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虛擬變項解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虛擬變項解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虛擬變項解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虛擬變項解釋產品中有10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新北創力坊 InnoSquare,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Demo Day The Innovators 5 新創搶先報2⃣】 本次Demo Day除了有 新北市-亞馬遜AWS聯合創新中心 Batch#5的新同學外,還有Batch#4的成員以及來自 新北創力坊 InnoSquare的優秀團隊一起共襄盛舉,今天繼續為大家點名介紹👏 📍 分子智藥 VIRT...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賓狗單字Bingo Bilingua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逐字稿】 大家好,我是金曲譯者 Bingo 歡迎回來我的頻道 今天輕鬆聊單字要翻譯的是 金鐘遺珠 到頭來 智慧喇叭 第一個單字是遺珠 snub 最近公佈了金鐘獎入圍名單 幾家歡喜幾家愁啊 各位支持的台劇有沒有入圍啊? 《我們與惡的距離》今年瘋狂入圍金鐘獎 表現非常好 讓我們非常開心~ 因爲我...

虛擬變項解釋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03 10:00:12

【@marketfocus.hk 】Facebook智能眼鏡短期內登場 不甘只做社媒要做「元宇宙公司」 . Facebook(FB)近年積極開拓智能產品等其他業務,當中期待已久的智能眼鏡可望短期內登場,落實Facebook的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朱克伯格(Zuckerberg)的理念,就是希望在5年內,...

虛擬變項解釋 在 Emily ?? ?? ??⠀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7-11 07:51:36

你以後想做什麽? 這個禮拜參加城市浪人x國泰人壽 精心準備的【百工日記】 簡單來說是個職涯探索活動! 活動在gather town上面進行,虛擬辦公、RPG都很適合,不認識這個軟體的話,可以滑到最後一頁可以看我們的大合照! 整個活動主持、講座、場景設計都很精緻, 探索路線也有很多選擇, 想探索不...

虛擬變項解釋 在 吉米|美食部落客|虛擬貨幣經理人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5-17 13:14:15

#區塊鏈應用常見英文名詞 #DeFi、#DEX、#AMM....... 一些好多英文專有名詞 我從學生時代就討厭英文 我才剛踏入幣圈不要再叫我學英文啦 你是不是也有一樣的心聲 - 幣圈內的英文名詞其實相當的多 但今天吉米想要告訴你的事實是 其實區塊鏈領域大部分的資訊來源 都是來自中國跟美國兩個國家 ...

  • 虛擬變項解釋 在 新北創力坊 InnoSquar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28 19:51:50
    有 10 人按讚

    【 Demo Day The Innovators 5 新創搶先報2⃣】
    本次Demo Day除了有 新北市-亞馬遜AWS聯合創新中心 Batch#5的新同學外,還有Batch#4的成員以及來自 新北創力坊 InnoSquare的優秀團隊一起共襄盛舉,今天繼續為大家點名介紹👏
    📍 分子智藥
    VIRTUALMAN能預測臨床前藥物開發的實驗結果,並提供明確的藥物最佳化指引,不同於傳統AI工具的「黑盒子」,VIRTUALMAN革命性的可解釋人工智慧技術,讓客戶理解AI模型分析結果,以快速取得進展並降低60%錯誤率。透過精準易懂的預測結果,配合分子結構的修飾建議,替客戶減少不必要的實驗,節省時間成本。
    📍奎景運算
    提供FAST-AI-深度學習的加速工具,透過最佳化環境設定與自動化運用多台GPU伺服器,加速AI模型訓練工具並1鍵部署到大量的AI終端。FAST-AI為AI研發工具提供快速、簡單且支援不同的雲端硬體。透過簡單的工作坊,公司內的領域專家便可使用,節省開發時間比對手先一步取得先機。
    📍智慧貼紙
    為各行業提供工業4.0/機器無痛升級方案,以最低的學習成本和較高的投資回報率升級機器。Smart Tag為整體解決方案,由軟性電路板黏貼至機器表面,進行多點位資料蒐集,如震動、溫度及濕度等紀錄,再串接至客戶端系統或者上傳雲端數據中心,藉由機器學習及數據模型進行分析,並預測機器的運作模式,解決工廠產能及良率的問題。
    📍極現科技 Earthbook
    earthbook無人機任務及數據服務平台提供多種無人機影像、空拍直播與光達掃描等,為線上下單、即買即用的創新空拍商業服務,需求者毋須再煩惱無人機之購置、維護成本,並可將成果透過瀏覽器在平台中直接套疊其他資訊做加值利用與AI分析。從空拍到應用,earthbook以自有技術建立4D雲端DaaS平台,提供客戶完整服務。
    📍玩咖旅行社 Tripresso 旅遊咖
    專長資料串接與數據整合,提供B2C與B2B服務,建構多樣化的旅遊場景解決方案,從全球供應鏈串連、即時線上訂購、後端管理系統與企業所需的簽核、報支等管理功能等,提供消費者、企業客戶與旅遊同業一站式的系統,期待藉由數位轉型與技術開發,減少人力耗費,達成節省成本與增加效率的成果。
    📍必揚實境科技 Veyond 必揚實境
    本於期待科技創新可為人類生活帶來進步與改變的宗旨,相信教育與訓練的創新和科技化是值得耕耘又深具意義的領域。與各種具備專業知識的單位攜手合作,結合我們自身對於虛擬世界及網路應用的堅實基礎,共同建構各種教育、醫療護理、技能訓練等相關的創新解決方案。
    📍米菲多媒體
    以技術為核心,擁有多項發明專利及新型專利技術,致力提供XR核心技術開發及硬體整合服務,完善沉浸式體驗流程。2018年上線全台唯一的AR/VR/MR開發平台「MAKAR」。使用者不需學習程式,就能自由創建XR數位內容,發揮創意及想像力。米菲也與AR眼鏡、VR頭盔等設備商合作,進行軟硬體整合,提供SDK技術支援,並於2021年發佈可以直接在網頁觀看的「Web XR服務」。目前協助500家智慧工業、智慧教育、智慧醫療及商務客戶,達成操作培訓、產品演示、資訊管理以及數位轉型等創新XR應用。
    📍圖題迷 TUTEEMI
    由瓜地馬拉與台灣的創業家共同創立,是一家媒合外師家教與台灣人的平台。TUTEEMI解決語言與文化上的隔閡,提供台灣人與外師家教友善且安全的教學環境。依照每位學生不同的需求,與外師擬定課程,成為外師與學生的橋樑。目前平台上的外師家教來自17個不同的國家,提供的語言教學包含英語、法語、西班牙語與葡萄牙語。
    📍凱匯金融科技 iEstate土斯債權
    iEstate土斯債權為P2P借貸媒合平台,專注於解決中小企業、建商、不動產資金需求領域。運用P2P的特性,同時降低資金需求者資金成本,提高資金效率;降低債權人參與借貸門檻,提高借貸報酬,並合作區塊鏈圖靈證書,讓所有法律文件皆可上鏈存證。金流全面與銀行及第三方支付公司合作,確保iEstate不經手金流,搭配專業的案件審查團隊,創造P2P普惠金融的價值!
    📍諾亞教育 諾亞教育 Know - Ya Edu.
    由一群過去為補教老師、家教老師的成員所創辦,過去的教育體系並無法讓學生真正找到學習的意義以及熱忱,因此希望透過STEAM教育的模式打造一個全新的教育環境,讓學生們也能在快樂、有趣的創新環境中學習。最終願景是希望透過課程建立清楚的教學典範,再透過內容創作與電商,將諾亞教育的理念傳遞給更多的家長與學生。

    不想錯過19家優秀新創的精彩分享❓
    那怎麼還不報名Demo Day The Innovators 5⁉
    立刻報名請點我👇
    https://www.accupass.com/go/ntpcawsjic_demoday5

  • 虛擬變項解釋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19 21:09:13
    有 1 人按讚

    WFH需求回不去!5G下一個風口在哪?高通劉思泰點5大趨勢、台灣優勢在這裡

    在遠距浪潮下,大幅提升人們對網路的需求。高通副總裁劉思通日前談論5G的現況及未來趨勢,並且點出台灣的優勢在哪裡。

    2021.07.19
    天下雜誌

    高通副總裁暨台灣與東南亞區總裁劉思泰,出席2021《天下》經濟論壇夏季場,強調疫情爆發,人們轉為遠距工作和遠距教學,永遠改變使用筆電的方式,也大幅改變人們對快速、可靠、無限寬頻連網的需求。即使疫情過後,這些需求會長期存在。他深入闡述5G的五大現況與新趨勢,解釋技術、創新與未來潛能,說明疫情下的現況與科技變革、以及疫後世界新機遇。以下是演講精華:

    5G創新不斷向前推進,我們快速邁向更連結、更智慧的世界。這個世界正從傳統運算、邊緣運算裝置、雲端,轉成由行動裝置中連網能力與運算技術融合驅動前進,並改變工作、生活和娛樂方式。

    5G是智慧連結未來的基礎,實現更具互動性、沉浸感和參與感的全新體驗,同時推動所有產業數位轉型。

    第一個5G商用網路推出短短兩年,5G發展即超出預期。在全球逾65個國家中、有160多家電信營運商推出5G商用服務,遠遠超出4G商業化最初幾年的成績。

    令人驚訝的是,這些成長大多出現在疫情間,5G生態系的韌性和潛力不言而喻,未來還有超過270家電信運營商正投資部署5G, 預期兩年後,全球5G連結數將超過10億台終端裝置,比4G快兩年 。

    趨勢1:創造全球13兆美元產值,逾2,000萬工作機會

    5G快速普及,正成為帶動各區域體成長的強大引擎。據IHS markit數據, 到2035年,5G將創造全球超過13兆美元產值,提供逾2,000萬個工作機會 。

    隨著疫情爆發,我們轉為遠距工作和教學,花大量時間在視訊會議和線上協作,永遠改變使用筆電的方式,也大幅改變我們對快速、可靠、無限寬頻連網的需求,且疫情過後,這些需求會長期存在。

    根據不同產業研究, 超過80%的雇主計劃未來讓員工部份時間遠距工作、超過七成員工希望保有彈性遠距工作的選項 。

    對消費者而言,人們已習慣在智慧手機上流暢互動,這讓我們重新思考筆電的使用體驗,尤其近期遠距工作型態,人們把舊電腦都轉為高效行動連結裝置,此趨勢變得更為重要。

    趨勢2:長時連網+多媒體+AI,手機優點在電腦實現

    5G超低延遲和超大容量正提升連網力、行動力、生產力,滿足當今世界隨處可工作和學習的需要,但新時代生產力不只需要連網力,還需要高品質相機和音訊,實現清晰順暢的線上參與,透過AI協作並搭配增強的安全性工具。

    因此,高通一直持續與宏碁、微軟、聯想、惠普、三星等,以及其他業界領導者合作、共同打造5G個人電腦(PC)。

    5G個人電腦藉由長時連網、相機和多媒體功能搭配AI,可無需犧牲電池續航力即提供出色效能,輕薄安靜的設計讓手機優點也能在電腦實現。

    回想不過4年前,我們分享第一個執行Windows系統的高通驍龍運算相關技術細節,當時就堅信智慧手機體驗是人們所期望的PC體驗,高通開發的運算解決方案,專注於讓更多手機及更多不同裝置,都能使用5G。

    AI是另一重點,可將長時連網的電腦轉變為行動生產力和娛樂中心 。展望AI未來體驗,視訊會議時將提供即時翻譯功能,讓你與其他國家同事交談互動;AI會主動提出提升生產力的建議;電競體驗也會更能身歷其境;裝置將學習我們的喜好,找到符合我們能力、水準、屬性的內容,提供下載建議。AI帶來的體驗將超越想像。

    趨勢3:毫米波幫助農村孩子,消除數位落差

    另一方面, 毫米波是釋放5G潛力及實現未來運算體驗重要技術,毫米波支援數千兆位元傳輸速率和超大容量,並節省成本,更凸顯毫米波優勢 。

    當電信運營商評估數據密集環境、擴展容量的成本時,可能質疑部署毫米波的成本效益,但GSI Intelligence調查顯示:容量需求高的地方,使用毫米波和中頻短頻譜所耗費的總成本,比只使用中頻段低。

    義大利、日本、新加坡、美國都已有商用毫米波網路,目前全球170家電信營運商都在投資毫米波,毫米波也搭配固定無限存取使用,幫助農村等服務不完善地區消除數位落差,讓孩子可遠距上課。

    趨勢4:5G下一步,XR虛擬實境考察或出國旅行

    但要實現未來高沉浸式AI驅動體驗,光靠高速連網不夠,還需要提高運算能力。

    有了5G協助,未來運算平台焦點將是延展實境(XR),如透過5G和VR頭戴裝置,讓孩子可進行虛擬實境考察、改變工作完成方式、或到異國旅行。

    5G以AR為基礎的眼鏡,可即時翻譯招牌、菜單、名片,幫助遊客快速適應國外環境,這都需要高傳輸量和高速數據傳輸,同時需要超低延遲。

    趨勢5:台灣具供應鏈優勢,可掌握5G轉型、價值商機

    5G對PC產業的影響已發生,把智慧手機體驗帶入5G PC,已走入我們生活。

    下一代運算平台可更大幅改變生活、城市、產業面貌,AR、VR及XR是即將到來的未來。

    在改變過程中,台灣資通訊在創新研發扮演重要角色 ,高通持續擴展台灣業務、投資人才、並與台灣各大企業和新創合作,攜手台灣搶佔全球商機。

    台灣具備完整資通訊產業供應鏈優勢,在發展5G、AI、IoT、XR等尖端科技垂直應用,及跨產業研發、創新都具備競爭力。

    5G驅動的全球產業變革和商機,是台灣產業轉型升級、提升價值鏈最佳機會。高通會繼續與台灣企業伙伴、新創團隊合作建立生態系,共同邁向更緊密連結的疫後新世界。

    資料來源: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63949/wfh-5g

  • 虛擬變項解釋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14 13:08:14
    有 0 人按讚

    從新創企業現狀觀察AI發展熱度

    作者 : 黃燁鋒,EE Times China
    2021-07-12

    從人工智慧(AI)新創企業市場,以及類似Nvidia新創加速計畫(NVIDIA Inception)的專案,都可觀察AI技術或產業如今的發展熱度...

    現在的很多生態締造者對於潛在生態的開發都十分在意:比如說及早深入教育市場,生態建設「從娃娃抓起」(編按:指從小開始);再或者對新創企業的扶持或孵化計畫。這裡所謂的「生態締造者」的範圍可以很廣,比如雲端供應商、作業系統供應商、針對應用開發解決方案的供應商,以及各種硬體廠商等。

    這些其實是吸引更多開發者,潛移默化中造成開發習慣、黏性的關鍵。《電子工程專輯》中國版(EE Times China)先前拜訪過微軟(Microsoft) Azure一批又一批的孵化企業;還有華為HarmonyOS當下對眾多新創企業的扶持……這類新創企業扶持項目都有著相當易於理解的商業邏輯,亦屬常規操作手段。

    而在AI生態建構上頗具代表性的應該就是Nvidia,畢竟筆者之前也一直在提Nvidia在AI生態打造上的完備程度多高,這種生態對新創企業的扶持當然也是必不可少的。Nvidia新創加速計畫(NVIDIA Inception)進入中國是在2016年,這個計畫本身就在加速AI創業公司發展。從AI新創企業市場,以及類似Nvidia新創加速計畫這樣的專案,都可觀察AI技術或產業如今的發展熱度。

    AI市場這兩年的新機遇

    截至去年底,這項計畫在全球範圍內覆蓋了超過7,000家AI新創公司,去年一年加入Nvidia新創加速計畫的公司數量較上一年多出了25%。從Nvidia的總結來看,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很大程度推動了該計畫。之前Nvidia業務開發VP Jeff Herbst曾提過:「2020年一場全球性質的瘟疫攪動了經濟發展。但新創生態系統卻在此期間一度繁榮,這很可能不是巧合。」

    這些AI新創企業,依照類別來看主要包括了IT服務、醫療健康、媒體與娛樂。看起來是完全符合預期,就如同疫情期間全球的PC和資料中心市場發展受到刺激一樣,這恰好也是Nvidia業務發展的重點。可以說,疫情雖然短時間內造成了停工停產,但Nvidia可能是這波行情下獲得最大發展機會的企業之一。

    數位生活方式的轉變促成了很多領域的快速發展,包括在家辦公、遠端醫療、家庭娛樂等。隨Nvidia大趨勢本身的利多,以及大環境的影響,去年加入Nvidia新創加速計畫的新創企業的一大部分都在這些類別中。

    在中國市場上,該計畫去年扶持的企業超過800家。這個數字也極大程度說明了AI在中國發展的繁榮。換句話說,全球25%的成長量也可間接表現出,新冠疫情的蔓延客觀上也推動了AI的發展,而且不止於醫療健康。

    AI新創投資市場現狀

    Nvidia新創加速計畫可認為是觀察AI新創企業,乃至整個AI產業發展的冰山一角。CB Insights先前公佈了一份AI 100榜單,列出100家AI新創企業——而且據說是從超過6,000家企業中選出來的。這份榜單涵蓋了跨18個核心產業的各種解決方案,這個數字其實已蠻驚人。這份榜單總結了這些年來AI新創公司獲得的融資金額、最具代表性的產業類別,以及有不少企業處在A輪融資階段。其中12家是獨角獸,而在地理位置分佈中,64%位於美國,8家位於英國,6家在中國和以色列等。

    針對這個市場有一些更細緻的資料可以列舉。以前不久微軟豪擲197億美元收購Nuance為代表,目前美國最大的5家科技公司中,有4家大量收購了AI新創企業。其中蘋果(Apple)最多,收購次數達到了29次——這也是CB Insights前不久才更新的資料。僅今年一季,全球與AI新創企業相關的交易(如收購、兼併等)次數就達到了626次,交易金額大約是177億美元。與去年相比,2020年整年的資料是354億,這其中的增量還是相當可觀的。有投資機構認為,預期今年針對AI相關的企業交易量會是去年的2~3倍,這種持續活躍和加速的趨勢仍相當明確。

    很多機構針對企業所作的統計也顯示,企業對於AI產品的採用計畫正在增加,或者說更多的企業在數位化轉型過程中準備應用AI。Signal AI針對1,000位C級高層的統計顯示,92%認為自家企業需要依靠AI技術來提升決策制定流程。GTC 2021上,Nvidia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針對Nvidia發佈的AI for Enterprise特別提到:「我們將AI擴展到企業的邊緣。我們相信企業產業邊緣將會是AI產生巨大影響的地方,包括醫療健康、倉儲物流、生產製造、零售、農業、交通。AI還沒有觸達這些產業,但現在不同了。」

    所以從投資方和需求方兩個方面來看,AI新創企業相關的投資都在持續擴大。不過這一現象可能與其他熱門領域的發展具有極高的相關性。比如推行SaaS的企業如今受到格外的關注——而這些企業普遍將AI作為企業產品的一部分。所以AI成為某些正在快速成長中的市場的組成部分受到追捧,本身也是AI成長的原因。達成全球AI交易金額的新記錄,可能會在今年持續發生;今年截至目前交易輪次也仍然表現出了熱度。

    這其中有一點轉變,是近一年才發生。亦即去年很多企業對於AI的接受度仍然不高——AI之前的存在更像是一種行銷手法:即告訴客戶和投資人,產品中有AI技術才能獲得青睞;而現階段逐漸在轉變至用AI來更實際地解決現實問題的階段發展,或者不需要再去反覆解釋究竟為什麼要接受AI。AI也變得越來越平常,這也是大部分技術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雖然從投資風向來看,這個市場遠未及成熟,Nvidia在此時持續做針對AI新創企業的新創加速計畫投入,還是相當好的時機。

    兩個新創加速計畫示例

    與此同時,Nvidia新創加速計畫在客觀上也是降低產業進入門檻的一種方式,所以該計畫本身又在推動AI產業發展。從這個層面來看,這一市場行為與Nvidia本身在技術上進行生態建構還是一脈相承。

    對於加入計畫的AI新創企業而言,該計畫提供的支援主要包括幾點:Nvidia的部分產品折扣、AI技術支援(包括Nvidia深度學習學院DLI線上自主培訓課程免費兌換200次)、Nvidia管道的市場推廣(如在GTC大會上給予展示、演講等的機會)、融資服務、業務推薦等,也就是從技術和市場兩方面提供一些基礎支援。除了免費加入的新創企業,計畫中另設有高階會員(設定要求包括至少完成A輪融資或已產生業務收入等)有更多的支援,比如開發者關係支持、更多市場推廣等。

    這些服務和支援,基本也顯示了當代新創企業扶持計畫的常規,大方向上也符合AI新創風向的趨勢。這裡列舉兩個加入Nvidia新創加速計畫的新創企業的例子,大致可從中體會此類新創扶持計畫的價值。

    中國有家名為心咚科技的企業,主要業務方向是將AI技術融入到時尚、服飾產業。這家公司產品的核心,包括了物理引擎和數位面料中心:設計師藉由心咚科技的產品,可以將現實中的實物面料和服飾,虛擬地呈現出來。這其實很類似於「原型產品」、「設計驗證」,虛擬產品因此能做到「零廢棄物製造」。市面上大多數現有的3D服裝設計軟體都只是視覺模擬,而沒有工業級高精準度物理模擬所需的運算結果。

    所以心咚科技採用Nvidia的GPU及互連等方案,實現了高效能運算(HPC)應用,完成對複雜光線追蹤、視覺化運算工作負載的處理,以虛擬的方式完成從選擇面料、成衣設計、審稿、打版到生產過程。心咚科技本身是Nvidia新創加速計畫會員,這個例子也顯示AI相關技術新創企業借助Nvidia的資源、支援和平台,能夠加速應用實踐和延展。

    再舉個例子,美國有家新創企業Zippin,他們的產品針對零售店購物可實現自動結帳,這個過程主要是對消費者購買的零食、飲料等進行影像辨識。顧客在支援Zippin系統的店內買東西之後就可以離開,app會保留收據,追蹤消費記錄後收費(app或信用卡支付)。這個專案的市場契機,主要來自國外很多體育館、娛樂場所重開,Zippin自動結帳無人商店不需要排隊就能買東西。

    Zippin如今的業務擴展似乎還頗順利,其商店數量在穩步增加,包括一些大型體育場館和零售連鎖店;而且擴展到了美國以外,包括巴西、俄羅斯、日本。這套「自動結帳」系統相關AI的核心部分,應該是商品的影像辨識,並且結合更多感測器實現位置、重量辨識等。不僅是顧客買了什麼,也在於商店本身的庫存管理自動化,Zippin用的是Nvidia Jetson在終端進行模型推理。

    Zippin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Motilal Agrawal在談加入新創加速計畫時提到,「Nvidia新創加速計畫團隊與我們見面、借給Zippin第一個NVIDIA GPU並針對我們的應用提供關於Nvidia SDK的指導。」
    這兩個例子都是在Nvidia新創加速計畫扶持下,業務得以擴大影響力或開展落地的典型。Nvidia在其官網列舉的實例還有不少,本身也算是對這些企業的市場宣傳途徑之一,可能不同參與者受惠於新創加速計畫的體驗是不同的:Nvidia自己列舉的案例中,有家AI醫療影像手術導航機器人相關新創企業,相當推崇Nvidia深度學習學院DLI 的培訓課程,包括部分課程後Nvidia頒發的一些認證證書。如前面所述,Nvidia深度學習學院DLI線上自主培訓課程也是Nvidia新創加速計畫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類課程對於AI新創企業的養成具備相當的價值。

    無論是免費的自主培訓課程,還是Nvidia GPU產品折扣、AI技術支援、市場推廣、融資服務、業務推薦,這些Nvidia新創加速計畫的組成部分。對AI新創企業快速入門和進階AI開發、加速產品上市,以及對於Nvidia本身培養AI生態有其價值。

    正如本文一開頭所述,這種潛在開發生態與習慣的培養,是大部分生態締造者佈局生態時的必要行為。AI新創企業市場如此火熱,是Nvidia開展新創加速計畫的契機。與此同時,這類計畫本身又在促進AI整個產業往前發展,也是推動AI產業現階段百花齊放、迸發AI創意的起點。

    資料來源:https://www.eettaiwan.com/20210712nt61-ai-development-from-the-dynamics-of-new-venture/?fbclid=IwAR1AVhpCZaFFqeTnmgvW7ZoTBBv48gtKEMsxZa4u4i_BDryyVfKnQcYLQ40

  • 虛擬變項解釋 在 賓狗單字Bingo Bilingua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9-02 21:30:00

    【逐字稿】
    大家好,我是金曲譯者 Bingo
    歡迎回來我的頻道
    今天輕鬆聊單字要翻譯的是
    金鐘遺珠 到頭來 智慧喇叭

    第一個單字是遺珠 snub
    最近公佈了金鐘獎入圍名單
    幾家歡喜幾家愁啊
    各位支持的台劇有沒有入圍啊?

    《我們與惡的距離》今年瘋狂入圍金鐘獎
    表現非常好 讓我們非常開心~
    因爲我跟 Leo 都是《我們與惡的距離》的粉絲
    這部劇真的太太太精彩而成功了
    它站在隨機殺人犯的家人的角度
    去檢視台灣社會的問題
    其中一位主角是李大芝
    她是劇中隨機殺人犯的妹妹
    她自己明明什麽都沒做
    卻被社會唾棄排擠
    這就是台灣社會的現況
    同情心(sympathy)汎濫,但非常缺乏同理心(empathy)

    演員陳妤把殺人犯妹妹角色的心路歷程詮釋得絲絲入扣
    我非常喜歡
    但是這次金鐘獎卻沒有入圍
    完全是我心中最大遺珠!

    我們就來教一下遺珠這個單字
    遺珠可以翻譯成 snub snub
    Snub 當動詞時
    是故意忽視別人 為的是要羞辱別人 讓別人難堪
    例如:
    Lucy tried to be friendly, but that queen bee deliberately snubbed her.
    (露西試著好好跟對方説話,可是那女生一副不可一世的樣子,故意裝作沒看到露西)

    我們回到遺珠的概念
    遺珠就是受到獎項評審的忽視嘛
    所以 snub 名詞 就是遺珠了

    如果想要强調某人或某部劇是大遺珠
    可以加上下列這些字來形容
    Biggest, greatest, 或是 worst

    比如說我覺得陳妤是大遺珠
    就可以說 Chen Yu is definitely the worst snub of the 54th Golden Bell Awards!
    陳妤絕對是第 54 届金鐘獎最大的遺珠!

    接下來我想聊聊《我們與惡的距離》這部非常特別的戲劇
    聊到最後,我會分享「到頭來,每個人都差不多」的英文怎麽說哦


    針對《我們與惡的距離》
    我個人觀劇的心得是
    台灣社會要變得更包容友善
    需要成長的是同理心
    這點跟性別平權面對的挑戰是一樣的

    目前台灣社會還是喜歡「劃線區隔、鏟除異己」
    舉例來說 《我們與惡的距離》中
    有個很可怕的現象:社會出現殺人犯時
    最激動、最想暴力報復的人,常常跟受害者一點關聯都沒有
    就是所謂正義魔人吧

    他們看見殺人犯,就急著劃線說:
    殺人犯是人渣,我跟他不一樣
    然後爲了加强這樣的界線
    就言語或是肢體攻擊殺人犯或是殺人犯的家屬

    我剛剛說的這個「界線」啊
    就是所謂我們跟邪惡之間的距離

    而我認爲這部劇給的答案是
    每個人與惡的距離 很近
    誰都可能成爲殺人犯

    講到這邊好像有點嚴肅
    我們用輕鬆的方式來解釋這個道理
    很多人都看過名偵探柯南
    這個卡通每一集會破解一個殺人案件
    常常破解老半天
    到了最後
    殺人犯不過是個與你我差不多的平凡人
    因爲一時的情緒 或是被逼到生活的角落
    就不小心犯了錯

    所有人 如果被特定的事件跟環境觸發
    都有可能犯下大錯

    「到頭來,每個人都差不多」

    既然每個人都差不多
    我們面對殺人犯或違法事件時候
    解決問題的方法不該是把犯人妖魔化
    而是接受 「到頭來 每個人都是一樣的」

    然後思考這個犯人是面對了什麽困境
    或是社會結構出了什麽問題
    並設法改變社會環境

    這樣才能真正減少駭人聽聞的案件

    相反的
    如果不解決核心的問題跟改善環境
    隨時都會有下一個殺人犯出現
    怎麽處決都處決不完

    那我們現在拉回英文學習
    緩和一下心情

    如果要用英文表達
    「到頭來,每個人都是差不多的」
    要怎麼說呢?
    我會這樣翻譯:
    At the end of the day, we’re all the same.
    At the end of the day, we’re all the same.

    We’re all the same 很簡單,就是我們都是一樣的
    At the end of the day 這個片語就比較有趣了
    它的意思是「最後;到頭來;追根究底」
    很好用的片語 可以學起來~

    再來是 smart speaker smart speaker 智慧喇叭

    這是現在全世界熱烈討論的商品、熱門話題啊!
    所謂智慧喇叭 講白一點
    就是一顆音響喇叭 裡面內建虛擬語音助理(Virtual voice assistant)

    現在比較知名的智慧喇叭有蘋果公司出的 HomePod、阿里巴巴的天貓精靈、還有 Google 的 Google Home

    就我所知 智慧喇叭可以播放音樂
    報時間跟天氣
    説笑話
    解答簡單的問題
    控制家中特定的電器
    也就是可以對家中的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發號施令的裝置

    這些虛擬語音助理都會有個名字
    好像真實存在的助理一樣
    蘋果的叫做 Siri
    亞馬遜的叫做 Alexa
    微軟的則是 Cortana

    其中 Cortana 的名字由來很有趣
    是微軟旗下的遊戲 最後一戰 Halo裏面的人工智慧助理
    從遊戲的虛擬世界變成真實
    蠻讓人感動的

    話說大家會問 smart speaker 什麽樣的問題啊?
    直覺告訴我 應該很多人會惡整虛擬語音助理吧~
    另外,大家希望 smart speaker 將來增加什麽功能呢?
    趕快留言跟我分享吧~
    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開小鈴鐺喔
    下週見~~掰掰

  • 虛擬變項解釋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7-03 14:34:12

    [旅行的旅行] 行動傳播技術空間中的旅行:#當我們用GoogleMap找路時 / 李長潔 🚎
    .
    時常有人問我,你每次去日本的那些超級冷門的風景、傳說地點、氛圍氣喫茶老店,到底怎麼找到的,聽都沒聽過這些地方。剛開始,我會查詢中文與外文的旅行資訊,像是旅遊手冊、觀光網站,都是基本工作,可以給旅客一點基本的地理想像,如方位、氣候、規模、人文特色等。接著,我會做一件事—大量地運用google map細查地方資料。
    .
    地圖,是一種人對空間權力的掌握,當旅人們從地圖繪製者的手中,搶回擁有地圖的權力,這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旅行生活?然而,我們真正因為google map而搶回了對空間的掌握嗎?我們先從紙本地圖的使用開始。
    .
    ▓ #紙本地圖的時代
    .
    不只是到了旅遊的當下才使用google地圖來找路,而是平常沒事時,就打開地圖滑呀滑,細察預計拜訪的地點,了解地理資訊。不過,在2005年以前,旅行時掌握地理環境的技術大都依賴紙本地圖,旅客與觀光客在出發前,會購買旅遊手冊、旅行文學,透過特定旅行專家與旅遊資訊編輯的視野,來觀看地方(林子廉,2009)。在那時之前,各種「旅遊天書」隨著出國人數的增加,而銷售量大增。
    .
    出國旅行度假,不單僅是選好地方、買張機票、然後去就可以說「#這是我的旅行」,旅行的體驗是由生活中的不同媒介內容(電視、廣告、電影、書籍、旅遊手冊,現在還有社群網站)與你的真實旅程所交織而成(Urry, 2002)。當然也包含地圖。
    .
    地圖是一種地理狀態的再現。我們覺得地圖模擬了真實的環境樣貌,但事實上,地圖是一種「#簡化」、「#挑選」、「#裁切」,尤其是紙本地圖,在有限的平面版面上,地圖的終極目標並不是一比一的還原,而是透過地圖繪製與資料整理,表現製圖者對大地的擁有權、解釋權。
    .
    在從前的旅行中,我會在行前買一份巴黎的城市地圖,在台灣時就把旅行手冊上看到的景點標示在地圖中;並在旅程中逐一刪除,有時候還會用紅筆將散步走過的路徑畫上,以展示我對巴黎的熟稔程度。基本上,整張巴黎地圖我都畫滿了。
    .
    ▓ #google地圖的出現
    .
    2005年,Google Map正式上線,一開始只是電腦版,同一年裡很快地推出手機版本,並且加入Google Earth的服務,直至今日,google的地圖是Google公司流量第二大的營運項目。Google Map運用了地理資訊系統(GIS),整合地表空間幾何特性以及地理屬性等兩種資訊之資料庫, GIS 中記錄的資料藉由適當的軟體解譯後可重現地表相關地形與地貌,使用者可以免費且自由地在地圖檔上標記並添加註記。這個地圖很快地成為旅行者的最佳找路工具,可以用微觀與巨觀的視野,審視空間樣態(廖酉鎮、陳均伊,2013)。
    .
    相對於傳統紙本繪製,#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廣泛應用,省卻了實物儲存的難處,也使我們可以在同一空間的地圖上看到不同的主題的重叠和互動,我們更能按照我們的想法,在給定的地圖框架上任意標籤,製作對我們有意義的地圖(Lo, 2012)。
    .
    Google不斷推出越來越豪華的地圖服務,像是「#交通資訊」、「#街景服務」、「#旅行規劃」,最近更加入虛擬實境的概念,將導航升級成「#AR導航」,透過 GPS 獲取用戶的位置,並使用街景資料產生「視覺定位系統」(Visual Positioning System,VPS),快速辨識周遭地標建築定位用戶位置,並在手機相機中以巨大的動畫箭頭結合街景,藉以更清楚地告知方向。這些方便的工具是積累在行動通訊技術、運算技術與人群使用習慣的大量應用與快速進步上,嶄新的地圖技術深刻地改變了旅行、旅人與城市的互動關係。
    .
    ▓ #人與機器結合下的旅行:地理媒介
    .
    人與機器在移動技術空間中,被結合成一種人機複合體,或是Bruno Latour行動網絡理論中的「人—物」,這讓人的體驗更加複雜。你有沒有一種經驗,就是打開Google Map後,隨著指標轉動身體,試圖協調數位與真實的空間方向。或是,跟著導航行走,耳畔響起「向左轉」,就毫不猶豫地走向左方的街道。又或是,最一般的情況下,使用者會打開軟體,了解地理定位下自己與週邊資訊(店家、車站等)的關係。
    .
    進入到隨身行動傳播科技時代,人與物結合下的移動與定位本身就是一種資訊,這些資訊詮釋了流動空間、網絡連結、移動過程的具體樣態。一方面,機器深刻地鑲嵌入人類的生活世界中,反過來說,人們亦透過機器產生全新、方便、延伸的特殊經驗。這種人機合一、日常鑲嵌的 #地理媒介(geomedia)(McQuire、潘霽,2019),在旅行實踐中更顯鮮明。
    .
    Web2.0時代,藉由地理媒介所構連起來的網絡式公共空間,展示了人類時空感知的嶄新轉變。透過行動傳播與數位化的技術,遊歷的地點本身不只是被媒介再現,而是,這些地點本身就是媒介,在程式運算的框架下,人與人、人與城市有了全新的關係:Google Map的使用與資料的積累,很大的程度上,人們利用社會實踐、消費行為與協商互動來定義旅行的地方。
    .
    例如這次我們旅行到關東地區,特地前往宇都宮吃餃子。在行前我們藉由Google Map的即時資訊決定乘車的方式,查詢車站附近所有的餃子店以及他的評價、照片、菜單,用街景服務來定位自己如何到達要去的「餃天堂」。然後在這家算是有特色的餃子店鋪,我們竟然在餃子裡吃到了一根鋼刷鐵絲,店家也沒有很認真地看待。就默默地打開Google Map說明了當下的狀況,並給予較低的星級。
    .
    ▓ #自願式的地理資訊(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
    上述的情境是一種建構主義的場境,使用者們可能自知的情況下,#自願參與地理資訊的建構,這稱做自願式的地理資訊(VGI,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Sieber and Haklay, 2015),Google Map的VGI使得人們更有機會參與城市意義的詮釋,在公共參與的意義上,Google Map也是一種社群媒體,它建築在遊客、居民、店家等大量用戶的傳播意向性上。在McQuire與潘霽(2019)的「地理媒介」評斷便提到中,媒介傳播技術、隨身行動和城市地理元素的深度融合,共同造就了「#成為公共」(becoming public)的體驗,打開城市生活的審美維度,同時推動了「成為公共」的過程。城市中的社會關係和權力關係,不再僅僅依據根植於城市空間結構的生活形態,而是更直接地被轉化為主動的「傳播」過程。
    .
    從知識論的角度來看,Google Map有著三種資訊類型:自然的資訊、技術的資訊與文化的資訊。自然的資訊,如同人們所可以感受到的地形等;技術的資訊則如道路、水系的測量描述;而文化的資訊則指涉各種人類的行為,如駕駛、消費等。透過運算平台,當然也包含IG、FB上的「#社會標註」,像是打卡、分享美照、「#」,使用者、物、與城市風景大量交織成數位形式與真實形式共存的存在,並且在公共性的概念下交往互動。
    .
    可是,我們還是可以想像與批判,一個反烏托邦正在進行。有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正是地理媒介的延伸,甚至不得不參與地理資訊的建立。當你想要運用導航系統時,其使用者本身正參與著車流量預測的演算過程。當我們行動時,我們也正經歷一種數據式的物化,個人與機器結合後,個人在時空中的所有作為都有可能面臨資本主義的收編,例如在Google Map上顯示個人化的位置性商業廣告。
    .
    ▓ #流動的社群與信任革命
    .
    旅行者們對Google Map的使用,構成了一種流動與移動的社群,這個社群強調的並非穩定的社會記憶,他們更欣賞獲得片刻的超凡體驗,與享受如遊戲般的過程,在虛實間讓自己更能夠掌握旅行的地方。從Google Map的旅遊嚮導設計就可以發現,Google Map將每一位參與地理資料建構的人們都當作「專家」,這個構想在另一個旅行APP「#TripAdvisor」裡也非常鮮明。你可以在「TripAdvisor」裡分享更多評價、文章與圖片,分享你在移動時的超凡體驗,以獲得「#頂尖攝影師」、「#飯店達人」等等標章,以提高個人體驗的可信度。
    .
    不過,有批評家認為,我們太容易把Google Map、Google Earth上的作為,理解為一種全景全知的圖像、透明的秩序,甚至是前面討論的參與和賦權的工具(Kingsbury & Jones, 2009)。閃耀著令人暈眩光茫的球體,反映了人類的戴奧尼索斯的妄想,我們狂亂地航行,歡天喜地地喧囂,我們全心全意、不加思索地信任它,卻低估了虛擬世界對真實世界的集體監控。
    .
    ▓ #回歸地方化?
    .
    不過,站在創用的立場,我還是傾向對科技保持信任。信任研究者Bostman(2017)在《#信任革命》中談到,只有「信任」,人類才能在進程上有超越性的變革。當然,對Google Map的信任早在2010年以後就幾乎被廣大的使用者們接受了,雖然偶而還是會看到我父親打開地圖導航後,然後罵導航太笨,繼續走自己的路。但無疑得,Google Map扮演了旅行實踐的重要推動角色,它把商品、交通、約會與各種推薦搓合起來,讓旅行同時是個人的行動,也是集體的社群參與。也因為這些更加錯綜複雜的信任,旅人們才能獲得更多足以創新生活的服務。
    .
    回到McQuire的地理媒介概念中,如果傳統大眾媒體帶給旅行者與地方的是一種想像的、再現的、去地方化的全球化幻覺。那麼這些隨身、隨地的地理媒介,像是Google Map,則在旅行者與地方之間形成更回歸地方化的關係,同時還包含了跨文化溝通的實現,透過這樣的地理媒介技術,更能提高人們對差異性與流動性的接受程度,還可以確保城市網絡中與他者共存的技能。
    _
    _

    #參考文獻:
    .
    1. 林子廉(2009)。旅遊手冊如何影響遺產觀光客對於原住民石柱真實性知覺、旅遊動機及體驗。文化大學觀光系碩士論文。
    2. Urry, J. (2002). The tourist gaze. Sage.
    3. 廖酉鎮, & 陳均伊. (2013). 讓地圖活過來一 Google Earth 運用於地球科學教學設計之應用. 科學教育月刊.
    4. LO, K. H. (2012). 論班雅明式史觀和空間觀: 並以領匯霸權地圖為例. Cultural Studies@ Lingnan 文化研究@ 嶺南, 32(1), 1.
    5. Sieber, R. E., & Haklay, M. (2015). The epistemology (s) of 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 critique. Geo: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 2(2), 122-136.
    6. McQuire, S., 潘霽(2019)。From Media City to Geomedia: Cross-disciplinary Insights into Information Society from a Pioneering Australian Scholar。資訊社會學研究,36。
    7. Botsman, R. (2017). Who Can You Trust?: How Technology Brought Us Together–and Why It Could Drive Us Apart. Penguin UK.
    8. Kingsbury, P., & Jones III, J. P. (2009). Walter Benjamin’s dionysian adventures on Google Earth. Geoforum, 40(4), 502-513.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