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刺卡喉嚨驚魂記
人生活了這麼久,第一次魚刺卡喉嚨!
從中午卡到晚上,真的痛到受不了趕快去看醫生。
一到醫院,
遇到一位超有耐心,把我當小朋友在看的溫柔醫生!
雖然我生過兩個小孩,但我還是非常怕痛!怕爆的那種!
坐在診療台,
鼻腔和喉嚨先上了麻醉,
(光是上麻藥我就先怕爆哈哈哈哈超智障)
接著...
#魚刺卡喉嚨驚魂記
人生活了這麼久,第一次魚刺卡喉嚨!
從中午卡到晚上,真的痛到受不了趕快去看醫生。
一到醫院,
遇到一位超有耐心,把我當小朋友在看的溫柔醫生!
雖然我生過兩個小孩,但我還是非常怕痛!怕爆的那種!
坐在診療台,
鼻腔和喉嚨先上了麻醉,
(光是上麻藥我就先怕爆哈哈哈哈超智障)
接著要用內視鏡從鼻腔進入喉嚨看看魚刺卡的位置!
一聽到要用內視鏡我臉都綠了,
醫生還很溫柔的跟我說「這連五歲小孩都不會害怕!」
「魚刺卡在喉嚨比這個痛上好幾倍!」
雖然有消除我一咪咪的緊張,但是還是怕爆!
以至於內視鏡一直被我鼻腔夾住無法進入喉嚨!
醫生還是很有耐心的一直安撫我
「你很棒!放輕鬆!加油喔!做的非常好!」
在外面候診的人應該想說裡面坐了一個孩子吧!
邊弄我心想醫生你根本騙我!明明就很痛啊!
最後終於找到那根頑固的魚刺,
醫生拿出了一根巨大然後彎彎的鐵夾,
叫我先深呼吸然後把我舌頭拉住,
接著用鐵夾夾出魚刺,
邊夾還是一邊鼓勵我
「你做的非常好!忍耐一下就快好了喔!」
過程很不舒服我一直很想嘔吐然後一直發出「喝喝喝」的怪聲!
接著那該死的魚刺就被夾出!
醫生看著我很驚訝的說
「這魚刺也太大了!你竟然可以讓這根魚刺卡在你喉嚨這麼久?」
👩🏻沒辦法,因為我還要顧兩個小孩,
所以忙一忙會忘記喉嚨痛!
👨🏻⚕️蛤?你竟然生了兩個小孩!
👩🏻對啊!怎麼了?
👨🏻⚕️那你竟然還這麼怕痛!!
👩🏻醫生阿~怕痛還是可以生小孩阿!
阿都懷孕了難不成要一直放在肚子裡?
👨🏻⚕️也是啦!辛苦你了!下次喝湯要小心欸!
.
發這篇文章希望提醒大家,
不管再趕千萬不要一次把魚湯齁搭,
也千萬不要相信偏方,
什麼吃飯、喝可樂、挖吐等等都沒有用!
只會把魚刺卡的更牢更深!
唯一的辦法就是去看「耳鼻喉科」找醫生求助‼️
千萬不要跟我一樣覺得魚刺卡在那挖一挖弄一弄就會出來,
真的反而弄巧成拙!
希望看了文章的你們都不要有跟我一樣的經歷阿!!
#為什麼要用這張照片
#因為我急著回家沒拍到該死的魚刺
#發這張照片單純覺得有哩咕真好
#我不舒服的時候都是她拍拍我的背
#擔心我還邊哭邊說她也要去醫院
#看完醫生馬上握著我的手說馬麻你健康了嗎
#有你真好
藥卡在鼻腔 在 陳亮宇醫師 / 陳亮宇耳鼻喉科診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老是乾咳、喉嚨卡痰?擺脫慢性咽喉炎,帶你認識常見病因與治療方式
由於防疫常戴口罩的緣故,最近幾個月因感冒來到診所的民眾大幅降低,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種症狀:每天有超過七成的病人說自己喉嚨緊繃、卡卡的,還有患者表示跑了好幾間院所依舊沒有改善,為此困擾不已。
先前我們談過慢性咽喉炎的病因之一,可能是胃酸逆流到咽喉造成,但也有一大部分族群的問題不在胃,而是其他疾病引起,這時就得發揮耳鼻喉科醫師如同柯南辦案一般、抽絲剝繭找答案的能力了。
✅鼻涕倒流
這一類病人在經過檢查後,可以看到咽喉部明顯卡著濃稠鼻涕的現象。人體分泌鼻水一天可達1000~2000cc,而且大多都會往喉嚨倒流,可是因呈現水狀所以往往能夠很順暢地流往喉嚨並和口水一起吞下,一般人並不會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覺。但如果有鼻子過敏、感冒、鼻竇炎等情形時,清稀的鼻水就會變得黏稠,甚至產生帶著綠色或黃色的膿鼻涕,倒流時便容易卡黏在喉嚨部位,出現生痰等不適感。此外,現代人忙碌緊張、生活壓力大,若菸酒不離口或經常一天好幾杯咖啡又不注意補充水分時,水分流失太多也會引發黏膜乾燥,而使唾液等分泌物變得黏稠。
【治療與改善】針對過敏體質或過敏性鼻炎的人,臨床上會開立少許抗組織胺、黏液稀釋劑及類固醇鼻噴劑幫助緩解,要注意務必是在醫師指示下使用,以免使用不當反而造成黏膜乾燥的副作用出現。若已經有鼻竇炎的產生,則必須查明是細菌性或病毒性感染,分別施以不同的藥物治療。在日常保健上,定期利用溫鹽水沖洗鼻腔,將鼻內過濾出的髒污空氣微粒和黏稠鼻涕清出來,也能有效改善症狀。
✅扁桃腺結石
扁桃腺是長在我們嘴巴後面的兩塊肉,所謂「扁桃腺結石」並不是真的像小石頭那樣,而是食物殘渣和口腔內細菌構成的混合物,是跟牙結石一樣白白臭臭的小顆粒。當這些卡住的扁桃腺結石有發炎時,便會產生喉嚨卡卡刺刺的感覺。
【治療與改善】簡單來說,只要清除扁桃腺結石即可。然而,有些結石會藏在平常看不到的小隙縫或肉縫內,一開始經常不易察覺,必須經耳鼻喉科醫師仔細按壓檢視再加以移除。如果有反覆扁桃腺結石甚而導致扁桃腺化膿感染時,直接摘除扁桃腺也會是一個考慮選項。避免復發最好的方法,不外乎多補充水分、飲食清淡、勤漱口、飯後刷牙、注意口腔衛生等良好習慣的維持。
✅打鼾與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
患者因為有構造上的異常,例如常見的鼻中膈彎曲、扁桃腺肥大、舌根肥大、下巴後縮等,或是肌肉張力因熟睡而鬆弛,使得上呼吸道被阻塞住,就會罹患「阻塞性睡眠中止症」,以致睡覺時便可能把胃酸等消化液從胃部經食道吸到喉嚨處,產生睡夢中的胃食道及咽喉逆流,而導致慢性咽喉炎現象。至於僅有單純打鼾現象但並未到達睡眠中止情形的族群,也會因為睡覺時經常以口呼吸,讓保護喉嚨的黏膜長期乾燥受損而感到不適。
【治療與改善】有一部分慢性咽喉炎病人會在早上起床時,感覺喉嚨特別不舒服,這時有可能是因為打鼾或睡眠中止症引起。在安排多功能睡眠檢查後若是確診,可透過手術治療來解決。
✅腫瘤
可能是喉部腫瘤、下咽腫瘤及甲狀腺腫瘤等疾病引起,尤其以甲狀腺腫瘤最為常見。甲狀腺位在脖子的前下側,若長出腫瘤便會壓迫到位於後方的氣管與食道等部位,造成喉嚨有異物感或疼痛。
【治療與改善】當身體出現不正常的腫大現象,未必就是惡性癌症,依據不同腫瘤與良性、惡性之分,專科醫師都會擬定相應的診治方式,建議病患可充分溝通並配合檢查與治療喔!
✅喉嚨敏感, 自律神經失調
個性容易緊張焦慮、比較敏感的人,通常也會逐漸轉化成身體上的不舒服,其中喉嚨緊緊卡卡就是一個頗為典型的症狀。這一類因交感神經過度興奮的「自律神經失調」的病人,通常還會伴隨其他不適,症狀可能從頭到腳都有,但做了種種檢查後卻發現沒什麼異常。
【治療與改善】在做完所有理學檢查確定沒有特殊問題之後,有時會需要身心科醫師的介入,視狀況服用有助安定身心的藥物。生活上可藉由多補充營養、均衡飲食、多運動,並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來排解壓力和情緒,才能從根本改善。
其他諸如接受過放射或化學治療、患有乾燥症、喉嚨長帶狀皰疹,或者因年紀而有黏膜退化導致口水鼻水減少的老年人,都可能有喉嚨卡卡、乾癢或刺痛等症狀。
🤔🤔🤔是喉嚨痛還是脖子痛?清楚自述部位有助診斷
正因為慢性咽喉炎的病因多元,若未能小心辨識就會出現病人彎彎繞繞一大圈,卻還不明所以的狀況。所以當病人說自己喉嚨有異物感或感覺疼痛時,我都會再追問是哪裡不舒服,對方往往一頭霧水:「就......喉嚨痛啊!」
其實喉嚨有分上、中、下段,根據位置不同,致病原因也不一樣。比方說:
1.喉嚨上段不適,通常和扁桃腺及其周圍的淋巴組織有
關,像是扁桃腺有結石或慢性發炎現象,或是扁桃腺後
方莖突骨過長致使吞嚥出現略為刺痛的「老鷹症候
群」。
2.中段感覺不適,可能是黏膜比較乾燥,例如罹患乾燥症
的人;或是胃酸逆流至咽喉造成。
3.喉嚨下方較不舒服,有可能也是胃食道逆流所致。而頸
部有腫瘤或心理壓力過大,或者是老師、業務、歌手等
需要頻繁嗓子的族群也會在咽喉中下段出現緊繃感。
另外,還有一些人是肇因於甲狀腺發炎而出現頸部疼痛,卻以為自己是喉嚨痛,因為沒講清楚也未前往具專業設備的耳鼻喉科診所就醫,以致被誤判為喉嚨發炎,吃了兩個禮拜的藥也不見好轉。為幫助醫師做出正確判斷,提醒患者可以更明確指出不適部位,並清楚說明什麼情況下會感到不舒服,像是「吞嚥食物時會痛」、「早上起床後特別明顯」、「總是覺得有一口痰卡在喉嚨清不出來」等等。當然,透過醫師用手觸診或借助鼻內視鏡、頭頸部超音波等檢查,都能幫助釐清病情。
〔陳亮宇耳鼻喉科診所提醒您〕
如果有喉嚨不適情形,建議大家還是要找專業的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師做全面的檢查與評估,在某些必要狀況下,也會和腸胃科、身心科等相關專科醫師一同會診。
藥卡在鼻腔 在 羅寶鴻 老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走出黑暗的世界吧 朋友】
雖然目前全世界正受到疫情影響,每個人的生活也受到大小不同的衝擊;但至少,我們每天仍然能跟心愛的人在一起過生活。但有一些家庭的人,他們甚至正面臨著生離死別的傷痛,這份難過、不捨與受傷,是我們無法體會的。
在感到每天在家裡有做不完的工作、每天都跟孩子困在家裡感到很煩躁、緊張、焦慮之餘,希望大家在晚上靜下心來時,也能感謝今天我們仍然可以跟親人在一起,吵吵鬧鬧地過著每一天,謝謝上天讓我們今天能健健康康地在一起。
下面這位來信的媽媽,先生在半年前不幸發生意外,被判定腦死,卻有著一位一直不願意放棄兒子的婆婆。持續用更多藥物治療,拖著生命跡象不穩定的先生,讓她對先生感到更是心疼與不捨,內心苦苦地被折磨著,無有出期...
………….
羅老師你好
團隊的成員你們好
有件事一直困擾的著我,雖然無關教養,但我實在找不到人訴說,如有打擾深感抱歉。
我的先生雖然醫生判定是腦死,但是我的婆婆一直不放棄任何的希望,所以我先生目前必須依靠儀器及藥物才能維持生命跡象,至今已經6個月了。
我能理解我婆婆的不捨,但是因為腦部的功能已經受損,所以生命跡象並不穩定而為了要讓數值穩定則必須給予更多的藥物或治療。
我也希望這斷陪伴的過程能讓我婆婆逐漸放下,找回生活的重心,然而每當我先生有狀況的時候我都覺得一定要這樣折磨他嗎?一定要等到他的身體無法用藥物控制的時候才要放棄嗎?
我真的很捨不得我先生要被這樣折磨,我只希望他能安詳的離去。
每當產生這樣的衝突時我都感到很痛苦,很難找回內心的平靜,只能一再的忽略,然而被觸動時的感受卻越來越強烈。
想請教羅老師,我該怎麼面對這段路程...?
…………..
你好我是羅老師。
感謝你的來信,謝謝你願意告訴我你目前遭遇到的困難。
把問題說出來,有一個抒發的管道,總比一直埋在心裡面好,真的辛苦你了。
這樣的處境真的是很困難。他既是你的先生,又是婆婆的兒子,說真的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你的問題。
遇到這樣的事情,一定是很痛苦的,我實在沒有方法可以幫你解決什麼、或給什麼建議,但只能跟你分享可以讓你照顧內心的方法。
1 在一個不被打擾的時間、空間,你可以輕輕閉上眼睛,開始做深呼吸。吸氣時感覺自己的鼻腔,吐氣時感覺自己的身體。先做大概五次。
2 繼續緩慢地做深呼吸,開始感覺自己的內心,並一項一項慢慢地問自己:現在我的內心,
有感到痛苦嗎?........ (做兩到三個深呼吸,感覺內心)
有難過嗎?........ (做兩到三個深呼吸,感覺內心)
有受傷嗎?........ (做兩到三個深呼吸,感覺內心)
有孤單嗎?........ (做兩到三個深呼吸,感覺內心)
有委屈嗎?........ (做兩到三個深呼吸,感覺內心)
有害怕嗎?........ (做兩到三個深呼吸,感覺內心)
然後,把你感受到的用紙筆寫下來,例如:受傷、難過、孤單。
若「受傷」是最強烈的,繼續做深呼吸,在心裡告訴自己:
「我感覺到自己的受傷........」(做兩到三個深呼吸,感覺內心)
「我承認我感到受傷.........」(做兩到三個深呼吸,感覺內心,不要去逃避這個受傷的感受)
「我允許自己感到受傷........」(做兩到三個深呼吸,感覺內心,允許這個感受的流動,若你開始留眼淚,或身體感到有些地方僵硬,只要保持著這份覺察,允許這些感受就好了,不要壓抑、控制它,但允許這些感受的發生,這樣情緒的能量就會流動,不會卡在內心裡)
告訴自己:
「就算感到受傷,我也願意照顧感到受傷的自己.........」繼續做深呼吸,利用這句話好好地照顧自己的內在,陪伴有各種感受的自己。
在使用語言點出感受、並持續陪伴著自己的感受時,這感受就會被大腦前額葉所調節,情緒就會開始流動、釋放。
你可以自己斟酌這段時間要多久,一般來講可以做到你感覺比較好為止。
最後,做個結尾:
1 輕輕呼喚自己的名字(自己喜歡被叫的名字):「______。」並感受呼喚自己名字時,心裡昇起的感受。
2 跟自己說:「________,謝謝你願意照顧自己的情緒。」
3 由衷地謝謝自己。
4 跟自記說:「謝謝就算感到痛苦、受傷、委屈,但還是這麼堅強、這麼負責任、這麼努力的 _____(自己的名字)。」
5 「謝謝你,__________。」
6 「我會好好照顧你,我會好好愛你。」
然後,停留在這份感謝裡,直到你準備好可以張開眼睛。
若你嘗試後有什麼心得,歡迎也與我分享。
深深地祝福。
………..
羅老師 您好:
不好意思帶給您這麼大的困擾,但是在訊息發出去的那一刻真的有鬆一口氣的感覺。
國王耳朵是驢耳朵只能對著樹洞說。
我想與您分享這幾天我的心得,有一種從地獄爬回地面的感覺。
看到您回傳訊息才點開都還沒看眼淚就一直掉,當時正在陪小朋友睡午覺,我就陪著我自己直到情緒穩定了才開始閱讀您的回覆,照著您的方法照顧自己的內心:
我感受到我對我先生的思念...
就陪著自己好好思念先生
好好想他
好好感謝他
就這樣哭了一下午,頓時覺得輕鬆許多,也找回了自己~!
先生發生事情之後我一直告訴自己要堅強,我還有事業(我跟先生自己創業)及小孩要顧。
我用最短的時間讓自己了解公司的運作(之前完全沒有參與),也讓小孩維持正常的作息,還要往返醫院探視先生。
我一直讓自己處於忙碌的狀態,我知道我很累,我卻不敢停下來,我想盡辦法“充實”自己。
直到疫情爆發,銷售量直接受到衝擊,後來決定暫時不營業(其實內心渴望能夠好好休息)。
在這段時間我獲得我夢寐以求的“時間”,不用往返醫院、不用營業、能夠好好陪小孩,一直是我所希望的然而焦慮卻完全把我吞噬。
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讓我感到焦慮,我無法享受這難得的假期,每天都過得很痛苦,接到醫院的來電是壓垮我的最後一根稻草,才跟羅老師尋求幫助。
也不過就好好哭了一下午,卻有種雨過天晴的感覺,頓時覺得我能做的還很多,不是只能坐以待斃。
雖然還沒有很明確的方向,但是對未來持續保持希望,而且會勇敢的往前
因為我知道不論前方的路多艱難我都不孤單,我有堅強的自己、愛我的老公和孩子,我們是最堅強的團隊。
謝謝羅老師幫助我找回勇敢的自己。
另外我還想在分享一件事:
我的媽媽,知道我的困境之後一直很擔心,很希望我藉由這次疫情結束事業回娘家讓她們幫忙我照顧孩子,我專心去上班。
今天早上傳來的訊息充滿焦慮,我的伯母也打電話來勸說,我的奶奶也一直建議我回南部的娘家,一個人帶孩子在北部舉目無親,回去比較有照應。我感受到她們的焦慮,然而在焦慮的背後是她們對我的疼愛與不捨,我靜靜的感受她們對我的愛...
雖然一開始會覺得被她們焦慮的情緒影響,但穩定自己的內心之後就能感受到她們的愛,蠻神奇的。
如果是以前的我就先跟媽媽吵架或是直接忽略她。
內心平靜的時候真的會有充滿力量的感覺,整個人也覺得很輕鬆。
對了,我跟婆婆聊起先生的時候也不會一直有「幹嘛要折磨他」的想法了,能夠以平靜的心去看待,或許這就是他們母子的結,就讓他們自己去解吧!
祝福您。
…………..
你好我是羅老師。
心病還需心藥醫,很欣慰知道你找到了內心深處糾結的地方,並把它解開。當你覺察到它、承認它、並允許它流動,它就漸漸會解開,讓你變得輕鬆了。在黑暗的雲霧散去後,你就能找回內心的力量,繼續面對現前的世界。
情緒真是一件很弔詭的東西,我們越是忽略它、壓抑它,就越是受它影響。唯有去面對它、處理它,我們最終才有辦法放下它。
祝福。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
藥卡在鼻腔 在 饒慶鈴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遠距醫療再突破 離島新增心臟內科、鼻咽內視鏡檢查】
讓鄉親享有即時、專業的醫療服務,是慶鈴與團隊持續努力的方向;我們去年5月就領先全國,#在11鄉鎮開辦耳鼻喉科、#眼科及皮膚科視訊遠距醫療;慶鈴很開心宣布,我們又有新的突破!#綠島、#蘭嶼3月起開設全國第1個遠距心臟內科診別,#並新增遠距耳鼻喉科的鼻咽內視鏡檢查。
台東縣有全台灣面積1/10大,卻只有1家區域醫院、6家地區醫院,且多集中台東市區,偏鄉民眾到醫院看個病往往要花半天、1天的時間,更不要說住在離島的鄉親還要搭配船班、航班,耗費的心力更大;有了每週三上午1診次的遠距心臟內科門診,慢性病患者可就近於離島衛生所看診、緊急時能搶救處理及拿藥。
我們也在綠島、蘭嶼衛生所新增鼻咽內視鏡診療儀器,能夠及早發現鼻腔、喉部等病變,或緊急處理魚刺卡在喉嚨等問題,#若有進一步需求可立即轉介至台東馬偕就診。
慶鈴知道,遠距醫療無法取代真正的醫師資源,但衛生所看診民眾7成以上超過60歲,能夠就近在家附近享受最先進的科技醫療服務,畫面上傳速度快又清晰,個案可同時與醫院端專科醫師討論病情及治療,真的對偏鄉幫助很大,慶鈴再次 #謝謝衛福部及高醫、#台東馬偕、#花蓮慈濟及遠傳電信,我們也會持續關注鄉親需求,並努力爭取更多醫療資源。
#台東不只是台東
臺東縣衛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