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藝術符號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藝術符號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藝術符號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藝術符號產品中有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70萬的網紅VOGUE Taiwan,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2021年全新創作「DLight」系列,致意1920的奢華黃金年代,擷取經典的裝飾藝術符號,運用於2款鑽戒、3款對戒設計,嶄新詮釋出Art Deco的美學精髓。 #HEARTSONFIRE #DLight #全世界車工最完美的鑽石...

 同時也有15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07的網紅典藏ARTouc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藝術家 #林亦軒 甫結束 #亞紀畫廊 的個展「 #一個叫木材的傢伙」。近年長居 #巴西、往返拉丁美洲 與台灣等地發表創作的他,在異地流浪的陌生化經驗中,標示出其繪畫鮮明的反叛性格。本集「V-Touch人物」追隨林亦軒造訪他的家鄉——#宜蘭,除嘗試貼近藝術家平時的漫無目的與遊蕩視角,理解其如何轉化為畫...

藝術符號 在 薛世恒 Daniel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4-28 06:09:18

撞死了一只羊 Jinpa 🔩 此片是去年九月份在加拿大國際電影節看的,記得當時滿心期待看早塲,人不多,看到中段一半人陸續離席。 🔩 為甚麼?可能半部電影都好像在後座看主角開車,聽歌,吸煙等。主角Jinpa在這電影中基本上都在開車、開車,途中進了一座廟,吃了一餐飯,電影加起來大概就是這幾場戲,完。我想...

  • 藝術符號 在 VOGUE Taiwa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5-07 13:15:38
    有 530 人按讚

    2021年全新創作「DLight」系列,致意1920的奢華黃金年代,擷取經典的裝飾藝術符號,運用於2款鑽戒、3款對戒設計,嶄新詮釋出Art Deco的美學精髓。

    #HEARTSONFIRE #DLight #全世界車工最完美的鑽石

  • 藝術符號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3-28 17:00:00
    有 68 人按讚

    女性的創作能力可以被大眾重視,作為一種才華的象徵。女性的個人生活與愛情能夠成為公眾領域討論性別平等與家庭等話題的例子。但是,女性創作者的政治立場如何透過創作體現出來,很容易在被展示的時候,很「湊巧」的忘了被呈現出來。這樣的展示,真的有達到「性別平等」或「尊重不同文化價值」的目的嗎?

    -----------------------
    布魯克林博物館的新展覽《芙烈達‧卡蘿:外表會騙人》(Frida Kahlo: Appearances Can Be Deceiving)聚焦在卡蘿的藝術作品、衣物與私人物品,她的形象與美學已經不斷被媒體複製與傳播,但這些商品往往違背其創作初衷。

    長期以來,卡蘿只被人們當成病痛纏身的天才畫家,大家關注她的個人生活、身體疾病以及她和迪亞哥‧里維拉(Diego Rivera)不穩定的戀愛故事,卻不在意甚至刻意抹滅她最關心的問題:政治。

    藝術史學家珍妮絲‧海蘭(Janice Helland)在《女性藝術期刊》(Women’s Art Journal)寫道:「結果是,卡蘿的作品被徹底地進行精神分析,進而粉飾它們血腥、殘暴與公開的政治內容。」海蘭認為卡蘿的政治認同是定義其作品的關鍵,畢竟她在1920年代加入了共產黨,並終生參與反帝國主義政治。

    卡蘿在許多作品中都應用了阿茲特克文明的藝術符號,例如脖子戴著頭骨項鍊的阿茲特克女神克亞特里庫(Coatlicue)。這些象徵符號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特別是反帝國主義者在抗議美國侵犯墨西哥獨立性的時代。

    海蘭寫道:「這種強調阿茲特克人而不是瑪雅人、托爾特克人或其他原住民文化的現象,跟她對統一、國族認同和墨西哥獨立性的政治訴求相符……她的繪畫能解釋成凝聚國內團結力量,而她的反物質主義也明顯帶有反美色彩。」卡蘿的創作既反映健康問題也反映出國家問題,但這些政治訊息經常不被當代博物館展覽提及。

    海蘭還指出,墨西哥傳統服飾特瓦納裙(Tehuana dress)是卡蘿作品中反覆出現的主題,她在1933年的畫作〈In My Dress Hangs There〉藉由描繪教堂的廁所、電話、體育獎盃與美元標誌來批評美國人的生活方式,海蘭說:「卡蘿的圖像在女性主義藝術史上具有干涉力量,如果我們(西方國家)允許她『發聲』而不把資產階級的價值觀和心理狀態強加在她的作品上,她就會破壞話語主導權。」

    卡蘿將物質文化和服飾當成打破傳統期望的方式,她的穿著和自我描繪也確實是她創作的重要部分。然而,就像海蘭所寫:「正因為她是擁有政治思想的人物,我們更應該期待她反映在藝術裡的政治」。

    (以上引用自網頁原文)
    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2579?fbclid=IwAR2HHT_BKXRXVeOyfpOmHcg0TEcVNSpKh7ejF189NC4JSCMQ_4P9CDvty6M

  • 藝術符號 在 天堂島嶼.撒哈拉.蔡適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12-10 23:43:08
    有 56 人按讚


    雖然這篇依然是北非猶太史啦,但因為只要是很認真地分享讓我感興趣的題材,通常引不起大家興趣,所以今天決定走一個偏向旅遊風的分享方式,來實驗一下,看回應會不會好一些.
     
    〈北非猶太系列〉
    標題:Essaouira,信風與海鷗共舞的藝術之城
     
      多年前,第一次走訪Essaouira這座古老海城,便著迷於他的魅力底下!當時觀光客不多,蜿蜒巷弄古樸乾淨,海風徐徐,很是宜人,爾後吸引我注意力的,是每年熱鬧豐富的gnawa音樂節,此時閱讀北非猶太史,意外地從另個角度來認識這座海城.
     
      古地名Mogador的Essaouira,位於海岸,是一座古老海城,是為摩洛哥重要漁港之一,尤其以沙丁魚為主,近年來,愈來愈受國際觀光客喜愛,旅遊業在當地經濟佔的比重逐漸升高..
     
      Essaouira 自有其魅力,溫馴海風終年不止,蜿蜒狹巷,生猛海鮮,色彩鮮豔且味道迷人的露天市集,任遊客忘情地漫步其中.近年來,市政府可說不遺餘力地推動旅遊業,除了水上運動與阿甘油販售,更是舉辦數場不同類型的音樂節,打響這座「信風之城」(la cité des alizés)的國際名聲.

      Essaouira向來擁有「信風之城」(la cité des alizés)的美名.
      信風,又稱貿易風,意指在低空從亞熱帶高壓帶吹向赤道低壓帶的風,每年反覆穩定出現如潮汐,故稱「信風」,也因古代商船常利用信風穩定規律的特性來進行航海貿易,故又稱「貿易風」(Trade wind).
      而風與貿易,造就了Essaouira之為國際貿易海港的昔日風華,曾被稱為「廷巴克圖港口」(port de Tombouctou),是歐非大陸之間的大西洋貿易中心,更是跨撒哈拉貿易線終點,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更造就了數個此時在世界各地開枝散葉的猶太富商家族.
      此時貿易商船已不復見,仍在空中與信風為舞的,是嬉戲於浪濤間,翱翔於蔚藍天空的海鷗.
      數量眾多的海鷗如同古老堡壘,已成Essaouira象徵,散佈於莫加多爾群島以及海面、港口、天臺、堡壘、宣禮塔、漁船及海灘上,喧鬧一整座城市,漁港為海鷗提供豐富新鮮的食物,海鷗也與當地居民和平相處,成為讓觀光客驚豔不已的生態美景.
      
      瑰麗的自然美景與豐富的人文厚度讓現代藝術蓬勃發展,光、影、色彩與風,更是刺激藝術家無限靈感.例如五O年代Souirie畫風的先驅者Boujemaa Lakhdar(1940-1989)便是以自己的原鄉Essaouira為靈感,創作出跳脫學院派,充滿超現實異想的作品.在Essaouira,亦有著為數眾多的現代藝術畫廊.
      
      在所有藝術形式中,最為熱鬧,同時也是最為眾人所知的,是Essaouira 極力推動的各種音樂節,最為知名的自然是Gnaoua World Music Festival,創辦於1997年,以摩洛哥特殊的Gnaoua黑奴音樂為主題,每年邀請各地優秀樂團前來演出、交流,今年(2019年)已進入第廿二屆,成功讓Essaouira除了古時堡壘、海鷗與港口,添了「Gnaoua傳統音樂」這個藝術符號.
      
      此外尚有《信風之春藝術節》(Le festival «Printemps des Alizés»),創辦於2001年,主以室內音樂為主,並邀請摩洛哥各地音樂家前來共襄盛舉,除了音樂演奏會,亦舉辦音樂座談等.
      
      這陣子十分著迷於北非猶太文化,自然讓我尤其關注猶太色彩相對濃郁的《大西洋安達魯西亞音樂節》(Le Festival des Andalousies Atlantiques),該音樂節由l'Association Essaouira Mogador創辦於2003年,除了豐富多元的音樂演奏會,更有多場音樂論壇與相關講座.在長達三天的活動中,藉由佛朗明哥節奏、私密性強的音樂會、令人印象深刻的合唱、電影放映,甚至是帶有神祕氛圍的晚會,呈現摩洛哥與西班牙在文化上的緊密與交會.
      《大西洋安達魯西亞音樂節》創辦宗旨在於凸顯阿拉伯/猶太/安達魯西亞文化遺產的價值,不可思議的是,摩洛哥正是這份文化遺產的搖籃,Essaouira以及歷史及地理特殊性,在這場音樂與文化融合裡,具有代表性地位.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這場音樂節可說藉由音樂與藝術,戮力於彰顯文化交流與異族共存共榮的和平理想,當中的猶太文化色彩相對較強,也吸引海外猶太人甚至是以色列人前來參與,不管是以台上音樂演出者或是台下觀眾等身分.在此同時,主辦單位亦細心地邀請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與摩洛哥歌手同台,傳遞「馬格里布大團結」的訊息.也曾安排摩洛哥chaabi 音樂國寶Haja Lhadawiya與摩洛哥出身的以色列女歌手Raymonde Abecassis同台演唱,以宣揚穆斯林與猶太人可以和平共存的訊息.
      於六O年代早已移民法國的阿爾及利亞裔猶太歌手Enrico Macias 即曾受邀前來演唱,看著至今仍被拒於阿爾及利亞門外的他,白髮蒼蒼地對著台下聽眾吟唱,讓人不勝唏噓.
      現年七十六歲,出生於卡薩布蘭加,爾後移民以色列的歌手Raymonde Abecassis更說,她生長於mellah,與穆斯林及猶太人一同長大,她相信和平,而這份和平不會是由政客帶來,而是人民.
      當然,該場音樂會的聽眾是多元的,不只是以色列人,阿拉伯/穆斯林/歐洲人,於音樂中,交流,分享,歡慶,這同樣是該場音樂節的最大目的──藝術無國界,讓文化交流將和平帶回人間.
      
      在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看似紛爭永無止息的時代,不同宗教與種族間的仇恨依舊炙熱,見著摩洛哥政府與舉辦音樂節的民間組織,戮力推動和平共存的理念,尤讓人感動.同時也發現西班牙與摩洛哥之間的關聯堪稱千絲萬縷,除了政治衝突與殖民歷史外,在文化底層,竟有著如此古老、深刻而豐富的交集.
      
      以色列媒體i24news有一段關於《大西洋安達魯西亞音樂節》的報導,精彩詳細,影音連結如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znL4Y2Q0U

  • 藝術符號 在 典藏ARTouch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9-10 17:56:21

    藝術家 #林亦軒 甫結束 #亞紀畫廊 的個展「 #一個叫木材的傢伙」。近年長居 #巴西、往返拉丁美洲 與台灣等地發表創作的他,在異地流浪的陌生化經驗中,標示出其繪畫鮮明的反叛性格。本集「V-Touch人物」追隨林亦軒造訪他的家鄉——#宜蘭,除嘗試貼近藝術家平時的漫無目的與遊蕩視角,理解其如何轉化為畫作中的線條、顏色、空間感等外,更與藝術家回頭檢視過去十年移居 #拉丁美洲 的經驗,如何形塑其創作的整體精神,並持續深化與問題化。

    從 #旅遊文學 如 #垮掉的一代,鼓舞他對 #移動 的嚮往,嘗試去目的的從混亂中尋找更深刻的表達與能量;來到拉丁美洲後,穿梭於各種階級之間,愈發偏離學院訓練下的職涯常軌,發展出自身的「#忽略」方法;再至近年逐漸轉型為居住者後,逐漸收起過去的符號,將流浪的自由辯證推展至既內又外的旁觀視角,並放慢腳步回到繪畫中,對此媒材與外部世界的觀看關係行再提問。

    「其實在剛開始的時候,還在搖擺,重要是要堅持很久。那個堅持會形成一個是忽略。我覺得那個忽略,會變成一個很好的養分,因為你已經習慣,習慣是可能不會追著一些主流或是一些現在熱門的東西,所以你有自己的節奏可以走。」林亦軒說道。

    相關閱讀|
    林亦軒個人網站: https://bit.ly/3nidWYm
    林亦軒@亞紀畫廊:https://bit.ly/3z0gJHO
    林亦軒:一個叫木材的傢伙: https://bit.ly/2X3LvlZ

  • 藝術符號 在 林郁晉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8-06 19:01:36

    MoCA Video【籠罩下的巨大哀愁】藝術家訪談 Part.3 陳嘉壬

    --------------------
    藝術家簡介
    --------------------
    近年創作以當代攝影為主,其影像作品無論是經由數位後製或是直接攝影的手法,在畫面裡所不可或缺的元素不是那些可見的影像,相反地是透過那些不在場的人、事、物去擾動原本靜逸的影像,缺席意味著一種訊息的遺失,也正是這項特點讓影像不再完全臣服於符號框架下的閱讀,也正是這種缺遺,讓影像的詩意迸現,從而不再是一種再現式的反照現實,藉由攝影可將想像具體化,這種具體化的超現實或許可被視為是一種真實概念的擴延。

    作品曾於2012年利物浦雙年展(城市聯盟單元)展出,亦曾受邀於巴黎、里昂、羅馬、布達佩斯等地展出。他的攝影創作多與城市生活相關,透過直接攝影或是數位後製的方式來揭露現代都市人的生活處境。


    --------------------
    作品介紹
    --------------------
    「甜水」是陳嘉壬在印尼駐村創作後,回台的成果發表,在駐村期間主要鎖定在探訪流經城市的河川以及近郊河域的生活模態,陳嘉壬擇取了幾件錄像以及攝影裝置展現自己對於當地某種人文景觀的觀察。 展名「甜水」的概念來自於每日外食時,所點的飲料無論是茶品或是果汁,若無特別交代,店家必定給予數大茶匙的砂糖或是冰糖,而這樣甜膩而過飽和的飲品,似乎間接反映了一種農產品以及生活需求間的關係,那麼的邏輯是否也可對應上人對於周遭環境的態度? 甜水的另一層想法在部分的影像畫面處理上,陳嘉壬以一種恬適或是美化的手法來呈現某些景象的反差,猶如中國以「糖水片」來貶抑某種唯美俗氣的攝影表現。而在「甜水」的英譯想像上,陳嘉壬選擇了sweetwater一詞來代用,sweetwater意為相對於海水的自然水源,這裡似也回返到這個創作計畫的初衷。


    -----------------------------------------------------------------------------------------------------------------------


    【籠罩下的巨大哀愁 The great sorrow under the shroud】

    日期 Date|2021/08/7-09/12
    地點 Location|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

    藝術家|Artist
    王鼎曄 Wang Ding-Yeh
    吳柏賢 Wu Bo-Sian
    陳嘉壬 Chen Chia-jen
    黃彥超 Huan Yen-Chiao
    黃淑蓮 Wong Shu-Lian
    蔡傑 Tsai Jie
    鄭爾褀 Zheng Er-Qi
    鍾知庭 Chung Chih-Ting

    影片拍攝與製作 Film production | Shane 影像工作室
    音樂製作 Music production | 黃柏諺 PKG
    動畫製作 Animation production | 羅悅慈 Lo Rax
    設計 Design|蔡傑 Tsai Jie
    翻譯 Translation | 黃文 Huang Wen

    策展人|Curator
    林郁晉 Lin Yu-Chin

    協同策展 | Co-curator
    黃鼎鈞 Huang Ding-Jun

    感謝贊助|Sponsors
    厭世會社The Misanthrope Society
    果拾 Pick Up

    特別感謝|Special thanks
    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
    掀牆藝術聚落 Open Wide
    打開藝術工作站 OCAC
    嘖嘖 Zeczec
    張喬翔 Shane
    陳小乖
    劉柏承

  • 藝術符號 在 老闆,來點寇汀吧。Boss, CODING pleas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7-24 23:51:32

    本次的教學主題是用 GSAP 製作直播互動動態效果,哲宇將會手把手帶大家製作彈跳表情符號、emoji 彈幕還有留言與點選動態等效果。

    現在許多電商、遊戲甚至課程平台都有了直播的功能,如何透過網頁特效動態來為互動加分,讓使用者好有參與感,就來跟哲宇一起切磋切磋吧。

    (1:50:13) 哲宇大型 debug 現場

    #GSAP
    --

    追蹤老闆的 IG:https://www.instagram.com/bosscodingplease/

    Hahow 線上課程:
    動畫互動網頁程式入門 (HTML/CSS/JS) 👉 https://bit.ly/3i6OTEU
    動畫互動網頁特效入門(JS/CANVAS)👉https://bit.ly/3i3sCYy
    互動藝術程式創作入門 (Creative Coding) 👉 https://bit.ly/3yliGiV

    Creative Coding 台灣站:https://bit.ly/3iQ8iZF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