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藝術批評四步驟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藝術批評四步驟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藝術批評四步驟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藝術批評四步驟產品中有1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913的網紅椪皮仔,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課程心得|鋒哥-學會OKR,在2021年快速成長」 先附上好讀版:https://vocus.cc/perspectivesofpon/5fe453bcfd897800018fa3a5 簡介一下OKR(Objective & Key Result),目標與關鍵結果。是用在企業或是個人設定目標並...

  • 藝術批評四步驟 在 椪皮仔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2-30 07:00:41
    有 51 人按讚

    「課程心得|鋒哥-學會OKR,在2021年快速成長」

    先附上好讀版:https://vocus.cc/perspectivesofpon/5fe453bcfd897800018fa3a5

    簡介一下OKR(Objective & Key Result),目標與關鍵結果。是用在企業或是個人設定目標並且執行的一種架構。​

    一、在寫OKR之前,要先搞清楚自己的目標是什麼:推薦『深度職場力』​

    這是我今年看到最好看的一本書,非常感謝朋友推薦。因為可能看我文章的很多人也是年輕人,因此非常推薦大家看一下這本書,感覺可以把在天空上的想法,拉到地面上來實行。 ​ ​

    簡介一下這本書的作者 Cal Newport,是『深度工作力』的作者,但是這本書不是在教你怎麼在職場生活,而是告訴我們面對真正社會與職場時,我們應該要專注在什麼事情上?以及究竟要怎麼愛上自己的工作? ​ ​

    首先,開頭作者就告訴我們四個規則: ​
    1. 不要追隨熱情 ​
    2. 技能的重要 ​
    3. 自主性的重要​
    4. 使命的重要​

    一、不要追隨熱情​
    在社群媒體上,充斥著因為擁有熱情而成功的藝人、富人、商人,讓我們的價值觀漸漸偏向『追求夢想=就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不做,因為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不想,因為這不是我的熱情所在,甚至連選男女朋友都變成,我們不適合,所以不要在一起。那我們到底想要什麼? ​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這不是我要的。我們不能知道我們想要什麼,但我可以知道我們不要什麼。這是我過去最常說的話,也是一般「熱情假設」的書籍所說的。 ​ ​

    在過去的幾個月當中,我一直在尋找我的熱情所在。然而作者的第一句話就打臉我的想法,我立刻去買這本書來看,我想知道,為什麼作者會這麼主張。因為我跟作者所例舉的一般年輕人一樣,以為左思右想就會找到一個我會非常有熱情的工作,然後我就會從此跟賈伯斯一樣,發展出獨一無二的產品,成為一名成功人士。​

    但是這幾個月,我並沒有因為「找到熱情」這件事,讓我比較有方向,反而更迷惘、更焦慮了,也因為害怕自己所選擇的領域或是工作其實並非我的興趣,而一直駐足,不敢前進也不敢輕舉妄動。但其實,此刻最需要的正是『嘗試』。​

    後來我發現,當我認為我的某個行為或是言語對別人的生命產生意義的時候,我會感覺無比滿足。但是我不知道有什麼方式可以達到,我以為教英文可以,我以為做課程可以,我以為就是待在食品業不行,但是,其實這些都不是重點。​
    重點是要達到這件事情,需要的並不只有「熱情」。 ​ ​

    前幾天我也看了博恩在Ted上的演講,他強調,興趣會驅使人沒有目的的去做一件事情,最終找到自己的去路,也讓他現在成為破百萬訂閱的youtuber,是不是就跟這本作者所主張的相反呢?「熱情」才是職涯的根本呢?​

    但反觀博恩在爆紅之前的生活,先不管他原本就是一個超級學霸,在下班之後仍然對自己的興趣不離不棄,並且刻意練習了六年以後,最終才在某一天突然爆紅。到底是因為熱情讓他能擁有今天的成就,還是因為那刻意練習了六年累積出來的實力呢?到底是因為原有的熱情讓他能堅持下去,還是在過程中不斷精進的實力,讓他更能堅持下去呢?​

    也就是說,我們需要的到底是一個「一開始就極度熱愛的工作」,還是「有點興趣,但做到頂尖之後擁有高度成就感、自主權而引起興趣的工作」呢?​

    二、技能的重要:讚到沒人可忽視你​
    作者提到「熱情思維」與「技能思維」最大的差異點。熱情思維是強調工作提供你什麼價值,而技能思維是強調你在工作中創造什麼價值。​

    「熱情思維」​
    作者提到,當你以熱情思維的基礎面對職場時,專注在工作能夠帶給你什麼,你會很在意那些不如意的事,然而剛入職場時的「基層工作」又是如此的繁瑣,不論是上司指派的任務或是組織官僚體系給人的挫敗感,都會讓你難以招架。第二個問題更重要,驅動熱情思維的深層問題(「我是誰?以及「我真正熱愛什麼?」)通常無法得到一個明確的答案,卻會讓人更加迷惘。​

    「技能思維」​
    作者認為:精彩的職涯往往會有錯綜復雜的起源,不是單憑追隨熱情就能開創出來。『你應該讓自己讚到沒人能忽視你』,別人自然就會找上門來。與其把時間花費在尋找自己到底熱愛什麼,不如找一個有興趣的領域,專注地把自己變強就好。​

    我的理解當中,作者並非否定「熱情」會對工作帶來正向影響,而是在剛開始進入職場的時候,就想要一步登天的找到自己的熱情所在並且配得上那個熱情,是很不切實際的。​

    作者也提到不適合套用技能思維的三項特質:​
    1. 那個工作沒什麼機會讓你培養珍貴稀有的技能,從而脫穎而出​
    2. 你覺得那個工作重視的東西沒什麼用處,甚至還對世界有害​
    3. 那個工作迫使你和討厭的人共事​

    也就是說,除了這三個特質必須避免,「把工作做好」比「入對行」更為重要。​

    那要怎麼「讓自己讚到沒人可以忽視你」呢?​
    1. 刻意練習:鎖定困難的活動、精挑細選演練的素材來挑戰自己最需要加強的地方,然後取得立即的意見反饋。​
    2. 建立五個技能思維者的習慣​
    a. 判斷自己是處在哪種職涯資本市場:贏者通吃市場(只要專注於一種技能的增進就好,多半為藝術或是創作類型的工作)、拍賣型市場(要有多種不同的職涯技能湊成獨特的資本組合)​
    b. 找出應該全力追求的資本:找到眼前那些讓你累積資本的機會,然後全力追求​
    c. 定義明確目標:這一步OKR就能幫上很大的忙了​
    d. 積極尋求挑戰與批評:刻意練習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積極的徵詢意見反饋,即使那意見把你覺得「好」的東西批評的一文不值​
    e. 鍛鍊勤毅力:這邊所指的應該就是更常聽到的恆毅力。​

    三、自主性的重要:夢幻工作的萬靈丹​
    夢幻的萬靈丹:「在工作內容和工作方式上給予一個人更多自主性,可以增加他的幸福感、投入度和滿足度。」​

    作者提到「自主性」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但是『自主性是要拿職涯資本來換的。』​

    也因為自主性的魅力,讓現在越來越多人想要投身成為一名「自由工作者」,因為不論是工作時間、工作內容,都能夠自由分配,擁有對工作的完全自主性。但是,往往擁有不夠多的職涯資本情況下的貿然追求更多自主權,會導致很危險的後果。聽過一個說法是,先待在一個工作好好的累積實力,等到兼職的收入能夠達到正職收入的兩倍時,才是你成為一名自由工作者的時候。​

    相同的,在職涯資本不夠多的情況下,貿然去「要求」更多的自主權,也是一個很危險的決定。作者舉到露露為例,露露第一份工作作為基層的「軟體測試員」,應該要是特別想掙脫無聊工作的一個職位,但是露露不但沒有這麼做,反而想辦法熟悉執行公司軟體得UIUX系統,然後自己學會寫程式化腳本,最後跟公司要求每周只工作三十個小時,去修哲學學位。如果露露沒有在公司努力讓自己讚到沒人能忽視你,反而在第一年的時候提出這個要求,那公司可能要你辭職算了。​

    四、使命的重要:小處著眼,大舉行動​
    使命,也像其他美好的特質一樣,你必須用職涯資本去交換;沒有職涯資本作為後盾時,使命注定曇花一現。​

    我認為我的使命是:所說的言論或是行為能夠對別人產生意義。是不是很抽象?就像作者說的,使命是很難以捉摸的。我們必須在接近頂尖的時候,看見鄰近的可能性,才有辦法真正的了解確切自己的使命,在接近頂尖以前,那個使命都是虛無飄渺。​

    作者強調:「使命的追尋,需要先壓抑我們對職涯抱持的浮誇空想,耐住性子,把發展的順序先搞對。」​

    作者也提到,嘗試了解自己使命的方式:打造出MVP(最小可能性產品)或是那項產品令人津津樂道或是在有助於眾人口耳相傳的地方發表。​

    回頭說說我,我今年想要達到什麼目標呢?​
    這邊先讓我前情提要一下介紹我自己,我目前的工作是在家中幫忙,家裡的公司是賣『火鍋湯底』的廠商,有麻辣、咖哩、泰式酸辣、昆布、牛奶等等口味,主要銷售給店家(to B)。 身為一個職業打雜小妹,我做的事情包山包海,但就是沒包到的就是『激起我的熱情』。​

    而我從小對教育產業很有興趣,覺得能夠幫助別人是一件很快樂,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因此我在今年一直在考慮想要轉換跑道,但由於我本科系也是念食品科學,轉換跑道等於放棄我的專業,因此,在要換與不換之間,我以為最重要需要決定的東西是『熱情』,但是我在找工作與看了這本書之後,突然覺得夢醒了。​

    如果你也是像我前幾個月一般迷惘,先不要想這麼多吧,我們一起讓自己先讚到讓人無法忽視,自主性、熱情、使命就會通通都來了。​

    二、要怎麼寫OKR?​
    詳細撰寫方式請見這篇文章『2021個人年度目標怎麼設定?三步驟OKR規劃法讓你KO目標!』,寫得非常詳細。​

    三、在執行時會遇到的困難​
    今天我要說的是則是我實際上應用遇到的困難,以及在鋒哥這堂課程當中解決的盲點。其實在上這堂課程以前,我就已經嘗試過OKR,但是卻常常變成牆上的一張裝飾品。​
    為什麼?以下我先列出過去執行當中的幾個問題點:​
    1. ​ 一次想完成很困難的三項OKR,目標訂太高。​
    2. 想要將一個OKR執行到最後,因此目標或關鍵結果不斷再調整與修正時,會感到挫折與茫然。​
    3. 目標設定跟關鍵結果分不清楚。​
    4. 沒有持續對話和持續督促的人,一忙起來就會忘了這件事。​

    鋒哥的課程當中,解析了我的疑惑:​
    1. OKR有分兩種:登山型、射月型目標​
    登山型目標(期望分數為1.0,也就是必須要能達標)、射月型目標(期望分數0.7,也就是較為理想化的目標)​

    當然,我去年就是三個目標都設定為「射月型目標」,領域又橫跨了健康、寫作、語文、工作,所以執行起來極度容易放棄。​

    過去,我會想要專注把每一個領域都想達到最好。例如:把「英語學習」作為一個目標,去規劃聽說讀寫的整體計畫,但這往往不可行,一方面太累,二方面跟工作沒有太直接相關難以應用。因此今年我決定把目標放在「工作」上就好。但是在工作為目標去間接提升原本想要提升的其他能力。​

    例如:我一直想提升寫作與英語能力,我就將「公司未來想發展顧問服務」作為目標,大量閱讀國外與食品業及科技業相關的文章,一方面提升自己對於食品產業未來的發展,另一方面經過整理寫成文章訓練寫作能力,在這過程中也順便培養英語閱讀能力。​

    2. 個人使用OKR的五大關鍵​
    a. 找到可互相信任的mentor進行一對一對話​
    b. 認清真正重要的事,而非自己想做的事​
    c. 外在動機的目標,需要設置獎勵機制​
    d. 建立合作夥伴,跨部門分發任務​
    e. 累積並盤點資源,妥善分配​

    我以前認為,OKR就是一個目標,必須要徹底執行。但其實OKR只是一份拿來溝通的文件,真正重要的是「透過溝通,持續調整」。所以一位mentor是執行OKR最重要的元素,我也非常慶幸有很多老師都很樂意指導我QQQ,在此感謝所有恩師!​

    然而,明年,我會將OKR的精神執行,每週拿著OKR與老闆開會,確認我的目前OKR狀況與需要改進的地方,重要的是獲得回饋。與此同時,我也會常常詢問老師們,我遇到的問題,希望能夠再降低執行難度。​

    3. 目標與關鍵結果如何設定?​
    這個是整堂課的關鍵,鋒哥說,設定目標時應該要問自己:成功時,應該是什麼樣子?但是設定關鍵結果時,應該要問自己:要怎麼做才能達到成功?​

    對於目標:​
    a. 要感覺有點挑戰性與難度​
    b. 要注意目標是否有階級性,要先以某個階段目標作為目標。​
    c. 可以借用 SMART 、 ABCD 、5W2H 法則判斷​
    d. 推薦書籍:GOALS! 沒有目標,你哪裡都到不了!​

    以我在上課中的目標設定為例:​
    我原先的目標為「經營to B公司品牌,達到SEO第一名」​

    此目標有兩個問題:​
    1. 我的to B公司品牌目前有兩個方向想執行,一個為線下的業務拓展,另一個為線上的數位化經營。因此要經營公司品牌本身其實就是兩個不同的目標了,並不能放在同目標裡撰寫。​

    2. 如果是to B品牌的網站,所注重的並非SEO,而是關鍵字。我會想要重視SEO是希望未來能夠推出「顧問服務」,但是這跟原本的經營公司品牌又不是在同一個範疇內,因此我的官網也不該以「內容行銷」為主,而是應該研究更多SEM(透過付費來進行網路行銷,透過購買廣告的方式獲得的排名)。​

    所以我最終修改為:​
    「經營to B 公司品牌,提高30%營業額」​
    「經營to B 網頁,達到每個月XXX點擊率與XX轉換率」​

    對於關鍵結果:鋒哥特別強調關鍵結果不是to do list!​
    a. 不該出現諮詢、幫助、分析、參與等動詞​
    b. 應該要出現完成、公布等動詞​
    c. 要有具體的數量或可衡量的指標​
    d. 要有明確的結果,像是名單、文件、報告等名詞​
    e. 描述結果,而非活動​
    f. 關鍵結果要兼顧量跟質​

    針對我的目標「經營to B 公司品牌,提高30%營業額」的KR為:​
    a. 每個月拜訪10間火鍋業者並有兩間成交​
    b. 每個月洽談三間代理商,且增加一個通路​

    『其實這堂課最有價值的地方,就是可以在課堂上直接拿著自己的OKR請老師給我們建議,也可以聽到其他同學撰寫上的盲點,進而幫助我們釐清自身現況。』​

    很多朋友期待我分享這篇的心得,但我其實講不了什麼,因為每個人的目標都不同,我這個菜鳥也給不了什麼建議,所以如果老師有再次開課,建議絕對要去上!​

    找到人生方向很難,找到人生使命也很難,但是唯有『執行』才有可能讓這個方向越來越清晰,透過刻意練習累積實力,也在執行過程中不斷的向人請教,協助釐清盲點,相信幾年以後,我們都可以有足夠的職涯資本,選擇我們想要的路,幫助我們想幫助的人。2021年,也一起加油!

  • 藝術批評四步驟 在 龍貓大王通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9-01 21:34:18
    有 786 人按讚

    在台灣,無論何時,看到伊丹十三這個名字,都要心頭共膝頭一沉。而 大田出版 竟然出版了伊丹的第一本書《#歐洲無聊日記》(ヨーロッパ退屈日記),我收到大田寄來通知要出版這本書時,險險氣絕身亡。
     
    伊丹十三這個人,渾身都是傳奇。
     
    他是日本少數的字體設計師、還是外語翻譯、演員、電影與紀錄片與廣告導演、編劇、料理專家、畫家、設計師、作家等等等。他可以自己寫書、自己排版、自己裝訂、自己設計美術、自己設計封面字體、自己排鉛字印刷。也就是說,就出書這件事,他可以自己一個人擔任作者、編輯、美術、裝訂、印前。然後書印出來了,他還可以穿上華麗衣裝,浮誇地表演賣書——連業務都包了,誰叫他是演員,所以說,他完全就是一人出版社。
     
    字體設計師(lettering)不是設計字體,是安排印刷時字與字的間距與大小等等。伊丹對排字有嚴厲的要求,彷彿他的視網膜上印著棋盤格,彷彿他的視神經對黃金比例特別敏感,他排出來的字格外好看。他排過的書籍封面,單單只排書名作者名,什麼圖案都不加,自然就有一種潔淨簡潔的魅力(請見下圖二)。美,對他是手到擒來。
     
    當然,他也許是以導演身份特別出名。《蒲公英》應該是許多人在談到美食電影時,會立刻想到的電影。電影與美食是兩種風馬牛不相及的藝術,一個是視覺聽覺的享受,一個是嗅覺味覺的享受,宛如楚河漢界隔開的兩塊遙遠疆土,要用電影談美食、要用美食談電影,幾乎都只能隔靴搔癢、或是照貓畫虎。伊丹十三的眼睛又看到我們想不到的深處,他不把鏡頭盯著美食拍,他拍向慾望。他認為美食之所以美,在於這碗麵、這顆蛋、這塊麻糬,對某個人來說,是某種慾望的寄託。
     
    所以他不拍麻糬的美味,不像二流美食電影那樣只執外相,比如還要多嘴解釋這顆麻糬是何等天峰小米加何等深谷玉泉再經七七四十九天連續搥打製成。他拍一個無牙老人,被囑咐不能再吃麻糬,因為沒牙齒無法咬斷麻糬,可能引發窒息危機。然後老人偏偏要吃、而後果然噎住,眾人急忙哭喊搭救,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最後拿吸塵器伸進口中對準喉頭一吸,方能得救。為了救一個老人,勞師動眾、醜態百出,這一切混亂的起源,只是為了滿足一個口腹之慾。觀眾永遠吃不到銀幕上那顆麻糬,但我們都有共感,記得生命中那一次為了咬一口什麼,而出了大糗。
     
    伊丹十三就是可以直截了當地看到事情背後的真相,這讓他看到的美食跟我們看到的不同,自然,他覺得的無聊未必對我們來說是無聊,又或者說,他能從無聊之中看出荒謬、逗趣等等「有聊」的元素。這些都在《歐洲無聊日記》中盡顯無疑。
     
    節錄一段:
    —————————————
    我也是最近才習得一些有關切腹的知識,所以每當有人提起切腹的話題時,我就會露出不耐煩的表情開始說教。
     
    我跟你們說呀,所謂的切腹可不是肚子一切開後,人當場就會死。切腹需要有名為介錯人的助手在旁邊,幫忙將切腹者的頭給砍下來。

    因此下刀只能砍至脖子的四分之三處,接著迅速抽回刀子,抽回的過程中仍繼續切開脖子直到適當的位置才止。

    首先下刀的時機很難掌握,得視切腹者的勇氣而定。
    也就是說,判斷切腹者的勇氣程度也是身為介錯人的重要任務之一。
     
    最膽小的人被稱為扇子腹,在供著刀子的高腳祭器上放有扇子。並將祭器擺置放在較遠的地方。切腹者伸手要拿扇子時身體會往前傾,那就是下手動刀的時機。

    上一級的過程一樣,但是將扇子改成刀子。再上一級的則是在手碰到刀子時揮刀而下。其次是拿起刀子準備切腹時砍下去。

    此外還有在刀子插進肚子時揮刀、在插進肚子後橫向拉開時動手。最有勇氣的人是橫刀之後再向上剖至胸口,接著取出懷紙將刀擦拭乾淨收進刀鞘放回高腳祭器上,端正好坐姿後才開口說聲「請」時,介錯人才下刀。

    另外也有稱為自決的切腹,那是沒有介錯人在一旁輔助的情況。也就是說,切腹者得自己割斷喉嚨死去。

    這種情況尤其要注意的是肚子不能切得太深。肚子切得太深時,會因為驚慌而造成大量出血,以致失去了割斷喉嚨的氣力。換言之,在那種姿勢下會拖很久也很痛苦,被認為是難堪的死。

    所以千萬要記住:自決之際,切腹只要稍微劃破肚皮即可。總之就是這麼一回事。

    你們動不動就提到切腹,真正的切腹就是如此。

    如此一來大概全場都會變得啞然無聲。之後在某些場合,萬一有人在當時聽過我說教的人面前又提起切腹的話題,他就會滔滔不絕地現買現賣起來。

    而我只要在一旁靜靜地微笑露出「我可是每年都要切腹」的表情。
     
    相信關於切腹的正確知識,如今已然在歐洲各地連鎖蔓延開來。
    —————————————
    我讀到「端正好坐姿後才開口說聲『請』時」、還有「我只要在一旁靜靜地微笑露出『我可是每年都要切腹』的表情」這一句時,都忍不住在公共場合噴笑出聲。
     
    這不是一本好笑的書,它很好笑,但不是描述那些會令人哄堂大笑笑話的好笑,這書中的幽默、批評、讚美,都不是站在天平的「超幽默」、「超可惡」、「超偉大」那一邊,而是站在「不好笑」到「超好笑」的中間偏左一點,也許是在「有趣」與「還不錯」程度的附近吧。你能感受到伊丹十三感受到的那些異於平常的事物狀態,但這些感受沒有偉大到跟全世界宣揚,這種不欲人知的樂趣,通常會被其他人(特別是那些一秒鐘幾百萬上下的忙碌人)視為「無聊」吧。
     
    伊丹十三的死因,至今仍然不明。
      
    《歐洲無聊日記》這本書今天已經出版,推薦給各位。
     
    ☆你可以在這些地方買到這本書:
    讀書花園:
    三民:https://bit.ly/3lGBuD1
    金石堂:https://bit.ly/3jF9bmV
    誠品:https://bit.ly/3lBXYoT
    博客來:https://bit.ly/3jD3eH5
    大田出版: https://www.morningstar.com.tw/bookinfo.aspx?bookno=0713054
     
    請按照以下這三個步驟操作,我將會從完成步驟的朋友中抽出1位朋友,送你《歐洲無聊日記》!
      
    1.在【龍貓大王通信】粉絲頁按讚
    2.分享本則活動貼文至您的動態時報(權限設為公開)
    3.在本則活動按讚並留言回答:「請說一件別人覺得很無聊,但妳覺得很有趣的人事物!」
     
    活動從現在到9/3(四)20:00為止,之後我將會抽出1位幸運的朋友!
     
    【延伸閱讀】
    《蒲公英》:生命、西部風、美食家列傳
    https://bit.ly/32OQru8

  • 藝術批評四步驟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6-20 00:00:08
    有 1,937 人按讚

    【回顧:2018年高雄市長辯論-看看哪些實現了?】

    2018年市長選舉的辯論,兩位候選人拿出完全不同作風,當時,好過日團隊全程觀看,簡要整理辯論交鋒重點,特別是民主進步黨陳其邁候選人,與中國國民黨韓國瑜候選人的政策差異和施政願景,提供讀者參考。


    現在回顧,各位可看看韓國瑜當選後哪些政見有實現? 而陳其邁落選後,他在中央也持續推動了部分政策,都列在表中。以下,直接整理分類回顧當時的辯論。


    #各項產業政策方面

    不論是陳其邁的「#營利事業產值增一兆」或韓國瑜的「#高雄發大財」,首要問題仍是產業發展與經濟轉型政策。


    在交叉詰問中,陳其邁特別詢問韓國瑜漁業、石化業發展問題。 對於陳其邁提出「中芸、汕尾」漁港問題,韓國瑜表示這麼細節的問題不用知道,有漁業局長。然而因韓戶籍在林園,卻不知此二漁港泥沙淤積等問題,而被再度質疑住的地方都搞不清楚,似乎呼應了韓在選舉中不懂高雄路名與物產的表現。


    而對於石化業發展與總公司南移問題,韓國瑜也沒有正面回答,只表示產業細節不清楚,但要繼續推動「太平島海域挖石油」政策,似乎也再次證實對高雄產業面的無知。


    陳其邁在申論中,強調橋頭科學園區、亞洲新灣區、會展產業、海空雙港發展、捷運延伸等已規劃進行的政策。


    而韓國瑜的產業政策,似乎全聚焦於觀光,他詰問陳其邁,高雄觀光衰退,住房率減少61%(實際上是減少5%),觀光業苦不堪言,請問陳其邁如何解決?陳其邁則強調「歡迎全世界,包含中國觀光客」,並表示高雄去年住宿138萬(實際僅計12家觀光旅館就有163萬),超過台中與桃園總和。 並表示要透過海空雙港,強化四小時航程圈、郵輪母港推動港區觀光;透過國道十號、台86延伸推動山區觀光,並透過觀光推動委員會,宣傳預算倍增,開拓國內外旅遊市場。並設立地方創生基金,來發展特色商圈。


    韓國瑜在後續發問與詢答中,仍然主打觀光產業,強調愛河沿岸要發展愛情產業鏈並強調法國已經在設計「旅館摩天輪」,連洗澡都可以,還可以很快拆卸、水力發電。但實際上,這是2015舊聞,從未有結構計算與細部設計,且法國媒體當時就已評論表明不可行,韓國瑜顯然只看得懂中文翻譯。另外,韓國瑜強調中原大學設計學院院長帶五個學生來到愛河,說韓國瑜「真是天才」。不過,隨即遭到院長本人否認。


    #文化政策部分

    陳其邁特別強調,韓國瑜政策白皮書缺乏文化政策,並表示高雄發展文化藝術有成,駁二年旅客超過500萬,春天藝術節舉辦多年吸引超過60萬觀眾,衛武營開幕季最貴票券也全部完售,證明高雄文化風氣興盛,接著詢問韓國瑜對於文化政策與衛武營的營運想法?


    韓國瑜對文化的回答,似乎仍侷限「發大財」層次,表示「我當然懂文創產業」。並表示發展衛武營,必須要認明一位「英文好的文化局局長」,打造文創產業鍊,並重提中英文教育的重要,由於韓國瑜並未提出其他政策,因此可推斷,韓國瑜認為「會講英文」是發展文創產業的唯一關鍵。對此,陳其邁只指出,衛武營的主管單位為文化部,而不是文化局,質疑韓國瑜只提「會講英文的文化局長」似乎並未回答問題。


    另外,韓國瑜並舉電影後製,與電競這兩點當作發展例子,由於這兩者都是近十年才在高雄從無到有發展起來,韓國瑜似乎再次肯定高雄市府的發展方向。


    #城市財政方面

    在城市財政方面,韓國瑜猛攻「高雄負債3000億、人均負債9萬多、舉債上限只剩500億」等議題,並認為城市舉債完全不是投資。


    陳其邁則強調高雄有龐大的資產(1.2兆),負債/資產比台積電還低。並強調縣市合併後,高雄土地比台北大十倍,必須弭平城鄉差距,且中央補助少了818億統籌分配款,對於推動轉型不利,且過去稅金到台北,污染在高雄,強調高雄人的痛,韓國瑜都不了解。


    面對財政問題如何解決,韓國瑜強調要推動萬商雲集發展經濟,同時在辯論中也提到太平島挖石油等政策,希望一舉解決高雄負債問題,不過,並未提到壽山挖寶等其他政策細節。陳其邁則強調招商與預算控管,要在4年內再次達成預算平衡目標(近期僅有陳其邁代理市長任內,以及2017年達成預算平衡與盈餘目標)。


    #醫療長照社福方面

    針對醫師背景的陳其邁,韓國瑜連打兩項公衛醫療議題,首先詢問陳其邁對於毒品防治的做法。陳其邁則回答高雄已成立全台第一個毒防局,並強調身為醫師經驗,必須強化戒癮等醫療介入與強制治療,也強調學校教育與社區防治工作,掃蕩毒品氾濫的夜店等政策,此題較未顯火花。


    接著,韓國瑜在質疑陳其邁「一通電話護士訪視」的政策,認為增加基層護理負擔。陳其邁聽到此題立即露出笑容,表示「難怪你會把觀光醫療與重症醫療搞混,還提出癌症掛牌價政策」。並表示社區醫療已經在推動,目前已有1966專線的電話服務,重點是針對就醫困難的失能老人,推動資源連結、整合型的居家醫療服務,並要結合社區型長照據點改善照護品質。陳其邁並強調,目前長照培訓每年訓練1100多人,但投入市場的人太少,他會透過增加給付,改善待遇等方式,來持續推動長照。


    #意識形態與台中兩國關係問題

    韓國瑜近期一席「當選後禁止意識形態」遊行說法,引起激辯,韓也隨即改口表示要「道德勸說」。針對此項爭議,陳其邁質疑,要如何「界定什麼是政治,什麼是經濟」,並暗諷韓國瑜在年改等議題上站在反改革一邊,是否會延續過去威權作法。甚至,金馬獎上台灣導演發言,遭到中國言論管制切斷轉撥,用傾國之力打壓言論自由的狀況,是否可能發生?


    韓國瑜表示,陳其邁不也是反對有意識形態的紅衫軍,並表示陳一直說他是「獨裁者、軍國主義」,這些都是陳扣的帽子。韓國瑜進一步詢問,大陸(根據文義,此處推估為中國)市場佔台灣40%,怎麼可能完全放棄40%市場?並再次強調他的政策很簡單,就是「東西賣得出去,人進得來,高雄發大財」


    對此,陳其邁表示台灣中國本來就有往來,支持繼續以開放態度和世界各個國家來往,並沒有放棄市場之事。話鋒一轉,陳其邁反問他支持「廢除刑法一百條」時韓國瑜在哪裡,並表示韓國瑜把國安三法越修越嚴(韓國瑜曾於23年前質疑中共間諜來台介入選舉)。並強調台灣、中國政治體制不同,對政治文化的共識不同,質疑韓國瑜的政策,是否就是92共識。


    韓國瑜則表示,雖然他一直不講意識形態,但被問了還是要在意識形態表態,表示他支持92共識,並認為92共識就是「一中各表」,認為可以維持台灣與中國的和平。


    #未來願景

    在願景方面,陳其邁提出,若當市長,高雄營利事業銷售額要從4.5兆成長為5.5兆。實際查閱數字,高雄營利事業銷售額從2016年的4兆1290億,成長為2017年的4兆5146億元,成長率9.34%,為六都第一。以此成長率,四年達成5.5兆產值並不困難。陳其邁則表示,要加強招商引資,開闢橋頭等產業園區,引入4.6萬工作機會來完成。對此,韓國瑜表示,怎麼不是6.5兆、7.5兆,對此目標並無特別意見。


    韓國瑜先前便提出「十年人口500萬的」願景,並表示不是靠生育、也不是靠人口移入,而是要讓「萬商雲集」,重現以往「嘉義、雲林、屏東」人口移入高雄的榮景。誠然,雲林人口68.7萬人、嘉義縣市人口77.6萬人,屏東人口82.7萬人,完全掏空這三縣市人口移入高雄,高雄人口剛好能超過500萬,達到506萬。


    但針對詳細細節(譬如如何讓四縣市人口歸零,完全移入高雄),韓國瑜完全沒有回答預算、政策、規劃等質疑,僅批評陳其邁「想都不敢想」,表示要「勇敢訂這個目標」,迴避了政策論述。


    #結論

    從策略上來比較,韓國瑜強調「高雄又老又窮」是事實,表示堅持要「發大財」的一貫政策,認為陳其邁政策細節雖多,但人民只要馬上可賺錢,認為陳其邁講的大家聽不懂。韓國瑜表示,雖然自己對許多政策並不了解,也沒有實施方法,但他可以任命其他懂的人,並強調陳其邁「不是問我怎麼做?」,應該要回過頭問陳其邁。並批評陳其邁「想都不敢想」,要「勇敢定目標」。


    陳其邁則強調,反駁「高雄又老又窮」的說法,強調高雄轉型不易和現在成果,並坦承高雄面對的問題,強調要招商引資,照顧青年,並提出各層面策略與概估數據以資佐證。針對慶富案,陳其邁表示,要追查到底,地方絕不護短,中央追查到高層。並批評韓國瑜的政策就是再次引進92共識,又是馬英九633口號式的翻版,並強調在辯論中詢問的政策細節,韓國瑜均未回答。認為「你要當市長的不能不懂啊」,並暗諷韓國瑜應該回去好好問幕僚。


    持平而論,我們還是要肯定兩位候選人展現君子風度,辯論呈現上也各有優點。


    從結果來看,陳其邁贏在有較佳的政策規劃、詳細實行步驟、執政準備、也涵蓋了較廣的產業和較深刻的技術面。韓國瑜則贏在數字都能喊得比較大,政策更為抽象、陽光,勇於想像和訂較高目標。兩者可說各有特色,各執勝場。


    簡而言之,韓國瑜話豪洨、陳其邁講政策,誰優誰劣,最後選民作出了判斷,也的確在之後後悔,再次用選票做出了「罷免」的決定。


    下一次,真的就不能再亂選了!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