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米如妮 ,工藝即生活
在石梯坪步行距離不過五分鐘的地方,就是舒米如妮的家。舒米如妮Sumi Dongi不只是花東地區人人知曉的藝術家,她更是電影《太陽的孩子》女主角原型。
在早晨時刻來到舒米如妮的家,傳統的房子座落草皮上,舉目所及只有梯田和石梯坪景色,陽光透過庭院裡的樹葉的空隙撒落,歲月...
舒米如妮 ,工藝即生活
在石梯坪步行距離不過五分鐘的地方,就是舒米如妮的家。舒米如妮Sumi Dongi不只是花東地區人人知曉的藝術家,她更是電影《太陽的孩子》女主角原型。
在早晨時刻來到舒米如妮的家,傳統的房子座落草皮上,舉目所及只有梯田和石梯坪景色,陽光透過庭院裡的樹葉的空隙撒落,歲月靜好。生長在石梯坪阿美族港口部落的舒米客氣地對我們說:「不好意思,家裡沒有冷氣。」我心裏想,有這麼美的景緻,再熱都無所謂。
舒米如妮17歲時離開花蓮,在台北打拼了好幾年,但心裡總覺得不踏實。她在34歲回到部落,回來之後發現,就算想留在部落,要先思考自己的生存方式,才能生活,就這樣一路下來慢慢發現自己的興趣,以及能做範圍裡的事。她不但撿漂流木創作,還跟耆老學工藝、做傳統部落菜餚,更接手家裡的農田成為有機小農。
復育海稻米與輪傘草
看見家鄉環境變遷,稻米種植不易,族人紛紛變賣農田,四周蓋起了水泥建築的民宿,本來一望無際的稻田景色變了模樣,因此她在2009年投身水耕,是著名的「海稻米」復育發起人。他的兒子勒嘎舒米Lekal Sumi Cilangasan,先把她的故事拍成了紀錄片《海稻米的願望》,而後跟鄭有傑合導電影《太陽的孩子》,講的也是這些年來舒米對海稻米的貢獻。
在保護稻田,復育海稻米的同時,她也復育了輪傘草。輪傘草是阿美族婦女人人都會使用的傳統編織材料。夏天時族人喜歡睡屋外,輪傘草席躺起來特別涼,嬉戲睡覺都好,是部落的生活必需品。放上鈴鐺則是為了映襯豐年祭族人腳上的鈴鐺:裡面編織的彩色棉線也都是身上衣服的顏色。昔日務農田邊都有Daruan(阿美族語小屋之意),部落的新婚夫婦會帶著草蓆到Daruan培養感情。舒米說:「輪傘草是部落生活美學的一部分,與生活息息相關。」
慢慢用腦袋學起來
當初回到部落時,舒米開始跟阿公學編織,部落的大智慧沒有文書記載,任何工序都得用腦袋記起,如何保存和傳承變得格外重要。「很多阿美族的工藝都很簡單,因為是從居家生活和傳統美學開始發展,比較像是一種活著的態度。」舒米說,到今天她還是習慣鋪著草蓆在外面睡,更不用說豐年祭所有年輕人回來的時候,大家都是鋪著草蓆睡。草蓆很長,大概有一千一百公尺,工很簡單,有意思的是各種顏色和鈴鐺的搭配。
因為手藝好、做工精細,後來品牌Kamaro’an也找上她,合作開發輪傘草做成的浪花燈,還賣去國外。舒米一邊務農,也一邊到國中小學教學生工藝。不只是竹子、藤編還有漂流木創作。「我很喜歡戶外視覺藝術,也喜歡研究工藝,美之餘也跟自己生活有關。其實港口部落有很多跟藝術相關的工作室,都是跟生活相關的藝術或工藝。現在很多年輕人或許不是這麼感興趣了,但希望曾有過的文化美學可以傳承下去。」舒米這麼說。
#travel #instatravel #traveller #photography #travelgram #trip #travelphotography #doyoutravel #travelpic #travellover #wonderlust #travelislife #borntotravel #hualien #taiwan #travelholic #lovetotravel #旅 #旅行 #花蓮 #台灣
藤編材料行台北 在 設計發浪Designsurfi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經常呼籲大四即將要做專題的設計系學生們,如果你們是要做一個可能過去很多人都做過的題目(再提一次,像是街頭清道夫系列、海邊淨灘系列、路邊擺攤夜市系列、各種室內空間種菜系列等),這些過去10年幾乎每年都一定會出現的作品方向,與其要提出一個跟過去解決方式差不多的概念模型,請大家要盡量想到 #落實面的可能性,海邊淨灘車與清道夫掃街車的設計在浪人10幾年前的大學專題裡就有同學提出過了,過了10幾年還是停留在概念模型提案階段,其實會覺得很可惜,畢竟比起當年,現在對於清道夫與淨灘有著更相對成熟的風氣與概念,其實有機會真的去做到落地實行。
而最近看到設計師朋友 格子 (Pang Wang) 在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擔任講師時帶出來的一個「咖啡車+1:1咖啡廳」的設計作業,覺得很有意思。希望同學分組創作出心目中理想的咖啡店,當中有一組同學-- 陳玟蒨 (Melody Chen)、 王昱惟、蔡瑋倫Wei Lun C 其實在上學期末已曾一起打造出一張「1:1乒乓球桌」,在合作過的好「默契」下,又在這次老師稀奇古怪的作業中,#手工打造 出「 陌憩。W. Cafe 」,咖啡店風格懷舊又有新意,視覺設計成熟,店鋪宣傳圖的質感宛如夾在相簿最後一層的老照片,讓人難以相信是大一新生期末作業的產出成果。
雖然只是小大一,但或許也最沒侷限,他們不斷跑咖啡廳跟看雜誌蒐集資料,從裝潢風格、咖啡專業等各種方向評估,最後決定首先從風格去為這家咖啡店定調,決定方向後又從白底螢光色系、熱帶風情度假區、在空間中建造閣樓等各種想像中拉鋸,最後才決定從兒時記憶中的藤編草鞋、磨石地板、方格白瓷磚等,摸索出他們想像中咖啡店的風格。
畫完大略的設計草圖後,開始搜索廠商報價又是另外一番地獄。「天阿木條不夠長」、「怎麼布料這麼貴!」、「怎麼又少買一個尺寸的鑽頭?」一連串的事件讓原本定要集體行動的他們,在完工時限壓力下為了有效運用時間自動產生「信任彼此」、「分工合作」的概念,相信那些來回奔波學校與材料行、甚至為了節省資金,從內壢火車站扛木頭回學校的1300公尺、以及製作時手上被木屑與刀片刺劃的傷痕等,都會是同學感受到設計概念與實際落地產出之間gap有多寬的最深感受。
有媒體報導說他們花了10幾萬打造咖啡廳,引來輿論抨擊大一怎麼就花這麼多錢做作業,陳玟蒨同學跟我說,其實也不是一開始就跟爸媽拿這麼一大筆錢,他們其實是從生活費中慢慢節約出來,「因為一直跟父母拿錢會不好意思阿...」,她舉例,比如說假設一個月生活費是一萬元,那就從中節省出拿來做作業的費用(一天吃一餐之類),不夠的才跟父母拿,最後成本雖然從8萬超支到11萬,但他們之前在學校做好咖啡店營運之後,也是很盡力地要把這些成本賺回來,光是一周就來了近100組客人。
陳玟蒨同學笑說:「雖然最後只賺回來幾萬元還沒打平,但什麼都自己來,從中學到的經驗除了設計之外,真的比想像中還要充實很多。」不管是廠商詢價、沏水泥、裝水電、釘木條等,手作永遠是獲得經驗最快的方式,也最能夠回饋到設計師本身。格子說,#設計就是要玩真的,面對一場從無到有的過程,學習好好過生活才能做出感動人的設計。我認為尤其是設計系學生,如果不去學著面對群眾、一直紙上談兵面對電腦螢幕做設計,那其實很容易成為一個很會畫圖的設計師,但卻不見得被市場需要。設計基本上要能與群眾做溝通,不然就會變成是藝術創作了。
同學更大膽接受 蘑菇老闆張嘉行先生邀請,將咖啡店搬到蘑菇中山店三樓進行為期短短5天的快閃店與展覽,與一般民眾進行交流。現場有飲品、甜湯與他們做的商品可買(支持一下吧!)也有他們一路走來的心血歷程及紀錄片可看,就到明天8/6星期日為止,星期日現場一整天還有手印絹版的活動,如果你剛好要到中山站附近,記得去為這群勇敢的小大一設計學生打打氣!
#快點去買光這些周邊產品吧_貼紙超可愛!
#新一代設計展
#新一代後浪賞
photo credit
陌憩。W. Cafe提供
/
地址:台北市台北市南京西路25巷18-1號3樓(蘑菇中山店)
時間:10:00-21:00
活動:手作絹版(12:3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