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薪資單英文範本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薪資單英文範本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薪資單英文範本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薪資單英文範本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歐洲大丈夫 Bonjour Jerry,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倫敦大丈夫 🇬🇧 英國打工度假常見Q&A 英國打工度假(Youth Mobility Scheme, YMS)已經實施多年,對於準備參加或者考慮參加的台灣朋友們,大家一定會有很多疑慮,這篇文章整理出大家常有的問題給大家參考。 🇬🇧 英國打工度假長度多久?幾年呢? 不同於大部分打工度假一年...

  • 薪資單英文範本 在 歐洲大丈夫 Bonjour Jerr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10-31 22:01:00
    有 90 人按讚

    🇬🇧 #倫敦大丈夫 🇬🇧 英國打工度假常見Q&A

    英國打工度假(Youth Mobility Scheme, YMS)已經實施多年,對於準備參加或者考慮參加的台灣朋友們,大家一定會有很多疑慮,這篇文章整理出大家常有的問題給大家參考。

    🇬🇧 英國打工度假長度多久?幾年呢?
    不同於大部分打工度假一年時間,英國打工度假時間為兩年。

    🇬🇧 英國打工度假資格為何?有哪些條件呢?
    須為中華民國國民,在國內設有戶籍並領有國民身分證,年滿18歲至30歲。持有效期6個月以上之中華民國護照。男性須役畢或免役。至少有1,890英鎊存款。 打工度假期限不超過2年。

    🇬🇧 英國打工度假年齡限制?
    英國打工度假為年滿18歲至30歲,不過只要31歲生日以前都還可以申請,中選後提交申請簽證資料當天為判斷日期。

    🇬🇧 英國打工度假的人數?
    每年提供一千位名額。

    🇬🇧 英國打工度假的申請時間?
    英國打工度假申請為抽籤制度,申請時間通常為每年一月及七月,共分為兩個階段,一月時會隨機抽出八百位,第二輪於七月時會抽剩下兩百名額和一月放棄的名額。通常開放申請時間只有兩天時間,抽籤結果會於一週後公佈,獲選人會收到電子郵件通知,未獲選人也會收到通知。

    🇬🇧 英國打工度假財力證明怎麼辦?
    英國打工度假要求至少有1,890英鎊的存款證明,可以到各大銀行申請銀行帳戶英文財力證明,並要求財力證明除了台幣建議還要附註英鎊幣值。

    🇬🇧 英國打工度假對英文程度要求多高?
    英國打工度假簽證並沒有要求英文能力,不需要雅思或托福成績,但建議至少要有日常英語溝通能力,不然英文不好的話,面試工作也很難有機會。

    🇬🇧 英國打工度假申請準備資料?
    其實申請抽籤非常的簡單,只要寄送email即可。2018年根據官網指示:郵件標題/主題欄必須明列與申請人護照資料一致的英文姓名,出生日期(日/月/西元年)及護照號碼。範例如下:FAN Janet – 31/01/1990 – Passport123456789。申請電子郵件之內文則需包括以下資訊(申請電子郵件請用英文,切勿使用中文):姓名(name)、出生日期(date of birth)、護照號碼(passport number)、遞交簽證申請的居住所在地(例如:臺灣)(country to submit the application)、個人手機號碼(mobile phone number)。

    🇬🇧 英國打工度假申請寄信寄到哪個email?
    每年都不一樣(2018年的信箱是TaiwanYMS2018-APPOINTMENT@fco.gov.uk),請上官網找最新提供信箱。

    🇬🇧 英國打工度假要找代辦?
    英國打工度假手續並不繁複,完全可以自己來,中選後申請簽證也可以參考網路許多攻略,如果這些東西在台灣都處理不來的話,那到英國生活肯定會更難受,所以先接受這第一關挑戰吧!

    🇬🇧 英國打工度假可以延期或放棄?
    最慢入境英國時間為簽證付款後六個月內需要生效,生效後的有效期間為三十天,必須於這三十天內入境英國取得居民卡,不得超過這時間。至於抽籤後要放棄簽證是可以的,可以聯繫International Enquiry Centre,有申請放棄並不會影響下次的抽籤資格。

    🇬🇧 英國打工度假準備多少錢?
    到底要抓多少費用預算呢?建議至少準備前三個月的生活費,簽證要求1,890英鎊(約台幣75,600),這大概只夠付三個月房租,若要不要被錢逼得太緊,至少台幣十萬元比較安全保險。不要全帶現金,可以準備旅行支票(不過不是很好用)及用信用卡消費。英國花費最貴的是房租跟交通費及餐廳,一般日常用品不會很貴。

    🇬🇧 英國打工度假保險怎麼保?
    上網搜尋打工度假保險,就會有非常多的保險公司針對打工度假所提供的保險,富邦、國泰、南山、新光等等,大部分都上網填寫資料再信用卡付費就可以了。

    🇬🇧 行前準備哪些東西?
    當然要帶上你的護照,訂機票及前幾週的飯店或民宿首。建議行李不要帶太多,除了個人習慣用英國買不到的特殊亞洲產品,基本上英國超市價格很划算,甚至很多東西都比台灣便宜,衣服在當地從很便宜(例如價格低到令人不可置信的Primark)到很貴名牌都可以買得到,一般台灣冬天衣服可能不夠保暖,可以在英國購買大衣禦寒,英國電話卡可以在台灣就先購買,3 sim卡是很便宜的選擇,可以直接在超商加值,等到有銀行卡再換月租方案或者轉移電信公司也可以。有些人如果找的工作比較敏感需要身世清白的,可以先在台灣去各地警察總局申請英文良民證。

    🇬🇧 打工度假要去哪座城市?
    完全看個人偏好,但大部分的人都去倫敦,倫敦工作機會也最多,如果你想要去愛丁堡或者牛津等等,也是可以,相較之下工作機會就比較少。

    🇬🇧 哪裡可以找到英國打工度假訊息?
    網路上有很多blog寫的心得分享,建議也要加入fb社團,有非常多的訊息,大家最常用的有「英國打工度假情報站」和「英國打工渡假情報站-租屋及二手買賣版」。

    🇬🇧 進英國海關要注意什麼?
    入境英國有時看運氣,可能會被海關詢問很多,一定要先準備好你入境英國的一些訊息,例如你為何到英國?到英國住哪?你就可以先準備好旅館訂房證明跟簽證資料,被詢問時才不會慌慌張張,可以從容面對。

    🇬🇧 BRP是什麼?
    BRP是Biometric Residence Permit的縮寫,也就是生物識別居留許可,也就是你的英國居留卡,每個住在英國的外國人都有這張身份證明,這張卡片載有你的指紋和居留訊息,必須在入境一個月內去當初線上簽證申請時的指定英國郵局領取。

    🇬🇧 NI number是什麼?
    NI number指的是National Insurance Number,就是健保號碼,在英國沒有健保卡,看病時要提供這組號碼,工作時公司也會跟你要NI number,你每個月薪水都會有一部分扣除繳交健保費用。進入英國,領取BRP卡並且有居住地址就可以打電話(0800 141 2075或0800 141 2438)去申請,有些人會被要求要去面試,有些幸運的只要填寫資料申請即可(不過據說現在外國人都要面試了)。

    🇬🇧 怎麼銀行開戶?
    英國開銀行帳戶很麻煩,每個銀行要求資料不同,不過大部分都要你雙證件,通常是護照及BRP卡,另外還要地址證明,如果已經有租處,就提供水電帳單(通常手機帳單不行),或者NI number寄給你的信件上有你住址,但也有銀行不接受這個。所以在還沒有BRP卡、NI碼和租屋之前,銀行開戶難度就特別高。

    🇬🇧 英國打工度假有哪些工作限制?
    不同於很多國家的打工度假對於工作的限制,持有英國打工度假簽證,只要不違法的工作都可以去做,餐廳、百貨、銀行等等都可以。

    🇬🇧 英國工作好找嗎?
    在大城市,如果你具備英文溝通能力,一般零售業和餐飲業都非常缺人,再加上你具備中文優勢,是相較之下比較容易找得到的,百貨、商店、餐廳都有滿多的機會。至於辦公室工作,真的難度就非常高,即使是英國人或者是歐洲人,也都得花上很多時間找到工作。

    🇬🇧 英國打工通常薪資大概多少?
    薪資如果以時薪來看,按照年紀,基本最低薪資不同,2019年四月開始,二十五歲最低時薪為8.21英鎊(約台幣328),21到24歲為7.70英鎊(約台幣308),18到20歲則是5.90英鎊(約台幣236),每年四月都會調動一次。

    🇬🇧 英國有沒有哪些像104或1111的求職網站?
    英國求職網站非常多,隨便舉幾個Reed, CV library, Monster, TotalJobs, Jobsite, Glassdoor,上google搜尋就有非常多,建議每個網站都去登入自己的履歷,增加自己的機會。

    🇬🇧 英國CV要怎麼寫?
    不要自己無中生有,先上網搜尋範本,看有沒有好的格式可以用,另外找你要求職領域的履歷範本,再開始動筆,寫完後再請至少三人給你意見修改,邊投履歷還都還會一邊修正,好履歷的撰寫和修改是一條痛苦且漫長的路,有機會再寫文之分享。

    🇬🇧 英國怎麼看醫生?
    英國不像台灣一樣,平常隨時可以去診所掛號看病,必須要先預約,非營業時間要急診的話,病情若不夠嚴重還可能會被拒絕看。雖然也有可以直接walk-in的診所,但通常大家小感冒都是去藥局買藥,真的嚴重的話才會去看醫生或掛急診。

    我還有撰寫許多在英打期間的英格蘭生活體驗和文化觀察,全部都收錄在網站上,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

    🍷 記得將我的專頁設定為搶先看,才不會錯過我的分享!
    🍷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bonjour.jerry/
    🍷 website: https://bonjourjerry.com/
    🍷 上網搜尋🔍「歐洲大丈夫」也可以找到我其他發表文章
    🍷 購買書籍【巴黎大丈夫:一個旅法男子的巴黎生活X文化觀察筆記】https://goo.gl/cVGmzn

  • 薪資單英文範本 在 元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04-15 12:30:13
    有 109 人按讚


    好文分享,幾個重點從經濟學角度來看:

    1. 美國公立學校的學區制度,表面上要追求equality,其實恰恰產生了最discriminative的結果!

    美國無論東西岸,好壞學區的房價天差地遠,這與公立學校的財政來源自property taxes制度有關。而對父母而言,以我比較多朋友的加州來說,據稱沒有個5千萬以上台幣準備買房,你根本沒有機會進入「好學區」。

    進入好學區並不保證你的兒女飛天鑽地可以進入常春藤;但進入壞學區大概可以確定你的兒女很高機率染毒、受罷凌甚至加入幫派販毒。

    2. 美國公立學校體系的教師工會政治勢力龐大,積年累月地形成如同「大鍋飯」的教師制度 -- 近乎不淘汰不適任教師。

    此外,教師工會過高的索取教師薪資(例如Bronxville的小學教師年收入高達$350萬台幣,退休後每年可領$240萬台幣),造成過去我們談過的經濟現象:資源排擠。當多數資源被錯誤地扭曲地過度投資在低生產力的要素上時,真正需要資源且可以提供較高生產力的要素反而被擠壓而枯竭。范記者文中的「連粉筆都要家長樂捐」就是一例。

    簡單說,美國公立教育體系完全就是個政治凌駕市場,造成整體敗壞的制度。

    3. 至於美國人自信心爆表這點,我心有戚戚焉。不過美國人很崇拜英雄,我自己的經驗:在美國法學院LLM時,暑期課程教授剛好是法學院院長,而第一次期考我考了滿分,院長當眾稱讚我是幾十年來第一位考滿分的學生,尤其我還是外國學生。

    美國在地同學對我的態度立刻親切不少。

    我們學校LLM與JD是混合上課,許多課程的確就是傳說中法學院的「蘇格拉底式」震撼教法 -- 此教法基本上就像各位看哈佛知名課程「正義」那位Sandel教授的授課方式一樣。(台灣人有些大驚小怪此種授課方式,其實在法學院只是基本配備)

    而我在多堂蘇格拉底式的課程,用不如人的英文但遠強過學生甚至教授的思維狠狠地一人戰全班地辯論,慢慢地有一兩門課從頭到尾只有我跟教授在對話。幾次下來,很多當地同學就主動要當朋友,也有幾位教授邀至辦公室長談。甚至有後來被幾位白人女同學找去寢室脫光引誘的插曲,那是題外話了。

    我在美國還有位哈佛好友,是Facebook創辦人的同學兼室友,也是在狠狠地辯論後成為好友,熱情邀我至他賓州匹茲堡老家度假,讓我見識了純白人世界是怎樣。

    重點是,美國人自信心爆棚是事實,但也很英雄主義。如果你敢表現,且肚子真的有料,他們也是很願意與你當朋友。畢竟現實問題:誰有料以後對我才有利益。這種友誼來得快去得快,但乾脆俐落。

    在孫安佐案後,有媒體,是複數不是單數,直接就把我在"買槍,養馬,呼大麻“裡的一些章節全文照登。我是有點傻眼,但想別人可以全文照登,我還不如自己登一兩篇在這裡給朋友們看看。這是其中一篇:生個美國人。

    PS: 媒體刊登書中文章一事,有答案了。應是出版社主動提供給媒體的。我跟出版社的默契,真的要好好加強一下。這次是我白目,造成困擾不好意思喔。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2015年台灣最大的新聞之一,就是一個台灣媽媽想來美國生美國人,結果小baby不聽話,提早在華航機上誕生, 國際法上一般規定,飛航器視為國土延伸,小baby仍是中華民國國籍的機會很高.我看此新聞時,感慨可能與大家不大一樣.讓孩子成為美國人,一定在立足點上領先,有爭議;但父母為孩子做最好的打算,沒有爭議.全世界各地,都有這種對美國抱著憧憬,想盡辦法突破移民法令限制來美的合法或非法移民.亞洲國家,包括中國大陸,台灣,南韓,都有父母來美國坐月子中心生小孩;中美洲的父母,則讓孩子冒著生命危險,自己走過美國邊界;大家路徑不同,結論一樣:小孩當美國人,受美國教育,將來機會比較多,發展比較好.

    孩子長大過程很多變數,我不敢打包票,但我對這些父母們最大的疑問,是他們做此重大決定之前,有沒有做足功課.

    首先,很多人直覺覺得,美國受教育又便宜又好.關鍵字是,”便宜”,跟”好”.我覺得這個想法完全錯誤,在美國受好教育,”便宜“很難,”好“,不一定.

    拿紐約做例子:我的朋友楊小姐,十多年前移民美國,住在紐約市曼哈頓.由於美國義務教育從五歲開始,所以女兒五歲前要去上托兒所,每個月1,500到3,500美金,也就是45,000到105,000台幣.為何有價位的分別,一來明星托兒所收費當然就比平民托兒所高,另一個關鍵是時間.1500美金,通常表示孩子只能上到下午兩點半,3500美金孩子上到六點.所以雙親都要上班時,就要上3500的那個.這是為什麼很多父母會選擇一人在家帶孩子,因為出來上班可能還賺不到孩子的托兒所費用.

    到了五歲孩子上了小學,公立學校學費全免,但美國公校教育品質參差不齊,差距極大,有些壞的公校畢業率一半都不到,所以一定要選好的公立學校去上.好的公立學校一般以住家地址決定,所以孩子還不到四歲就要去買房子買在好學區裡.好學區的房價當然就高很多,在曼哈頓兩房一廳動輒近兩百萬美金(六千萬台幣),每月租金則在4500美金(135,000台幣)上下.但美國公校因為差得實在太多,大家都想盡辦法要去擠明星學校,結果造成很多明星小學自行招生,也就是你住在學校隔壁也不一定進得去,一樣要去抽籤.在紀錄片“等待超人”裡,有一段就在描述父母孩子一起去參加抽籤,抽到的,欣喜若狂,沒抽到的,如喪考妣,一家人抱頭痛哭。我一點不覺得他們反應過度,在美國待久了就知道,資本主義的美國,沒有上好學校,未來孩子脫貧的機會很小,誤入歧途的機會很大,孩子的將來很黑暗。

    如何判斷好學校呢?就是看學生考試成績在全美的排行如何.是的,美國學校也考.楊小姐的女兒,四歲開始就要考智力測驗;楊小姐說她當時沒經驗,於是只是用政府出的範本幫孩子自行補習,結果考了95分,意思是打敗了95%應考人. 此時她才發現,要申請到前五名的學校得要考到99分,所以就去念了另一個普通公校.但才一年半,楊小姐就發現學校教得太慢,孩子的學習興趣己經減低,於是想辦法轉學.這次楊小姐花了一千美金(30,000台幣),讓孩子去補考前衝刺班,這次考到了99分,順利進了楊小姐心目中理想的學校.

    不要以為錢只花到這裡,就可以鬆一口氣.美國公立學校普遍經費緊繃,所以常常要家長捐款.楊小姐告訴我,學校甚至連粉筆都要家長捐.聯絡簿,紙筆都要自己準備不說,有時老師想新加個教材,要3.5美金(105元台幣),也要捐. 課後要學習才藝,每個孩子通常會有兩到三樣,每個星期要上兩到三小時,不管學什麼,基本上一分鐘一美元,以每周三小時計,每個月要花720美金(21600台幣).

    楊小姐在接受我訪問時,正在傷腦筋,因為孩子隔年要上國中,要換學校,又要考了.她為了孩子考試,也不敢出遠門旅行.說孩子現在只是符合她學校進度,但如果要進好學校,必需要超前進度兩年才有可能.

    訪問中,楊小姐多次提及,美國的學校教得太慢,比亞洲學校的進度慢太多.但她也強調,美國的學校比較重視均衡發展,不像亞洲學校只重課業表現.(我聽過很多亞洲父母有一種吊詭情結,想盡辦法把孩子送到美國受教育,嫌亞洲學校只重課業,看上美國教育的均衡發展.但來了以後,又去跟美國老師抱怨課業教得太慢)

    父母的壓力也不是只在考試的時候,美國學校非常要求父母參與,平常要注意功課,家長會不能缺席,學校的慈善活動要參加不說,很多移民父母抱怨最多的,是還要想辦法跟其他家長社交.要知道跟其他家長的關係,對孩子在學校交朋友至為關鍵.孩子生日party找那個同學來,可是大學問呢.也就是說,不只孩子要學習美國文化,家長也得學習美國文化.

    楊小姐夫妻在紐約算中產階級,但即使是富有階層,在紐約要進好學校也很頭痛,不要以為有錢就可以解決.美國私立小學學費動輒一個學期兩三萬美金,很多比念常春籐大學還要貴。付得起,還不一定進得去呢,從幼稚園起就要到處拜託找關係,因為進了明星幼稚園,兩年後,才有進明星小學的履歷表,一路才能上明星中學,血統一定要正確。除此外,小朋友還要學外語,學才藝,才有競爭入學的本錢,因為很多明星學校從幼稚園起就要考入學考了。我有位牙醫朋友在紐約己小有名氣,但因孩子在紐約擠不進理想的私立小學,只好舉家連診所一起搬到舊金山。(此部分請參考”豪門保母日記”,很寫實)

    在鄉下地方,孩子進好學區的壓力沒那麼大,也不會像城市那麼貴,問題是這些學校在當地排名也許不錯,但在全美排名卻不怎麼樣,教學品質有沒有亞洲好是很大的疑問.另一個更大的問題是工作通常都在都市裡,孩子念書,但父母要不要工作?美國現在對外來移民越來越仇視,外國人沒有合法身分在美國找工作非常辛苦,我聽到那些有點小積蓄,就為孩子移民來美的中年父母,都捏一把冷汗.因為小積蓄在美國叫做微積蓄,光健保現在一個月就要一個人六百美金左右,小積蓄很快就燒光了,美國是非常嚴酷的資本主義社會,沒有錢在這個社會裡,很容易就會掉到社會的底層,真的對孩子的未來比較好嗎?我的先生Roberto來自一個非常窮困的背景,他說小時候同學問他暑假去那裡夏令營,他每次都要撒謊,因為去一個夏令營是媽媽兩個月薪水,根本去不起.但當所有同學都在說,泛舟多好玩,露營蚊子真夠多時,他常覺得很自卑.

    所以又有那種專門來美生小孩的父母,生了,拿到孩子的美國護照就走.在美國待的時間,不會超過六個月,孩子還是一樣在母國長大,父母在身邊,一直到上高中,才再回到美國來.我們叫這樣的孩子叫小留學生.小留學生比在亞洲土生土長的孩子有競爭力嗎?我也很懷疑.基本上,這些孩子在來美之前,除了多了本護照,一樣是台灣/中國/韓國人.十多歲就要進入完全不同的環境,接受文化衝擊.美國高中是個很高壓的社會,孩子英文說得差一點,好的狀況是被排擠,於是只跟亞洲人混在一起,壞的狀況則是被霸淩;青少年時期又是最反叛的時候,父母在身邊盯得緊緊的,都不一定管得好,更何況小小年紀就要自己照顧自己.我訪問過一些小留學生,很多都反應在美國的前幾年,常常覺得很孤單,不知爸媽為何把他一人丟在美國.我自己在二十五歲時來美,己經有八年的英語教育,頭七八年還都很鬱卒,很難想像這些孩子要如何一人應對這樣一個陌生的環境.

    我個人覺得到美國來上大學,年紀比較剛好.但要上美國大學,實在不用搞得那麼複雜.現在一大票中國留學生,不都在美國上大學上得好好的?沒錯,有本美國護照上美國公立大學的確是便宜一些,但現在美國公立大學的學費也在往上調,孩子的美國護照能省多少學費,算盤可得打精一點.至於要進哈佛這些知名長春籐學校,這可不是一本美國護照就搞定的事,大把美國人花大錢一樣進不去.

    拿美國護照最大的差異,我反而認為是在念完書,要在美國找工作的時候.那時美國人的身分,的確比外來移民要有優勢得多.只是現在是全球化的環境,很多大公司也到其他國家徵才,也就是說好工作不一定只在美國國內,以全球的戰略角度來看,美國人的身分不會讓你有更多優勢,能力強,才是重點.

    我不是全盤否定美國的教育制度,美國好學校重視領導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表達能力,培養出來的孩子,的確有特殊的氣質.一般來講,自信心超強.大部分美國人不管能力如何,自信心一百分,這造成美國人過度自信,好處當然就是很樂觀,有衝勁,但有時候也做出很恐怖的事,比如伊拉克戰爭。我要強調的是真的要生養一個”好”美國人,成本絕對不低,絕對不是花個三五萬美金來美國坐月子中心六個月可以搞定的.除了金錢之外,還有其他太多要付出.比如就算是一切如願,真的生了個美國人,孩子也真的受了美國教育,長大以後,成了一個道地的美國人,我很想問這父母們,你們真的知道什麼是”美國人“嗎?當你生了一個美國人,讓孩子在美國受教育長大,孩子的價值觀,人生觀,都會跟你這個台灣人/中國人完全不同.你在亞洲長大的經驗,將完全派不上用場.孩子在美國長大的經驗,是你完全無法想像的.美國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跟在亞洲的親子關係是完全不一樣的.你知道你跟你的孩子,不但有代溝,還將有文化差異的問題嗎?

    所以亞洲媽媽們,想來美國生孩子,我希望你錢要帶夠,功課要做足,還要有心理準備,你的孩子可能完全不像你.如果這是你要的,Welcome to 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