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蘆葦意思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蘆葦意思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蘆葦意思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蘆葦意思產品中有3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4萬的網紅每天為你讀一首詩,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無意思 ◎唐捐 現在 沒事了 你站 起來 又坐下 寫字 劃掉 站 不起來 卻走得 出去 地上有 鉛 Coca-Cola 明信片 坐下 假寐 而真想 就說沒 事了 捏,碎 又想它 復原 -- ◎作者簡介 唐捐,本名劉正忠,一九六八年十二月生於嘉義。國立台灣大學文學博士,曾任教於國立清華大學中國...

蘆葦意思 在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24 13:54:03

✨ #佛系保養分享文 #紅鼻子魯道夫超真實洗臉影片在後面 極簡主義Minimalism緩慢發酵於在你我生活中,不僅居家空間追求簡約,抑或人際情感關係斷捨離,小至護膚保養細節也不容忽略。 執行「微肌斷食」長達一年多,維持每週至少兩天不使用任何化妝品與保養品,其他時間用少量保養品,結束深層清潔後擦痘...

蘆葦意思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0 21:54:06

無意思 ◎唐捐 現在 沒事了 你站 起來 又坐下 寫字 劃掉 站 不起來 卻走得 出去 地上有 鉛 Coca-Cola 明信片 坐下 假寐 而真想 就說沒 事了 捏,碎 又想它 復原 -- ◎作者簡介 唐捐,本名劉正忠,一九六八年十二月生於嘉義。國立台灣大學文學博士,曾任教於國立清華大學中國...

蘆葦意思 在 荷花 ℎ? ℎ?? ?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18 21:22:19

·˖✶ ☄︎earth music & ecology LOVE x ART project 訪問影片 ☄︎ 𝑝𝑙𝑒𝑎𝑠𝑒 𝑠𝑤𝑖𝑝𝑒 𝑙𝑒𝑓𝑡 𝑡𝑜 𝑠𝑒𝑒 𝑡ℎ𝑒 𝑖𝑛𝑡𝑒𝑟𝑣𝑖𝑒𝑤 好好的整頓了一下工作室 透過這次與 @earthmusic_taiwan 合作的訪問影片 記錄我跟工作室第...

  • 蘆葦意思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25 21:12:22
    有 186 人按讚

    無意思 ◎唐捐

    現在
    沒事了
    你站
    起來
    又坐下
    寫字
    劃掉

    不起來
    卻走得
    出去
    地上有

    Coca-Cola
    明信片
    坐下
    假寐
    而真想
    就說沒
    事了
    捏,碎
    又想它
    復原

    --

    ◎作者簡介

    唐捐,本名劉正忠,一九六八年十二月生於嘉義。國立台灣大學文學博士,曾任教於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現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曾主編台灣詩學學刊。曾獲梁實秋文學獎、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台北文學獎、高雄市文藝獎、一九九八年度詩人獎、五四獎之青年文學獎等。著有詩集《無血的大戮》、《暗中》、《意氣草》、《金臂勾》、《蚱哭蜢笑王子面》,及散文集《大規模的沉默》。

    --

    ◎小編 #三進 賞析:

    分行的藝術,就是流暢度控管的技術。應該不會有人想把流暢度搞壞吧?不,相反的,有時弄亂,反而更符合詩人要傳達的情境。

    次元切割尊者唐捐(這我擅自取的),除了會在同一行文字中,切出子母畫面(比如〈無饜的青春〉、〈小賦別〉,請自行翻閱《金臂勾》)。還會透過分行,微操斷句,來達成效果。〈無意思〉即是最明顯也最具啟發性的作品。

    #碎裂的技藝

    〈無意思〉全詩切得細碎,兩到三字就分行,一句話砌成絆腳矮牆。恰如心緒不安、心神不寧時的狀態。

    心中有個掛念的念頭,雖然企圖把注意力轉向身旁瑣碎的事物,想從煩躁中分心。想寫東西卻寫不出來、想出門透氣卻並不想真的走出去。唐捐刻意用極瑣碎的斷句來還原此狀態,讀起來斷斷續續(實際讀出聲音會更有感),即便你還沒讀懂文字的意思,感受上已經夠煩了吧?

    反之,那些令你讀起來覺得身心流暢的詩句,或許就是詩人細膩安排分行的結果。

    說到分心的企圖,唐捐〈無意思〉與楊牧〈蘆葦地帶〉那種,透過繁複的描述,以敘述把思緒拉遠的方式,恰好形成兩種絕妙的對比。(但毫無疑問都是傑作)

    #你也來拆拆看

    拿一個大家比較熟悉的例子來實驗,如果把大家都讀過的楊喚〈夏夜〉,拿來修改會怎樣。

     當街燈亮起來向村莊道過晚安,
     夏天的夜就輕輕地來了。
     來了!來了!
     從山坡上輕輕地爬下來了。

    變成:
     
     當街燈亮起來
     向村莊
     道過晚安
     夏天的夜就
     輕輕地
     來了

     來了
     來了

     從山坡上
     輕輕地
     爬
     下
     來
     了
     

    切成這樣的夏夜,欲言而又止,你覺得是什麼,正在從山坡上,爬下來呢?

    --

    美術設計:江襄陵 -Nysus IG:https://www.instagram.com/nysus_/
    攝影來源:Unsplash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8/20210825.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奇怪 #唐捐 #無意思

  • 蘆葦意思 在 盧小桃的小太陽戰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4-22 23:37:35
    有 2,028 人按讚

    「馬麻,明天就是你的生日了。」

    陛下泡在飯店浴缸裡,緩緩地說。

    「所以,我要送你禮物。」

    「我今天,就是你的baby按摩機。」

    ????

    #腦中突然響起了一段旋律
    #我做你的男傭🎵
    #一天到晚上工🎵
    #這個禮物好新
    #但好實用

    「那我要怎麼啟動按摩機?」我忍不住好奇。

    「客人,現在的按摩機都非常智能,你只要說:嘿,baby按摩機!請幫我按摩!就可以囉⋯⋯」

    #真的很智能

    我如法炮製,陛下果真開始有模有樣的替我按摩。

    「好舒服喔,你怎麼會送這麼棒的禮物。」我很感動。

    「我本來想送你花,去拔蘆葦,但把拔沒有帶我去,而且他還已經送花給你了⋯⋯」陛下淡淡地說。

    #淡淡的哀傷
    #梗被爸爸搶走的意思

    「所以你就送我按摩嗎?」

    「對,把拔送妳蛋糕跟花,polly姨姨送你卡片,我要送比他們還好的!」陛下的眼神裡,充滿了無與倫比的自信。「就是我!我這個spa!」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父子鷸蚌相爭
    #我漁翁得利
    #各種被愛

    /

    今年的生日很特別,從昨天就開始慶生了。

    昨天去馬兒家聚會,醬寶跟馬兒趁著我去洗手間,準備了蛋糕,拿出了禮物;

    跟啾啾去接兒子放學,老公突然拿出了去年我說好想試試看的泡芙蛋糕,還有一束鮮花;

    晚餐時,Miky一家特地上來替我切蛋糕,也送了我一盒巨無霸禮盒。

    #又驚又喜
    #開始懷疑自己到底什麼時候生日
    #什麼時候423?

    半夜看著馬兒給我的生日手寫情書,裡面夾帶了一張高中時她送給我黃小絹苦力券升級版,期限是永遠。

    我哭了一整晚。

    啾啾看了直搖頭。「果然是永遠的情敵,好險當年我先跟你結婚⋯⋯」

    #老公的情敵真的很多

    /

    過12點,又長了一歲。

    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多一年智慧,但是我很開心,又陪伴了你們一年。

    2009年一路記錄生活點滴至今,眨眼就是12年。

    希望自己還能擁有當初記錄人生的熱情,陪著你們一起慢慢變老。

    #謝謝你們一直都在
    #深夜裡的雜言雜語

    📷 不能放親友的照片因為大家慶生都素顏哈哈哈哈哈,那就放上親辜們的愛吧。

  • 蘆葦意思 在 詩聲字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9-29 12:55:27
    有 83 人按讚

    ※陳宗暉《#我所去過最遠的地方》(時報文化藝文版,今日上市)分享※​

    本篇內容,為新書作者陳宗暉於9月19日的臉書貼文,回顧自己與責任編輯(另一位詩人,兩人曾是大學同學兼室友)之間的故事​;後附言叔夏今天凌晨臉書貼文,及其〈#飛行器的執行週期〉(節錄)​。

    ※​

    大一新生入學那年的九月,搭了六個小時的火車來到新學校。​

    新宿舍按學號分配室友。新同學,也是新室友。這間寢室有多新呢,新到可以放心在房間裡的浴室洗手台浸泡高麗菜葉等著煮火鍋的那種新。而我總是來去匆匆幾乎沒有和室友一起吃過飯。我是室友卻經常不在家。​

    經常不在家的室友,還記得我們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在這間寢室準備隔天的課堂報告,關於現代詩,主題是「時間」。還記得室友的書櫃有詩集,還有好幾本洪範書店與新潮文庫。室友說他發現寢室地板中央有一塊地磚燙燙的,那應該是樓下天花板的電燈在發燙。​

    我們的新生宿舍有一個充滿希望的名字叫「向晴」,那陣子的我總覺得太陽好像在樓下,必須低頭用腳才可以感覺得到。​

    室友們都是系上的戲劇小組只有我不是。但我和室友一起修過劇本寫作課,我寫了奇怪的劇本,老師指定讓他唸出來;我成為我唯一的一場戲的熱烈觀眾。我們在女性主義的課堂上看帕索里尼的MEDEA。那盒盜版VCD離開花蓮之前再次回到我的手上好像去了很遠的飛盤。​

    我常常想著沒有人接住的飛盤後來除了拋物線還能去哪裡。畢業以後飛盤還在飛。我們各自去了很遠的地方彼此沒有心電感應但是都去過新店,相遇之前,我們一定都在大坪林捷運站擦身而過。​

    「這很像是每一次在類似大掃除那樣的時刻,因為召集了所有應該要來的人,而準備的工具總是不夠,所以沒有工具或是被分配到奇怪工具的人,在這樣略顯無所措其手足的情景中,就必須發揮自己僅有的想像力,讓自己有限(或根本沒有)的工具發揮無限的潛能,產生某種可以被認可為效率的東西。而這一切的發生極為自然,像是光線不夠了就要開燈,因為,我們已經經歷過太多彷彿在黑暗中手無寸鐵的時候。」──廖宏霖〈明信片上被遺忘的手札之一〉​

    無論是被分配到奇怪工具,或在黑暗之中手無寸鐵,我知道我們可能在很小的時候就曾經一起玩過「棉被版水上摩托車」。長大以後,緩慢而沒有效率,拖泥帶水故意繞遠路。奇怪的人生啊,「奇怪」從來就不是一個貶義詞。​

    知音往往在悲傷之處發生共鳴與耳鳴。多年以後,收到一個來自遠方的奇怪訊息,一瞬間開啟了二十年份的話語,從向晴240,轉換到另一間編號240的時間之屋。​

    這本書,是我和我的室友也是我的同學、我的編輯共同完成的,類似期末報告也類似紀念禮,主題可能是時間。時間內外,還有時間。​

    我的室友同學我的編輯,我常常想像他是如何以幽默感與詩意去化險為夷,去接住每一個殺球造成的內傷。透過他,想像一種我未曾有過的大學生活(但我覺得我們其實比較像是國小同學)。這樣一想,沉痛而煎熬的關卡好像就沒有那麼困難。好像什麼事情最後總是可以解決一樣。​

    落單時跑來跟你同一組。掉進洞裡時給你垂降材質不明的繩索。把傷心的事情盡量說成好笑的話。詩是某種經文,某種密語,某種好玩的東西。讓我放心把生活的祕密交付給他然後變成好幾種祝福。​

    祝福你,祝福大家,祝福20歲以前30歲以後的我們。​

    〆〆〆〆〆〆〆〆​

    #陳宗暉 臉書貼文(9月19日)
    #言叔夏 臉書貼文(9月29日)​
    #廖宏霖 (文中)友情客串,粉專 《ECHOLALIA》廖宏霖詩集
    #賴位政 手寫​
    #林依儂 襯圖,Instagram:writingxphotography
    #李蕪 選錄及引言​

    ※陳宗暉文集《我所去過最遠的地方》(#時報出版,2020年9月29日),該書創作計畫,曾獲 #國藝會 補助。​

    ※作家言叔夏9月29日臉書貼文,及“不是書序的回信”​:

    這不是一篇書序,而是一封長長的回信。回給那些年的木瓜溪。北迴海。那些年,有人在屋頂吃花。有人操場太極拳倫巴。有人在巴士的頂端看海面天亮。那些年,跳上一節藍皮平快就可以去一個海邊的小站。不睡的七星潭。沒有牛的牛山。沿九號公路跳上一台載滿檳榔的小發財。可以邊走邊開花。​

    那些年,一張躺椅去了一個房間,就像一張明信片去了遠方。種下一枚信箱,然後帶它出發流浪。到一個島,遇見魚與羊。連夜背誦《秘術一千種》:「使貓終身矮小法」。二十年裡反覆施法:使一隻貓變老又變小。使一支指針前進又後退。時間的痙癴。在逆時針倒退跑三圈的地方,我們還會再遇見那隻貓。​

    這本書終於出版了。今年夏天,在黃昏的區間車終於跨過濁水溪的芒草時,忽然也有了飛行器的心情。你好嗎。我還好。說著我還好的時候,就在一秒裡,也飛越了二十年。​

    ----​
    言叔夏〈飛行器的執行週期〉(節錄)​

    回想起來,那是一個什麼樣的開始呢?十數年前,我們初初抵達那個東部縱谷裡的大學時,校園裡有一半仍是漆黑的。沒有路燈的一條路在夜裡穿行過蘆葦。它要通往更黑更暗的什麼地方去?網際網路的白堊紀裡,我們總在晚間的電算中心關門前(啊那是一個多麼復古的存在在一個所有電腦螢幕都還弓著貓背的年代──),隔著屏幕將背包裡的海,都倒進小城的站台。一切畢竟都太黑太黑了。黑得一條路上的所有石子,都是指向彼此的暗示。​

    離開那座小城。某個時代終要結束,某些鐘面剛要成為新的操場。友誼是,時間終止以後才能談論的事物。我們談論,像一段時期的終止只為了等待這個談論;如同我們投遞,必須是時間延長以後才能抵達的投遞。於是我們從那之後的長跑各自開始了。攜帶自己的計步器。而所謂的時間首先是,差異與重複。如同德希達一生反覆談論的、彷彿自我指涉般的差異與重複:每個「同一事件」作為事件自己本身,都早已鑲嵌進了它的第二次──是事件裡「第二次」的差異,重複地追認了那作為原初的「第一次」。以哀悼之姿,「第二次」補足了「第一次」意義的缺口;並繼之以自身作為新的時間起點,重新懸置、延宕了事件的終點(把它「置入括弧」),以等待第三次、第四次的重來/降臨;而再沒有什麼會比一個承繼自母親的遺傳疾病,更能自證這道關於差異與重複的辯證了。年少時我們談論起那些關於母親與父親們的事,像流浪表演團裡一個最沉默的手風琴手終年都攜帶著他斗大的琴盒。那時的我們簡直並不知道那些失去與哭泣是什麼樣的意思;而多年以後在這本書裡,母親的病反向結繩一樣地成為了一個原初的標記,「我把最重要的東西都放在這裡了。」撒下麵包屑:「你要記得折返回來取。」​

    德希達沒有告訴我們的是,如果事件的構成始終來自差異與重複,疾病如是,死亡如是,友誼甚或此生的各種遭遇(各種「事件」──),亦如是。那麼能將它從它本身所限定的詞彙意義裡救贖出來的,只有它自己──作為「第二次」的「它自己」;給它名字,為它垂降繩索,垂降繩索去一口井底給一個童年的自己,告訴他:一定會有人回來救你。在這部寫於病後的作品裡,作為「第二次」的病──三十歲的「我」罹患了母親死去的惡疾;彷彿替代般地,重新將「母親」灌入了「我」的病體;於是那些手術療程裡的輸血、開刀與復健(甚或撿骨)……,都是一場割肉還母的儀式。「我」既是「我」,也是作為「母親」的「我自己」;藉由長回自己的肉身,把空缺的母親的身體,重新生回來。而一旦「母親」能被「我」自己生回來,那麼失去的「我」自己,也能通過這「第二次」的母親,讓自己重新誕生。某種意義上,他是他自己換取的孩子。​

    死亡的善意。如果死亡可能有善意。死亡的善意藏匿在時間的岩縫裡。像走過的誰在這裡留下的標記。在我們年少時代的寫作時光開始以前,那個最初最初的問題:我為什麼要來到這個世界呢?也許為的,只是一次次地,繞經時間的剝落與暴力,重新抵達一個淒美地。淒美地是,二十歲的盛夏縱谷裡一叢一叢磊磊的結石,往東苑的小路逆時針方向就會遇到一座秘密的河堤;是木瓜山裡銅門墓園前的操場,踢足球的小孩們後來都去了哪裡了?古詩課來不及教會我們的事,翹課去的太魯閣就來告訴我們:溪流把山谷都切開(它已經在這裡蹲踞了億萬年了),於是那些山,就都在夜裡秘密地長大了起來;淒美地是,最後一次抵達牛山,海邊天亮回來的九號公路在後照鏡裡被拉得好長好長,我正要載你去趕赴一班最後的火車。沒有人知道的火車盡頭是過去還是未來,又或者它轟隆隆所要駛向的,是一處以光年計算的遠方──我們所去過最遠最遠的地方,是每一次的小型死亡帶我們重新抵達的地方。那麼即使那些年少時代的信與日記,早已隨著那座小城站台荒煙蔓草的傾圮,被吸納進那黑洞般的網路時間裡,自我分解如塵埃;但午夜的平快車駛過志學街,駛進黑得幾乎要目盲的北迴海時,總有那些一個又一個過不完的山洞把我們切成一節一節。火車的車窗唰唰掠過你二十歲的臉;那張臉,我幫你保管起來了,連同年輕時那些寫在黑色屏幕裡的字,一則指向未來的卦象:總有一天,總有一天,我要做一個永遠住在火車上的人……。那時的我們並不會知曉,所有感覺結構的宇宙,都是環狀的。如同這島上找不到終點與起點的鐵軌。只要火車繼續快飛,總有一天,它必會帶我們經過一處既叫做從前也叫做未來的站台,遇見某年夏天被遺留在這裡的自己的臉。一次次地。關於經過與抵達。差異與重複。親愛的CP。那就是我們飛行器的執行週期。​

    那就是我們飛行器的執行週期。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