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蕭邦重要作品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蕭邦重要作品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蕭邦重要作品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蕭邦重要作品產品中有11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賀文:恭喜曾參加德國歐藝音樂營與國際樂傑鋼琴音樂營的16歲澳門學員蔡朗珵,在澳門兩年一度最重要的比賽 -「第三十九屆澳門青年音樂比賽」中獲得協奏曲組第一名、高級組第一名,此外更獲得該比賽的唯一最高榮譽 一「文化局大獎」,獎項為澳門文化局頒發國內外大學音樂系第一年學費奬學金! 🎵蔡朗珵演奏蕭邦的升...

蕭邦重要作品 在 Serene Vitale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10-01 04:20:34

— 「做研究,會不會有一點不甘心?」 大學的時候,一個插畫家朋友曾經這樣問過我。 她的意思是,如果歷史上沒有了蕭邦、沒有了莫札特,那我們就再也遇不到幻想即興曲、土耳其進行曲這樣的經典作品。 但是如果歷史上沒有牛頓、沒有愛因斯坦,相信一定還是會有別的人提出萬有引力定律、相對論這些重大里程碑的。...

蕭邦重要作品 在 Flute Gamer Studio | 長笛玩家工作室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3-30 13:39:06

#大港開唱 大港開唱(Megaport Festival)是高雄規模最大且以南台灣演出陣容為主之台灣獨立音樂節 -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高雄人必參加的獨立樂團盛會,超越性別、跨世代的搖滾樂迷聚集在港邊,熱血跟著音樂搖擺。 要成為全方位的音樂家其實非常的不容易,除了需要下難以想像的苦工之外,更重...

  • 蕭邦重要作品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12 23:04:20
    有 31 人按讚

    🎊賀文:恭喜曾參加德國歐藝音樂營與國際樂傑鋼琴音樂營的16歲澳門學員蔡朗珵,在澳門兩年一度最重要的比賽 -「第三十九屆澳門青年音樂比賽」中獲得協奏曲組第一名、高級組第一名,此外更獲得該比賽的唯一最高榮譽 一「文化局大獎」,獎項為澳門文化局頒發國內外大學音樂系第一年學費奬學金!

    🎵蔡朗珵演奏蕭邦的升c小調前奏曲,作品45

  • 蕭邦重要作品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05 22:51:28
    有 565 人按讚

    《又見蕭邦,又見陳毓襄》本週「茜問」

    https://bit.ly/3kFvbju

    *陳毓襄與國台交浪漫音樂會:
    9/10高雄衞武營,焦元溥導聆晚上6:40分開始,音樂會7:30
    9/12台中歌劇院,焦元溥導聆下午1:30分開始,音樂會2:30

    *每個鋼琴家一生都有幾首代表性的演奏作品。陳毓襄除了特別鐘愛俄羅斯作曲家Rachmaninoff 及Tchaikovsky 、蕭士塔高維奇⋯⋯作品之外,她二十歲習琴的老師Byron Janis教導她最重要的樂曲即是蕭邦,特別第二鋼琴協奏曲。

    Byron Janis 在美國冷戰時期是美國人的音樂英雄。在赫魯雪夫執政初期,美蘇兩陣營對峙達到高峰,但史達林已經死了,原子彈兩國皆有。衝突之後,美蘇兩國開始進行民間交流,緩和一觸即發的危機。

    雙方陣營各派一位代表。美國派出Byron Janis ,蘇聯派出風格獨特的Richter 。Byron Janis 抵達莫斯科開始時,音樂大廳擠滿人潮,他們是準備來給美國音樂家一番噓聲的。但Byron Janis 還沒彈奏完一首協奏曲,已征服全球水平最高的音樂聽衆。

    陳毓襄還在茱莉亞音樂學院當學生時,知道友人認識Byron Janis ,逼著對方打電話⋯⋯她形容自己當初拜師,不顧一切,清晨、夜深⋯⋯只要有機會跟著大師,她絕不放過機會。

    Byron Janis 聽完當時已得全美青少年組冠軍的陳毓襄彈奏鋼琴後,正式收她為學生。至今他對陳毓襄如何成為一個出色的鋼琴家,包括衣著、修為、金錢態度、技巧的細節⋯⋯仍然影響深遠。他教導她彈奏蕭邦時,先一個細節一個細節來,之後再要求陳毓襄:全忘掉!用另一種方式表達。

    他説:蕭邦的音樂,是要躺下來聆聽的。

    蕭邦第二鋼琴協奏曲是蕭邦19歲的作品,結構完整,有愛意洶湧、有情綿低吟、有浪漫與現實的衝撞,最後蕭邦選擇讓這段感情成為不告白的愛,然後譜成一首鋼琴協奏曲。共分三個樂章,第一樂章熱情如旭日升起:第二樂章細膩動人,帶了一絲獨自暗戀的美和傷悲:第三樂章,蕭邦決定把它藏在心裏,成為永恆的祕密。它不必成為世俗之情,也不會淪為相愛後有時不免帶來的遺憾及轉為無情。於是不告白的愛成為永恆的愛情,蕭邦以舞曲的形式,寫完不告白之愛的完結篇。

    焦元溥在節目中解説19歲,且位於德奧邊緣的波蘭年輕作曲家,驚人的才華。

    陳毓襄則為我們的《茜問》音樂導聆節目,開創了新模式,把正式演奏前,鋼琴家和指揮的Rehersal,直接搬到我們的節目上。

    於是跟著陳毓襄與指揮家葉政德倆人的默契及溝通過程,我們製作了一集前所未有集訪談、鋼琴演奏、及Rehersal幕後的節目。

    蕭邦第二鋼琴協奏曲:Unspoken Love
    不說出口的愛 只訴琴音 -陳毓襄演奏會 焦元溥導聆【茜問完整版】

    https://bit.ly/3kFvbju

    圖一:音樂會海報。圖二:陳毓襄代表台灣接受加拿大雜誌訪問,La Scena Musicale magazine, about the music scene in Taiwan during COVID-19. We are one of the five countries mentioned. The magazine is in English and French.

  • 蕭邦重要作品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23 17:57:27
    有 432 人按讚

    關於紀錄片《明天之前》的拍攝最棒的事之一
    就是我能與思想開放的夥伴同行
    他們勇於挑戰並肩負著為這個世界紀錄點什麼的使命
    常常
    我會擔心跟不上他們的腳步

    下面這篇是導演朱凌卿為《一期一會的生命禮物》寫的序(他還有另外一個為人熟知的作品是《十三邀》)
    看完會明白
    為什麼我總是為了能得到這份工作充滿感恩
    光是能與有趣有想法的人一起同行
    就值得走這麼一趟
    更別提
    跟他外景的時候
    對「吃好飯喝好酒」這件事和我有多契合🤤

    【對抗封閉的唯一辦法】

    《明天之前》製片人/中方導演 朱凌卿 推薦《一期一會的生命禮物》

    「你可能,要當爸爸了。」

    剛吃完早飯,我接到了太太從北京打來的電話。

    一點激動,更一片茫然中,我看到了寶儀——二O一八年四月七日,阿姆斯特丹,我們即將出發,拍攝《明天之前》系列的第一個人物:死亡醫生菲力浦。

    「恭喜你哦!」她有點大聲地叫道。(我顯然是藏不住祕密的人,被覺察到神色異樣就只能和盤托出)

    「好大的責任,但又是未知的旅程呢。」

    拍攝《明天之前》這個系列,本身也是個未知的旅程;更確切地說,是努力起跑,也不確定能夠到的「挑戰」。作為出品方,我們的初衷,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判斷,即「世界需要共同面對的議題,不能缺少華人的聲音」。而坦白說,向外看,關心整個人類命運之類的宏大選題,並不是我們這個陸地民族,過去一、兩百年,熟悉的思考。

    中小型的不確定因素更多:巨大的投資、不明的商業回報、與外國團隊的磨合、不同國家的拍攝禁忌,連續幾周早上可能吃不到白粥油條……

    但另一方面,我們又有某種安心:再陌生的故事,載體也都是人,而我們擁有和陌生人開始一場對話的最佳人選。

    作為主持人,寶儀有罕見的共情能力,同理心,又能準確適當地進行表達。在過往多年的合作中,這一點我們非常確認——無數次,監視器前,眾人看著她採訪片段,暗暗發出的「真好啊」「太對了」「不愧是她」或者「幸好是寶儀來採訪」便是證明。

    於是,在接下來的半年多時間裡,我們橫跨三個大洲,密集地見到了各類人:有人求速死、有人求永生;有人拿槍驅趕不幸的同類、有人以身犯險,幫助弱勢的鄰人;有許多的科學家,以及,更多的「科學怪人」。而作為整個專案的「矛」與「錨」,寶儀投身其中,與他/她們展開接觸、對話、探討,爭論;莞爾、捧腹、疑惑、焦慮、憤怒,溫柔……出現在鏡頭中的彼此臉上。不一定每次都是贊同,但總有比以往更進一步的理解,被達成。

    「真該把這個經歷寫下來啊!」已不太記得,這個提議,最初何時出現在團隊的對話中。也許是愛爾蘭鄉間,寶儀見過協助妻子自殺的湯姆•柯倫,與他相擁而泣之後的,那個微風的夜晚?也許是加州某單身公寓外,寶儀被毫不掩飾的男性沙文主義受訪者,氣到差點奪門而出的,那個令人煩躁的午間?總之,在拍攝的推進中,這個想法被不斷的提及。

    應該是在臨近殺青的一次工作晚餐中,這個想法被正式確定,和當晚的鐵板煎波伏龍芝士一樣,令人印象深刻。

    這個系列結束後,我在北京常去的外國超商,很容易地找到了波伏龍芝士,三不五時,總能重溫那天的豐腴口感。

    而寶儀承諾的書,終於,即將出版。

    閱讀它——即使作為深度參與過全程的人——也不僅僅是簡單的重現:異於畫面,文字本身自有其邏輯和節奏;閱讀它,明確了我在拍攝時就有的,某種感受。除了同理心,共情力,準確適當的表達,寶儀在這趟並不絕對順遂的旅程中,越來越展現出的一種態度和實踐,一種非常重要的態度和實踐,一種已經影響著我的態度和實踐。

    在女兒花花一歲多,開始對樂音展現出興趣的時候,作為她「受過大學教育,有一定鑒賞能力和審美品位」的爸爸,我精心挑選了一系列名曲:由巴赫、德布西、蕭邦的傑作組成,得來的,卻是不怎麼熱烈的回應。在那個時刻,我腦海中浮現的,是《明天之前》拍攝之中,寶儀在見過某個嘉賓後的感歎:

    「這提醒我,不能用自己的經驗和好惡,揣度別人的態度和立場……」

    對啊,即使是作為爸爸也不能。

    那什麼是我應該做的呢?我不知道怎麼辦,但我知道大體的方向,像曾寶儀小姐在《明天之前》系列拍攝中展現的那樣:

    開放的心態,同時,要勇敢。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進入二O二O,進口的波伏龍芝士,即使在北京,也不再好找到。而此時此刻,寶儀的這本書,在我看來,有了某些更重要的意義,它提醒我們:

    在這個物理上受到限制的時刻,我們仍然要選擇走出去,選擇真正進入他人的故事,理解他人的經驗,找到和其他人類的真實連接,這是對抗封閉的唯一辦法。

    在這個看似無數選擇,宣揚(在我看來很有必要加一個「假」字)個性的時代,我們仍然要選擇充盈自己。正視自己的好奇、熱愛,局限乃至恐懼,對它們進行擴充、探索、質疑、挑戰……這是作為「人」獨特而絕不能放棄的幸福。            

    二O二一年五月五日

    -

    本文摘自《#一期一會的生命禮物》

    作者: 曾寶儀 Bowie

    博客來:https://is.gd/yrxgt3
    誠品線上:https://is.gd/kgFdHx
    金石堂網路:https://is.gd/NCVIk0
    晨星網路:https://is.gd/Zgs6QO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