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蛋糕燙麵法原理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蛋糕燙麵法原理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蛋糕燙麵法原理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蛋糕燙麵法原理產品中有1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564的網紅食物鏈,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Crossiant2021第一試 #馬鈴薯帶蓋吐司 #蛋糕捲裝飾 #淺談可頌二三事. #整形摺疊麵糰的一些法文德文名詞Détrempe與Beurrage多少層? #裁剪麵糰的影響 #發文: http://foodchainunme.blogspot.com/2021/01/crossia...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EAT AT HOME 食・家,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灣古早味蛋糕 #海綿蛋糕 #簡易烘焙 #枕頭蛋糕 #棉花蛋糕 #燙麵法 #水浴法 #대만카스테라 #海绵蛋糕 #日式海綿蛋糕 #雞蛋糕 #sonya7ii 古早味蛋糕是在網絡裏長期處於熱門搜尋的烘焙食譜之一。 . 只用油,麵粉,雞蛋,糖和牛奶五種簡單的材料,焗出如棉花質感的低油份蛋糕,的確不難...

蛋糕燙麵法原理 在 Tracy|營養師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19 01:27:15

#抽書 #聖誕禮物 #年末回饋 我的夢想之一,就是開一間小小的早午餐店:有咖啡、有自烤麵包、還有一大片落地窗,陽光灑進來照亮客人的臉龐 可是…修旦擠咧…烘焙?做麵包? 想起幾年前我要DIY蔥油餅,結果麵粉和水的比例不對,整坨麵糊太濕,我竟然還拿吹風機吹麵糊…只要想起這段糗事,我就對烘焙打退堂鼓! /...

  • 蛋糕燙麵法原理 在 食物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1-06 22:54:33
    有 164 人按讚

    #Crossiant2021第一試
    #馬鈴薯帶蓋吐司
    #蛋糕捲裝飾
    #淺談可頌二三事.
    #整形摺疊麵糰的一些法文德文名詞Détrempe與Beurrage多少層?
    #裁剪麵糰的影響
    #發文: http://foodchainunme.blogspot.com/2021/01/crossiant2021-detrempe-beurrage.html
    這篇文因為家裡有客人(還在)不好意思跑去睡午覺. 早上早早起床烤可頌... 花了超久的時間分段完成. 希望大家對於可頌的一些知識有多一點的了解. 其實也算是google 大彙整. 並且還包含我自己的經驗.
    當然那個馬鈴薯吐司我真的覺得很可以! 之後會有詳細比例食譜.
    蛋糕捲不一定要站著. 躺著也可以....
    全文轉貼. 但是連結文章裡有很多的youtube 影片及各個食譜連結. 有需要就移駕看看吧!
    其實法文的可頌發音比較是ㄎㄨㄚˇ頌. 的音. 我們家三個學過法文的德國人都這麼發音. 害我覺得講可頌怪怪的. 但覺得中文還是要教. 這種發音有時會被小孩笑. 不過又覺得如果他們到台灣不知道可頌等於Crossiant或是自己講出ㄎㄨㄚˇ頌會不會被人取笑? 實在很兩難.

    這個讓人又怕又喜愛的食物有很多可談的. 最常見的是談它的層數要怎麼折疊. 並不是折多就是好的. 要能看到層次. 要能有蓬鬆的外觀. 酥脆的外表與柔軟的內在. 再來就是塑形.. 你可以看到很久以前我做的這種造型. 兩邊很粗大. 當初是因為使用30%的高礦物質粉. 想要有不同口感的可頌. 兩頭很粗的地方通常都會烤得比較脆!
    2016 的30天義大利老麵Biga挑戰: Day 22 周末下午茶甜點. 酥脆的Q彈的可頌, 可鬆食譜, 做法. Croissant recipe Plunderteig mini Franzbrötchen Rezept

    這個" 技術性" 層面的原理我真的讀很多. 但是實際上麵糰的狀態卻是對我來說最難的.
    上述的那個可頌. 我用的是加蛋的配方. 因為高礦物質粉是很難蓬鬆分層好看的. 但是實際上的切面還是會有沾黏感覺.
    在我的感覺中. 這個麵團應該是可以像饅頭一樣半發酵的方式. 也就是揉完休息以後整形等後發. 不過這次的實驗覺得我錯了.
    這次的麵糰沒有加蛋. 直接揉完就放室外( 我忘記要讓麵糰在室溫醒一下. 但想到時覺得我回家開始做應該也超過24小時. 所以就想算了讓它去) . 其實放外面的那天下雪了! 我並不知道外面溫度多少? 當時因為怕過發. 所以我的酵母只有放1.2% 沒有考慮周詳...
    回家後開始摺疊. 這種麵團要考驗的是摺疊力道的平均. 也就是面不能高低不平. 如果你麵粉灑太多也有可能讓表面高低不平! 所以手桿用的擀麵棍. 最好選粗的擀麵棍. 這樣的力道比較好掌控也比較不會有高有低.
    當然. 溫度要冷.麵糰才會夠硬. 才不會把中間的奶油層吃掉.

    圖中的這個被烤紙包覆的是我用粗擀麵棍搥打用細擀麵棍推開整平的奶油

    我過去的經驗中常常都是因為奶油不夠軟結果造成麵團高低不平. 甚至破皮. 因為有高有低剛開始厚厚擀沒有問題. 但因為一直都是冷的麵團奶油是不會融開的. 到最後的折疊就會開始破裂. 後來我發現手擀可頌的奶油不需要事先弄成片再拿去冰. 我都是直接把奶油用烤紙包住. 直接敲扁.整理. 速度快的話就會剛好是軟硬適中的使用度. 但是. 這必須是跟你的麵糰硬度相對應. 我覺得如果沒有位置可以把麵糰冰到硬. 這樣的敲奶油的做法是比較好的.
    你在網路上看到很多有美麗大孔洞的可頌. 清一色應該都是用麵糰跟奶油都可以直接彎的硬度
    I Learned The Art Of The French Croissant... 6:43
    那個質地就是會分層有好的大孔洞的質地. 因為夠硬表示夠冷就可以有比較平整的層疊. 加上機器桿摺快速也沒有體溫接觸. 而且通常這些麵包店的麵包製作都是在比較寒冷的地下室...

    這個店家的可頌是使用裸麥酸種增香. 但主要發酵是用鮮酵. 是直接混好基發冰起來的作法. 以這樣的做法鮮酵量一定要拿捏準確. 否則就像我這次的一樣!

    扁的! 高不起來! 分層就....

    你也可以看到他們的奶油不是後加而是一起放的. 這樣就必須要很強力的攪拌機才能攪拌均勻. 這個影片裡有很多可以學的地方. 尤其是摺疊的那個先割刀的小技巧.

    關於可頌的外型有的人說要能捲5圈. 那個五圈其實就是底窄高長做出來的. 這次我只有捲4圈

    如果要兩個粗粗的角. 可以底部切一刀分開再捲.

    就像我之前的可頌那樣的長相. 但因為底粗. 所以捲起來就不會很多圈.

    事前功課做了一些. 發現大家都提到最後把麵團擀折到0.4 cm 的厚度. 這個就有難度了. 我的輔助器具周末會寄到! 所以這周末會有第二次實驗.
    這次的整型有一點心得了. 雖然麵團沒有預期中長高.所以分層也沒辦法好. 不過我蠻喜歡這個30%奶油的做法. 以前做過40%奶油. 覺得很浪費. 因為烤盤上也會有油! ( 但也有可能我可以摺多一點) 這個可頌烤起來比較少"漏油" !反正是第一試.

    我們一般聽到的例如30%奶油折疊是麵糰總重的30%. 也就是一公斤麵團放300 g 奶油. 會有一個1300 g 麵糰.

    名詞解釋:
    1. Laminated dough 摺疊麵糰. 德文叫Ziehteig
    其實講摺疊對也不對. 因為就像我們做花捲或破酥包都是一種分層的方式. 那是用捲的不是摺疊的. 不過這樣用油脂把麵糰分層的方式一定有:
    麵糰這層法文叫détrempe 奶油這層叫 beurrage

    3. Lamination 就是指摺疊的這個方法. 德文的折疊叫 Tourieren 法文 pâte tourée 德文的這個維基百科裡的敘述比較清楚. 一般來說. 只要封起奶油. 一個3折einfachen Tour. 一個4折doppelten Toure 是比較常做的方式( 不要把這個3折的想成是動作. 否則會想到折兩次. 而是想成奶油被摺成三折. 4 折就是奶油被摺成4折) , 這樣出來的奶油層數有3x4=12 層. 也就是麵粉層有12x2=24層. 不要覺得少. 因為可頌還要捲起來! 所以你看到的高度就是這個通常為0.4 cm的麵糰捲起疊高.

    如果你要多摺幾次則須要有相對應的奶油! 也就是奶油越多才有可能有多摺幾次的分層. 否則. 就像連結的影片那樣一百萬層是看不出來分層的!

    4. 所謂的Puff pastry 是沒有加酵母的.
    法文叫 pâte feuilletée 德文叫 Blätterteig
    沒有加酵母的就是我上一篇的蝴蝶酥.

    2.有加酵母的折疊麵糰叫Danish pastry法文則叫 pâte levée feuilletée 德文則是 Plunderteig

    可頌要做得美應該不會很難. 但對我而言卻是最有一種必須要把
    周邊設配齊備的一種麵糰. 麵團摺疊好. 放足夠的酵母. 動作快. 夠冷. 應該就會好看! 通常一般有賣可頌的店家都是有那樣的摺疊機器. 所以縱切都不會難看. 但為什麼巴黎這麼多麵包店. 卻有好吃或不好吃的分別?

    因為要冷掉好吃是比較難的. 雖然很多人覺得奶油是很大的主因. 但我覺得與其找到好的發酵奶油( 好吧~ 我不是一個敢買一堆奶油嚐試的人). 既然知道自己的弱點( 減肥中). 倒不如對麵團多用一點心. 這也是我隔夜冷藏發酵的原因. 有的人會加少許裸麥有的人用高礦物質. 有的人會用酸種. 這樣混合起來的麵團應該就會比較好吃.因為香氣更多樣!

    這裡有一個法國狂人. 他是從小吃可頌長大的. 並且可以上大學時翹課就是為了在公園吃可頌.
    他對於10個巴黎幾個區裡的可頌做了一些調查. 我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 熱的時候是吃不出來可頌差異的. ( 熱熱的麵包都好吃) 所以縱使他有可能買到剛出爐可頌. 還是會等到涼了再試吃!
    可以看看影片.你會發現切面都很美!
    Alex 全巴黎最棒可頌

    為了製作可頌. 他有一系列的可頌分析. 還自己製造那個壓平可頌的機台. 包含摺疊次數多寡與意義.
    Can You Make 1 Million Layer Puff Pastry By Hand ?

    有興趣的一定要看. 真的很補腦( 小吐槽. 其實我覺得他為了做可頌買一台商業型揉麵機是不需要的. 因為這種麵糰以一般操作方式放冷藏發酵就可以混得很勻. 想像吐司我都可以用一般手持攪拌機做. 除非是要做大量. 但他通常都是在實驗所以都做少量)
    還會繼續研究與實作!

    昨天我女兒朋友來家裡睡. 昨天中午的馬鈴薯還有剩. 所以我利用馬鈴薯加水打成泥做成了一條帶蓋白吐司.

    這是一個全新的經驗. 因為一般來說都是馬鈴薯壓碎做. 但這次打泥以後發現特別黏( 德國馬鈴薯品種很多. 這是比較沒有粉質感的馬鈴薯. )

    發現根本黏到沒辦法做薄膜測試. 只能以離缸的樣子去感覺.
    烤完後的切片可以看得到光亮

    整型時很軟Q. 是一條很有咬勁的土司. 出乎我的想像!
    一個一般的馬鈴薯大概含有77.8%或以上的水分. 當你大塊加入時是不太會影響麵筋的. 就連水量都不需要太費心去注意. 但是以我這種打汁方式. 一定會影響麵筋.
    等這一條吃完會再做一次寫出完整的實作食譜. 非常柔軟的一條土司. 值得將比例收藏起來!

    最後~ 當然有當日下午茶點心. 明明已經很久沒做蛋糕但還是要端出一點東西. 因為女兒同學送了一盒金莎巧克力當伴手禮! 所以....

    還是繼續走招牌懶人路線...食譜底加~
    燙麵戚風蛋糕卷食譜 巧克力瑞士捲做法 從深烤盤紙如何裁剪到瑞士蛋白奶油霜製作 如何捲製不藏私介紹 不裂方法大公開

    通常耶誕節裝飾要在1/6 主顯節以前拆掉跟我們的貼一整年春聯不一樣(其實以前的紅紙貼一整年後會褪成白色的實在不太妥當😌😌😌還好大家都只看字不看紙😆😆😆 .
    於是我周一又巧遇! 看到他們拆耶誕樹....

    哀~
    記得我2020年11月10日才興奮地看它裝起來! 還猜想會不會有耶誕市集...

    結果大宗的小吃或熱紅酒攤通通沒有! 只有裝飾品的攤. 路上小貓只能兩三隻....

    本來德國的封城是到今天為止. 不過~~~ 延長到31日了!
    耶誕樹裝了又拆了. 還是繼續封城... 真的好悶啊!!!

    #德疫誌

  • 蛋糕燙麵法原理 在 陳若溱の烘焙實驗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2-09 14:17:31
    有 112 人按讚

    ㊙️我在研究乳化作用時,發現;除了力道,溫度+力道,才能讓油、水乳化的更加完整。

    因此;我前2年有了乳化的戚風蛋糕做法。今年;我把乳化+燙麵結合一起,在試做時,發現; 成品就是一個懶骨頭,保濕、柔軟都超過單一的乳化和燙麵。

    歐巴桑不是本科,也不是業界知名大師,我只是一個不愛照常規但很熱愛烘焙的歐巴桑。

    沒事就愛亂逛各國烘焙網站,估狗資料再綜合所有資料,找出覺得不錯的方法實驗,所以也會做出很多奇怪的蛋糕。

    像前幾年不小心做出來的>>>>比戚風細緻的全蛋海綿蛋糕。就是完整乳化+進爐前切泡而烤出來的。

    ❤️❤️❤️❤️❤️❤️❤️❤️❤️❤️❤️

    所謂的乳化作用,就是指;兩種原本互不相溶的液體(例如:油和水)在經過大力攪拌或者添加乳化劑等介面活性劑之後,有一方形成微粒狀,分散於另一方中而互相混合成為均勻狀態。就稱為乳化。而這樣的作用下,所產生的液體就稱之為乳化液。

    乳化液的組成要素有:
    🌸 流動相(continuous phase):用來當作分散介質(dispersion medium),通常是水。

    🌸 固定相(discontinuous phase):在乳化液中呈現微粒狀或懸浮狀,通常是油。

    乳化的原理,就是在加入了具有乳化作用的界面活性劑後,由於界面活性劑的性質可以使油與水間產生親和力,降低了表面張力,改變了界面狀態。

    最後使本來不可能混合在一起的「油」和「水」兩種液體能夠混合在一起,而其中一相液體會離散成為許多微粒,分散於另一相液體中成為乳化液。

    可以產生降低界面張力以產生乳化作用的界面活性劑稱之為乳化劑。

    在化學結構上,乳化劑一般都由極性基和非極性基所構成,容易融在水中、有親水性質的極性基稱做親水基,而易溶於油中的非極性基故叫做親油基。在一杯含有油與水的液中加入乳化劑,則其親水基溶于水中,親油基溶于油中,這樣就在油~水兩相之間形成一層致密的界面膜,降低了界面張力,同時對液體起保護作用。

    乳化劑可與麵筋蛋白相互作用,並強化麵筋網路結構,使得麵糰保氣性得以改善,同時也可增加麵糰對機械碰撞及發酵溫度變化的耐受性。

    麵筋結構在得到加強之後,可以使即將產生的CO2得到良好的保存。如此便可以使麵包更加鬆軟。當然也可以做為麵糰麵軟化劑,延長烘焙產品的柔軟度及可口性,也可以做為人造奶油、起酥油、冰淇淋、沙拉調味由的化學添加劑。

    🌸常用食品乳化劑:

    1. 甘油脂脂肪酸酯

    2. 蔗糖脂肪酸酯

    3. 卵磷脂

    4. 山梨醇脂肪酸酯(span)

    5. 聚氧乙烯山梨醇脂肪酸酯(Tween)

    6. 丙二醇脂肪酸酯

    7. 乳酸硬酯酸鹽(鈉、鈣)---SSL(益麵劑)

    8. 脂肪酸聚甘油酯

    9. 酪蛋白酸鈉

    我們在製作美乃滋時,便會透過乳化劑蛋黃;讓油和醋含有的水份均勻混合;另外在烘焙甜點時,也會有乳化的作用,同樣依靠蛋黃含有的卵磷脂扮演中間的連結角色,將水和油脂兩者緊密媒合。

    🌸可以達到乳化作用的方式:
    1、加入乳化劑(Emulsifiers)。

    2 、分次加入食材,讓液體與乳化劑可以均勻結合。

    3 、大力、迅速地攪拌,打散液體分子,攪拌是乳化的關鍵步驟之一。

    ㊙️但我在研究乳化作用時,發現;除了力道,溫度+力道,才能讓油、水乳化的更加完整。

    乳濁液又分成水包油(oil-in-water)和油包水(water-in-oil)兩種型態,。我們常在食用的牛奶和奶油其實也是乳濁液,透過乳化劑「酪蛋白」結合油水,牛奶和鮮奶油(Whipping cream)屬於前者,奶油(Butter)則是後者。

    水包油的狀態較不穩定,在長時間攪拌之下會漸漸轉換成油包水,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能透過劇烈搖晃液態的高脂肪含量動物性鮮奶油快速分離出固態的奶油。

    製作甜點時,也經常會有乳化的步驟!例如鮮奶油中的「酪蛋白」即屬於乳化劑的一種,能夠幫助巧克力的乳化作用。

    🌸蛋黃是最天然的乳化劑

    蛋黃大約由52%的水、16%的蛋白質、26%的脂肪,以及醣類、維生素和礦物質等所組成。其中的脂肪約含62%三酸甘油脂+33%磷脂質+5%膽固醇,而磷脂質又以 卵磷脂 的80%含量最豐,這是一種具有兩親性質的界面活性劑。

    在烘焙中,雞蛋可提供將空氣混入麵糊中的打發功能,並做為增稠作用與提供風味等。由於奶油(或植物油)、麵粉、牛奶(或水)、糖是製作蛋糕的必要材料,讓油與水能均勻分散在麵糊漿料中是蛋糕能否製作成功的要素之一,因此有賴乳化劑扮演著將油與水媒合的重要角色。

    若以烘焙入門的8吋海綿蛋糕為例,麵粉120克+砂糖120克+奶油20克+牛奶20克+全蛋200克,在進烤箱前相當於是120克水與82克油的水包油型乳濁液(Oil-in-Water Emulsion)。

    若是製作一條磅蛋糕,麵粉=砂糖=奶油=全蛋=200克,這就相當於262克油與100克水的油包水型乳濁液(Water-in-Oil Emulsion)。

    因此,不管是水包油型或是油包水型的蛋糕種類,一切都有賴蛋黃中的卵磷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蛋糕燙麵法原理 在 Rain Bread 飲食信仰-鄭惠文營養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2-04 18:25:16
    有 102 人按讚

    #抽書 #聖誕禮物 #年末回饋
    我的夢想之一,就是開一間小小的早午餐店:有咖啡、有自烤麵包、還有一大片落地窗,陽光灑進來照亮客人的臉龐
    可是…修旦擠咧…烘焙?做麵包?
    想起幾年前我要DIY蔥油餅,結果麵粉和水的比例不對,整坨麵糊太濕,我竟然還拿吹風機吹麵糊…只要想起這段糗事,我就對烘焙打退堂鼓!
    /
    不過最近我的烘焙魂又重新被點燃了!因為我遇見了 好人出版 提供的 #烘焙原理 這本超實用的工具書!

    在烘焙的時候內心總會浮出十萬個為什麼
    為什麼我照食譜上的配方和做法還是會失敗?
    為什麼貝果要先燙過?
    為什麼高油糖的麵包比較軟?
    為什麼麵團要鬆弛?
    麵粉筋性差別是什麼?
    書裡還提及了你想得到和想不到的問題!

    傳統的麵包師傅是靠經驗,從學徒開始一點一滴的累積實力
    現在的烘焙靠科學,了解食材的原理及特性才能少走冤枉路!
    這本書有助於我們找出產品失敗原因、調整配方、開發產品、預測食材在不同條件的變化

    這本書令我驚豔的地方:
    1. 目錄的分類方法,除了各式的食品添加物分類及介紹(膨鬆劑、乳化劑、增稠劑、膠凝劑、天然及人工調味料等等),最後一章還探討了「烘焙兼顧健康與保健」,超適合現代人兼顧美味及健康的訴求❤
    2. 將假設性問題實作並比較成品(例:書中假設”將馬芬的蛋抽掉會變什麼樣子?”,並實際做了沒有加蛋的馬芬蛋糕,讓讀者更具體的知道將會是成果如何)
    3. 書很厚,卻很輕!翻閱時也不笨重!
    4. 圖文並茂,包含成功與失敗的烘焙成果對比圖,解答一切對烘焙的疑惑
    5. 竟然有習題!根本可以當營養系教科書阿!
    /
    本書定價1200,年末回饋給璀粉抽獎啦!臉書抽1本、IG抽1本!
    ✨抽書活動辦法-臉書和IG同步!✨
    1. 必須是「Rain Bread 飲食信仰-鄭惠文營養師」按讚追蹤之粉絲(請將按讚畫面截圖於留言處)
    2. Tag兩位朋友,並分享喜歡吃的麵包(例: @小麵 @小包 我喜歡吃___ )
    3. 公開分享本貼文(請設定公開 以便確認參加資格)
    ‼活動即日起至12/20晚上11:59,12/21於”留言處”開獎,請大家密切關注!‼

    「烘焙原理」購買連結》
    博客來:https://reurl.cc/Q3ANqo

  • 蛋糕燙麵法原理 在 EAT AT HOME 食・家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5-02 22:05:51

    #台灣古早味蛋糕 #海綿蛋糕 #簡易烘焙 #枕頭蛋糕 #棉花蛋糕 #燙麵法 #水浴法 #대만카스테라 #海绵蛋糕 #日式海綿蛋糕 #雞蛋糕 #sonya7ii

    古早味蛋糕是在網絡裏長期處於熱門搜尋的烘焙食譜之一。

    只用油,麵粉,雞蛋,糖和牛奶五種簡單的材料,焗出如棉花質感的低油份蛋糕,的確不難明白為何可以迷倒喜歡烘焙的朋友們。

    雖然只有五種材料,但其實蛋糕比麵包更難掌控,(是套用最近看過一本烘焙書的一句)。焗爐的溫度,每一個細節的控制等,都影響蛋糕的外觀質感。

    所以我對烘焙的確又愛又恨,說到底烘焙基本原理就是科學,又或者是化學的反應的結果,這正合我愛鑽牛角尖問到底的性格,可是另一方面,從網上可以找到的免費有關烘焙科學的書籍期刊不多,只有盡力搜尋,買一點網上的參考書和自己在家多做,每天如實驗般重覆製作。

    不過放下不必要的執著,不會常常和自己吃過最好的比較,烘焙的確是令人感到充實而放鬆的活動。

    模具方面做古早味蛋糕用方型比圓型較佳,因為方型模具可以令蛋糕整齊地升起,要求更高的可套上紙皮,令蛋糕邊不易變色而整個蛋糕質感也一致地柔軟。我沒有方型盤所以用了家裏的圓型模具,也供和我一樣只有圓型模的朋友一個參考吧。

    這個假期大家有興趣挑戰這個熱門的蛋糕嗎?

    材料

    份量:圓型直徑五寸模具一個

    牛油約一茶匙(固定牛油紙用)
    菜油35克
    低筋麵粉40克
    牛奶25克
    雞蛋黃3隻

    醋1/4茶匙(可略)
    雞蛋白3隻
    白砂糖40克

    其他工具

    圓型直徑五寸模具一個
    牛油紙
    錫紙

    做法

    準備:麵粉過篩,雞蛋分開蛋白和蛋黃,焗爐預熱至150度,牛油紙舖在模具內,用少許牛油固定,在模具外面舖上錫紙兩層,以防止水份滲入。

    在一個小鍋內,以小火加熱菜油直至有油紋出現,倒入拌碗內,隨即加入麵粉,用蛋拂拌勻後,加入牛奶,蛋黃逐一加入,拌勻。用保鮮紙包著以防止蛋糊上起薄膜。

    處理蛋白霜,目的是將蛋白打至濕性發泡 Soft Peak,即蛋白可鈎起來成下垂的小鈎狀態。
    打蛋器清洗乾淨後抹乾。
    蛋白的打發過程會經歷以下階段,1. 透明起泡 2. 變成不透明及白色 3. 濕性發泡 Soft Peak
    打蛋器速度如下:

    1. 透明起泡 至 變成不透明及白色
    以中低速打發

    2. 變不透明及白色 至 3. 濕性發泡 Soft Peak
    以高速打發,在這個過程中加入白醋,及慢慢分批加入糖。

    用膠刮刮起一點蛋白霜,加入蛋黃麵糊內,以摺疊(fold) 的形式拌勻,然後蛋黃麵糊分數次加入蛋白霜內,以摺疊(fold) 的形式拌勻。

    將蛋麵糊較高處從倒入模具內,倒至八成滿,用竹簽插入以去除氣泡。

    模具放在焗盤上,加入熱水,約可浸滿至模具1-2厘米的位置。

    小心放入焗爐以150度焗60-70分鐘,用竹簽測試蛋糕的生熟程度,插入蛋糕取出看看會否有麵糊附著,如沒有的話表示熟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拍攝用的器材 MY GEAR


    影片拍攝 FILMING

    Camera/ Sony α7 II
    Lens/ Sony Zeiss FE 24-70 f/4
    Tripod/ 190XPRO Aluminium 4-Section camera tripod
    Editing / imovie

    相片拍攝 PHOTOGRAPHY

    Camera/ Nikon D700
    Lens/ Nikon 105mm f/2.8 micro

    背景音樂 MUSIC

    Music:
    Opportunity Walks by Kevin MacLeod
    Link: https://incompetech.filmmusic.io/song/4173-opportunity-walks
    License: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