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藩讀音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藩讀音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藩讀音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藩讀音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萬的網紅工頭堅。旅行長,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線上旅行團 #龍馬之旅 049 中斷了幾天,今日預定補兩篇。先從輕量的寫起,找回手感。 上一篇寫到長州藩發起的「禁門之變」。在元治元年(1864)舊曆七月的那當下,幕末局勢呈現了一種近乎失控的狀態,長州的桂小五郎,也被迫展開一段「消失」隱居的生涯。還因為司馬遼太郎小說的篇名,被稱為「落跑小五郎...

  • 藩讀音 在 工頭堅。旅行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20 12:55:43
    有 280 人按讚

    #線上旅行團 #龍馬之旅 049

    中斷了幾天,今日預定補兩篇。先從輕量的寫起,找回手感。

    上一篇寫到長州藩發起的「禁門之變」。在元治元年(1864)舊曆七月的那當下,幕末局勢呈現了一種近乎失控的狀態,長州的桂小五郎,也被迫展開一段「消失」隱居的生涯。還因為司馬遼太郎小說的篇名,被稱為「落跑小五郎」。

    但說真的,在那樣的亂局中,若非他懂得落跑,也不可能活到後來,收拾殘局;甚至成為「維新三傑」之一。

    當時的龍馬,所幸仍有勝海舟的海軍塾,這樣一個棲身地與庇護所,得以在安全的距離外,旁觀這一切。

    甚至在這亂局中,還有了一點私人的小確幸。

    那就是在這年的舊曆八月一日,他和阿龍(楢崎龍),舉行了「內祝言」,亦即沒有外人參加的結婚式。見證的是,金藏寺的住持智息院。

    其實關於龍馬何時結婚,一直以來有很多種說法。以前的印象,始終是在阿龍去了寺田屋,或兩人到了鹿兒島之後。

    目前我採信的,是根據京都龍馬會赤尾會長的考證,以及阿龍晚年的口述。

    赤尾會長甚至替他們的結婚式場立了一塊石碑。

    原本我並沒有特別要去尋找,但某一年,因為去京都擔任VIP團的特別解說員,住在東山的山腳邊,歷史悠久的「都」飯店(目前是威斯汀集團營運的 The Westin Miyako Kyoto),晚上陪著主管和貴客,散步到三条白川附近宵夜。

    以前在京都活動的範圍,多半集中在鴨川西岸,特別是木屋町通一帶,較少過來另一條運河,也就是白川這邊。但那次的經驗,才發現白川的美。

    甚至有文章說,白川南通,是京都最美的一條小路。

    總之那晚酒足飯飽,走回飯店的路上,龍馬與阿龍的「結婚式場跡」,竟就在路旁等著我。

    緣份,一切都是緣份。

    那晚吃的居酒屋,即使多年後,也還懷念。店名是「晚boo」,讀音是 Bamboo, 竹子。店家用冰凍過的竹節裝日本酒,既風雅,又爽心。

    寫到京都,總是滿滿的想念。

  • 藩讀音 在 工頭堅。旅行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5 12:35:29
    有 192 人按讚

    #線上旅行團 #龍馬之旅 047

    由於後面要發生的歷史,「長州藩」是其中要角,今天就來聊聊長州吧。

    長州,其實是個通稱。就好像人的「號」,常看大河劇的朋友應該知道,日本武家,常以號稱人,以州稱國(藩)。長州包括了以前周防國、長門國的領土。

    我對戰國時代歷史沒有太多鑽研,但概念上,昔日長州毛利家,曾是西國霸主;尤其是毛利輝元時代,國土比幕末要大很多。但自從關原一戰成為敗方之後,領土大幅縮減,到了幕末,僅佔本州最西端的一隅,已然稱不上強國了。

    但即使如此,長州依然有其獨特的條件:北通歐亞大陸,南瀕瀨戶內海,與九州更只是一水之隔,要獲得海外的資訊,並不困難。也因為這樣的地理位置,長州,也就是如今的山口縣,旅遊資源是豐富的。從東邊的岩國,西邊的下關,北邊的萩,皆有截然不同的風情。

    而長州的民風,一言以蔽之:始終把德川家當成頭號仇敵。

    更何況,幕末長州的才俊——吉田松陰,又是被幕府下令處死,他所教出來的志士們,更是將「勤王倒幕」當作畢生職志。

    儘管長州本身仍有過複雜的政治角力,但簡單一點理解就好。

    長州藩的政治中心,在還沒遷到山口之前,有兩百多年期間,都在偏遠日本海側的「萩」,Hagi,中文讀音「秋」。一般也稱作「萩城」。

    為了去長州,2015年,我搭新幹線來到新山口。

    原本一直希望直接由下關搭電車、沿著「山陰本線」前往,但發現沒有直達快車,耗時較長。如果是悠閒時期,我並不介意花個一天,搭普通電車,慢慢「突」去。但時間有限,只能採取最快的方式。

    那年因為正逢大河劇《花燃》上映,因此從新山口驛到萩,有直達巴士,約一小時車程。

    你到了萩城會發現,它其實是一個位於河口的島。

    在島上,特別是萩城「城下町」區域,為了保存景觀,某些街道甚至連電線杆、人孔蓋都沒有。白牆黑瓦,獨具風情。即使是在大河劇播映的當年,也沒有太多遊客。

    我在巴士總站附近的青年旅館 Ruco,喝瓶山口萩啤酒,然後就漫步在城下町。想去的地方,幾乎都在步行一二十分鐘的範圍之內,非常悠閒。

    當年去的時候,還沒有「酒鬼巴士」的概念;如果以後再去,當然要從岩國的旭酒造(獺祭的生產商)開始,邊喝邊聽歷史,快意。

    而就是在這麼悠閒的地方,幕末的戰雲與烽火,即將由此掀起......

  • 藩讀音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4-09 12:33:50
    有 152 人按讚

    我的手機wallpaper是奈良春日大社拍下的小鹿,比起看紅葉,小鹿斑比可愛好多(圖在留言位置)。

    今天跟大家講以春日大社的山「春日山」命名的軍艦—春日丸(又名春日艦)跟19世紀的香港的故事。

    鏡頭一轉,我們從春日大社來到19世紀中葉的清國。

    1862年,滿清政府總理衙門要求江蘇巡撫、兩廣總督購買軍艦,迅速剿滅太平天國。清國海軍看中的中小型軍艦最後因為英國皇家海軍索價太高沒有購入,那些軍艦就先後被印度、日本、埃及購入。

    雖然沒有買入軍艦,太平天國後來因為內亂變成一盤散沙,結局也不用多講。

    1868年,在薩摩藩對付榎本武揚為指揮的幕府海軍的時候,名為春日丸的軍艦大派用場。在這場戰爭期間,春日丸上不但有井上良馨,還有後來赫赫有名的東鄉平八郎和伊東𧙗亨等人。

    這艘春日丸就是當初差點成為清朝政府入手的江蘇軍艦。

    春日丸除了跟晚清有關係,跟英國殖民地時代的香港都有一些緣份。在早期的香港的日本人記錄之中,就有記載兩件關於春日丸的事情。

    1874年可不是只有陳奕迅在尋找跟他絕配的戀人,1874年可是春日丸來到香港的年份,時為明治7年。

    話說,在上海巡行並停泊數日的春日丸在1月底來到了香港。

    軍艦來到香港前於廈門進入港口,由於軍艦上沒有聘請專業的領航人就直接入港。有一位英國人向軍艦提出登艦,原來是已代理港務長身份指路。軍艦上的人感謝好意,然後讓他回去。

    幾天後,這個英國人再次來到春日丸索取費用。軍艦上的人很吃驚,並聲明之前完全沒有提出收費的意圖,如果是領航不可能准許上船,是因為自稱代理港務才同意登艦。軍艦沒有支付費用,直接前往香港。

    英國人沒有罷休,直接通過廈門海關向香港的日本領事館提出支付費用請求,書記官向井上良馨了解事情之後繼續拒絕要求。

    這個問題最後爭論超過一年,到了1875年6月,領事館陸續聽取雙方意見,明白雙方存着誤會,由於不算什麼大事,最後決定支付費用,事件解決。

    春日丸在香港期間,還把一位在香港失業的日本人免費送回日本。這位日本人本來在英國的船上工作,可是在香港停留後找不到聘請他的人。最後他身無分文,旅館催促繳交費用期間與老闆發生爭執。適逢春日丸來到香港,他就透過領事館表達想乘搭軍艦回日本的願望。

    領事館跟春日艦斟酌後,最後春日丸幫忙這位落泊的國民償還館住宿費用,還讓他乘搭軍艦回到日本。

    這次的香港行程中,春日丸的名冊上有一位艦長「井上少佐」,相信就是指井上良馨。

    最後再講一講春日丸這個名字的由來。

    除了因為奈良的春日山這個名稱之外,也有人說原本名字叫做「Kiangsu(江蘇)」,「かすが」的讀音有點近似,因而命名。

    我個人就認為完全不相似了。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