好,身體的修復和淘汰能力就越好,而自癒力要好,就需要仰賴脊椎、骨骼、關節、肌肉和神經傳導的完整運作,讓身體上下各部位的組織能夠得到充足的養分與訊息交換。
【肝細胞】
肝臟(Liver)為脊椎動物體內的一種器官,以代謝功能為主,並扮演著除去毒素,儲存醣原(肝醣),分泌蛋白質合成等重要角色,肝臟也會製造膽汁。肝臟是人類身體器官中唯一有再生功能器官,即使正常肝細胞低於25%,仍可再生成正常肝臟。
肝細胞只有150天左右的壽命,但是,酗酒者的軟組織細胞(肝臟的主要細胞)可能會逐漸受損,形成疤痕組織-「肝硬化」。因此,雖然健康的肝可以不斷自我更新,而硬化損傷是永恆的,甚至是致命的。
【指甲】
指甲是一種角蛋白,角蛋白是一種蛋白質。就如同身體中其它的蛋白質一樣,是由各種胺基酸合成而來的。負責指甲生長的甲基是覆蓋在皮膚下面的,上面的指甲只是被新長出來的指甲一點一點往上推而形成。
其平均生長速度為每天0.1功公分,具體的生長速度因個人年齡、新陳代謝速度、季節等因素而不同。 手指甲從頭重生需要4-6個月,而腳趾甲因生長較慢則需要6-9個月。如果發現指甲生長的速度改變(變快或變慢),無法用生理因素解釋,則可能是因為疾病的效應,如甲狀腺亢進、人類免疫不全病毒感染、甲床分離、灰指甲/ 甲癬...等。
【頭髮】
頭髮可以保護頭部和大腦。夏天可防烈日,冬天可禦寒冷。細軟蓬鬆的頭髮具有彈性,可以抵擋較輕的碰撞;還可以幫助頭部汗液的蒸發。每天掉髮數量少於100根都算是正常的,而一般人平均頭髮生長的速度平均每天生長約0.3~0.4公分,大約是1個月長1公分。夏季比冬季長得快些,白天比夜間長得快些。人的一生中以15-30歲期間頭髮生長速度最快,30歲以後生長速度逐漸變慢。
正常人的頭皮大約有10萬到15萬個毛囊左右,而亞洲人大約在10萬個毛囊。而每一個毛囊能長多久、多久會掉落,這種生長週期是由基因決定,更受到後天眾多的因素影響。例如:染燙受損、不適合過度刺激的洗髮精、頭皮感染、生活作息過度勞累、空氣污染、荷爾蒙失調、飲食習慣口味過重等等。
【心臟細胞】
心臟功用是推動循環系統中血管的血液。血液提供身體氧氣以及養分,同時也協助身體移除代謝廢棄物。心臟位於胸部縱隔腔的中間偏左部位(以人體自己的方向看)。
心肌細胞的失去功能和死亡是造成心臟疾病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新生兒的心肌細胞可以透過再生來補償所損失的心肌細胞,但成人的心肌再生的能力非常的低,無法在損傷後進行自我修復,所以心臟在受損後,心臟細胞都會被纖維母細胞所代替,變成纖維化,也就是心臟永久性地失去了功能。與皮膚、肝臟等其他器官相比,心臟的自我修複能力很差。心肌細胞每年的複製率只有0.5%,無力修複重大損傷。
【骨骼細胞】
骨骼是組成脊椎動物內骨骼的堅硬器官,功能是運動、支持和保護身體,及儲藏礦物質。骨組織是一種密實的結締組織。骨骼由各種不同的形狀組成,有複雜的內在和外在結構,使骨骼在減輕重量的同時能夠保持堅硬。
骨細胞(Osteocyte)是一種位於骨骼中的星狀細胞,在成熟骨組織中是占比最大的一種細胞。人的骨細胞的壽命幾乎與人一樣長,成人體內大約有420億個骨細胞。骨質疏鬆症很可能與骨細胞的凋亡有關。骨細胞的異常死亡將導致骨中的礦物質無法更新,進而造成骨壞死。
【腦細胞】
腦細胞是構成腦的多種細胞的通稱,目前最新科學期刊表示,腦細胞約有860億個。腦是脊椎動物身體中最複雜的器官。人類的大腦皮質包含大約140-160億神經元,小腦中包含大約550-700億神經元。一個人若停止呼吸二至五分鐘以上,可能會造成腦死現象(通常指包括腦幹在內的全腦部功能喪失的不可逆轉的狀態)。出生時腦細胞數量已固定,我們大腦的大部分不會隨老化而自我更新。
☺受損組織和器官的「自癒力」,請洽#巧克藥師
血管硬化可逆嗎 在 News98 官方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名醫OnCall 詩瑋x石光中醫師,現正直播中!】
藝人小鬼黃鴻升9/16因「主動脈剝離」釀成血管堵塞逝世,享年36歲。主動脈剝離高危險群主要是高血壓病人,為什麼?秋冬時節如何避免血壓突然增高?冷熱溫差會有影響嗎?進補是否要小心注意?讓石光中醫師告訴你!
#名醫OnCall #詩瑋 #石光中醫師 #振興醫院 #新陳代謝科 #小鬼 #黃鴻升 #高血壓 #主動脈剝離 #粥狀動脈硬化 #動脈硬化 #秋冬養生 #九八新聞台 #NEWS98
血管硬化可逆嗎 在 陳若溱の烘焙實驗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蛋黃不可以直接冷凍。。。
必須添加10%的糖拌勻。。。
才可以冷凍保存!!!
早上在FB看到一則分享…
如何保存蛋的方法…
內容是把全蛋打在製冰盒裏再放入冷凍…
說可以保存的久一點…
可是…
《冷凍後,蛋黃會變性,但蛋白不會!→回復常溫後蛋白會溶化,蛋黃不會!加熱後,蛋黃跟蛋白都會變性。→凝固狀態都不可逆(也就是冷了之後不會再變成生雞蛋或孵出小雞了~~~)》
蛋黃的冷凍凝膠現象(frozen gelation)
蛋黃經-6℃以下溫度冷凍及凍藏時,其黏度增加,並產生不可回復為液態之凝膠現象,稱為蛋黃的冷凍凝膠。蛋黃冷凍時會產生凝膠之現象,乃因蛋黃之低密度脂蛋白質之結合水因凍結脫水而使其構造改變所致,亦即其脂質與蛋白質之結合鍵遭受破壞,使蛋白質分子間之凝集現象產生,致使蛋黃粘度增大而失去流動性。
加糖或加鹽對於蛋黃或全蛋的冷凍凝膠現象有減緩之作用,因此廣泛應用於冷凍蛋品工業。雖然甘油、prop-ylene、sorbitol等之添加相同減緩冷凍凝膠現象之效果,但食品工業上實質利用性較差,故較少使用。食鹽或蔗糖的添加在1~10%之間,因食品業者(尤其美國、日本等國家)長期習慣以10%加鹽蛋黃(全蛋)及10%加糖蛋黃(全)。10%加糖蛋黃(全蛋)主要是提供美乃滋、沙拉業、烘焙業者使用,10% 加鹽蛋黃(全蛋)主要是提供烘焙糕餅業者使用。
雞蛋是天然產物,原為種族繁衍、保護發育的胚胎,以完善的養料,供應雛雞自胚胎到出生兩天的主要食糧。由於具備完整的養分,自古便是人類的重要食品。以重量而言,一枚雞蛋中蛋白約佔全蛋重的 58 %,蛋黃約佔全蛋重的 31 %,蛋殼約佔11%。以化學組成而言,一枚雞蛋中約65%是水,約 12%是蛋白質,約11%是脂肪,還有約12%是礦物質(主要存在於蛋殼)和各種維生素。
蛋白中的蛋白質非常完全,含有比例配合適當的各種必需胺基酸,含有各種水溶性的維生素複合體,尤其是核黃素含量較多,所以蛋白質會略呈微淡清色。
蛋黃中的蛋白質主要有黃磷蛋白和卵黃球蛋白兩種。在所含的脂肪中,以甘油化合物含量最多,其次是卵磷質和膽固醇。蛋黃中除無維生素C外,含有其他的任何維生素,在礦物質方面也含有鐵、磷、硫、銅、鉀、鈉、錳、鈣、氯、鎂等10種重要元素。
蛋黃中含有約30-33%的脂質(lipid),蛋黃脂質中三酸甘油酯脂肪(triglyceridefat)約占65%,磷脂質 (phospholipids)約占30%,膽固醇(cholesterol)約占4%,其他則為微量的胡蘿蔔素及維生素等。蛋黃磷脂質以磷脂膽鹼 (phosp-hatidyl cholin,PC)或卵磷脂(lecithin)為主,約占 79%,其他則為少量的神經磷脂(sphingomyelin)、肌醇磷脂 (phos-phatidyl inositol.,PI)及絲胺酸磷脂(phosphatidyl serine,PS)等。
卵磷脂(lecithin)卵磷脂是最主要的磷脂質。卵磷脂最初分離自蛋黃,故又稱蛋黃素。蛋黃、大豆、油菜籽、葵花籽、玉米胚芽、花生等為富含卵磷脂的食品,然而由於磷脂質之含量一般均很低,大部分不值作為製造卵磷脂之原料,目前市售卵磷脂主要製自大豆和蛋黃。大豆壓扁後經溶劑萃取,餾乾溶劑可得富含膠質的大豆原油與膠質,前者經一連串處理過程製造大豆沙拉油,後者去殘留油脂即成卵磷脂。蛋黃卵磷脂則可自市售蛋黃油中獲得。
卵磷脂為生物體內細胞膜主要成份,擔當細胞的營養吸收及廢物排除之重要任務。號稱「二十一世紀文明病的救星」的卵磷脂其功能可自以下三方面來得知:
1.脂肪與有害膽固醇:脂肪與有害膽固醇再血液中要移動,必須與蛋白質形成複合物。脂肪可形成乳糜微粒,膽固醇則形成低密度脂蛋白(LDL)與高密度脂蛋白 (HDL)。LDL過高時血液變得粘稠,流動性差,攜帶的膽固醇容易沉澱黏附在血管壁上,繼而引發種種文明病。在此情況下,補充足夠的卵磷脂具有重大意義。當攝取的卵磷脂進入血管後,藉著其特有的乳化特性與LDL作用,使血液流動性變佳,膽固醇就不易沉澱黏附在血管壁上的固醇沖走,因卵磷脂除了能夠維護血管乾淨,預防動脈硬化外,亦可抑制高血壓、腦中風、狹心症、心肌梗塞等病症之引發。
2.卵磷脂與血液:卵磷脂同時具有清除血液中多餘脂肪作用,間接減輕肝臟負擔,可解除罹患肝炎、脂肪肝及肝硬化的危機。
3.卵磷脂與細胞:卵磷脂能強化細胞膜、活化細胞,其成份在體內會轉變成神經傳遞物質乙烯膽鹼,能強化神經機能、消除緊張,此外還因能活化細胞及促進排便,可增強記憶力、防止老人痴呆等。 Q.卵磷脂另有其他之用途嗎?
而卵磷脂本身即是一種乳化劑,具有乳化性、濕潤性、保水性及抗氧化性等功能,因此在食品加工中具廣泛的用途,如麵包、巧克力、糖果、冰淇淋、人造奶油、咖啡奶精、麵條的製造等。此外,醫藥、工
業用途及化妝品等,亦廣泛使用卵磷脂。
雞蛋蛋白中含有哪些蛋白質?
雞蛋蛋白含有約10.5%蛋白質,為典型之球狀蛋白質,且多數為醣蛋白質(glycoportein)。蛋白含有約 40以上之蛋白質,多數尚未被分離,較大量存在且易被分離的蛋白質其理化性質大多已了解。這些蛋白質(含占總固形物之%)包括卵黏蛋白(ovomucin,54%),伴蛋白(conalbumin,12%),卵類黏蛋白(ovomucoid,11%),溶菌蛋白(lysozyme,3.4%),卵抑制蛋白 (ovoinbibitor,1.5%),卵黃素蛋白(ovoflavoprotein,0.8%),卵巨球蛋白(ovomacoroglobulin,0.5%)及卵白素(avidin,0.5%)。
#不要再說吃蛋會膽固醇過高
#每天適量吃雞蛋其實是有益的
血管硬化可逆嗎 在 煲湯媽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血管年齡比實際年齡大怎麼辦?是不是往後人生都註定不健康了?別擔心,這並非是不可逆的傷害,只要從現在開始改善生活方式,注重飲食、血脂、血壓、血糖與體重的管理,3 年內,血管的老化便能有顯著改善。
◆ 飲食3要點,血管常保年輕
✒ 要點1:以蔬菜為中心
為預防血管老化,要從飲食開始做起。如果原先的飲食習慣會攝取太多膽固醇或脂肪,就改變為以蔬菜為中心的料理,多攝取維生素 A、維生素 C、維生素 E,以及茄紅素、多酚、異黃酮等抗氧化成分。每餐大約吃到 8 分飽即可,重點是不要攝取過多熱量。
✒ 要點2:多吃魚
貝類所含的鋅,以及魚、肉類所含的硒,都可以預防血管老化。青背魚所含的 EPA 也能讓血液不易凝結,DHA 也可以減少膽固醇及中性脂肪。
✒ 要點3:不吃太鹹
由於鹽中所含的鈉會使血壓上升,必須控製鹽分攝取,調味儘量清淡。多吃蔬菜、水果、海藻類,有助於排出鈣及鈉,具有防止血壓上升的功能,鎂也可以緩和血管緊繃,讓血壓維持正常。
◆ 每天走10分鐘,動脈不硬化
要預防血管老化,運動也很重要。但比起一週做 2 ∼ 3 次激烈的肌肉訓練等無氧運動,做一些讓血壓上升較緩、甚至有降血壓效果的有氧運動更佳。
有氧運動有許多優點,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分泌讓血管擴張的物質,活化血管網路、促生新的血管迴路、促進脂肪分解、降低血糖、強化雙腳肌肉有利於靜脈內的血液回流。
有氧運動例如走路或游泳、慢跑、伸展等。可以準備好計步器,在通勤、購物時改變路線,每天大約花 10 分鐘、走到1000 步以上即可。如此不僅可以燃燒內臟脂肪、瘦身,也可以防止造成動脈硬化的壞膽固醇放出。
◆ 3個動作,瞬間活絡血液循環
✒ 動作1:輪流彎曲手指,促進腦部血液循環
五根手指輪流,大拇指彎向小指根部,食指、中指、無名指及小指則彎向大拇指根部。同時其他四根手指都儘量向外伸展。除了促進末梢血液循環,艱難的活動過程也可以刺激大腦、促進大腦血液循環。
✒ 動作2:伸展前頸,加強頸部向大腦的血液循環
肩膀放鬆,兩手按住鎖骨下方肌肉,下巴向上伸展。注意頭部不可後傾。抬下巴可以伸展前頸肌肉,刺激血管收縮,除了促進血液循環,還可消除頸紋。
✒ 動作3:十指/趾交扣,瞬間活絡腳尖的血液循環
將右腳抬到左大腿上,把左手的手指逐一扣進右腳趾的根部,緊緊握住;左腳則放在右大腿上,與左手10 指/趾交扣。在放開的瞬間,可以感覺到手、腳的血液循環瞬間加強,還可以改善腳趾水腫。
今天你幸福了嗎?
想要更幸福記得來加入媽咪的社團,不能說的秘密都在這私密分享喔~
《煲湯媽咪幸福生活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umamimasters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