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藺草材料包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藺草材料包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thenight (夜子)看板Miaoli標題[閒聊] 苑裡藺草技藝推廣時間Sun May 4...
身為很少離開台中的台中人,第一次在苗栗板發文,
內文可能會有一點點和苗栗地方政府相關的部分,我不確定這會不會違反板規,
但想說還是先發出來給大家知道。
5/3,我去台中舊酒廠參觀中區大專院各設計相關科系校舉辦的聯展,
其中有一個小組的專題是做藺草編織文化。
透過組員的介紹,我才知道原來藺草文化的發祥是在苑裡而非大甲。
她告訴我,苑裡當地只剩一位年事已高的老農夫,擁有編織技藝的人平均年齡
也都在60歲以上,並且沒有文字文獻來記錄,僅有口傳、手把手的當面傳授方式。
藺草編織文化竟然就要在起源地失傳了。
為了不希望文化失傳,他們挑出幾種比較容易上手的編織法,做出像中國結般的圖解,
放入足夠用的藺草,做成一般在手工藝社可以看到的手工藝材料包。
除了基本材料包外,也有等級高一點的,外盒是組員的水彩圖印製而成。
拆開後,盒子內印的是當地景點,配合印製好的切裁線,可以組合成模型。
去年的這個時候,我一樣也有參觀設計聯展,看到許多將臺灣傳統文化
用新概念去詮釋,包裝出美麗創意兼具的優秀作品。但很可惜的,
多數僅僅只是「畢製專題」,展覽結束後,這些作品無法真正成為與他們接洽的
店家的商品或包裝,也無法推廣到更遠的所在。
由於318之故,我在419與427分別去了後龍和竹南。我從來不覺得台中是個怎樣
大怎樣方便的都市,但在那之後,我才打從內心覺得自己非常幸福。
我覺得此小組做的專題,如果只讓它是個專題實在太過可惜。於是向組員詢問,
苑裡當地是否有藺草文化相關的文化館之類,有無和官方接洽過?
組員告訴我,當地是有一個文化館,裡面也有提供藺草編織活動,但並無特殊包裝,
只有一位婆婆負責,做一項編織品就是一百塊。他們也和官方接洽過,但官方拒絕
了他們的合作請求。
我聽完非常訝異;這麼優秀的發想,連商品都做好了,還有文字記錄,官方為什麼
不願意合作呢?
組員表示,大概是因為館方目前賣一項就是收一百塊,而他們的材料包賣八十塊,
這樣就少賺了。而且還要扣掉一些成本,賺得就更少,不像目前單賣掉就可以拿到
一百塊。
聽完後,我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麼,既憤怒又傷心,更多是深沉的無力。
我說,我真的不懂。今天若不是聽妳說,我不會知道藺草文化起源在苑裡,不會知道當地
有文化館,更不會去體驗那個一百塊的編織工藝。
而你們,有這麼好的成品,為什麼.....為什麼政府不願意和你們合作把它推廣出去,
他們今天只看到那一百塊!他們沒有想過,推廣一項產業的開頭,是要做薄利多銷!
或許是因為我不自覺的激動語氣,隔壁組的組員還問我是不是苗栗人?
我說不是,我是台中人。只是因為318的緣故去了後龍和竹南,我真的覺得苗栗
需要改變。苗栗的老年化比例高,年輕人少,這在要推動改變上是很困難的。
我看到連苗栗的小蜜蜂都比台中的要費更大的力,更激進才能去深入民間,
因為老人家的觀念不容易改動,那需要時間!
今天如果不是你們,不是學生有熱情、有時間去花了這麼多心思做專題,靠那個文化
館,能做什麼?能推展觀光嗎?講白一點,官方就是短視近利啊!
講到後來,我都不知道自己在激動什麼了....說穿了,我就是單純看不下去啊!
忽然想到本來5/3是要去頭份建國花市的村村市集,但因為我當天要上晚班,身為
對頭份一無所知的外地人又覺得光找路就夠我頭大,所以沒去。但手機裡還有
村村市集的資料,於是告知組員這個訊息,建議他們能和村村聯絡,不要就這樣
讓這個專題在展覽後就結束了。
回到公司後,我和同事說起這段經過,同事也一樣感到無力與憤怒。
當然,我所知道的只是組員單方向的陳述。關於合作需要討論的資金分紅等等一切部分,
我並不了解。
可是我相信,這一切所需要的錢,絕對遠少於當地官員出國考察;得到的收益和影響,
卻一定比那些上網路東抄西湊來的考察報告還要更為深遠。
這只是一個看不過去的好事台中人的小小見解。
在此附上該小組FB專頁,藺一個延續:http://0rz.tw/JARDK
5/3當天經同意後拍攝的照片:
http://images.plurk.com/gqfSZf6eAxikpOCTOziFB.jpg
http://images.plurk.com/10JG2k2XnVzP5A6mISwotr.jpg
補上她們在flyingv上的募款活動,裡面也有更詳細的敘述
(部分內文和我聽到的有所出入,但不影響此文化傳承之迫切與重要性)
http://www.flyingv.cc/project/292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8.49.47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Miaoli/M.1399139121.A.303.html
我知道現實來說正常,連我去參加仰慕已久的繪者的新書座談(內容是介紹台中,
走過世界各地出過數本手繪旅行書的她,終於有機會在家鄉做時間稍長的停留,
來完成這本書),問她是否有和台中政府官方接洽,她的回答是:
政府想要的東西和我們想做的是不一樣的,我試過,但我決定做我想做的。
由她參與設計與部分出資的餐廳,已是台中市小有名氣的景點餐廳,
連她都得到這樣的結果,我其實也不會對著官方抱太大期望。
但這是台中,和苗栗相比有較多的預算和資源,所以還在我能接受的範圍內。
但對於苑裡,我真的只是感到憤怒與傷心。
我明白你的意思,很多習以為常的事正因為習以為常而變成了正常,
但不表示它是合理的,是正確的。這只是一種由多數轉成常態所形成的正常。
我不很了解官商勾結等等的利益牽扯,我只知道在文化層面是不應該由利益
去評斷一項文化的保存與否,也不該用適者生存自然競爭這種態度去任其生滅。
就像醫療不該只為了單純的賺錢與否,就轉型成專提供金字塔頂端的服務業一樣。
但說到底,我只是個好事的台中人,要說能為這項文化做些什麼....
我只能盡我能做的讓它被看見,被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