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藥物作用機轉查詢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藥物作用機轉查詢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藥物作用機轉查詢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藥物作用機轉查詢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皮筋兒 Journey,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別把藥當仙丹,也不要污名化,如果是醫囑叮嚀不能隨意停藥的請聽從醫囑規律服藥,如果是支持療法比如流鼻水的症狀治療,醫師會告訴你有好轉就可以不用吃了。 面對疾病的正確觀念✅ 會掛號看醫師就是想要活下去,那就相信你的醫師。 請感謝做學術研究的人,感謝臨床單位的努力,感謝病人參與讓醫療研究更好。 ...

藥物作用機轉查詢 在 巧克藥師|臺灣藥師|連鎖藥局經營管理顧問|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19 01:18:37

《歐盟近期發布警訊 12款感冒藥恐致命》⁣ ⁣ 【芬士比瑞】⁣ 常用於治療感冒、過敏、氣喘的藥物成分「芬士比瑞」(fenspiride),歐洲傳出有民眾使用後出現心臟不良反應。依照食藥署許可證查詢平台,臺灣目前含fenspiride成份藥製劑還在效期內的有12張。⁣ ⁣ 2019/2/15歐盟EMA...

  • 藥物作用機轉查詢 在 皮筋兒 Journe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6-12 14:41:50
    有 51 人按讚


    別把藥當仙丹,也不要污名化,如果是醫囑叮嚀不能隨意停藥的請聽從醫囑規律服藥,如果是支持療法比如流鼻水的症狀治療,醫師會告訴你有好轉就可以不用吃了。

    面對疾病的正確觀念✅ 會掛號看醫師就是想要活下去,那就相信你的醫師。

    請感謝做學術研究的人,感謝臨床單位的努力,感謝病人參與讓醫療研究更好。

    一個疾病的致病機轉要經過多少年研究(想想我們上生理學那些複雜的生理機制),學術單位不斷在混沌中理出頭緒,然後找到經費投入研發,接著進入臨床更需要多種難關的考驗。

    你們每吃一顆藥,別看他有多便宜,其實都是得來不易的,請抱著感恩的心,感謝以前的病人提供數據、感謝健保跟醫師還有默默付出的研究人員。

    每種藥都有臨床用途、注意事項、劑量、副作用,就是要讓民眾有良好觀念,知道科學有效劑量是什麼,造成生理其他影響的副作用有哪些,權衡輕重之下醫師才這樣給藥,醫師不會故意讓你吃藥吃到洗腎,這一點希望大家理解,什麼科醫師開什麼藥都會有紀錄有管制,你的用藥紀錄也可以從衛福部的健康存摺上查詢。

    重點呼籲⚠️不要頻頻換醫師,一個了解你,也熟悉你病況的醫師很重要!

    罕病的治療健保補助有限,可以加入互助會,加入研究案與醫師一起努力,你的參與能讓未來的病人多點機會。

    (我指的「藥」不是指保健食品哦!保健食品是不能稱有醫療療效)

    分享!看見真相!
    【關於大部份慢性病常見的誤解】

    現代醫學雖然不斷地在進步,

    但還是有許多慢性疾病(糖尿病, 高血壓...等)一直沒有找到很好的治癒方法,

    目前的藥物或其它治療, 著重在如何減緩這些疾病的惡化,

    但是患者經常並不了解這個"現實", 很多人會以為"吃藥就會好"...

    1

    所以, 也由於"阻止疾病的惡化", 講白了就是讓疾病破壞身體的速度變慢, 但最終還是會走向器官衰竭, 或造成生命的終結,

    不明白的患者, 往往就誤解成"吃藥造成器官衰竭", 而不知道其實是因為有吃藥, 才讓器官衰竭能夠延後才發生。

    當然也讓很多"謠言製造者"有機可乘...

    3

    而事實上, 網路謠言的背後, 經常反而是要推銷偏方或保健食品, 或養生療法的業者, 故意抺黑正規的醫療來增加他們產品的吸引力:

    2

    很多患者一時聽信偏方, 反而造成身體更加惡化,

    直到最後一刻才願意相信自己是被騙了, 趕緊送醫,

    但是經常已經回天乏術,

    患者或患者家屬很容易將怪罪到最後的那一位醫師, 但實際上, 無論誰都沒辦法捥回那個局面...



    總之, 有正確的觀念, 好好保養身體, 對自己的身體負責, 才是應有的態度。



    (本篇可任意轉載)大容診所 小沙吉醫師的部落格

  • 藥物作用機轉查詢 在 在地人的小兒科醫師_王崑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7-10-18 16:29:42
    有 142 人按讚

    今天有位氣喘的小朋友被家長帶來看診 , 爸爸說之前先去另外一家診所看診 , 雖然咳嗽已經有好轉, 但卻整晚 high 到睡不著。 孩子的爸爸自己上網查詢後 , 懷疑是之前醫生開立了 theophylline (適優喘液Centertheo liquid ) 藥水導致。 有鑑於支氣管擴張劑是許多孩子在厲害咳嗽時會吃到的藥物,我們就利用這個機會來聊聊常見的氣管擴張藥物跟它們之間的差別吧 !

    首先跟大家介紹一下支氣管擴張藥物 ( bronchodilator ) :

     藥理機轉 : 目前新一代的支氣管藥物都屬於 β2-交感神經刺激劑,與支氣管平滑肌上的β2-受器結合後,讓支氣管平滑肌擴張,使支氣管放鬆,呼吸道暢通進而減少喘鳴聲或是咳嗽。
     臨床用途 : 當病人的劇烈咳嗽或是呼吸喘是因為氣管的問題引起時 ( 我的經驗是如果咳嗽會咳到吐、一咳就連續多聲、夜間為主的咳嗽、玩得比較激烈或說話就一直咳都可以懷疑是氣管引起的咳嗽 )

     依照常用的劑型可以分成霧化器使用、口服以及定量噴霧劑型三種。
    1. #口服劑型 :
     藥水: Albuterol ( 舒爾管 ) , Strolin (適喘寧), Centertheo (適優喘), Cenfenol (勝霏諾液 ), Exdila (喘解液)..等
     錠劑: Ventolin (泛得林錠 ), Trimetoquinol (瑞嗽安,異納林), Meptin (滅喘錠)..等
    2. #霧化器使用劑型: 必須搭配各式噴霧治療機使用
     Ventolin nebules (泛得林呼吸溶液劑 ) , Bricanyl nebules ( 撲咳喘吸入液) , Surotec solution (愛治喘液)..等
    3. #定量噴霧劑型 : 若年紀較小須搭配 aerochamber(吸藥輔助筒)使用
     Ventolin (泛得林噴霧劑), Berotec (備勞喘噴霧劑)..等

     較常見的副作用 : 輕微肌肉震顫 ( tremor ) , 以手部肌肉最多, 可以經由調整劑量或服藥幾次後逐漸改善 ; 心跳略為增快。

    針對這個小病人出現亢奮的情況 , 我們來討論一下 Centertheo (適優喘) 這個藥物。 它的學名叫 theophylline ( 中文名稱叫”茶鹼” ) , 聰明的家長應該可以猜到,它是一種普遍存在紅茶和綠茶的化學物質,具有與咖啡因類似的結構和藥理學特性。 茶鹼的主要作用有:放鬆支氣管平滑肌 , 加強心肌收縮 , 加快心跳
    增加血壓 , 增加腎血流以及一些消炎作用。 就像我們不建議小孩喝茶一樣,喝了茶有些人會興奮睡不著,同樣的,茶鹼也是有相當多的副作用(包括噁心、嘔吐、胃痛、腹痛,.頭痛、失眠、心神不定、顫抖、心跳過快、頻尿、暈眩、肌肉抽痛、心律不整、呼吸急促..等 )

    茶鹼是個很古老的藥,由於這些令人困擾的副作用,加上這個藥物的毒性劑量跟治療劑量很接近,如果沒有監測血液濃度比較會有風險。 目前氣喘治療指引上這個藥物在氣喘的角色已被前述較具有支氣管專一性的藥物取代。 通常只有急性氣喘發作,甚至到了住院程度的病患才比較會考慮使用。
    此外,我覺得這個藥物的最大缺點是它跟多種藥物會有交互作用,若同時使用某些藥物時必須調整茶鹼的劑量。
     有些藥物會降低茶鹼的代謝,而引起毒性反應,因此併用下列藥物時需降低茶鹼的劑量:
     抗生素類藥品 (Erythromycin, Zithromax , Troleandomycin,Lincomycin , Clindamycin)
     抗潰瘍藥品及制酸劑 (Cimetidine,Aluminium gels),
     B-阻斷劑類藥品( Propranolo, Labetalol, Alprenolol, Oxprenolol),
     其他藥品(viloxazine,diltiazem,interferon alpha-2a,ticlopidine, fluvoxamine,disulfiram,ranitidine).
     有些藥物會增加茶鹼的代謝時間,因此需要增加茶鹼的劑量: 鎮靜安眠及抗癲癇類藥品( Barbiturates, Phenytoin, Carbamazepine....)

    小兒科的家長們要注意的是當醫師懷疑黴漿菌而開立 Zithromax ( 日舒 ) or Erythromycin (紅黴素) 給孩子的時候,若決定使用茶鹼來當作支氣管藥物,必須調整一下劑量,以免副作用的發生。

  • 藥物作用機轉查詢 在 瀚克寶寶副食品廚房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3-12-17 09:41:17
    有 52 人按讚

    兒科中醫探究竟

    中醫藥是台灣常見的輔助醫療方式之一,不過,在以西方醫學為主流的時空背景下成長的爸比媽咪,心中不免存有一些疑惑與好奇。年幼的寶寶身體不舒服可以看中醫嗎?中醫在治療哪些疾病上較有優勢?同時接受中、西醫治療,可行嗎?

    中醫,在醫學中日益重要
    根據台灣健保資料庫的數據顯示,全台灣約有1╱4的患者曾接受中醫藥相關治療,且使用率逐年上升;國小孩童約5人中便有一位曾經使用過中醫藥,比例相當高。
    對此現象,長庚醫院北院區中醫部內兒科主治醫師林意旋認為,這是因為西方醫學在台灣已有很長的發展歷史,台灣民眾普遍比較了解西醫治療的極限性與副作用,所以看中醫的比例正在慢慢提升。

    此外,根據美國先前的統計,看中醫這種替代性質的醫療行為(CAM),在越開發的國家需求量會越高,就醫者多為高收入的白領階級,台灣隨著物質條件的提升,也漸漸朝著這個方向趨近。再加上台灣是全世界唯一看中醫有健保給付的國家,使得民眾更有意願採取中醫治療的方式。

    小孩可以看中醫嗎?答案絕對是肯定的。其實,以中醫治療小兒疾病已有淵遠的歷史,早在隋唐時代,太醫署即專設「少小科」培養兒科專門人才,並且規定學習5年後,需接受考試,合格後才能適任兒科醫生,可見在中國古代,就有所謂的「中醫小兒科」呢!

    其實,在西醫尚未流傳進華人圈以前,孩子生病都是以中醫來治療,但因近代較以西醫為主流,許多爸比媽咪對中醫了解不深、經驗不足,才會造成誤解或不敢嘗試。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婦科主任陳玉娟表示,生活在亞洲地區的人們,5千多年來,從胎兒時期一直到臨終,都接受中醫藥的照護,因此,理論上並沒有哪一個年齡層才能接受中醫治療的問題。

    4〜6個月以上是最適合時機:陳玉娟醫師指出,倘若擔心寶寶過敏,可待寶寶4~6個月以上,開始添加副食品後,再開始看中醫、服用中藥。

    林意旋醫師舉例,很多才幾個月大的小寶寶,就常因為排便不正常、消化不良的問題前來就診,開始吃中藥;有些媽咪可能會擔心,這麼小的寶寶吃藥沒問題嗎?其實,小寶寶的用藥劑量都非常少,使用的也是較溫和的藥材,不會對其身體造成負擔。

    2歲以上再貼中藥餅:不過,林意旋醫師也補充,如果像是三伏貼或三九貼(用以治療過敏)這種貼在穴位上的中藥餅,因為藥物本身會對皮膚產生一些刺激性,1歲以下的寶寶因為免疫系統尚未發展完整,較不建議使用此種治療方式,盡量等到2歲以上再來嘗試。

    生病了〜看中醫好,還是西醫佳?根據長庚醫院中醫內兒科醫師陳星諭、林意旋、陳俊良、楊賢鴻所做的調查顯示,當寶寶生病時,高家庭收入、且雙親之中有人曾經至中醫就診的家庭,較常選擇中醫藥治療並且持續就診。

    令人好奇的是,寶寶生病究竟是看中醫比較好,還是選擇西醫較佳?中醫和西醫各有哪些優、缺點?該如何做選擇呢?

    急病找西醫,調身體看中醫!?一般人的刻板印象總認為,急病一定要看西醫,調整身體狀態才找中醫,林意旋醫師認為,這樣的判斷方式並不正確,主要還是要看疾病本身的性質或病程發展的情況而定;以感冒為例,西醫給的多為症狀治療(以消除某種症狀為主),中醫則傾向提供身體抵禦疾病的支持,並且從問題的根源去解決。

    舉例來說,患有大腸激躁症的病人,時而腹瀉,時而便秘,兩種狀況會交替發生。西醫會在便秘時提供軟便藥,在腹瀉時使用止瀉藥,來改善病人的困擾;但中醫的用藥則傾向由體質的部分去改善狀況,使身體比較不會反覆發生這兩種問題,而不是針對便秘和腹瀉兩種症狀個別做處理。

    此外,大腸激躁症和人格特質也有關係,病人可能屬於比較容易緊張焦慮的個性,這部分中醫也會提供舒肝解鬱、安神定志的藥材,使病人腸胃不會那麼敏感,不再因腦部訊息的干擾而一下子蠕動、一下子停止。

    『西醫的長處』
    1.抗生素─對抗嚴重細菌感染:當然,西醫還是有很多強項的,像是有「抗生素」,能夠對抗嚴重的細菌感染,林意旋醫師指出,以皮膚長濕疹為例,中藥當然能夠從根本問題溫和地抑制濕疹反覆發作,但如果像是蜂窩性組織炎這類明確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的疾病,就會建議病人趕緊使用抗生素治療,病情會好得比較快。

    2. 鎮痛、消炎效果佳:此外,當寶寶的身體發生劇烈的疼痛或猛烈的發炎反應,需要對該症狀作立即性的處理、否則寶寶將無法承受時,因為西藥的鎮痛、消炎機轉非常明確,效果也非常快速,所以這時先以西藥進行治療、緩解不適,也是較為恰當的。

    『中醫的長處』
    1.不依賴類固醇治療過敏:林意旋醫師認為,中醫在免疫的調節、治療過敏性疾病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因為西醫沒有所謂的「補藥」可幫助免疫調節,對於免疫的調整需使用如「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來進行治療,長期下來可能會產生副作用。

    這部分對中醫來說是很大的優勢,許多父母就是因為擔心副作用危害孩子健康,而選擇接受中醫治療。

    以過敏性鼻炎來說,在急性期,病人鼻水流得厲害,吃了西藥的抗組織胺後效果很好,鼻水馬上就停,可是卻很容易反覆發作;而中醫就可針對身體免疫失衡的部分去解決,不是單就症狀給予治療。

    2.不易有抗藥性問題:陳玉娟醫師指出,中藥是以「提高人體活性」為主要目標,不是用來攻擊病毒、細菌,因而較不容易有抗生素濫用及產生抗藥性的問題。林意旋醫師也認為,中藥為複方,屬於「多標的」的治療,較不易有抗藥性。

    治療疾病時,傳統中醫會提出「為什麼身體不能正常工作」的問題,並試圖以針對性的配方去恢復人體的自然狀態,致力於恢復人體每個器官的自然平衡及功能,更具體地說,它發明出各種配方幫助維持身體正常機能,並在體內重新調節自然內分泌及各項功能。

    陳玉娟醫師認為,傳統中醫還具有很多其他的優勢,它既能夠很安全地單獨使用,也可以作為西藥的補充,傳統中醫最突出的優點如下:
    ˙由於是天然成分,所以很少,通常是沒有副作用。
    ˙了解疾病本質後,做根本的治療。
    ˙中藥不是化學合成,沒有正反結構式造成吸收上的問題。
    ˙治本而不是治標。
    ˙從根本上恢復人體器官功能,從而消除癥狀。
    ˙恢復人體自然免疫系統。
    ˙長效的結果。

    中、西合併治療,Yes or No?
    1.攜帶藥單供醫師參考:可以同時接受中醫和西醫治療嗎?服藥上是否會有交互作用的問題?

    陳玉娟醫師指出,中、西醫合併治療是可行的,只是在看診時要記得攜帶目前正在服用的藥單(千萬不要只帶藥丸給醫師看,每家藥廠的藥長得可都不一樣喔!),告知醫師目前服用哪些藥物,以避免藥效重疊、累積加重的問題。

    林意旋醫師舉例,通常在治療鼻塞時,西醫常開立含偽麻黃鹼的藥物做治療,這時中醫師如需使用麻黃劑,就必須格外當心。

    2.服藥時間間隔1小時:陳玉娟醫師提醒,如果中西藥併用,兩者需至少間隔1小時以上,才能避免藥物在腸胃道的交互作用。

    3.查詢「中西藥物交互作用表」:林意旋醫師表示,其實小朋友的用藥,較少有明確的藥物衝突,反而大人常使用的中、西藥,交互作用的可能性比較高,例如:抗凝血藥物和丹蔘、降膽固醇藥和紅麴,民眾若擔心可詢問醫師,或上網查詢「中西藥物交互作用資訊網」,確保用藥安全性。

    『最常看中醫的4種小兒疾病』
    當孩子有哪些問題時可以看中醫?中醫對哪些疾病特別有顯著的療效?一般又會給予什麼樣的治療呢?

    中醫兒科適應症
    * 呼吸系統:氣喘、鼻過敏、鼻竇炎、急慢性支氣管炎、感冒、咳嗽、上呼吸道感染、反覆感冒、久咳不癒。
    * 腸胃系統:口瘡、厭食、便秘、腹瀉、嘔吐、腹痛、嬰兒腸絞痛、腸胃炎、消化性潰瘍。
    * 腎泌尿系統:頻尿、遺尿、血尿、腎臟病、泌尿道感染。
    * 神經系統:生長遲緩、夜啼、熱性痙攣體質調理、癲癇、小兒過動、頭痛。
    * 皮膚系統:溼疹、異位性皮膚炎、尿布疹、蕁麻疹。
    * 新陳代謝系統:糖尿病、肥胖症、甲狀腺機能異常。
    * 青春期特別門診:青春期月經調理、白帶、轉骨發育期調理、青春痘。
    * 血液系統:貧血、白血病、血小板低下、紫癜、化療後癌症輔助療法。
    * 免疫風濕系統:過敏性紫癜、風濕病、紅斑性狼瘡。
    * 肝膽系統:肝炎、黃疸。
    * 耳鼻喉系統:中耳炎、咽喉炎、聲音沙啞、鼻塞、喉嚨痛。
    * 其他:體質調理、調節免疫功能、慢性病與病後調理。

    『1.過敏性鼻炎』中醫認為過敏性鼻炎是體質的因素加上感受風邪,導致肺氣不宣、壅塞鼻竅而致鼻塞,防禦功能衰弱而引發鼻子癢。
    早上起床一接觸到冷空氣容易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甚至是鼻嚏倒流,合併症狀還會有咳嗽、頭痛或晚上睡不安穩的情況。此外,眼睛和耳朵也都有可能發癢,甚至因而產生黑眼圈。

    林意旋醫師指出,過敏性鼻炎在治療上會依病程的不同而有不一樣的治療方式,在猛打噴嚏、流鼻水的急性期時,醫師會區分病人病況的證型,給予不同的藥物治療;而在症狀不明顯的緩解期,治療則會偏向調節免疫的部分,以補氣的藥物為主,這些藥材在古中醫典籍中被列為上品,意思是久服無毒性,屬於較為平和的藥物。

    『2.氣喘』過敏性鼻炎與氣喘體質的寶寶多以「肺脾氣虛、衛外不固」為主,也就是體質上有肺、脾虛損,加上感受外來的風、寒、濕、熱等外邪侵襲肺與鼻竅,造成打噴嚏、流鼻水、鼻塞、黑眼圈、鼻癢、鼻涕倒流、夜咳、晨起咳嗽、喘鳴聲…等症狀的發作。
    治療上必須「扶正祛邪,平衡陰陽」,也就是施行健脾、健胃的治療,以強肺、運化痰濕。由於氣喘體質的病因複雜,所以用藥常需根據幼兒的具體病情而定。

    林意旋醫師表示,首先要區分病人是屬於「寒喘」或「熱喘」,兩者使用的藥物完全不同,熱喘部分一般會用「麻杏甘石湯」來治療,寒喘則是以「小青龍湯」為主(包括麻黃、桂枝、乾薑、五味子…等),所以一定要由醫師診斷後才能判斷,目前臨床看來,小兒屬熱喘較多。

    至於氣喘的緩解期,與過敏性鼻炎同樣是從肺、脾的氣虛部分去做調整。

    『3. 消化道功能障礙』寶寶較常見的消化道問題就是便秘、腹瀉、食慾不振和脹氣,主要是因為寶寶身體消化食物的功能尚未發展得很好,中醫會以一些健脾補氣的藥材來進行治療。此外,可能會再搭配所謂的「消食藥物」,來幫助消化食物,增強消化道機能。

    如果孩子胃口差,容易吃不下飯,媽咪可以提供適量的酸性食物,如:酸梅汁、檸檬汁、柳丁汁…等,酸性食物可促進消化液分泌,增進腸胃的消化功能。

    『4. 異位性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是以皮膚乾燥為主、伴隨劇烈搔癢、病程遷延,容易伴有其他過敏性疾病的皮膚疾病,約佔幼兒人口的3~5%。60%的患童會在第一年發病,30%的病人在1~5歲間發病。氣喘病童合併有異位性皮膚炎者約佔20%;且約有一半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的病人會合併氣喘、過敏性鼻炎的發作。

    中醫則認為異位性皮膚炎多由於「先天稟賦不足、後天脾失健運,濕邪內生、復感風濕熱邪、蘊鬱皮膚」。一般來說,下列兩個類型最為多見:

    *濕熱內蘊型:皮膚損傷為邊緣不清的紅色疹塊,上有密集的小疹或水泡,水泡破後有鮮紅的糜爛傷口,有脂水滲出,脂水乾燥後會結黃厚皮痂。皮損多發於頭面、頸部或四肢。

    * 陰虛血燥型:皮膚損傷為邊緣凹凸的淡紅或暗紅疹塊,表面粗糙乾裂,或覆有灰白色糠狀白屑,多數患者皮損經久難癒,反覆搔抓,傷痕累累,常有血痂。

    林意旋醫師表示,治療異位性皮膚炎,西醫傾向使用類固醇,造成許多父母對副作用的恐慌,而中醫則以較溫和的藥材來調理免疫的失調和發炎的反應,以減少異位性皮膚炎反覆的發作和類固醇的使用量。

    根據先前的日本研究,「補中益氣湯」目前證實可有效減少類固醇的使用量;另外,台灣的研究則發現,用「消風散」可改善濕熱內蘊型異位性皮膚炎的臨床症狀,此外,「大黃蟅蟲丸」對陰虛血燥的異位性皮膚炎有很顯著的改善。中醫師會根據病人目前的病況來決定使用哪種處方。

    最後,陳玉娟醫師補充,現在孩子生的少,對於兒童身心症也越來越重視,舉凡注意力不集中、磨牙、尿床、倦學…等問題,也都有家長帶孩子來尋求幫助,臨床發現很多學齡兒童早上就說頭痛、肚子痛,不肯上學,檢查又沒有異常,有的時候用點「疏肝理氣」或「健脾去濕」的藥物或針灸,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

    『寶寶不肯吃中藥,怎麼辦?』餵小孩吃藥,從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況是帶有特殊氣味的中藥,爸比媽咪該怎麼做呢?

    小兒用藥通常較易入口:林意旋醫師表示,給寶寶吃的中藥一般不太會使用較苦的藥材,有經驗的醫師通常會在藥裡加一些能增添風味的甘甜味藥材,如:大棗、甘草、菊花、山楂,孩子的接受度較高。

    「當某些病情需要,才會考慮使用苦味較重的藥材,如:風熱證型的重感冒或嚴重腸炎時,使用清熱解毒類中藥會比較苦。」林意旋醫師補充。

    餵藥小秘訣:那麼,當藥物太苦,孩子不肯吃藥時,有什麼解決方法嗎?陳玉娟醫師建議,吃藥時,為避免味道過苦,也可以在吃藥前,先餵孩子喝一口糖水,把藥吃下肚後,再喝一點糖水,自然就可以沖淡苦味囉!或者,也可以以中藥調和溫水或蜂蜜、果糖給寶寶服用。

    此外,不要在寶寶吃太飽的時候餵藥,以免孩子全數吐出來;且態度宜溫和,避免將孩子抓太緊,或是硬逼孩子吃進去,以免嚇著孩子。

    從小接觸,較能適應:林意旋醫師指出,目前看到一些對中藥接受度較高的孩子,幾乎都是從小就有看中醫、吃中藥的經驗,有些孩子習慣了之後,甚至喜歡上中藥的自然甘甜味,反而不愛西藥的人工化學氣味了。

    藥物的保存:拿回家的藥,應如何保存?林意旋醫師提醒,如果帶回家的是藥草,一般不需特別冷藏,只要保持乾燥即可;若是科學中藥(藥粉),一次拿14天以上的藥量時,最好將藥包保存在冰箱或防潮箱,因為出廠的科學中藥,正常情況下雖有3年的保存期限,但台灣氣候潮濕,藥粉容易出現結塊的現象,產生變質的疑慮,媽咪們要特別注意唷!

    文:【BabyLife育兒生活】2013年12月號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