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虛心聆聽例子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虛心聆聽例子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虛心聆聽例子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虛心聆聽例子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9萬的網紅洪仲清臨床心理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母職角色從來不容易 唯一能教你的人只有你的孩子。而你向他們虛心學習的方式就是透過「愛」,透過回應他們毫無保留、無條件的愛。別忘了他們可是打從受胎那一刻起就瘋狂愛上你,也該是你回報他們同等愛意的時候了。 這裡的愛(LOVE)有些特別方法,你得傾聽(Listen)他們、觀察(Observe)他們、珍...

  • 虛心聆聽例子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8-10 20:00:03
    有 1,603 人按讚

    母職角色從來不容易

    唯一能教你的人只有你的孩子。而你向他們虛心學習的方式就是透過「愛」,透過回應他們毫無保留、無條件的愛。別忘了他們可是打從受胎那一刻起就瘋狂愛上你,也該是你回報他們同等愛意的時候了。

    這裡的愛(LOVE)有些特別方法,你得傾聽(Listen)他們、觀察(Observe)他們、珍視(Value)他們,以及賦權(Empower)他們,才能湊成真正的愛,而不是控制的愛。

    取自《人初千日育兒全書》

    ……………………………………………………………..

    各位朋友,晚安:

    我很欣賞鄭老師的地方,就是她不吝於分享個人辛苦的經驗。即使是「專家」,從理論的清晰原則,走向複雜多變的實務,依然可能手忙腳亂。所有我們之前學習的訊息,要全部打掉重練都有可能。

    鄭老師強調的重點,是專注在自己跟寶寶身上,讓寶寶成為我們的老師。觀察、傾聽,是關係中的基本動作,可是腦中念頭紛雜的我們,常常靜不下來,沒辦法好好跟對方在一起,甚至沒辦法好好跟自己在一起。

    像直播時,鄭老師提到的好好的吃、好好的睡、好好運動、好好按摩,我們自己就不見得做得到,更何況要對對方進行—不管對方是寶寶還是伴侶。在最基本的地方都照顧不好自己與對方,這時談愛就像天方夜譚!

    「情緒和行為雖然彼此相關,卻應該分開來檢視,因為情緒沒有對錯,但行為卻會因為所處情境而有『適當』和『不適當』之分。」

    我特別節錄了一段重要摘文,放在一起討論。我是期待媽媽明白,在照顧孩子的時候,內在有各種情緒糾結交雜,這沒有對錯。講白一點,不是當了媽媽,內心討厭孩子就是不應該。

    整理好我們的情緒,再重新選擇適合情境的行為表現出來即可。感覺不好,不代表我們很糟糕!

    祝願您,能常常告訴自己,我們可以傷心委屈,我們會陪著與愛著自己!

    .

    ps. 歡迎參與贈書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747864985784195/

    ……………………………………………………………..

    母職角色從來不容易

    【文/ 鄭宜珉】

    我出生成長於一個平凡但穩定的家庭,在那個女性永遠以家庭為重的年代,我有個偉大的母親,在父親工作和收入穩定時,她扮演擔負全部家庭照顧責任的家庭主婦,讓我的家天天都有溫暖的飯菜香;然而,在父親工作遇到瓶頸時,母親又無縫接軌地成為職業婦女來分擔家計,讓我們在成長階段雖沒有富裕可言,但也不致於成為「高風險」家庭。

    當時,社會上還沒有所謂「保母制度」存在,不過或許是我母親典型且具傳統婦女美德的母職角色模範,在育兒方面的成果廣受親友肯定,記憶中母親也接續為不少家庭擔任照顧嬰幼兒的角色,讓我在成長過程裡從沒缺乏過和嬰幼兒相處的經驗。我也一直認為自己是非常喜愛孩子、樂於和他們相處,學生時代更曾在多間幼兒園與幼教機構打工,在「母職工作」上的實務職前訓練資歷還算完整且豐富。就讀研究所時,我的主修就是教育,並專攻幼兒教育,更對當時才開始萌芽的嬰幼兒研究興趣深厚。我就讀的研究所美國密西根大學,不但是名列前茅的世界名校,教育學系更是首屈一指。這樣完整的學歷也讓我一度以為自己在擔任母親角色上絕不會有問題。

    就在這樣自以為準備十足、萬分期待的心情下,我第一次成為人初千日母親。我以為一切應該理所當然的美好,但整個孕期竟只有「吐」一個字可以敘述;最戲劇化的一次經驗是在大雪紛飛的芝加哥道路上,我不得不停下車,在來不及套上外套的窘境下,頂著零下低溫,穿著短袖衝下車,吐了一雪地後,在天寒地凍中崩潰痛哭。

    當時的我已經懷孕七個半月,仍孕吐不止,所以那些看著可愛寶寶照片、滿心歡喜的想像寶寶樣子的孕期經驗,真的只是非常偶爾才會出現的情節。

    雖然很幸運的,我的第一個兒子是個還算好帶養的寶寶,不過也是「後見之明」,因為如果沒有比較過第二個寶寶,永遠不會知道心中那把尺究竟該放在哪裡。在我第一次成為媽媽時,你大概可以想像我為他繪製了多少教養藍圖,畢竟我是個「專家」,不是嗎?但可惜他不是非常買單我的專家意見,畢竟那些學歷和經歷他都看不懂,我過去在學業和工作上早就習慣的「只要努力—就能成功」模式,在他身上也不盡管用。如果不想為難他、為難自己、也為難另一半,我就得把一切砍掉重練,只能從他身上扎實地從頭學起。於是他成為我母職修煉場上最佳的親密夥伴和靈魂伴侶,衷心感謝有他,我的母職之路才沒有因此崩解,更有勇氣在十年之後迎來第二個寶貝。

    相對於哥哥,我的第二個兒子就來得有些驚喜了。那不算是一次計畫性懷孕。當時,我也已經不是可以好整以暇、專心感受生命美好奇蹟的研究生了。我的工作生涯正如火如荼開展,和大部分職場女性一樣,一天可以分配的二十四小時中,除了不得不用來睡覺的時間外,沒有多餘時間可以使用了。不過這次孕期就相對地幸運且順利許多,除了一般想像得到的不適外,沒什麼在孕期英勇事蹟比賽中可拿來說嘴的內容。所以即使忙碌,我還是很努力地額外撥出不少時間,幫自己營造許多二寶媽心理建設,包含幫已經期待很久的大兒子做了很多當哥哥的心理準備。當時的我更有種準備十足、「自我感覺良好」的狀態,外加上我十年的母職實戰經驗,和已從事人初千日工作七年之久,我的從容感和準備度比起十年前有過之而無不及。

    然而生命的安排往往比你更有創意,我的小兒子是嚴重過敏伴隨高需求的寶寶,常用的「磨娘精」一詞已不足以形容他在寶寶時期為整個家庭帶來的挑戰。因為嚴重過敏,他幾乎完全無法擁有正常的睡眠品質;睡眠嚴重剝奪也影響他的情緒,處在很容易隨時崩潰的狀態,當然也因此嚴重影響他的學習。這些難以預期的挑戰,完全打破了我自認已經為他量身訂做且「極盡所能保有彈性」的教養藍圖。和哥哥的雪地孕吐比較起來,弟弟應該可以輕易奪得戲劇化比賽冠軍。因為在弟弟大約四足歲之前,不分日夜,睡覺時一定要有成人抱在懷裡,才能勉強擁有還算正常的睡眠品質,不會因為搔癢驚醒,抓得滿身血痕後陷入無法停止的哭鬧。感謝當時我的母親和先生,和我一起度過那段艱難時光。我們把夜晚分成三個班次,晚睡的先生負責上半夜抱著他睡,我負責中間醒來輪班抱他,早起的外婆則負責清晨那一班,直到他的過敏狀況在四足歲漸漸好轉,可以有能力自己入睡為止,才停止了這三班制的抱睡工作。

    即使如此,我仍很確定,我自己的人初千日故事絕不是最戲劇化的那一個。如果開放讀者投書,我定然可以收到包含你的故事在內,各種難以計數的起伏劇情。你或許會認為,我之所以能安然度過這些無比艱難的生命危機,是因為我擁有一個還算漂亮的教養專家學經歷,而沒有相同學經歷的你,就需要我的或其他和我一樣的專家所提供的救贖。不過我想告訴你,在這過程中,當然過去的學習有幫上一點忙,但在所有該感謝的人事物之上,我最感謝的專業學習就來自這兩個生命的禮物—我的兩個孩子。他們是我在教養這件事碰上的唯二真正專家與導師,只要虛心向他們學習,任何人在教養上都可以得到舉足進步與巨大突破。

    喔!別誤會,你不需要來我家拜訪他們,因為你的專家就在你家,要能在教養上建立起前面所說的人初千日父母四大智能,唯一能教你的人只有你的孩子。而你向他們虛心學習的方式就是透過「愛」,透過回應他們毫無保留、無條件的愛。別忘了他們可是打從受胎那一刻起就瘋狂愛上你,也該是你回報他們同等愛意的時候了。而這裡的愛(LOVE)有些特別方法,你得傾聽(Listen)他們、觀察(Observe)他們、珍視(Value)他們,以及賦權(Empower)他們,才能湊成真正的愛,而不是控制的愛。

    …………

    ^分開看待情緒與行為^

    情緒和行為雖然彼此相關,卻應該分開來檢視,因為情緒沒有對錯,但行為卻會因為所處情境而有「適當」和「不適當」之分。

    即使是成人,也需要把情緒與行為分開處理。例如,如果你因為不能購買某個名牌包而感到失望,這種情緒是正常而中性的,應該獲得同理;但如果你因此而去盜刷別人的信用卡,這種行為就是「不適當」的。所有的行為,特別是成人的表現,無論背後的情緒是什麼,都要能放在「社會」這個大架構來檢視。

    再舉一個典型的寶寶案例:有個一歲半的幼兒跟著媽媽到超市,看到一包糖果吵著要買,被媽媽拒絕後就大哭大鬧,躺在地上打滾。請問在此情境中,有哪些是情緒?哪些是行為?包含了哪些人的情緒和哪些人的行為?

    案例中的寶寶很明顯地因為提出的要求沒被滿足,產生許多負面情緒,包含失望、憤怒、傷心等,於是用哭鬧、在地上打滾這些行為來表達原始情緒。這時成人的角色就很重要,請記得成人在此時也有情緒和行為兩個面向需要探討,在面對孩子表現出的行為時,成人也會有情緒,可能包含憤怒、焦慮、困窘等,而在這些情緒感受下,每個成人則可能表現出不同的行為,有些人會強力拉走孩子、當場動手處罰孩子,或是立刻買東西給孩子,或是在現場說理,試圖讓孩子知道自己是不對的……。

    孩子和成人雙方的情緒和行為會相互牽動。此時只有中腦成熟、而大腦還沒發展完全的孩子,在大量負面情緒淹沒之下,成人要先溫暖包容地同理他們的情緒。比較妥當的處理方式,像是成人可以先進行幾次深呼吸,提醒自己不要過度在意圍觀者,要先關照自己的內在情緒,等自己平靜後,蹲低身體,用比較低沉、平穩、緩慢的音調,有節奏地輕拍寶寶身體,提供寶寶如在子宮中聆聽媽媽心音的經驗,重複用具體的情緒字眼,幫助寶寶也覺察自己的情緒,因為此時寶寶不成熟的大腦需要你這樣滋養。你可以說:「寶貝,我看到你在哭,你看起來很傷心、很失望。我知道你的感覺,你可以傷心和失望,我會愛著你和陪伴你。」雖然這時往往會發現寶寶不但沒有停止哭泣,反而可能哭得更大聲,不過此時的哭常會轉成一種抒發性質的哭泣,這時成人只需持續陪伴,直到寶寶哭聲轉成比較接近抽咽聲,甚至主動尋求你的抱抱,此時就可以溫暖地抱抱孩子,牽起孩子的手離開現場。

    在這個例子中,如果成人沒有先關照自己的情緒,並把孩子的情緒和行為分開處理,只是因為不適當的行為發生就立刻處罰孩子,孩子可能會一直處在失落狀況下,即使表面上的行為處理了,但在成長過程中,當碰到更多人生困境時,當年的情緒沒被滿足的孩子,就會帶著傷成為大人,並不時出來主宰人生。相對的,成人若一味滿足孩子,孩子也將失去在人初千日發展關鍵期學習的契機,無法意識到人生並不能永遠「跟著感覺走」。作為群居動物的一員,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我們的行為永遠會放在社會架構上來檢視是否適當,被一味滿足而長大的孩子,很容易行為失控,進而產生人際問題或是社會適應困難。

    .

    以上文字取自
    人初千日育兒全書:決定孩子一輩子生命品質的1000天
    https://bit.ly/05100130-B

    圓神出版.書是活的

    Nuturer【人初千日】寶寶專家平台

    .

    已額滿_板橋免費公益講座_你還在獨自生悶氣嗎?--示弱的勇氣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39616727062187/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 虛心聆聽例子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2-09 14:00:46
    有 7,906 人按讚

    有理由相信,任何曾成為condom的學者,都會更暢所欲言。年過七十、德高望重的周永新教授去到咁盡,從未見過,反映林鄭月娥天怒人怨程度,係幾咁恐怖:

    //無能、無信、無德的林鄭政府(文:周永新)

    政府處理新型冠狀肺炎病毒的表現,近兩個星期以來,相關文章已是鋪天蓋地,原不想加入評論,但本欄既然以「厚生實錄」為名,而事件嚴重影響普羅大眾的生活,筆者有責任如實的反映市民的意見和心聲。

    特首應與抗疫前線醫護人員接觸

    自從特首大年初一從瑞士世界經濟論壇回港後,市民知道的,是她不停召開政府內部會議、成立這個那個工作小組、隔兩三日見記者、宣布一系列防疫措施。但大眾不解的是:特首為什麼總是把自己關在一小撮官員的圈子裏、不落區體察民情;而令人感到最失望的,是她連走在抗疫前線的醫護人員也沒有接觸。市民並不是要特首做騷,但她作為行政長官,向市民表達政府的關心,是她應盡的責任,總理李克強到了武漢也先去探望醫療人員呀!

    去年,有記者問特首會否辭職,她回答說:自己和她的管治團隊仍有抱負,且相信有能力,帶領香港走出困局。特首能否令港人重拾信心,相信港人普遍存有疑問,現在加上新型冠狀肺炎傳染病,市民會相信特首和她的管治團隊有能力戰勝這場來勢洶洶的疫病嗎?要打贏這場抗疫戰爭,特首和官員不能重複地說,自己已做了大量工作,以為這樣便可說服市民;政府必須虛心聆聽市民的意見,看看市民對自己的抗疫工作有什麼評價,否則硬說自己已盡了努力,更指醫護人員的罷工行動不會得逞,不但不能解決問題,也沒有意思。這樣,市民對政府的抗疫工作有什麼看法?

    市民覺得政府抗疫表現「無能」

    第一,市民覺得政府的抗疫表現,一般反應可用「無能」來形容。筆者想在這裏坦誠的告訴特首和她的管治班子:在我接觸所及,市民的意見是:官員這次處理疫情的表現,不但令市民失望,而他們最常用的形容,是政府「廢柴」(無能)。為什麼公眾有這麼大的反應?為什麼全是負面的評語?

    政府處理這次疫病的做法,市民很自然拿澳門來比較,覺得澳門政府的表現果斷而迅速,而香港政府則是手足無措。例如口罩供應,澳門政府可以保證居民不會缺貨,香港政府卻拖拖拉拉的不斷解說,他們正與供應商緊密聯繫。筆者最讚賞澳門政府的,是賀一誠特首從開始即明言,若然疫情擴散,賭場也要關閉,現今兌現諾言,娛樂場所停止經營約兩個星期;可知賭場是澳門的經濟命脈,澳門特首不惜有需要時關閉賭場,可見他看的是澳門的長遠利益,因為疫病一旦散播開去,賭客受感染,日後還會有信心到澳門嗎?

    日前本欄提到,香港政務官管治弊端之一,是積習難返的官僚議事態度;直接一點來說,是官員凡事只懂交給上頭作決定,不願意負責(孭鑊)。政務官做事並非「無能」,但上頭如果沒有明確指示,面對記者提問時,自己只好顧左右而言他,加上現時特首強勢領導,一切只有她的說話才算數;這種情况,公眾在記者會上可見得一清二楚。

    市民覺得特首和官員說話不老實

    第二,是市民對政府進一步失去信心。市民對現屆政府有信心嗎?我又要坦誠的告訴特首和她的管治班子:答案是沒有!為什麼市民對政府失去信心?理由十分簡單:就是特首和問責官員過去說話不老實,雖然不一定是講大話,但沒有將實情告訴市民,怎教市民相信?

    為什麼港人相信內地疫控專家鍾南山?無他,只因他敢說實話;「沙士」爆發時,港人已知鍾南山是老實人,今次他說新型冠狀病毒會人傳人,港人就知道事情嚴重,疫病極有可能在社區爆發,加上誠實可信的港大袁國勇教授的忠告,港人明白必須戴上口罩,保護自己,也免得別人受感染。

    市民為什麼不相信特首和問責官員?單看他們在記者會上的表現,雖不至前言不對後語,但說話吞吞吐吐,永遠不直接回答記者的問題。例如關閉西九車站,初時的回應是不可能,後來卻迫於無奈地關閉;又如填寫健康申報表,初時說會造成乘客在大堂擁擠,現在任何從內地來港人士都要強制檢疫14天。或許官員是因應疫情的變化而修改先前的決定,但例子多了,市民怎能相信政府?

    政府無法取得市民的信任,正如本欄以前指出的,正因官員有「不肯認錯的官場文化」;拖延一個月的防疫工作,特首和官員哪一次承認做錯了!口罩短缺造成全城搶購,官員只懂解說已盡力聯絡供應商,甚至致函國務院尋找協助,卻沒有承認自己準備不足而令市民被折騰。或許官員認為口罩缺貨是小事,但可知道,對餐搵餐食的基層市民來說,10元一個口罩是大數目,沒有口罩就不能保護自己、不能開工,沒有工開,就沒有收入,誰來可憐!

    市民覺得政府沒有道德底線

    第三,是市民認為政府「失德」。上星期五(1月31日),特首和官員召開記者會,進一步公布防疫措施,包括中小學校的開課日期延至3月2日、出境旅客檢測體溫等,但沒有宣布全面「封關」。筆者感到不安的是,特首和官員在記者會上解說措施所以必要,關注的是措施是否符合世衛組織剛公布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防疫指引。特首還曾自誇的說,香港很多方面都希望走在疫情之前。

    筆者想告訴特首:市民關心的,不是世衛的指引,而是自己的安危。市民想知道的,是政府如何有效防止病毒在社區散播?市民擔心的,是香港的醫療系統已無法負荷新型肺炎病毒帶來的壓力,而政府可有辦法紓緩醫護人員的憂慮?市民要問政府的,是他們搶購口罩已到瘋狂的地步,政府可有什麼對策?最後,市民想得到確實答案的,是現在滯留在湖北的港人,政府可有計劃把他們送回香港?可悲的是,特首和官員心裏想的,離不開世衛的指引,及措施會否「歧視」內地居民,完全沒有把市民的福祉放在第一位;他們心裏盤算的,是防疫工作涉及的規條和程序,完全沒有把市民看作有血有肉的生命。這樣冷漠無情,是有良心的政府應有的表現嗎?是有道德底線的政府對待人民的態度嗎?

    疫情發展下去,恐怕在市民眼裏,特區政府非但變得無德無能,且更不值得信任,而市民自保之餘,唯一能夠盼望的,是現屆政府早日過去,這樣香港才有重生的一天。//

  • 虛心聆聽例子 在 Raisy Chen-皮膚/體重管理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7-12-06 17:54:33
    有 16 人按讚

    🔆放下身段去做對的事🔆

    最近跟朋友聊天
    聊一聊就講到了我們都認識的兩位創業人
    學歷 .聰明才智 .經濟能力 .年紀都不分軒輊
    但是市場給他們的反應卻井然不同
    基於個人追根究底的個性
    就開始研討其中的原因

    我發現到他們最大的差別就在於
    *願意放下身段去做對的事*

    我知道這聽起來很籠統
    我舉幾個例子好了
    1. 懂不懂去找到有效的資源並緊緊把握住
    A選擇自己埋頭苦幹當唯一的老闆埋頭苦作
    B選擇去拜訪產業的菁英或是在產業有相對資源的人,儘管三顧茅廬,都要請到他們來一起合作,同時也願意去分享理想和利潤

    2. 能不能夠虛心地聆聽並思考別人所給的意見
    A本身待人的性格是,當別人給予提點意見時,一概先反駁,不願去仔細的聆聽就想先發制人,久而久之,當他詢問別人關於事業的意見時,大家為了不要惹麻煩,已不願再給他意見了
    B平時待人時,對於他人的批評,都會表達感謝之意,甚至是在做事業時,虛心的求得別人的想法意見

    3. 願不願意去拿下面子去做辛苦的事
    A從不願去做一些辛苦的差事,認為自己是老闆會沒面子,但是創業本身在還沒成功前,你必須要有老闆的心思,卻要能夠承擔一切勞工的待遇
    B從上層管理大方向的工作,到實際去接觸客戶,了解消費者想法,都從不嫌麻煩,也不怕沒面子

    這些都是願意身段去做對的事的實際舉證
    我相信這點也深深地影響著兩人未來的成敗
    學歷 .聰明才智 .經濟能力固然很重要
    但待人處事的細節態度
    也是不可忽略的成功因素之一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