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虎科微積分考古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虎科微積分考古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gotodmcyo (鍵盤小妹)看板graduate標題[心得] 清大 交大 應數所正取上榜心得...
從在版上學到很多,現在換我來小小回饋之後要考應數的學弟妹
文略長且文筆甚差先在這向您鞠躬道歉
=====================先跪謝謝數學版的Z大和各位高手解題=========================
<成績>
清大應數所 正取
交大應數所 正取
中山應數所 正取
中央應數所 正取 探花
中興應數所 正取 榜首
政大應數所 正取
恩...兩科總分有破百應該就會上
但不管我高微寫的很順或很卡成績都在30~40之間震蕩 (冰的拉!)
我猜應該是我過程寫太少的緣故吧(想說體恤教授改考卷太累所以濃縮寫短一點嗚~~)
線代就70上下震蕩
文分三個部份來寫好了
一.簡介(一些543)
二.準備應考科目的心得(讀書方式,高微,線代)
三.考試的心得(清,交,央,興,政)
//[ 一.簡介 ]
恩...
先簡單介紹一下背景好了
小的“非”四大四中的國立大學數學本科系
非應屆生,第一次報考研究所
大學時沒有打算要報考研究所也沒什麼在念書
科目大多都跪求60
所以成績也沒很好看
後來畢業後因為某些因素決定要考研究所
但那時已經是11月底離2月考試只剩3個月
兩科的進度都是0%!!
所以就沒報名打算拼一年考下下年度的
畢業後離開學校沒課可以上也沒教授可以問
自己看也看不太懂就決定去TXB補習
因為是自己找時間看帶子這樣就可以短時間上完課程
那時剛開始滿腔熱血時試過一天看四個時段
但這樣真的太累而且沒時間復習上課內容
所以後來都早上去看,下午復習今天上的內容
在那補了李杰微積分,李杰高等微積分,黃子嘉線代
其實應數所大多都沒有要考微積分,但想說初微都不會那高微不就科科了
後來發現其實沒太大的關係
而且我天生痛恨計算覺得在那邊加減乘除很麻煩
所以在大學高微成績比微積分成績還漂亮許多(挺)
建議要補的同學微積分就上網看開放式課程可以省下一筆錢
//[ 二.準備應考科目的心得 ]
1.讀書方式
或許是因為已經畢業離開學校的關係
所以不會碰到熟悉的同學(損友??)找你幹嘛幹嘛的
剛好家裡離元智大學很近
一補完習就到元智大學圖書館念書
話說元智圖書館真的很棒很高級(比起我母校來說)
校外人士要辦借書證一年的話是兩千(外加保證金三千,期滿退還)
兩千說實在不貴,因為裡面書很多(外文,中文,報紙,雜誌等)
看個幾本書兩千就回本了
而且辦借書證有個好處是當元智期中期末考期間不開放“無借書證”的校外人士進入
如果
不想花錢的同學每天也有開放80個名額給無借書證的校外人士
用身分證登記一下就可以進入了
當天登記的人數會同步在圖書館網站上http://ppt.cc/WP8e (左下角)
通常都是一到五早上九點補習,然後在元智讀到晚上九點
(禮拜六讀到五點,禮拜日放空不看書去運動)
有時會覺得自己是“藝術型”的人
總是越晚精神越好,看起書來也是越晚越順
順到有時想繼續看下去(不虎爛)
就這樣過了大約半年多
身體開始出現問題了
除了長時間坐著發胖之外
還有長時間用眼睛導致度數增加
有時還會出現模糊對不到焦的情況
而且11,12月得了兩次針眼,一次毛囊炎。都在右眼....
所以建議考生考前幾個月“好好保重身體”
尤其是眼睛
當眼睛痛時根本沒辦法看書阿阿阿
2.高微
高微我只有看李杰,和細說高等微積分(添金出版社) 這兩本
至於洋文的,我洋文不好就沒看了(攤手)
李杰的書其實就像是重點
考試也有部份類似從李杰書裡面出
但李杰上課比較偏向定理的證明
但應數只會考小證明,太長的我猜教授也懶得改(純數我就不知道了)
以下是李杰高微課本來分章節重點
第一章 <基礎數學>
考試很少考,幾乎沒有,可以跟他賭不會考....
第二章<測度空間>
compact的每一個證明都是“大重點”(都不長)
complete完備空間今年沒碰到
函數的連續與均勻連續是“大重點”
均勻連續不外乎考1.Heine定理 , 2.習題43題 , 3.習題190題,基本定義
第三章<函數的可微分>
函數可不可微,方向導數存不存在是重點
(有兩個重要反例)
“反函數定理”和”隱函數定理“超級大重點
但李杰 隱函數定理 比較少講到計算,所以這時建議看 細說高等微積分(添金出版社)題庫
隱函數定理的計算會的話,大概2分鐘可以順利拿到20分,cp值超高
函數的極值也建議看 細說高等微積分(添金出版社)題庫
裡面有分不同函數要怎麼作
但考試通常考Lagrange就是了
第四章<無窮級數>
測試級數收斂的方法是重點
和測試級數均勻收斂是“必考”(看到有級數通常都是考均勻收斂)
兒均勻收斂又有分lim f_n 跟 級數 兩大類
歸納整理書上兩大類各要用什麼方法證
”Arzela-Ascoli “問均勻收斂子序列就是考這個
第五章<積分>
函數可不可積是重點(建議找微積分書來看)
Lebesgu定理證可積要找書或上網自己補上(很好用阿)
遐積分的均勻收斂是重點
線積分要自己補起來(到Green 定理)
面積分也要補起來...(中山102應數高微的苦主)
二重或多重積分也是自己補起來
傅立葉 感謝版友推文說台大有考
把後面300多題習題每題都搞懂就真的可以耀武揚威了!!!
2.線代
集中火力在第四章之後,尤其第八章要跟第一章一樣強!!
沒什麼好說的就是把觀念底子打好
這一科高手群分數應該在正負五分內決勝負吧
有時考一百說不定只是平手而已!??
建議可以去看資工的題目
有些考的比應數還難而且考的細可以抓自己錯誤的觀念
建議把一些反例整理在一起
還有有用到方塊矩陣證明的也整理一下
這些都是考試一時可能會想不到的
有看過就會比較順利答題
//[ 三.考試的心得 ]
一開始因為看台大爆難而且還多考一科
再加上認識幾個台大數學系的同學知道自己程度有差
所以一開始就任份的放棄台大(別學我),以清大為目標
來分享一下各學校出題的風格(參考就好,不準或有誤別戰我)
通常第一題或最後一題很難,自己斟酌留答題空間跳過
我只有寫清交考古所以其它學校出考古題的比例我就不清楚了
清交考古很少出,但不是沒有,只是可能是快十年前的...
我有從一些學校下載考古題 內容如圖:http://goo.gl/n0bve
下載連結:http://goo.gl/4VsBz
可以省下一些下載和整理的時間
不用浪費錢印出來,我都在我小iPod touch上看題目然後自己寫在筆記本上
(清大)
基本上觀念對答案大概就簡單幾行就收工
只是題目會變化的看起來很難,導致於想太多(苦主T^T)
但今年作苦工的部份較往年多(攤手)
(交大)
作苦工的學校
像是考兩個條件的Lagrange
或考隱函數定理卻要求六個偏微分的值是多少
今年倒是沒有作苦工所以寫起來比較好寫
(中央)(中興)
偏考古題(本校或是它校的,它校大概就是清交的難題,要寫很多行的那種),
不然就課本上習題證明。對地毯式認真的學生有利
恩...(中興)考它校考古題難題會給Hint,但有時會把原本出題學校的Hint改一下
,我覺得是越改越看不懂的暗示,所以我都不看(中興)的Hint...
(政大)
沒寫考古題就上場了...
政大雖然是考微積分,但應該也有跨到高微部份
所以會高微的話相對會比較好寫
而且政大答案紙很少,題目感覺是點到為止
但題目英文感覺比其它難(英文苦手)
有時碰到很難的題目要寫半張A4的不要灰心
因為你不會大家都不會
不用怕!
小記
記得我搭小黃去考場時,跟運講大哥聊天,運講大哥問我應數所綠取幾個阿??
我回答:“ 幹!我要考榜首的人,誰管他錄取幾個!! ”
運講大哥笑了笑後祝我金榜提名
我也祝各位考生
考運亨通 金榜題名
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6.129.65
後來去買了藥局買了小小的熱敷袋
反正圖書館開水不用錢就看到一段落花個幾分鐘熱敷一下
不用太燙,大概熱溫1:3
雖然醫生說用濕濕的熱毛巾效果比較好
但在圖書館實在是不方便
我有問醫生為什麼我短時間連中三次
醫生:太累了
現在考完當然可以“裝矯情”告訴妳身體比較重要,什麼什麼比較重要
但說實在話
只有自己知道還沒考上之前都沒資格喊累
我也在得針眼那段時間有想過要不要讓自己輕鬆一下
但想想都快考試了,現在要放棄也太笨了(不如一開始就放棄玩爽爽)
那時我真的用左眼看書,然後眼睛酸就閉眼睛在心裡想問題或推導證明
等針眼成熟時就去看醫生引流(醫生錢不要省)
記得以前學長在我跑步時跟我說過一句話
“停下來跑會更累”
但我還是很沒用的停下來
後來才知道跑到後面腳會麻掉(不會感覺到酸了)
之後就可以靠意志力跑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 編輯: gotodmcyo 來自: 111.251.127.192 (03/01 13:45)
※ 編輯: gotodmcyo 來自: 111.251.98.234 (03/18 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