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蕾恩軌跡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蕾恩軌跡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蕾恩軌跡產品中有1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再過幾小時,第 93 屆 #奧斯卡 便要揭曉賽果。純以入圍最佳影片的 8 部電影來看,對我來說片單的確不如去年(實際上近年最強的大概也是《寄生上流》這屆),但也中規中矩,同時反映出美國近年社會透出的隱憂及創作者關心的視角,如女性、如移民、如非裔、如離散等等,傳統「老白男」的窠臼逐漸鬆動。 不過,...
同時也有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聶寶,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喜歡我的影片可以到我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nielnieh345NieBao 實況台連結http://zh-tw.twitch.tv/nielnieh345 目前經營手機遊戲和家機遊戲實況台...
-
蕾恩軌跡 在 聶寶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10-04 15:41:34喜歡我的影片可以到我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nielnieh345NieBao
實況台連結http://zh-tw.twitch.tv/nielnieh345
目前經營手機遊戲和家機遊戲實況台 -
蕾恩軌跡 在 索爾實況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1-17 02:26:36這關分三部分
第一部份要注意蘭方特有騎士精神跟投槍
義妹最好先殺掉 不然就要走位好防AOE
第一階段不難 穩穩打就好
第二部份
四個蕾恩分身打死之後才能打本體
建議是先邊打邊退一點
因為被蕾恩打到
沒消到DEBUFF就掛了
建議打最後一個分身時
拉開到適中距離
讓蕾恩往前打不到人
但我方往前打的到蕾恩
最好是一回合擊殺 這樣比較穩
第三部份是劍帝跟小艾
最好出一隻可以消BUFF的打小艾
這樣他才不會一直回血
用劍職打或者拉娜帶淨化即可
用一隻騎兵溜劍帝
最後夾住劍帝K他
建議莉亞娜戰劍帝右邊扛傷害
劍帝打不死滿血的莉亞娜
打劍帝時注意上下左右不能站兩個人以上
只能站斜角 這樣劍帝就不會用AOE
不然被轟一下冥皇劍 大概就全掛
劍帝最後就慢慢磨死他就好了
沒想到即使是70級了
還是吃不下冥皇劍 真的有夠痛...
直播網址 https://yoshow.live/u/20191124197276
每天晚上直播 歡迎大家來聊天
歡迎加入索爾台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acq0422/
工商、活動、代言等合作事宜
請來信至:acq0422@gmail.com
若本影片對您有幫助 歡迎對影片按下喜歡
並訂閱本頻道且按下右邊鈴鐺
即可收到最新影片的通知喔~~
贊助本台可至以下網址贊助
歐付寶
https://payment.opay.tw/Broadcaster/Donate/F3C7C8BB792D996F6E8683E9C04A3A00
綠界(海外信用卡可用)
https://payment.ecpay.com.tw/Broadcaster/Donate/41D0BA1C9A2CBAECAB912EE5A98714BA
PayPal海外用
Support the stream:https://streamlabs.com/acq0422 -
蕾恩軌跡 在 索爾實況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1-01 17:00:09本影片主要以PVE角度進行分析 少部分PVP
時間軸如下
萊恩哈特 0:00 蕾恩 7:42 奧利維爾 13:23
直播網址 https://yoshow.live/u/20191124197276
每天晚上直播 歡迎大家來聊天
歡迎加入索爾台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acq0422/
工商、活動、代言等合作事宜
請來信至:acq0422@gmail.com
若本影片對您有幫助 歡迎對影片按下喜歡
並訂閱本頻道且按下右邊鈴鐺
即可收到最新影片的通知喔~~
贊助本台可至以下網址贊助
歐付寶
https://payment.opay.tw/Broadcaster/Donate/F3C7C8BB792D996F6E8683E9C04A3A00
綠界(海外信用卡可用)
https://payment.ecpay.com.tw/Broadcaster/Donate/41D0BA1C9A2CBAECAB912EE5A98714BA
PayPal海外用
Support the stream:https://streamlabs.com/acq0422
蕾恩軌跡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再過幾小時,第 93 屆 #奧斯卡 便要揭曉賽果。純以入圍最佳影片的 8 部電影來看,對我來說片單的確不如去年(實際上近年最強的大概也是《寄生上流》這屆),但也中規中矩,同時反映出美國近年社會透出的隱憂及創作者關心的視角,如女性、如移民、如非裔、如離散等等,傳統「老白男」的窠臼逐漸鬆動。
不過,今年入圍名單中,領跑的則是「老白男」代表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執導的《#曼克》,以 10 項大獎居首,但若以目前風向來看,《曼克》大概僅有機會在技術獎項奪魁,眾所矚目的大獎應該是陪榜姿態,但這無損《曼克》在我心中的好。我在 #Netflix 刷了 3 次,雖然不算多,但每次都有新發現,並懾服於片中精湛的技法工藝(私自想像若能在大銀幕觀賞該有多好)。
目前看完 8 部最佳影片入圍者,以下為我個人心中排序:《曼克》、《夢想之地》、《父親》、《游牧人生》、《芝加哥七人案:驚世審判》、《猶大與黑色彌賽亞》、《花漾女子》、《靜寂的鼓手》。
以下也分享關於《曼克》的短評,提供影迷參考,趁奧斯卡前的週日,還能補片一下。
——以下有雷——
名導大衛芬奇沉潛 6 年,在動蕩不安的 2020 年交出《曼克》。1941 年,劇場與廣播界的金童奧森威爾斯執導了震古鑠今的《大國民》,縱使《大國民》在 1942 年的奧斯卡僅拿下一座獎項,但時至今日,《大國民》在影史的地位已不辯自明。
當時的好萊塢有《亂世佳人》這類大製作電影,而《大國民》的出現,除了走出與這類古典好萊塢截然不同的道路之外,或許也代表當時的電影工業擁有的更多可能性,且將所謂深焦攝影(deep focus)的說故事方法烙下經典範本,是時代的拓荒者之一,打開了新視野。
《大國民》讓觀眾跟著記者視角,透過回憶錄的方式不斷帶出主角凱恩的過往,拼湊可能的人生模樣,更重要的是,片子從媒體帝國巨擘之中,反映美國自由資本主義以及英雄主義;而《曼克》在大衛芬奇的視野底下,聚焦於《大國民》的編劇曼克維奇,他嘴巴凌厲,酒氣熏天,但才華過人,以筆為戈,觀注政治,反映社會概況。大衛芬奇在杯觥錯影、吞雲吐霧間試圖梳理出《大國民》劇本的生成原因,大衛芬奇同樣在解構神話,從財團的資本面向,到個人的英雄樣態,都是《曼克》拆卸的細節之一。
說到底,《曼克》是世人愛看的「小蝦米對抗巨人」的故事,曼克維奇是狂傲不羈,唾棄商業鉅子的編劇,奧森威爾森則是初出茅廬,亟欲證明自我的金童導演,兩者在片廠掌權的體制之中,不斷對立與斡旋,才有了曠世傑作《大國民》。大衛芬奇找到巧妙的切入點述說曼克維奇這位真實存在的人物,不刻意歌功頌德,反而聚焦於小人物在時代浪潮下的掙扎與失敗,大衛芬奇毫筆一揮,將人性的各種面向融於一爐。
而觀眾乘著《曼克》劇組匠心打造的時光機,返回 30 年代的好萊塢,橫跨在一戰後的經濟大蕭條、二戰時的風起雲湧,大衛芬奇遊刃有餘地刻畫紛擾的政經局勢,更在《曼克》後段花了篇幅勾勒加州選舉,並劍指官商間的操弄,與人心動盪,而當時代的政治概況回看今年,美國大選的擺盪與鬥爭,就有了某種趣味,《曼克》的出現能在美國大選中增添一絲解讀趣味。
至於手法上,《曼克》中隨處可見對於《大國民》的致敬。首先,兩部電影雙雙採用倒敘法,從這樣的形式來看,大衛芬奇對奧森威爾斯的挪移是顯而易見的。再來是分鏡,舉例來說,片中能看到主角曼克躺在病床上,從手中將酒瓶摔下,而後酒瓶在地上滾動,此處的剪接與攝影機運動對應到《大國民》,就成了主角凱恩躺在病床上,從手上將童年時的水晶球摔下而破裂,這是《大國民》的經典之一,「玫瑰花蕾」(Rosebud)就從這裡延伸而出。
最後是符號象徵,在《大國民》中,空間場域極為重要,冰冷的檔案室、夫妻間的餐桌距離,都暗示人與人之間的疏遠關係;在《曼克》中,主角曼克來到好萊塢權貴們的重要聚會,在此也出現了狹長餐桌,曼克在此發起酒瘋,而後被拒於門外,並被譽為「猴子」,此處的影像語言,與《大國民》遙相呼應,並對戲劇產生關鍵作用。而「猴子」一詞也是《大國民》中的經典台詞。
從這幾點來看,《曼克》巧妙掌握《大國民》的手痕印記,並準確在新的故事中賦予意義,並非為了「致敬」而「致敬」,大衛芬奇的導演功力依然無庸置疑。但平心而論,《曼克》並不是那麼容易入口的作品,片中複雜的人物關係,後設的趣味性,都要對於影史有一定程度的理解,才能知曉箇中奧妙,但倘若能稍微理解《大國民》與當時的好萊塢狀況,《曼克》會是一部相當過癮的「影迷作品」。
《曼克》走到最後一幕,最後的台詞說道:「這就是電影的魔力。」替全片畫上最佳註解,在 2 小時 11 分鐘過去後,觀眾自然能明白,影像可以左右政治,干涉政權,而曠世傑作也可能僅是一個失勢、酒醉之人寫出來的奮力一搏,電影的魔力在《曼克》中展露無遺,並從好萊塢的黃金時代再度提煉而具現。大衛芬奇並不亞於奧森威爾斯,《曼克》是獻給編劇的作品,但在浪漫的說詞之中,觀眾望見的是不堪、醜陋與血淋淋的真實。
最後,有趣的是,1940 年走過 80 個年頭,當代電影產業的軌跡也發生巨變,尤其是在今年,串流大肆崛起,好萊塢傳統大型片廠應該沒想過,電影產業已經逐漸脫離電影院,人們在家中已然就是全世界,於是從今年的環境之中,Netflix 恰巧推出《曼克》,若用一種後設的角度解讀,《曼克》或許可說是大衛芬奇的《大國民》,藉以諷刺傳統掌權者,又是一種油然而生的趣味。
圖片來源:Ringer illustration
蕾恩軌跡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第 93 屆 #奧斯卡 昨晚公布入圍名單,這份名單大致也符合各界預期,非裔、亞裔、女性勢力崛起,寫下了奧斯卡許多「首個」紀錄,美國影藝學院痛定思痛,近年便廣招各國與各種族裔的影人加入,藉此增加會員視野的多元性,傳統「老白男」的窠臼逐漸鬆動。
以最佳影片為例,《猶大與黑色彌賽亞》成為首部全非裔製片入圍的最作品,Christina Oh 則以《夢想之地》成為首位亞裔女性入圍等等,今年的奧斯卡入圍名單的確很多元。
而在這份入圍名中,傳統「老白男」代表大衛芬奇執導的《曼克》以 10 項入圍領跑。雖然最佳影片入圍的 8 部作品,我尚有《父親》、《夢想之地》、《金屬之聲》和《猶大與黑色彌賽亞》 4 部尚未看過,但若是《曼克》、《游牧人生》、《花漾女子》、《芝加哥七人案:驚世審判》這 4 部相比,我的確最喜歡《曼克》,以下也分享關於《曼克》的影評,提供影迷參考,到奧斯卡尚有一個多月的時間,還有餘裕可以好好補片。
📝《#曼克》評論:
名導大衛芬奇沉潛 6 年,在動蕩不安的 2020 年交出《曼克》。1941 年,劇場與廣播界的金童奧森威爾斯執導了震古鑠今的《大國民》,縱使《大國民》在 1942 年的奧斯卡僅拿下一座奧斯卡,但時至今日,《大國民》在影史的地位已不辯自明。當時的好萊塢有《亂世佳人》這類的大製作電影,而《大國民》的出現,走出與古典好萊塢截然不同的嶄新道路,是時代的開創者先鋒之一。
《大國民》讓觀眾跟著記者視角,透過回憶錄的方式不斷帶出主角凱恩的過往,拼湊可能的人生模樣,更重要的是,片子從媒體帝國巨擘之中,反映美國自由資本主義以及英雄主義;而《曼克》在大衛芬奇的視野底下,聚焦於《大國民》的編劇曼克維奇,他嘴巴凌厲,酒氣熏天,但才華過人,以筆為戈,觀注政治,反映社會概況。大衛芬奇在杯觥錯影、吞雲吐霧間試圖梳理出《大國民》劇本的生成原因,大衛芬奇同樣在解構神話,從財團的資本面向,到個人的英雄樣態,都是《曼克》拆卸的細節之一。
說到底,《曼克》是世人愛看的「小蝦米對抗巨人」的故事,曼克維奇是狂傲不羈,唾棄商業鉅子的編劇,奧森威爾森則是初出茅廬,亟欲證明自我的金童導演,兩者在片廠掌權的體制之中,不斷對立與斡旋,才有了曠世傑作《大國民》。大衛芬奇找到巧妙的切入點述說曼克維奇這位真實存在的人物,不刻意歌功頌德,反而聚焦於小人物在時代浪潮下的掙扎與失敗,大衛芬奇毫筆一揮,將人性的各種面向融於一爐。
而觀眾乘著《曼克》劇組匠心打造的時光機,返回 30 年代的好萊塢,橫跨在一戰後的經濟大蕭條、二戰時的風起雲湧,大衛芬奇遊刃有餘地刻畫紛擾的政經局勢,更在《曼克》後段花了篇幅勾勒加州選舉,並劍指官商間的操弄,與人心動盪,而當時代的政治概況回看今年,美國大選的擺盪與鬥爭,就有了某種趣味,《曼克》的出現能在美國大選中增添一絲解讀趣味。
至於手法上,《曼克》中隨處可見對於《大國民》的致敬。首先,兩部電影雙雙採用倒敘法,從這樣的形式來看,大衛芬奇對奧森威爾斯的挪移是顯而易見的。再來是分鏡,舉例來說,片中能看到主角曼克躺在病床上,從手中將酒瓶摔下,而後酒瓶在地上滾動,此處的剪接與攝影機運動對應到《大國民》,就成了主角凱恩躺在病床上,從手上將童年時的水晶球摔下而破裂,這是《大國民》的經典之一,「玫瑰花蕾」(Rosebud)就從這裡延伸而出。
最後是符號象徵,在《大國民》中,空間場域極為重要,冰冷的檔案室、夫妻間的餐桌距離,都暗示人與人之間的疏遠關係;在《曼克》中,主角曼克來到好萊塢權貴們的重要聚會,在此也出現了狹長餐桌,曼克在此發起酒瘋,而後被拒於門外,並被譽為「猴子」,此處的影像語言,與《大國民》遙相呼應,並對戲劇產生關鍵作用。而「猴子」一詞也是《大國民》中的經典台詞。
從這幾點來看,《曼克》巧妙掌握《大國民》的手痕印記,並準確在新的故事中賦予意義,並非為了「致敬」而「致敬」,大衛芬奇的導演功力依然無庸置疑。但平心而論,《曼克》並不是那麼容易入口的作品,片中複雜的人物關係,後設的趣味性,都要對於影史有一定程度的理解,才能知曉箇中奧妙,但倘若能稍微理解《大國民》與當時的好萊塢狀況,《曼克》會是一部相當過癮的「影迷作品」。
《曼克》走到最後一幕,最後的台詞說道:「這就是電影的魔力。」替全片畫上最佳註解,在 2 小時 11 分鐘過去後,觀眾自然能明白,影像可以左右政治,干涉政權,而曠世傑作也可能僅是一個失勢、酒醉之人寫出來的奮力一搏,電影的魔力在《曼克》中展露無遺,並從好萊塢的黃金時代再度提煉而具現。大衛芬奇並不亞於奧森威爾斯,《曼克》是獻給編劇的作品,但在浪漫的說詞之中,觀眾望見的是不堪、醜陋與血淋淋的真實。
最後,有趣的是,1940 年走過 80 個年頭,當代電影產業的軌跡也發生巨變,尤其是在今年,串流大肆崛起,好萊塢傳統大型片廠應該沒想過,電影產業已經逐漸脫離電影院,人們在家中已然就是全世界,於是從今年的環境之中,Netflix 恰巧推出《曼克》,若用一種後設的角度解讀,《曼克》或許可說是大衛芬奇的《大國民》,藉以諷刺傳統掌權者,又是一種油然而生的趣味。
圖片來源:FanArt Poster
蕾恩軌跡 在 潔媽和女兒一起浪跡天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大家想好今晚要吃點什麼"熱騰騰"的嗎?
剛剛一個粉絲的留言讓我回想起在國外天冷時,特別懷念台灣熱騰騰的吃食,我總是納悶不已,為什麼天寒地凍的國家反而不吃熱鍋?
.
其實我很少有中菜胃,上次跟米蟲去橫越歐亞大陸時,大概玩了2個多月走到丹麥哥本哈根看到一家吃到飽的中餐館時,我才犯了中菜胃,米蟲還笑我說:媽咪,妳不是說妳旅行的時候很少會犯中菜胃嗎?妳看,現在是誰吵著吃中菜,明明我才是家裡那個沒有中菜胃的。(她像隻小孔雀般很驕傲,媽媽我是不懂這有什麼好驕傲的,大概是我的不良示範,讓這個孩子覺得身為家裡沒有中菜胃的第一名可以很驕傲,因為我常笑老頭的中菜胃。他不論到哪個國家,最愛的還是中菜..)
.
我睥睨了她一眼說:兩個多月了,我這才第一次想吃中餐館,還好吧,這算哪門子中菜胃? (我從來沒想過要當米蟲的玩伴,但她總是把我當成她的同學還是玩伴,堅持這一回合她贏了) 或許是母女倆個都太幼稚了😂..,吃完那一回合沒能撫慰思鄉的味蕾,吃過的歐洲中餐館只有色香,沒有味..(或許是吃的太少間了)
.
大媽我一直很樂於嘗試當地食物,出門旅行的時候總喜歡多試點新口味,旅行不就是想去體驗他鄉遠方不同的風景與生活方式嗎?
.
除非他鄉的食物吃了會想吐,要不,我一向樂於”站在哪片土地上,就吃那片土地產的當地食材。”恩恩,這麼說其實好像也不太對,有一回我跟米蟲在哈爾濱的時候,叫了一瓶當地特色飲品格瓦斯(其實是從俄羅斯傳入,盛行俄羅斯及東歐的發酵飲料,是黑麥做的,有人說那是俄羅斯的可口可樂) 那天格瓦斯一上桌,我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口,天啊,這是我這輩子喝過最噁心的飲料了。我這麼說著,米蟲問我是什麼味道? 我想了想,搜尋記憶中最合的味道,跟她說:跟餿水的味道很像。
.
米蟲聞言後問我:媽咪,妳有喝過餿水嗎?
當然沒有啊!!我這麼回答著。
她說: 那妳怎麼知道這味道跟餿水很像?
我本著鼓勵孩子多方嘗試的對她說: 要不,妳自己喝一口看看。
米蟲不依,直叫嚷著:妳看妳,這像是媽媽說的話嗎? 叫小孩喝一口餿水看看!!我到底是不是妳親生的? 這是後媽才會講的話吧! (她總是懷疑她是撿來的🤣..)
我開始當起她的國文老師,一本正經地回答她:妳看,斷章取義就是這個意思,被妳掐頭去尾後,成了媽媽叫妳喝餿水? 明明桌上擺的是格瓦斯耶!
她拿起她的王老吉,覺得自己很聰明,喝了一口後還大方地問我:媽咪,要分妳一半嗎?
我十分成熟的搖了搖頭,告訴她:不用,我喝我的格瓦斯就好,人生,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就像媽媽撿了妳,保證不會棄養妳🤣)
後來,我喝完了我的格瓦斯,米蟲覺得我很厲害,因為她抿了一小口,說:真的很像餿水的味道。
.
後來,我一路上在超市裡時不時會買瓶格瓦斯。從俄羅斯買到愛沙尼亞時,米蟲終於忍不住問我:媽咪,妳不是說格瓦斯很噁心嗎? 為什麼妳還一路買?
.
嗯,的確是,格瓦斯第一口的味道讓我不太能接受,但喝著喝著也喝出另一番滋味來了,就不甜的發酵黑麥汁。
.
有點像人生,在自己命運的軌跡裡走著走著,總會走出屬於自己的風景,要不,也能學會怎麼欣賞屬於自己的那份風景,不要吃碗裡看碗外,日子才能嚼的出屬於平淡的那份幸福,這才是最難的。
.
#豁達從來不是用嘴巴說的。
.
/
照片裡的風景是捷克著名的溫泉城市卡羅維瓦利KV,風景秀麗又有各種據說不同療效的溫泉(喝的溫泉),所以自古吸引許多貴族、名人雅士前來此地度假兼調養,記得10幾年前我第一次來KV時,這裡開始改造很多新民宿,房間又美又便宜,度假氛圍濃厚,那時是11月了,雖然那年是暖冬,但晚上街頭的氣溫也只有6-7度,加上在山邊,所以夜風有點涼,又或許是因為剛從溫暖的餐廳裡走出來,所以感到冷。
.
但那天晚餐的烤鴨是我在捷克吃過最美味的烤鴨了,至今難忘,捷克的烤鴨十分有名,那一餐喝著紅酒吃著捷克烤鴨其實令人感到非常滿足,但不知為何當我走出餐廳,沿著河道散步的時候,我突然十分想念家鄉台北街頭當年一碗70塊的藥燉排骨,算了算,不過是那份烤鴨十幾分之一的價格,但冷冷的冬夜裡可以來碗熱騰騰的湯,遠遠比任何高級排餐來的暖胃阿,我忍不住這麼想著,也納悶著,不知道為什麼這些天冷的國家反而不吃熱騰騰的鍋呢? 反觀一年四季沒幾天寒流的台灣,每個縣市到處都有各式各樣琳瑯滿目的鍋物店任君挑選。
.
雖然現在不能出發去旅行,但還好曾經熱愛旅行,回憶著旅行的點滴是另一種幸福的感受,回憶就是一種去蕪存菁,大概就像人們說的回憶裡的初戀情人最美 (但我是不以為然拉。既然妳是不以為然,那..大媽妳幹嘛講廢話?)
有時想想,米蟲也挺不容易的。所以我總是告訴她,妳要學會搞定妳媽,這樣以後就不怕搞不定老闆🤣 (看這招是多麼棒的洗腦招數啊~)
.
好啦,離題了,大家今晚想吃什麼呢? 不能旅行的日子裡,至少想吃什麼應有盡有很幸福,有認真看到這裡的,麻煩出個聲,喊著123都好…..不要潛水拉,出來跟大媽聊2句吧~😂
也可以留言告訴我,曾經旅途中最令你懷念的食物,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