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虱目魚普林高嗎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虱目魚普林高嗎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虱目魚普林高嗎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虱目魚普林高嗎產品中有1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張光偉 Wayne,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好棒的文章!好棒的角度! 💚 臺灣啊,你是上帝疼痛的海島 / 台大教授 張文亮 「海島和其上的居民,都當向耶和華唱新歌,從地極讚美他。」(以賽亞書四十二:10) 臺灣不是一個島,而是太平洋大陸棚邊緣,日本千島群島弧與菲律賓呂宋島弧中間的群島。群島是由最大的島嶼「臺灣」,與澎湖、鼻頭角、蘭嶼、...

虱目魚普林高嗎 在 保羅美味日常 台北美食 台中美食 是一位不務正業廚師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11 08:31:18

行天宮美食&天下麵 ~ 📌這家是行天宮新一代平價店面小吃 店內裝潢超級得漂亮,文青木質調的用餐空間,餐點使用木頭碗讓整體感更有質感, 可以讓你體驗路邊攤的美味, 又不怕風吹雨打,營業時間也到蠻晚的 非常適合很晚才下班的餐飲業。 ~ 吃什麼?多少錢? ~ xo醬海味乾伴麵79$ 雙醬2號打拋豬肉醬+炸...

  • 虱目魚普林高嗎 在 張光偉 Wayn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6-15 09:23:47
    有 574 人按讚

    好棒的文章!好棒的角度!

    💚 臺灣啊,你是上帝疼痛的海島 / 台大教授 張文亮

    「海島和其上的居民,都當向耶和華唱新歌,從地極讚美他。」(以賽亞書四十二:10)

    臺灣不是一個島,而是太平洋大陸棚邊緣,日本千島群島弧與菲律賓呂宋島弧中間的群島。群島是由最大的島嶼「臺灣」,與澎湖、鼻頭角、蘭嶼、龜山、火燒、紅頭嶼等84座島嶼所組成,總面積約36,000平方公里。

    獨特的地理位置

    這些島嶼與大陸福建相對,但是幾千年來,以黃河文化為主體的大陸,認為那孤懸外海的島嶼,不過是化外之民、落後的地方、蠻族的住處、海盜的居所,是巴望大陸皇帝垂憐施恩的一群賤民。

    真的是這樣嗎?

    最早認識臺灣重要性的,不是中國人,而是西班牙人。十五世紀初期,西班牙的探險家縱橫四海,他們早就發現,若以臺灣為中心,北到日本橫濱的距離,與南到菲律賓馬尼拉的距離相等,再延展範圍,北到俄國海參威,南到新加坡的距離幾乎一致。原來臺灣是亞洲沿海地理位置的中間點,是東太平洋接觸大陸沿海諸港的門戶。

    西班牙人對臺灣的影響

    1626年,西班牙人前來北臺灣,占據淡水,固然一時訝異於這島嶼的美、生物相的豐富、原住民的純樸;可惜心中覬覦的,還是島上的黃金、可製炸藥的硫磺,與能賣錢的茶葉,因此西班牙人在淡水附近開採黃金,在大屯山上採硫磺,並在坪林伐木種植茶葉。

    西班牙人在臺灣北部設立港口,期待成為馬尼拉與日本貿易的中繼站,卻引起了荷蘭的緊張。荷蘭基於國際海上貿易的競爭,唯恐影響與日本、中國間的貿易,因此於1642年圍攻淡水城,將西班牙人驅離臺灣。

    上帝對臺灣的保守,常是經歷了許多外來的破壞,卻總是留下值得讚美的可愛。西班牙開發了「淡水」港,成為進出臺灣的門戶;開發了山坡地的茶園,使「茶葉」成為臺灣北部丘陵地的主要作物。

    荷蘭人對臺灣的經營

    荷蘭曾被西班牙管轄,1579年獨立後,反成西班牙競爭的對手。1602年,荷蘭在亞洲成立「東印度公司」,經營在亞洲的貿易權。荷蘭人也很早就知道臺灣的特殊性,在1624年前來南臺灣,在臺南鹿耳門登陸,與附近的漢人與平埔族人爭戰,逐漸統轄臺灣西部臺南到彰化之間的廣大平原。荷蘭是世界著名的農業與花卉國家,雖然將臺灣視為殖民地,收取許多稅金,卻給臺灣帶來農業技術,奠定了臺灣的農業基礎,發展出日後有別於大陸的農業特色。

    例如荷蘭人為臺灣帶來種植甘蔗與榨汁製糖的技術,如今嘉義以南一片又一片的甘蔗田,是荷蘭人留下的功績。荷蘭人選種甘蔗,是影響臺灣深遠的正確判斷。嘉義以南廣大的平原經常缺水,甘蔗是耐旱的作物,土地愈旱,甘蔗愈甜;海風很強,甘蔗密集生長,根系又深,抓地力強,還可以為人擋下海風;土壤貧瘠,甘蔗需要的是排水良好的沙土地,能在貧瘠地區生長良好。

    迫害的再臨

    此外,荷蘭還在臺南沿海低窪區教人養殖虱目魚,在山坡地種植增加穩定水土的銀合歡,為花園引進蜜源植物馬纓丹與含羞草,為果園引進芒果、釋迦與蕃茄,為農地引進豌豆(又稱荷蘭豆)、胡椒、蔥、薄荷、高麗菜與蕃薯。

    荷蘭的宣教士在臺南地區還帶領約5,900位平埔族人信耶穌,並為他們設立學校與神學院,也為臺灣畫下第一張準確性高的地圖。

    可惜,1661年,鄭成功自中國帶領十萬個士兵前來,毀去所有學校與神學院,殺光基督徒,還將宣教士的孩子分給將領為奴隸。動刀的一定會被刀所滅,22年後,滿清政府滅了鄭氏王朝。

    臺灣人的標誌

    此後,約有十萬的漢人隨著軍隊湧入,先是泉州人,後是漳州人。泉州人與漳州人多次械鬥,死傷眾多。而後客家人來,泉州人與漳州人聯合,驅趕客家人。

    1662年到1895年期間,臺灣大小械鬥不斷,幾乎是三年一小亂,十年一大亂,導致死傷無數、田園破壞、鄉舍塌毀,加上颱風、水災、旱災、地震連連,漢人大量墾地種稻,但稻田水流遲緩時,容易成為瘧蚊與鼠疫滋生的場所。從此天災與人禍連連,臺灣人的生命深處深深烙印一個標誌——「不平安」。

    因著不平安,臺灣人出海怕沉船、出外怕瘴癘、蓋屋怕路衝、婚喪喜慶怕忌諱、蓋墳怕風水、祭祀怕冒犯,生死都不得安寧。百姓需要討好各路的神明,敬拜各樣的偶像,祭祀各式的鬼魂。這也影響臺灣的社會與政治的發展,神鬼既然可以「賄賂」,人更可以用金錢、色情來打通,結果產生了臺灣人好賄賂、好賭、好鬥與好色的習性。

    福音的腳踪

    上帝沒有放棄這個島嶼。臺灣人心改變的契機,由黑暗看到光明,是清朝末年,外國宣教士不斷的前來,1865年馬雅各(James L. Maxwell, 1836~1921)、1871年甘為霖(William Campbell, 1841~1921)、1872年馬偕(George L. Mackay, 1844~1900)、1875年巴克禮(Thomas Barclay, 1849~1935)、1895年蘭大衛(David Landsborough, 1870~1957)等福音的使者,像一粒又一粒的種子埋在這裡,並將福音傳到臺灣各鄉鎮,從此臺灣人才開始擁有真正的平安――「耶穌的救贖」。

    宣教士們有著屬天的樂觀,因著信,將臺灣轉換為福音能夠發芽生長的所在,例如馬偕就寫道,臺灣人在聽信福音上,有四個特點:

    1. 臺灣人的學習慾望強,學習慾望高的人,常成為最先信耶穌的一群人。所以將文化、科學轉化為教育材料時,可以將福音放入。
    2. 臺灣人尊重以身作則的人。傳福音的人必須先贏得聽眾的尊敬,臺灣人才聽得進。所以傳福音的人所受的教育,或從事有益於人的職業,能成為傳福音的管道。
    3. 臺灣人較聽得進臺灣事,有效率的工人收割禾場,懂得用正確的鐮刀與合宜的畚箕。因此,需要有智慧地了解臺灣的文化、種植、食物、地理、地質、動物、音樂、氣候、習俗、社會等,以臺灣本土的材料,作為傳福音的素材。
    4. 臺灣人聽得進朋友的話,有熱忱融入一般人的生活,就能讓臺灣人接受福音。但要保持自身的潔淨,不同流合污。

    原住民福音的復興

    1895年馬關條約之後,日本占領臺灣,給臺灣帶來數十萬人的傷亡。尤其持續與原住民爭戰,封鎖山區,不讓外人進入。沒想到上帝藉著太魯閣族的基督徒姬望,將福音傳給原住民。迄今,原住民仍是臺灣基督徒比率最高的族群。

    在世界上很少有一個地區或島嶼,有像臺灣這麼多樣、多種的原住民,使臺灣更具文化的多樣。目前人類考古學還無法確定臺灣原住民的來源,是南海島嶼的居民在不同時間前來形成不同的族別,還是由臺灣分散到南海各島嶼。原住民使臺灣人的血源更多樣,長期的通婚生子,使臺灣人的血緣漸與大陸的漢人迥別。在上帝的救恩中,不同種族共享同一救恩之源,在基督裡合一。

    日據的年代
    日本據臺期間,帶來工業化,開發大型的烏山頭水庫,建造桃園大圳,引入西式教育,並育種與推廣優質的「蓬萊米」,使得臺灣「北茶葉、中水稻、南甘蔗」三足鼎立。但是日本厲行天皇崇拜,與軍事管轄的壓力,使臺灣的基督徒飽受壓制。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曾傳日本官方擔心盟軍可能登陸臺灣,將下令囚禁與殺害全臺灣的基督徒,以免替盟軍帶路。幸好盟軍後來越過臺灣。

    1945年,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戰後撤出臺灣,國民政府接收臺灣。接收軍隊紀律不佳,形象很差,與接收政府的貪污無能,不只是國民政府即將在大陸全面潰敗的預象,更引發了廣泛的民怨。

    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造成許多臺灣菁英的死傷,不少無辜的死難份子是基督徒。1949年大陸戰爭失利,國民政府全部撤退來臺,超過一百萬大陸各地的百姓逃來臺灣。那是風雨飄盪、人心惶惶的危機年代。

    共產黨占據大陸後,迫害基督徒,關掉教會,趕走宣教士,一樣的方式應該可以在臺灣炮製。1949年大陸派軍攻打金門古寧頭,實在稀奇,共產黨軍隊在大陸連戰連勝,幾乎是四處追趕著國民政府的軍隊,沒想到在臺灣海峽的一個小小島嶼上,竟然吃了大敗戰

    。1950年韓戰爆發,共產黨軍隊大量北調,喪命在北韓陌生的土地上,也消耗了武力侵略臺灣的力量。同時美國第七艦隊協防臺灣,不久中共與蘇俄交惡。1966年,又爆發文化大革命與一連串權力鬥爭的內耗,大大消減臺灣軍事的危機,也免去臺灣遭受文化大革命的火煉。

    避難地反成燃起福音之火的起點

    當二千個宣教士自大陸撤返來臺,在1950~1960年,臺灣興起一波福音的復興,可見上帝保守臺灣的手,依然沒有退縮。

    1960~1980年期間,政治的不穩定,使得臺灣許多年輕學子與移民,遠赴美國、巴西、阿根廷、南非、歐洲、新加坡等地,漂泊的異鄉人反而更易蒙受救恩,四處建立查經班與教會。臺灣的基督徒比率雖少,只有3%,但是在普世華人當中,卻是上帝國度人才重要的供應處,也是文字出版的中心。

    1990年代初期,大陸留學生開始大批出國,上帝藉臺灣人所建立的教會,成為他們蒙受救恩的所在。大陸雖然號稱有8~10%的基督徒,隨著兩岸的逐漸開放,臺灣的基督徒前往培訓、支持、幫助、教導,仍是上帝在華人事工的主力。原來上帝保守臺灣,是要使臺灣成為普世華人蒙恩的祝福,甚至未來更能成為其他種族的祝福。有誰想到時代的變化,是如此的奇妙呢?

    新時代的使命

    1970年,臺灣因著人口的集中、工商業的發展,環境污染急遽嚴重。1980年代,山坡地的開發,凸顯臺灣地質不穩定,導致土石流災害橫行。1990年代之後,臺灣仍然承受百年來最大的「集集大地震」,又承受接二連三挾帶雨量超過1,000公釐的超大颱風。我們沒有退後,不只投入污染淨化的工作,環境倫理的提倡,災難重建的工作,並在災區建立新的佈道所。上帝的保守依舊在,我們就沒有退後的理由。

    進入二十一世紀,臺灣依然面對許多的危機:國際上孤立的危機、氣候變遷的危機、糧食與能源不足的危機、新傳染病流行的危機,與更重大、更核心的危機――不認識耶穌的救贖、生命沒有終極意義的危機。每一個世代,真正愛臺灣的人,都要像先知哈該領受上帝的吩咐:「你們要上山取木料,建造這殿,我就因此喜樂,且得榮耀。」(哈該書一:8)

    上帝的殿在哪裡?那是人的心田。上山取什麼木料來建造?是對所信的耶穌,更深的認識,好用各樣的智慧,將救恩傳開,也許這是滿足上帝眷顧臺灣的心意。

    時代在改變,上帝的保守不改變。四百年來,我們的祖先在懵懵懂懂間被分別出來,到這裡定居,大多數人依然不知道要事奉真神,我們不過是蒙恩的餘數,卻成為影響普世華人福音的關鍵,甚至將禾場拉得更寬廣。海島的居民啊!你們要讚美主。

    末了,憶起馬偕在1896年所寫的《臺灣~我心的所愛》以共勉。

    「臺灣,我心的所愛,
    值得我一生最佳年日的付出,
    是我生命、負擔的中心。
    我愛,站在緩緩起伏的山上,
    看著下方深深的海灣,與
    拍打岸邊的浪濤。
    我愛,那些棕黑膚色的中國人、平埔族與原住民,
    二十三年之久,對他們傳講耶穌的福音,
    為著讓他們得著福音的緣故,
    值得我生命一千次的給予。
    當我寫到這裡,我心依然遙望,
    那遠在太平洋上的島嶼—福爾摩沙
    我心的所愛。
    但願餘生,力量微薄之時,
    能在那拍打的浪濤聲中,
    不斷搖曳的竹葉蔭下,
    安歇。」

    (我在青宣的演講稿)

  • 虱目魚普林高嗎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8-05 08:00:00
    有 1,600 人按讚


    【美中貿易戰越演越烈 台灣該看見什麼?】
     
    這篇可以慢慢看,但是活動一定要參加,8月10號高雄你聽我說,一定要來喔~
     
     
    本月美元兌換人民幣匯率跌破7,美國財政部長梅努欽宣布中國為匯率操縱國,現行的2500億美元價值商品清單25%關稅、3000億美元價值商品清單10%關稅未來將被提高,搭配高科技商品技術禁運、金融手段如貸款融資禁止,中國沒有經濟手段回應這記重拳,只能啞巴吃黃蓮,或者逞逞嘴上之快。
     
     
    今年初WTO裁示中國未獲得自由市場經濟地位,美國的調查文件清楚證明中國未進行轉型,WTO成員國可依照中國傾銷案的具體情況,課予相應的關稅。過去美國曾就鋼鐵、蜂蜜、代糖課徵200%到500%不等的雙反關稅(反傾銷稅、反補貼稅),目前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和商務部正進行裁示與調查,多種中國商品有無傾銷嫌疑,比如中國進口的木製櫥櫃、梳妝台和組件已經遭到國貿委裁示,如商務部調查結果屬實,就會被課徵巨額雙反關稅,諸如此類的案例會讓中國的經濟狀況雪上加霜。
     
     
    美國的劇烈反應其實早有徵兆,這就是價值觀的差異,認不認為誠信是重要的,法治是重要的。
     
     
    從遠來看,當初美國總統柯林頓協助中國加入WTO,進入國際貿易體系的原因是美國人相信民主化理論,認為經濟成長後的中國會擺脫威權體制,進入民主社會,會講究誠信與法治,國際社會互惠互利,中國與世界都會變得更美好。
     
     
    結果世界局勢不如預期,中國不但沒有變得更加民主自由,反而走向中國帝國主義的道路,用低廉勞動力及不顧外部成本的方式獲取經濟果實,再用經濟餘裕到處大撒幣,以獨樹一格的一帶一路名目殖民亞洲及非洲,擴張政治影響力,令歐美忌憚紅色威權擴張的戰略威脅,局勢才會走到今天。
     
     
    從近來看,川普重視中國長期利用不平等貿易從美國攫取經濟果實的不當貿易手段,運用課徵關稅平衡美中經貿局勢,試圖與中國達成協議,結果中國承諾的購買美國農產品、遵守國際貿易規則都沒有實踐,屢次美中將達成協議之時,中國又臨時反悔,令美國人困擾不已,憤而加重制裁。而今,不僅是川普或共和黨,連民主黨對中國也變得更加鷹派,認為中國毫無誠意必須用更強烈的手段制裁,商界人士也從恐慌未知風險,轉變為認識到制裁中國並不全然是一個壞手段。
     
     
    這些具體事件不能事先預測,但歷史局勢可以,總有一天會走到這一步,這就是我和基進的核心關懷。
     
     
    318運動開啟我對政治的關心,當時ECFA和服貿講得天花亂墜,台灣人民會因此大大受惠云云,結果馬英九承諾的早收清單利益根本沒有實現,台灣的虱目魚和製造業技術卻被偷得一乾二凈,這就是中國的一貫做法,即便框架講的如何好、理想說的如何高,實際發生的絕對是兩回事。沒有誠信和現代經貿互惠模式,不以自由貿易、比較利益、平等買賣為核心價值,而是以竊取技術和佔領市場為目的,對另一方絕對是壞事。
     
     
    現在美國發現長期以來中國對美國的承諾、對WTO的入世承諾都沒有實踐,這就是美國人不理解的地方,誠信對美國人來說是一個長期利益,現代經濟由信賴組成,貨幣、股票、貸款等等現代金融不都是承諾嗎?一張紙會有價值,都是背後的信賴在支撐。
     
     
    不可信者不可信,這就是台灣基進長期反對中國因素干預台灣政治的原因。我曾說過,台灣政治不是親不親中的問題,而是整碗都變成中國的,看看中國國民黨的名字和作為,這就是詐騙集團,他們想讓台灣人變成中國人,吳敦義才會說重返執政後就要簽訂和平協議完成終極統一,黃昭順和顏寬恆才會提案開放中國人使用台灣的醫療資源。
     
     
    中國和在台國共勢力一搭一唱,過去用服貿、貨貿、自經區的花俏名義欺騙台灣人,現在用發大財的口號詐騙台灣人。
     
     
    中國連美國都騙,我們能期待中國對台灣的承諾會實現嗎?
     
     
    為什麼我們常常在講香港經驗、西藏經驗、新疆經驗?這就是在檢驗中國到底講不講誠信,我們不可能期待極權政府拿走我們的主權後,我們還能很可愛的跟他要求民主自由發大財,看看香港壯烈的情況。
     
     
    我們沒有辦法預測美中貿易戰的結局,但我們可以預測中國絕對不會妥協,對他們來說統治基礎遠比中國百姓吃不吃草還要重要,沒有民主,人民就沒有話語權。
     
     
    那我們為什麼要選擇吃草又沒有自由民主?
     
     
    為什麼香港人用血淚告訴我們中國不可信,急欲脫離一國兩制時,我們卻要一頭栽進中國?
     
     
    珍惜生命,遠離中國,這從來不是誇張的話,而是根據歷史經驗,根據中國背景的大大老實話。
     
     
    美中貿易戰越演越烈,2020我們要選擇和平協議鎖進中國的86席中國牌立委,還是選擇一張台灣牌換掉一張中國牌、台上中下的獨立自主地位?路透社曾報導,台灣現在的脫離中國依賴路線讓台灣成為貿易戰的大贏家,不僅台商回流,訂單也是upup,經濟成長率在東亞已開發國家稱霸,如果換政府導致路線改變,這一切都將成空,台灣是不是又要回到馬英九的親中路線?美國又會如何制裁親中的台灣?
     
     
    台灣的未來在每一位台灣人手中,我們這個世界線還來得及,快把這些事實與概念說給親朋好友聽吧,3Q。
     
     
    #沒時間了 #快跟上
    #2020投票指南 #台灣是世界的台灣

  • 虱目魚普林高嗎 在 木容世家——李紹榕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4-15 06:55:57
    有 129 人按讚


    先收藏
    繼續觀察

    病了一週,昏昏沉沉的七天,從每天不斷昏睡中慢慢休養,嗓門雖然還是沙啞,但總算擺脫鬱悶的程度,我想這也是不少人,這禮拜看英德相爭的心情吧!?

    一邊養病,一邊也看了一週的戲,網路上大致上就分兩種意見,見縫插針的文不缺,選邊站後發砲擊對方的心聲也不少,既然情緒都發洩了,也發現無論怎麼炮對方,只是讓結打得更死更難解,那麼讓我來寫篇文,分享一下不同的看法,給大家參考參考,可能因為我是華獨派,這樣的文對我來說只是隔壁人家吵架,既然不干我事,那就比較旁觀者清。

    要談這場英賴大戲,得先從賴清德談起,因為若你不懂賴是怎樣的人,我們只會被刻意煽動的文,帶出更多情緒而已,而憤怒是人性中排泄物,當你不斷製造排泄物時,你只會感到不舒服與痛苦,然後人性就只能反射式的反擊,支持者互相抹屎,老共要得分化效果也就達標了。

    #一樣老規矩大家當故事看就好

    ➡️ 十年前的舊台南趣聞

     大概2009年我移居台南,在搬來前,腦袋裏頭對於台南有多綠,是完全沒概念的,自己是在台中長大的都市孩子,教育過程中又伴隨三民主義課本長大,因此個人很自然的,就是淡淡的淺藍,對於賴我沒什麼特殊親切感,也就沒什麼崇拜或期待,既然沒有期待,賴跟蔡在我心底,就是兩個從六十分開始計算的普通人,做好咱們給他加分,做錯咱們扣分一下,因為人無完人,拿某件小事揪著不放,其實也沒辦法證明啥,只是顯得腦袋狹隘罷了。

     十年前當時市長是許添財,縣長是蘇煥智,相較於台中,台南的步調就是輕鬆慢活很多,印象最深的是沒人停紅綠燈跟戴安全帽,然後電線桿旁一定有人隨手丟了幾包垃圾,而台南當時的狀況是怎樣呢?

      有次我跟老婆騎機車外出,紅綠燈路口都沒車,老婆要我直接過去就好,可是我卻乖乖停下等著,過一會兒,旁邊來了一個派出所員警,大概是值勤完畢要回所裡,他機車就停在我旁邊,轉頭看我幾眼,然後問我:「你外地人厚?」,我愣了兩秒笑著點了點頭,他吩咐我騎慢一點,然後自己油門一催就這樣闖紅燈過去了,只剩下我傻在當場,這就是十年前的台南,亂中有序但人情味濃到化不開的台南。

      2009年8月6日至8月10時,南部發生了莫拉克風災,那一次的台南降雨量也非常誇張,5天內降了1300毫米,由於曾文水庫短時間就被蓄滿,因此只好洩洪,導致下游潰堤、多處嚴重浸水,台南區域內官田、下營、學甲、麻豆、大內、善化、新市、西港、安定與七股等鄉鎮通通大淹,當時我朋友跑大車送貨,走中山高到了麻豆交流道旁過不去(鱷魚王那邊),中山高已經墊高了,但整個淹上來,大家若有路過那邊可以觀察一下,兩旁有養鴨跟鵝場,水位高過籬笆,當時白色的鴨鵝就在高速公路上到處逛街,我朋友還脫掉鞋子下去抓幾隻丟上車。(誇張嗎?XD)

      而原本排水就不良的台南市區也是大淹水,仁德交流道旁的派出所,包含高速公路對面的虎尾寮,兩層樓高度全部淹掉,只剩下最上面的國旗跟旗桿而已,旁邊的太乙工業區大排滿出倒灌,奇美實業水淹到貨櫃車都難進去,每間工廠都滿超過一個半成人高,從小在台中長大,印象中不曾有過嚴重水患的我,看到台南人還悠哉的還拿著網子,在十字路口撈虱目魚、南洋仔(吳郭魚),腦袋對於世界的認知,又被翻轉了一次,這是十年前的舊台南,水患成了當時最大的問題。

    ➡️ 擇善固執的個性,孤鳥性格的潔癖

       2010年合併升格後,開啟了直轄市市長選舉,國民黨派出郭添財,兩人捉對廝殺,為了瞭解候選人,我開始去關注賴,理解這人的出生背景,是不是什麼權貴二代?才知道他是北縣萬里人,父親是煤礦工人,在他兩歲時因為礦災而離世,賴母就靠著一個人努力,加上親友有時伸出援手,艱辛萬難中拉拔六個孩子長大,在萬里念完國中後,憑藉努力又考上建國中學,再拿到了臺大與成功大學文憑後,又留學美國哈佛大學碩士,印象中他是念公共衛生系,專長是統計數字,這選戰過程中,我特別留意到一件事,當時的蘇煥智跟許添財台南縣市首長,跟賴的關係不太密切,選戰過程也不太力挺。

      所以那一年,我投了郭添財(其實我每次都投藍),開票出來後,我才第一次知道,為何國民黨說台南是鐵板一塊,他大勝了超過30萬票,為何我對數字印象這麼深,因為開票當晚,工作才剛結束的我,在一間麵店吃著陽春麵配滷菜,盯著電視看開票,結果滿店的人都吃完走了,只剩下我還在看。

    老闆收拾碗筷時,隨口問一句:「少年a,你外地人吼?」
    「丟啊!哇台中郎!哩納a災?」我反問一句
    「因為溫台南郎沒咧看開票a,就穩上的有啥好看?」
    老闆的濕抹布在桌上用力擦了兩圈,把油膩的桌面恢復光亮,似笑非笑的丟給我這句。

    這是我第一次腦袋被翻轉觀念,在老家台中,從小看綠營打選戰,是累得跟狗沒兩樣,服務得辛勤得半死,也被嫌得半死,山線海線太偏遠難顧,都會區樁腳動員又不如對手,綠營在台中打選戰,很容易被地方派系給翻盤。

      而在台南,這是第一次感受到,民進黨在台南真的很屌!當然我還是不太服氣,等上任再看看吧!眾所皆知,台南的無黨籍才是重點,加上地方的黑道勢力,當時的議長是吳健保,無黨籍的議員風評,在地方大家都知道,這年輕市長罩得住嗎?我認為不樂觀,八成跟之前一樣,只能分權共治而已,得照顏市長盧秘書模式才行。

      但很快地,賴上了新聞版面,他一上任就取消了台南市議員長久以來的「小型工程分配款」的舊例,提醒一下大家,當時因為剛爆發09年的金融海嘯跟後來的歐債危機,整個世界經濟大動盪,破產國家一大堆,大家才注意到地方政府債務的問題,以前往往是縣長花錢全民埋單,當時全台半數縣市「希臘化」,總額破兆的債務讓全民緊張起來,而台南從縣市合併後,總體債務為1,007億元,因此賴上任時,兩大工作項目,就是還債跟治水。
    (金融風暴的新聞回顧:https://reurl.cc/OmQa9)

       當時賴一取消分配款,議會所有議員當然是炸鍋,於是市府與議會展開了激烈的對抗,一開始同黨議員也去和顏悅色的溝通,但賴清德拿著財政赤字為理由,堅持取消,說這樣亂花不行,一切由市府審慎規劃,把錢用在刀口上,這下子把同黨議員都惹毛了,於是議長帶頭,跟議員們就在議會質詢時,拼命把賴罵得狗血淋頭,但他就是不依不撓的跟他們對抗,這件事當時鬧得很大,但連馬英九總統都表態,認為賴在做對的事情,由於賴的民意基礎很強大,市民看了新聞後都打去議員服務處幹譙他們,挾著強大的民意力量,而後又隨著中華職棒假球案後續偵辦牽扯到議長,因此賴順利過了第一關,也讓我見識到賴的執善固執,與不怕得罪人的剛毅。 
    (新聞報導:https://youtu.be/YGoQ_715hZw)

      而之後到了第二任,賴又再次跟議長槓上了,這次是2014年的台南市議長選舉,因為綠營跑票,所以讓國民黨的李當選議長,這可惹火了擇善固執的賴清德,宣稱選舉過程有舞弊,於是拒絕履行到市議會備詢的法定義務,這下子市府與議會又再次對抗了,由於缺席太久,長達232天,遭監察院彈劾並送公懲會。

    那一路的過程也是很慘烈,賴又是被抹黑、被攻擊被警告,但隨著司法介入調查,民進黨控告此次議員和議長選舉中李涉嫌賄選。之後臺南地檢署對李全教提出議員當選無效之訴。而隨著司法進入調查,後來還發生一件事情,李還曾準備搭機前往金門循小三通前往福建廈門,幸好法務部調查局臺南市調查處人員,趕往臺南機場將他攔截,並帶回搜索了議長辦公室後,之後又陸續搜索其他涉案議員的辦公室,並帶回事證調查,而後收押禁見。補充一個小插曲,由於台南地檢署對李展開調查,當時同黨的幾個立委們,還在開會說這一定有政治力介入,威脅打算要刪除台南地檢署的相關預算。

      最終在2016年8月30日,裡的議員選舉賄選案,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二審判決,宣告李全教當選議員無效定讞。而加上之前在4月22日,議長選舉賄選案,李被指控透過認定議長賄選判有罪,判刑4年,褫奪公權5年,一切總算塵埃落定,賴市長又打贏了一仗,這個案件也讓立法院修改地方制度法,讓議長、副議長的選舉必須記名投票,改革黑金踏出成功的第一步,也讓陽光照進地方政治。
    (相關報導:https://reurl.cc/axRKQ)

       
    ➡️ 莫拉克風災後,艱難的重新出發

      剛剛聊的是政治上的花絮,那對我這個小老百姓來說,只是茶餘飯後的趣談,因為治水跟我的生命財產有關,所以莫拉克風災後,看藍綠口水互噴,名嘴上節目見縫插針,都是在撈自己政治的利益後,我自己就清醒了,不再執著藍綠之分,開始不間斷的一段時間,就去踏足南部每一個重災區,想看看復原情況,譬如都必定去走一趟曾文、烏山頭、白河、南化水庫,看看清淤狀況與蓄水情形,沿途了解山上、左鎮、龍崎、玉井、左鎮、楠西的狀況,為何這樣做呢?因為我發現,很多時候我們對於政府的不滿,來自於我們對於自身國家的不關心與愚昧無知,而當你常常親自去實地看看後,你會逐年看到變化,會看到這個國家逐漸改善變好,那麼我們就不太會變成憤青,變成張口就噴就罵人的那種憤青。

      舉例來說,還記得風災過好一陣子,我想去甲仙探勘,想順便去造訪小林村或錫安山,當天路況非常差,道路兩旁淤泥與漂流木堆積如山,好不容易在崎嶇不平的道路上,一路走河底便道挺進到六龜,原來的人潮裏頭毫無生機,正好當地舉辦超渡法會,淚水與悲傷依舊還在,在法會外投合十膜拜後,開著車往更裡頭挺進到小林村,看到當初將村莊掩蓋後的巨大土堆上,黃澄澄的乾土才剛孳出點點綠色蘆葦,柔腸寸斷的道路,訴說著生命被大自然消滅只是瞬間,內心那種震撼與感慨,是一輩子難忘的,我第一次意識到氣候暖化造成的極端氣候現象,是離我如此的近,從此以後對於這方面的議題,就會特別的留心,並且加強防災觀念。

      再舉例,風災過後一年,有次我帶孩子去曾文水庫踏青,結果花了錢進去水庫內,發現沒啥能玩的,到處是施工圍籬與工程車,也不曉得在幹嘛?於是我攔了騎車準備去外頭買檳榔跟啤酒的摩托車工人,跟他們請教,他們告訴我,當時的馬政府與賴市府正在一起合作治水,趁著枯水期,要把莫拉克風災時,傾瀉入水庫的9千萬立方公尺廢土,給逐步排除,風災過後曾文水庫儲水容量瞬間減少12%,全台的水庫其實都面臨這個問題,如果不做後面大家都欠水,除了先清掉漂流木,那麼挖出來的淤泥呢?除了部分用於公共建設的土方需求外,民間業者腦筋也動得很快,投資將淤泥改,造成建設上的建材,也就是淤泥再生計畫。這些計畫是一個環節扣著一個環節,預計要花上好幾十年的時間才能見效,而且一般民眾不會去關心的,但身為台南市民,這是第一次看見藍綠一起合作為民眾做對的事情。
    (曾文水庫當初的慘況:https://youtu.be/1txz7c2k_7c)
    (淤泥再生計畫:https://youtu.be/5Kzed973WFI)

    ➡️ 水患不治,後患無窮

      由於治水工程範圍非常廣泛,而且影響深遠,當然大概只有我這種不太正常的人民,才會去注意到這個,我回去之後開始查資料,慢慢拆解後,才了解無論扁或馬或現在的蔡政府,他們只是顏色光譜不太相同,但對因應未來極端氣候的議題上,無論是誰在做,都有持續的關注,並且持續改善,儘管氣候暖化造成天威難測,但只要有做其實就會降低生命財產的損失。

      譬如老李時代就開啟了「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從95年到102年花費1159億元,扁時代搞了員山子分洪道救了大台北幾次就不談了,他除了繼續執行老李的計畫外,也另外編列了「流域綜合治理計畫」660億元給馬政府去執行,而由於馬政府時代治水預算仍可執行到108年,因此他就沒有新增編列治水預算,給後面接任者執行,而後蔡政府上台後,就編列了前瞻計畫「水環境建設」280億元正在執行中,也就是說,當我去理解這一路的脈絡,就會去理解到一件事情,不管政府是誰當,治水工作是一連串接續下去的,淹水罵誰沒意義,受苦是一起的,因為人力不可能次次勝天。

      去嘗試理解政府施政後,才知道一些故事,譬如莫拉克風災過後,當年帶孩子去曾文水庫踏青時,看到的「曾文水庫防淤隧道工程」,經過工程人員多年的努力,終於在去年竣工,該建設防淤隧道排砂量一年約104萬立方公尺,使水庫的庫容量一年增加約5,500萬噸,助益相當大。
    (工程影片報導:https://youtu.be/PZ4_NZpaf5k)。

      而不只是曾文水庫需要續命,包含石門水庫也早就展開清淤大作戰,耗資250億元,啟動石門水庫續命工程,挖泥抽泥、水力排砂,並興建阿姆坪防淤隧道,要讓水庫使用年限延壽更多年,這個在前年吧!有次帶孩子跑到北部去遊玩,我特地進去石門水庫裏頭,實際看看情況,並且找機會跟公務人員搭訕,閒聊了不少,了解政府進度。
    (石門水庫報導:https://youtu.be/OeP75rNt304)

      剛剛有點歪樓了,現在繼續拉回賴的治水,因為工作關係需要在外頭跑,每次遇到工程需要繞道,我就會刻意去關心是不是治水相關工程,賴在治水的功夫上,其實有琢磨,譬如他不只是挖了仁德交流道旁蓄洪池,連交流道旁通往仁德太乙工業區的河道,都截彎取直並加高,而且先清淤後,然後進行堤防加固工程,之後才弄堤岸加高工程,不只一般河道,連農業灌溉溝渠都清淤後,才開始加高堤防,去年那次水患時雨量也非常驚人,而且都下在市區,但雨量只要稍有停歇,水位退去速度就快很多,不過正逢大潮,因此退到海邊時也排不出去,所以去年水患都積累在靠海鄉鎮,這是我自己的觀察。

      賴在台南的治水有無用心,因為是我關心的重點,所以特別有感,又因為常回台中,八年來比較過台中與台南,兩位不同市長,在對於治水這塊地用心,老實說重視度是有差別的,因為那幾年每次回台中,我都不得不注意到中港交流道旁的筏子溪,河床底積累的石頭淤泥年年增高,堤岸挺破碎,其他大里溪、旱溪、土庫溪、麻園頭溪,因為工作關係也路過能觀察,就不提了,只能說每個市長重視的玩意不同,台中比較重視藝術與人文,跟搞土地重劃。

      
      而後來發生了一個重大事故,就是2016年小年夜發生的南台大地震,更考驗出考驗一個人的節操與人格,因為當時自自己親身經歷的,所以感受格外強烈,災難發生後的搶救,與災後復原的工作,速度與效率之好,我就不特別提了。
      讓人特別注意到的是,賴在地震發生後一週,因為捐款金額達35億了,就主動發文希望各界停止捐款,他的理由是因為社會的資源還是有限,怕大家踴躍捐款,反而排擠到之後要捐贈其他社福機構的空間,這一點讓我印象非常非常的深刻,如果對照後來某國中之國王,對地震震災款項來者不拒,還嫌捐不夠多,抱怨中央給錢很寒酸的態度,後來記者更追出有打算拿8億,去補助石材業者,拜託一下,兩位市長的等級高下是立判的,後來更憑空扯出一個兩百億給了台南賑災的故事,其實是瞎掰不打草稿的。
    (賴期盼各界停止捐款的報導:https://reurl.cc/gYxqp)

    ➡️ 也挺會拚經濟的賴市長

      除了治水讓我有感外,讓很多老台南人,包含我很困擾的,大概就是賴上任後,因為他一連串用故事去推銷台南的各大景點觀光,主打有溫度的幸福故事,加上公車路線規劃得不錯,好啦!經過這幾年,每逢放假時刻,市區已經不是老台南人想進去的地方了,進去都是觀光客,而且住宿的人文旅館一間間成立,還是供不應求。
      
      而在台南,店家做觀光生意,有個特殊重點,你很少會看見大批的陸客團來到訪,但老店還是人潮絡繹不絕,多數都是自由行的各國觀光客與其他縣市的散客來到,我覺得這也是賴的獨特觀念,他這人很實際,認為買賣是賣東西,我東西好你來跟我買,他就不是那種賣尊嚴或賣主權的那一派,他任內平均打造了各鄉鎮的觀光景點,什麼關子嶺溫泉、安平夕張派出所、梅嶺梅花季,或用八田與一行銷烏山頭水庫,這太多講不完,有空自己查。

      比較不同的是,他不僅是花錢建設而已,還賦予歷史故事、人文素養,以及文創產品,手法挺細緻的,搭配周圍老字號小吃老店,幾年下來也著實把台南翻了一翻,打造出一個慢遊好活養胖的旅遊城市,該怎麼說呢!就是賺耐久財吧!不用怕什麼陸客不來,台南人還真不稀罕。

      另外招商部分,我認識老婆那一年,記得台灣燈會是辦在南科預定地,當時現場還塵土飛揚荒草一片,之後在他上任後,南科不久就落成了,而當時中國正好在搞騰籠換鳥、築巢引鳳的兩個產業政策,因此他開始積極跟台商招手,積極招募高科技產業,而最終台積電這隻金雞母選擇南科,包含最近三奈米決定要落腳於此,投資逾六千億元,台積電是國際大廠,自然就帶動下游一堆半導體廠商進駐,許多日商都紛紛進駐,管理局甚至弄了個「日本村」,好讓這些日本專業人員,能住得更舒適,也順便推銷台南觀光,把口碑帶回日本,吸引更多日本人來訪,一連串細膩的作法,使得這幾年台南工業區的地開始漸漸缺乏,所以評估後又陸續開設幾個新工業區,好吸引貿易戰之後,台商這一波返鄉的潮流。

      而不只是半導體,他招商內容規劃得還不錯,包含生技製藥、太陽能光電、電動車、3D列印、人工智慧駕駛...等等一連串的廣泛招商,都試圖將台南打造成接軌世界潮流的城市,而傳統產業部分他也沒忘,輔導業者轉型成觀光工廠,進而推銷觀光,譬如台南永康有間志鋼金屬,除了本業外,也轉型成台灣金屬創意館,像隔壁也有一間立康中草藥產業文化館,這樣產業轉觀光的創意案例很多,而且將來會越來越多,查了一下,從他上任後,企業招商累計吸引2142家廠商投資,累計投資額為9,307億元,年產值高達16,740億元,累計增加就業人數逾10萬人。

      總結一下,文章最前頭有談到,賴上任後兩項重要大事,治水與赤字,治水部分個人認為是有感的,大概能打上個80分,因為淹水程度真的有差,以前是到胸口,現在頂多到腳踝,而赤字部分,他上任時縣市合併,債務大概是1007億元,經過這幾年的努力,也還了2百多億,對照當時也差不多要破產的苗栗,這八年來的成果,也算是對得起台南市民,而且難得的是,這人算挺乾淨的,我有關注他多年來的財產申報,增加部分大多是選舉補助款,總而來說,他從政後並不像一些政治人物一樣,家產都突然暴增變得特別有錢。
    (賴的財產申報:https://reurl.cc/lYl7l)

    ➡️ 油門與剎車,天命英德

      OK!正式進入重點,前頭說了這麼多,是想讓大家瞭解一下賴的行事風格,一路看他不跟貪汙妥協,足可這個人是可信賴的,而且一如既往地承擔,我常說我們對於世界的想像太過於僵化,以至於我們總以為人生的劇本,只能相互為敵。

      不可否認的從賴突然表態領表後,造成了支持者們的心底震驚,有了情緒後,人的思考很簡單,加上部分有心人士刻意的挑撥,於是漸漸就開始把對方當成敵人,但真的是這樣嗎?我先說幾個我觀察到的反常現象,給大家思考,咱們不下定論,就看脈絡就好。

      首先,還記得嗎?去年大選結束後,賴口頭請辭,而蔡英文有挽留過,賴如果真的是要背刺蔡英文,他要造成蔡最大的傷害,應該是續任閣揆,大家思考一下就懂了,一個手握閣揆實權的賴,是能影響綠營地方首長表態的,跟無官無職的賴,哪一個宣布領表進行挑戰,更有實質威脅呢? 
    (這是第一個需思考的部分)
     
      再來,如果賴真的是要對蔡落井下石,他卸任閣揆後應該是私下積極合縱連橫黨內同志,他沒有,他反而跑去幫郭國文打立委補選,把時間都花在那邊,從早到晚都在傳統市場一隻手又一隻手的握,大家都知道那場選戰異常艱辛,如果不是有人藏國旗,又發佈了麻豆文旦丟水庫的假新聞,讓麻豆區選票少掉那幾千票,那場勝負是難說的,他如果要幹大事,會這樣浪費黃金時間嗎?

    (這是第二個需思考的部分)

      然後,大家還記得我之前說過,當柯的美國面試之行不順,從之前的「台灣當美國小弟要拿扁鑽往前走,扁鑽還要自費」,到在美國談「親美日友中」,但卻被CSIS的葛來儀質疑,聽無咧共啥!就在這柯訪美不順,看似被老美收回入場券時,賴就出手表態要領表了,為何是這時機點呢?而且還順道褒了韓總一番,期待能跟他戰個高下?為何突然點兵點將呢?這對國民黨內部又會造成什麼餘波盪漾?

    (這是第三個需思考的部分)

      然後,當賴宣布領表後,蔡也在幾小時後,跟進宣布也領表,這就讓我覺得很奇妙了,因為人性是這樣,如果你是被很信賴的人背叛,正常情況下總是個沉重打擊吧?會產生情緒吧?會憤怒、焦慮,產生負面情緒,總是需要個幾天沉澱心情一下吧?甚至是會派人去打探一下消息,搞清楚對方是玩什麼把戲,可是並沒有,賴中午去黨部領表後,並表示18日早上已經請總統府秘書長陳菊轉告蔡英文總統,他要參加黨內初選一事。

    而蔡隨即在下午也立即宣布領表,哎呀!這樣不慍不火的回應,跳過了人性正常的反應,這就很有趣了,而且接著蔡英文出訪,賴又表示出訪期間,競選活動將暫停,待蔡出訪回來再繼續。

      然後3月29日時,賴出了新書,發表會上又說:「寧輸掉初選, 也不會傷害蔡總統」,新書發表會上蔡總統也致贈上花藍,然後很巧在同一天,陳建仁副總統表態退出2020搭檔蔡英文參選的態度,ㄟ~這也太巧了吧!?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MwmU4mNNqtU)

      接著,蔡英文在隔天30號時,被記者問到時也表示:「這12年來,我從來沒辜負民進黨,改革會遇到各式壓力,我都可以承擔,我不怕受傷,但是台灣的主權不能受傷。」,身為一個看戲的旁觀者,當我看到一個喊絕對不會傷害你,一個喊你來傷害我吧!我不怕!
    #現在是怎樣?
    #這兩個人在玩接龍嗎?(一"一)
      
      接下來進入四月份,除了見縫插針的媒體文,去掉底下那些互相叫囂鐵桿粉,跟韓粉跑來見縫插針的留言,基本上各位有看到賴蔡兩人有什麼火花嗎?沒有啊!只看到旁邊一堆人在敲邊鼓,然後當事者很平淡的要大家冷靜、克制、不要攻擊對方、不用表態選邊站,就這樣半推半就下,民進黨中執會最後延後了初選,賴對此當然要表示遺憾,這是目前的狀況。

     ➡️ 心不亂,人不慌,成功不只是一條路

      首先,因為我人在台南,所以更能理解深綠那一群的想法,我常碰到深綠朋友,對我表達對蔡英文的不滿,因為他們光看到中華民國台灣是掛在一起,就能三字經飆出來,面對中共的步步進逼,他們覺得蔡太軟弱,當然也有一些人基本上就是沙文主義啦!認為穿裙子的沒資格當總統,關於那一撮小部分的人,我碰到一向示尊重,就跟他們打哈哈,那些是個人觀念,咱們就跳過不討論,但我必須說,這些人的票也是票,而且還跟我的那一票是票票等值,你說能放棄嗎?那麼誰來吸住這些人選票,並在大選時,讓他們能出來投下一票?

      然後,賴的出手也打亂了對手陣營的網軍工作,以前他們的工作很簡單,就是從早到晚捧著韓,現在不同了,被賴出手一攪局,他們早上起床,要先去王那邊,罵兩句叫他別擋路,中午去朱那邊奚落個幾聲,叫他照鏡子別想得美,下午去白主席那邊,洗留言催促趕緊徵招少廢話,傍晚時要趕緊到蔡那邊留言挺賴,晚上跑到賴那邊說蔡的不是,賴才是唯一能代表參選的總統,不累嗎?我想很累~

      而這樣一來,因為新聞分散,韓的網路聲量就開始逐漸降低,而朱跟王的新聞,也比較有機會出頭,綠營在內戰,那麼藍營當然各個見獵心喜,彎得佛的白主席,也繼續以拖待變,故弄玄虛的弄「徵召式初選」或「初選式徵召」,搞得表態有意參選的人都很火大,加上韓粉忙著到處得罪人,主席這一招一桃殺三士,最終搞得上禮拜原本安排要見面的對談,也破局見不面了,反正綠營還在打,藍營也要不能閒著,就打打鬧鬧比劃兩下吧!

      而其實還有一點,賴的突然表態,也嚇到了老美,畢竟賴從政以來,都是喊自己是務實的台獨工作者,他們跟蔡配合的好好的,一時之間也忙著評估,這下子估計老美又得加籌碼的給蔡了,昨天不是才傳出美日澳駐台官員,私下會賴清德, 憂英德之爭2020變天,那老美能怎麼拉抬蔡的聲勢?我估計後面還有招,至於什麼招,是要讓蔡去國會演講,還是弄到川蔡會,你們去問川普,我猜不著,我只知道危機就是轉機,當老美戰略布局需要你台灣不可成破口時,他們下籌碼很猛,當年卡特就是這樣暴衝,跟老共建交時老共也嚇一跳,最終老共套得金銀滿兜。

      回到最前頭所講的,深綠的票也是票,初選不重要,重要的是大選,這個我們都懂,難道賴不懂?更何況他是學公共衛生的,專長是統計學,他比我們更懂,因此他的出手,代表著凝聚深綠選票的責任,而蔡的溫和路線,維持現狀的做法,能讓她往中間選民那部分佔,而且由於最近亡國感特重,一大堆中間選民的腦子都醒了?

      好了!這樣一路解釋大家就懂了,蔡賴是互相需要的,兩人票源不重疊,合作才有機會贏2020,了然了嗎?加上前文中那一連串的巧合,大家就知道了,需要焦慮嗎?我們都知道2020是台灣必須挺過的一戰,蔡賴這兩位會不曉得?他們精得跟猴一樣,都不是泛泛之輩好嗎?

      文末,我要補充一個我親身看過的小故事,當年蔡英文要競選總統,來台南幫忙陳亭妃掃街拜票拉抬選票時,一台競選車上只能站三個人,賴讓蔡站競選車主要正面,讓陳站靠街邊的第二主位,兩個人其實就幾乎把民眾目光,給全部吸引了,我看見賴清德默默地,主動站到側邊最角落,把焦點全讓了出去,這就是我們支持率最高的台南市長貼心的地方,從小小的動作,能看見一個政治人物的本質,他不是一個會搶著出風頭的人,儘管他在台南已經是超人氣,但他仍然知道自己的分寸。#台南人的驕傲

    補充這個故事,是想告訴支持者們,你們很幸運,有這兩位政治人物能選,能在這場選戰中,同時激發出熱情與理性,你們真的不需要去忙著發文否定對方,因為比起對手陣營,還在賣鳳梨芭樂,你們真的是無比幸運,好嗎?

    最後,我想說謝謝大家,聽我說這麼長的故事,容我再提醒一次,我們對於世界的想像太過於僵化,以至於我們總以為人生的劇本,只能相互為敵。冷靜想想,他們並沒有要打倒對方,我們其實也無須相互為敵。

    閒聊到這邊,#盼中華民國台灣會更好,加油!
    下次見~😁😁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