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就對亞瑟士的品牌有很深的感情,小時候打羽毛球的羽球鞋也是亞瑟士。其他同學都穿著Nike 或 Jordan 的 籃球鞋,我卻穿著來自亞洲日本的亞瑟士。加上大學時代只穿ASICS的 Hyperspeed Racer 4,所以看到Jan Frodeno 穿 METARACER prototype 贏...
從小就對亞瑟士的品牌有很深的感情,小時候打羽毛球的羽球鞋也是亞瑟士。其他同學都穿著Nike 或 Jordan 的 籃球鞋,我卻穿著來自亞洲日本的亞瑟士。加上大學時代只穿ASICS的 Hyperspeed Racer 4,所以看到Jan Frodeno 穿 METARACER prototype 贏了Kona 我非常期待這雙鞋
剛穿上腳就感覺到了 ASICS的Guidesole 弧形,跟Hoka 的 rocker 很類似但比較保守。也可以感覺中底的彈性與以前ASICS的鞋子有進了一大步。
Toebox 很舒適,完全沒有擠壓,in sole 的感覺非常乾淨俐落,沒有過多的腳弓保護,有點像一雙很輕巧練功夫的鞋子。
試跑了個禮拜後, 用在慢跑,track,tempo,等等,發現這雙鞋沒有放棄亞瑟士的精神,也加進了2020 尖端跑鞋科技。
以前亞瑟士 hyperspeed 跑鞋的特點精神就是中底用最少的厚度來達到保護與彈性。其他牌子的 「路跑racing flat」可能很輕,但薄到著地撞擊力受不了,亞瑟士卻抓到最佳平衡點。 METARACER也是一樣,但比hyperspeed又更加有彈力。其他牌子的鞋都是用厚中底為主流(像Vaporfly 與 Hoka 前腳厚度24-30毫米),亞瑟士前腳却只有15毫米 的Flytefoam中底。慢速度可能會感覺不出Flytefoam的威力,但一加速,著地力量增大以後就可以感覺Flyfoam給你的能量回饋。碳板與Guidesole 也幫助維持腳蹬地的姿勢,从著地到離地是非常順暢的一個動作。
另一個很突出的感想是这双鞋在高速时的反應。第一次跑stride (2:45/km)的速度會感覺腿跟不上鞋子!因為Flytefoam的薄底,著地、離地非常地乾淨俐落,不像厚底鞋會遲鈍很干擾。 METARACER的抓地力與 觸地感也是一流,每一步腳和地的互動完全沒有太多中底來干擾。薄底的好處是把重心拉低,轉彎不用過多減速來維持平穩。
另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是用METARACER跑,我的stryd量的功率跟其他鞋子比 (4% , next%, carbon x, rincon) 都平均低了~10w,穿METARACER比較省力!
可能還需要時間來測試,或更好的實驗室來證明,但林北要工作和陪老婆所以加薄贏。
如果你喜歡乾淨俐落的觸地感,薄底平穩但還是會在高速時給你足夠的彈力與能量回饋,6/26 可以買一雙試試哦!
#asicstw #asicsrunning #metaracer #asicsmetaracer #feelfaster @asicstw
薄底跑鞋好處 在 OUTDOOR MA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知道你的腳原本該怎麼樣嗎?
我想在 2020 年這個進入5奈米晶圓量產的世代裡,
或許已經沒多少人知道
或根本沒多少人在乎。
記得一部小成本電影
Man from Earth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
它用幾個低成本場景,
講述著一個聲稱活了1萬4千年的人,
在電影裡,看來他是突破了 海夫力克極限(Hayflick limit),
而如果現實世界中真有其人的話,
我一定要來問問他:你知道1萬4千年前,人類的腳長怎樣子嗎?
.
.
.
而關於電影...
唬爛的我看多了,但這部最精彩,
推薦給各位。
.
.
.
.
.
.
OK
拉回正題
.
.
.
.
對了
.
.
.
拉回正題前要不先點個連結?
-
Altra Running Shoes
https://outdoorman.co/brand/altra
-
發源自美國猶他州的跑鞋品牌 ALTRA Running Shoes,品牌名字源自於古拉丁文中的「ALTERA」,具有改變、修復的意思。
全球市場在這幾十年來被幾個巨獸級別的跑鞋品牌霸佔,但ALTRA仍然以獨特的產品設計思維在其中逐漸茁壯成長,並發展出自成一格的製鞋思維。
創辦人 Golden Harper 求學期間攻讀運動科學以及生物力學相關領域,生長於跑步世家的他開始將這個專長帶進了跑鞋設計的世界裡。
至今,有網路數據稱 Altra 是美國前十跑鞋大品牌,但是我想台灣聽過它的可能寥寥可數。
而雖然我提了,但我覺得還是不深究這種數據好了,因為就跟談某品牌是全球前十大 x86架構 CPU品牌一樣,數據參考性極低,因為對於消費者言除了 INTEL、AMD 之外,
你還能知道哪些品牌?
對...大多數人不知道。
-
運動鞋產業在這幾十年逐漸成為一個資本密集的寡頭市場,從N牌 A牌 等等巨頭品牌的籠罩之下,其他品牌幾乎得是要勒緊褲帶、
戰戰兢兢的生存。
其他品牌若要在這個領域裡面存活,勢必得有與眾不同的產品設定或是商業架構。
(講到這裡我又回想到了一部日劇「陸王」,推薦給各位)
.
.
.
而
Altra Running Shoes 這幾年我們一直保持興趣更不斷關注,至今也算是在這片血海中生存下來而且狀況還挺不錯呢。
-
究竟是什麼能讓 Altra 在 Nixx Adixxx 隻手遮天的市場下,從這大片陰影下藉由一絲竄逃的陽光逐漸成長呢?
我認為關鍵的是兩點:
「ZERO DROP」、「FOOTSHAPE™」,
(再不講機能我差點要變低配版商業粉專了)
這兩個關鍵設計取向,讓它成功做出市場差異化,在:跑步、越野跑、長程徒步、健行、登山領域中展露頭角,至今它在美國跑步賽事、長程徒步路線上,甚至已經可以稱作明星產品。
「ZERO DROP」、「FOOTSHAPE™」
我用中文最白話的方式解釋的話可以稱作:「零足跟差」、「寬楦頭」。
長時間的水平站姿、舒展的腳掌以及腳趾,
人類這些最自然、最基本的狀態卻被人類自行改變,而 Altra 將這兩個東西還給我們人類的腳。
它讓我們能在不壓迫、不改變我們身體的狀況下,去得到鞋子帶給人的保護以及機能。
所以 Altra 除了作為一雙跑鞋、戶外鞋穿著它更是一個你長時間穿著鞋子的好選項。
-
這次我們 特別推薦的是 OLYMPUS 4.0 這雙鞋款,
因為它有著Altra的兩大特點,在中底上更加入複合材料(上彈下密)發揮更大的減振機能,輕量又適合長時間、長距離的移動,讚讚!
鞋帶前緣以及後跟更配有固定綁腿的機構,鞋重275g左右,特別適合輕量化登山健行、單日登山行程、山屋登山行程。
鞋底更使用全球頂尖濕地止滑鞋底:Vibram® MegaGrip™,能夠有效面對乾濕路面的多元路況。
.
.
.
.
最後你一定會問有沒有防水,沒有。
在這不得不跟提出一個這幾年的新流派:「速乾」概念,我自己是都稱它:「大禹式」水分管理系統。
因為經典對於戶外鞋的設計思維就是怕水就給薄膜。
這樣的設計取向有它的好處卻也伴隨著一定的副作用(重量、透氣性、快乾性、價錢等等),俗話說福禍相依嘛!
所以開始有人有了大膽的想法?
與其一直阻擋水份流入,不如...讓流進來的水快點排出去?
這樣「大禹式」水分管理系統的另類設計取向開始出現在戶外鞋款上,捨棄防水思維,提供更輕更透氣的穿著體驗,遇水後能夠更快乾燥,這也是我們觀察 Altra在面對水分管理時所採用的設計取向。
所以它的鞋面大多設計有更多的透氣孔洞,讓鞋子愈水能夠快速排出。
(對了,現在還有防水襪這類產品呢!)
-
Altra Running Shoes
https://outdoorman.co/brand/altra
-
info
營業時間:12:30-21:30
「Add」台南市東區中華東路三段125號
「Tel」+886-6-289-0728
「mail」customer@outdoorman.co
「web」https://outdoorman.co/
「ig」https://www.instagram.com/outdoorman.co
#Altra
薄底跑鞋好處 在 Yu Hsiao Triathlet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從小就對亞瑟士的品牌有很深的感情,小時候打羽毛球的羽球鞋也是亞瑟士。其他同學都穿著Nike 或 Jordan 的 籃球鞋,我卻穿著來自亞洲日本的亞瑟士。加上大學時代只穿ASICS的 Hyperspeed Racer 4,所以看到Jan Frodeno 穿 METARACER prototype 贏了Kona 我非常期待這雙鞋
剛穿上腳就感覺到了 ASICS的Guidesole 弧形,跟Hoka 的 rocker 很類似但比較保守。也可以感覺中底的彈性與以前ASICS的鞋子有進了一大步。
Toebox 很舒適,完全沒有擠壓,in sole 的感覺非常乾淨俐落,沒有過多的腳弓保護,有點像一雙很輕巧練功夫的鞋子。
試跑了個禮拜後, 用在慢跑,track,tempo,等等,發現這雙鞋沒有放棄亞瑟士的精神,也加進了2020 尖端跑鞋科技。
以前亞瑟士 hyperspeed 跑鞋的特點精神就是中底用最少的厚度來達到保護與彈性。其他牌子的 「路跑racing flat」可能很輕,但薄到著地撞擊力受不了,亞瑟士卻抓到最佳平衡點。
METARACER也是一樣,但比hyperspeed又更加有彈力。其他牌子的鞋都是用厚中底為主流(像Vaporfly 與 Hoka 前腳厚度24-30毫米),亞瑟士前腳却只有15毫米 的Flytefoam中底。慢速度可能會感覺不出Flytefoam的威力,但一加速,著地力量增大以後就可以感覺Flyfoam給你的能量回饋。碳板與Guidesole 也幫助維持腳蹬地的姿勢,从著地到離地是非常順暢的一個動作。
另一個很突出的感想是这双鞋在高速时的反應。第一次跑stride (2:45/km)的速度會感覺腿跟不上鞋子!因為Flytefoam的薄底,著地、離地非常地乾淨俐落,不像厚底鞋會遲鈍很干擾。 METARACER的抓地力與 觸地感也是一流,每一步腳和地的互動完全沒有太多中底來干擾。薄底的好處是把重心拉低,轉彎不用過多減速來維持平穩。
另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是用METARACER跑,我的stryd量的功率跟其他鞋子比 (4% , next%, carbon x, rincon) 都平均低了~10w,穿METARACER比較省力!
可能還需要時間來測試,或更好的實驗室來證明,但林北要工作和陪老婆所以加薄贏。
如果你喜歡乾淨俐落的觸地感,薄底平穩但還是會在高速時給你足夠的彈力與能量回饋,6/26 可以買一雙試試哦!
#asicstw #asicsrunning #metaracer #asicsmetaracer #feelfaster ASICS
薄底跑鞋好處 在 Pazu 薯伯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簡約涼鞋的逆襲(上)
文:薯伯伯
斷捨離應當是生活理念,而不是人生目標。這個道理,是我從一雙鞋領悟出來。
話說數年前起,我一直都想把身上的物件及用具精簡,精簡的意思不是拋開所有物品,只是把需要的留下來,不要的就拋開,有些理所當然不再細想的設計,也會特別留意所用其材質及設計,希望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用具。
以後我會再說一下自己覺得較為成功的精簡過程,但這一篇文章,先說一下自己覺得沒有成功精簡,卻又深有反思的項目,就是鞋子。大概在 2013 年,我想找一雙能夠應付不同天氣的鞋履,不論冷暖或雨天,也適合穿著。我當時讀了《Born to Run》一書(台灣中譯為:《天生就會跑》,作者克里斯多福.麥杜格)。如果你在市面上看到有些聲稱「近似赤足」的跑鞋銷售,例如五趾鞋,就是跟這本書有關。
書中談及赤足跑步,但更吸引我的,是作者提到「塔拉烏馬拉」族人所穿戴的涼鞋,叫 huaraches,也就是用繩子把薄鞋底縛到腳掌下,非常簡約的設計,據說古希臘的使者、羅馬百人隊隊長,甚至西藏僧侶,也有用類似的鞋物。(我在西藏其實沒見過任何人穿著類似的鞋履。)
這種涼鞋後來出了多個現代版本,最有名的一家公司,叫 Luna,其生產的 Luna Sandals,大概因為《天生就會跑》的帶動,成了「業界」的標準。該涼鞋的設計是以 Vibram 物料做薄鞋底,我每次跟朋友介紹此鞋,都會說這對鞋最大的好處,就是完全沒有避震。朋友聽罷,略感奇怪,沒避震也是好事嗎?但按《天》書所說,薄底沒有避震的鞋,就能起到赤足跑步或步行的效果,不至於腳踭落地,而會自然把腳掌放平,在膝頭形成小彎位,靠著腳部關節及腳底的凹位避震,更符合人體天生的身體工學設計。
涼鞋的底板上打了三個洞,加上一條粗靭的尼龍鞋帶,再用變化頗多的縛法,把鞋底固定在腳掌下。這種鞋看起來雖然簡約,但有人試過穿著去徒步或甚至跑馬拉松,評價甚高。
我抱著一試無妨的心態,從網上訂了一雙回來。先在網站打印不同鞋碼的 pdf 檔案,確認好尺碼後就下訂單,等了兩個多星期,涼鞋就寄到香港。我上網找了一些介紹影片,學著穿繩的步驟,穿著起來,確實是非常舒適。而憑自己的主觀感覺,穿著這對涼鞋後,走路姿勢似乎也有些改善。
如是者,在 2013 至 2015 年期間,我在大多情況下,也就只穿著這種鞋。我指的「大多情況」,是真的幾乎每天也穿著同一雙鞋,印象中在兩年裡,可能只有不到兩星期的時間是沒穿著涼鞋。
穿著簡約涼鞋的日子,大多是在西藏拉薩,經歷過拉薩的夏季及冬天,去過古巴,遊過法國,到過多倫多,也轉過雲南的卡瓦格博轉山,當然也有踩過雨水及雪地。最熱的天氣大概是三十多,最冷的地方呢,是零下十度。
讀者也許會有疑問,這種涼鞋,怎麼可能支持得住零下十多度的環境呢?實情是那次我由香港去古巴,分別在多倫多及巴黎轉機及停留數星期。當時的氣溫,香港十多二十度,古巴二十多至三十度,多倫多則是零下三十至零下十度。溫差如此之大,要找合適的衣服及鞋子有點困難,所以乾脆穿上涼鞋,去到再算。出發往多倫多前,其氣溫跌至攝氏零下三十度,幸好到埗之後,加國東部的天氣稍好(也就是回升到攝氏零下十度),我就大著膽子,照樣穿著涼鞋上街。不過說實在的,還是有點過冷,所以當地的靚仔藏人朋友就把他的布鞋借給我著,是密頭的。
說到這裡,似乎一切都挺順暢吧?但我連續穿著這種涼鞋兩年之後(中間換了一對),就開始發現一些問題。這些問題,讓我重新思考簡約、精簡及斷捨離的問題。
如果賤人就是矯情,那麼薯伯就是長氣。看官若欲得知涼鞋的問題,就請看下文分解了。
———
照片:我沒有很刻意拍自己穿著涼鞋時的腳,不過從過往的旅遊照片裡,找到幾張。有在古巴時踩滑板車的(2015年3月),有去雲南轉神山卡瓦格博(2016年1月),另外之前在香港航空雜誌《UO》做的訪問,當時攝影師 Emil Tse 替我拍了這張全身照片(2014年8月)。
———
多謝閱讀此文!
如果喜歡我寫的文章,請踴躍按 Share 跟人分享,讓更多人看到故事,把想法分享出去,同時誠邀各位留言分享意見!
如果這樣還不能滿足你的閱讀慾望,那麼現在是好時候了,因為薯伯伯的新書《西藏西人西事》(白卷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已經加印第二版,並且在香港各大書屋發售!有關詳情,請看:https://www.facebook.com/…/a.200788675944…/2203844616515005/
更多文章,請看薯伯伯的博客及臉書: http://pazu.me/ & http://fb.com/pazukong
更多照片,請看薯伯伯的 Instagram:http://instagram.com/paz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