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蘇祖怡學歷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蘇祖怡學歷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蘇祖怡學歷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蘇祖怡學歷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萬的網紅李怡,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世道人生:兔死狗烹(李怡) 特首產生的「協商論」掀起建制派爭論,極力維護按《基本法》行事的曾鈺成,遭覬覦翻炒的梁某及其貼身侍衞張志剛猛攻。張的一篇文章指曾鈺成「其心可誅」,刀刀見血,宛如姚文元1965年批《海瑞罷官》,其後原來是要揪出劉少奇。文革的腥風血雨已經嗅到了。不僅要全面打倒民主派、反對派,...

  • 蘇祖怡學歷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2-05 12:49:28
    有 1,202 人按讚

    世道人生:兔死狗烹(李怡)

    特首產生的「協商論」掀起建制派爭論,極力維護按《基本法》行事的曾鈺成,遭覬覦翻炒的梁某及其貼身侍衞張志剛猛攻。張的一篇文章指曾鈺成「其心可誅」,刀刀見血,宛如姚文元1965年批《海瑞罷官》,其後原來是要揪出劉少奇。文革的腥風血雨已經嗅到了。不僅要全面打倒民主派、反對派,而且要掀倒香港本土的建制派,只要你真誠維護《基本法》和一國兩制。

    曾鈺成1968年港大數學系一級榮譽畢業,放棄往美國深造的機會,進入左派學校任低薪教師,他早期認同祖國、追求理想不容置疑。

    六四後,香港的親中力量低迷,1991年立法局選舉,民主黨前身港同盟大勝。1992年,中共以左校教師為主力,組成民建聯,以「留港建港,真誠為香港」作口號,與民主力量對壘,曾鈺成是創黨主席。1994年他被揭發與太太和女兒安排移民加拿大。我為文譏之為「真誠騙香港」,社會亦謔稱他為「太空成」。但他個人終於沒有離開香港,堅持實踐「留港建港」。

    自他從政以來,近30年我在言論上一直與他針鋒相對。他任立法會議員時的言行,當然大有可議之處;但當立法會主席時則不能不說他確實按議事規則公正行事。

    與曾鈺成私下沒有怎麼交談。根據我幾十年緊盯香港政局的經驗,我認為他至少是真心支持一國兩制,並想通過自己的參與使港人治港真正得以實現。這一點令他不同於狡獪的政治騙徒。

    2011年,眼看中共對香港的介入更深,我在7月時為次年的特首選舉寫了一篇「蘋論」,題目是〈曾鈺成是下屆特首的最適合人選〉,發表前老總有點擔心讀者會以為《蘋果》轉軚變親共,終於社長決定在題目後加一問號發表。我寫這篇「蘋論」,是想到如何讓繼任特首擺脫刻意諂媚迎合中共的奴性:一、要使北京對繼任者的對黨忠誠有信心,不須老提醒着要「愛國愛港」(實際上是「愛黨」);二、繼任者會從保護香港利益、維護一國兩制的立場去聽取及配合中央意圖,而不是老是去揣摸、去迎合中央並沒有的意圖;三、他本身屬傳統左派,故沒有對左派「親」和對民主派「疏」的必要。結論是只有一個人最適合,就是曾鈺成。

    其後的發展證明中共不可能接受真正遵從「兩制」行事的人,這樣的人絕不能當特首,繼而不能當高官、行政會議成員,再而刷掉這樣的立法會議員,接下來會刷掉不聽話的區議員。張志剛的說法是,民主選舉就是要「奪權」,協商就是中央主導一切。儘管特首選舉也不過是小圈子,但支持選舉就是支持奪權,「其心可誅」。

    歷史不斷重複:百年來,從滿腔熱血參加中共革命、參加中共抗日,到戰後支持中共「解放」,許多人沒有好下場,兔死狗烹是必然命運。曾鈺成的整個人生經歷,雖未至於此,也差不太多了。

    蘇聯時代有一個睿智話題:真誠、才智和黨性這三種特質,一個人只能夠擁有兩種,有真誠、黨性就不會有才智,有才智、黨性就不會有真誠,有才智、真誠就不會有黨性。

    有年輕人拿着我這話題問曾鈺成,他有哪兩種,他快速回答:我三樣都沒有。

    太聰明了。他的中英文素養、學歷才智,在左派政圈中絕無僅有。至於真誠或黨性,他就應該一直處於糾葛中吧。他最早以左派姿態從政,而2012年在特首參選中被止步,相信一早就因愛國護港而遭棄了。

    逆淘汰,是專權體制的必然;對地方力量不信任是中共傳統。故有紫荊黨取代民建聯、李小加當特首之說。

  • 蘇祖怡學歷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6-04 19:30:00
    有 220 人按讚

    回儒交融外一章 | 知史百家

    安煥然

    一般認為,伊斯蘭教的傳播東南亞,主要是因印度穆斯林商人的傳播,經蘇門答臘北部傳到馬六甲,再以馬六甲為中心,促成東南亞群島的伊斯蘭化。然而,我們應當留意的是,自元朝以來至明朝初年,中國穆斯林商人亦已流寓此間。他們在爪哇和舊港一帶聚集,有的更充任「港主」,共同經營穆斯林商人的海貿事業。

    明代馬歡《瀛涯勝覽》〈爪哇〉條有記:「國有三等人:回回人、唐人和土人。一等回回,皆是西蕃流落此地 ⋯⋯ 一等唐人,皆是廣、漳泉等處人,竄居此地。食用亦美潔,多有從回回教門受戒持齋者。」

    這條史料相當重要。馬歡是鄭和下西洋的重要隨員,也是一名穆斯林。其著作所記華人定居東南亞的實錄,相信至少是元末以來就已存在。王賡武在《南洋華人簡史》中更推測,華人穆斯林在14世紀以來,東西海上扮演著重要角色,在東南亞土著改宗以前,就已落居於此。另外,近來甚至還有人推說,13世紀馬來半島東海岸吉蘭丹和丁加奴的伊斯蘭教遺跡文物,可能是當年由福建泉州傳過來的。海洋文明的交涉,就是這般傳奇。

    這些「華人穆斯林」的因緣從何而來?我們不得不回溯到中國回族族源裡去探尋。根據林松、和龑合著的《回回歷史與伊斯蘭文化》(1992),中國回族的族源有多種成份,約形成於元明兩代。但追本溯源,探索它的由來,於唐、宋之際陸續來華並落戶定居的部分穆斯林,就是他們的「先民」之一。該書還論證說:「漸趨漢化的穆斯林是回回民族族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泉州是重要發祥地之一。」簡言之,回族就是散居中國,通用漢語,信奉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形成的民族共同體。

    一般說來,福建泉州為中國回族重要發祥地之一,最初還得追溯自唐宋元以來海上長程貿易的興勃,一批一批的大食商人到來中國,定居、通婚、生子,「土生蕃客」、外僑後裔逐漸成為中國居民,甚至「回儒交融」,漢化後成了「華裔回族」。

    在泉州,如今還有一些他們的後裔。最著名的有泉州晉江陳埭丁氏和泉州惠安白奇郭氏。例如陳埭丁氏的四世祖丁善,號仁蓭(生於1343年,元代),是丁氏移居陳埭的奠基者,他的妻子莊氏積極贊助此事。丁仁菴是阿拉伯或波斯人的後裔,莊氏則是泉州名門望族。另外,白奇郭氏先祖德廣貢也是波斯人。他們都是元代外來穆斯林娶妻生子後,中外融合形成回族的兩個實例。

    如今,他們不僅存有族譜,還有丁氏宗祠和郭氏家廟,回儒交融相當明顯。其族裔也散播在今天的新馬。新加坡郭氏宗親會當中有一個福泉和組織,在檳城海墘的姓郭橋,都有泉州惠安白奇郭氏(回族)的衍支。晉江陳埭丁氏家族在怡保也有其後裔。陳漱石在《撥開雲霧見清真》中說:「其實,馬來西亞華裔的族源不論是福建、廣東或海南,除漢族外都有不少回族。」這話是頗具寓意的。

    除了泉州南門外晉江陳埭丁氏和惠安白奇郭氏,今之泉州西門外南安豐州黃姓、塗關門外法石的金、夏、郭諸姓、塗關外雲麓鄉卜姓、東門外的鐵、夏、蘇諸姓、城內塗內街一帶的夏、蒲、葛、丁、馬、黃、郭等諸姓,都是古代阿拉伯人、波斯人的後裔。

    當年協助朱元璋打天下的明朝開國功臣之中,也有不少回回人,例如常遇春、藍玉等。明中葉,剛正不阿的清官海瑞,也是瓊山(今海南島海口)的回族。還有那個明代著名的異端思想家李贄(號卓吾),也具有阿拉伯血統。其祖原是河南固始人,元末遷居福建泉州晉江,世代從事海外貿易。其二代祖在明朝洪武年間曾去波斯灣的忽魯謨斯經商,娶當地女子為妻,信奉伊斯蘭教。李贄讀儒書,研究佛學,但臨終前仍希望按伊斯蘭教規埋葬。再來,清代那位在瓜棚下怪譚的山東佬:《聊齋誌異》的作者蒲松齡,本也是祖籍福建的蒲姓回族後裔。

    中國回回有傑出的人物,也有傑出的貢獻。他們對儒佛道思想有選擇和品評。對佛教的空寂和道教的清淨無為、尋求長生的思想不表贊同,卻對儒家學說中的天命觀、倫理道德和積極進取精神,表示尊崇。(可參見楊懷中、余振貴《伊斯蘭與中國文化》,1995)

    明代陸容在其著作《菽園雜記》卷二中說:「回回教門異於中國者,不供佛,不祭神,不拜屍,所尊敬者惟一天字。天之外,最敬孔聖人。」

    我們一般對伊斯蘭教的認識是相當膚淺的。伊斯蘭教其實有一套道德原則和倫理學說的行為準則。除了信奉上蒼,穆斯林的美德還強調公正、寬恕、堅忍、順從、虔誠、廉潔,實與儒家思想有許多可以相互交融之處。

    (原刊《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新山:南方學院出版社,2010,作者授權轉載,特此鳴謝。)

    作者簡介:
    安煥然,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中文系教授,華人族群與文化研究所所長,原副校長。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台灣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星洲日報》專欄作者。著作有《小國崛起:滿剌加與明代朝貢體制》(2019)、《文化新山:華人社會文化研究》(2017)、《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2010)、《本土與中國學術論文集》(2003)等。

  • 蘇祖怡學歷 在 指傳媒 Fingermedia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1-31 16:13:49
    有 1 人按讚


    【社會各界賢達對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提出呼籲】

    【特派記者游勝鈞/專題報導】2020年1月31日於臺大校友會館,由高明見(臺大醫院名譽教授、臺灣醫事聯盟協會理事長、前立法委員)、陳履安(曾任國科會主委、國防部長、監察院長)、楊寧蓀(美國密西根大學生化遺傳學博士、臺灣大學生物科技研究所教授、中央研究院前農業生物科技研究所所長)、馬辛一(國防醫學院外科學科教授、三軍總醫院神經外科部科主任、社團法人臺灣神經外科醫學會理事長)、董保城(東吳大學副校長、前考選部長)、黃德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左翼聯盟秘書長)、蘇偉碩(高雄榮總臺南分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朱高正(德國波昂大學法哲學博士、前立法委員)、林正杰(前立法委員)、張俊宏(前立法委員)、謝啟大(前立法委員)、范國棟(臺灣麻醉醫學會專科醫師)、王文宗(財團法人學甲慈濟宮董事長)、顏坤泉(左翼聯盟召集人)、鍾秀梅(《新國際》社長)、王麗萍(前立委)、范國光(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研究所教授)、范振國(社會再生文教基金會執行、何步正(《新大學》總編輯)、陳復(國立東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潘朝陽(臺灣師大東亞學系榮退暨兼任教授)、楊祖珺(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系教授)、楊熊端(兩岸女性學術沙龍創辦人)、鍾喬(左翼聯盟監委召集人、差事劇團團長)、舒詩偉(《青芽兒》主編)、殷必雄(左翼聯盟黨員)、劉怡芳(社會人士)、張昱珍(社會人士)、盧思岳(臺灣社區重建協會理事長)、習賢德(輔仁大學前傳播學院行政副院長)、龍應達(前國大代表)、劉虛心(退休銀行財務長),陳讚煌(海洋大學退休教授)、黃晴琦(城鄉保護基金會、中華國家法治改造協會理事長)、吳永毅(臺南藝術大學教授、前總務長)、徐綽(耶魯大學生物學博士,前杜邦公司農業產品研發研究員),夏林清(輔仁大學退休教授、北師大教育學部特聘教授)、鄭村棋(人民民主黨召集人、社運人士、政治評論者)、袁孔琪(人民民主黨鏟土豪行動召集人)、景鴻鑫(成功大學航太系教授)、吳昆財(嘉義大學歷史系教授)、林深靖(《新國際》召集人)、凌子婷(精鼎公關董事長)、白先慎(美國休士頓大學教授、美國華人聯合會榮譽理事長)、邵子平(德國科隆大學法學博士、聯合國人力資源部資深工作人員)、董彬彬(左翼聯盟中央委員)、劉沅(資訊業退休人士)、林子文(新海瓦斯工會顧問、左翼聯盟副秘書長)、呂德明(中興紡織企業工會聯合會理事長)、傅鴻達(桃市新世紀愛鄉協會理事長)、劉芳萍(桃市新世紀愛鄉協會獨任調解人、左翼聯盟中央委員)、關皚麗(前神經外科醫學會理事長,現任國際外科醫學會總會理事長)、王孝慈(臺北市生物技術服務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黃鼎殷(醫師、奧微健康國際集團執行長)、程樹德(陽明大學微生物及免疫研究所退休人士)、潘毓剛(美國波士頓學院退休教授、全美華人協會前總會會長)、黃人傑(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退休教授)...等,發起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呼籲。
      記者會出席人員有:高明見醫師(臺大醫院名譽教授、臺灣醫事聯盟協會理事長、前立法委員)、楊寧蓀教授(美國密西根大學生化遺傳學博士、臺灣大學生物科技研究所教授、中央研究院前農業生物科技研究所所長)、黃德北教授(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左翼聯盟秘書長)、蘇偉碩醫師(高雄榮總臺南分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林深靖(「新國際社會理論與實踐中心」召集人)。
      記者會上提出呼籲:對於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我們深切關注,祈願在大陸的臺商和眷屬以及所有大陸同胞早日度過難關,對於在第一線抗疫的醫護人員,我們更要致上最高的敬意。我們呼籲臺灣人民共體時艱,除了做好防疫準備之外,也能夠藉此機會表達我們的關心與善意,發揮大愛大悲之情懷,分擔苦難,助人助己,給予大陸人民必要的幫助。我們也呼籲執政當局能夠敬畏果報,勿出惡言,勿彰敵意,為兩岸之間必要物資之輸運以及防疫人員之來往,開啟方便之門,以助防疫工作之合作與進展。
      為了強化防疫工作,讓疫情早日得到控制,讓眾生免除恐懼,提出呼籲:1、由於臺灣、大陸、香港、澳門四地在2003年均有防治SARS 的豐富經驗,建議共同規劃召開四地共同參與的會議,讓醫療專家和防疫學者得以交換經驗,共謀良方。曾經任職於臺大醫院,也曾經擔任立法委員的高明見醫師,他在17年前的SARS 防治工作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我們建議由他擔任召集人,儘快召開四地防疫會議。2、對於在武漢第一線的醫護人員,我們表達最高敬意,也希望他們能夠獲得良好的自我防護,以利於濟世救人。就我們所知,武漢醫療院所亟需充分的連身隔離衣和醫療用口罩,而臺灣各大醫院目前均有庫存,由於醫療用隔離衣和口罩均有保存期限,一旦過期,即是作廢。我們認為,救人如救火,防疫作戰刻不容緩,建議臺灣各大醫院清點庫存,除了必要的存量之外,建議將即期的醫療用連身防護衣和口罩捐出,彙整後緊急送往武漢。3、臺灣的不織布工業十分發達,在國際上居於領先地位,我們建議「臺灣區不織布工業同業公會」能夠在此緊急時刻,加強會員工廠之間的組織協作,擴大生產,以保障民間和醫療單位都能夠得到口罩和防護器材的充分供應。4、我們呼籲同胞們加強自我健康管理,勤洗手,多戴口罩,出外注重包溫保暖,加強周邊環境衛生;室內有空調設備者,保持室溫在攝氏20度以上,讓空氣充分流通,並積極配合各部門的防疫工作,不恐慌,不傳謠言,照顧自己,善待他人,讓疫情早日過去,讓整個社會重新獲得健康與平安。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