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focus.io】美國允許銀行用虛擬貨幣結算 但唔好炒錯!唔關Bitcoin事
.
美國聯邦貨幣監理辦公室(the Office of the Comptroller of the Currency, OCC)1月4日正式宣告,銀行與聯邦儲蓄機構可以合法使用區塊鏈與虛擬貨幣穩定...
【@businessfocus.io】美國允許銀行用虛擬貨幣結算 但唔好炒錯!唔關Bitcoin事
.
美國聯邦貨幣監理辦公室(the Office of the Comptroller of the Currency, OCC)1月4日正式宣告,銀行與聯邦儲蓄機構可以合法使用區塊鏈與虛擬貨幣穩定幣,進行清算、支付和其他銀行允許的功能。換言之,這代表過去的金融體制,特別是1960年代起建立的跨國匯兌、跨行轉帳與銀行之間的自動清算系統將面臨顛覆性的變革,區塊鏈金融的法定地位未來將等同於目前的 SWIFT。不過散戶請注意,雖然今次美國當局的公布又「區塊鏈」又「虛擬貨幣」,但受惠者並不是今期熱炒的比特幣。
.
細閱公告原文,意思是美國銀行和儲蓄機構只要遵守現有法律,就可以使用公有區塊鏈來驗證、儲存、記錄和結算支付交易,而區塊鏈網絡可以作為更便宜、更快、更高效的支付方式,減輕跨境交易成本。OCC甚至允許銀行發行穩定幣,以及將該穩定幣兌換為法定貨幣。
.
區塊鏈 VS 傳統清算
.
現時我們日常生活上的跨境匯款交易,背後要經過一輪複雜的清算運作,海外匯款需時可能要數日,但如果換成區塊鏈技術,不但每一筆交易訊息都可以確保不被竄改並同步發送給所有節點共享,做到資訊保密,而且速度比傳統清算運作快很多。換言之,區塊鏈技術即是把銀行傳統的金融網路工作用更換的方式完成,因此OCC今次的決定,可以說是一次金融革命序幕。
.
比特幣 VS 穩定幣
.
那下一步是否就可以推論為銀行以後會用比特幣做清算?現階段不可能。首先,雖然比特幣的社會認受地位越來越高,例如機構投資者漸漸加入投資,以及PayPal等第三方支付企業接納以比特幣為支付貨幣,不過比特幣的價格波動大,而且不受任何國家控制,各國法律上暫時只承認比特幣是虛擬資產而非貨幣,因此現階段比特幣不可能被銀行採納為結算或支付工具。
.
但穩定幣的機會就大很多,穩定幣同樣基於區塊鏈技術,但幣值與法定貨幣掛鉤,即是沒有實體形式的法定貨幣,美元穩定幣USDT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
使用穩定幣的好處是可以減少驗證的繁複流程,政府亦可以透過數位金流加強打擊洗錢和非法交易。
目前使用率最高的穩定幣,是Tether公司發行的USDT,每個USDT可兌換1美元。其他知名穩定幣包括USDCoin、GUSD和PAX;Facebook亦計劃於今年稍後推出名為Diem的與美元掛鈎穩定幣。
.
主要目的是為數字美元鋪路?
.
了解完上述運作之後,就可以理解到 OCC今次的公告相當於替銀行開了一個穩定幣大門,銀行今後可以透過穩定幣來清算,不再需要層層驗證。以上述推論,如果運作場順,美國政府之後可能會逐步把大量美元換成穩定幣,再以穩定幣換數字美元,因此,政策受惠者應該是各國政府發行的CBDC(中央銀行數位貨幣),而非一般人人都可發行的加密貨幣。
.
然而,目前銀行手上的美元市值遠超市面上的穩定幣市值,因此預期市場要大量轉換美元或讓大眾市場接受此舉,仍需要一段長時間。市場估計,保守銀行未必會採用新方法,轉型中的銀行或會新舊方法並用,只有部分創新銀行或虛擬銀行會完全採用新方法,甚至發行自己的穩定幣。
.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
#BF投資焦點
·
@businessfocus.io 瞭解更多商業財經資訊
·
#money #investment #business #finance #life #startup #startups #management #company #expert
虛擬銀行vs傳統銀行 在 Pazu 薯伯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本來想節錄選段,但前後題材不同,但都值得深思,所以全文 quote 算。)
// 滙豐日前宣佈將取消26項基本收費,作為長年客戶,糖果我會吃,感恩則可免。
儘管怪我不懂金融業疾苦,但再笨都知道,這是受到陸續投入服務的虛擬銀行壓力,為免被搶客才迫不得已給出的小恩小惠。既然有條件取消,過往一直在賺大錢,為甚麼要等到現在才「回饋客戶」?況且,部份以往的收費,一直就是在刻意趕客,比如最低存款額,拜託,賓卡們,你以為存戶想窮嗎?幾個bits寫在數據庫,根本沒有成本,但你認為,窮人會來分行提款存款,浪費資源之餘又不買「奪命金」,於是竟然存款都對小存戶收手續費。你把以港為家掛在嘴邊,不過在商言商,也是迫不得已,而政治表態,就更迫不得已了。既然如此,現在又何不專注大茶飯,要費勁挽留香港小存戶?
怨氣太盛,多寫了,回到正題。理論上,虛擬銀行跟傳統銀行的對壘完全不對等,那可不是網上銀行vs實體銀行,虛擬銀行沒法經營實體業務,反過來傳統銀行卻能提供網上服務,甚至有條件推出各種定位的品牌針對不同族群,正如多款戶口、多款信用卡一樣。換言之,現在虛擬銀行的創新,傳統銀行全都可以做,一直不作為,純粹因為賺錢太容易,就像八達通。虛擬銀行陸續出台,對這群懶惰的沙丁魚,的而且確產生了鯰魚效應。
同樣在威脅傳統銀行的,還有早前介紹的DeFi,無大台金融。雖然同為「反傳統」,嘗試「banking without the banks」,但虛擬銀行跟DeFi並非同一回事,虛擬銀行依然是按着體制的遊戲規則走,比如香港政府批出的八張牌照,大部份為中資,台灣批出三張予LINE、樂天與中華電信為首的將來銀行;DeFi卻超越體制,不向任何國家政府註冊。說白了,虛擬銀行就是銀行,只是不用也不能設實體服務,沒有老本也沒有包袱,相對願意創新,股東背景一般比較懂互聯網、科技和數據而已;而DeFi卻是本欄一開始介紹的「離地戶口」,體制會唱衰它不受監管,沒有保障,這都是事實,但那也同時代表它不受任何政府的掣肘,不買任何國家的賬,包括瑞士。在DeFi的世界,保障用戶的是久攻不破的密碼學,是基本邏輯、博弈理論,是「don’t trust. verify.」的精神。
如立法會抗爭 DeFi無視威權殺出血路
如果硬要找個類比,虛擬銀行就像在立法會內抗爭的議員,跟強權對着幹,但往往只能小打小鬧,總體還是得按着威權定下的遊戲規則玩;DeFi卻是街頭巷尾、本地國際、實體數位的流水式抗爭,徹底無視龍門任搬的遊戲規則,本身無路可循,但求從沒路到把路走出來。虛擬銀行跟DeFi,議會反對黨跟流水式抗爭,道不同,可相為謀,至少可以互相尊重對方的存在意義,兄弟爬山,各有各做。
我們身處的遊戲世界,終極大boss的血條長得超出畫面不特已,還有無限產血,甚至隨時修改遊戲規則的技能。各位不堪大boss一擊的玩家,要是取態不同,大可不必勉強組隊聯手,各找位置你砍一刀,我踢一腳,也無不可。有朝一日要是大boss倒下,無論最後一擊由誰輸出,都是所有玩家的功勞。
但在那日到來之前,無論你扮演的是哪種玩家,都請見字飲水,持續修練,最重要是,不要死。
高重建
地球人。信仰民主自由。創業者。 //
【#decentralizehk】虛銀不是DeFi,卻是一起對抗傳統銀行的戰友 | 果籽 | 日報 | 科技 | decentralizehk | 專欄 | 20200915
https://hk.appledaily.com/tech/20200915/KFT7I4LZLJHKTCO2G6F55LPU7Q/
虛擬銀行vs傳統銀行 在 窮家有道 - 窮一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記得由2012年開始,我就比較過當時歐美的虛擬銀行業務,同時覺得如果獅子銀行如果再唔重組一下自己嘅銀行業務,大搞虛擬化,最後會得到淘汰的命運,大家可以看看最近一次獅子銀行的業績報告,他們的銀行業務發生什麼事。
傳統銀行 vs 虛擬銀行,你會點揀?
【虛擬銀行VS傳統銀行 虛擬銀行3大優點】
https://goo.gl/vcCjCQ
【40年舊樓投保 留心核保免中伏】
https://goo.gl/5UDjHK
【共享單車遭惡意破壞 ofo:用戶自發做品牌大使】
https://goo.gl/7FDYx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