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虎尾婦產科女醫生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虎尾婦產科女醫生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虎尾婦產科女醫生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虎尾婦產科女醫生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907的網紅Poppy的育兒日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把書整理好後才有家的感覺,我帶的書好少,只帶了三毛、張愛玲、蔡穎卿、雅姬和幾本閒書而已…… 三毛和張愛玲的這一版本都已絕版,但卻是我最喜歡的版本,只能靠機緣買二手的,但搬來虎尾的第一個禮拜,我就買到《秧歌》、《流言》和《海上花落》,好幸運! 突然想到以前很衰的在醫院實習時,有個婦產科醫生說他等公車...

  • 虎尾婦產科女醫生 在 Poppy的育兒日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7-03-21 15:23:33
    有 9 人按讚

    把書整理好後才有家的感覺,我帶的書好少,只帶了三毛、張愛玲、蔡穎卿、雅姬和幾本閒書而已……
    三毛和張愛玲的這一版本都已絕版,但卻是我最喜歡的版本,只能靠機緣買二手的,但搬來虎尾的第一個禮拜,我就買到《秧歌》、《流言》和《海上花落》,好幸運!

    突然想到以前很衰的在醫院實習時,有個婦產科醫生說他等公車時,看到一個很有氣質的漂亮女生捧著書邊看邊等公車,他想去跟人家搭訕,突然發現對方手裡拿的是《怨女》,書名讓他嚇一大跳,就不去搭訕了……
    我聽了有點想翻白眼,我覺得《怨女》很好看呢……
    可能那位醫生喜歡的閱讀類型是海賊王和九把刀那一類的吧😅😅😅

    昨天看書時看到很棒的一段話,加拿大小說家戴維斯(Robertson Davies)所說:「一本真正的好書應該要在年輕時讀一遍,熟年時讀一遍,晚年時再讀一遍。」
    《怨女》這本書,我倒是真看了三次,在讀那愚蠢護專的時代,覺得銀娣精明得讓人害怕,進入中文系後關注的卻是筆法、架構、性格決定命運這一類,一直到婚後有了婆婆,再看一次才真正看見銀娣對生命的掙扎與不甘,並不能只用命不好的美人來形容她而已。

    說不定等我當上婆婆,再看就會有不同的體會了!
    不過那也得我有媳婦才行,小燒賣的命盤說他日後會是隻定不下來的風流花蝴蝶,但我想命盤當參考就好,我的命盤還是天機化科呢,而我卻對數學、銀行、保險、股票都完全沒興趣XDD
    啊,希望很快就能把這兩套書收全~

  • 虎尾婦產科女醫生 在 華視主播-連昭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2-01-16 09:40:24
    有 18 人按讚

    星期一晚上11點「華視新聞雜誌」精彩內容
    法學界估算,台灣的受刑人當中,可能有超過600人,是遭司法誤判而蒙受冤獄!而其中最震撼人心的例子,就是歷經15年才沉冤得雪的「江國慶案」,只是再多的道歉和賠償,仍換不回一條寶貴的生命!不希望悲劇再重演,三十多位台灣法律界的資深律師和學者,成立了「冤獄平反協會」!首先要搶救的對象,是2002年被指控,在台中豐原一家KTV槍殺警察的殺人犯「鄭性澤」。鄭性澤真的是冷血兇手嗎?2002年震驚社會的「KTV密室殺人事件」,我們帶您重回到現場!

    「能幫人就是福氣」,這是在偏鄉行醫五十年的婦產科醫師曲立皓,替自己人生下的註解!今年78歲的曲醫師,一直是偏遠地區的救星,從東沙群島到金瓜石礦工醫院,之後,一通電話,就讓他來到了醫療資源不足的雲林縣,在虎尾若瑟醫院,一待三十年,剛來時,他曾經一天接生超過20個新生兒,還創下為一家兩代接生的紀錄;近年更投入婦女健檢,幾乎每天深入偏鄉角落,做巡迴抹片檢查,就是希望能讓這個全國婦女罹癌比例第一的地方有所改善,他鼓勵年輕醫生該要走出巨塔,下鄉來找回自己的生命價值。

    您還記得,前年在世界盃拔河錦標賽上,拿下世界冠軍的景美女中拔河隊嗎?顛覆景美女中升學導向的刻板印象,這批國際拔河界耀眼的娘子軍,其實早在「全國拔河錦標賽」蟬聯八連霸!榮耀與歡笑的背後,這群少女吃足苦頭,少了女生嬌弱的權利和愛漂亮的自由,他們因為拔河,手心不但破皮流血,還長滿厚厚的繭,為了爭取補助經費集體增重,即使吃到想哭、想吐,還是得忍下去!來看這群八年級的女孩,如何成為「新台灣之光」的故事!

    您喜歡歌仔戲嗎?一百年前,起源於宜蘭的歌仔戲,是台灣民間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戲曲,被譽為是東方的歌劇,但百年來,歌仔戲歷經興盛、式微、沒落,從全盛時期的三百多團,到現在,只剩下不到一百團。為了讓這項在台灣土生土長的文化結晶,再度發光發熱,歌仔戲團開始求新求變,最著名的明華園,顛覆傳統歌仔戲的演出方式,用大量聲光技術,融入電影手法,創造與時俱進的演出風格;高雄還有一位音樂老師「石高額」,耗費十年時間,用美聲交響樂來唱歌仔戲,加入了西洋歌劇的元素,大膽嘗試,希望能開啟歌仔戲的新風貌。1/16週一晚間十一點,請鎖定【華視新聞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