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尚有良知而惜命、人際尚有同情而知彼
#雙子殺手 #GeminiMan
⠀
⠀
【從個人良知到科學良知】
曾在廢死討論的議題看到轉發自一位法官的自白
「作為法官,我不知道自己是社會正義的捍衛者」
「還是披著法律外衣的合法殺人犯」
「尊重、敬畏生命,是每一個法律人的最基本良知」
在此並不是要藉由這部...
人心尚有良知而惜命、人際尚有同情而知彼
#雙子殺手 #GeminiMan
⠀
⠀
【從個人良知到科學良知】
曾在廢死討論的議題看到轉發自一位法官的自白
「作為法官,我不知道自己是社會正義的捍衛者」
「還是披著法律外衣的合法殺人犯」
「尊重、敬畏生命,是每一個法律人的最基本良知」
在此並不是要藉由這部電影牽扯到廢死
是電影主角亨利的退休理由讓我想到上述字句
也讓我理解到生而為人,「良知」的重要性
殺手亨利奉命所殺的對象幾乎都是恐怖份子
但他還是會因殺了人而惡夢纏身
會害怕照鏡子時看見毫無惻隱之心的自己
法官和死刑執行者所面對的都是已經犯死刑罪的壞人
但還是有不少真實事件或影視作品的劇情傳達出
他們的良心不安使之精神崩潰或做出彌補犯人的行為
犧牲少數人,拯救多數人的決策,理性思考完全正確
但多數人還是會因日後的良心譴責而遲遲做不了決定
以上的例子會如此地讓人痛苦和掙扎
那都是因為我們保有了「良知」
一套人在判斷是非對錯時,作為基準的價值觀
以感性面解釋,是從人類情感而來的呼喊
教導我們同情他人的取悅和善待方式
賦予我們不傷害他人的義務和責任感
進而於社會促進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讓世界更美好
反過來說,若一個人沒有良知,傷害人不會感到愧疚
內心不會被任何的道德秩序約束
放棄愛他人的情感,只留下為己的私利
那與叢林野獸、殺人機器有何兩樣
拉回這部電影所探討的複製人議題
之所以基因編輯這項科學創舉至今仍備受爭議
其中一個原因便是有被濫用的社會風險存在
科學發展固然重要,可是在抵觸「良知」的情況下
確實有該受到監管甚至是暫緩的必要
原子能的歷史教訓早已告誡我們
稍有違背人道的科學一旦落入有慾望的權力者之手
得到的結果只有無情的破壞以及更大的階級分化
⠀
【所有罪惡由自己承擔】
常見的人道議題電影中只要有人被基因或藥物改造時
最後的下場都是被銷毀以免留下後患
或許是由重視人文的李安執導的緣故
在這部反而是以導正被改造之人的思想為劇情發展
於是電影的標語「誰能從你手中救出你自己」
除了明指亨利要逃脫年輕版複製人的追殺外
也可解讀為亨利欲將年輕版複製人從痛苦人生中救出
許多關於親子互動的文章寫著「別活在父母的期待」
目的是要孩子能夠自主且無壓力地成長
站在父母的角度剖析,他們所加諸的期待
潛意識裡有的是年輕時的人生缺憾
然而也有的是曾經犯錯後的罪惡感
進而延伸至不願讓下一代也承受同樣罪惡的使命感
對亨利來說,成就下一代的安穩已是最大的自我救贖
⠀
【先了解別人再表達自己】
促使年輕版複製人歸正的契機不盡然是亨利的教化
我反倒覺得是製造他的邪惡父親不夠有同情心所致
這點剛好詳細說明了前段「父母期待」的兩面意涵
邪惡父親是一昧地希望年輕版複製人成為完美殺手
以為將本尊的不完美除去就能達成他的野心
卻從沒顧慮到年輕版複製人同樣身為人會有的焦慮
相反地,亨利則是以「和自己對話」的心態表達同情
並獨自背負對他而言已坦然的罪惡感
讓年輕版複製人理解且無負擔地符合亨利的期待
其實不單是親子,任何人際互動都一樣
傾聽的出發點是為了理解,不是為了回應自己的理念
先去理解對方,才有資格爭取讓對方了解自己
⠀
#hands0memovie 👈點按標籤看更多電影
⠀
#제미니맨 #ジェミニマン
#電影 #映画 #영화후기 #movies #movie #film
#影評 #映画鑑賞 #moviereview #filmphotography
#電影心得 #不專業影評 #電影觀後
藥物濫用標語 在 阿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會不會過去我對毒品的認知,其實就像我對中華民國的認知一樣,都是被政府捏造出來的?』
『我知道有人會說,你根本不懂酒跟毒的差別,我認識的誰誰誰,就是因為毒品毀了他的人生。
但這句話就像某些衛道人士提到吸食LSD或大麻就說會「嚴重可能致死」一樣,完全是去脈絡的說法,
因為瞬間飲酒過量致死的例子時有所聞,但目前沒有任何已知因吸食LSD或大麻過量而致死的例子,所有死亡都是因為吸食之後的行為,
就像是酒後駕車的新聞層出不窮,那是酒的問題還是人的問題?我們應該禁止酒精嗎?』
「服用LSD對我有很深的影響,甚至是我人生最重要的事之一,它讓我看到了硬幣的另一面,並且深深刻畫在腦海,提醒了我真正重要的事:創造偉大而不是創造財富,要用盡全力,讓歷史洪流中留下自己的印記。」
這是已故的蘋果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對LSD的看法,這兩天,LSD用另一個名字登上了台灣新聞版面,叫「毒郵票」。
對毒品、對精神疾病、對一個好好的人怎麼會變成殺人兇手,諸如此類的事情都令我們感到害怕,這層害怕妨礙了我們的理解,所以對於問題沒有深刻理解的我們,始終無法降低毒品或是藥物濫用的機率。
那究竟,我們害怕的是「什麼」?
LSD在分類上會被歸在Psychedelic,台灣一般翻譯叫「迷幻藥」,但目前越來越多人用「啟靈藥」取代「迷幻」的字眼,因為Psychedelic本意就是「開啟心靈」(註1)的意思,而使用「迷幻」這種享樂取向的字眼,只是配合反毒政策來污名化啟靈藥物。
我第一種知道的啟靈藥不是LSD而是DMT,當時我在酒吧跟隔壁一個南美洲的遊客喝得醉醺醺,他跟我聊到,他在故鄉的職業是薩滿(Shaman),我聽不懂這個字眼,他解釋說就像是巫師(Wizard),這個字我就聽得懂了,於是他接著問我,有沒有什麼問題想知道?
然後他就跟我介紹了死藤水(Ayahuasca,內含DMT)。
根據他的說法,喝了死藤水之後可以擁有跟植物對話的能力,在他故鄉的雨林中,那些高聳的大樹都活過上千年,他們遠比人類更有智慧,跟他們對話,就可以解決你所有的人生的疑問。(註2)
坦白說,我只覺得他喝鏘了。
所以我也跟著裝瘋賣傻地說,那死藤水好像很好玩,但他卻突然板起面孔,彷彿瞬間脫離了酒吧歡愉的氣氛、十分嚴肅地對我說:It's not for fun.
就是這句嚴肅的「 It's not for fun 」顛覆了我對毒品既有的、屬於娛樂、頹廢、糜爛的印象,讓我意識到,會不會過去我對毒品的認知,其實就像我對中華民國的認知一樣,都是被政府捏造出來的?
答案是肯定的。
在世界上其他地方,當他們使用DMT進行神聖的宗教儀式探索自我,我們卻以為那只是為了開心,當大麻被廣泛的應用在醫療上,我們卻以為那只是為了好玩,當別人用微量LSD提升工作創造力,我們卻以為用藥就是不事生產,我們明知道許多病患在醫院長期施打嗎啡、海洛因來舒緩疼痛,然後又健康地回歸生活,但同時,我們又以為海洛因上癮性很強,一旦碰了就戒不掉,平常自視聰明的我們,一點都沒有發覺其中的矛盾。
我們被洗腦得非常徹底,只會重複著政府告訴我們的那一套:毒品就是為了享樂、毒品會上癮且有害身體、毒品會毀了你的人生。
我想大家成年後或多或少都接觸過酒精吧?如果把這一套邏輯搬到酒精上呢?喝酒是為了開心嗎?當然。酒精會不會上癮?會,而且成癮性比許多毒品要強得多。那我們接觸了酒精之後,人生毀了嗎?多數人應該沒有吧?
我知道有人會說,你根本不懂酒跟毒的差別,我認識的誰誰誰,就是因為毒品毀了他的人生。
但這句話就像某些衛道人士提到吸食LSD或大麻就說會「嚴重可能致死」一樣,完全是去脈絡的說法,因為瞬間飲酒過量致死的例子時有所聞,但目前沒有任何已知因吸食LSD或大麻過量而致死的例子,所有死亡都是因為吸食之後的行為,就像是酒後駕車的新聞層出不窮,那是酒的問題還是人的問題?我們應該禁止酒精嗎?
毀掉人生也是一樣道理,如果你隔天早上要上班,今天卻執意在酒吧喝到凌晨4點或是使用娛樂藥物到不省人事,那到底是酒或藥物的問題,還是你的人生早已出了問題?
如果問題不是酒、不是毒,那究竟是「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研究指出,使用毒品或是成癮的原因並不完全來自於其中的化學物質,也來自於環境、來自人與人之間連結的消失。
有名的例子來自越戰時,有20%的美軍吸食海洛因,但其中95%的人在回國後就自動戒掉了毒癮,沒有進勒戒所、沒有痛苦的戒斷症狀,他們只是離開了一個高壓的環境回到自己的國家、回到正常的人際關係中,「毒癮」自然就沒了(註3)。
並不是要說吸毒無害,否則我們根本就不用討論如何對抗毒品,在沒有監督下使用過量來路不明的藥物絕對是危險的,所以重要的是,要如何找出更有效對抗毒品的方法?在台灣,有一半的監獄空間用來關吸毒者,而這些人出獄後,又有75%的人會再犯,明明他們在監獄中應該早已經克服了化學上的毒癮,為何出獄後又會重新吸毒?
原因很簡單,只是我們都不想承認,是他們生活的環境使他們吸毒,而把吸毒視為犯罪就是迫使他們無法離開那個圈子的原因,當他們因為吸毒前科、因為我們對吸毒者的歧視及誤解而無法回到一般人的生活圈,那當然只能繼續跟其他吸毒者生活在一起,所以95%的美國士兵離開越南、回到日常生活中就能自然戒毒,而75%的台灣吸毒者卻只能活在吸毒、服刑、出獄、吸毒的循環中。
這並不是什麼新知識,在葡萄牙,幾乎所有「毒品」的使用都已經除罪化,轉而把經費用在輔導吸食者重新就業,15年來他們吸食毒品人口下降了一半;在瑞士,有合法的吸毒場所,由政府提供最純的海洛因,結果他們無論是吸食人數或是HIV交叉感染人數都顯著下降;更不用說荷蘭,大街小巷都看得到標語教導你「如何正確使用娛樂藥物」,這些行之有年的政策都再再告訴我們,毒品政策的重點絕不該是懲罰,反而是用毒除罪化後,更可以讓吸毒人口回到該有的日常生活。
諷刺的是,這次新聞事件的主角正是兩個第三勢力政黨,是我們期待可以帶來新觀念、新政治的政黨,結果爆料者還在說「LSD過量可能致死」之類沒有科學根據的話,以及「敢不敢帶助理驗尿」之類的選舉語言;而被爆料者,更是急著撇清關係,說自己毒品零容忍,從來沒有主張「毒品除罪化」。事實上台灣從來都沒人提過毒品除罪化,當提到除罪化的時候,講的都是讓吸食者除罪、把醫療前置化、降低監獄收容壓力也增加吸食者真正戒毒、真正回歸社會的機會。
根據報導,這個案子裡由於持有過量的毒品有販賣可能,即使在歐洲也有一定罪刑,這部份沒有爭議,但是面對這樣一個可以教育民眾正確防範毒品或娛樂藥物使用等知識的機會,兩個第三勢力政黨的選擇,卻都令人失望地更偏向於選票而不是真相。
所以回到開始的問題,關於毒品問題,我們究竟害怕的是什麼?作為一個人,我們害怕失去穩定的環境、害怕失去與他人的連結,所以有人開始使用毒品試圖逃避,而作為一個政黨,害怕失去的是選票,無論是綠黨或是時代力量,都不可能對世界上其他國家的毒品政策一無所知,但他們選擇逃避、選擇避重就輕、選擇符合大眾觀感而不是面對台灣真正的困境,而這,才是民主政治真正的毒藥。
註1:Psychedelics一詞來自於希臘文, 「ψυχή (psykhe)」 是「心靈、思想、靈魂」的意思,而 「δήλος (delos)」是「開啟、呈現」的意思。
註2:這段對話跟我後來Google那些去秘魯「死藤水之旅」的遊記內容有些出入,也許是信仰不同加上體驗因人而異的關係。
註3:出自TED演講《你對上癮的所有認知都是錯的》,但個人認為演講中過度單純地將上癮歸咎到環境,而有意忽視了藥物實際上的成隱性。
註4:機會教育!附圖是截自中國時報,如果我們自認比中時水準高一點,那請拒絕使用「係金ㄟ」這種台語火星文。
藥物濫用標語 在 紀錄觀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BBC揭開毒品背後驚人真相
#只想要嗨_不想要死
#Knowdrugs_nodrugs
近10年,台灣青少年使用毒品的比率,增加了近4倍,為何積極反毒禁毒,使用比率卻不斷成長呢?毒品教育還有哪些可能?本片將探訪用藥者,藥頭,製藥者,揭開藥物背後的驚人真相!#藥怎樣才安全?
★【「快樂」的代價】 #嗑藥 #快樂丸 #古柯鹼 #藥物濫用
★9/1周五22:00┃公視主題之夜┃公視13頻道
★網路直播:www.pts.org.tw/ptslive/live/ ,有+7
★與談來賓: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系副教授 戴伸峰
#英國每週1起__因吸食合法興奮劑致死案例
「因為合法,民眾就以為藥物很安全。」
在英國有所謂的Legal high,但這些所謂的「合法興奮劑」真的安全嗎?他們不僅缺乏嚴謹實驗測試來確保其安全性,而且,之所以被視作合法,只是因為「還沒有」列為管制禁藥,只要在外包裝上,標示「不可供人食用」,就可以合法販賣。
#英國夜店自備藥物檢測器
使用這台檢測器只要60秒就能確認藥物,電子資料庫裡有所有已知的藥物!它結合了雷射科技和資料庫
可以告訴我們非法藥物中的確切成分,並透過醫療服務人員發布警告,藥物成分為何,使用劑量的建議,他們希望能告知來減低傷害。
.
★相關報導:
▎一位女兒因快樂丸而死的單親媽媽,
為什麼會致力於推動「娛樂用藥合法化」?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68108
▎吸毒者無罪是好事嗎?從荷蘭對毒品的「警告」標語談起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960
.
★ 了解更多:http://goo.gl/Vn3zyi
■ #公視主題之夜|首播週五22:00;重播週六7:30
■ 公視三台| 首播周日13:00;重播周一凌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