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來介紹一款顏值很高的耳機
「SUDIO ETT」
官網: https://www.sudio.com/tw/earphones
有朋友問我出門常常聽音樂為什麼不買無線耳機
因為
我在等人找我業配😂(誤)
是因為無線耳機雖然方便
但我出門是騎車還有運動的時候很容易會弄丟
再來就是無線耳...
今天要來介紹一款顏值很高的耳機
「SUDIO ETT」
官網: https://www.sudio.com/tw/earphones
有朋友問我出門常常聽音樂為什麼不買無線耳機
因為
我在等人找我業配😂(誤)
是因為無線耳機雖然方便
但我出門是騎車還有運動的時候很容易會弄丟
再來就是無線耳機音質還是比有線差
某些低價位的無線耳機
高頻分散 聲音七七擦擦 低頻糊成一片
稍微音質好一點的
價位又太高
西批值實在太低
衡量價位、方便性跟音質後一直沒有入手
這次好好聽一下ETT
SUDIO是一個北歐瑞典的牌子
外型工業風簡約設計非常美
這個蠻加分的
畢竟帶無線耳機出門
某個程度上看起來是有點裝逼的
所以設計醜怎麼行🤣
耳機外型線條俐落
指向桿不會很長
整個比例是好看的
ETT總共有四種顏色
粉紅白色黑色綠色
我戴的是最受歡迎的軍綠色
手感質感都非常好
但是屬於比較容易卡髒的材質
如果很介意會建議選深色的
裡面包含了一個無線充電板
一個冰島風情托特包
八組不同大小耳塞
任何耳型應該都可以找得到合適的大小
耳機上面都有一個按鈕
可以(長按)off
(2秒)啟動/取消降噪
(按一次)播放/暫停/接電話
(二次)往後一首
(三次)往前一首
按鈕的反饋手感適中
唯一可惜的是無法調整音量
耳機戴起來個人覺得稍微偏硬但還能接受
相對也比較不容易掉
戴的這幾天 騎車、跑步都沒問題
ETT也是他們牌子裡
唯一搭配主動式降噪功能的耳機
開啟降噪功能之後可以隔絕外界一些噪音
並不是就可以完全聽不到噪音喔
(主觀認為20%~40%)
這個功能對我來講是不太會使用到的
我個人一直不是很喜歡降噪這種功能
每次使用感覺好像在耳朵上面包了一層杜蕾斯 聽感上不是很舒服啊
再來是 除非是坐捷運
不然走路或騎車開降噪不是很危險嗎😅
再來是影音延遲的部分
這方面表現很好
幾乎算是同步
所以就算玩音樂遊戲也完全沒問題
一般充飽電
可以用四到六個小時
有充電倉可以用到20個小時
而無線充電只要把耳機放在耳機盒裡面
放在無線充電版上就可以了(懶人福音)
耳機盒上有四個LED燈會顯示電量
最後就是音質的部分
老實講我第一天聽的時候
覺得聲音稍微偏糊
聽起來就是我說無線耳機會有的問題
但因為音響跟耳機都需要時間聽開
所以我決定多給他兩天的時間
結果
過兩天真的很神奇的聲音變好了
(真的不是耳朵習慣謝謝~)
中高頻聲音越來越清晰低頻也變比較飽滿
絕對是可以接受的標準之上的程度
但因為這個耳機不不像某些耳機
需要下載其他App啟動使用
所以也沒有一些預設音場讓你選擇
用到現在第五天
整體表現算是還蠻滿意的
有準備要買耳機的朋友可以考慮 試聽看看
這裡有我的折扣碼:RAY0809(官網全館八五折)
——————————————————-
1) Sudio九週年感恩回饋再加碼,Sudio Ett 無線藍芽耳機也降價啦!Sudio 官網結帳輸入 RAY0809,官網全館85折! 隨單加購無線充電板下殺五折,還送冰島風情托特包! (送完為止)
2) 加入 Sudio Sphere 會員,購買後註冊商品,全系列耳機音響產品皆享有長達三年的保固期
3) 下單免運費,30天免費退換貨
@sudio #sudio #sudiotw #shapingsound #sudiomoments #sudioett
藍芽耳機預設音量 在 吹著魔笛的浮士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曼尼:「『Oculus Quest』......透過內建鏡頭,就算戴著頭盔也能看到真實世界的黑白影像,伸手抓取搖桿、設定地面高度後,就可以拿起手把,直接在地面「畫」出你的遊玩區域......不論是貓來亂、手機響了要去拿手機、 還是要去拿衛生紙,都不需要取下頭盔。」
讀到這段,腦中不禁浮現起過去我與那組黏呼呼的 LG G5 VR 頭盔的回憶。
VR 頭盔為了達到良好的遮光性,同時也會完全遮斷視線,因此,當時我就一直為了無法精準掌握衛生紙的所在位置而感到困擾不已。
還記得當時在享受 VR 體驗的過程中,總覺得每一分每一秒都令人感到驚豔與沉浸不已,而自己因為過敏體質的關係,使得每當遊戲體驗到了最精彩的關鍵幾秒時,我總是不得不拿下頭盔來找尋衛生紙......為了擤鼻涕。
當時心裡就在想,要是未來在這方面的技術能有所突破就太好了。
沒想到,這一天來的如此之快。
#剛剛轉錯篇
Oculus Quest, simply amazing.
開箱體驗就很棒,非常厚實的黑箱邊角,內容物札實地被海綿框體給牢牢架住,隨附的 AA 電池也放在頗富巧思的紙盒中。
更重要的是盒中的一切就是你所需的,不用任何其他設置,立即可以準備體驗。
第一次開機必須等上 10~15 分鐘進行軟體更新,此時可以先逛逛手機上 Occulus App 的商店、將想要的 App 加入資料庫,順便看上方的更新進度表,醞釀期待的心情。
Oculus Quest 是系列中第一台擁有 inside-out 追蹤系統的 VR 一體機,不須連結電腦、也不須架設追蹤基地台,即可擁有大坪數的自由移動體驗。
配戴的舒適度普通,整體的重量分配仍然比較偏前,但因為機子比想像中的要輕,所以戴了一個多小時也不覺得難受。
過去嘗試過的中國製一體機偶爾會讓人有發熱難受的感覺,Oculus Quest 完全沒這問題,甚至因為內建的主動冷卻系統而可以感受到徐徐涼風。更厲害的是聽不到任何冷卻系統的噪音。
手把的定位相當好,不需任何校正就能直接運作,美好的體驗在第一次設定安全區域(守護神)時即開始。
透過內建鏡頭,就算戴著頭盔也能看到真實世界的黑白影像,伸手抓取搖桿、設定地面高度後,就可以拿起手把,直接在地面「畫」出你的遊玩區域。
當你相當靠近安全區域時,畫面上會先出現藍色框線;當你踏出安全區域後,畫面就會切到真實世界的黑白影像;當你返回安全區域後即恢復正常。
不論是貓來亂、手機響了要去拿手機、 還是要去拿衛生紙,都不需要取下頭盔。
螢幕品質比想像中的高。面板解析度比 Oculus Go 高是意料中的事,但 OLED 帶來的飽和色彩與鮮明亮度還是讓眼睛看得喜孜孜。
紗窗效應(screen-door effect)相當不明顯,但 Oculus 慣有的鏡片光暈(god-ray)還是稍嫌惱人。
聲音的部分,音場效果優、聲音品質也不差,但音量不大,想要強化的話可以將耳機插入 3.5mm 音孔使用;預設不支援藍芽耳機,需要的話得自行 side-load 輔助應用程式。
入手的第一件事就是馬上買了全球首發在 Oculus Quest 的《星戰 VR 系列:Immortal Vader》第一章節,只能說不愧是首發作品,畫面品質比想像中的高太多,敘事內容也有趣,拔出光劍的一瞬間更是雞皮疙瘩掉滿地。
Oculus Quest 用的是 Snapdragon 835,效能上有點過時,但在極致優化下,還是能有《星戰 VR 系列:Immortal Vader》這樣的佳作。
更重要的是我個人完全不介意貼圖品質下修,因為這種隨手拿起就能直接玩的體驗,無價。
Oculus Quest 是我認為市場上第一台不僅能夠讓人跨除「VR 好麻煩」的觀念,同時也具備過去五年以來累積的完整體驗的設備。
當然,所有你對 VR 投以不信任及不支持的理由都仍存在,包括:得戴個頭盔、需要活動空間、與外界隔絕等。
但,如果你一直都對這樣的沉浸體驗感到好奇、但卻又存有「感覺就很麻煩」的心理限制,那麼我非常推薦 Oculus Qu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