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螢火蟲之墓中文版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螢火蟲之墓中文版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螢火蟲之墓中文版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萬的網紅無影無蹤,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近來接收到了好多則批評,有公開也有私下,原本不打算回應。但琢磨了一夜,還是決定稍微談一下自己的想法,不吐不快。 . 近日,我深愛的名導高畑勳辭世,新聞被外媒報導出來時,是台灣時間的深夜時段,但由於人在海外,有時差關係,所以可說是在很清醒地情況下接受到了這則資訊。震驚之餘,還是不慌忙地細讀了外...
螢火蟲之墓中文版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近來接收到了好多則批評,有公開也有私下,原本不打算回應。但琢磨了一夜,還是決定稍微談一下自己的想法,不吐不快。
.
近日,我深愛的名導高畑勳辭世,新聞被外媒報導出來時,是台灣時間的深夜時段,但由於人在海外,有時差關係,所以可說是在很清醒地情況下接受到了這則資訊。震驚之餘,還是不慌忙地細讀了外電對高畑勳逝世一事的報導,也開始大量閱讀高畑大師的生平資料、新聞與訪談,還參考了吉卜力紀錄片《夢與瘋狂的王國》,準備為大師撰寫一篇訃告。
.
在整理過程中,看到了很多值得分享的訊息,好比高畑導演談到曾提及政岡憲三對童年時期的他的影響,以及世界名作劇場系列的一些細節。其實,我早前也不知道《小天使》是大師的作品,而是因為年初造訪了大阪的吉卜力立體建造物展,看見了片中阿爾卑斯山的模型,才赫然驚覺童年神作也是出自於大師之手。
.
我猜想應該也有許多人不知道《小天使》的來歷才是。別說《小天使》,就連《螢火蟲之墓》和《平成狸合戰》等經典之作,很多人都依然認為是出自於宮崎駿之手。
(聞老師對此也寫了一篇,非常精彩 https://tw.mobi.yahoo.com/news/【聞天祥專欄】一個大師的殞落:高畑勳不是宮崎-145556856.html)
.
大略彙整完之後,我刪除了一些比較細節,但依然值得一書的內容。好比高畑勳導演曾與宮崎駿等日本動畫圈菁英赴美,參與改編自溫瑟.麥凱(Winsor Mccay)原作漫畫與動畫的《小尼莫》(Little Nemo)之動畫長片製作案的過程。高畑勳一度出任導演,可惜最終計畫破局。
.
為了讓一般讀者更抓到重點,我在首段強調許多吉卜力佳片時常被誤認為宮崎駿之作,真正導演其實是高畑勳。由於宮崎駿之名如雷貫耳,過往的片商、線上平台或媒體往往張冠李戴,以吸引觀眾目光。因此,觀眾會誤會,全是情理之中。藉此,我很希望能為大師澄清。
.
文章發表後,坦白說引起的迴響超越了我的預期,迄今有近2500則分享,近45萬人點閱。以為我只是比許多媒體早發表而已,為了進一步理解原因,我細細讀了讀者的留言以及分享,發現許多人的反應不外乎是兩個,一是「原來我愛的這些作品不是宮崎駿」;二為「原來《小天使》是出自《螢火蟲之墓》的那個導演」。分享的人不分世代,從青少年到年過六旬的長輩都有,可見高畑勳導演的影響力是如何貫穿整個時代。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1221274314641976 高畑勳訃告連結)
.
作為高畑勳導演的粉絲,我很早之前就曾經發文表示我對他的景仰,友人問到我吉卜力最愛之作,我也總是以膝反射的速度回答說是《平成狸合戰》。話說,這次好多朋友也都回覆道自己最愛的作品是《兒時的點點滴滴》和《隔壁的山田君》,其實有點出乎我意料,但也覺得果然每個人切入高畑大師的角度都不同呢,很有意思。看到大家的迴響,也是我願意發文的動力之一。
.
總之,我想我不能為我的偶像做什麼,但至少我在他辭世後,整理一下我對他的理解,能為他撰寫一篇中文版的訃告。想法是很單純的。
.
後來又比對了一些國內媒體的報導,也許受限於篇幅,多數媒體無法像我的文章描述的這麼繁瑣,更也有媒體遺漏介紹《小天使》,實在很可惜。我不能否認我確實因為這篇文受到關注而感到有點得意,但那是一股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好事的感覺。「總算讓大家更知道大師多一點」的心態。
.
然而,迴響很大,也迎來一些反面的意見。有不止一位圈內或圈外的朋友透過公開或私下的方式,指稱我以寫人訃告的方式賺取點閱率,是消費亡者的行為。
.
針對這樣的言論,其實我相當意外。
.
熟悉本站或我本人的朋友,其實就會知道我個人一向對生死之事特別著迷。無論是影人辭世抑或影人壽誕,只要有時間整理,內心也有感觸,就會為他們寫一篇。
.
尤其,從小我就特別關注報上的訃告,往往名人一死,就可以閱讀外界對這個人物詳盡的生平整理,要如何簡要地去介紹一個人複雜的一生,我向來覺得這大有學問。
.
特別是長大開始讀懂英文之後,更成了《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訃告版的忠實讀者。我一直相當佩服歐美媒體能對辭世之人有這麼深入的介紹,如果我是已死之人,也還真希望能有專業的記者能為我的人生寫下這麼精練有力的回顧。反觀在國內媒體來說,便缺乏這樣的特別欄位。我從來沒覺得這些人是在消費死人,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對別人對我有這樣的心態感到訝異。
.
自從注意到國內很少寫訃告之後,我在前兩年開始不時為過世影人寫一些訃聞。說得這麼好聽,其實也不過是拾人牙慧。篇幅都不長,而只是將影人的一些重要生平濃縮其中,常常就像是一段資訊文罷了。不過,我不僅寫名導或名演員,也曾透過寫過辭世的化妝師和表演指導等等。在翻譯與彙整之時,往往發現這些人在整個華語地區都沒有被提到過一次。所以,我也清楚知道介紹這樣的電影工作者不會換來什麼點閱和分享。
.
好比,前陣子我特別喜愛的布吉納法索導演伊德沙.屋德瑞古(Idrissa Ouedraogo)辭世,我完全知道讀者會少(迄今只有31則讚數),但我依然以三大理由堅持要完成他的訃告。一是邊翻可以邊練英文(笑);二是可以藉此多懂一些電影掌故;三是最大動力,那就是華文媒體對他的介紹付之闕如,而我想讓更多人知道他的存在(反而,如果很多人都寫了,我有時就任性不寫了)。
.
當然,我偶爾也會介紹到一些廣受歡迎的影人,例如高畑勳就是個例子,雖然我自認用字往往較為冰冷且制式,也盡量都不提及自己的偏好,所以被這麼多人轉貼,還是有點意外。
.
曾經有朋友說,他不喜歡我寫這些,因為每天起來看到影人死訊,就會心情一沈。我一方面必須要澄清其實我也沒有這麼常寫,也覺得,如果不喜歡,真的可以不用勉強來讀。寫訃告,已經成了本站的特色是事實,而我無意讓任何人不悅。
.
如今因為寫到真正惹到人,倒是頭一遭,意外之餘,也深刻反省了一夜。反省什麼?我的確有因為寫他人的死訊得到關注而感到開心嗎?如果有,這個開心是什麼?是粉絲團的讚數上升所感到的虛榮嗎?還是真正如我先前所言,是因為覺得讓更多人知道大師的存在而覺得自己有了一點貢獻而覺得快樂?
.
沒有人喜歡被批評。起初被批評,當然會情緒化,也會傷感。但想了很久,卻覺得我應該感謝這些對我提出質疑的朋友。經過思索,我決定還是會繼續維持自己的經營模式,因為我覺得自己是在做對的事。我的初衷,從來都是分享,也從不在乎我能否透過我的貼文獲得什麼利益。
.
如果願意支持的話,歡迎留下;堅持覺得我「賺死人讚」,也歡迎退讚。這將是我最後一次針對此事向大家分享,也再次感謝大家對無影無蹤的支持。罵我的朋友,如果你願意理解我的做法,也同意改變對我的觀感,相信以後也能一樣和氣。我保證我是不記仇的天蠍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