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薊英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薊英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薊英文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深夜女子公寓的料理習作,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朝鮮薊 #artichoke 今天很難得地買到台灣長的朝鮮薊,英文叫artichoke,義大利文叫carciofi,廣東話叫雅芝竹;總之不是台灣習慣吃的蔬菜,但大概是義大利人最狂熱的蔬菜,(好啦除了櫛瓜跟番茄),所以看到很開心就買了。 首先是,台灣小農也不是很熟這個蔬菜,所以是不同品種...
薊英文 在 ?S U S U ?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10 03:31:28
❤️ 無論朋友仔定媽咪都成日話我出街玩🙈 夜媽媽都唔訓去玩但又勁早起身工作🤔 成日都很熱血仔去通宵玩樂不去睡覺😴 為了不捱壞身子去玩但又想保持健康🤗 一定要補充返d維他命同補充下營養先🤡 💚Liver detox: Product Benefits: 採用來自西班牙的Artichoke(雅枝竹)配合...
薊英文 在 盧怡安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11 10:38:57
我人生第一場策進博物館的展覽 my very first exhibition as a curator in museum 鶯歌陶瓷博物館年度大展 《飲食物語》之「大家的餐桌」 大概是因為我太愛買盤子啊、碗啊、筷子啊,我被在鶯歌陶瓷博物館工作的淑玲學姊盯上。 學姊說,陶博館有一檔展期長達半年...
薊英文 在 深夜女子公寓的料理習作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朝鮮薊 #artichoke
今天很難得地買到台灣長的朝鮮薊,英文叫artichoke,義大利文叫carciofi,廣東話叫雅芝竹;總之不是台灣習慣吃的蔬菜,但大概是義大利人最狂熱的蔬菜,(好啦除了櫛瓜跟番茄),所以看到很開心就買了。
首先是,台灣小農也不是很熟這個蔬菜,所以是不同品種混在一起賣的。乍看形狀差不多,但都很難搞,是可食用部分不怎麼多的蔬菜;但說起來還是有差別。
有的品種吃像花瓣萼葉的部分,這種花苞通常不大,呈尖一點形狀,也不該長得太熟。一般來說切開來花蕊是都還沒長好的。油漬朝鮮薊罐頭也是屬於這類,吃片片和莖脆脆口感的,真的要說,是有點像筍片;這樣說來香港人翻「雅芝竹」翻的很貼切。
這種是義大利人偏愛的吃法,趁還嫩吃掉。
所以你們能夠想像,搬到德國時,看到開出紫藍花朵的朝鮮薊內心有多震撼——義大利人才不會等到它花開好勒、當然是快快吃掉。
另一種圓一點品種的;其實等它長大顆一點比較好。中間長花蕊和葉片的那個台子,才是食用重點。花苞小,它吃來就脆;花苞大,吃起來甚至有點糯。但花蕊、毛什麼的,還有葉片,要清乾淨,不然扎喉嚨。
台灣人不大吃這個,買回來要自己整理一下,如圖,然後放到擠了檸檬的鹽水煮熟。如果你在義大利買,菜攤會幫忙做整理這個步驟。然後拿出來,我喜歡切一切炒大蒜、鯷魚、橄欖油吃;起鍋後擠一點檸檬汁。是很道地的義式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