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虛擬博物館台灣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虛擬博物館台灣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虛擬博物館台灣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虛擬博物館台灣產品中有17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線上故宮很好玩 #ARVR3D通通有 #不用曬太陽就可以逛 大家知道「線上故宮」嗎?前一陣子我去逛了幾次,非常好玩,有AR/VR、3D、Podcast、Google Arts & Culture等各種介面,來跟大家介紹幾個有趣的。 首先是 #720度VR虛擬實境 ,帶你從故宮正門一路往裡走,平...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70的網紅5歲都要懂的國際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爸媽做什麼 #地接社 #旅行社 #大盤商 #線上出國 雖然這兩年不能出國玩, 但是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上網訂機票、或是找旅行社包套行程的經驗吧?但是我們常聽到的雄x旅行社...等等的, 他們也是有在找“上游的廠商訂貨“喔!(沒想到旅行社也有“上游”吧~) 這一集Lara邀請到高中兼同學...

虛擬博物館台灣 在 一顆算頭 讀書帳? ? ? ? ?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22:12:17

大學宣傳文! - 選華梵,選一個未來!🏆 擔心未來就業,害怕畢業即失業❓ 擔心選錯方向,不喜歡要換系很難❓ 擔心發展不好人脈,未來沒有良師益友互相扶持❓ 學費很貴給家裡造成負擔❓ 這些問題,在華梵都不存在! ✔提供四年全額獎學金💰 ✔最高30萬💰海外學習獎學金,超過4成學生出國學習 ✔老師一對一...

虛擬博物館台灣 在 彭紹宇 Wenny Peng / Peng Shao Yu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19 00:41:06

謝謝野人文化 @yeren_publishing_house 寄給我這本《#諾蘭變奏曲》,花了一週時間閱讀,同時搭配著諾蘭的電影相互對照,在影評人Tom Shone的訪談梳理中,他談及導演的成長經歷、創作啟蒙、豐富的文本參考,包含文學、繪畫與電影,以及種種與觀眾、與團隊、與自己的相互溝通。 當我們...

虛擬博物館台灣 在 政經八百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5-17 13:34:18

#八百回合經濟談〔#貧窮限制了你我的想像 #世界的某處NFT正夯〕   國際知名的藝術品拍賣所佳士得 Christie's,近期破天荒以 69,346,250 美元的天價,售出數位藝術家 Beeple 的作品〈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  這幅由 50...

  • 虛擬博物館台灣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30 19:45:37
    有 340 人按讚

    #線上故宮很好玩
    #ARVR3D通通有
    #不用曬太陽就可以逛

    大家知道「線上故宮」嗎?前一陣子我去逛了幾次,非常好玩,有AR/VR、3D、Podcast、Google Arts & Culture等各種介面,來跟大家介紹幾個有趣的。

    首先是 #720度VR虛擬實境 ,帶你從故宮正門一路往裡走,平常曬太陽走到腳酸的超大場地和樓梯。在線上故宮,點點箭頭,就身歷其境!

    也不用擔心不知道從哪裡逛,線上故宮同樣也有設定各種主題精選路線,就像有導覽員帶著你逛各個展間。我最喜歡「皇帝的玩具箱」,可以一覽皇帝過去把玩的珍品、金銀文物!

    故宮最有名的 #翠玉白菜 、 #肉形石 、 #龍藏經 等經典收藏。在線上故宮,設計成3D展示,可以左翻右翻、各種角度觀賞,甚至比去現場看的還清楚😍

    線上限定和Google Arts & Culture合作的展覽,精挑細選19個主題,也很值得看,未來也期待會有更多的展出。

    其他還有開播到第三季Podcast,每一集講述不同文物故事,例如「張大千其實有些叛逆」、「朕知道了!揭露奏摺秘辛」、「古代的移動便利商店」,光是主題就讓人很想一探究竟。

    還有 #線上展覽,除了故宮自己策展,也邀請民眾親自參與線上策展,用不同的角度詮釋文物。像是「超想睡特展」,介紹過去各種形態的床以及與床有關的圖畫,我才了解原來床在古代不僅是臥具,更是坐具被當作椅子使用。

    Youtube頻道,不僅有文物與展覽精彩的介紹影片,還有一個相當新穎的主題叫作 #古畫動漫 ,讓書畫上的人物動了起來,就像在看動漫一樣。

    #線上故宮
    #還可以更好

    今天正好教文委員會安排國立故宮博物院 National Palace Museum吳密察院長業務報告,我趁機和吳院長討論線上故宮怎樣可以更好。

    院長說,故宮自2000年以來便開始投入 #數位 工作,只是過去都統一放在官網裡。隨著數位內容發展越來越多,又因為疫情,便另外成立 #線上故宮 集結所有的數位資源,讓民眾更容易使用。

    #實體故宮國外遊客佔快8成
    #線上只佔2成

    統計顯示,2019年實體故宮遊客共350萬人次,國外遊客276萬人次,佔整體的78.86%。

    但線上故宮2020開辦第一年的500多萬瀏覽人次,國外瀏覽量卻僅佔兩成。

    還有,實體八成的國外遊客以中國、日本、南韓等國為大宗;線上兩成的國外旅客改變成以美國、日本、香港、新加玻等國為主。

    明顯的是 #中國 消失了,院長回應我中國民眾可能是受到網路 #防火牆 的限制而無法瀏覽。

    但我也發現,除了中國, #南韓 也不見了。

    目前故宮官網的語言設定分別有中文、英文、日文;而線上故宮只有中文與英文。或許是因為語言限制,影響國外遊客瀏覽的便利性,我建議院長可以研究看看增設線上故宮的語言。

    故宮作為我國最重要的博物館,實體遊客減少,正是 #化危機為轉機 的機會。

    實體故宮外國遊客很喜歡,就要想辦法在線上故宮呈現,拉高線上故宮的國外遊客到訪數及比例。尤其是後疫情時代,台灣民眾有實體到訪的機會。外國遊客實體機會減少,必須要把遊客導入線上;更要努力觸及更多國家。

    #線上故宮只計算總瀏覽人次
    #改變計算項目才能對症下藥
    #改善線上瀏覽品質

    目前只有計算 #總瀏覽人次 作為成效指標,無法得知遊客平均在網頁的停留時間、不重複瀏覽量、跳出率、瀏覽頁數等資訊。

    舉例來說,瀏覽者在網頁停留的時間越高,也就代表內容品質會讓瀏覽者想看完。跳出率越低,也就代表瀏覽者有再次點擊網站內的其他內容。

    所以我也建議院長,要增加線上故宮的成效指標,加以分析研究,才能精進使者的線上體驗。

    #線上帶動線下
    #更好線上故宮可以吸引更多實體遊客

    我認為線上故宮除了因應疫情,還要隨著數位科技發展做整體設計。更好的線上體驗,會促進瀏覽者「想要去現場看一看」的動能;就像我們看到超美的景點照片,也會想著有機會要去看看實體。

    線上故宮絕對是一個值得再更多投入的方向,期許故宮進一步行銷到國際各國,帶動臺灣觀光。

    #來逛線上故宮
    https://theme.npm.edu.tw/npmonline/

    邀請大家有空逛一逛、看一看。留言分享發現了什麼有趣好玩的內容,或是告訴我還有什麼可以精進的方向。

    也請大家一起分享給你的朋友、家人,讓更多人都能參觀這麼棒的線上故宮!

  • 虛擬博物館台灣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2 18:45:04
    有 2,338 人按讚

    |自我介紹|

    在臉書專頁觸及率變低,但是巴黎不打烊追蹤人數卻上升的情況下,本人深感不安,今天要特別向新朋友們自我介紹一下,以免有人不小心誤入歧途,上網不高興。

    本人為職業婦女身兼地方媽媽一枚,現實中的本業是個設計師,本公司專營法國博物館、美術館或歐洲品牌刁鑽難搞的多媒體案件。虛擬世界中,本人在多處經營巴黎不打烊(blogspot、podcast、方格子⋯),臉書專頁是我的日記,工作壓力大時會連續發文轟炸讀者。

    老朋友都知道巴黎地方媽媽,也就是本人在下,曾經被台灣媒體封上「毒菇」稱號。因為一個生平見面不到五次的人而獲此殊榮,算是人生中一大奇遇。也因為這個八卦事件,讓我決定從此以後有話自己說,不用別人為我發言(遇到一次才知道台灣媒體報導真的都沒經過求證)。

    此外,巴黎不打烊的臉書沒有業配,只有團購。尤其是疫情過後更感人生無常,活著就是要及時行樂,所以不定期會有各種團購,通常是下單才開始製作準備的歐洲原廠直送,多是一些台灣沒有的品牌。

    不過本人極力支持台灣文化出版產業,全球唯一可以自由出版中文的稀有保育類,怎麼能不支持?所以推廣書籍、抽書贈書常常會有。我自己年輕時也曾經寫過不務正業的《婊子日記》和淺嚐即止的《柏林玩設計》,還有在法國出版過一本小眾至極的專業書籍,深知寫書是件善事而不是為了謀利,所以更是支持這些辛苦筆耕的作者們。

    其他還有什麼可以自我介紹?🤔嗯,本人心直口快老娘作風,對長輩充滿敬意,對年輕人很有同理心。更重要的,是巴黎叢林生存不易,所以網路上的各種攻擊毀謗這些我沒有玻璃心,地方媽媽的強項就是現實與虛擬分得很清楚。但是網路上下面三種人我還是很討厭:1,牆頭草、見風倒。2,落井下石。3,見縫插針。這種人在現實生活中不會是我的朋友,網路世界上也不配當我的讀者。所以除了小粉紅外,這種網友請趕緊轉台,不然我封鎖刪除真的只要「一秒」。

    寫到這裡,我自己讀完這篇自我介紹都覺得好可怕,怪不得是傳說中的毒菇~不過老朋友們都知道,每次人數上升的時候,就會出現一篇「趕人」文,想把一些不小心跑錯棚的網友們趕走。因為美麗的植栽,都是需要精心修剪的~~

    下圖:辦公室桌子局部。還記得年初我組了一台Pursa的3D列印機?有網友留言問我好不好用。到目前為止都還不錯,下圖很多東西都是我們自己印出來的,最後成果目前還是不能說的秘密,下個月再跟大家分享。

  • 虛擬博物館台灣 在 GQ Taiwa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22 10:45:05
    有 5 人按讚

    就是今天晚上九點!
    對NFT有興趣的你,別錯過VOGUE精彩的IG對談直播!

    <跨界對談陣容>
    【前瞻科技傳教士|葛如鈞(寶博士)】
    2012年取得臺大資訊工程學博士學位,後赴日本慶応大學媒體設計研究所(KMD)任博士後研究員,再至美國奇點大學(SingularityU)就讀 GSP Program。2017 年開始積極投入區塊鏈產業推動及相關計畫,於多個 NFT 平台如 akaSwap, MakersPlace, OpenSea, Rarible 與 Foundation 皆獲創作者及藏家認證,現主持一科技 Podcast 節目《寶博朋友說》,持續積極投入虛擬宇宙產業發展,共創 vTaiwan。

    【《VOGUE》亞太區編輯總監|孫怡Leslie】
    豐富的工作生涯從位於美國洛杉磯的時尚精品專賣店Mameg開啟,在此她負責服飾採購 、活動規劃與創意指導。之後她取得平面設計的碩士學位,在Green Dragon Office任職。該公司是 一所刊物設計的企業,為諸多美術館、博物館以及藝術家設計展覽型錄、專刊等出版品,合作對 象包括洛杉磯當代藝術美術館(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Los Angeles)、漢默美術館 (Hammer Museum)以及紐約的惠特尼美術館 (Whitney Museum)。 2012年時她回到台北,創立自己的零售選品店Sunset以及創意工作室。熱愛收藏藝術品的她,因獨特的風格與品味,讓她在台灣現代藝術與文化領域成為重要、具相當影響力的一股力量。

    【知名平面設計師|聶永真Aaron Nieh】
    瑞士國際平面設計聯盟(AGI)首位台灣會員。德國紅點、IF傳達設計獎、金曲獎最佳專輯設計得主;金點新秀、金點設計、德國紅點、日本Good Design Award等國際獎項評審。作品繁不及載,跨及唱片、文化、劇場與品牌等領域如金馬5O、7-ELEVEN CITYCAFE、不只是圖書館、中信卡、郭元益150及155週年紀念禮盒、蘇富比〈戰後亞洲藝術〉專冊、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UNIQLO Tomorrow Taipei 及台灣設計研究院品牌識別等。

    【秘銀、Cream Financet創辦人 | 黃立成Jeffrey Huang】
    麻吉大哥Jeffrey Huang(黃立成),在音樂、娛樂、科技新創界都居領導地位。為新科技狂熱者的他,致力於瞭解並實際應用最新科技。他更始終站在科技業浪頭,一手打造的17直播,於上市初期即成為亞洲即時互動媒體龍頭,並持續投入和栽培臺灣電競團隊 Machi Esports。2018年,進入區塊鏈圈後創辦了回饋內容生產者的去中心化社交網路「秘銀Mithril」,於2020年再度創立為了個人、機構及協議提供金融服務的去中心化借貸協議「C.R.E.A.M. Finance」。

    想看直播但還不了解什麼是NFT嗎?
    懶人包都幫你準備好了!
    ■ 什麼是 NFT?它如何跟藝術結合?>>> https://pse.is/3jvxc8
    ■ 你知道以此大賺19億的藝術家Beeple嗎?>>> https://pse.is/3p28uc

    #NFT #今晚九點 #VOGUEIG直播 #寶博士 #孫怡Leslie #聶永真 #麻吉大哥黃立成

  • 虛擬博物館台灣 在 5歲都要懂的國際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4-01 22:12:34

    #爸媽做什麼 #地接社 #旅行社 #大盤商 #線上出國

    雖然這兩年不能出國玩, 但是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上網訂機票、或是找旅行社包套行程的經驗吧?但是我們常聽到的雄x旅行社...等等的, 他們也是有在找“上游的廠商訂貨“喔!(沒想到旅行社也有“上游”吧~)

    這一集Lara邀請到高中兼同學Amy 來為大家揭密, 旅行社原來上游還有“大盤商” - aka. 『 地 接 社 』!它的功能是什麼呢?又為什麼需要呢?
    .
    剛好因為這一次的訪問, 讓Lara不但認識到了#地接社 這樣的旅行業者型態, 更幸運的是, 知道了母公司 IT背景雄厚的 Kuoni Tumlare Taiwan 也推出了『 線上遊世界博物館 』這樣的虛擬旅行~在疫情時代, 真的不失為一個好選擇~於是...馬上又幫我們的孩子爭取福利!!有參加第二期的 #人類文明進步史 夏令營的孩子將透過 KT地接社

    『 專為LARA夏令營孩子量身定做的“ 導遊直播佛羅倫斯市中心”行程 』
    .
    光想到那個畫面就很興奮不已😄😄Lara還沒去過佛羅倫斯啊~~~~

    **********************************
    🎯🎯🎯
    從多語繪本到國際視野, Lara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 希望他們能與世界的連結越來越多。課堂上的時間有限, 每週一次把複雜的國際時事簡化成5歲小孩都能聽得懂的文字!
    **
    🌎在台灣跟世界接軌的兒童國際觀課程
    👇👇
    https://www.facebook.com/LaraGlobalpedia
    .
    📺Lara幫你做功課 #5歲都要懂的國際觀
    👇👇
    http://yeslara.com/yt
    .
    🎙podcast『 5歲都要懂的國際觀 』
    想從哪一個平台聽podcast? 自己選:
    👇👇
    https://yeslara.com/podcast_平台

  • 虛擬博物館台灣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11-03 18:10:12

    最近韓國瑜市長開始請假認真跑選舉,一整個氣勢如虹,而且幾乎每天都有拋出震撼性的想法或政見。

    他就在台南觀光政策發布記者會上面提出說『故宮的展品有九分之八在山洞裡面太可惜,要把故宮70萬件藏品一次展,才能轟動全世界。』金句一出,讓所有人聽到都大吃一驚。

    故宮雖然第一時間出來澄清,指出館藏展品要展出的話,溫度濕度以及光線都有一定的規範,並不僅僅是擺出來那麼簡單,而且有很多的文物都是展一次傷一次。所以韓市長這個政見一提出來就被大肆批評。但的國政顧問張善政,馬上出來幫他善後,跳出來澄清說他們要做的是『數位故宮』。

    雖然展品數位化雖然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是故宮其實早在2002年就開始「典藏數位化」的計畫了,而且做到今天整體典藏數位化完成率也才26.49%,因為數位化可不是把展品拿來掃描拍一拍上傳就好了,故宮前院長林正儀就表示,故宮有很多文物歷史久遠,數位化之前必須要先進行修復,文物修復要人、要錢、要花時間,尤其實館藏超過半數都是古籍圖書,這些都要經過專業人員重新整理、修復。所以雖然說那種一整張水墨畫那類的「書畫類」數位典藏完成率超過95%。翠玉白菜那種「器物類」完成率有85%。但「圖書文獻類」,只有18%。

    而目前故宮官網上面就已經有典藏數位化的資料庫,可以讓部分古文物重見天日,民眾也可以自由使用,但是說到要展出的話,還要有策展人重新思考要怎樣運用各種數位科技,跟合適的文物結合,提升展覽品質,還有觀眾的藝術體驗。

    在80、90年代以後就有「新博物館學」的概念被提出來,因為藏品數位化,博物館的角色就從很專業權威的「物件導向」,變成是觀眾為導向,民眾可以自由選擇他想要瞭解的跟參與的。所以現在國際上其實不追求很多展品,而是希望觀眾可以有更好的參觀體驗。

    像現在很多國外的美術館或博物館,只要掃QRcode或是直接掃東西,手機上就會出現說明。紐約的MoMA還曾經透過app,讓民眾在美術館裡面像抓寶一樣看一些隱藏版的作品。或是讓透過AR讓畫作再多一層動畫的創作呈現。2017年的時候美國克里夫蘭藝術博物館還融合了body mapping的技術,讓你可以去擺出跟雕像一樣的姿勢,並幫你打分數。

    這就是數位科技帶來的好處之一。

    這一兩年故宮也有到台灣各地去做數位巡迴展。只要你戴上虛擬眼鏡之後,就能真的進到山水畫或走在清明上河圖裡,近距離的看那時候的野台戲或是街景人物。那今年剛好是達文西逝世 500週年,羅浮宮製作了一款虛擬實境 《蒙娜麗莎:越界視野》,就算在家,你也可以利用虛擬實境的技術進入羅浮宮,可以看一看畫的細節、介紹、並了解達文西畫這幅畫用到的技法等等。

    博物館不應該只是一個放滿藝術品的地方,現在全世界都有各種創新的策展方式,融合數位科技,讓每一個人都能輕鬆的了解藝術、並且得到更多的觀點跟靈感。

    你對於博物館數位化有什麼看法呢?快在底下留言告訴我們。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 虛擬博物館台灣 在 YOYOTV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6-12 10:00:02

    看更多旅遊探險趣!【嘻遊記】►►https://bit.ly/2Lpvyz3

     艷陽高照的夏天到了,到哪裡消暑又可以學習豐富的知識呢?快跟著本週的《YOYO博物館探險趣》,投入蔚藍海水的懷抱, 一起睜大眼睛感受海底世界的奇幻與美麗!
    西瓜哥哥和草莓姊姊來到《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的海底隧道,為了拍下美麗照片,不但偷使用閃光燈,還拍打玻璃想吸引魚群,導覽老師趕緊告訴他們,這些錯誤示範會對魚造成很大傷害。
    西瓜哥哥和草莓姊姊首先來到「台灣水域區」,在觸摸池摸到潮間帶的小生物,看來柔軟的海星摸起來卻是硬的。還在大洋池欣賞到難得一見的鯨鯊和各種魚群。
    西瓜哥哥繼續前往「珊瑚王國館」,認識珊瑚礁的魚群生態,並參觀館內最漂亮的海底隧道區。模擬的沉船形成大型人工魚礁,其中也富含了特殊的魚類和美麗的海底生態。
    草莓姊姊接著來到「世界水域區」這裡用虛擬實境的方式帶大家回到遠古的海洋。除了巨大的海藻森林外,極地區還可看到可愛的企鵝和海鸚鵡。兩人在海生館盡情享受大海之美。

    ★★寶貝學習推薦★★
    YOYO熱門唱跳專區
    ►►http://bit.ly/yoyohotmusic
    YOYO最新唱跳MV
    ►►http://bit.ly/yoyonewmusic
    YOYO點點名
    ►►https://bit.ly/2uU9XVw
    畫畫魔法
    ►►https://bit.ly/2URQDYC
    超級總動員
    ►►https://bit.ly/2w5r73B

    【訂閱YOYOTV】►►https://goo.gl/PCO1FZ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